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3084U - 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3084U
CN204913084U CN201520584445.9U CN201520584445U CN204913084U CN 204913084 U CN204913084 U CN 204913084U CN 201520584445 U CN201520584445 U CN 201520584445U CN 204913084 U CN204913084 U CN 204913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late
coil
location
feed mechanism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44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和平
刘敏
高玉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844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3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3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3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中部设有供接触板和线圈定位固定的定位立架,在工作台上以定位立架为中心呈十字形布设有接触板送料机构、线圈送料机构、推送线圈固定在定位立架上的推送定位机构和推动焊接成品进入出料口的推料气缸,在定位立架纵向的一侧设有推送定位机构,另一侧设有推料气缸,在定位立架横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接触板送料机构和线圈送料机构;还包括位于定位立架和推送定位机构之间的出料口,以及分别与接触板送料机构和线圈送料机构连接的接触板振送机构和线圈振送机构,以及与定位立架对应设置的电极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布设合理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Description

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自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焊接工序,一般将线圈与接触板手工装入简单夹具内,手动将夹好的线圈与接触板送入两电极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手工焊接存在塑壳与线圈部件的配合装配的关键尺寸难以保证的问题,使得断路器出现超程、温升等性能指标大幅波动,甚至不合格;手工焊接还存在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加工质量不一致及可靠性差等缺陷。现有的自动焊接系统由于结构复杂,存在维修不方便,生产效率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供接触板和线圈定位固定的定位立架8,在工作台1上以定位立架8为中心呈十字形布设有接触板送料机构5、线圈送料机构6、推送线圈固定在定位立架8上的推送定位机构4和推动焊接成品进入出料口11的推料气缸9,在定位立架8纵向的一侧设有推送定位机构4,另一侧设有推料气缸9,在定位立架8横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还包括位于定位立架8和推送定位机构4之间的出料口11,以及分别与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连接的接触板振送机构2和线圈振送机构3,以及与定位立架8对应设置的电极组件7。
优选地,接触板振送机构2和线圈振送机构3纵向平行设置在推送定位机构4的两侧,分别与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垂直连接;所述电极组件7包括焊接时分别位于线圈与接触板搭接处上方和下方的上电极71和下电极72。
优选地,定位立架8包括基体81,基体81与电极组件7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定位开口82,在定位开口82的侧边向基体81的另一端面延伸设有用于卡接线圈支架边的定位槽84,定位开口82下方一侧对应位置上设有线圈定位块85,另一侧对应位置上设有接触板定位块86。
优选地,线圈定位块85的顶面与定位开口82的底边齐平,底面比接触板定位块86的底面高出一个接触板的厚度。
优选地,基体81为长方体,基体81端面上同角设有定位开口82,定位开口82为使基体的对应端面呈L型的方形开口。
优选地,定位立架8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推料气缸9的活塞杆配合的通孔83,推料气缸9的活塞杆穿过定位立架8的通孔83可推动在定位立架8上的焊接成品进入出料口11。
优选地,接触板振送机构2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平振22和设置于第一平振22上的接触板直线料道21,接触板直线料道21纵向开设有底台阶槽211,在底台阶槽211的一个侧壁上纵向开设有侧台阶槽212,在底台阶槽211的底边上纵向开设有底边凹槽213,侧台阶槽212、底台阶槽211以及底边凹槽213整体形成的空间的截面形状与接触板的外廓截面形状对应一致;线圈振送机构3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二平振32和设置于第二平振32上的线圈直线料道31,线圈直线料道31纵向开设有燕尾槽311,燕尾槽311的底边3111上纵向设有一侧紧贴燕尾槽311的侧壁的低台阶312,燕尾槽311的底边3111中间且紧贴低台阶312的另一侧纵向设有高台阶313,高台阶313与燕尾槽311的另一侧壁之间留有空间,低台阶312、高台阶313以及燕尾槽311的底边3111分别与燕尾槽311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截面形状依次与线圈的伸角板、支架以及弧角板的截面形状对应一致。
优选地,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于定位立架8的两侧,均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送料气缸,送料气缸通过其上的活塞杆与送料杆传动连接,送料杆与工作台1滑动配合;送料杆呈Z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后横板、中竖板以及前横板,中竖板一侧的下端口与后横板连接,另一侧上端口与前横板连接,前横板的前端设有夹口,中竖板的高度比前横板的高度高,前横板与中竖板之间的高度差异形成前横板下方的让位开口。
