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9680U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9680U
CN204879680U CN201520543736.3U CN201520543736U CN204879680U CN 204879680 U CN204879680 U CN 204879680U CN 201520543736 U CN201520543736 U CN 201520543736U CN 204879680 U CN204879680 U CN 204879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portion
light
holding sectio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437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伏见竜
中江功二
今安一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9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9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信息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能够容易地进行显示信息的变更。该照明装置具备:发光装置(110);导光板(120);框体(130);以及以从第一侧面(121)放出的光来显示信息的、具有挠性及透光性的显示片(150),显示片(150)具有隔开规定的距离而配置的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框体(130)具有与第一卡合部(151)卡合的第一安装部(141)和与第二卡和部(152)卡合的第二安装部(142),该第二安装部(142)从第一安装部(141)隔开与所述规定的距离不同的距离而配置,第一卡合部(151)具有向显示片(150)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151a),第一安装部(141)具有第一插入部(141a)和从第一插入部(141a)沿着连接第一安装部(141)与第二安装部(142)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空隙部(141b)。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信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在顶棚等上设置的照明装置,通过文字或图形等显示信息。
作为这样的照明装置,有例如被称为“指示照明”的店铺的招牌、广告、或者作为向规定场所的导向板等而使用的照明装置。此外,例如表示紧急出口或避难通道等的存在的导向灯也是显示信息的照明装置的一种。
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光点式显示器,在导光板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反射点,通过使来自设置在侧面的光源的光在反射点上反射,从而在导光板的显示面侧,将反射点的阵列作为由光的点构成的文字等的显示体来显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69729号公报
在所述以往的技术中,信息通过在导光板的表面形成的多个反射点来显示。从而,例如变更想要报知的信息的情况下,就需要换掉导光板,所以想要变更显示的信息是不容易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考虑了所述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信息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能够容易地进行显示的信息的变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涉及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备:发光装置;导光板,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光,从端面射入到内部;框体,收纳所述发光装置,并且保持所述导光板的包含所述端面的端部;以及显示片,具有挠性及透光性,所述显示片在沿着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配置的情况下,以从所述第一侧面放出的光来显示信息,该第一侧面是夹着所述端面而位于两侧的侧面中的一方,所述显示片具有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在所述显示片的端部隔开规定的距离而配置,所述框体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并且所述第二安装部配置在从所述第一安装部隔开与所述规定的距离不同的距离的位置,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向所述显示片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第一插入部和第一空隙部,所述第一插入部形成有孔或切口,该孔或切口的大小为能够使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具有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部分插入的大小,所述第一空隙部,从所述第一插入部沿着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空隙部形成有空隙,该空隙的大小为允许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部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方向上移动、且不允许该第一卡合部向与所述插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拔出的大小。
并且,所述照明装置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规定的距离短,所述第一空隙部,从所述第一插入部延伸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反一侧,并且允许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部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向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反一侧移动。
