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9128U - 铆合机构及其继电器自动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铆合机构及其继电器自动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9128U
CN204809128U CN201520442834.8U CN201520442834U CN204809128U CN 204809128 U CN204809128 U CN 204809128U CN 201520442834 U CN201520442834 U CN 201520442834U CN 204809128 U CN204809128 U CN 204809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iveting
push type
type broach
rive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428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H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H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H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H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428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9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9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91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铆合技术的领域,提供了铆合机构,用于铆合继电器的弹片及端子,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上铆合气缸、下铆合气缸、由上铆合气缸驱动以朝下运动的上压刀以及由下铆合气缸驱动而向上与上压刀相对运动以将弹片和端子铆压成组合体的下压刀。工作时,先将弹片及端子放置于上压刀和下压刀之间的工位上,然后,上压刀和下压刀分别在上铆合气缸和下铆合气缸的驱动下,相对运动并将弹片和端子铆压成组合体,至此,完成了自动将继电器的弹片和端子铆压成组合体的操作。上述铆合机构对继电器弹片和端子的自动铆合,其铆合效率高、产量大以及质量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继电器自动组装机,包括铆合机构。

Description

铆合机构及其继电器自动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铆合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铆合机构及其继电器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继电器是由支架、外壳、电圈、铁芯、接点等各部件组成,整个继电器成品的组装生产流程比较复杂,其中,对弹片和端子的压合,现有的生产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动的方式去批量生产,因此,其压合效率低、产量低及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铆合机构,旨在解决现有对弹片和端子的压合所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动的方式而导致压合效率低、产量低及质量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铆合机构,用于铆合继电器的弹片及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上铆合气缸、设于所述上铆合气缸下方且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下铆合气缸、由所述上铆合气缸驱动以朝下运动的上压刀以及由所述下铆合气缸驱动而向上与所述上压刀相对运动以将弹片和端子铆压成组合体的下压刀。
进一步地,所述上铆合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上布置,所述下铆合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下布置,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上摆动杆及下摆动杆,所述上摆动杆一端与所述上铆合气缸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压刀连接,所述下摆动杆一端与所述下铆合气缸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压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立柱以及支撑于所述立柱上端的横杆,所述上铆合气缸支撑于所述横杆的上侧,所述下铆合气缸支撑于所述横杆的下侧,所述横杆自由端朝上延伸有一支撑上端、朝下延伸有一支撑下端,所述上摆动杆转动支撑于所述支撑上端上,所述下摆动杆转动支撑于所述支撑下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上端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上滑槽,所述上压刀滑插于所述上滑槽中,所述支撑下端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下滑槽,所述下压刀滑插于所述下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滑槽中滑插有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上端与所述上摆动杆连接,下端与所述上压刀连接,所述下滑槽中滑插有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下端与所述下摆动杆连接,上端与所述下压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件具有滑插于所述上滑槽中的上滑部以及与所述上滑部连接的上扣帽,所述上扣帽扣接于所述上摆动杆一端,所述上滑部与所述上压刀连接,所述下