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1682U - 发动机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1682U
CN204941682U CN201520458565.4U CN201520458565U CN204941682U CN 204941682 U CN204941682 U CN 204941682U CN 201520458565 U CN201520458565 U CN 201520458565U CN 204941682 U CN204941682 U CN 204941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engine
cylinder body
coo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85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宁
李茂强
陶鸿莹
陈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585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1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1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1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缸盖和缸体,还包括水套出水口装置,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设置有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所述缸盖上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第一入水口连通,所述缸体上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第二入水口连通,所述缸体与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冷却水流量的缸体节温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实现了分离式冷却系统的功能,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地提高暖机速度,提高发动机在暖机过程中的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摩擦,从而实现了对油耗的降低,提高了发动机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发动机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式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采用整体式的冷却方式实现缸体和缸盖的冷却,具体地,一般的设计中将缸体水套与缸盖水套合为一体,冷却液在水泵的驱动下,流经缸体水套后再流入缸盖水套,然后从发动机出水口流出,从而完成发动机的冷却。
这种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虽然能够使得缸体与缸盖同时加热或者冷却,能够保证发动机不过热,满足在极限温度之下工作的需求,但是,这种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具有以下缺陷: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仅仅设置有一个跟发动机水套连接的入水口,缸体和缸盖只能一起冷却,不能分开冷却。对于这种设计,在冷启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发动机冷却液带走过多热量,使冷启速度变慢,导致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摩擦功的增加,从而最终导致油耗的增加。
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缸体和缸盖分开冷却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从而解决以上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缸体和缸盖分开冷却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缸盖和缸体,还包括水套出水口装置,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设置有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所述缸盖上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第一入水口连通,所述缸体上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第二入水口连通,所述缸体与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冷却水流量的缸体节温器。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器、机油冷却器和主节温器,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还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机油冷却器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水口均与所述主节温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主节温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缸盖上的冷却水入口连通,并且所述主节温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缸体上的冷却水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车箱加热器,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还设置有第三出水口,所述车箱加热器连接在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主节温器的入水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主节温器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水泵。
优选地,所述缸体节温器安装在靠近所述第二入水口的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缸体节温器包括:用于在冷却水温度达到预设值时产生电信号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与所述缸体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冷却水流量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与所述缸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很好地控制发动机冷启动过程中缸体与缸盖的水温,提高发动机的暖机速度,快速暖机有助于改善燃烧,提高燃烧效率,从而降低油耗,同时快速暖机使得水温油温提升较快,降低发动机活塞、曲轴、凸轮轴等零部件在冷启动时的摩擦,从而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摩擦功,增加有效功的输出,由此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能。因此,该发动机冷却系统实现了分离式冷却系统的功能,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地提高暖机速度,提高发动机在暖机过程中的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摩擦,从而实现了对油耗的降低,提高了发动机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图2是一种优选的水套出水口装置。
图3是图2中水套出水口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图2是一种优选的水套出水口装置;图3是图2中水套出水口装置的透视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缸盖10和缸体20,所述缸盖10和缸体20是汽车发动机的固有部件,其结构和连接关系这里不做详细阐述,简单来讲,所述缸盖10和所述缸体20上均可以设置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从而使冷却水能够流经缸盖10或缸体20,以实现冷却降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套出水口装置30,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30设置有第一入水口31和第二入水口32,所述缸盖10上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第一入水口31连通,所述缸体20上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第二入水口32连通,所述缸体20与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30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冷却水流量的缸体节温器40。这种设计可以通过水套出水口装置30实现缸体20与缸盖10的分开冷却,具体地,在冷启动过程中,缸盖10冷却液先流通,冷却液达到一定温度后,通过缸体节温器40来控制缸体20冷却液再流通,这样能够快速提高冷启动的速度,改善了燃烧,降低了摩擦,最终降低了油耗。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器50、机油冷却器60、主节温器70和水泵90,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30还设置有第一出水口33和第二出水口34;所述第一出水口33与所述散热器50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34与所述机油冷却器60连通,所述散热器50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油冷却器60的出水口均与所述主节温器70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主节温器70的出水口与所述缸盖10上的冷却水入口连通,并且所述主节温器70的出水口与所述缸体20上的冷却水入口连通。所述水泵90可以设置在主节温器70的出水口处,如图所示,优选的是,所述水泵90安装在主节温器70与缸体20之间的管道上。
在工作过程中,在水泵90的驱动下,冷却水流分别流经缸盖10和缸体20,再进入水套出水口装置30中,由水套出水口装置30分别流向散热器50和机油冷却器60中,最后流回主节温器70。同时,通过缸体节温器40来控制通过缸体20的冷却液的流量,通过主节温器70来控制整个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液的流量。具体地,在发动机冷启动过程中,缸体节温器40不打开,冷却液只从缸盖10流出,从而增加了暖机的速度,降低发动机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而在发动机水温达到一定温度时,缸体节温器40打开,提高发动机的散热,预防过热。
随着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汽车油耗的降低要求越来越严,而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又影响到发动机油耗,尤其在冷启动阶段,快速暖机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摩擦,从而降低发动机油耗,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通过分离式的冷却方式可实现对缸体20与缸盖10冷却液温度的分别控制,最终快速暖机,有效节约能源,降低油耗。
