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1164U - 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1164U
CN204911164U CN201520647667.0U CN201520647667U CN204911164U CN 204911164 U CN204911164 U CN 204911164U CN 201520647667 U CN201520647667 U CN 201520647667U CN 204911164 U CN204911164 U CN 204911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utlet
import
pipeline
organic sulf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76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克雄
郭毛晓春
黄云霞
黄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em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em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em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em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476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1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1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116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包括油洗塔、再生塔和贫油储罐,所述油洗塔设置有尾气进口、贫油进口、尾气出口和富油出口,所述再生塔设置有富油进口、贫油出口和有机硫出口,所述贫油进口与贫油储罐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富油出口与富油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贫油出口与贫油储罐通过管道连通。本装置利用有机硫的物理性质脱除,原理简单,对设备的要求低;处理过程中无化学反应,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物,能够防止二次污染;且洗涤油能够重复使用,消耗量低,降低了实施成本。

Description

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
背景技术
黄磷是黄色的蜡状固体,质软,不溶于水,微溶于醇,溶于液碱、苯、乙醚、氯仿、甲苯,易溶于二硫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化工、农药等多个领域。
目前,黄磷的生产全部采用高温还原法,原料为磷矿石、硅石和焦炭,生产时将磷矿石、硅石和焦炭按一定比例和粒度投入电炉,在1000多度高温下将氧化态的磷还原成单质磷蒸汽,再经过冷却、漂洗后得到产品,高温炉渣直接从电炉中排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气体为黄磷尾气。
黄磷生产行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行业,黄磷尾气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主要为一氧化碳,约占80~92%,其次是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及小分子烃类,约为百分之十几,污染物成分有硫化氢、硫氧化碳、二硫化碳、甲硫醇、磷化氢、氰化氢、单质磷及细微粉尘。其中,硫化氢浓度约15000~20000PPm、硫氧化碳浓度约2200~2500PPm、二硫化碳浓度约300~400PPm、磷化氢浓度约650~800PPm。黄磷尾气脱除污染物的净化处理技术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就黄磷尾气脱硫而言,脱硫化氢的技术较成熟,已有工业应用,硫化氢脱除率能达到90%以上。但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的脱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能够有效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包括油洗塔、再生塔和贫油储罐,所述油洗塔设置有尾气进口、贫油进口、尾气出口和富油出口,所述再生塔设置有富油进口、贫油出口和有机硫出口,所述贫油进口与贫油储罐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富油出口与富油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贫油出口与贫油储罐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设置有有机硫分液罐,所述有机硫分液罐上设置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回流口,所述第一进口与再生塔的有机硫出口相通,所述回流口与再生塔的富油进口相通。
进一步地,设置有吸附塔、导入总管路和导出总管路,所述吸附塔设置有第四进口和第五出口,所述第四进口通过导入总管路与油洗塔的尾气出口相通,所述第五出口与导出总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塔为多个,多个吸附塔并联连接后再连接在导入总管路和导出总管路之间。
进一步地,每个吸附塔的第四进口设置有与导入总管路相通的第一管道,第五出口设置有与导出总管路相通的第二管道;
设置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一端为第一连接端,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导出总管路相连,第二连接端与第二管道相连的;