并且,所述照明装置中,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向所述显示片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第二插入部和第二空隙部,所述第二插入部形成有孔或切口,该孔或切口的大小为能够使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具有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部分插入的大小,所述第二空隙部,从所述第二插入部延伸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反一侧,并且所述第二空隙部形成有空隙,该空隙的大小为允许插入到所述第二插入部的所述第二卡合部向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反一侧移动、且不允许该第二卡合部向与所述插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拔出的大小。
并且,所述照明装置中,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面,形成了多个凹部或凸部,以使来自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提高。
并且,所述照明装置还具备光扩散片,该光扩散片以夹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片之间的方式配置,使从所述第一侧面放出的光扩散并且透过。
并且,所述照明装置中,所述光扩散片,具有挠性,所述光扩散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卡合,从而所述光扩散片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所述框体。
并且,所述照明装置中,所述第一突出部包含:具有轴的轴部件、以及与所述轴嵌合的嵌合部件,所述轴部件,以所述轴贯通形成在所述光扩散片的端部的安装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显示片的端部的安装孔的状态,与所述嵌合部件嵌合,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卡合,从而所述光扩散片与所述显示片一起,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所述框体。
并且,所述照明装置中,所述光扩散片,扩散从所述第一侧面放出的光,并且使所述光的颜色变换并且透过。
并且,所述照明装置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配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侧以及第二侧面侧的双方,所述第二侧面是夹着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端面而位于两侧的侧面中的另一方,所述显示片,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侧面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卡合、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侧面侧的所述第二安装部卡合而沿着所述第二侧面配置的情况下,以从所述第二侧面放出的光来显示信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涉及的照明装置,能够容易地进行该照明装置显示的信息的变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外形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3A是从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看发光装置及导光板的情况下的部分放大图。
图3B是从发光装置的长度方向看发光装置及导光板的情况下的部分放大图。
图4A是示出显示片具有的一对卡合部的间隔与框体具有的一对安装部的间隔的关系的第一图。
图4B是示出显示片具有的一对卡合部的间隔与框体具有的一对安装部的间隔的关系的第二图。
图5是示出框体具有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的构成概要的图。
图6是显示片的第一卡合部与框体的第一安装部卡合的情况的图。
图7是示出第一突出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8是示出照明装置的显示片的安装的顺序的图。
图9是示出沿着导光板的第二侧面配置显示片的情况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构成概要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构成概要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构成概要的斜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构成概要的图。
符号说明
100照明装置
110发光装置
111基板
112发光元件
120导光板
121第一侧面
122第二侧面
125端面
130框体
131主体部
132保持体
133罩
141第一安装部
141a第一插入部
141b第一空隙部
142第二安装部
142a第二插入部
142b第二空隙部
150,150a,150b,160显示片
151第一卡合部
151a第一突出部
151b轴部件
151c嵌合部件
152第二卡合部
152a第二突出部
155卡合片部
156安装孔
160a第一片部
160b第二片部
170驱动电路
200布线导管
210轴支部件
220插塞
250光扩散片
251第一卡合部
251a第一突出部
252第二卡合部
252a第二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另外,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都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形式等,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例子,主旨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所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
并且,各个图为模式图,并非是严谨的图示。此外,对于各个图中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重复说明。
下面,一边参考各个图一边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
[照明装置的全体构成]