优选地,接触板送料机构5前端的夹口535为与接触板的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方形夹口;线圈送料机构6前端的夹口635为与线圈的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方形夹口,在线圈送料机构6前端的夹口635的底边上紧贴其侧边还纵向设有放置线圈的弧角板的凹槽637。
优选地,U型立板固定在工作台1上,通过其端口支撑着送料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送料杆通过后横板上的连接孔固定在滑板上,滑板与位于其下方且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支撑块之间通过滑动轴承滑动配合,实现送料杆与工作台1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按照接触板和线圈的走料路径呈十字形布设以及设有与线圈和接触板相匹配的定位立架,使得该自动焊接系统的结构简单,方便维修,能准确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焊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焊接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触板振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线圈振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触板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线圈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立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8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中部设有供接触板和线圈定位固定的定位立架8,在工作台1上以定位立架8为中心呈十字形布设有接触板送料机构5、线圈送料机构6、推送线圈的支架边卡接固定在定位立架8上的推送定位机构4和推动焊接成品进入出料口11的推料气缸9;在定位立架8纵向的一侧设有推送定位机构4,另一侧设有推料气缸9,在定位立架8横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在推送定位机构4的两侧纵向平行设置分别与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垂直连接的接触板振送机构2和线圈振送机构3,接触板振送机构2和线圈振送机构3的进料端分别与接触板排序储存振盘和线圈排序储存振盘连接供料;在工作台中部且位于定位立架8和推送定位机构4之间开设有出料口11,出料口11的下方摆设有用于盛放焊接成品的收料箱,推料气缸9的活塞杆可穿过定位立架8推动位于定位立架8上的焊接成品通过出料口11进入收料箱中;在出料口11与定位立架8之间垂直设有电极组件7,所述电极组件7包括焊接时分别位于线圈与接触板搭接处上方和下方的上电极71和下电极72,上电极71可上下移动,下电极72固定不动(或可上下移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代替手工焊接,降低劳动强度,结构简单,合理布设,方便维修护理;走料路程短,生产效率高。
如图4所示,接触板振送机构2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平振22和设置于第一平振22上的接触板直线料道21,接触板直线料道21纵向开设有底台阶槽211,在底台阶槽211的一个侧壁上设有侧台阶槽212,在底台阶槽211的底边上纵向开设有底边凹槽213,侧台阶槽212、底台阶槽211以及底边凹槽213整体形成的空间的截面形状与接触板的外廓截面形状对应一致。接触板直线料道与接触板外形匹配的设置,使得接触板整齐有序排列,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如图5所示,线圈振送机构3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二平振32和设置于第二平振32上的线圈直线料道31,线圈直线料道31纵向开设有燕尾槽311,燕尾槽311的底边3111上纵向设有一侧紧贴燕尾槽311的侧壁的低台阶312,燕尾槽311的底边3111中间且紧贴低台阶312的另一侧纵向设有高台阶313,高台阶313与燕尾槽311的另一侧壁之间留有空间,低台阶312、高台阶313以及燕尾槽311的底边3111分别与燕尾槽311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截面形状依次与线圈的伸角板、支架以及弧角板的截面形状对应一致。线圈直线料道与线圈的外形匹配的设置,使得接触板整齐有序排列,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于定位立架8的两侧。如图6所示,接触板送料机构5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送料气缸51,第一送料气缸51通过其上的活塞杆与第一送料杆53传动连接,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U型立板52通过其端口支撑着第一送料气缸51的活塞杆端部;第一送料杆53固定在第一滑板54上,第一滑板54与位于其下方且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支撑块55之间通过滑动轴承滑动配合;第一送料杆53呈Z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后横板531、第一中竖板532以及第一前横板533,第一中竖板532一侧的下端口与第一后横板531连接,另一侧上端口与第一前横板533连接,第一后横板531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送料杆53和第一滑板54的第一连接孔534,第一前横板533的前端设有接触板夹口535,第一中竖板532的高度比第一前横板533的高度高,第一前横板532与第一中竖板533之间的高度差异形成第一前横板533下方的第一让位开口536;接触板夹口535为与接触板的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方形夹口。