所述分流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循环风机和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设置于第二连接端与导出总管路之间;
设置有第二分液罐,所述第二分液罐设置有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和液体出口,每个所述吸附塔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管道与第二进口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第一管道相连的一端为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出口与导出总管路相通,所述液体出口与贫油储罐相通;
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设置于第三连接端与导入总管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冷却器。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与第一管道之间的第三管道上设置有换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与导出总管路之间的分流管道穿过所述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富油出口与富油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器所述贫油出口与贫油储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冷却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器与贫油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富油出口与第一加热器之间的管道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
进一步地,设置有油洗泵,所述油洗泵设置有第三进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三进口与富油出口相通,所述第三出口设置有阀门并与贫油进口相通,所述第四出口设置有阀门并与富油进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油洗塔中注入适量的复配的重芳香烃溶剂作为洗涤油,再将黄磷尾气通入洗涤油中,有机硫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溶解于洗涤油,从黄磷尾气中分离。将吸收了有机硫的富油加热至设定温度后通入再生塔,并在再生塔中闪蒸分离沸点较低的有机硫,从而将含有有机硫的富油重新转化为不含有机硫的贫油,通入贫油储罐进行重复利用。本装置利用有机硫的物理性质脱除,原理简单,对设备的要求低;处理过程中无化学反应,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物,能够防止二次污染;且洗涤油能够重复使用,消耗量低,降低了实施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油洗塔;2—再生塔;3—贫油储罐;4—第一加热器;5—有机硫分液罐;6—吸附塔;7—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分流管道;10—循环风机;11—尾气进口;12—贫油进口;13—尾气出口;14—富油出口;21—富油进口;22—贫油出口;23—有机硫出口;51—第一进口;52—第一出口;53—回流口;61—第四进口;62—第五出口;91—第一连接端;92—第二连接端;110—第一阀门;120—第二阀门;130—第三阀门;140—第三管道;141—第三连接端;150—第四阀门;160—第五阀门;170—第二分液罐;171—第二进口;172—第二出口;173—液体出口;180—第二加热器;190—冷却器;200—换热器;210—导入总管路;220—导出总管路;230—第二冷却器;240—第二换热器;250—油洗泵;251—第三进口;252—第三出口;253—第四出口;260—富油中间罐;270—富油泵;280—贫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包括油洗塔1、再生塔2和贫油储罐3,所述油洗塔1设置有尾气进口11、贫油进口12、尾气出口13和富油出口14,所述再生塔2设置有富油进口21、贫油出口22和有机硫出口23,所述贫油进口12与贫油储罐3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富油出口14与富油进口21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贫油出口22与贫油储罐3通过管道连通。
油洗塔1可采用一般的吸收塔,为了使黄磷尾气与洗涤油充分接触,油洗塔1优选采用填料塔;将尾气进口11设置于油洗塔1的下部,用于通入黄磷尾气;贫油进口12设置于油洗塔1的上部,用于通入贫油,贫油为不含有机硫或者有机硫含量低的洗涤油,可采用复配的重芳香烃溶剂;尾气出口13设置于油洗塔1的顶部,用于排出脱除有机硫后的黄磷尾气;富油出口14设置于油洗塔1的底部,用于排出富油,富油为吸收有机硫之后的洗涤油。工作时,将黄磷尾气从油洗塔1下部的尾气进口11通入油洗塔1,同时,将贫油从贫油储罐3中抽出,并从贫油进口12通入油洗塔1。黄磷尾气向上流动,与贫油在填料表面逆向接触,其中的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等有机硫溶解于贫油中,从而从黄磷尾气中分离。脱除有机硫的黄磷尾气从尾气出口13排出,排出尾气中的有机硫含量指标通过贫油进料量和贫油流动速度进行调节控制;贫油吸收有机硫后变为富油,从富油出口14排出。
再生塔2既可采用填料塔,也可采用板式浮阀塔,同时具备闪蒸、汽提、精馏功能。富油进口21设置于再生塔2的中部或上部;贫油出口22设置于再生塔2的底部;有机硫出口23设置于再生塔2的顶部。从油洗塔1富油出口14排出的富油经加压后从富油进口21通入再生塔2,在富油进口21设置减压阀,沸点较低的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从富油中闪蒸释放出来,有机硫保持为气态,并从再生塔2的有机硫出口23排出回收。脱除有机硫的富油变为贫油,并从贫油出口22排出,流入贫油储罐3,进行重复利用。