首先,利用图1及图2来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构成的概要。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00的外形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00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照明装置100具备:发光装置110、来自发光装置110的光从端面射入到内部的导光板120、以及收纳发光装置110并且保持导光板120的包含该端面的端部的框体130。
照明装置100还具备显示信息的、具有挠性及透光性的显示片150。
显示片150在沿着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配置的情况下,通过从第一侧面121放出的光来显示信息,该第一侧面121是夹着发光装置110侧的端面而位于两侧的侧面中的一方。
显示片150是例如将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作为材料的透明的片状的基材上打印了文字或图形等(以下简称为“图形等”。)的部件,厚度是例如0.5mm左右。
另外,对所述基材进行的图形等的打印,例如,能够由喷墨打印机来进行,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多种多样的图形等的打印。此外,关于被打印的图形等的颜色也能够使用各种颜色。
进而,在显示片150中,在内侧的表面(导光板120侧的表面)打印图形等,从而即使例如为了清扫而用布等擦拭显示片150的外侧的表面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打印的图形等刮掉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0中,针对框体130容易装卸显示片150。作为实现上述的构成,显示片150具有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该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在显示片150的端部隔开规定的距离而配置。框体130具有与第一卡合部151卡合的第一安装部141、以及与第二卡合部152卡合的第二安装部142。
显示片150,以使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52的距离缩短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对框体130进行安装及拆卸。
利用图4A~图8在后边说明照明装置100具有的显示片150针对框体130装卸的构造(装卸构造)以及装卸的顺序等。
如图2所示,框体130具备:配置了用于使发光装置110点灯的驱动电路170的主体部131、保持发光装置110和导光板120的保持体132、以及覆盖主体部131和保持体132的罩133。
另外,框体130可以不需要如所述一样由多个部件构成,可以由单一部件来构成,该单一部件是能够保持发光装置110及导光板120等要素的单一部件。
此外,照明装置100还具备将来自外部的电力提供给驱动电路170的电线、以及从驱动电路170向发光装置110提供用于发光的电力的导线等其他要素。但是,为了明确地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00的特征,从而省略了这些其他的图示及说明。
具有所述构成的照明装置100,例如配置在室内的顶棚面上。具体而言,框体130安装在顶棚面上,导光板120是从框体130向下方吊着的姿势。在这个状态下,照明装置100,能够通过沿着导光板120的侧面配置的显示片150上描绘的图形等来报知信息。
[关于发光装置及导光板]
下面,利用图3A以及图3B来说明具有所述构成的照明装置100的、发光装置110及导光板120的位置关系等。
图3A是从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侧看发光装置110及导光板120的情况下的部分放大图,图3B是从发光装置110的长度方向看发光装置110及导光板120的情况下的部分放大图。另外,在图3A以及图3B,省略了保持体132等的发光装置110及导光板120以外的要素的图示。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发光装置110具有细长形的基板111、以及在基板111安装的多个发光元件112。发光装置110也被称为“发光模块”。
多个发光元件112的每一个例如是表面安装型(SMD∶SurfaceMountDevice)的LED元件,在基板111的长度方向上排列配置。表面安装型的LED元件是指在树脂成形的空腔中安装LED芯片并在该空腔内装入含萤光体树脂的包型的LED元件。
例如,作为发光元件112采用通过蓝色LED芯片和黄色含萤光体树脂的组合而放出白色光的表面安装型LED元件。
另外,发光装置110具有的多个发光元件112的每一个,也可以是LED芯片本身。换言之,发光装置110可以是在基板111上直接安装了多个LED芯片的COB(ChipOnBoard)型的发光装置(发光模块)。在这个情况下,例如用黄色含萤光体树脂密封在基板111上排列配置的多个蓝色LED芯片,从而从发光装置110放出白色光。
从多个发光元件112的各自放出的光,如图3B所示,从导光板120的端面125射入到导光板120的内部,从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22向外部放出。
另外,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是夹着导光板120的端面125位于两侧的侧面中的一方,第二侧面122是夹着导光板120的端面125位于两侧的侧面中的另一方。
导光板120是厚度为5mm左右的透明度高的板材,例如由丙烯树脂形成。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22的各自形成了多个凹部或凸部,由此,提高了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22各自的光的取出效率。
换言之,在第一侧面121形成了多个凹部或凸部,从而能够抑制从导光板120的内部以各种角度射入到第一侧面121的光的反射(在界面的反射)。其结果,比在第一侧面121没有形成多个凹部或凸部的情况,提高了在第一侧面121的光的取出效率。这在第二侧面122也相同。
另外,在图2及图3A等,在第一侧面121描绘的微小的点群,表示在第一侧面121形成的多个凹部或凸部。换言之,在第一侧面121,在形成了多个凹部或凸部的区域即凹凸区域的周围,存在没有形成多个凹部或凸部的区域即平坦区域。此外,在第二侧面122上同样存在凹凸区域和其周围的平坦区域。加之,导光板120的4个端面是平坦区域。
换言之,简单地说,在导光板120,沿着显示片150配置的区域以外是平坦区域,由此,能够抑制没有在显示片150的信息显示中使用的光聚光到特定的位置或区域。具体而言,例如能够抑制由于图1的导光板120的下端面放出光,而在正下方的地板面出现光的线。
另外,在导光板120的表面形成这样的凹凸区域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激光的加工,在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22各自的规定的区域内,形成多个微小的凹部或凸部。
此外,例如也可以利用通过蚀刻处理形成了微小的凹凸的模具,来使导光板120成形,从而获得具有凹凸区域的导光板120。
