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86124U - 一种回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86124U
CN204986124U CN201520523456.6U CN201520523456U CN204986124U CN 204986124 U CN204986124 U CN 204986124U CN 201520523456 U CN201520523456 U CN 201520523456U CN 204986124 U CN204986124 U CN 204986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turning axle
revolving sleeve
swivel coup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234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印军
郭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hangzhou Ruitai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hangzhou Ruitai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hangzhou Ruitai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234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86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86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8612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接头,包括回转套和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下部套设在回转套内,所述回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回转套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套与所述回转轴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轴向支撑的第一轴承和用于提供径向支撑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座圈与所述回转套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与所述回转轴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回转套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回转轴上。本实用新型在回转轴和回转套之间设置两个轴承件,一个轴承件对回转轴提供轴向支撑,另一个轴承件对回转轴提供径向支撑,并能克服偏载带来的弯矩,实现灵活转动,降低机械磨损,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回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道工程装备中的连接接头,尤其是一种用于地铁轨道车调头装置用到的回转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各地地铁线路的兴建,线路的维护保养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地铁公司的重视。在地铁隧道中,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地铁线路的限界要求更为苛刻,而且地铁隧道相对封闭,因此许多大型线路养护设备无法在地铁隧道中使用。
伴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各种电动设备使用越来越频繁,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目前各种电动轨道车在地铁中的使用日趋频繁,电动轨道车与大型车辆不同,大型车辆一般在前后两头都有驾驶室,在行驶中不用调头,而电动轨道车一般单头驾驶,要反向行驶时就涉及到调头问题。现有的调头方法有以下几种:(1)轨道车重量较轻,靠人工抬的方式实现调头;该方法简单方便,但是对轨道车的重量要求严格;(2)轨道车行驶到站场或车库,利用天车等起重设备,可以实现起吊调头;该方法对轨道车重量要求不严格,但是对场地和专用设备要求高,并且不够灵活,不能随时实现调头;(3)轨道车本身带有顶升回转调头功能,调头过程中,轨道车自带的顶升机构将轨道车顶起,使其轮缘高出轨面,然后转动回转机构,轨道车在回转机构带动下旋转实现调头。
上述方法中,方法(3)是较为便捷的,但是对实现回转功能的回转机构要求较高,尤其是,回转机构中的回转接头是决定其能否灵活旋转的关键部件。由于轨道车质量大,在调头过程中,首要地,需要克服较大的摩擦阻力以及轨道车重心偏离带来的弯矩;另一方面,调头装置需要在顶起的基础上进行回转,对回转接头的强度要求提高,而现有的回转接头在灵活性和强度方面都比较欠缺,加之制造、装配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有可能导致回转轴与回转套不同心,加剧机械磨损,降低回转接头使用寿命,造成设备故障。
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承载强度和灵活性佳的回转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回转接头,所述回转接头采用在回转轴和回转套之间设置两个轴承件,一个轴承件对回转轴提供轴向支撑,另一个轴承件对回转轴提供径向支撑,并能克服偏载带来的弯矩,实现灵活转动,降低机械磨损,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接头,包括回转套和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下部套设在回转套内,所述回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回转套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套与所述回转轴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轴向支撑的第一轴承和用于提供径向支撑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座圈与所述回转套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与所述回转轴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回转套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回转轴上。
具体地,所述回转轴为阶梯轴,所述回转轴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回转轴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定位轴肩、第一过渡轴肩和第二定位轴肩。
