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62638U - 锅盖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盖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62638U
CN204862638U CN201520628504.8U CN201520628504U CN204862638U CN 204862638 U CN204862638 U CN 204862638U CN 201520628504 U CN201520628504 U CN 201520628504U CN 204862638 U CN204862638 U CN 204862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ver
circle
pipe joint
water inlet
deliver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85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国营
林达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285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62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62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62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盖及烹饪器具。其中,锅盖包括外锅盖和内锅盖,所述内锅盖内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通道,所述内锅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冷却通道连通至外部水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内分别设置有接口密封圈,所述外锅盖上设置有插入接口密封圈内并与进水口形成密封通道的管接头,及插入接口密封圈内并与出水口形成密封通道的管接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盖及烹饪器具,在需要单独清洗内锅盖时,管接头可以从进出口和出水口拆卸下来,方便清洗内锅盖,当正常使用时,也能够保证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锅盖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盖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是利用水的沸腾点受气压影响的物理特性(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而实现的,它把水密闭起来加热,构成高温高压的环境,使食物熟得更快更透彻,具有烹饪快速,烹饪温度高,食物口感好等众多优点已成为我们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烹饪器具。
电压力锅虽然能将食物很快烹饪好,但是也正由于锅内的高压,在烹饪结束后也不能立即打开锅盖,必须要待锅内压力恢复到外界压力后才能开启锅盖以保证使用安全。为使电压力锅快速泄压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排气直接降低锅内压力,另一种是降低锅内温度,从而使锅内压力随之降低。
针对后者,常使用的方式为水冷降温,即在电压力锅的锅盖的内锅盖上设置冷却通道,并将冷却通道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向冷却通道内注水,利用水循环的方式降低锅内温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内锅盖与外锅盖之间会残留污渍,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冷却通道的密封性能,设计成水管无法与冷却通道分离的结构,从而内锅盖无法单独从锅盖上取出,不便于单独对内锅盖的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盖及烹饪器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待冷却水路的锅盖的内锅盖不能单独清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锅盖,包括外锅盖和内锅盖,所述内锅盖内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通道,所述内锅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冷却通道连通至外部水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内分别设置有接口密封圈,所述外锅盖上设置有插入接口密封圈内并与进水口形成密封通道的管接头,及插入接口密封圈内并与出水口形成密封通道的管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向上延伸形成管柱状,所述接口密封圈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管柱状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内壁,所述管接头插入接口密封圈内后,将接口密封圈抵压于对应的管柱状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密封圈为筒形密封圈,所述筒形密封圈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所述管接头分别插入到对应的筒形密封圈内并与所述筒形密封圈的内壁相抵顶。
进一步的,所述筒形密封圈的顶部向周围延伸形成有用于防止所述筒形密封圈从对应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内脱出的定位部,所述筒形密封圈的定位部分别支撑在对应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筒形密封圈的顶部用于插入所述管接头处形成扩孔,所述扩孔的内壁与所述管接头的外壁之间形成预设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管接头的末端外侧壁开设有锥形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筒形密封圈与所述管接头之间形成有周向密封通道,所述周向密封通道围绕在所述管接头周围。
优选的,所述筒形密封圈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形成所述周向密封通道的弹性凸起。
可选的,所述管接头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接口密封圈嵌入到所述环状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上设有如上所述的锅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盖及烹饪器具,由于通过在内锅盖内形成冷却通道,当进行食物烹饪后需要开盖时,冷却通道内可通过注入冷却水将锅内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锅内压强,实现快速开盖,由于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内分别设置接口密封圈,管接头插入接口密封圈内,既能实现进水口与管接头之间、出水口和管接头之间的密封,又能方便管接头从接口密封圈内脱出,从而实现与管接头相连的水管与内锅盖脱离连接,从而可单独将内锅盖从外锅盖上取出,方便内锅盖的单独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内锅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管接头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管接头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内锅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请具体参照附图1~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盖,包括外锅盖1和内锅盖2,内锅盖2内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通道,内锅盖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冷却通道连通至外部水路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和出水口4内分别设置有接口密封圈5,外锅盖1上设置有插入接口密封圈5内并与进水口3形成密封通道的管接头6,及插入接口密封圈5内并与出水口4形成密封通道的管接头6。