在本实施方式,显示片150沿着这样通过加工从而高效地放出光的第一侧面121而配置,其结果,以视觉确认性高的状态向多数人提示在显示片150描绘的图形等。
此外,虽然在图1~图3B没有图示,不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00也具备沿着第二侧面122配置的显示片150,在第二侧面122侧也将图形等以视觉确认性高的状态进行提示。
[显示片的装卸构造及装卸的顺序]
下面,利用图4A~图8来说明照明装置100中的、针对框体130的显示片150的装卸构造及其顺序等。
图4A是示出显示片150具有的一对卡合部的间隔与框体130具有的一对安装部的间隔的关系的第一图。图4B是示出显示片150具有的一对卡合部的间隔与框体130具有的一对安装部的间隔的关系的第二图。
图5是示出框体130具有的第一安装部141及第二安装部142的构成概要的图。
图6是显示片150的第一卡合部151与框体130的第一安装部141卡合的情况的图。
如图4A所示,第一安装部141及第二安装部142设置在框体130中的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侧及第二侧面122侧的双方。
换言之,显示片150,利用配置在第二侧面122侧的第一安装部141及第二安装部142,能够沿着第二侧面122安装到框体130。
具体而言,在显示片150中,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侧面122侧的第一安装部141卡合、第二卡合部152与第二侧面122侧的第二安装部142卡合,从而沿着第二侧面122配置。在这个情况下,显示片150以从第二侧面122放出的光来显示信息。
另外,沿着第一侧面121配置的显示片150和沿着第二侧面122配置的显示片150,可以是相同种类,也可以是不同的种类。换言之,在照明装置100中,在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侧显示的信息和导光板120的第二侧面122侧显示的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如图4B所示,将显示片150具有的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52之间的间隔设为L1,如图4A所示,将框体130具有的第一安装部141与第二安装部142之间的间隔设为L2时,L2<L1。
加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分别具有向显示片150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具体而言,第一卡合部151具有第一突出部151a,第二卡合部152具有第二突出部152a。
在这样的构成中,通过使显示片150弯曲,从而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52之间的距离和第一安装部141与第二安装部142之间的距离对齐,以这种状态,在框体130进行装卸。
更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第一安装部141具有形成有孔或切口的第一插入部141a,该孔或切口的大小为能够使第一卡合部151的具有第一突出部151a的部分插入的大小。第一安装部141还具有第一空隙部141b,该第一空隙部141b从第一插入部141a沿着连接第一安装部141与第二安装部142的方向(与X轴平行的两个方向,下同)延伸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第一空隙部141b从第一插入部141a延伸设置在与第二安装部142相反一侧(图5中的左侧)。
第一空隙部141b是形成有如下空隙的部分,该空隙的大小为允许插入到第一插入部141a的第一卡合部151在连接第一安装部141和第二安装部142的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向与第二安装部142相反一侧移动),并且不允许该第一卡合部151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拔出的大小。
此外,第二安装部142具有形成有孔或切口的第二插入部142a,该孔或切口的大小为能够使第二卡合部152的具有第二突出部152a的部分插入的大小。第二安装部142还具有第二空隙部142b,该第二空隙部142b从第二插入部142a沿着连接第一安装部141与第二安装部142的方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第二空隙部142b从第二插入部142a延伸设置在与第一安装部141相反一侧(图5中的右侧)。
第二空隙部142b是形成有如下空隙的部分,该空隙的大小为允许插入到第二插入部142a的第二卡合部152在连接第一安装部141和第二安装部142的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向与第一安装部141相反一侧移动),并且不允许该第二卡合部152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拔出的大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第一插入部141a及第二插入部142a分别以在框体130的用于导光板120贯通的缝隙的边缘形成切口的方式而设置。但是,第一插入部141a及第二插入部142a也可以分别以在该缝隙的近旁形成孔的方式而设置。
在此,例如关注第一卡合部151时,如图6所示,第一卡合部151的具有第一突出部151a的部分插入到第一插入部141a,从而第一突出部151a插入到框体130的内部。之后,使第一卡合部151沿着第一空隙部141b向左方移动。其结果,第一突出部151a在框体130的内表面卡住,第一卡合部151成为不能拔出的状态。
换言之,第一空隙部141b的在平面视时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是显示片150的厚度以上,并且比第一突出部151a的该方向的宽度小。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不过关于第二卡合部152也是同样,插入到第二插入部142a并向右方移动,从而第二突出部152a在框体130的内表面卡住,第二卡合部152成为不能拔出的状态。
另外第一突出部151a及第二突出部152a,例如均能够作为显示片150后加的别的部件来制作。
图7是示出第一突出部151a的构成例的图。
如图7所示,第一突出部151a具有:具有轴的轴部件151b、与轴嵌合的嵌合部件151c。此外,在显示片150的端部,形成了轴部件151b的轴贯通的安装孔156。
具体而言,显示片150具有在应该配置第一卡合部151的位置上设置的卡合片部155,在卡合片部155形成了安装孔156。换言之,以轴部件151b的轴贯通安装孔156的状态下,该轴与嵌合部件151c嵌合,由此具有第一突出部151a的第一卡合部151设置在显示片150。
另外,轴部件151b及嵌合部件151c的各自是例如将PET等树脂作为材料的成形品,制作容易,并且针对显示片150的安装(组入)也很容易。
这样,将第一突出部151a,作为与显示片150的主体(第一突出部151a以外的部分)不同的部件来制作,从而能够实现例如提高第一卡合部151与框体130的卡合的强度,以及,显示片150制作的简单化等。
另外,关于第二突出部152a,也与第一突出部151a同样,能够由轴部件和嵌合部件构成。