具体地,所述回转套内孔呈阶梯状,回转套内孔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回转套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过渡台阶、第一限位台阶、第二限位台阶、第二过渡台阶和限位凸块。
具体地,所述第一轴承的座圈由所述第一限位台阶支撑,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由所述第一定位轴肩限位。
具体地,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由所述第二限位台阶支撑,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由所述第二定位轴肩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轴下端设置有轴用弹簧挡圈,所述轴用弹簧挡圈位于所述限位凸块下方,其上端面与所述限位凸块的下端面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块为径向环绕所述回转套内孔一周的圆环状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内壁与所述回转轴的外壁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为推力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地,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替换所述推力球轴承,将推力球轴承的座圈替换为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将推力球轴承的轴圈替换为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
优选地,所述回转接头还包括顶块,所述顶块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回转轴下端,所述顶块的上端面与回转轴的下端面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顶块的中部具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回转轴的顶端具有限位孔和定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回转轴中心,所述定位孔环绕所述限位孔设置。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回转接头的各个部件为碳钢或合金钢制作,经调质处理,不需要淬火或渗氮等工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回转接头采用在回转轴和回转套之间设置两个轴承件,一个轴承件对回转轴提供轴向支撑,另一个轴承件对回转轴提供径向支撑,实现回转轴相对于回转套的灵活转动。
2、回转接头的回转套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起到限制回转轴的作用,使回转轴相对于回转套实现轴向定位,成为一个整体。
3、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稳固、转动灵活,适用于地铁线路和国铁混凝土轨枕道床线路的轨道车调头操作。
4、本实用新型回转接头的最大轴向负载可达两吨,可承受最大弯矩达700Nm,其轴向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回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回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回转套和顶块的连接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回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回转接头的顶升回转调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顶升回转调头装置的顶升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顶升回转调头装置的连接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下支撑部件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连接轴Ⅰ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连接轴Ⅱ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支腿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支臂的结构图。
图中:1-回转轴,2-回转套,3-顶块,4-紧定螺钉,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限位凸块,8-轴用弹簧挡圈,9-凹槽,10-限位孔,11-定位孔,12-第一定位轴肩,13-第一过渡轴肩,14-第二定位轴肩,21-第一过渡台阶,22-第一限位台阶,23-第二限位台阶,24-第二过渡台阶,51-轴圈,52-座圈,501-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502-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61-外圈,62-内圈,31-下支撑部件,32-上支撑部件,33-回转接头,34-千斤顶,35-千斤顶基座,36-定位环,37-条形孔,38-支腿,381-支腿支承部,382-支腿连接部,383-连接轴Ⅰ,384-开口销Ⅰ,831-轴帽Ⅰ,832-小孔Ⅰ,385-支脚,39-支臂,391-支臂支承部,392-支臂连接部,393-连接轴Ⅱ,394-开口销Ⅱ,931-轴帽Ⅱ,932-小孔Ⅱ,395-承接座,310-连接块,311-垫块,312-销钉,313-螺钉,314-第一挡片,315-手动泵,316-高压油管,317-油管接头,318-定位螺钉,319-第二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接头,包括回转套2和回转轴1,所述回转轴1的下部套设在回转套2内,所述回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回转套2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套2与所述回转轴1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轴向支撑的第一轴承5和用于提供径向支撑的第二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的座圈52与所述回转套2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51与所述回转轴1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61与所述回转套2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62套设在所述回转轴1上。本实用新型回转接头的各个部件为碳钢或合金钢制作,经调质处理,不需要淬火或渗氮等工艺。
