CN205010482U - 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10482U CN205010482U CN201520378405.9U CN201520378405U CN205010482U CN 205010482 U CN205010482 U CN 205010482U CN 201520378405 U CN201520378405 U CN 201520378405U CN 205010482 U CN205010482 U CN 2050104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paddle
- blades
- aerodynamic layout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该无人机的气动布局采用大小两组型号的桨叶以中心轴对称的结构平铺式排布,能更高效的利用机体面积。其中小尺寸桨搭配高KV值电机,主要作用是工作在高转速段提供升力,只保留少部分转速裕量作为动力储备辅助操纵飞行姿态;大尺寸桨配低KV值电机,用于补足剩余所需升力,并主要负责提供保持飞行姿态所需的俯仰、横滚、偏航通道上的操纵力矩。本实用新型能更高效的利用机体面积,提升飞机的载重能力和续航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特别的,该无人机采用了两组不同大小的桨叶作为动力提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旋翼类无人机发展应用普及,电动多旋翼设计种类与构型日益广泛,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多旋翼无人机整机选用同型号电机桨叶作为动力配置。且多为中心对称平铺或共轴双桨式布局设计。而桨叶在较高速段工作点相应桨叶力效会有所变化,在载重提高的情况下会降低桨叶的使用效率。限于电池容量与能量密度,小型旋翼无人机的载重和续航能力受到限制,很难在较强负载能力和续航时间上做到均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该无人机能够通过多种桨叶搭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多旋翼的载重能力和续航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它包括多个第一桨叶和与第一桨叶相同数量的第二桨叶;每只桨叶分别固定于轴上,再与机身相连接;每个第一桨叶连接一个第一电机,每个第二桨叶连接一个第二电机;两组桨叶以中心轴对称的结构平铺式排布,且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交错布置;第二桨叶的尺寸为第一桨叶尺寸的1.5~3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桨叶的尺寸为15~18寸,第一电机的KV值选取范围在260~450,第二桨叶的尺寸为25~30寸,第二电机的KV值选取范围100~230。
该项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大小桨叶相间分布,在保持机身平衡的同时,尽可能减小了平铺式多旋翼的体积;通过两种大小桨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单位电量利用率,提升了载重能力。即与同类大小多旋翼相比较,能够在同样的电量消耗情况下,提供更大的负载能力和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的旋翼结构,结合两种大小桨叶配置的一种典型八旋翼气动布局。大小尺寸桨叶轴心排布在两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周上。
图2是另外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的旋翼结构,将小尺寸桨叶置于靠近机身中心部位的排布方式;
图3是另外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的旋翼结构,将大小桨叶排布在半径相同的圆周上。
图中,第一桨叶1、第二桨叶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它包括多个第一桨叶1和与第一桨叶1相同数量的第二桨叶2;每只桨叶分别固定于轴上,再与机身相连接;两组桨叶以中心轴对称的结构平铺式排布,且第一桨叶1和第二桨叶2交错布置;每个第一桨叶1连接一个第一电机,每个第二桨叶2连接一个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给第一桨叶1提供动力,主要用于产生升力;第二电机给第二桨叶2提供动力,主要用于提供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操纵力矩;因此,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的尺寸关系应当满足一定比例(第二桨叶2的尺寸为第一桨叶1尺寸的1.5~3倍);一般情况下,所述第一桨叶的尺寸为15~18寸,第二桨叶的尺寸为25~30寸;若上述比例过大,即第一桨叶1过小,不利于提供充足的升力;若上述比例过小,即第二桨叶2过大,不仅提高了第二桨叶2的加工要求,而且第二桨叶2会在转动过程中引起挥舞和拍动,而导致无人机机身震动过大,不利于飞行稳定。
为配合第一桨叶1和第二桨叶2的使用,第一电机的KV值为260~450,第二电机的KV值为100~230。具体的在图1中,每只桨叶分别固定于八只轴上再与机身相连接,并且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围绕机体,相间平铺排布。第一桨叶采用15寸桨叶,配300KV的第一电机。第二桨叶采用25寸桨叶,配150KV的第二电机。
无人机的多旋翼气动结构还可以采用如图2或图3所示的结构,每只桨叶分别固定于八只轴上再与机身相连接,并且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围绕机体,相间平铺排布,且第一桨叶1所连接的轴相对于第二桨叶2所连接的轴较短,有利于空间排布更为紧凑,降低了对机身大小的要求。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2)
