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5713U -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5713U
CN204915713U CN201520683949.6U CN201520683949U CN204915713U CN 204915713 U CN204915713 U CN 204915713U CN 201520683949 U CN201520683949 U CN 201520683949U CN 204915713 U CN204915713 U CN 204915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hassis
hole
fixed
after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839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839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5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5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571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轮和制动架,前车体前部固定有前车轮,后车体后部固定有后车轮,前车体与后车体靠连接轮连接,前车体和后车体上都有制动架,制动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两个左支架和两个右支架,左支架顶端有左顶板,左顶板与左支架夹角为110~120°,右支架顶端有右顶板,右顶板与右支架夹角为110~120°,左顶板和右顶板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固定座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外侧,固定座内有滚轮,滚轮通过轴与固定座铰接,左支架上有左电磁铁,右支架上有右电磁铁,左电磁铁与右电磁铁位置相对应。该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通过悬挂在车体底部的制动架完成制动,不会磨损轨道轮,而且在非制动情况下还起到平衡车体的作用。

Description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农田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农业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田开始进行机械化耕种、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传统的作业方式一般由人工完成,不但作业效率低、人工劳动量大,甚至有时因作业效率低错过最佳作业时机而造成农作物的大面积减产。为提高现有作业效率、降低人工劳动量,目前多是借助农业机械完成上述作业。但由于农业机械的结构原因、以及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行距不同,加上各种农作物生长中的植株高低不同,导致现有作业机械适用范围小,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轨道农业—它是开创新时代农业生产与自动化操作技术、农业生产多样化与节能环保完美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打造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利用自动化机械来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在做到节能环保同时,形成一个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生态农业系统。
轨道车可沿农田轨道行走,现有的轨道车是靠轨道轮与轨道之间产生摩擦力达到制动效果,这种制动方式容易磨损轨道轮,需要频繁更换轨道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该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通过悬挂在车体底部的制动架完成制动,不会磨损轨道轮,而且在非制动情况下还能起到平衡车体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轮和制动架;
所述前车体包括前底板、前底盘和前车轮,前底盘固定在前底板底部,前底盘前部与前底板平齐,所述前车轮固定在前底盘前部,前底盘后部超出前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一通孔;
所述前车轮由U型支架、两个平型轮和一个V型轨道轮组成,V型轨道轮位于U型支架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U型支架上;所述U型支架由固定轴固定在前底盘下部,并可绕固定轴转动;
所述后车体包括后底板、后底盘和后车轮,后底盘固定在后底板底部,后底盘后部与后底板平齐,后底板前部超出后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二通孔;所述后车轮与前车轮结构相同,后车轮固定在后底盘下部;
所述连接轮由H型支架、两个平型轮、一个V型轨道轮和一个圆柱形安装柱组成,所述H型支架由梁和两侧壁构成,V型轨道轮位于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H型支架上;所述圆柱形安装柱固定在梁的中心上,且与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分置于梁的两侧;
所述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过,从而将前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
前车体和后车体上各有一个制动架,所述制动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有两个左支架和两个右支架,两个左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左顶板,左顶板与左支架夹角为110~120°,两个右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右顶板,右顶板与右支架夹角为110~120°,左顶板和右顶板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均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外侧,固定座内有滚轮,滚轮通过轴与固定座铰接,左支架上还有左电磁铁,右支架上有右电磁铁,所述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均靠近底座,所述左电磁铁与右电磁铁位置相对应。
为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均简称为本机构。