参见图2,所述回转轴1为阶梯轴,所述回转轴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回转轴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定位轴肩12、第一过渡轴肩13和第二定位轴肩14。
参见图3,所述回转套2内孔呈阶梯状,回转套内孔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回转套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过渡台阶21、第一限位台阶22、第二限位台阶23、第二过渡台阶24和限位凸块7。
所述第一轴承5为推力球轴承,其座圈52由所述第一限位台阶22支撑,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51由所述第一定位轴肩12限位。所述第二轴承6为深沟球轴承,其外圈61由所述第二限位台阶23支撑,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62由所述第二定位轴肩14限位。
所述回转轴1下端设置有用于实现回转轴轴向定位的轴用弹簧挡圈8,所述轴用弹簧挡圈8位于所述限位凸块7下方,其上端面与所述限位凸块7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限位凸块7为径向环绕所述回转套内孔一周的圆环状凸块,所述限位凸块7的内壁与所述回转轴1的外壁不接触。
所述回转接头还包括顶块3,所述顶块3的中部具有凹槽;顶块3通过紧定螺钉4固定在回转轴1下端。
所述回转轴1的顶端具有限位孔10和定位孔11,所述限位孔10位于所述回转轴1中心,所述定位孔11环绕所述限位孔10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回转接头采用在回转轴和回转套之间设置两个轴承件,一个轴承件对回转轴提供轴向支撑,另一个轴承件对回转轴提供径向支撑,实现回转轴相对于回转套的灵活转动。
2、回转接头的回转套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起到限制回转轴的作用,使回转轴相对于回转套实现轴向定位,成为一个整体。
3、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稳固、转动灵活,轴向承载能力强,适用于地铁线路和国铁混凝土轨枕道床线路的轨道车调头操作。
实施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回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回转接头包括回转套2、回转轴1、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及顶块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替换实施例一中的推力球轴承,将推力球轴承的座圈52替换为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502,将推力球轴承的轴圈51替换为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501。
本实施例中,圆锥滚子轴承同时提供径向支撑和轴向支撑,其最大轴向负载可达两吨,可承受最大弯矩达700Nm。
实施例三
参见附图5-12,将本实用新型的回转接头用于顶升回转调头装置中,所述顶升回转调头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顶升机构和回转机构。其中:
顶升机构包括下支撑部件31、千斤顶34和支腿38,下支撑部件31为圆形筒体,其下端具有至少两对第一连接座,每对所述第一连接座对应连接一个支腿38,每对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两个具有通孔的第一挡片314,支腿38的一端设置有支脚385,支脚385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支腿高度的垫块311,支腿38的另一端具有支腿支承部381和带通孔的支腿连接部382;支腿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机构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轴Ⅰ383和开口销Ⅰ384,连接轴Ⅰ383截面呈T型,其一端具有轴帽Ⅰ831,另一端开有小孔Ⅰ832,支腿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两个第一挡片之间,连接轴Ⅰ383上开有小孔Ⅰ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挡片314上的通孔和支腿连接部上的通孔,开口销Ⅰ384插入连接轴Ⅰ的小孔Ⅰ内,限制所述支腿连接部脱离所述第一连接座;支腿38能绕连接轴Ⅰ383转动,使得支腿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展开状态下,支腿支承部81位于支腿连接部382上方并与下支撑部件31相抵,折叠状态下,支腿支承部381与下支撑部件31分离。千斤顶34下端通过千斤顶基座35安装在下支撑部件31的圆形筒体下部的中空腔体内,千斤顶34的外套上端与圆形筒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定位环36,定位环36的内侧与千斤顶34的外套上端螺纹连接,其外侧通过定位螺钉318与圆形筒体固定连接,定位环36将千斤顶限定在下支撑部件31内,防止千斤顶晃动;下支撑部件31上沿其中轴线开设有一条形孔37,通过该条形孔37将千斤顶34的油管接头拧上,使油管接头从所述条形孔37中露出。
所述回转机构包括上支撑部件32、支臂39和回转接头33,上支撑部件32套接在下支撑部件31的圆形筒体上,上支撑部件32上端具有至少两对第二连接座,每对所述第二连接座对应连接一个支臂39,每对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两个具有通孔的第二挡片319,支臂39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承接轨道车的承接座395,支臂的另一端具有支臂支承部391和带通孔的支臂连接部392,支臂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机构铰接,该第二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轴Ⅱ393和开口销Ⅱ394,连接轴Ⅱ393截面呈T型,其一端具有轴帽Ⅱ931,另一端开有小孔Ⅱ932,支臂连接部39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两个第二挡片之间,连接轴Ⅱ393上开有小孔Ⅱ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座和支臂连接部,并将开口销Ⅱ394插入连接轴Ⅱ393的小孔Ⅱ932内,从而限制所述支臂连接部脱离所述第二连接座;支臂39能绕所述连接轴Ⅱ393转动,并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展开状态下,支臂支承部391位于支臂连接部392下方并与上支撑部件32外壁相抵,折叠状态下,支臂支承部391与上支撑部件332分离。
