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1825U - 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1825U
CN204921825U CN201520505559.XU CN201520505559U CN204921825U CN 204921825 U CN204921825 U CN 204921825U CN 201520505559 U CN201520505559 U CN 201520505559U CN 204921825 U CN204921825 U CN 204921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oss
absorber
utility
guid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55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zho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zho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zho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zho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055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1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1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1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通过加工形成一体成型且同轴的上筒段和下筒段,所述上筒段的下端与下筒段的上端相连接;在所述上筒段的上部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导向管的多个凸台,所述凸台包括第一凸台段和第二凸台段,所述第一凸台段与第二凸台段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段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将导向管固定在前减振器外筒上,固定效果好,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外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在车辆悬架系统中,弹性元件由于受外力冲击产生很大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在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可以说,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使乘坐更加舒适,在减振器的整体结构中,减振器外筒对减振器的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减振器外筒,如图1所示,在减振器外筒1的上部设有绕减振器外筒1外表面圆周方向环绕一周且用于安装导向管2的一凸台101,凸台101的直径略大于减振器外筒1和导向管2的上端202的直径,凸台101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导向管2,该种凸台与导向管相互配合完成固定动作,但在散热过程中只能利用导向管下端与减振器外筒形成的间隙进行散热,从而使整个减振器散热效果差,并且对导向管的固定效果差,严重影响了汽车前减振器外筒的实用性能。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将导向管固定在前减振器外筒上,固定效果好,散热效果好的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将导向管固定在前减振器外筒上,固定效果好,散热效果好的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是实现的:
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的上筒段和下筒段,所述上筒段的下端与下筒段的上端相连接;
在所述上筒段的上部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导向管的多个凸台,所述凸台包括第一凸台段和第二凸台段,所述第一凸台段与第二凸台段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台段与下筒段之间通过第二圆弧过渡段相连接,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段的外弧面的半径为1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段的外弧面半径为4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凸台数量为3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筒段的内径与下筒段的内径相同,所述上筒段的外径大于下筒段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上筒段的上部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导向管的3个凸台,导向管上端的直径大于减振器外筒的外径,并且小于3个凸台所形成的外径,而导向管的下端直径大于3个凸台所形成的外径,在安装导向管时,导向管从减振器外筒上部向下安装,当导向管上端遇到3个凸台后,导向管即被固定在减振器外筒上,导向管下端与减振器外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并且在导向管上端除与3个凸台相接触的其它位置与减振器外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间隙,进一步使导向管与减振器外筒之间形成上下相通的间隙,进一步提高了减振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图2的A范围的放大图。
图5为图2的B范围的放大图。
图6为图2的C范围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2-图6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的上筒段110和下筒段120,上筒段110的下端112与下筒段120的上端121相连接。
上筒段110的内壁与下筒段120的内壁对接,上筒段110的外表面114与下筒段120的外表面122通过锥面410相连接,锥面410与上筒段110的外表面114之间的夹角为45°。
在上筒段110的上端111设有倒角113,倒角113的规格为0.3mmX45°,可较为方便的完成与组成减振器的其它零部件定位固定动作,提高了减振器的安装效率。
在上筒段110的上部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导向管的3个凸台200,凸台200包括第一凸台段210和第二凸台段220,第一凸台段210与第二凸台段220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段310连接,第一圆弧过段段310的外弧面311的半径为4mm,有利于导向管的固定安装。
第二凸台段220与上筒段110之间通过第二圆弧过渡段320相连接,第二圆弧过渡段320的外弧面321的半径为12mm,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凸台段220与上筒段110之间的抗弯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上筒段的上部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导向管的3个凸台,导向管上端的直径大于减振器外筒的外径,并且小于3个凸台所形成的外径,而导向管的下端直径大于3个凸台所形成的外径,在安装导向管时,导向管从减振器外筒上部向下安装,当导向管上端遇到3个凸台后,导向管即被固定在减振器外筒上,导向管下端与减振器外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并且在导向管上端除与3个凸台相接触的其它位置与减振器外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间隙,进一步使导向管与减振器外筒之间形成上下相通的间隙,进一步提高了减振器的散热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的上筒段和下筒段,所述上筒段的下端与下筒段的上端相连接;
在所述上筒段的上部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用于固定导向管的多个凸台,所述凸台包括第一凸台段和第二凸台段,所述第一凸台段与第二凸台段通过第一圆弧过渡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段与下筒段之间通过第二圆弧过渡段相连接,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段的外弧面的半径为1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段的外弧面半径为4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数量为3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段的内径与下筒段的内径相同,所述上筒段的外径大于下筒段的外径。
CN201520505559.XU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Active CN204921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5559.XU CN204921825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5559.XU CN204921825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1825U true CN204921825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7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5559.XU Active CN204921825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1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79038U (zh) 一种卡箍
CN103899875A (zh) 一种复合式管道内消音器
CN204921825U (zh) 一种凸台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CN204921822U (zh) 一种凸台式汽车后减振器外筒
CN203992084U (zh) 一种涨缩定位盘结构
CN204921824U (zh) 一种缩、涨口式汽车减振器外筒
CN204475228U (zh) 一种柔性高速公路护栏
CN202274036U (zh) 气弹簧
CN204921826U (zh) 一种防尘盖防脱落式汽车减振器外筒
CN204921821U (zh) 一种双头缩口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CN204921823U (zh) 一种单头缩口式汽车前减振器外筒
CN104132088A (zh) 一种车用减震垫
CN204372048U (zh) 一种设有阻尼系统的双质量飞轮
CN206071325U (zh) 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结构
CN203948545U (zh) 一种防尘后减震器
CN205154997U (zh) 一种弹簧
CN205047667U (zh) 前橡胶衬套
CN203348426U (zh) 用于游艇发动机室的双孔减震器
CN203906499U (zh) 展开式弹簧铜柱
CN203409972U (zh) 一种用于模具上的斜导柱
CN203501934U (zh) 汽车前大灯检具
CN205001662U (zh) 一种波浪式管径可调管夹
CN204458971U (zh) 一种汽车用减震垫
CN204906025U (zh) 电机的盖板与骨架装配结构
CN203678966U (zh) 弯管机通用导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