在轨道车正常行驶时(即非制动情况下),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均不通电,制动架悬挂在车体下方,滚轮沿轨道行走,起到平衡车体的作用。当需要制动时,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通入相反方向的电流,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之间产生吸引力,左支架和右支架相互靠近,仅仅卡在轨道上,起到制动作用。制动完成后,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通入相同方向的电流,左支架和右支架相互远离。
进一步地,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还有中车体,所述中车体由中底板和中底盘组成,中底盘固定在中底板底部,中底板前部超出中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三通孔,中底盘后部超出中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四通孔;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中穿过,将前车体与中车体连接起来,另一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四通孔、第二通孔中穿过,将中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
所述中车体的数量至少有一个,优选地,中车体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中车体之间靠连接轮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前车体和后车体的倒置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连接轮的倒置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的倒置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制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中车体的倒置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的倒置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前车体100、后车体200、连接轮310和制动架410;
所述前车体100包括前底板101、前底盘102和前车轮110,前底盘102固定在前底板101底部,前底盘102前部与前底板101平齐,所述前车轮110固定在前底盘102前部,前底盘102后部超出前底板101,所述前底盘102超出前底板101的超出部分102b呈圆弧形,并在超出部分102b开有第一通孔102a;
所述前车轮110由U型支架111、两个平型轮112和一个V型轨道轮113组成,V型轨道轮113位于U型支架111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112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112和V型轨道轮113靠轮轴114固定在U型支架111上;所述U型支架111由固定轴103固定在前底盘102下部,并可绕固定轴103转动;
所述后车体200包括后底板201、后底盘202和后车轮210,后底盘202固定在后底板201底部,后底盘202后部与后底板201平齐,后底板201前部超出后底盘202,所述后底板201前部超出后底盘202的超出部分201b呈圆弧形,并在超出部分201b开有第二通孔201a;所述后车轮210与前车轮110结构相同,后车轮210固定在后底盘202后部;
所述连接轮310由H型支架311、两个平型轮312、一个V型轨道轮313和一个圆柱形安装柱315组成,所述H型支架311由梁311b和两侧壁311a构成,V型轨道轮313位于两侧壁311a之间,两个平型轮312分别位于两侧壁311a外侧,所述平型轮312和V型轨道轮313靠轮轴314固定在H型支架311上;所述圆柱形安装柱315固定在梁311b的中心上,且与平型轮312和V型轨道轮313分置于梁311b的两侧;
所述连接轮310的圆柱形安装柱315从第一通孔102a和第二通孔201a中穿过,从而将前车体100与后车体200连接起来;
前车体100和后车体200上各有一个制动架410,所述制动架410包括底座411,底座411上铰接有两个左支架412a和两个右支架412b,两个左支架412a相互平行,两个右支架412b相互平行,两个左支架412a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左顶板413a,所述左顶板413a与左支架412a夹角为110,两个右支架412b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右顶板413b,右顶板413b与右支架412b夹角为110,左顶板413a和右顶板413b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414,左顶板413a上的固定座414位于左支架412a外侧,右顶板413b上的固定座414位于右支架412b外侧,固定座414内有滚轮415,滚轮415通过轴416与固定座414铰接,左支架412a上还有左电磁铁417a,右支架412b上有右电磁铁417b,所述左电磁铁417a和右电磁铁417b均靠近底座411,所述左电磁铁417a与右电磁铁417b位置相对应。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前车体100与后车体200之间还具有中车体500,如图5、图6所示,所述中车体500包括中底板501和中底盘502,中底盘502固定在中底板501底部,中底板501前部超出中底盘502,所述中底板501超出中底盘502的超出部分501b呈圆弧形,并在超出部分501b开有第三通孔501a,所述第三通孔501a与第一通孔102a相对应,中底盘502后部超出中底板501,所述中底盘502超出中底板501的超出部分502b呈圆弧形,并在超出部分502b开有第四通孔502a,所述第四通孔502a与第二通孔201a相对应,连接轮310的圆柱形安装柱315从第一通孔102a、第三通孔501a中穿过,将前车体100与中车体500连接起来,另一连接轮310的圆柱形安装柱315从第四通孔502a、第二通孔201a中穿过,将中车体500与后车体200连接起来,中车体500上也具有制动架410;
前车体100、中车体500和后车体200上各有一个制动架410,所述制动架410包括底座411,底座411上铰接有两个左支架412a和两个右支架412b,两个左支架412a相互平行,两个右支架412b相互平行,两个左支架412a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左顶板413a,所述左顶板413a与左支架412a夹角为120°,两个右支架412b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右顶板413b,右顶板413b与右支架412b夹角为120°,左顶板413a和右顶板413b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414,左顶板413a上的固定座414位于左支架412a外侧,右顶板413b上的固定座414位于右支架412b外侧,固定座414内有滚轮415,滚轮415通过轴416与固定座414铰接,左支架412a上还有左电磁铁417a,右支架412b上有右电磁铁417b,所述左电磁铁417a和右电磁铁417b均靠近底座411,所述左电磁铁417a与右电磁铁417b位置相对应。

Claims (5)

