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47047U - 加热锅 - Google Patents

加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47047U
CN203647047U CN201320792698.6U CN201320792698U CN203647047U CN 203647047 U CN203647047 U CN 203647047U CN 201320792698 U CN201320792698 U CN 201320792698U CN 203647047 U CN203647047 U CN 203647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kettle
interior pot
coolant jacket
communicated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926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瑞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926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47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47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470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锅,所述加热锅包括:锅体;内锅,所述内锅设在所述锅体内;冷却套,所述冷却套设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所述冷却套与所述内锅之间限定出冷却腔;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冷却腔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锅具有便于使用、降压时间短、安全性高、结构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加热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锅。
背景技术
利用加热锅加热完物品后,由于加热锅内的压力很高,因此不能立即将加热锅的锅盖打开。可以使加热锅内的压力自然地下降,但是这样会消耗很长时间,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此外,还可以通过排气来降低加热锅内的压力,高温的蒸汽从加热锅内排出后,很容易将用户烫伤。而且,如果被加热的物品是液体时,液体会随着蒸汽一起喷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热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锅,所述加热锅包括:锅体;内锅,所述内锅设在所述锅体内;冷却套,所述冷却套设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所述冷却套与所述内锅之间限定出冷却腔;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冷却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锅通过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冷却套,从而可以在所述内锅与所述冷却套之间限定出所述冷却腔。由此可以利用所述进液管向所述冷却腔内输送冷却液。冷却液可以快速地对所述内锅进行冷却,以便快速地降低所述内锅的温度和所述内锅内的压力,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述内锅内的压力降到安全值以下,以便可以在加热完毕后尽快打开所述加热锅的锅盖。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锅具有便于使用、降压时间短、安全性高、结构简单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加热锅还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具有储液腔,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由此可以使所述加热锅的结构更加合理。
所述储液箱设在所述锅体内且位于所述锅体与所述内锅之间。由此不仅可以使所述加热锅的结构更加合理、简洁、美观,而且可以利用所述锅体对所述储液箱进行保护,以便延长所述加热锅的使用寿命。
所述加热锅还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出口与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通。由此可以使所述加热锅的结构更加合理。
所述加热锅还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通过设置所述出液管,从而可以使冷却液在所述储液箱与所述冷却腔之间循环,由此可以更加快速地对所述内锅进行冷却,以便可以更加快速地降低所述内锅的温度和所述内锅内的压力。
所述冷却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加热锅还包括:第一提手,所述第一提手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第一提手内具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第一空腔,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手上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和第二提手,所述第二提手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处,所述第二提手内具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提手上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由此可以使所述加热锅的结构更加合理。
所述冷却套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冷却套沿所述内锅的周向延伸。由此可以增加所述冷却腔与所述内锅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更加快速地对所述内锅进行冷却,以便可以更加快速地降低所述内锅的温度和所述内锅内的压力。
所述加热锅还包括:上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设在所述冷却套与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之间;和下密封圈,所述下密封圈设在所述冷却套与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之间,所述上密封圈与所述下密封圈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由此可以提高所述冷却腔的密封性。
所述上密封圈设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且所述上密封圈上设有上安装孔,所述下密封圈设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且所述下密封圈上设有下安装孔,其中所述冷却套的上沿过盈配合在所述上安装孔内且下沿过盈配合在所述下安装孔内。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冷却腔的密封性。
所述冷却套的边沿焊接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由此可以提高所述冷却腔的密封性。
所述冷却套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冷却套的边沿粘结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由此可以降低所述加热锅的制造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锅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锅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锅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加热锅10、内锅100、外表面110、冷却套200、冷却腔210、进液管300、储液箱400、输送泵500、出液管600、第一提手710、第一空腔711、第二提手720、第二空腔721、上密封圈810、下密封圈8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锅10。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锅10包括锅体(图中未示出)、内锅100、冷却套200和进液管300。
锅体内设有外锅((图中未示出),外锅内设有内锅,此处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不再赘述。内锅100设在所述锅体或外锅内。冷却套200设在内锅100的外表面110上,冷却套200与内锅100之间限定出冷却腔210。进液管300与冷却腔210连通,以便通过进液管300向冷却腔210内提供冷却液。
当利用加热锅10加热完物品(例如烹饪食物)后,可以利用进液管300向冷却腔210内输送冷却液。冷却腔210内的冷却液可以与内锅100的壁发生热交换,冷却液可以快速地对内锅100进行冷却,以便快速地降低内锅100的温度和内锅100内的压力。由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内锅100内的压力降到安全值以下,以便可以在加热完毕后尽快打开加热锅10的锅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锅10通过在内锅100的外表面110上设置冷却套200,从而可以在内锅100与冷却套200之间限定出冷却腔210。由此可以利用进液管300向冷却腔210内输送冷却液。冷却液可以快速地对内锅100进行冷却,以便快速地降低内锅100的温度和内锅100内的压力,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内锅100内的压力降到安全值以下,以便可以在加热完毕后尽快打开加热锅10的锅盖。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锅10具有便于使用、降压时间短、安全性高、结构简单等优点。
具体地,加热锅10可以是电压力锅。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锅10还可以包括储液箱400,储液箱400内可以具有储液腔,进液管300的一端可以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进液管300的另一端可以与冷却腔210连通。也就是说,储液箱400的储液腔内可以储存有冷却液(例如水),当加热锅10加热完毕后,可以将所述储液腔内的冷却液通过进液管300输送到冷却腔210内。由此可以使加热锅10的结构更加合理。
