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7024U -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7024U
CN204917024U CN201520657294.5U CN201520657294U CN204917024U CN 204917024 U CN204917024 U CN 204917024U CN 201520657294 U CN201520657294 U CN 201520657294U CN 204917024 U CN204917024 U CN 204917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pipe
charge mechanism
track
carrying
transport s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72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友民
丰波
吴波
谷勇
李晨光
吕丽红
梁汉
高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6572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7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7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702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其包括装料机构以及与其对接的储料机构,其中装料机构用于实现输液管的上料与传输,储料机构用于将从装料机构传输的输液管进行间隔处理,使输液管按照预定的间隔距离排列,输液管传输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装料机构底部的用于支撑装料机构的装料机构限位装置。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输液管传输机构,采用了间隔机构来对自动化输送的输液管进行间隔处理操作等,解决了管与管之间容易缠绕的问题,使后续包装操作更加便利;采用了设计巧妙的间隔机构与装料小车的对接方式,使得输液管传输的过程更加顺畅;对装料小车的设计采用了限位机构的设置方式,避免了脚轮的摩擦,提高了装料机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管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一次性使用输液管经常用到,输液管一般是由滴斗组件、导管、穿刺器、药液过滤器、流量调节器、静脉针等组成。而在输液管生产线上,一般先需要将输液管管体等原料先上料并放入漏气测试装置中进行漏气检测,测试完毕后,然后进行针头等附件组装,再缠绕成圈并放入已制好的包装袋中,使用时不需要再次消毒,只需拆开包装就可以使用,由此可见,在生产和包装输液管的过程中涉及到传输的过程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复杂。
目前医疗输液管的上料是由工人手工完成的,这种上料方式的容易附上病菌,往往要对包装工人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要在巨大的无菌净化车间内进行操作,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和生产空间。另外,输液管人工上料,在需求量较大的情况下,工人工作强度较高,容易导致工作疲劳,生产效率也会降低。由于输液管为柔性的塑料管,在大批量生产和包装的情况下,管与管之间容易缠绕在一起,不利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目的在于采用了三个部分的组成结构形式,由此解决在输液管上料、传输以及包装等的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实现传输,并且能够为后续的包装加工等操作设计好间隔,更有利于输液管的自动化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料机构以及与其对接的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用于将从所述装料机构传输的所述输液管进行间隔处理,使所述输液管按照预定的间隔距离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管传输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装料机构底部的用于支撑所述装料机构的装料机构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装料机构包括输送轨道部以及用于支持轨道部的支架,其中输送轨道部包括相互对接的轨道部和对接部,其中所述轨道部用于承载传输输液管,所述对接部用于与所述储料机构进行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