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5822U - 带有加强块的车身 - Google Patents

带有加强块的车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5822U
CN204915822U CN201520507650.5U CN201520507650U CN204915822U CN 204915822 U CN204915822 U CN 204915822U CN 201520507650 U CN201520507650 U CN 201520507650U CN 204915822 U CN204915822 U CN 204915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framework
vehicle body
front wheel
rea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76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渊婷
许志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076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5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5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58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包括前纵梁和前轮罩上边梁,其中:加强块固定设置在前轮罩上边梁与前纵梁对接处的外侧,加强块包括框体、后板和加强板;框体为一侧开放的三棱柱状,后板设置在框体开放的位置将框体封闭;加强板为三角形的板状,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框体与后板围成的内侧空间,且加强板的三条边分别与框体和后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通过在前纵梁和前轮罩上边梁的对接处设置加强块,当车辆发生小重叠偏置碰撞时,碰撞能量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车身结构,有更多的碰撞能量传递到前轮罩上边梁,减轻了前纵梁受到的碰撞能量,避免了严重的碰撞后果。

Description

带有加强块的车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在前纵梁与前轮罩上边梁之间带有加强块的车身。
背景技术
小重叠偏置碰撞测试(Smalloverlapfrontaltest)是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InstituteforHighwaySafety)在2012年推出的考察汽车安全性能的测试项目,其目的在于推动汽车生产厂家提高车辆在正面小面积刚性障壁碰撞中的成绩。小重叠偏置碰撞测试中,测试车辆以64Km/h的速度与车辆正前方向的刚性障壁碰撞,障壁宽度为整车宽度的25%,处于驾驶员一侧。
该测试工况中,绝大部分碰撞的能量通过前纵梁、前副车架(部分具有该种结构的车型)、轮胎(包含轮毂)、前轮罩以及前轮罩上边梁等结构传传递至车身成员舱的侧面。其中,前纵梁沿着车辆纵向布置在发动机舱下部两侧。图1为现有技术中前纵梁与前轮罩上边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车身结构中,前纵梁100和前轮罩上边梁200间无加强结构或仅有一片连接件(未示出),连接件通过焊接方式与前纵梁和前轮罩上边梁连接,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主要通过前纵梁100传递和吸收,而前轮罩上边梁200分担的碰撞能量十分微小。如果碰撞能量较高,很容易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加强块的车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合理分配碰撞能量的传递,改善碰撞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包括前纵梁和前轮罩上边梁,所述前轮罩上边梁的一端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加强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轮罩上边梁与所述前纵梁对接处的外侧,所述加强块包括:框体、后板和加强板;
所述框体为一侧开放的三棱柱状,所述框体的第一侧面的外壁与所述前纵梁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第二侧面的外壁与所述前轮罩上边梁固定连接;
所述后板设置在所述框体开放的位置将所述框体封闭,且所述后板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后,所述后板形成所述框体的第三侧面;
所述加强板为三角形的板状,所述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与所述后板围成的内侧空间,且所述加强板的三条边分别与所述框体和所述后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螺栓连接孔,所述框体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内的螺栓与所述前纵梁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的数量是两个。
如上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螺栓连接孔,所述框体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栓连接孔内的螺栓与所述前轮罩上边梁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螺栓连接孔的数量是三个。
如上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板焊接固定在所述框体与所述后板围成的内侧空间。
如上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
如上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数量是两个。
如上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后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如上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数量是两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通过在前纵梁和前轮罩上边梁的对接处设置加强块,当车辆发生小重叠偏置碰撞时,碰撞能量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车身结构,有更多的碰撞能量传递到前轮罩上边梁,减轻了前纵梁受到的碰撞能量,避免了严重的碰撞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前纵梁与前轮罩上边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强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强块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加强块上安装了螺栓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加强块的车身,该车身包括前纵梁100和前轮罩上边梁200,所述前轮罩上边梁200的一端与所述前纵梁10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其中,加强块300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轮罩上边梁200与所述前纵梁100对接处的外侧。
图3为加强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加强块的结构分解图。如图3和图4所示,加强块300包括框体310、后板320和加强板330。
其中,所述框体310为一侧开放的三棱柱状,可以通过钢板冲压而成,所述框体310的第一侧面311的外壁与所述前纵梁100固定连接,所述框体310的第二侧面312的外壁与所述前轮罩上边梁200固定连接,请同时参照图2。
所述后板320可以是钢板冲压而成,设置在所述框体310开放的位置将所述框体310封闭,且所述后板320与所述框体310固定连接后,所述后板320形成所述框体310的第三侧面,由此加强块300的轮廓形成一个封闭的三棱柱。
所述加强板330为三角形的板状,所述加强板330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310与所述后板320围成的内侧空间,且所述加强板330的三条边分别与所述框体310和所述后板320的内壁固定连接,加强板330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加强板330起到支撑和加强的作用,以提高整个加强块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通过在前纵梁和前轮罩上边梁的对接处设置加强块,当车辆发生小重叠偏置碰撞时,碰撞能量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车身结构,有更多的碰撞能量传递到前轮罩上边梁,图2中箭头的走向代表碰撞能量的走向示意,与图1比较而言,箭头的粗细代表了碰撞能量大小的变化。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减轻了前纵梁受到的碰撞能量,避免了严重的碰撞后果。