回转接头33包括回转套2和回转轴1,所述回转轴1的下部套设在回转套2内,所述回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回转套2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套2与所述回转轴1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轴向支撑的第一轴承5和用于提供径向支撑的第二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的座圈52与所述回转套2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51与所述回转轴1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61与所述回转套2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62套设在所述回转轴1上。
所述回转轴1为阶梯轴,所述回转轴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回转轴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定位轴肩12、第一过渡轴肩13和第二定位轴肩14。所述回转套2内孔呈阶梯状,回转套内孔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回转套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过渡台阶21、第一限位台阶22、第二限位台阶23、第二过渡台阶24和限位凸块7。所述第一轴承5为推力球轴承,其座圈52由所述第一限位台阶22支撑,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51由所述第一定位轴肩12限位。所述第二轴承6为深沟球轴承,其外圈61由所述第二限位台阶23支撑,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62由所述第二定位轴肩14限位。所述回转轴1下端设置有轴用弹簧挡圈8,所述轴用弹簧挡圈8位于所述限位凸块7下方,其上端面与所述限位凸块7的下端面不接触。所述限位凸块7为径向环绕所述回转套内孔一周的圆环状凸块,所述限位凸块7的内壁与所述回转轴1的外壁不接触。
所述回转接头还包括顶块3,顶块3通过紧定螺钉4固定在回转轴1下端,顶块3的上端面与回转轴1的下端面不接触,所述顶块3的中部具有凹槽9,所述凹槽9能够容纳千斤顶34的顶头,顶升过程中,千斤顶34的顶头与凹槽9底面紧紧相抵,进而驱动回转机构升降。
所述回转轴1的顶端具有限位孔10和定位孔11,所述限位孔10位于所述回转轴1中心,所述定位孔11环绕所述限位孔10设置。回转轴1顶部与上支撑部件31上端的连接块310之间通过销钉312定位并通过螺钉313连接,所述销钉312插入限位孔10中,所述螺钉313插入定位孔11中。回转轴1与上支撑部件31连接,使得上支撑部件31和支臂39能够在回转轴1的带动下相对于回转套2实现360度无障碍回转。
上述回转机构的上支撑部件32套接在顶升机构的下支撑部件31上,所述顶升机构和回转机构可拆分,以便于运输携带。
使用本实用新型上述装置,首先将顶升机构的支腿38展开,并放置在线路道床的轨道板或轨枕上的中间位置,然后将回转机构的上支撑部件32套接在顶升机构的下支撑部件31上,展开支臂39,之后将高压油管316的一端连接在油管接头317,高压油管316的另一端与手动泵315连接,检查上支撑部件32确保其能相对于下支撑部件31灵活转动,并将千斤顶4的顶头缩回到最短,所述千斤顶34顶头的上端面与回转机构顶块3的下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此时顶升回转调头装置组装完成。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调头的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顶升回转调头装置来实现轨道车调头,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调整轨道车中心与顶升回转调头装置的中心重合,旋转支臂39使支臂的承接座395位于轨道车的顶起点的正下方;
S2、上下连续给手动泵315加压,使千斤顶4的顶头先与回转机构的下端面接触,进而将回转机构向上顶出,直至回转机构的承接座395与轨道车的顶起点接触并将轨道车顶起,使轨道车轮缘高出轨面;
S3、回转机构的回转轴相对于回转底座旋转180°,使支臂39带动轨道车旋转180°,实现轨道车调头;
S4、释放手动泵315的压力,千斤顶34带动回转机构下降,直至顶升回转调头装置与轨道车不接触,待轨道车驶出后,收起顶升回转调头装置。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回转接头,包括回转套(2)和回转轴(1),所述回转轴(1)的下部套设在回转套(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回转套(2)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套(2)与所述回转轴(1)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轴向支撑的第一轴承(5)和用于提供径向支撑的第二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的座圈(52)与所述回转套(2)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51)与所述回转轴(1)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61)与所述回转套(2)的内孔相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62)套设在所述回转轴(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1)为阶梯轴,所述回转轴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回转轴(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定位轴肩(12)、第一过渡轴肩(13)和第二定位轴肩(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套(2)内孔呈阶梯状,回转套内孔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回转套(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过渡台阶(21)、第一限位台阶(22)、第二限位台阶(23)、第二过渡台阶(24)和限位凸块(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的座圈(52)由所述第一限位台阶(22)支撑,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圈(51)由所述第一定位轴肩(12)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6)的外圈(61)由所述第二限位台阶(23)支撑,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62)由所述第二定位轴肩(14)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1)下端设置有轴用弹簧挡圈(8),所述轴用弹簧挡圈(8)位于所述限位凸块(7)下方,其上端面与所述限位凸块(7)的下端面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7)为径向环绕所述回转套内孔一周的圆环状凸块,所述限位凸块(7)的内壁与所述回转轴(1)的外壁不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为推力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6)为深沟球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替换所述推力球轴承,将推力球轴承的座圈(52)替换为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502),将推力球轴承的轴圈(51)替换为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501)。