连接件具有滑插于所述下滑槽中的下滑部以及与所述下滑部连接的下扣帽,所述下扣帽扣接于所述下摆动杆一端,所述下滑部与所述下压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滑部的下侧连接有一上抵顶块,所述上压刀开设有一供所述上抵顶块抵接以使所述上压刀向下运动的上凹槽,所述下滑部的上侧连接有一下抵顶块,所述下压刀开设有一供所述下抵顶块抵接以使所述下压刀向上运动的下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抵顶块具有与所述上凹槽配合的上压板块以及上抵顶杆,所述上抵顶杆一端与所述上压板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滑部连接,所述下抵顶块具有与所述下凹槽配合的下压板块以及下抵顶杆,所述下抵顶杆一端与所述下压板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滑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抵顶杆具有上连接帽,所述上滑部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上连接帽插设的上插槽,所述上插槽的两侧壁上朝内延伸有用于抵挡所述上连接帽以避免其脱离所述上插槽的上抵顶凸缘,所述下抵顶杆具有下连接帽,所述下滑部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下连接帽插设的下插槽,所述下插槽的两侧壁上朝内延伸有用于抵挡所述下连接帽以避免其脱离所述下插槽的下抵顶凸缘。
本实施例提供的铆合机构的有益效果:
由于上述铆合机构采用了上铆合气缸、下铆合气缸、上压刀及下压刀,其工作时,先将弹片及端子放置于上压刀和下压刀之间的工位上,然后,启动上铆合气缸及下铆合气缸,这样,上压刀在上铆合气缸的驱动下,竖直向下运动,而下压刀在上铆合气缸的驱动下,竖直向上运动,其相对运动,直至接触弹片和端子,并将其铆压成组合体。至此,上述铆合机构完成了自动将继电器的弹片和端子铆压成组合体的操作。因此,相比较现有对弹片及端子的压合所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动的方式而言,采用上述铆合机构对继电器弹片和端子的自动铆合,其铆合效率高、产量大以及质量高。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在于提供继电器自动组装机,其包括所述铆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继电器自动组装机的有益效果:
由于上述继电器自动组装机,其采用了铆合机构,因此,对继电器弹片和端子的自动铆合,其铆合效率高、产量大以及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铆合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铆合机构在圆圈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铆合机构10,用于铆合继电器的弹片及端子,其包括支架11,支架11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上铆合气缸12、设于上铆合气缸12下方且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下铆合气缸13、由上铆合气缸12驱动以朝下运动的上压刀14以及由下铆合气缸13驱动而向上与上压刀14相对运动以将弹片和端子铆压成组合体的下压刀15。
如图1所示,由于上述铆合机构10采用了上铆合气缸12、下铆合气缸13、上压刀14及下压刀15,其工作时,先将弹片及端子放置于上压刀14和下压刀15之间的工位上,然后,启动上铆合气缸12及下铆合气缸13,这样,上压刀14在上铆合气缸12的驱动下,竖直向下运动,而下压刀15在上铆合气缸12的驱动下,竖直向上运动,其相对运动,直至接触弹片和端子,并将其铆压成组合体。至此,上述铆合机构10完成了自动将继电器的弹片和端子铆压成组合体的操作。因此,相比较现有对弹片及端子的压合所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动的方式而言,采用上述铆合机构10对继电器弹片和端子的自动铆合,其铆合效率高、产量大以及质量高。
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上铆合气缸12和下铆合气缸13分别驱使上压刀14和下压刀15相对运动,上铆合气缸12的输出轴竖直朝上布置,下铆合气缸13的输出轴竖直朝下布置,支架11上转动连接有上摆动杆16及下摆动杆17,上摆动杆16一端与上铆合气缸12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上压刀14连接,下摆动杆17一端与下铆合气缸13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下压刀15连接。
由于上摆动杆16和下摆动杆17均可绕支架11上的支撑点摆动,因此,当上铆合气缸12的输出轴向上抵顶上摆动杆16一端时,上摆动杆16另一端将向下运动,即其带动上压刀14向下运动;同理,当下铆合气缸13的输出轴向下抵顶下摆动杆17一端时,下摆动杆17另一端将向上运动,即其带动下压刀15向上运动,故上压刀14和下压刀15做相对运动以实现对继电器的弹片和端子的自动铆合操作。
当然,还可以为,上铆合气缸12的输出轴竖直朝下,下铆合气缸13的输出轴竖直朝上,上压刀14直接与上铆合气缸12的输出轴连接,下压刀15直接与下铆合气缸13的输出轴连接。
如图1所示,为了使支架11更好地支撑固定上铆合气缸12和下铆合气缸13,支架11包括立柱111以及支撑于立柱111上端的横杆112,上铆合气缸12支撑于横杆112的上侧,下铆合气缸13支撑于横杆112的下侧,横杆112自由端朝上延伸有一支撑上端113、朝下延伸有一支撑下端114,上摆动杆16转动支撑于支撑上端113上,下摆动杆17转动支撑于支撑下端114上。
这样,上摆动杆16将以支撑上端113为转动支点,与上摆动杆16一端连接的上压刀14将在上铆合气缸12的驱动下,以支撑上端113为转动支点,摆动上升或下降,同理,下摆动杆17将以支撑下端114为转动支点,与下摆动杆17一端连接的下压刀15将在下铆合气缸13的驱动下,以支撑下端114为转动支点,摆动上升或下降。
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地引导上压刀14及下压刀15于竖直方向上升降运动,支撑上端113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上滑槽1131,上压刀14滑插于上滑槽1131中,支撑下端114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下滑槽1141,下压刀15滑插于下滑槽1141中。这样,上压刀14将沿着上滑槽1131上升或下降,而下压刀15将沿着下滑槽1141上升或下降,有利于上压刀14和下压刀15对弹片和端子进行压合操作时,不压偏、不错位,保证了压合的质量。