结构类似的轨道,其中一条轨道承载输液管的过滤器,另外一条轨道承载输液管的穿刺部,输液管的管体部分垂坠于所述两个轨道之间的空间,所述两条轨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拨动传送带、承载传送带,其中所述过滤器及所述穿刺部分别位于所述拨动传送带与所述承载传送带之间,所述对接部包括驱动所述拨动传送带与所述承载传送带运动的动力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前端设置有一段上料钣金,其前端装有输液管挡爪,其以垂直于轨道的方向为轴,在所述装料机构插入所述储料机构方向的平面上实现转动,随着转动,所述挡爪的转动臂冒出所述上料钣金的平面或低于所述上料钣金的平面,由此实现所述输液管的对接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机构包括储料滑道及间隔装置,其中所述储料滑道与所述装料机构进行对接,所述储料滑道的轨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储料拨动传送带以及承载输液管的底面钣金,所述储料滑道的头部还包括有驱动所述输液管挡爪转动的顶块。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装置包括设置于间隔装置前端的编码轮、旋转轮、拨爪、以及在编码轮均布的若干个销,所述间隔装置还包括第二直线导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之上的支承输液管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具有底板凹槽,并且所述底板的两个侧面具有限制所述输液管的多个间隔的限位部件,所述底板末端与推板相连,所述推板与气缸相连,所述旋转轮具有多个与所述底板凹槽配合来限制所述过滤器的旋转槽。
进一步地,所述装料机构限位装置为一框架状的支架结构,其两条沿长度方向的支架轨道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突出的若干定位块,其采用凹槽卡合配合的方式夹持所述装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两条支架轨道朝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滚轮,对所述装料机构下部的支架轨道实现辅助支撑。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采用了间隔机构来对自动化输送的输液管进行间隔处理操作等,解决了管与管之间容易缠绕的问题,使后续包装操作更加便利;
(2)采用了设计巧妙的间隔机构与装料小车的对接方式,使得输液管传输的过程更加顺畅;
(3)对装料小车的设计采用了限位机构的设置方式,避免了脚轮的摩擦,提高了小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输液管传输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装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装料机构限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储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装料机构的对接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装料机构与储料结构对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储料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储料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装料机构2装料机构限位装置3储料机构4过滤器3-1储料滑道3-2间隔装置1-1装料机构限位钣金1-2承载辊1-3承载传动带1-4拨动传动带1-5驱动齿轮1-6输液管挡爪1-7联轴器1-8输液管顶块1-9皮带轮1-10活动脚轮1-11装料机构定位块1-12磁铁片1-13上料钣金1-14挡爪1-15扭簧2-1限位定位块2-2滚轮2-3定位卡板2-4磁铁2-5可调整脚座3-1-1滑道拨动传送带3-1-2中间齿轮3-1-3主齿轮3-1-4电机3-1-5弹簧顶块3-2-1气缸3-2-2-1、3-2-2-2、3-2-2-3拨爪3-2-3旋转轮3-2-4编码轮3-2-5第一直线导轨3-2-6第二直线导轨3-2-7连接板3-2-8编码轮销3-2-9拨爪销3-2-10底板凹槽3-2-11底板3-2-12推板3-2-1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该传输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该传输机构包括如下主要的部分:装料机构1、装料机构限位装置2以及储料机构3,其中,装料机构1用于夹持传输用于包装的一次性输液管,装料机构限位装置2用于承载装料机构1,使其方便与储料机构3对接,储料机构3用于暂时性的排列存储待后续加工操作的输液管,使其在输送过程中不至于发生阻滞,其中装料机构1与储料机构3进行基本相同高度的对接,使得一次性输液管能够在两者之间顺畅的传输。