本装置,仅利用有机硫的物理性质吸收和脱除,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物,防止带来二次污染。原理简单,处理条件温和,防止高温高压带来的安全隐患。需求的设备量低,且洗涤油能够重复利用,消耗量少,有利于节约处理成本。复配的重芳烃油对黄磷尾气中的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吸收性能好,有机硫脱除效率高,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的脱除率分别达到85%和99.5%以上,脱有机硫后的黄磷尾气质量满足使用要求。从黄磷尾气中脱除的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可以用于生产硫磺产品或经简单分离后作为产品对外销售,实现硫资源变废为宝,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再生塔2中闪蒸分离出的有机硫,会夹带少量的洗涤油,为了提高有机硫的纯度,分离出并回收夹带的洗涤油,避免浪费,设置有有机硫分液罐5,所述有机硫分液罐5上设置有第一进口51、第一出口52和回流口53,所述第一进口51与再生塔2的有机硫出口23相通,所述回流口53与再生塔2的富油进口21相通。分离出的有机硫从有机硫出口23排出,降温至合适温度后,经管道运送至有机硫分液罐5,并从第一进口51进入有机硫分液罐5,有机硫分液罐5将液态的洗涤油和气态的有机硫分离,气态的有机硫从第一出口52排出回收,而液态的洗涤油为富油,从回流口53排出,重新进入再生塔2进行脱硫处理。
从油洗塔1排出的黄磷尾气中会夹带一些洗涤油,为了清除这些洗涤油,避免洗涤油成为新的杂质,设置有吸附塔6、导入总管路210和导出总管路220,所述吸附塔6设置有第四进口61和第五出口62,所述第四进口61通过导入总管路210与油洗塔1的尾气出口13相通,所述第五出口62与导出总管路220相连通。吸附塔6中通常装填两种吸附剂,其中一种为主要吸附剂,为活性炭,另一种为辅助吸附剂,为硅胶、氧化铝或分子筛。夹带洗涤油的黄磷尾气经过导入总管路210后,从第四进口61通入吸附塔6,洗涤油被吸附塔6内的吸附剂吸附吸收,不含洗涤油的黄磷尾气再从第五出口62排出。吸附塔6除去了洗涤油,避免洗涤油成为新的杂质,方便黄磷尾气进行后续处理。
由于吸附塔6填装的吸附剂数量有限,当吸附剂吸附的洗涤油达到一定量时,吸附效果会减弱或消失,必须更换吸附剂或进行吸附剂再生,为了确保在更换吸附剂或进行吸附剂再生时,装置不间断的运行,所述吸附塔6为多个,多个吸附塔6并联连接后再连接在导入总管路210和导出总管路220之间。将黄磷尾气通入一吸附塔6,当其吸收量达到饱和时,通过阀门切换黄磷尾气流动路线,将黄磷尾气通入另外的吸附塔6。多台吸附塔6交替吸收,确保整个装置连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吸附剂可更换,但是,更换吸附剂需要拆开吸附塔6,取出旧的吸附剂,并填装新的吸附剂,操作麻烦,反复拆装也不利于吸附塔6的长久使用。且购买吸附剂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优选采用吸附剂再生的方式,使吸附塔6重新具备吸附脱油功能,具体的,每个吸附塔6的第四进口61设置有与导入总管路210相通的第一管道7,第五出口62设置有与导出总管路220相通的第二管道8;设置有分流管道9,所述分流管道9一端为第一连接端91,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92,所述第一连接端91与导出总管路220相连,第二连接端92与第二管道8相连的;所述分流管道9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110、循环风机10和第二阀门120;所述第二管道8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30,所述第三阀门130设置于第二连接端92与导出总管路220之间;设置有第二分液罐170,所述第二分液罐170设置有第二进口171、第二出口172和液体出口173,每个所述吸附塔6的第一管道7上设置有连通第一管道7与第二进口171的第三管道140,所述第三管道140与第一管道7相连的一端为第三连接端141,所述第二出口172与导出总管路220相通,所述液体出口173与贫油储罐3相通;所述第三管道14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50;所述第一管道7上设置有第五阀门160,所述第五阀门160设置于第三连接端141与导入总管路210之间。吸附塔6可设置2—4台,以2台吸附塔6为例,先采用第一台吸附塔6进行洗涤油的吸附吸收,当第一台吸附塔6内的吸附剂饱和时,关闭与其相通的第一管道7上的第五阀门160,阻止黄磷尾气继续通入,同时打开与第二台吸附塔6相通的第一管道7上的第五阀门160,将黄磷尾气通入第二台吸附塔6,此时,第一台吸附塔6内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再生时,关闭与第一台吸附塔6相连的第二管道8上的第三阀门130,打开与第一台吸附塔6相通的分流管道9上的第一阀门110和第二阀门120,打开与第一台吸附塔6相通的第三管道140上的第四阀门150,再打开循环风机10,将导出总管路220中的黄磷尾气抽取,依次经第一连接端91、第一阀门110、循环风机10加压、第二阀门120、第二连接端92、第二管道8进入第一台吸附塔6,吸附剂上的洗涤油在黄磷尾气的冲刷下,从吸附剂分离并进入黄磷尾气中。携带洗涤油的黄磷尾气经第一管道7、第三连接端141、第三管道140、第二进口171进入第二分液罐170,液态的洗涤油在第二分液罐170中从黄磷尾气中分离,并从液体出口173流出,进入贫油储罐3进行反复利用,而黄磷尾气从第二出口172排出,进入导出总管路220,可作为再生气体循环使用,也可排出至其他处理设备。吸附剂的再生速度与黄磷尾气的流速有关,黄磷尾气的速度越快,吸附剂的再生速度越快,黄磷尾气的速度通过循环风机10控制。第一台吸附塔6的吸附剂再生完成后,关闭与第一台吸附塔6相通的各个阀门和循环风机10,做好吸附洗涤油的准备工作。本结构不仅能够使吸附剂再生,还能够回收并重复利用洗涤油,避免浪费,进一步地节约实施成本。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动能越大,为了加快吸附剂的再生速度,提高再生效率,所述分流管道9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器180,所述第三管道140上设置有冷却器190。将黄磷尾气经过第二加热器180加热后,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反向通入吸附塔6后,对吸附剂表面洗涤油的冲刷作用力更大,加快洗涤油从吸附剂上脱落速度,提高再生效率。冷却器190将洗涤油和黄磷尾气降温至合适温度,便于第二分液罐170中气液分离。