1.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轮和制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车体包括前底板、前底盘和前车轮,前底盘固定在前底板底部,前底盘前部与前底板平齐,所述前车轮固定在前底盘前部,前底盘后部超出前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一通孔;
所述前车轮由U型支架、两个平型轮和一个V型轨道轮组成,V型轨道轮位于U型支架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U型支架上;所述U型支架由固定轴固定在前底盘下部,并可绕固定轴转动;
所述后车体包括后底板、后底盘和后车轮,后底盘固定在后底板底部,后底盘后部与后底板平齐,后底板前部超出后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二通孔;所述后车轮与前车轮结构相同,后车轮固定在后底盘下部;
所述连接轮由H型支架、两个平型轮、一个V型轨道轮和一个圆柱形安装柱组成,所述H型支架由梁和两侧壁构成,V型轨道轮位于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H型支架上;所述圆柱形安装柱固定在梁的中心上,且与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分置于梁的两侧;
所述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过,从而将前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
前车体和后车体上各有一个制动架,所述制动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有两个左支架和两个右支架,两个左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左顶板,左顶板与左支架夹角为110~120°,两个右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右顶板,右顶板与右支架夹角为110~120°,左顶板和右顶板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均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外侧,固定座内有滚轮,滚轮通过轴与固定座铰接,左支架上还有左电磁铁,右支架上有右电磁铁,所述左电磁铁与右电磁铁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均靠近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还有中车体,所述中车体由中底板和中底盘组成,中底盘固定在中底板底部,中底板前部超出中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三通孔,中底盘后部超出中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四通孔;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中穿过,将前车体与中车体连接起来,另一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四通孔、第二通孔中穿过,将中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车体的数量至少有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车体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中车体之间靠连接轮连接。
CN201520683949.6U 2015-09-06 2015-09-06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15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3949.6U CN204915713U (zh) 2015-09-06 2015-09-06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3949.6U CN204915713U (zh) 2015-09-06 2015-09-06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5713U true CN204915713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83949.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15713U (zh) 2015-09-06 2015-09-06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57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8884A (zh) * 2015-09-06 2015-12-09 于光成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8884A (zh) * 2015-09-06 2015-12-09 于光成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CN105128884B (zh) * 2015-09-06 2017-10-10 于光成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4825A3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and link arranging method
CN204915713U (zh)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CN105128884A (zh)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GB2474812A (en) Suspension for an agricultural machine
CN106004890A (zh) 一种蔬菜果园用单轨运输设备
CN205142856U (zh) 水田作业机
CN106739887A (zh) 可平地行走的单轨轨道车
CN105123003B (zh) 轨道车转向机构
CN102975786A (zh) 车辆底盘纵向水平自动调节装置
CN105172936A (zh) 一种高杆作物植保车
CN201864293U (zh) 带式输送机胶带自动纠偏装置
CN204821787U (zh) 一种高杆作物植保车
CN100571829C (zh) 用于玩具车的前轴单元
CN202979608U (zh) 手动二维平移农用车架
CN105172808B (zh) 轨道车越轨机构
CN207943049U (zh) 一种应答器尾缆防护支架
CN205930714U (zh) 一种蔬菜果园用单轨运输设备
RU99121181A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спортивного досуга
CN204821601U (zh) 一种焊接制动梁
CN205396219U (zh) 一种用于多用途运输机的可分解底盘
CN202958119U (zh) 二维平移升降式农用车架
CN203120412U (zh) 适合高杆作物农机作业的牵引动力底盘
CN203127008U (zh) 适合高杆作物农机作业牵引动力底盘的变翼装置
CN205524371U (zh) 移动式大树组合成型车
CN205632548U (zh) 一种水禽转群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