其中储料机构3包括储料滑道3-1,用于暂时性接收从装料机构1传输至的输液管,并且还包括与储料滑道3-1后续连接的间隔装置3-2,用于将输液管逐个排开,处理成符合加工标准的间隔一定距离的状态。
如图2所示,其中该装料机构1具体体现为一装料小车,其包括输送轨道部、小车支架,其中输送轨道部包括轨道部和对接部,轨道部和对接部为一体,其中输送轨道部的轨道用于承载传输输液管,对接部用于与储料机构3进行对接传输输液管。
轨道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结构类似的轨道,其中一个轨道用于夹持输液管的过滤器4,另外一个轨道夹持输液管的穿刺部,输液管的管体部分垂坠于两个轨道之间的空间中,由此来实现传输。
其中两条轨道的结构如下: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拨动传送带1-4、限位钣金1-1、承载传送带1-3以及承载辊1-2,其中承载传动带1-3的一段穿设于承载辊1-2内,以保证传送带1-3的承载能力,限位钣金1-1用于在限制输液管,防止其在管体垂坠作用力下在输送过程中脱离轨道。
在工作中,首先由人工分别将输液管的两头(过滤器和穿刺器)装入承载传动带1-3与限位钣金1-1构成的一个限位空间,输液管由人工从小车右侧一个个放入轨道,使输液管连续地排列在承载传动带1-3与限位钣金1-1构成的限位空间中。由于承载传动带1-3较长,承受力不足,在承载传动带1-3之间增加5个承载辊1-2,以保证承载传动带1-3的承载能力。另外拨动传送带1-4由设置于装料小车1对接部的驱动齿轮1-5提供动力,其中驱动齿轮1-5设置于装料小车1左侧,并且通过设置于轨道部一侧的皮带轮1-9带动承载传送带1-3的转动,由此实现拨动传送带1-4与承载传动带1-3的同步动作,由此带动输液管往前输送。其中装料小车1两个轨道可以采用联轴器1-7来实现动力的传动,从而不必在两条轨道的对接部端均设置驱动齿轮来进行传动。
其中,拨动传送带1-4的主要作用是给连续排列的输液管以动力,使之向前运动。由于过滤器和穿刺器的两头都需要限位,必然有限位钣金1-1的表面与输液管存在摩擦的情况,而产生阻力,因此需要采用承载传送带1-3,能够显著地减少输液管向前运动的阻力,防止卡死。
如图3所示,装料机构限位装置2其为一框架状的支架结构,其与装料小车1直接接触的最上层为一朝装料小车1插入方向开口的长方形支架,两条沿长度方向的支架轨道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突出的两块定位块2-1,其采用凹槽卡合配合的方式夹持装料小车1下部的支架轨道,而上述两条支架轨道朝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滚轮2-2,其可对装料小车1下部的支架轨道实现辅助支撑,在工业铝型材上的两排滚轮24可减小装料小车1插入时的阻力,另外滚轮2-2的宽度为518mm,要大于装料小车1的宽度485mm,这样装料小车1可轻松插入,同时沿宽度方向的一条支架轨道的内侧设置有定位卡板2-3,实现对小车的进一步卡合固定。
装料机构限位装置2底部装有四个可调整脚座2-5,用以调整装料小车1的高度,由于装料小车1的滑道与缓存机构2的滑道需要对接,这对装料小车1有着较高的定位要求。进一步地,还可在小车1的下部的支架轨道前端安装吸铁片1-12,与安装在装料机构限位装置2的沿宽度方向的一条支架轨道的内侧设置的磁铁2-4相连,防止小车在插入包装机后脱出。
如图1所示,装料小车1配合架设于装料机构限位装置2之上,于是装料小车1与装料机构限位装置2构成了人工辅助上料模块,而这种采用两个模块的设置方式,当装料小车1抽出后,其脚轮会经常与地面摩擦,很容易造成脚轮的磨损,这样就会影响到装料小车1的滑道与后续转接设备的对接精度,为避免脚轮的磨损影响到精度,故采用这种方式,能显著地保持装料小车1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储料机构3的整体结构如图所示,其包括有储料滑道3-1及间隔装置3-2,其中储料滑道3-1主要与装料小车1进行对接,储料滑道3-1也包括两个平行的轨道。由于缓存机构3与装料小车1的长度相比来说,比较短,输液管卡住的几率要低很多,故采用钣金在储料滑道3-1上作为输液管的承载面,储料滑道3-1的轨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储料拨动传送带3-1-1,承载输液管的底面钣金,以及在侧面对过滤器进行限制的侧面钣金,其中储料拨动传送带3-1-1由设置于轨道侧面的电机3-1-4作为驱动源进行驱动,其中电机3-1-4还驱动主齿轮3-1-3带动中间齿轮3-1-2,从而传动于装料小车1的驱动齿轮1-5,由此实现储料机构3与装料小车1的同步传输动作,其中储料滑道3-1的两条滑道之间也采用联轴器的方式进行传动。为了便于装料小车1的驱动齿轮1-5与中间齿轮3-1-2啮合,将中间齿轮3-1-2的轴心变高。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输液管从装料小车1输送到缓存机构3上的滑道上。