加强块300与前纵梁100以及前轮罩上边梁20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采用螺接的方式。图5为加强块上安装了螺栓后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4,具体地,所述第一侧面311上设置有第一螺栓连接孔313,第一螺栓连接孔313的数量是两个,所述框体310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内313的螺栓400与所述前纵梁10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面312上设置有第二螺栓连接孔314,第二螺栓连接孔314的数量是三个,所述框体310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栓连接孔314内的螺栓400与所述前轮罩上边梁200固定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螺栓连接孔313和第二螺栓连接孔314的个数不限于此,可以根据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的面积尺寸进行设置。
优选的是,加强板33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31,从而在将加强板330与框体310和后板320进行固定时,与工装夹具定位,以保证固定位置的精度。根据加强板330与工装夹具的配合,可以设置该第一定位孔331的数量是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后板32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321。第二定位孔321的作用与第一定位孔331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与工装夹具相配合。根据后板320与工装夹具的配合,可以设置该第二定位孔321的数量是两个。
在后板320上还可以设置两个椭圆形的大工艺孔,其作用是将加强块300安装固定时,能够容纳安装螺栓400的安装工具以及操作空间。另外,上述的安装孔及工艺孔也有效地降低了加强块的重量,结合加强板的有效支撑,形成整体的稳定结构。在满足制造需求的前提下,实现重量、强度和刚度的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可以使碰撞能量合理分配,同时能充分利用整车的框架结构进行碰撞能量的传递,使碰撞能量传递路径更加优化,从而最终提高了车辆的小重叠偏置碰撞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包括前纵梁和前轮罩上边梁,所述前轮罩上边梁的一端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轮罩上边梁与所述前纵梁对接处的外侧,所述加强块包括:框体、后板和加强板;
所述框体为一侧开放的三棱柱状,所述框体的第一侧面的外壁与所述前纵梁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第二侧面的外壁与所述前轮罩上边梁固定连接;
所述后板设置在所述框体开放的位置将所述框体封闭,且所述后板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后,所述后板形成所述框体的第三侧面;
所述加强板为三角形的板状,所述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与所述后板围成的内侧空间,且所述加强板的三条边分别与所述框体和所述后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螺栓连接孔,所述框体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内的螺栓与所述前纵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的数量是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螺栓连接孔,所述框体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栓连接孔内的螺栓与所述前轮罩上边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连接孔的数量是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焊接固定在所述框体与所述后板围成的内侧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数量是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加强块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数量是两个。
CN201520507650.5U 2015-07-14 2015-07-14 带有加强块的车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5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7650.5U CN204915822U (zh) 2015-07-14 2015-07-14 带有加强块的车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7650.5U CN204915822U (zh) 2015-07-14 2015-07-14 带有加强块的车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5822U true CN204915822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4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765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5822U (zh) 2015-07-14 2015-07-14 带有加强块的车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58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5417A (zh) * 2019-02-22 2019-06-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支撑结构
CN114954663A (zh) * 2021-02-19 2022-08-30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车辆小重叠碰撞的防护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5417A (zh) * 2019-02-22 2019-06-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支撑结构
CN109835417B (zh) * 2019-02-22 2021-05-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支撑结构
CN114954663A (zh) * 2021-02-19 2022-08-30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车辆小重叠碰撞的防护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9442B1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US8870267B2 (en) Vehicle cabin body structure
CN102039933B (zh) 副车架
US9849914B2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for enhanced crash protection
US20130285414A1 (en) Automatic vehicle stiffened pillar assembly
CN105292262A (zh) 前副车架
US11485415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US11396328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CN204915822U (zh) 带有加强块的车身
CN105313980A (zh) 车辆及用于车辆的车身
CN103153764A (zh) 包括变形结构的车辆
US9758192B2 (en) Underbody structure for absorbing energy to improve roof structure integrity during side impact
US11447184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CN203473013U (zh) 一种汽车前风窗流水槽总成结构
CN108382463B (zh) 两厢车型内板后部框架结构
CN217022679U (zh) A柱总成和车辆
CN109070941B (zh) 机动车辆的前挡泥板结构
CN203267795U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总成
CN114162220A (zh) 一种白车身及汽车
CN209667217U (zh) 一种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
CN21006313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274782U (zh) 铰接柱支撑装置及汽车
CN205970692U (zh) 一种车身上减振器安装结构
CN201842144U (zh) 一种汽车前围
CN205524082U (zh) 一种可拆卸的电动汽车防撞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