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4741U -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4741U
CN204874741U CN201520664900.6U CN201520664900U CN204874741U CN 204874741 U CN204874741 U CN 204874741U CN 201520664900 U CN201520664900 U CN 201520664900U CN 204874741 U CN204874741 U CN 204874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wded
cylinder
cylinder sleeve
diesel engin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649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平
冯天玉
王焱清
张凯鑫
张涛
黄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6649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4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4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47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由基架部分、缸套定位夹紧部分、往复旋转部分以及缸套挤渗部分组成;压紧油缸固定在龙门架上,往复油缸带动旋转马达上下往复运动,并由两导杆导向;挤渗杆上端与旋转马达相连接,下端与挤渗体相连;配油盘套在挤渗杆外,配油盘内孔与之配合,四块挤渗压条均布镶嵌在挤渗体外圆周内,还有压紧块、碳化硅喂入口。试验缸套固定在缸套定位工装上,缸套定位工装固定在基座上。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处理普通灰铸铁柴油机缸套,材料和挤渗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可将硬度极高的碳化硅微粒,机械地强制地压入、镶嵌并均匀分布到柴油机气缸套内表面上,使用寿命可达8000-10000小时。

Description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气缸套表面是柴油机的最主要摩擦表面。柴油机的寿命主要是由气缸套的磨损决定的。随着柴油机的不断强化,气缸套的工作条件更加恶劣。为延长发动机的寿命,提高气缸套的耐磨性显得尤为迫切。
气缸套的材质一般为普通灰铸铁(HB170-230)、高磷铸铁、硼铸铁、钒钛铸铁等。灰铸铁成本低,耐磨性差,而硼铸铁、钒钛铸铁成本较高,耐磨性也较好,在国内外应用的较广。
气缸套的磨损特点是第一道活塞环上死点处磨损最大并形成明显的台阶,在活塞环的下死点处磨损也较为显著。这是因为这两个地方,活塞环运动速度为零,不易建立油膜形成边界状态的摩擦,所以磨损较大,而在上死点处,还因为这时的气压力最大,同时燃烧产物中的酸性物质对缸壁起腐蚀作用,所以磨损特别大。而在中间部的磨损是比较均匀的,这就是气缸套的正常磨损,气缸套除了正常磨损外,还有腐蚀磨损,空气和机油中的杂质所形成的磨料所引起的磨损,这些情况也对气缸套的磨损影响非常大。
为了提高气缸套的耐磨性,可在气缸套材料中添加镍、铬、铜等合金元素。但是对于使用负荷较重的发动机来说,在气缸套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并不能保证气套有足够的耐磨性,而添加大量的贵重合金元素又会使气缸套成本大大增加。此外,气缸套除了其内表面以外,其他表面的耐磨性要求实际上并不高或者并没有耐磨性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常在普通材料气缸套内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以显著提高其耐磨性。
目前,国内外气缸套主要的表面处理工艺为:气缸套内表面镀铬、镀铜;高频淬火、激光淬火;表面磷化处理;平顶网纹珩磨等。而镀铬、镀铜成本高,环璄影响大;平顶网纹珩磨,工艺操控难度大;高频淬火,气缸套易产生裂纹;激光淬火,设备投入大,生产效率不高;表面磷化处理,耐磨性的提高不显著。
依据高磷铸铁开拓的耐磨机理:在珠光体为主的基体上,除分布中细片状石墨以外,还分布高硬度的硬化相。在摩擦过程中硬化相形成支承的第一摩擦面,软基体形成第二摩擦面。铸铁表面的耐磨性随硬化相的硬度提高而提高;随块度适中、分布均化而提高。如何在铸铁中形成硬度高、块度适中、分布均匀又不损坏铸铁的冷热加工性能的硬化相,一直是本申请人寻求提高缸套使用寿命降低其成本的方法和目的。