需要说明的是,接口密封圈5的数量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进水口3和出水口4内;对应的,管接头6的数量也有两个,并分别插入到进水口3内对应的接口密封圈5内,以及出水口4内对应的接口密封圈5内。优选的,接口密封圈5可以为硅胶密封圈,或者其他具有密封性能的部件。
在实际应用中,管接头6可以水管相连,具体地,水管一般为软质橡胶水管,水管连接水泵,通过水泵控制水流的供给与流动方向,而水泵设置在锅盖或者锅体上,管接头6可以一体成型于外锅盖1上,以降低工艺成本,或者,也可以通过可拆卸地方式固定于外锅盖1上,例如,螺接或者卡接于外锅盖1上,以方便管接头6的拆装更换。
优选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为形成在内锅盖2上的管柱状的通孔,以方便管接头6的安装;或者,可以选择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可以为直接在内锅盖2上开设的通孔。
本实施例提供的锅盖,通过在内锅盖内形成冷却通道,当进行食物烹饪后需要开盖时,冷却通道内可通过注入冷却水将锅内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锅内压强,实现快速开盖,由于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内分别设置接口密封圈,管接头插入接口密封圈内,既能实现进水口与管接头之间、出水口和管接头之间的密封,又能方便管接头从接口密封圈内脱出,从而实现与管接头相连的水管与内锅盖脱离连接,从而可单独将内锅盖从外锅盖上取出,方便内锅盖的单独清洗,且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管接头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附图2和附图3,进一步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可以向上延伸形成管柱状,接口密封圈5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管柱状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内壁,管接头6插入接口密封圈5内后,将接口密封圈5抵压于对应的管柱状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的内壁。管柱状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能够增加管接头6的插入深度,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管接头6不易从接口密封圈5内脱出。
更进一步地,接口密封圈5可以为筒形密封圈,筒形密封圈分别穿过对应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管接头6分别插入到对应的筒形密封圈内并与筒形密封圈的内壁相抵顶。即,其中一个筒形密封圈穿过对应的进水口3,另外一个筒形密封圈穿过对应的出水口4;其中一个管接头6插入到进水口3内的筒形密封圈内,另外一个管接头6插入到出水口4的筒形密封圈内。筒形的接口密封圈5能够较大程度上增加与进水口3和出水口4的接触面积,密封效果较好。当然,筒形的接口密封圈5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其分别对应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的长度,以使得在进水口3和出水口4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均能够被接口密封圈5所覆盖,最大程度上保证密封效果。
请参照附图3,筒形密封圈的顶部可以向周围延伸形成有用于防止筒形密封圈从对应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内脱出的定位部7,筒形密封圈的定位部7分别支撑在对应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的顶部。具体地,两个定位部7的下表面支撑在对应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的顶部,进水口3和出水口4的顶部表面可以均为平面,定位部7的下表面也为平面,使得定位部7的下表面与进水口3和出水口4的顶部可以完全贴合。具有定位部7的筒形密封圈能够防止其自身从进水口3或/和出水口4内向下脱出,提高锅盖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筒形密封圈的顶部用于插入管接头6处可以形成扩孔8,扩孔8的内壁与管接头6的外壁之间形成预设间距。即,在筒形密封圈的定位部7所在的筒形密封圈的部分形成扩孔8,由于筒形的接口密封圈5的顶部形成了定位部7,定位部7是用于支撑到进水口3和出水口4上的,因此,在定位部7的侧向没有进水口3和/或出水口4的侧壁定位,因此,当管接头6从该处插入到接口密封圈5内部时,若此时该段的内径仍然等于管接头6的内径,由于接口密封圈5一般较软,将会导致管接头6的安装不便(接口密封圈5的顶部会弯曲),因此,在接口密封圈5的顶部开设扩孔8,即,将接口密封圈5的顶部开口处设计成内径大于接口密封圈5本体的内径,以保证管接头6在安装时,接口密封圈5不会干涉到管接头6,从而使得管接头6顺利插入。
另外,优选的,管接头6的末端外侧壁可以开设锥形倒角。以进一步便于管接头6插入到接口密封圈5内,提高装配效率。
筒形密封圈与管接头6之间可以形成有周向密封通道,周向密封通道围绕在管接头周围。该周向密封通道用于密封筒形密封圈与管接头6的外壁之间,水流可以在周向密封通道内流动,但不会从周向密封通道内向上流出,其具体实现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周向密封通道可以为单独的圆环状通道,也可以为绕管接头6螺旋向上的通道,但其螺旋状的通道的末端呈闭合的环状,以使得水流不会从该处流出。周向密封通道一方面能够使得筒形密封圈内壁上有一部分不与管接头6外壁接触,从而使得筒形密封圈上与管接头6外壁接触的位置处的变形空间大,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筒形密封圈与管接头6之间的密封效果
优选地,筒形密封圈内侧壁上可以设有用于形成周向密封通道的弹性凸起9。具体地,弹性凸起9可以为绕管接头6设置的圆环形弹性凸起9,弹性凸起9的顶部可以呈弧形,以使得弹性凸起9与管接头6的外侧壁的接触为点接触,弹性凸起9较易变形,当其被管接头6挤压时,能够充分变形,以使得管接头6与之接触更为紧密,密封效果较好。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管接头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管接头6与进水口3和出水口4之间的密封结构不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可以实现进水口3与管接头6之间,以及出水口4与管接头6之间密封的方式,管接头6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状凹槽10,接口密封圈5嵌入到环状凹槽10内。在使用过程中,接口密封圈5抵压到进水口3和出水口4的内侧壁上。接口密封圈5可以采用粘结的方式固定在环状凹槽10内,以防止管接头6在插入或者拆除过程中,将接口密封圈5从环状凹槽10内带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锅盖,结构较为简单,仅需要在管接头6的外侧壁上设置环状凹槽10,将接头密封圈5固定在环状凹槽10内即可,其结构简单,具有良好地工艺性,成本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接口密封圈5的形状可以不为筒形,优选的,可以为顶部为弧形环形圈。