此外,第一突出部151a及第二突出部152a的各自,可以不是别的部件,也可以由显示片150的一部分来形成。例如,可以对卡合片部155的前端进行塑性变形,从而形成第一突出部151a。
利用图8来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照明装置100中,显示片150的装卸的顺序。
图8是示出照明装置100的显示片150的安装的顺序的图。
如图8所示,首先,将显示片150的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朝向框体130的设置了第一安装部141及第二安装部142的面。另外,这个状态由图8的虚线的显示片150来表示。
接着为了缩小显示片150的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卡合部152的距离,使显示片150弯曲。由此,能够使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一安装部141卡合,使第二卡合部152与第二安装部142卡合。
在此,图4A示出的距离L2被规定为例如第一安装部141的第一插入部141a与第二安装部142的第二插入部142a之间的距离。此外,图4B示出的距离L1被规定为例如第一卡合部151的第一突出部151a与第二卡合部152的第二突出部152a之间的距离。
在这个情况下,使显示片150弯曲,从而使第一突出部151a与第二突出部152a之间的距离L1和第一插入部141a与第二插入部142a之间的距离L2一致(也包括大致一致,下同)。换言之,将第一突出部151a的位置与第一插入部141a的位置对齐,并且,将第二突出部152a的位置与第二插入部142a的位置对齐。
在这个状态下,将第一突出部151a插入到第一插入部141a,将第二突出部152a插入到第二插入部142a,还将显示片150的挠度恢复原状。具体而言,释放使显示片150弯曲的力量,根据显示片150的弹性,显示片150返回没有挠度的状态(成为自然长度)。
其结果,如图6中的说明,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一安装部141卡合,第二卡合部152与第二安装部142卡合,结束向框体130安装显示片150。
此外,从框体130拆卸显示片150,以与所述顺序相反的顺序来进行。换言之,通过使显示片150弯曲,将第一突出部151a的位置与第一插入部141a的位置对齐,并且第二突出部152a的位置与第二插入部142a的位置对齐。
在这个状态下,从第一插入部141a拔出第一突出部151a,从第二插入部142a拔出第二突出部152a。由此,结束从框体130拆卸显示片150。
另外,在图8中,示出了沿着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安装显示片150的顺序,沿着导光板120的第二侧面122安装显示片150的顺序与此相同。
图9是示出沿着导光板120的第二侧面122配置显示片150的情况的图。
另外,在图9中,沿着第一侧面121配置的显示片150记为显示片150a,沿着第二侧面122配置的显示片150记为显示片150b。
在沿着导光板120的第二侧面122安装显示片150b的情况下,使显示片150b弯曲,从而使第一突出部151a的位置与第二侧面122侧的第一插入部141a的位置对齐。进而,使第二突出部152a的位置与第二侧面122侧的第二插入部142a的位置对齐。
在这个状态下,将第一突出部151a插入到第一插入部141a,将第二突出部152a插入到第二插入部142a,并且将显示片150b的挠度恢复原状。由此,结束向框体130安装显示片150b。
此外,从框体130拆卸显示片150b是与所述顺序相反的顺序,以使显示片150b弯曲的状态下,从第一插入部141a拔出第一突出部151a,从第二插入部142a拔出第二突出部152a。由此,结束从框体130拆卸显示片150b。
另外,在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22的双方配置显示片150的情况下,背侧的显示片150的图形等也有可能穿透。换言之,从第二侧面122看照明装置100的情况下,有可能看见在显示片150b的后面存在的显示片150a的图形等。
可是,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板120,如上述一样在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22的双方形成了凹凸区域。因此,这些凹凸区域也作为背侧的显示片150的图形等难以穿透的要素来发挥作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00具备具有挠性的显示片150,并具有如下构成:从背面照出沿着导光板120的侧面配置的显示片150。换言之,从导光板120的该侧面放出的光的一部分透过显示片150,从而通过在显示片150中描绘的图形等进行信息报知。
此外,例如图8中的说明,使显示片150弯曲,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向框体130进行装卸,能够容易进行显示片150的更换。
从而,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00,能够容易地变更照明装置100显示的信息。
另外,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00,作为与信息的显示有关的构成,可以具有图1~图9中说明的构成以外的构成。于是,下面以与所述实施方式的差分为中心,说明关于照明装置100的构成的各种的变形例。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涉及的照明装置100的构成概要的斜视图。
如图10示出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扩散片250,该光扩散片250以夹在第一侧面121和显示片150之间的方式来配置,对从第一侧面121放出的光进行扩散并且透过。
光扩散片250是具有例如被称为乳半板的透光性的乳白色的部件。光扩散片250夹在导光板120与显示片150之间,从而例如能够提高通过光扩散片250朝向显示片150的光量的均一性。
此外,在基材是透明的显示片150的情况下,通过光扩散片250自身的颜色,能够对在显示片150描绘的图形等给予背景色,所以例如能够使在显示片150描绘的图形等更加清晰。
换言之,光扩散片250使导光板120的侧面(例如第一侧面121)放出的光扩散,并且,使该光的颜色变换并透过。此外,作为变换后的颜色能够采用各种颜色。
另外,光扩散片250与显示片150同样地具有挠性,光扩散片250的端部与框体130的第一安装部141及第二安装部142卡合,从而能够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框体130。
具体而言,光扩散片250具有在端部排列配置的第一卡合部251和第二卡合部252。
第一卡合部251具有向光扩散片250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51a,第二卡合部252具有向光扩散片250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252a。
另外,第一突出部251a及第二突出部252a分别由例如图7所示的轴部件和嵌合部件构成,在光扩散片250的端部设置的安装孔,以轴部件的轴贯通的状态来配置到该端部。