如图7所示,线圈送料机构6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二送料气缸61,第二送料气缸61通过其上的活塞杆与第二送料杆63传动连接,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二U型立板62通过其端口支撑着第二送料气缸61的活塞杆端部;第二送料杆63固定在第二滑板64上,第二滑板64与位于其下方且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二支撑块65之间通过滑动轴承滑动配合;第二送料杆63呈Z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后横板631、第二中竖板632以及第二前横板633,第二中竖板632一侧的下端口与第二后横板631连接,另一侧上端口与第二前横板633连接,第二后横板633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送料杆63和第二滑板64的第二连接孔634,第二前横板633的前端设有线圈夹口635,第二中竖板632的高度比第二前横板633的高度高,第二前横板633与第二中竖板632之间的高度差异形成第二前横633板下方的第二让位开口636;线圈夹口635为与线圈的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方形夹口,在线圈夹口635底边上紧贴其侧边还纵向设有放置线圈的弧角板的凹槽637。
如图8所示,定位立架8包括基体81,基体81为长方体,基体81与电极组件7相对的端面上同角设有定位开口82,定位开口82为使基体的对应端面呈L型的方形开口;定位开口82底部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推料气缸9的活塞杆配合的通孔83,推料气缸9的活塞杆可穿过定位立架8的通孔83推动位于定位立架8上的焊接成品;定位开口82的侧边向基体81的另一端面延伸拓宽形成用于卡接线圈支架边的定位槽84;定位开口82下方一侧对应位置上设有线圈定位块85,另一侧对应位置上设有接触板定位块86。实现接触板和线圈的准确定位,提高焊接产品的可靠性。线圈定位块85的顶面与定位开口82的底边齐平,底面比接触板定位块86的底面高出一个接触板的厚度,焊接时接触板与线圈可恰好搭接在一起。实现接触板和线圈的精准定位,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从工作原理的角度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使用时,手工将接触板和线圈分别放入接触板排序储存振盘和线圈排序储存振盘上,接触板振送到接触板振送机构2中,沿接触板直线料道21自动振送存满,接触板振送机构2振送出的接触板通过接触板送料机构5第一送料杆53的接触板夹口535,送到定位立架8的接触板定位块86上,使接触板定位块85嵌入在接触板的U型开口内;同时,线圈振送到线圈振送机构3中,沿线圈直线料道31自动振送存满,线圈振送机构3振送出的线圈通过线圈送料机构6第二送料杆63的线圈夹口635,送到定位立架8的线圈定位块85及定位开口82的底边上;然后推送定位机构4推送线圈的支架边卡接在定位立架8的定位槽84内,同时线圈的伸角板与接触板的伸角板搭接在一起,与搭接的上下位置垂直布置的电极组件7的上电极71和下电极72对其施压通电焊接成型;在电极组件7施压未通电前,线圈送料机构5和接触板送料机构6恢复原位;焊接完成后,推料气缸9将成品推入出料道口11进入分料再分别进入良品或不良的收料箱中。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供接触板和线圈定位固定的定位立架(8),在工作台(1)上以定位立架(8)为中心呈十字形布设有接触板送料机构(5)、线圈送料机构(6)、推送线圈固定在定位立架(8)上的推送定位机构(4)和推动焊接成品进入出料口(11)的推料气缸(9),在定位立架(8)纵向的一侧设有推送定位机构(4),另一侧设有推料气缸(9),在定位立架(8)横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还包括位于定位立架(8)和推送定位机构(4)之间的出料口(11),以及分别与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连接的接触板振送机构(2)和线圈振送机构(3),以及与定位立架(8)对应设置的电极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接触板振送机构(2)和线圈振送机构(3)纵向平行设置在推送定位机构(4)的两侧,分别与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垂直连接;所述电极组件(7)包括焊接时分别位于线圈与接触板搭接处上方和下方的上电极(71)和下电极(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立架(8)包括基体(81),基体(81)与电极组件(7)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定位开口(82),在定位开口(82)的侧边向基体(81)的另一端面延伸设有用于卡接线圈支架边的定位槽(84),定位开口(82)下方一侧对应位置上设有线圈定位块(85),另一侧对应位置上设有接触板定位块(8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线圈定位块(85)的顶面与定位开口(82)的底边齐平,底面比接触板定位块(86)的底面高出一个接触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体(81)为长方体,基体(81)端面上同角设有定位开口(82),定位开口(82)为使基体的对应端面呈L型的方形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立架(8)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推料气缸(9)的活塞杆配合的通孔(83),推料气缸(9)的活塞杆穿过定位立架(8)的通孔(83)可推动在定位立架(8)上的焊接成品进入出料口(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接触板振送机构(2)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平振(22)和设置于第一平振(22)上的接触板直线料道(21),接触板直线料道(21)纵向开设有底台阶槽(211),在底台阶槽(211)的一个侧壁上纵向开设有侧台阶槽(212),在底台阶槽(211)的底边上纵向开设有底边凹槽(213),侧台阶槽(212)、底台阶槽(211)以及底边凹槽(213)整体形成的空间的截面形状与接触板的外廓截面形状对应一致;线圈振送机构(3)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二平振(32)和设置于第二平振(32)上的线圈直线料道(31),线圈直线料道(31)纵向开设有燕尾槽(311),燕尾槽(311)的底边(3111)上纵向设有一侧紧贴燕尾槽(311)的侧壁的低台阶(312),燕尾槽(311)的底边(3111)中间且紧贴低台阶(312)的另一侧纵向设有高台阶(313),高台阶(313)与燕尾槽(311)的另一侧壁之间留有空间,低台阶(312)、高台阶(313)以及燕尾槽(311)的底边(3111)分别与燕尾槽(311)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截面形状依次与线圈的伸角板、支架以及弧角板的截面形状对应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接触板送