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结构也可以反过来,例如,分别在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侧壁上开设环状凹槽,而在环状凹槽内设置接口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设置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接口密封圈抵压在管接头的外侧壁上。由此,也可以实现管接头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密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上设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锅盖。本实施例中的锅盖与前述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锅盖,包括外锅盖和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盖内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通道,所述内锅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冷却通道连通至外部水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内分别设置有接口密封圈,所述外锅盖上设置有插入接口密封圈内并与进水口形成密封通道的管接头,及插入接口密封圈内并与出水口形成密封通道的管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向上延伸形成管柱状,所述接口密封圈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管柱状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内壁,所述管接头插入接口密封圈内后,将接口密封圈抵压于对应的管柱状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密封圈为筒形密封圈,所述筒形密封圈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所述管接头分别插入到对应的筒形密封圈内并与所述筒形密封圈的内壁相抵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密封圈的顶部向周围延伸形成有用于防止所述筒形密封圈从对应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内脱出的定位部,所述筒形密封圈的定位部分别支撑在对应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密封圈的顶部用于插入所述管接头处形成扩孔,所述扩孔的内壁与所述管接头的外壁之间形成预设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的末端外侧壁开设有锥形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密封圈与所述管接头之间形成有周向密封通道,所述周向密封通道围绕在所述管接头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密封圈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形成所述周向密封通道的弹性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接口密封圈嵌入到所述环状凹槽内。
10.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锅盖。
CN201520628504.8U 2015-08-19 2015-08-19 锅盖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4862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8504.8U CN204862638U (zh) 2015-08-19 2015-08-19 锅盖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8504.8U CN204862638U (zh) 2015-08-19 2015-08-19 锅盖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62638U true CN204862638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07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8504.8U Active CN204862638U (zh) 2015-08-19 2015-08-19 锅盖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626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2430A (zh) * 2019-12-12 2020-04-07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防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2430A (zh) * 2019-12-12 2020-04-07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防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5363U (zh) 一种电压力锅
EP2491836A1 (e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with quick pressure relief function
CN204862638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WO2019091169A1 (zh) 烹饪器具
CN106466127A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6801955U (zh) 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水泵
CN104510328A (zh) 烹饪锅具
CN206462822U (zh) 一种带限位结构的电热水壶温控装置
CN109380990A (zh) 一种可水冷降温的电饭煲
CN110051213B (zh)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CN204015958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
CN204600149U (zh) 烹饪锅具
CN204708594U (zh) 蒸汽自循环装置
CN204033079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CN204091715U (zh) 一种电热水瓶
CN204033072U (zh) 炖盅
CN203647047U (zh) 加热锅
CN208096638U (zh) 一种具有内胆防漏结构的智能电饭煲
CN208709318U (zh) 烹饪器具
CN205658765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4091702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CN216652234U (zh) 一种用于洗碗机上的恒温电磁加热装置
CN203493395U (zh) 一种快速降压电压力锅
CN217274283U (zh) 一种集成灶用灶具
CN207428935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