换言之,光扩散片250作为用于在框体130自由装卸的构成,与显示片150同样地具有一对卡合部(251、252),按照与显示片150相同的顺序,对框体130进行装卸。
即,将光扩散片250安装到框体130的情况下,使光扩散片250弯曲,从而将第一突出部251a的位置与框体130的第一插入部141a的位置对齐,并且,将第二突出部252a的位置与第二插入部142a的位置对齐。
在这个状态下,将第一突出部251a插入到第一插入部141a,将第二突出部252a插入到第二插入部142a,并且将光扩散片250的挠度恢复原状。由此,结束向框体130安装光扩散片250。
此外,从框体130拆卸光扩散片250,是与所述顺序相反的顺序,以使光扩散片250弯曲的状态,从第一插入部141a拔出第一突出部251a,从第二插入部142a拔出第二突出部252a。由此,结束从框体130拆卸光扩散片250。
另外,例如对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侧,安装光扩散片250和显示片150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光扩散片250的上面重叠地安装显示片150。因此,第一卡合部251及第二卡合部252之间的距离,比显示片150的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之间的距离L1(参考图4B)长。由此,能够避免光扩散片250的第一卡合部251及第二卡合部252,干涉显示片150的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
换言之,光扩散片250的第一卡合部251及第二卡合部252,以不妨碍在安装显示片150时从显示片150的弯曲状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动作的方式,进行配置。
此外,将光扩散片250与显示片150重叠,通过2组轴部件151b及嵌合部件151c(参考图7),将光扩散片250与显示片150归为1个的状态,来安装到框体130。
换言之,在着眼于第一突出部151a侧时,以轴部件151b的轴贯通形成在光扩散片250的端部的安装孔、以及形成在显示片150的端部的安装孔(例如图7示出的安装孔156)的状态,使轴部件151b与嵌合部件151c嵌合。第一突出部151a与第一安装部141卡合,从而光扩散片250与显示片150一起,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框体130。
即,将分解及装配容易的第一突出部151a以及第二突出部152a,在显示片150和光扩散片250共用,从而也可以将显示片150和光扩散片250一并安装在框体130。
此外,在图10中图示了在导光板120的第一侧面121侧安装了光扩散片250与显示片150的情况,不过,在导光板120的第二侧面122侧也可以同样地安装光扩散片250与显示片150。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涉及的照明装置100的构成概要的斜视图。
图11示出的照明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具备显示片160,该显示片160一体具有沿着导光板120的两侧面(121,122)配置的部分。
与所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片150相同,显示片160是例如在以PET为材料的透明的片状的基材上打印了图形等的部件,厚度是例如0.5mm左右。
显示片160,具有成为一体的沿着第一侧面121配置的第一片部160a和沿着第二侧面122配置的第二片部160b。此外,第一片部160a及第二片部160b分别具有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
换言之,显示片160具有例如图9示出的显示片150a和显示片150b在各自的下端连接的形状。
这个显示片160,将第一片部160a及第二片部160b的各自例如图8示出的顺序安装到框体130,从而作为显示信息的部件来发挥作用。
另外,在图11中显示片160的第一片部160a和第二片部160b以相互平行的状态来图示,不过显示片160不需要固定为这种形状。
例如,显示片160可以是如下形状,在向框体130安装之前,两端分别配置了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的平板状的片,向框体130安装时在中央附近弯曲,从而成为图11示出的形状。
本变形例涉及的显示片160中,第一片部160a的不与框体130卡合的端部和第二片部160b的不与框体130卡合的端部连接。因此,例如能够防止第一片部160a及第二片部160b由于风或振动等而掀起来。
此外,假设,即使以导光板120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的姿势的状态,设置了照明装置100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一片部160a及第二片部160b的各自维持为沿着导光板120的侧面的状态。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涉及的照明装置100的构成概要的斜视图。
图12示出的照明装置100中,导光板120向上设置的点与所述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00不同。
换言之,照明装置100的设置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地板面或桌子等之上,如图12所示,将导光板120朝上设置。
另外,在这个情况下,代替显示片150,通过安装所述变形例2涉及的显示片160(参考图11),从而能够使显示信息的表面(第一片部160a、第二片部160b)稳定地沿着导光板120。
此外,作为照明装置100设置的形态,除了所述的在顶棚面的设置,地板面或桌子等的设置之外,还举出使用钢丝等吊在顶棚面的例子。此外,也可以是导光板120以与墙面平行的姿势,将照明装置100设置在该墙面。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涉及的照明装置100的构成概要的图。
图13示出的照明装置100在能够容易地变更设置位置的点上,与所述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00不同。
具体而言,照明装置100安装在布线导管200上,该布线导管设置在顶棚面、或者从顶棚面悬吊,只要是沿着布线导管200的位置,就可以在用户希望的位置上设置照明装置100。
布线导管200是内部配置了向照明装置100提供电源的电力线的导轨,经由能够沿着导轨移动的插塞220,向照明装置100提供用于点灯的电力。另外,布线导管200也被称为“照明导轨”等。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以能够转动照明装置100的方式轴支的轴支部件210,插塞220与照明装置100连接。
由此,用户能够使照明装置100在水平面内转动,以使显示片150朝向规定的方向。
即,本变形例涉及的照明装置100,能够进行在沿着布线导管200的方向的位置变更、以及显示片150的朝向的变更。
例如,在店铺或活动会场等设置了布线导管200的情况下,利用布线导管200,按照图13示出的形态来设置照明装置100,从而能够以适合该信息的位置以及朝向来显示应该告知的信息。