为了充分利用第二加热器180产生的热能,降低第二加热器180和冷却器190的能耗,节约成本,所述冷却器190与第一管道7之间的第三管道140上设置有换热器200,所述第二加热器180与导出总管路220之间的分流管道9穿过所述换热器200。经过吸附塔6的黄磷尾气中还含有大量热能,再将其通入冷却器190进行制冷之前,与即将进行加热的黄磷尾气在换热器200中进行换热,从而使经过吸附塔6的黄磷尾气温度降低,使即将进入第二加热器180的黄磷尾气温度升高,充分利用了热能,提高经济效益。
所述富油出口14与富油进口2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器4。第一加热器4对即将进入再生塔2的富油进行加热,降低有机硫气体的溶解度,释放出部分有机硫气体;同时,增加了管道内的压强,提高闪蒸时的压强差,达到更好的闪蒸效果,使有机硫分离更加彻底。从再生塔2贫油出口22排出的贫油温度较高,而温度越高,气态有机硫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的溶解度越低,不利于有机硫的吸收,影响有机硫的脱除率。因此,所述贫油出口22与贫油储罐3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冷却器230。将再生塔2再生的贫油进行制冷至合适温度后,再通入贫油储罐3存储,当其循环至油洗塔1时,能够使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的吸收更加充分,提高脱除率。
为了降低第一加热器4和第二冷却器230的能耗,所述第二冷却器230与贫油出口22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器240,所述富油出口14与第一加热器4之间的管道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240。从再生塔2贫油出口22排出的贫油先通过第二换热器240,与即将通入第一加热器4的富油进行换热,从而使贫油的温度降低,再通入第二冷却器230制冷,而富油的温度升高,再通入第一加热器4加热,从而充分利用热能,降低损耗,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加热或制冷效率。
设置有油洗泵250,所述油洗泵250设置有第三进口251、第三出口252和第四出口253,所述第三进口251与富油出口14相通,所述第三出口252设置有阀门并与贫油进口12相通,所述第四出口253设置有阀门并与富油进口21相通。从油洗塔1富油出口14排出的富油中,吸收的有机硫有限,未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可以进行多次吸收,使其中的有机硫含量即将达到饱和时,再通入再生塔2进行再生。油洗泵250用于将富油从富油出口14抽出,部分富油通过三出口252,与来自贫油储罐3的贫油混合后,从贫油进口12重新进入油洗塔1进行重复吸收,而部分富油经过第四出口253送入再生塔2,通过阀门控制第三出口252和第四出口253的洗涤油流量,以控制油洗塔1的液位平衡。
为了便于控制再生塔2和油洗塔1的液位平衡,方便管道的安装连接,第二换热器240与油洗泵250的第四出口253之间设置有富油中间罐260,有机硫分液罐5的回流口53、油洗泵250的第四出口253、再生塔2的富油进口21均与富油中间罐260相通。
为了便于控制各管道内的流体流速,实现自动化,利用贫油泵280将贫油储罐3内的贫油抽送至油洗塔1;利用富油泵270抽取富油中间罐260中的富油,富油大部分经加热后从富油进口21通入再生塔2;小部分直接从再生塔2的上部送入再生塔2,以降低温度,降低洗涤油的蒸汽压。必要时向有机硫分液罐5顶送入少量富油作淋洗液使用。

Claims (10)

1.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洗塔(1)、再生塔(2)和贫油储罐(3),所述油洗塔(1)设置有尾气进口(11)、贫油进口(12)、尾气出口(13)和富油出口(14),所述再生塔(2)设置有富油进口(21)、贫油出口(22)和有机硫出口(23),所述贫油进口(12)与贫油储罐(3)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富油出口(14)与富油进口(21)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贫油出口(22)与贫油储罐(3)通过管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有机硫分液罐(5),所述有机硫分液罐(5)上设置有第一进口(51)、第一出口(52)和回流口(53),所述第一进口(51)与再生塔(2)的有机硫出口(23)相通,所述回流口(53)与再生塔(2)的富油进口(21)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吸附塔(6)、导入总管路(210)和导出总管路(220),所述吸附塔(6)设置有第四进口(61)和第五出口(62),所述第四进口(61)通过导入总管路(210)与油洗塔(1)的尾气出口(13)相通,所述第五出口(62)与导出总管路(220)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6)为多个,多个吸附塔(6)并联连接后再连接在导入总管路(210)和导出总管路(220)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吸附塔(6)的第四进口(61)设置有与导入总管路(210)相通的第一管道(7),第五出口(62)设置有与导出总管路(220)相通的第二管道(8);
设置有分流管道(9),所述分流管道(9)一端为第一连接端(91),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92),所述第一连接端(91)与导出总管路(220)相连,第二连接端(92)与第二管道(8)相连的;
所述分流管道(9)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110)、循环风机(10)和第二阀门(120);
所述第二管道(8)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30),所述第三阀门(130)设置于第二连接端(92)与导出总管路(220)之间;
