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0701U - 一种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20701U
CN204820701U CN201520527361.1U CN201520527361U CN204820701U CN 204820701 U CN204820701 U CN 204820701U CN 201520527361 U CN201520527361 U CN 201520527361U CN 204820701 U CN204820701 U CN 204820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channel plate
paper
printing equipment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273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政民
迟名波
姜天信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273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20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20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207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装置。打印装置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上的入纸口,其中,机壳内设置有与入纸口相连通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所述第一通道板和所述第二通道板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通道,第一输送通道与入纸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与机壳枢接,且与机壳枢接的通道板可向靠近或远离另一个通道板的方向转动,且始终具有向其初始位置转动的趋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打印装置内部设置能够转动的通道板,并且通道板的转动能够对打印纸进行缓冲,由此,既不会增加打印装置的体积,又避免了压缩打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频繁更换纸卷的成本,目前的打印装置普遍使用大直径纸卷作为打印介质,随着纸卷直径的增加,纸卷的重量也大幅增加,由于打印装置的驱动电机功率有限,在驱动电机启动的瞬间,由于纸卷的惯性作用,打印纸难以立即前进到设定位置进行打印,易出现打印压缩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问题,中国专利CN201220003715.9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如图1a、图1b所示,该打印装置包括设置在打印机构的入纸口处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由一根弹性金属丝连续折弯而成,包括卡固部1'、弹性部2'及支撑部3'。其中,卡固部1'用于连接打印机构4';弹性部2'由弹性金属丝螺旋状缠绕多圈形成,用于产生弹性力;支撑部3'呈“门”形,用于承载、引导打印纸。在打印过程中,打印纸绕过缓冲机构的支撑部3'进入打印机构4',在驱动电机启动的瞬间,由于惯性作用,纸卷5'无法立刻转动释放打印纸,位于打印机构4'和纸卷5'之间的打印纸被拉紧并压迫支撑部3',弹性部2'受力扭转,缩短了打印机构4'和纸卷5'之间的打印纸输送路径,释放出一部分打印纸,从而避免出现打印压缩的问题。
该打印装置的问题在于,缓冲机构位于打印机构的外部,占据一定空间,无法满足打印装置小型化的需求。
针对相关技术的缓冲机构占用空间大,无法满足打印装置小型化需要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入纸缓冲机构占用空间大、无法满足打印装置小型化需求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印装置,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上的入纸口,其中,机壳内设置有与入纸口相连通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所述第一通道板和所述第二通道板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通道,该第一输送通道与入纸口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与机壳枢接,与机壳枢接的通道板可向靠近或远离另一个通道板的方向转动,且始终具有向其初始位置转动的趋势。
作为上述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道板远离入纸口的一端通过枢接轴与机壳枢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作为上述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通道板远离入纸口的一端通过枢接轴与机壳枢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作为上述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沿打印纸输送方向,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下游设置有打印组件,打印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打印头和辊轮。
作为上述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沿打印纸输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通道板的下游还设置有第三通道板,所述第三通道板与所述第一通道板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第二输送通道。
作为上述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与机壳枢接的通道板与机壳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向所述通道板提供驱动其向初始位置转动的弹性力。
作为上述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与机壳枢接的通道板靠近入纸口的一端设置有导向辊轮。
作为上述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与机壳枢接的通道板远离入纸口的一端也设置有所述导向辊轮。
作为上述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壳还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供纸机构,该供纸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侧壁,以及设置在侧壁上用于支撑打印纸卷的支撑轴。
作为上述打印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可绕所述支撑轴轴线自由转动的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打印装置内部设置能够转动的通道板,并且通道板的转动能够对打印纸进行缓冲,由此,既不会增加打印装置的体积,又避免了压缩打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是中国专利CN201220003715.9提供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打印装置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打印装置处于启动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打印装置处于正常打印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打印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提供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三提供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四提供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机壳;2:入纸口;3:打印组件;4:第一通道板;5:第二通道板;6:打印纸;7:第三通道板;8:供纸机构;
31:打印头;32:辊轮;
41:第一枢接轴;42:第一弹性元件;
51:第二枢接轴;52:第一导向辊轮;53:第二导向辊轮;54:第二弹性元件;
81:底座;82:侧壁;83:支撑轴;