此外,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车厢加热器80,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30还设置有第三出水口35,所述车厢加热器80连接在所述第三出水口35与所述主节温器70的入水口之间。这种设计可以将流经缸盖10、缸体20和水套出水口装置30的冷却水送入车厢加热器80中,由于冷却水在实现冷却效果后温度升高,进入车厢加热器80后能够充分利用冷却水的热量来实现车箱的加热,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如图1所示,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可以设置膨胀水箱91,从而为整个循环系统提供冷却水。
优选地,所述缸体节温器40安装在靠近所述第二入水口32的管道上。具体地,所述缸体节温器40包括:用于在冷却水温度达到预设值时产生电信号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30与所述缸体20之间的管道上;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冷却水流量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30与所述缸体20之间。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传感器可以安装在传感器接口36上。
通过缸体节温器40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当缸体节温器40关闭的时候,冷却系统水泵90泵出的冷却液从缸盖10流入水套出水口装置30,然后分别流向机油冷却器60、散热器50以及车厢加热器80;当缸体节温器40打开的时候,冷却系统水泵90泵出的冷却液分别从缸盖10与缸体20内流入水套出水口,然后流向机油冷却器60、散热器50以及车厢加热器8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很好地控制发动机冷启动过程中缸体与缸盖的水温,提高发动机的暖机速度,快速暖机有助于改善燃烧,提高燃烧效率,从而降低油耗,同时快速暖机使得水温油温提升较快,降低发动机活塞、曲轴、凸轮轴等零部件在冷启动时的摩擦,从而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摩擦功,增加有效功的输出,由此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能。因此,该发动机冷却系统实现了分离式冷却系统的功能,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地提高暖机速度,提高发动机在暖机过程中的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的摩擦,从而实现了对油耗的降低,提高了发动机的经济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缸盖和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套出水口装置,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设置有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所述缸盖上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第一入水口连通,所述缸体上的冷却水出口与所述第二入水口连通,所述缸体与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冷却水流量的缸体节温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器、机油冷却器和主节温器,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还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机油冷却器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水口均与所述主节温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主节温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缸盖上的冷却水入口连通,并且所述主节温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缸体上的冷却水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车箱加热器,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还设置有第三出水口,所述车箱加热器连接在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主节温器的入水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节温器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节温器安装在靠近所述第二入水口的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节温器包括:
用于在冷却水温度达到预设值时产生电信号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与所述缸体之间的管道上;
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冷却水流量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水套出水口装置与所述缸体之间。
CN201520458565.4U 2015-06-29 2015-06-29 发动机冷却系统 Active CN204941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8565.4U CN204941682U (zh) 2015-06-29 2015-06-29 发动机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8565.4U CN204941682U (zh) 2015-06-29 2015-06-29 发动机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1682U true CN204941682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09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8565.4U Active CN204941682U (zh) 2015-06-29 2015-06-29 发动机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168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5882A (zh) * 2017-11-28 2018-04-1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逆流式冷却系统
CN107956571A (zh) * 2017-11-02 2018-04-2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8798858A (zh) * 2017-05-01 2018-1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12576358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散热模块、发动机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370458A (zh) * 2021-05-18 2022-11-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系统、方法、车辆控制系统、车辆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8858A (zh) * 2017-05-01 2018-1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8798858B (zh) * 2017-05-01 2020-11-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7956571A (zh) * 2017-11-02 2018-04-2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7905882A (zh) * 2017-11-28 2018-04-1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逆流式冷却系统
CN107905882B (zh) * 2017-11-28 2024-01-2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逆流式冷却系统
CN112576358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散热模块、发动机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370458A (zh) * 2021-05-18 2022-11-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系统、方法、车辆控制系统、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5370458B (zh) * 2021-05-18 2023-08-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系统、方法、车辆控制系统、车辆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1682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3308560U (zh)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发动机、汽车
CN203978589U (zh)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及车辆
CN201484169U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的冷却系统
CN201914075U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冷却系统
CN109057937A (zh) 一种冷却液循环系统
CN109795312B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01896658U (zh) 一种发动机的快速水冷系统
CN104747261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2042069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1155358Y (zh) 发动机冷却装置
CN105179059A (zh) 一种包括有双膨胀水壶的冷却系统
CN106183786A (zh) 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冷却循环系统、汽车
CN206017679U (zh) 一种变速器油温控制系统
CN105351065A (zh) 一种带双膨胀水壶的发动机双循环冷却系统改进结构
CN105257385A (zh) 一种包括有双膨胀水壶的冷却系统改进结构
CN105351069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5179064A (zh) 一种包括有双膨胀水壶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改进结构
CN205297715U (zh)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6753715U (zh) 增程式汽车控温系统
CN201202507Y (zh) 发动机油水同步预热油底壳
CN104085270A (zh) 汽车尾气供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RU155350U1 (ru)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с жидкост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со вторичным контуром
CN105179062A (zh) 一种带双膨胀水壶的双循环冷却系统改进结构
CN205277574U (zh) 一种快速暖机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