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0823U - 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0823U
CN204970823U CN201520433223.7U CN201520433223U CN204970823U CN 204970823 U CN204970823 U CN 204970823U CN 201520433223 U CN201520433223 U CN 201520433223U CN 204970823 U CN204970823 U CN 204970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ver
pressure cooker
cover body
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332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日春
张伶俐
张培德
赖达英
欧阳振华
沈文君
柏长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4332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0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0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0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盖板、防溢盖板表面残留的残渣不易清洗的问题。该压力锅锅盖组件包括:锅盖本体、密封圈和保温架;所述保温架与所述锅盖本体插拔式连接,所述密封圈夹设在所述保温架和所述锅盖本体之间。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压力锅锅盖组件,采用保温架来固定密封圈,由于保温架与锅盖本体之间采用插拔式连接,当保温架上残留有残渣时,可以将保温架从锅盖本体上拔下来,大大方便了保温架的清洗。

Description

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包括锅盖和锅体,两者密封配合。锅盖具体包括锅盖本体、密封圈以及将密封圈固定在锅盖本体上的辅助件。具体而言,目前市面上压力锅上使用的密封圈由保温盖板或防溢盖板固定,该板由一块铝板或不锈钢板冲压成型。保温盖板或防溢盖板与锅盖本体之间固定连接。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保温盖板、防溢盖板表面残留的残渣不易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使得保温架更易于清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锅锅盖组件,包括:锅盖本体、密封圈和保温架;
所述保温架与所述锅盖本体插拔式连接,所述密封圈夹设在所述保温架和所述锅盖本体之间。
如上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优选的是,所述保温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锅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之一上有插入部,其中另一上有内凹部分,所述插入部和所述内凹部分之间插拔式连接。
如上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优选的是,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弹性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有所述内凹部分,所述内凹部分为所述弹性圈的通孔;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固定柱,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有所述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为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
如上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还形成有限位端,所述限位端的尺寸大于所述插入部的尺寸;
处于安装状态下,通过所述限位端将所述插入部插入到所述内凹部分上。
如上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优选的是,所述限位端上形成有安装斜面。
如上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优选的是,所述保温架与所述锅盖本体在所述锅盖本体的中心处形成插拔式连接。
如上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优选的是,所述保温架包括同圆心设置的至少两个圈体,各所述圈体之间通过连接体固定;
其中,位于最内侧的所述圈体与所述锅盖本体插拔式连接,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圈体上套设有所述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优选的是,处于使用状态下,各所述圈体的剖面形成倒梯形结构。
如上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优选的是,所述圈体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和/或,所述连接体为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数量至少为四根。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压力锅,其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压力锅上密封圈的固定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将密封圈套在保温架上;
将保温架与锅盖本体通过插拔式固定,使得所述密封圈夹设在所述保温架和所述锅盖本体之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压力锅锅盖组件,采用保温架来固定密封圈,由于保温架与锅盖本体之间采用插拔式连接,当保温架上残留有残渣时,可以将保温架从锅盖本体上拔下来清洗,大大方便了保温架的清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保温架安装在锅盖本体上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2为保温架与固定柱处于装配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保温架与固定柱处于拆卸状态示意图;
图4为硅胶圈和固定柱处于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保温架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保温架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保温架本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锅盖本体;2、保温架;3、硅胶圈;
4、固定柱;5、密封圈;201、平位圈;
202、金属线;203、外圈;301、通孔;
302、环形槽;401、螺纹孔;402、插入部;
403、安装斜面;404、固定面;405、限位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7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锅锅盖组件,其适用于压力锅,尤其是电压力锅。该压力锅锅盖组件包括锅盖本体1、密封圈5和保温架2。保温架2与锅盖本体1插拔式连接,密封圈5夹设在保温架2和锅盖本体1之间。