1':卡固部;2':弹性部;3':支撑部;4':打印机构;5':纸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一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机壳1和设置在机壳1上的入纸口2,其中,机壳1内设置有与入纸口2相连通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通道板4和第二通道板5,其中,第一通道板4和第二通道板5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通道,该第一输送通道与入纸口2连通。
第一通道板4和第二通道板5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与机壳1枢接,与机壳1枢接的通道板可向靠近或远离另一个通道板的方向转动,且始终具有向其初始位置转动的趋势。具体的,与机壳1枢接的通道板可在打印纸6的带动下向远离另一个通道板的方向转动,并可以在自身重力或外界施加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始终具有向其初始位置转动的趋势。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道板5为与机壳1枢接的通道板,第一通道板4与机壳1固定连接。
下面参照图3、图4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第二通道板5远离入纸口2的一端通过枢接轴与机壳1枢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第二通道板5具有初始位置,当第二通道板5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二通道板5与第一通道板4大体平行,二者之间间隔设定距离。
当打印过程中,第二通道板5在打印纸6的带动下从初始位置向远离第一通道板4的方向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外界的动力(如打印纸提供的力)作用时,第二通道板5处于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打印装置具体的实现形式:该打印装置包括机壳1、入纸口2、打印组件3,以及连通打印组件3和入纸口2的输送通道。其中,输送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通道板4和第二通道板5,第一通道板4和第二通道板5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通道。沿打印纸输送方向,第二通道板5远离入纸口2的一端通过第二枢接轴51与机壳1枢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临近入纸口2设置。第二通道板5具有初始位置;在打印装置工作过程中,第二通道板5在打印纸6的作用下可沿第二枢接轴51向远离第一通道板4的方向转动,但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具有绕第二枢接轴51向初始位置转动的运动趋势;在第二通道板5自身重力大于打印纸6提供的力或没有外界的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道板是在打印纸6的带动下转动的,但也不排除通道板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如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作用时,第二通道板5以第二枢接轴51为轴心向靠近第一通道板4的方向转动,即向初始位置转动。其中,当第二通道板5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二通道板5与第一通道板4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通道板5临近入纸口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辊轮52,该第一导向辊轮52穿过第二通道板5上的开口(图中未示出)伸进第一输送通道内,打印纸6沿第一输送通道移动时与第一导向辊轮52接触,移动的打印纸6驱动第一导向辊轮52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可以减少打印纸6在输送过程中的阻力。优选的,在第二通道板5远离入纸口2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导向辊轮53。第一导向辊轮52和第二导向辊轮53均通过各自的转轴与第二通道板5枢接,且沿打印纸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第一导向辊轮52和第二导向辊轮53均穿过第二通道板5伸入第一输送通道。此种设置形式的导向辊轮除了具有打印纸导向的作用,还具有支撑第二通道板5的作用。优选地,当第二通道板5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导向辊轮52和第二导向辊轮53与第一通道板4抵接。
沿打印纸输送方向,在第一输送通道的下游设置有打印组件3,该打印组件3包括相对设置打印头31和辊轮32。其中,辊轮32用于支撑并驱动打印纸移动,打印头31用于在移动的打印纸表面打印设定的文字或图像。
沿打印纸输送方向,在位于第二通道板5的下游设置有第三通道板7,该第三通道板与第一通道板4相对设置,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二输送通道。
上述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共同形成打印纸的输送通道,且第二输送通道的输出端与打印组件3的入纸端连通。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打印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从纸卷中抽出的打印纸6经由入纸口2穿过输送通道后,被夹持在打印头31和辊轮32之间;当打印装置接收到打印命令后,夹在打印头31和辊轮32之间的打印纸6在辊轮32的驱动下前进,同时拉动后方的打印纸6前进,纸卷由于惯性作用,在受到拉力后无法立刻转动以释放打印纸,打印组件3与纸卷之间的打印纸上的拉力F增大;拉力F可分解为沿垂直方向的分力F1和沿水平方向的分力F2,当沿垂直方向的分力F1超过第二通道板5及其组件(导向辊轮)的重力时,分力F1驱动第二通道板5向远离第一通道板4的方向转动,此时,与第二通道板5位于初始位置时相比,打印组件3与纸卷之间的打印纸输送路径缩短,释放出一部分打印纸,从而避免出现打印压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印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形成打印纸输送通道的第一通道板4和第二通道板5,第二通道板5远离入纸口的一端通过第二枢接轴51与机壳1枢接,第二通道板5绕第二枢接轴51转动,在自身重力或弹性元件的作用下,第二通道板5始终具有向靠近第一通道板4转动的运动趋势。从纸卷中抽出的打印纸6通过输送通道后被夹持在打印组件3的打印头31与辊轮32之间,在执行打印命令时,当纸卷在惯性作用下无法立刻转动造成打印组件3与纸卷之间的打印纸被拉紧时,第二通道板5受到打印纸的作用力,能够绕第二枢接轴51向远离第一通道板4的方向转动,释放出一部分打印纸6,从而避免出现打印压缩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印装置能够缓冲打印纸,既不增加打印装置的体积,又能避免打印压缩的问题,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印装置结构紧凑,能够满足打印装置小型化的需求。
实施方式二
在此实施方式中,在与机壳1枢接的通道板与机壳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向通道板提供驱动其向初始位置转动的弹性力。即当通道板发生转动后,该弹性元件使其始终具有向初始位置转动的趋势。
如图6所示,在第二通道板5和机壳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54,第二弹性元件54对第二通道板5施加弹性力,在该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二通道板5始终具有向初始位置转动的运动趋势。第二弹性元件54可以为压簧、拉簧或者扭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54优选为压簧。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弹性元件54施加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二通道板5始终具有向初始位置转动的运动趋势,因此,第二通道板5可以设置在输送通道的任意一侧(也就是说第一通道板4和第二通道板5的位置可以互换),不受重力限制始终具有向初始位置转动的运动趋势,提高了打印装置的适应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在第二通道板5上增加了弹性元件外,打印装置的其它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实施方式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提供的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打印装置的第一通道板4也为与机壳1枢接的通道板。