气缸套挤渗碳化硅是一项机械表面处理工艺。英国“莱斯道尔”公司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提出了气缸套挤渗碳化硅的工艺设想。在其“契夫登”坦克L60型二冲程柴油机上。随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都作了许多研究,但在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上都没能获得突破;国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进行过一些研究,但也没能深入研究下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可处理普通灰铸铁柴油机缸套,工艺简单、材料和挤渗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能显著提高气缸套内表面的耐磨性的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用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由基架部分、缸套定位夹紧部分、往复旋转部分以及缸套挤渗部分组成;
压紧油缸固定在龙门架上,旋转马达固定在往复油缸的活塞杆上,带动旋转马达上下往复运动,并由两导杆导向;挤渗杆上端与旋转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下段伸入试验缸套,下端与挤渗体相连;配油盘套在挤渗6上部,配油盘内孔与挤渗杆外圆为间隙配合,配油盘内孔上下两端各装有一旋转密封圈;四块挤渗压条竖直均布镶嵌在挤渗体外圆周内,每块挤渗压条由上下两根柱塞顶着,并在四条挤渗压条围成的圆周上下各箍一道紧箍弹簧,压紧块固定在压紧油缸的套筒活塞下端,碳化硅喂入口固定在龙门架上;试验缸套固定在缸套定位工装上,缸套定位工装固定在基座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处理普通灰铸铁柴油机缸套,工艺简单、材料和挤渗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可将硬度极高的碳化硅微粒,机械地强制地压入、镶嵌并均匀分布到柴油机气缸套内表面上,形成一种软基体,硬质点的表面结构和多网纹小平台的表面形态,从而可显著地提高气缸套内表面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P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图5是柴油机气缸套缸套加工的结构图,
图6是碳化硅微粒镶嵌缸套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3,本实用新型由基架部分、缸套定位夹紧部分、往复旋转部分以及缸套挤渗部分组成;所述基架部分由基座13,龙门架2组成;缸套定位夹紧部分由缸套定位工装12,压紧块8,压紧油缸7组成;往复旋转部分由往复油缸1,导向杆3,旋转马达4组成;缸套挤渗部分由配油盘5,挤渗杆6,挤渗体10,四根挤渗压条11,柱塞14,碳化硅喂入口16组成。
压紧油缸7固定在龙门架2上,旋转马达4固定在往复油缸1的活塞杆上,带动马达4上下往复运动,并由两导杆3导向,挤渗杆6上端与旋转马达4的输出轴相连接,下端与挤渗体10相连。往复油缸、旋转马达驱动挤渗装置的挤渗杆,挤渗体,挤渗压块在缸套内往复旋转,其往复旋转速度由单向节流阀控制,采用回油节流以减小油路的冲击与振动;往复、旋转速度可由流量计显示计算得出。
配油盘5套在挤渗杆6上部,配油盘5内孔与挤渗杆外圆为间隙配合,配油盘内孔上下两端各装有一旋转密封圈,以保证它们相对旋转运动时配合部位的密封。并设有旋转过油通道,以保证它们相对旋转运动时配合部位的密封;四块挤渗压条11竖直均布镶嵌在挤渗体10外圆周内,每块挤渗压条11由上下两根柱塞15顶着,并在四条挤渗压条11围成的圆周上下各箍一道紧箍弹簧14,以免挤渗压条脱落(见图3)。下段伸入试验缸套9,下端与挤渗体10采用密封的万向球相连,在挤渗时以弥补缸套定位工装的误差对缸套内孔精度的影响。
配油盘5可随挤渗杆上下往复运动,挤渗杆在配油盘内孔中作旋转运动,其作用是使液压系统的挤渗压力油通过配油盘正常流入上下往复旋转运动的挤渗杆6的油路中。挤渗压力油通过配油盘,挤渗杆,挤渗体推动柱塞15,使挤渗压块涨紧缸套,以实现缸套内表面与挤渗压块之间的碳化硅微粒挤渗并镶嵌到缸套内表面上。
压紧块8固定在压紧油缸的套筒活塞下端,碳化硅喂入口16固定在龙门架上;试验缸套固定在缸套定位工装12上,缸套定位工装固定在基座13上,增加上下往复运动的稳定性。
将试验缸套9是放置在缸套定位工装12上的内止口上进行定位的(如图3的I放大),液压系统(如图4)压力油经电磁换向阀(d-11)换向到压紧油缸7的A3、B3油口,然后夹紧油缸7通过液压系统换向使夹紧油缸活塞下行将缸套压紧。
参照图4,液压系统中有空气滤清器17、油位油温计18、吸油滤清器19、油泵20、接压力表的接线21、电机22、接配油盘的接线23、减压阀24、溢流阀25、接压力传感器的接线26、电磁换向阀一27、单向节流阀28、接旋转马达的接头A1、B129,接流量计的接线一30、接往复油缸的接头A2、B231,接流量计的接线二32、接夹紧油缸的接头A3、B333,电磁换向阀二34。
参照图5,柴油机气缸套缸套上有上肩台35,其与冷却水接触的套体37上、下有上定位外圆36、下定位外圆38,其上有阻水槽部分39。
采用本实用新型,待处理的柴油机气缸套9放置在缸套定位工装12上的内止口上并定位,液压系统的减压阀24一路接压力传感器,一路经电磁换向阀二34接配油盘5。
液压系统(见图4)压力油经电磁换向阀一27换向到压紧油缸7的A3、B3油口,夹紧油缸7通过液压系统换向使夹紧油缸活塞下行将待处理的柴油机气缸套压紧。挤渗压力油通过配油盘5,挤渗杆6,挤渗体10推动柱塞15,使挤渗压块涨紧待处理的柴油机气缸套,以实现待处理的柴油机气缸套内表面与挤渗压块之间的碳化硅微粒40挤渗并镶嵌到待处理的柴油机气缸套内表面41,形成一种软基体,硬质点的表面结构和多网纹小平台的表面形态,从而可显著地提高气缸套内表面的耐磨性(见图6)。挤渗压力由减压阀24进行调节。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普通灰口铸铁材料气缸套经过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后,经六小时快速模拟磨损试验,气缸套的磨损量控制在0.05mm以内,对比可判断出,柴油机气缸套实际使用寿命预期可提高至8000-10000小时。