其中如下图5所示,其是说明装料小车1与储料滑道3-1是如何对接的,装料小车1前端设置有一段上料钣金1-13,其前端装有输液管挡爪1-14,其以垂直于轨道的方向为轴,在装料小车1插入方向的平面上实现转动,档爪1-14转动轴上装有扭簧1-15,当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挡爪1-14可顺时针转动。当装料小车1从缓存机构3抽出时,档爪1-14无外力作用,可在扭簧1-15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转动臂冒出上料钣金1-13的平面,从而直接挡住输液管的滑道,以防止工人在右侧装入输液管,而输液管从左侧掉落。当装料小车1插入缓存机构3,输液管顶住档爪1-14,使档爪逆1-14时针转动,转动臂随之转到承载皮带轮1-9以下,低于上料钣金1-13的平面,输液管就可以通过从而到达缓存机构3。
而如图6所示,是在储料滑道3-1上的设置方式,是采用在储料滑道的轨道下端设置弹簧顶块3-1-5,当两部分在对接的时候,弹簧顶块3-1-5作用于挡爪1-14,由此,输液管能够顺利从装料小车到达储料滑道3-1。
在储料滑道上,输液管是连续无间隔地排列在滑道,然而由于生产效率的要求,通常需要将6个输液管做成一组,每个输液管之间的距离为50mm,来进行包装,后者是其它的加工操作,于是在储料滑道3-1后面,紧接着设置了间隔装置3-2,其用来将储料机构3上的输液管排成设定的间隔。
如图4所示,在储料滑道3-1后连续设置了间隔装置3-2,其表现形式为连续设置在储料滑道3-1两个平行轨道后端的连续轨道,其前端设置了如图7所示的编码轮3-2-4的设计方式,它有旋转轮3-2-3、拨爪3-2-2-3、编码轮3-2-4和编码上均布六个销3-2-8以及第一直线导轨3-2-5组成,其中旋转轮3-2-3、编码轮3-2-4、销3-2-8等通过连接板3-2-7与第二直线导轨3-2-6相连,第二直线导轨3-2-6用于支承用于支承输液管的底板3-2-11,底板3-2-11上具有底板凹槽,并且底板3-2-11上具有若干个拨爪3-2-2-1及限位拨爪的销3-2-9,底板3-2-11与推板3-2-12相连,推板3-2-12与气缸3-2-13相连,通过气缸3-2-13动作,第一直线导轨3-2-5也紧跟着动作,由此使得编码轮转动60°,由于旋转轮3-2-3与编码轮3-2-4同轴,旋转轮3-2-3也旋转60°,这样第一个输液管的过滤器4就进入旋转槽与底板凹槽3-2-10配合的槽中,气缸3-2-13往复一次,旋转轮3-2-3接着旋转60°,第一个输液管被拨爪推出,进入下一下底板3-2-11上的前进一步的拨爪上,在编码轮3-2-4端,第二个输液管进入旋转槽,依次类似,诸如此方法,每一次气缸3-2-13动作,都将拨爪往前输送一段固定的间隔距离,由此将输液管挨个分别间隔均匀的排布在间隔装置3-2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装料机构(1)以及与其对接的储料机构(3),所述储料机构(3)用于将从所述装料机构(1)传输的所述输液管进行间隔处理,使所述输液管按照预定的间隔距离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传输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装料机构(1)底部的用于支撑所述装料机构(1)的装料机构限位装置(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机构(1)包括输送轨道部以及用于支持轨道部的支架,其中输送轨道部包括相互对接的轨道部和对接部,其中所述轨道部用于承载传输输液管,所述对接部用于与所述储料机构(3)进行对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结构类似的轨道,其中一条轨道承载输液管的过滤器(4),另外一条轨道承载输液管的穿刺部,输液管的管体部分垂坠于所述两个轨道之间的空间,所述两条轨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拨动传送带(1-4)、承载传送带(1-3),其中所述过滤器(4)及所述穿刺部分别位于所述拨动传送带(1-4)与所述承载传送带(1-3)之间,所述对接部包括驱动所述拨动传送带(1-4)与所述承载传送带(1-3)运动的动力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前端设置有一段上料钣金(1-13),其前端装有输液管挡爪(1-14),其以垂直于轨道的方向为轴,在所述装料机构(1)插入所述储料机构(3)方向的平面上实现转动,随着转动,所述挡爪(1-14)的转动臂冒出所述上料钣金(1-13)的平面或低于所述上料钣金(1-13)的平面,由此实现所述输液管的对接传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机构(3)包括储料滑道(3-1)及间隔装置(3-2),其中所述储料滑道(3-1)与所述装料机构(1)进行对接,所述储料滑道(3-1)的轨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储料拨动传送带(3-1-1)以及承载输液管的底面钣金,所述储料滑道(3-1)的头部还包括有驱动所述输液管挡爪(1-14)转动的顶块(3-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装置(3-2)包括设置于间隔装置(3-2)前端的编码轮(3-2