料机构(5)和线圈送料机构(6)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于定位立架(8)的两侧,均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送料气缸(51,61),送料气缸(51,61)通过其上的活塞杆与送料杆(53,63)传动连接,送料杆(53,63)与工作台(1)滑动配合;送料杆(53,63)呈Z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后横板(531,631)、中竖板(532,632)以及前横板(533,633),中竖板(532,632)一侧的下端口与后横板(531,631)连接,另一侧上端口与前横板(533,633)连接,前横板(533,633)的前端设有夹口(535,635),中竖板(532,632)的高度比前横板(533,633)的高度高,前横板(533,633)与中竖板(532,632)之间的高度差异形成前横板(533,633)下方的让位开口(536,63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接触板送料机构(5)前端的夹口(535)为与接触板的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方形夹口;线圈送料机构(6)前端的夹口(635)为与线圈的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方形夹口,在线圈送料机构(6)前端的夹口(635)的底边上紧贴其侧边还纵向设有放置线圈的弧角板的凹槽(63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U型立板(52,62)固定在工作台(1)上,通过其端口支撑着送料气缸(51,61)的活塞杆端部;送料杆(53,63)通过后横板(531,631)上的连接孔(534,634)固定在滑板(54,64)上,滑板(54,64)与位于其下方且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支撑块(55,65)之间通过滑动轴承滑动配合,实现送料杆(53,63)与工作台(1)滑动配合。
CN201520584445.9U 2015-08-06 2015-08-06 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Active CN204913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4445.9U CN204913084U (zh) 2015-08-06 2015-08-06 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4445.9U CN204913084U (zh) 2015-08-06 2015-08-06 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3084U true CN204913084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2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4445.9U Active CN204913084U (zh) 2015-08-06 2015-08-06 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30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5343A (zh) * 2017-12-26 2018-06-05 天津万合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与焊板的立式焊接治具
CN110102926A (zh) * 2019-05-16 2019-08-09 苏州尚华智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高效焊接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5343A (zh) * 2017-12-26 2018-06-05 天津万合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与焊板的立式焊接治具
CN108115343B (zh) * 2017-12-26 2020-01-03 天津精创宏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与焊板的立式焊接治具
CN110102926A (zh) * 2019-05-16 2019-08-09 苏州尚华智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高效焊接机
CN110102926B (zh) * 2019-05-16 2024-05-07 扬州京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高效焊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26645U (zh) 一种摄像头自动取放设备
CN204913084U (zh) 断路器线圈与接触板的自动焊接系统
CN106141398B (zh) 断路器触头系统加工设备
CN207900512U (zh) 一种电池连续化自动焊接成组生产线
CN203397894U (zh) 全自动立式电感器件引脚的成型剪切检测一体机
CN204657721U (zh) 断路器触头系统加工设备
CN105551981A (zh) 二极管上胶装置
CN206163647U (zh) 一种自动铸焊装置
CN203950887U (zh) 蓄电池极群夹具旋转装置
CN104810559A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封装装置
CN205096897U (zh) 汽车发动机缸盖生产线毛坯定位自动装夹夹具
CN105914390A (zh) 电芯装棒装置及电芯装棒方法
CN201950411U (zh) 静电除尘器阴极线芒刺针焊接工装
CN209001055U (zh) 一种快速装夹的锂电池化成装置
CN208644654U (zh) 一种熔断器切装装置
CN204154473U (zh) 一种lens偏芯检查装置
CN104766761B (zh) 小型断路器电磁系统加工装置
CN204597199U (zh) Rf天线自动打端子机
CN204596908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封装装置
CN204556668U (zh) 一种兼容三相智能电表和ⅲ型专变采集终端的载表托盘
CN204204805U (zh) 电池串加电检测装置
CN207585651U (zh) 一种电芯定位装置
CN208614076U (zh) 一种焊接系统
CN202230170U (zh) 一种检测治具
CN207534471U (zh) 铝管倒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