第一通道板4通过第一枢接轴41与机壳1枢接,其邻近入纸口2的一端为自由端,第一通道板4可以绕第一枢接轴41转动;在机壳1与第一通道板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42,第一弹性元件42对第一通道板4施加弹性力,在该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一通道板4始终具有向靠近第二通道板5转动的运动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打印纸输送通道两侧的第一通道板4和第二通道板5均设置为可转动的,能够对从任意方向进入打印装置的打印纸均起到缓冲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打印装置的适应性。
实施方式四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四提供的打印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打印装置还包括供纸机构8。
其中,供纸机构8包括底座81、侧壁82以及支撑轴83,底座81支撑供纸机构8,并通过卡接或者螺钉固定的方式连接供纸机构8与打印装置机壳1;侧壁82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轴83,支撑轴83用于支撑打印纸卷,其表面设置有可绕其轴线自由转动的套筒。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供纸机构的支撑轴上挂载纸卷的方式向打印装置提供打印纸,纸卷与能够转动的套筒接触,相比于其他供纸方式,例如纸仓供纸的方式,减小了纸卷转动的阻力,降低了打印压缩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且提高了打印装置对于不同直径纸卷的适应性,更易于挂载大直径纸卷,减少了频繁更换纸卷的成本和不便。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打印装置,包括机壳(1)和设置在机壳(1)上的入纸口(2),其特征在于,机壳(1)内设置有与入纸口(2)相连通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通道板(4)和第二通道板(5),所述第一通道板(4)和所述第二通道板(5)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通道,该第一输送通道与入纸口(2)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板(4)和第二通道板(5)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与机壳(1)枢接,且与机壳(1)枢接的通道板可向靠近或远离另一个通道板的方向转动,且始终具有向其初始位置转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板(4)远离入纸口(2)的一端通过枢接轴与机壳(1)枢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板(5)远离入纸口(2)的一端通过枢接轴与机壳(1)枢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打印纸输送方向,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下游设置有打印组件(3),所述打印组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打印头(31)和辊轮(3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打印纸输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通道板(5)的下游还设置有第三通道板(7),所述第三通道板(7)与所述第一通道板(4)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第二输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机壳(1)枢接的通道板与机壳(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向所述通道板提供驱动其向初始位置转动的弹性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与机壳(1)枢接的通道板靠近入纸口(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辊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与机壳(1)枢接的通道板的远离入纸口(2)的一端也设置有所述导向辊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还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供纸机构(8),该供纸机构(8)包括底座(81)、设置在底座(81)上的侧壁(82),以及设置在侧壁(82)上用于支撑打印纸卷的支撑轴(8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可绕所述支撑轴轴线自由转动的套筒。
CN201520527361.1U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打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20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7361.1U CN204820701U (zh)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打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7361.1U CN204820701U (zh)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打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20701U true CN204820701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7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2736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20701U (zh) 2015-07-20 2015-07-20 一种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20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9555B (zh) 打印机机座及带该机座的打印机以及飞机用数据打印机
CN200939741Y (zh) 自适应纸张厚度的打印机
JP4399151B2 (ja) 記録装置用巻き取り装置
CA2835107A1 (en) Media hanger/guide
CN210655432U (zh) 一种十色全轮转印刷机的自动收卷装置
JP2004314565A (ja) 記録装置
CN108621608A (zh) 打印装置
CN204820701U (zh) 一种打印装置
WO2011140929A1 (zh) 打印机
WO2016082722A1 (zh) 电源驱动组件以及带该组件的打印机及飞机数据打印机
CN205294357U (zh) 载纸组件、进纸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WO2012142900A1 (zh) 双面打印机和双面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
CN213707233U (zh) 带有防皱结构的数码印刷机
CN212608319U (zh) 办公设备取纸分页装置
JP2016052740A (ja) 処理液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4208492A (ja) 多連式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211518983U (zh) 一种卷平一体打印机
CN211684175U (zh) 一种准确导向的卷平一体打印机
CN209433192U (zh) 一种新型双面激光打印机反向走纸托盘
JP4339630B2 (ja) 記録装置用ロール紙供給機構
CN211418942U (zh) 自动张力机构及贴膜机
CN202226416U (zh) 一种薄片类介质分离装置及处理装置
CN220639299U (zh) 一种票据打印机纸卷预紧缓冲装置
CN215552003U (zh) 新型数字印刷机
CN217350033U (zh) 一种双列收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