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上摆动杆16和下摆动杆17分别更好地带动上压刀14和下压刀15,上滑槽1131中滑插有上连接件1132,上连接件1132上端与上摆动杆16连接,下端与上压刀14连接,下滑槽1141中滑插有下连接件1142,下连接件1142下端与下摆动杆17连接,上端与下压刀15连接。
这样,上摆动杆16作用力将通过上连接件1132作用于上压刀14上,同理,下摆动杆17作用力将通过下连接件1142作用于下压刀15上。这样,有利于增强上压刀14及下压刀15的铆压强度,有利于保证上压刀14及下压刀15进行压合操作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上连接件1132与上摆动杆16更好地配合以及保证上连接件1132与上滑槽1131更好地配合,上连接件1132具有滑插于上滑槽1131中的上滑部1133以及与上滑部1133连接的上扣帽1134,上扣帽1134扣接于上摆动杆16一端,上滑部1133与上压刀14连接,同理,为了保证下连接件1142与下摆动杆17更好地配合以及保证下连接件1142与下滑槽1141更好地配合,下连接件1142具有滑插于下滑槽1141中的下滑部1143以及与下滑部1143连接的下扣帽1144,下扣帽1144扣接于下摆动杆17一端,下滑部1143与下压刀15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实现上滑部1133更好地抵接上压刀14,上滑部1133的下侧连接有一上抵顶块1135,上压刀14开设有一供上抵顶块1135抵接以使上压刀14向下运动的上凹槽141,这样,上滑部1133通过上抵顶块1135稳固地抵接于上凹槽141中,使得上连接件1132的作用力稳固地传递给上压刀14,保证上压刀14铆合操作的稳定性。
同理,为了实现下滑部1143更好地抵接下压刀15,下滑部1143的上侧连接有一下抵顶块(图中未示),下压刀15开设有一供下抵顶块抵接以使下压刀15向上运动的下凹槽(图中未示),这样,下滑部1143通过下抵顶块稳固地抵接于下凹槽中,使得下连接件1142的作用力稳固地传递给下压刀15,保证下压刀15铆合操作的稳定性。
细化地,为了便于实现上抵顶块1135与上滑部1133的连接,上抵顶块1135具有与上凹槽141配合的上压板块1136以及上抵顶杆1137,上抵顶杆1137一端与上压板块1136连接,另一端与上滑部1133连接,同理,为了便于实现下抵顶块与下滑部1143的连接,下抵顶块具有与下凹槽配合的下压板块(图中未示)以及下抵顶杆(图中未示),下抵顶杆一端与下压板块连接,另一端与下滑部1143连接。
为了便于将上抵顶杆1137安装于上滑部1133上,上抵顶杆1137具有上连接帽1138,上滑部1133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供上连接帽1138插设的上插槽1139,上插槽1139的两侧壁上朝内延伸有用于抵挡上连接帽1138以避免其脱离上插槽1139的上抵顶凸缘1140;
同理,为了便于将下抵顶杆安装于下滑部1143上,下抵顶杆具有下连接帽(图中未示),下滑部1143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供下连接帽插设的下插槽(图中未示),下插槽的两侧壁上朝内延伸有用于抵挡下连接帽以避免其脱离下插槽的下抵顶凸缘(图中未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继电器自动组装机(图中未示),其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
用于转动传送端子及弹片的转台机构;
用于将端子传送到转台机构上的送端机构;
用于将弹片传送到转台机构上的弹片输送机构;
用于将转台机构上的端子及弹片铆合成组合体的上述铆合机构10;
用于将组合体装进外壳中以形成成品的组装机构;
用于将外壳输送到组装机构处的输送机构;
送端机构、弹片输送机构、上述铆合机构10、组装机构以及输送机构沿着转台机构的转动传送方向依次布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继电器自动组装机,其采用了铆合机构10,因此,对继电器弹片和端子的自动铆合,其铆合效率高、产量大以及质量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铆合机构,用于铆合继电器的弹片及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上铆合气缸、设于所述上铆合气缸下方且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下铆合气缸、由所述上铆合气缸驱动以朝下运动的上压刀以及由所述下铆合气缸驱动而向上与所述上压刀相对运动以将弹片和端子铆压成组合体的下压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铆合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上布置,所述下铆合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下布置,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上摆动杆及下摆动杆,所述上摆动杆一端与所述上铆合气缸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压刀连接,所述下摆动杆一端与所述下铆合气缸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压刀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立柱以及支撑于所述立柱上端的横杆,所述上铆合气缸支撑于所述横杆的上侧,所述下铆合气缸支撑于所述横杆的下侧,所述横杆自由端朝上延伸有一支撑上端、朝下延伸有一支撑下端,所述上摆动杆转动支撑于所述支撑上端上,所述下摆动杆转动支撑于所述支撑下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上端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上滑槽,所述上压刀滑插于所述上滑槽中,所述支撑下端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下滑槽,所述下压刀滑插于所述下滑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槽中滑插有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上端与所述上摆动杆连接,下端与所