1.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第一桨叶(1)和与第一桨叶(1)相同数量的第二桨叶(2);每只桨叶分别固定于轴上,再与机身相连接;每个第一桨叶(1)连接一个第一电机,每个第二桨叶(2)连接一个第二电机;两组桨叶以中心轴对称的结构平铺式排布,且第一桨叶(1)和第二桨叶(2)交错布置;第二桨叶(2)的尺寸为第一桨叶(1)尺寸的1.5~3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1)的尺寸为15~18寸,第一电机的KV值选取范围在260~450,第二桨叶(2)的尺寸为25~30寸,第二电机的KV值选取范围100~2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78405.9U CN205010482U (zh) | 2015-06-04 | 2015-06-04 | 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78405.9U CN205010482U (zh) | 2015-06-04 | 2015-06-04 | 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10482U true CN205010482U (zh) | 2016-02-03 |
Family
ID=55209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78405.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5010482U (zh) | 2015-06-04 | 2015-06-04 | 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104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5248A (zh) * | 2015-06-04 | 2015-09-23 | 杭州锐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及其电机控制方法 |
-
2015
- 2015-06-04 CN CN201520378405.9U patent/CN2050104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5248A (zh) * | 2015-06-04 | 2015-09-23 | 杭州锐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及其电机控制方法 |
CN104925248B (zh) * | 2015-06-04 | 2017-01-25 | 杭州锐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及其电机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22069U (zh) | 一种涵道四旋翼无人机构型 | |
US20160009387A1 (en) | Hybrid Axial/Cross-Flow Fan Multi-Rotor Aerial Vehicle | |
CN103625640A (zh) |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 |
CN108945394A (zh) | 一种具备固定翼面与水平推进器的长续航多旋翼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005746U (zh) | 复合式多旋翼飞行器 | |
CN104369863A (zh) | 一种复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 | |
CN105438458A (zh) | 双层八旋翼飞行器 | |
CN204223181U (zh) | 一种复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 | |
CN110386248A (zh) | 一种自转四旋翼高速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879945A (zh) | 电动倾转旋翼无人机 | |
CN110294114B (zh) | 一种共轴双桨飞行器的姿态控制系统 | |
CN105584629A (zh) |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 |
WO2017000156A1 (zh) | 双叶桨纵列式直升机 | |
CN104925248B (zh) | 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及其电机控制方法 | |
CN204197290U (zh) | 一种新型倾转旋翼飞行器 | |
CN103754362A (zh) | 一种大升力旋翼 | |
CN205396538U (zh) | 一种螺旋桨及飞行器 | |
CN105882954A (zh) | 一种带有四个辅助翼的混合动力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622402A (zh) | 一种复合式垂直起降长航时无人机 | |
CN203714176U (zh) | 一种混合动力多旋翼飞行器 | |
CN204776020U (zh) | 具有主副多旋翼结构的无人飞行器 | |
CN205010482U (zh) | 一种具有新型气动布局的多旋翼无人机 | |
JP3239605U (ja) | 無人航空機 | |
CN112046745B (zh) | 一种便携式模块化无人机平台 | |
CN209870731U (zh) | 无人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21 Address after: 310024 2nd Floor, Building 3, Zheheng Science Park, Yunqi Town, Zhuantang Town,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PASTA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Room 201, Building 2, 600, 21 Baiyang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RUIYI TECHNOLOGY Co.,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