保温架2与锅盖本体1可以之间插拔式连接,或是通过其他部件实现插拔式连接。本文以后者为例,这样可以简化保温架2与锅盖本体1各自的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压力锅锅盖组件,采用保温架2来固定密封圈5,由于保温架2与锅盖本体1之间采用插拔式连接,当保温架2上残留有残渣时,可以将保温架2从锅盖本体1上拆卸下来清洗,大大方便了保温架2的清洗。
插拔式连接是指两个部件之间具有插拔式配合部件/部位,在需要固定时,将其中一个部件插入到另一个部件中;在需要拆卸时,拔其中一个部件,以将两者分离。
插拔式配合部件/部位具体可以为凸块和内凹部分的配合,比如在一个部件上设置沉孔,在另一个部件上匹配设置凸块,凸块可以插入到沉孔中。沉孔和凸块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或者,在其中一个部件上设置环形沉槽,在另一个部件上匹配设置环形凸块,凸块可插入到环形沉槽中。或者,在其中一个上设置半环形沉槽,在另一个部件上匹配设置半环形凸块,半环形凸块可插入到半环形沉槽中。
下面介绍保温架和锅盖本体之间实现插拔式连接的具体方式。
保温架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锅盖本体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之一上有插入部402,其中另一上有内凹部分,插入部402和内凹部分之间插拔式连接。意即存在两种设置方式: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插入部402,则第二连接部上设置内凹部分;或者,第一连接部上设置内凹部分,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插入部402。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有多种具体实现方式。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都可以采用块状结构,在其中一个上设置上述的插入部402,在另一个上设置内凹部分,通过插入部402和内凹部分的配合实现插拔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要实现的是插拔式连接,那么内凹部分和插入部402两者中优选至少有一个为弹性体,或者类似材质,以实现插拔式固定时摩擦力较小,减少配合部件之间的磨损。
采用上述方式实现保温架2与锅盖本体1之间的插拔式连接,实现方式简单,便于插拔。
保温架2与锅盖本体1能在一个位置或多个位置形成插拔式连接,此处具体地,保温架2与锅盖本体1在锅盖本体1的中心处形成插拔式连接。如此设置,一则可以使得插、拔时,保温架2和锅盖本体1的受力更加均衡;二则通过一个位置实现插、拔,也使得插、拔操作更加简便易行。锅盖本体1的中心处是指锅盖本体1的中心位置区域,而不仅仅指锅盖本体1的中心点。
下面介绍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具体实现方式。
第一连接部具体为弹性圈,第一连接部上有内凹部分,内凹部分为弹性圈的通孔301。和/或,第二连接部为固定柱4,第二连接部上有插入部402,插入部402为第二连接部的一端。本实施例中以同时采用上述实现方式为例。弹性圈具体采用硅胶材质,本实施例中记为硅胶圈3,硅胶材质耐磨。
参见图1,此处具体地,锅盖本体1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固定柱4远离锅盖本体1的一端与保温架2插拔式连接。
设置固定柱4便于实现锅盖本体1与保温架2之间的插拔式连接。锅盖本体1与固定柱4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方式有多种,比如螺纹连接、插拔式连接。固定柱4远离锅盖本体1的一端与保温架2之间的插拔式连接也有多种,下文将给出优选的实现方式。在需要清洗保温架2时,可以直接将保温架2从固定柱4上拔下来。
参见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固定柱与锅盖本体之间具体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柱4上开设有螺纹孔401,锅盖本体1上固定有螺柱,螺纹孔401与螺柱之间形成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采用固定柱4的一端作为插入部402,以降低加工难度,且使得插拔式连接处的结构简单。
参见图3和图4,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插拔式连接的可靠性,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还形成有限位端405,限位端405的尺寸大于插入部402的尺寸。处于安装状态下,通过限位端405将插入部402插入到内凹部分上。意即,先将限位端405插入到通孔301中,然后继续向内插,使得插入部402插入到通孔301中。由于限位端405的尺寸大于插入部402的尺寸,这样就保证了只有在足够大的外力下,固定柱4才能从通孔301中拔出来,也就保证了固定柱4和硅胶圈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限位端405比固定柱4上的插入部402的尺寸大,其结构有多种实现形式,比如采用与插入部402相类似的结构,只是外径大一些,比如不同内径的圆柱体;或者采用和插入部402相同尺寸的圆柱体,然后在限位端405所属的圆柱体的外圆周方向上形成一个或多个外凸结构。本实施例具体采用前者的实现方式。
参见图1和图4,为便于将固定柱4插入到硅胶圈3的通孔301中,限位端405上形成有安装斜面403。安装斜面403起到导向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上述内容。参见图3和图4,固定柱4远离锅盖本体1的一端依次形成有插入部402和限位端405。插入部402的尺寸和限位端405的尺寸均大于硅胶圈3上通孔301的尺寸,以使得处于安装状态下,插入部402卡紧在硅胶圈3的通孔301中,实现了保温架的平稳固定。插入部402和限位端405相交的平面此处称为固定面404,固定面404对硅胶圈3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硅胶圈3和固定柱4只有在足够大的外力作用下才能相互脱离。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使得保温架2与固定柱4之间的拆、装十分便捷:需要拆卸保温架2时,可抓住保温架2向远离固定柱4的方向拔,硅胶圈3为柔性零件,受力往外拔的过程中,硅胶圈3的内圈产生弹性变形,通孔301的尺寸变大。当通孔301的尺寸大于固定柱4上插入部402的下表面,即固定面404的尺寸时,保温架2就脱离了固定柱4,从而实现保温架2与固定柱4之间的拆卸,大大增加了保温架2清洗的便利性。
下面介绍保温架的具体实现方式。
参见图2至图7,保温架2包括同圆心设置的至少两个圈体,各圈体之间通过连接体固定。其中,位于最内侧的圈体与锅盖本体1插拔式连接,位于最外侧的圈体上套设有密封圈5。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位于最内侧的圈体(即平位圈201)与硅胶圈3的环形槽302配合,即位于最内侧的圈体卡在硅胶圈3的环形槽302内。位于最外侧的圈体与密封圈5配合,即位于最外侧的圈体上套有密封圈5。
保温架2柔性固定在固定柱4上,硅胶圈3的通孔尺寸小于固定柱4的固定面404的尺寸,从而实现保温架2的平稳固定。
此处,处于使用状态下,各圈体的剖面形成倒梯形结构,以使得在将保温架2拆、装到固定柱4上时具有足够大的操作空间,使得拆装更加便利。
参见图5至图7,圈体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和/或,连接体为金属丝,金属丝的数量至少为四根。
保温架2采用上述架式结构,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板式结构的保温板或防溢板相比,烹饪结束后残留的残渣更少,且成本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压力锅锅盖组件的实现。如图1、图2所示,压力锅锅盖组件上密封圈5的固定依靠锅盖本体1、保温架2、硅胶圈3、固定柱4等零件组合实现。锅盖本体1具体可采用钢盖。密封圈5套住保温架2的最外侧的圈体上,硅胶圈3的环形槽302套在保温架2的平位圈201处,形成保温架组件。整个保温架组件通过固定柱4柔性固定在锅盖本体1上,以实现密封圈5的固定。