设置有第二分液罐(170),所述第二分液罐(170)设置有第二进口(171)、第二出口(172)和液体出口(173),每个所述吸附塔(6)的第一管道(7)上设置有连通第一管道(7)与第二进口(171)的第三管道(140),所述第三管道(140)与第一管道(7)相连的一端为第三连接端(141),所述第二出口(172)与导出总管路(220)相通,所述液体出口(173)与贫油储罐(3)相通;
所述第三管道(14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50);
所述第一管道(7)上设置有第五阀门(160),所述第五阀门(160)设置于第三连接端(141)与导入总管路(210)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道(9)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器(180),所述第三管道(140)上设置有冷却器(19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190)与第一管道(7)之间的第三管道(140)上设置有换热器(200),所述第二加热器(180)与导出总管路(220)之间的分流管道(9)穿过所述换热器(2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油出口(14)与富油进口(2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器(4),所述贫油出口(22)与贫油储罐(3)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冷却器(2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器(230)与贫油出口(22)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器(240),所述富油出口(14)与第一加热器(4)之间的管道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24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油洗泵(250),所述油洗泵(250)设置有第三进口(251)、第三出口(252)和第四出口(253),所述第三进口(251)与富油出口(14)相通,所述第三出口(252)设置有阀门并与贫油进口(12)相通,所述第四出口(253)设置有阀门并与富油进口(21)相通。
CN201520647667.0U 2015-08-25 2015-08-25 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11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7667.0U CN204911164U (zh) 2015-08-25 2015-08-25 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7667.0U CN204911164U (zh) 2015-08-25 2015-08-25 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1164U true CN204911164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0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7667.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11164U (zh) 2015-08-25 2015-08-25 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11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0293A (zh) * 2015-08-25 2015-11-25 成都德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0293A (zh) * 2015-08-25 2015-11-25 成都德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7200B (zh) 锅炉烟道气回收二氧化碳、氮气的方法
CN101037630B (zh) 一种油气田天然气超重力脱硫方法
CN103768916B (zh) 一种氧化脱硫和硫磺回收方法
CN105820846B (zh) 一种焦炉煤气脱苯脱萘的全温程变压吸附净化方法
CN103446849A (zh) 炼油厂酸性气中硫化氢与二氧化碳分离技术
CN104087354B (zh) 一种利用黄磷尾气制合成天然气的工艺
KR101207532B1 (ko) 고순도 바이오메탄 정제시설에서 바이오메탄의 건조 및 불순물 제거 공정을 수행하는 장치
CN105126380B (zh) 一种焦化尾气处理方法
CN109569193B (zh) 一种吸收与再生同步的脱硫方法
CN103589462A (zh) 一种焦炉煤气净化及化学产品回收的工艺方法
CN107285279A (zh) 一种采用全温程变压吸附的合成气净化与分离的方法
CN102489120B (zh) 低温甲醇洗方法及设备
CN101455933A (zh) 循环氢脱硫塔的塔顶旋流净化方法与装置
CN102626580A (zh) 含氢气、硫化氢的多组分气体的两步法变压吸附分离方法
CN202355997U (zh) Co2吸收塔及包括其的低温甲醇洗设备
CN103638802A (zh) 一种炼厂酸性气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4911164U (zh) 脱除黄磷尾气中有机硫的装置
CN202912906U (zh) 一种撬装式天然气净化回收装置
CN102816609A (zh) 焦炉煤气干湿结合法精制净化工艺
CN102895848A (zh) 可再生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CN105169879B (zh) 焦化尾气处理方法
CN104098069B (zh) 一种煤气提氢的装置
CN102876828B (zh) 一种与气基竖炉配套的还原气净化工艺及系统
CN109722317A (zh) 基于湿法再生co2吸附材料的天然气脱碳系统及方法
CN215886928U (zh) 粗煤气的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0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