另外,插塞220以及轴支部件210可以是照明装置100的一部分,也可以用不同于照明装置100的别的部件来实现。
(其他)
以上,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照明装置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限定。
例如,不需要显示片150具有的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的双方具有突出部。
例如,在第二安装部142具有在显示片150的厚度方向上突出的突起的情况下,第二卡合部152不具有第二突出部152a,可以具有与该突起卡合的切口或孔。
在这个情况下,使第二卡合部152与该突起卡合的状态下,使显示片150弯曲,如图6所示将第一卡合部151卡合到第一安装部141。
即使在这个情况下,也能容易地进行针对框体130的显示片150的装卸。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L1<L2。在这个情况下,与图6相反,使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一安装部141卡合,沿着第一插入部141a向右侧移动之后,使第二卡合部152与第二安装部142卡合。之后,将含有第一卡合部151及第二卡合部152的显示片150向左侧移动。
这样做也能将显示片150安装到框体130,并且能够以相反的顺序进行拆卸。
此外在显示片150、160,图形等不需要被打印。例如,可以在透光性高的基材上,粘贴以规定的形状剪切的膜,从而制作显示信息的显示片150、160。
此外,上述说明中发光装置110具有的发光元件112,是表面安装型LED元件或LED芯片。但是,发光装置110具有的发光元件112的种类不限定为LED。发光装置110可以具有例如半导体激光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或无机电致发光等的发光元件。
此外,发光装置110具有的光源可以不必是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光装置110作为光源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荧光管。换言之,发光装置110可以将从1个以上的荧光管放出的光射入到导光板120。
另外,通过对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以及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进行任意组合而实现的实施方式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9)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照明装置具备:
发光装置;
导光板,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光,从端面射入到内部;
框体,收纳所述发光装置,并且保持所述导光板的包含所述端面的端部;以及
显示片,具有挠性及透光性,所述显示片在沿着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配置的情况下,以从所述第一侧面放出的光来显示信息,该第一侧面是夹着所述端面而位于两侧的侧面中的一方,
所述显示片具有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在所述显示片的端部隔开规定的距离而配置,
所述框体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并且所述第二安装部配置在从所述第一安装部隔开与所述规定的距离不同的距离的位置,
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向所述显示片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第一插入部和第一空隙部,
所述第一插入部形成有孔或切口,该孔或切口的大小为能够使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具有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部分插入的大小,
所述第一空隙部,从所述第一插入部沿着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空隙部形成有空隙,该空隙的大小为允许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部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方向上移动、且不允许该第一卡合部向与所述插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拔出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规定的距离短,所述第一空隙部,从所述第一插入部延伸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反一侧,并且允许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部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向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反一侧移动。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向所述显示片的厚度方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第二插入部和第二空隙部,
所述第二插入部形成有孔或切口,该孔或切口的大小为能够使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具有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部分插入的大小,
所述第二空隙部,从所述第二插入部延伸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反一侧,并且所述第二空隙部形成有空隙,该空隙的大小为允许插入到所述第二插入部的所述第二卡合部向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反一侧移动、且不允许该第二卡合部向与所述插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拔出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面,形成了多个凹部或凸部,以使来自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提高。