Claims (2)

1.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基架部分、缸套定位夹紧部分、往复旋转部分以及缸套挤渗部分组成;
压紧油缸固定在龙门架上,旋转马达固定在往复油缸的活塞杆上,带动旋转马达上下往复运动,并由两导杆导向;挤渗杆上端与旋转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下段伸入试验缸套,下端与挤渗体相连;配油盘套在挤渗杆上部,配油盘内孔与挤渗杆外圆为间隙配合,配油盘内孔上下两端各装有一旋转密封圈;四块挤渗压条竖直均布镶嵌在挤渗体外圆周内,每块挤渗压条由上下两根柱塞顶着,并在四条挤渗压条围成的圆周上下各箍一道紧箍弹簧压紧块固定在压紧油缸的套筒活塞下端,碳化硅喂入口固定在龙门架上;试验缸套固定在缸套定位工装上,缸套定位工装固定在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柴油机气缸套上有上肩台(35),其与冷却水接触的套体(37)上、下有上定位外圆(36)、下定位外圆(38),其上有阻水槽部分(39)。
CN201520664900.6U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4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4900.6U CN204874741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4900.6U CN204874741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4741U true CN204874741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19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6490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4741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47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9962A (zh) * 2015-08-28 2015-11-11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及用其处理的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9962A (zh) * 2015-08-28 2015-11-11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及用其处理的工艺
CN105039962B (zh) * 2015-08-28 2017-11-03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及用其处理的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62367U (zh) 压裂泵
CN103898399B (zh) 一种高耐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4260008B (zh) 无动力旋转夹紧器
CN106042431B (zh) 双工位冲压机
CN204874741U (zh)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
CN2924063Y (zh) 五缸卧式活塞浆体泵
CN105039962A (zh) 一种柴油机气缸套挤渗碳化硅表面处理装置及用其处理的工艺
CN203067205U (zh) 一种新型煤层气固井泵
CN206054208U (zh) 一种无脉冲液压4缸直驱式泥浆泵系统
CN202326505U (zh) 一种叉车转向液压缸
CN201979393U (zh) 弯曲流道抛光机
CN104832425A (zh) 一种球墨铸铁为基体的镶嵌铜套的缸体
CN105298787A (zh) 三缸单作用柱塞泵
CN102337980A (zh) 可拆换缸套的风冷柴油机或汽油机机体
CN211170783U (zh) 一种耐高温耐高压合金铸铁件的生产设备
CN1896555A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曲轴制作方法
CN202742190U (zh) 充液阀研磨装置
CN204113617U (zh) 三缸柱塞泵用高耐磨偏心轮
CN105345539B (zh) 一种活塞安装用驱动平台
CN207145365U (zh) 一种耐磨柱塞油缸
CN204113632U (zh) 高压高效柱塞泵用高耐磨柱塞
CN202266368U (zh) 一种裙边加厚的液压马达活塞
CN203285641U (zh) 双缸同轴直动式无油机
CN107824905A (zh) 一种汽车齿轮打磨装置
CN220890481U (zh) 一种新型液力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