述上压刀连接,所述下滑槽中滑插有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下端与所述下摆动杆连接,上端与所述下压刀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具有滑插于所述上滑槽中的上滑部以及与所述上滑部连接的上扣帽,所述上扣帽扣接于所述上摆动杆一端,所述上滑部与所述上压刀连接,所述下连接件具有滑插于所述下滑槽中的下滑部以及与所述下滑部连接的下扣帽,所述下扣帽扣接于所述下摆动杆一端,所述下滑部与所述下压刀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部的下侧连接有一上抵顶块,所述上压刀开设有一供所述上抵顶块抵接以使所述上压刀向下运动的上凹槽,所述下滑部的上侧连接有一下抵顶块,所述下压刀开设有一供所述下抵顶块抵接以使所述下压刀向上运动的下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抵顶块具有与所述上凹槽配合的上压板块以及上抵顶杆,所述上抵顶杆一端与所述上压板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滑部连接,所述下抵顶块具有与所述下凹槽配合的下压板块以及下抵顶杆,所述下抵顶杆一端与所述下压板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滑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抵顶杆具有上连接帽,所述上滑部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上连接帽插设的上插槽,所述上插槽的两侧壁上朝内延伸有用于抵挡所述上连接帽以避免其脱离所述上插槽的上抵顶凸缘,所述下抵顶杆具有下连接帽,所述下滑部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下连接帽插设的下插槽,所述下插槽的两侧壁上朝内延伸有用于抵挡所述下连接帽以避免其脱离所述下插槽的下抵顶凸缘。
10.继电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铆合机构。
CN201520442834.8U 2015-06-25 2015-06-25 铆合机构及其继电器自动组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9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2834.8U CN204809128U (zh) 2015-06-25 2015-06-25 铆合机构及其继电器自动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2834.8U CN204809128U (zh) 2015-06-25 2015-06-25 铆合机构及其继电器自动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9128U true CN204809128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93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4283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9128U (zh) 2015-06-25 2015-06-25 铆合机构及其继电器自动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91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5201A (zh) * 2015-12-29 2016-06-08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压盖装置
CN114769440A (zh) * 2022-01-14 2022-07-22 深圳市优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继电器上的铁芯压铆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5201A (zh) * 2015-12-29 2016-06-08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压盖装置
CN114769440A (zh) * 2022-01-14 2022-07-22 深圳市优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继电器上的铁芯压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1007B (zh) 连接器自动插针机
CN108045891B (zh) 一种防松螺栓自动涂胶机的螺栓上料机构
CN204809128U (zh) 铆合机构及其继电器自动组装机
CN104463049A (zh) 一种智能卡写芯片装置的进卡定位机构和进卡定位方法
CN207996925U (zh) 一种连接端子自动化连续冲压装置
CN106012692A (zh) 纸浆模塑产品热压机的活动滑行板升降机构
CN204638975U (zh) 线材弯折处理设备
CN205054895U (zh) 一种托架升降机构
CN104541704B (zh) 自动对中式穴盘压稳机构
CN209177591U (zh) 电芯模组组装上料机构
CN202473760U (zh) 一种继电器双工位铆合装置
CN201957346U (zh) 带同步加热装置的pcb芯片返修设备
CN204347851U (zh) 一种智能卡写芯片装置的进卡定位机构
CN207325662U (zh) 一种折弯机构
CN106409976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制造用电池片焊接装置
CN207103579U (zh) 一种框形件一次成形弯曲模
CN206882480U (zh) 电磁阀芯四工位自动折压装置
CN202917252U (zh) 上锡机构
CN218753441U (zh) 错位档料一体简化机构
CN207255000U (zh) 一种分体炖煲外壳卷边机
CN202951796U (zh) 一种颈罩翻折加工设备
CN106392354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自动化制造机构
CN106100254B (zh) 一种电机冲片制作设备及其联动机构
CN205183521U (zh) 一种洗衣机箱体的卷边模具
CN202749664U (zh) 自动送连接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