有利地,储液箱400可以设在所述锅体内,且储液箱400可以位于所述锅体与内锅100之间。由此不仅可以使加热锅10的结构更加合理、简洁、美观,而且可以利用所述锅体对储液箱400进行保护,以便延长加热锅10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加热锅10还可以包括输送泵500,输送泵500的进口可以与储液箱400的储液腔连通,且输送泵500的出口可以与进液管300的一端连通。换言之,可以利用输送泵500将储液箱400的储液腔内的冷却液输送到冷却腔210内。由此可以使加热锅10的结构更加合理。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加热锅10还可以包括出液管600,出液管600的一端可以与储液箱400的储液腔连通,且出液管600的另一端可以与冷却腔210连通。通过设置出液管600,从而可以使冷却液在储液箱400与冷却腔210之间循环,由此可以更加快速地对内锅100进行冷却,以便可以更加快速地降低内锅100的温度和内锅100内的压力。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内锅100内的压力降到安全值以下,以便可以在加热完毕后尽快打开加热锅10的锅盖。
如图1-图3所示,冷却套200上可以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加热锅10还可以包括第一提手710和第二提手720。第一提手71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处,第一提手710内可以具有与冷却腔210连通的第一空腔711。进液管30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在第一提手710上,且进液管30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空腔711连通。第二提手72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处,第二提手720内可以具有与冷却腔210连通的第二空腔721,出液管60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在第二提手720上,且出液管60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空腔721连通。用户可以通过握持第一提手710和第二提手720来取放内锅100。由此可以使加热锅10的结构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冷却套200的横截面可以为环形,冷却套200可以沿内锅100的周向延伸。换言之,冷却腔210的横截面可以为环形,冷却腔210可以沿内锅100的周向延伸。由此可以增加冷却腔210与内锅100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更加快速地对内锅100进行冷却,以便可以更加快速地降低内锅100的温度和内锅100内的压力。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内锅100内的压力降到安全值以下,以便可以在加热完毕后尽快打开加热锅10的锅盖。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加热锅10还可以包括上密封圈810和下密封圈820。上密封圈810可以设在冷却套200与内锅100的外表面110之间。下密封圈820可以设在冷却套200与内锅100的外表面110之间,上密封圈810与下密封圈82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由此可以提高冷却腔210的密封性。
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图7中的箭头C所示,内外方向如图2-图4和图6中的箭头D所示。
有利地,上密封圈810可以设在内锅100的外表面110上且上密封圈810上可以设有上安装孔,下密封圈820可以设在内锅100的外表面110上且下密封圈820上可以设有下安装孔。其中,冷却套200的上沿可以过盈配合在所述上安装孔内且冷却套200的下沿可以过盈配合在所述下安装孔内。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腔210的密封性。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冷却套200的边沿可以焊接在内锅100的外表面110上。由此可以提高冷却腔210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示例中,冷却套200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冷却套200的边沿可以粘结在内锅100的外表面110上。由此可以降低加热锅10的制造难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加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内锅,所述内锅设在所述锅体内;
冷却套,所述冷却套设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所述冷却套与所述内锅之间限定出冷却腔;和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冷却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具有储液腔,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设在所述锅体内且位于所述锅体与所述内锅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出口与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加热锅还包括:
第一提手,所述第一提手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第一提手内具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第一空腔,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手上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和
第二提手,所述第二提手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处,所述第二提手内具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提手上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冷却套沿所述内锅的周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设在所述冷却套与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之间;和
下密封圈,所述下密封圈设在所述冷却套与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之间,所述上密封圈与所述下密封圈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圈设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且所述上密封圈上设有上安装孔,所述下密封圈设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且所述下密封圈上设有下安装孔,其中所述冷却套的上沿过盈配合在所述上安装孔内且下沿过盈配合在所述下安装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的边沿焊接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冷却套的边沿粘结在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上。
CN201320792698.6U 2013-12-04 2013-12-04 加热锅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47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2698.6U CN203647047U (zh) 2013-12-04 2013-12-04 加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2698.6U CN203647047U (zh) 2013-12-04 2013-12-04 加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47047U true CN203647047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13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9269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47047U (zh) 2013-12-04 2013-12-04 加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470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7997A (zh) * 2013-12-04 2015-06-1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锅
CN105078216A (zh) * 2014-05-15 2015-11-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段加热控制方法、分段加热控制装置和电蒸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7997A (zh) * 2013-12-04 2015-06-1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锅
CN105078216A (zh) * 2014-05-15 2015-11-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段加热控制方法、分段加热控制装置和电蒸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7749U (zh) 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器具
CN204483840U (zh) 一种电压力烹饪器具
CN203555572U (zh) 一种电水壶
CN201147192Y (zh) 一种快速降压电压力锅
CN203647047U (zh) 加热锅
CN205568655U (zh) 一种均温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4688021A (zh) 内锅组件和具有它的烹饪器具
CN202698811U (zh) 内胆可分离式蒸煮锅
CN202408453U (zh) 一种快速降压的压力锅
CN204146827U (zh) 烹饪装置
CN207306549U (zh) 电水壶
CN104687997A (zh) 加热锅
CN205458251U (zh) 一种食物处理器
CN104000480A (zh) 用于电蒸锅的蒸汽产生装置和电蒸锅
CN204015958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装置
CN203647070U (zh) 内锅组件和具有它的烹饪器具
CN102788413A (zh) 新型电热水器
CN209106929U (zh) 一种节能锅
CN203122077U (zh) 用于电蒸锅的蒸汽产生装置和电蒸锅
CN205994239U (zh) 煮饭器和蒸汽产生装置
CN208551196U (zh) 烹饪器具
CN202445836U (zh) 一种保温节能的电热水壶
CN202681627U (zh) 蒸汽火锅
CN205390992U (zh) 一种蒸汽料理机用的水汽分离箱
CN203647066U (zh) 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