-4)、旋转轮(3-2-3)、拨爪(3-2-2-3)、以及在编码轮(3-2-4)均布的若干个销(3-2-8),所述间隔装置(3-2)还包括第二直线导轨(3-2-6)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2-6)之上的支承输液管的底板(3-2-11),所述底板(3-2-11)上表面具有底板凹槽,并且所述底板(3-2-11)的两个侧面具有限制所述输液管的多个间隔的限位部件,所述底板(3-2-11)末端与推板(3-2-12)相连,所述推板(3-2-12)与气缸(3-2-13)相连,所述旋转轮(3-2-3)具有多个与所述底板凹槽配合来限制所述过滤器(4)的旋转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机构限位装置为一框架状的支架结构,其两条沿长度方向的支架轨道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突出的若干定位块(2-1),其采用凹槽卡合配合的方式夹持所述装料机构(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液管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支架轨道朝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滚轮(2-2),对所述装料机构(1)下部的支架轨道实现辅助支撑。
CN201520657294.5U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17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7294.5U CN204917024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7294.5U CN204917024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7024U true CN204917024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6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7294.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17024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70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9945A (zh) * 2015-08-28 2015-12-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9945A (zh) * 2015-08-28 2015-12-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CN105109945B (zh) * 2015-08-28 2017-09-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9945A (zh)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CN106081597B (zh) 电芯自动输送线
CN207792114U (zh) 一种料盘上下料组件
CN208385370U (zh) 硅片花篮自动输送机构
CN105709983A (zh) 一种汽车刹车盘自动涂装装置
CN210646953U (zh) 一种酒瓶喷涂上下料装置
CN202201478U (zh) 瓶身自动翻转输送机构
CN207698800U (zh) 一种机器人卸垛治具及其构成的机器人卸垛系统
JP3444970B2 (ja) ローラボトルハンドリングシステム
CN204917024U (zh) 一种输液管传输机构
CN209160147U (zh) 一种包装套袋装置
CN203332447U (zh) 一种异向分组装置
CN103057946B (zh) 输液管上料机构
CN202967715U (zh) 一种输液管的夹紧输送装置
CN207658154U (zh) 一种导管卷绕机的载具循环输送装置
CN206422917U (zh) 一种扬声器磁路自动化设备
CN108357873A (zh) 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工件旋转搬运机构
CN101787247B (zh) 链条式全自动磁路粘合设备及部件粘合方法
CN108313375A (zh) 一种导管卷绕机的载具循环输送装置
CN206734721U (zh) 一种滴剂盛装盒输送线
CN202046647U (zh) 移载接驳机
CN208790722U (zh) 一种新型封片机的进料输送机构
CN208234115U (zh) 一种pvc塑料地板用下料装置
CN207441484U (zh) 一种电容包胶纸机
CN106927224A (zh) 一种原料蛋快速装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