5.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还具备光扩散片,该光扩散片以夹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显示片之间的方式配置,使从所述第一侧面放出的光扩散并且透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片,具有挠性,所述光扩散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卡合,从而所述光扩散片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所述框体。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部包含:具有轴的轴部件、以及与所述轴嵌合的嵌合部件,
所述轴部件,以所述轴贯通形成在所述光扩散片的端部的安装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显示片的端部的安装孔的状态,与所述嵌合部件嵌合,
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卡合,从而所述光扩散片与所述显示片一起,装卸自由地安装在所述框体。
8.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片,扩散从所述第一侧面放出的光,并且使所述光的颜色变换并且透过。
9.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所述第二安装部,配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侧以及第二侧面侧的双方,所述第二侧面是夹着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端面而位于两侧的侧面中的另一方,
所述显示片,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侧面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卡合、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侧面侧的所述第二安装部卡合而沿着所述第二侧面配置的情况下,以从所述第二侧面放出的光来显示信息。
CN201520543736.3U 2014-07-31 2015-07-24 照明装置 Active CN20487968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6063 2014-07-31
JP2014156063A JP6315335B2 (ja) 2014-07-31 2014-07-31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9680U true CN204879680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24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43736.3U Active CN204879680U (zh) 2014-07-31 2015-07-24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15335B2 (zh)
CN (1) CN20487968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0602B2 (ja) * 2018-03-22 2021-10-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セキュリティ端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078U (zh) * 1988-07-12 1990-01-26
JPH0650132U (ja) * 1992-12-21 1994-07-0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誘導灯
JPH0684479U (ja) * 1993-05-10 1994-12-02 株式会社フジカラーサービス 画像掲示装置
JPH09180524A (ja) * 1995-12-26 1997-07-11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表示照明器具
GB2431764A (en) * 2005-10-29 2007-05-02 Jonathan Cox Illuminated flexible sign
JP2012195287A (ja) * 2011-03-01 2012-10-11 Skg:Kk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看板装置、これらに用いられる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33581A (ja) 2016-03-10
JP6315335B2 (ja) 2018-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24404B (zh) 一种货架及用于该货架的标示牌led条形灯
CN103943752A (zh) 发光单元与具有发光单元的发光灯条
KR100773830B1 (ko) 간판용 발광다이오드 구조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460773B1 (ko) 채널바를 이용한 전·후방 발광 가능한 엘이디 광고간판 조명장치
US2007005999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412112Y1 (ko) 발광 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광고판
JP2009231016A (ja) Led照明ユニット、led照明装置およびled照明ユニット接続用コネクタ
KR100605137B1 (ko) 엘이디 모듈의 결합 구조
CN204879680U (zh) 照明装置
CN203478001U (zh) 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KR20090000445A (ko) 라이트 장치용 엘이디 모듈 스트링
KR20080002125U (ko) 조명용 엘이디 모듈
KR101454744B1 (ko) 시인성이 뛰어난 광고 간판
CN205746376U (zh) 光源组件以及背光装置
KR200443911Y1 (ko) 다용도 발광장치
KR100772632B1 (ko) Led모듈을 이용한 간판
KR200416646Y1 (ko) 엘이디모듈
KR20090000435A (ko) 엘이디 모듈 스트링
KR20090012157U (ko) 간판
KR100890330B1 (ko) 엘이디 모듈 스트링
CN210574863U (zh) 一种发光座牌
KR200382329Y1 (ko) 엘이디 모듈
CN208970102U (zh) 展示板
CN205480818U (zh) 照明装置
KR200329589Y1 (ko) 인쇄회로기판과 led모듈의 결합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