如图5所示,此处为便于描述,将保温架2上位于最内侧的圈体称为平位圈201,其他圈体称为金属圈、外圈203。保温架2主要由一个平位圈201、4根及以上数量金属线202、3个及以上外圈203组成。平位圈201与硅胶圈3配合,最外侧的外圈203与密封圈5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力锅,其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压力锅锅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锅上密封圈的固定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将密封圈套在保温架上;
将保温架与锅盖本体通过插拔式固定,使得密封圈夹设在保温架和锅盖本体之间。
通过上述方法,能很简便地将密封圈固定在保温架和锅盖本体之间。并且,保温架的拆卸也十分简便,只需要将保温架从锅盖本体上拔下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压力锅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本体(1)、密封圈(5)和保温架(2);
所述保温架(2)与所述锅盖本体(1)插拔式连接,所述密封圈(5)夹设在所述保温架(2)和所述锅盖本体(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架(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锅盖本体(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之一上有插入部(402),其中另一上有内凹部分,所述插入部(402)和所述内凹部分之间插拔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弹性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有所述内凹部分,所述内凹部分为所述弹性圈的通孔(301);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固定柱(4),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有所述插入部(402),所述插入部(402)为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还形成有限位端(405),所述限位端(405)的尺寸大于所述插入部(402)的尺寸;
处于安装状态下,通过所述限位端(405)将所述插入部(402)插入到所述内凹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405)上形成有安装斜面(40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架(2)与所述锅盖本体(1)在所述锅盖本体(1)的中心处形成插拔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架(2)包括同圆心设置的至少两个圈体,各所述圈体之间通过连接体固定;
其中,位于最内侧的所述圈体与所述锅盖本体(1)插拔式连接,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圈体上套设有所述密封圈(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处于使用状态下,各所述圈体的剖面形成倒梯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和/或,所述连接体为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数量至少为四根。
10.一种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压力锅锅盖组件。
CN201520433223.7U 2015-06-23 2015-06-23 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Active CN204970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33223.7U CN204970823U (zh) 2015-06-23 2015-06-23 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33223.7U CN204970823U (zh) 2015-06-23 2015-06-23 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0823U true CN204970823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05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33223.7U Active CN204970823U (zh) 2015-06-23 2015-06-23 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08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3098A (zh) * 2015-06-23 2015-09-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锅盖组件、压力锅及压力锅上密封圈的固定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3098A (zh) * 2015-06-23 2015-09-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锅盖组件、压力锅及压力锅上密封圈的固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3098A (zh) 压力锅锅盖组件、压力锅及压力锅上密封圈的固定方法
CN203983533U (zh) 一种连接装置
CN204970823U (zh) 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CN105090652A (zh) 推拉式流体连接器
CN204931312U (zh) 真空保温电热水壶
CN203166209U (zh) 一种防水接头
WO2015008199A1 (en) Supply and/or safet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anti slipping off
KR20160119462A (ko) 배관연결 및 유지보수가 용이한 보일러의 난방분배기
CN212038681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家用厨房自动灭火装置
CN204901160U (zh) 液电一体快换接头
CN204574510U (zh) 一种家用加热装置及加热器连接结构
CN210484950U (zh) 一种连接管组件
CN204647712U (zh) 一种盲板法兰
CN203869098U (zh) 一种新型家用燃煤炉风门调节装置
CN112377705A (zh) 位置可调三通连接结构
CN203453532U (zh) 吸油烟机及其换向阀
CN203718189U (zh) 管体连接结构和灶具
CN203828677U (zh) 一种压力烹饪装置
CN203374994U (zh) 一种热管与水箱插接的密封组件
CN203769434U (zh) 冰箱门体的把手及具有它的冰箱
CN201740238U (zh) 一种盘管内置的热泵热水器
CN101943474A (zh) 一种热泵水箱中铜盘管引出装置
CN205534704U (zh) 一种管子接头联结组件
CN204677809U (zh) 快速连接单通道高压开关
CN205110230U (zh) 可快速拆装的清洁枪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