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接头还包括顶块(3),所述顶块(3)通过紧定螺钉(4)固定在回转轴(1)下端,所述顶块(3)的上端面与回转轴(1)的下端面不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3)的中部具有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1)的顶端具有限位孔(10)和定位孔(11),所述限位孔(10)位于所述回转轴(1)中心,所述定位孔(11)环绕所述限位孔(10)设置。
CN201520523456.6U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回转接头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86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3456.6U CN204986124U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回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3456.6U CN204986124U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回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86124U true CN204986124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20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23456.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86124U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回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861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5109A (zh) * 2015-07-17 2015-12-09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接头
CN106321045A (zh) * 2016-08-23 2017-01-11 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定向喷砂射孔压裂一体化工具管柱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5109A (zh) * 2015-07-17 2015-12-09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接头
CN105135109B (zh) * 2015-07-17 2017-11-28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接头
CN106321045A (zh) * 2016-08-23 2017-01-11 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定向喷砂射孔压裂一体化工具管柱及施工方法
CN106321045B (zh) * 2016-08-23 2019-01-15 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定向喷砂射孔压裂一体化工具管柱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5109A (zh) 一种回转接头
US8171829B2 (en) Device for lifting at least one wheel of a railbound vehicle
CN204986124U (zh) 一种回转接头
CN102128724A (zh) 轮对转轮器
CN104075903A (zh) 一种液压支架试验装备
CN204998556U (zh) 顶升回转调头装置
CN109748044B (zh) 手动电动两用的机车转向架转盘
CN206309288U (zh) 一种钻机变幅承托装置
CN111677534A (zh) 一种用于隧道内衬管道运输、拆装的作业车
CN205129786U (zh) 中心轴承支承式转向架转盘
CN105059314B (zh) 顶升回转调头装置及轨道车调头的方法
CN206053842U (zh) 一种全方位深孔钻机
CN206053848U (zh) 一种全方位深孔钻机
KR102271799B1 (ko) 레일 리프팅 장치
CN110186618B (zh) 一种汽车质心测试定位装置
KR100578078B1 (ko) 겐트리 크레인의 잭업방식 차대 회전장치 및 방법
CN106466835B (zh) 中心轴承支承式转向架转盘
CN207156865U (zh) 一种公铁两用洗扫车的液压驱动转向架
CN108016931A (zh) 躺式放线架及其放线方法
CN102926772A (zh) 一种大直径隧道管片手动抓持装置
CN219410581U (zh) 一种用于转体桥的转体装置
CN106437534A (zh) 一种钻机变幅承托装置
CN106437535A (zh) 一种钻机变幅承托装置
CN206129172U (zh) 一种钻机变幅承托装置
CN206309277U (zh) 一种变幅滚动摩擦钻机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11 Wuyi Road, Changzhou, Jiangsu, No. 258

Patentee after: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Ruitai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11 Wuyi Road, Changzhou, Jiangsu, No. 258

Patentee before: Nanche Qisuyan Engine and Vehicle Technics Institut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Ruitai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