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5079U - 防偏磨深抽泵 - Google Patents

防偏磨深抽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5079U
CN204805079U CN201520465461.6U CN201520465461U CN204805079U CN 204805079 U CN204805079 U CN 204805079U CN 201520465461 U CN201520465461 U CN 201520465461U CN 204805079 U CN204805079 U CN 204805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arrel
pump barrel
pump
out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54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生健
李勇
蒋孟岑
李思洋
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54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5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5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5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偏磨深抽泵,包括泵筒和滑动设置于所述泵筒内的柱塞,所述泵筒外固定套设有外管,所述泵筒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有能够使液体进入所述流体通道的游动阀,所述游动阀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使液体进入所述泵筒的固定阀,所述固定阀全部位于所述外管内。本实用新型的防偏磨深抽泵在所述泵筒的扶正作用下,利用柱塞反馈力推动所述柱塞下行,避免了抽油杆在下行时因受阻力失稳而造成弯曲,解决了杆柱失稳弯曲造成杆管偏磨的问题。

Description

防偏磨深抽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杆泵采油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稀油开采的防偏磨深抽泵。
背景技术
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低渗油藏的地层能量逐渐降低,泵挂深度也随之逐渐加深,由此产生的断、卡、脱、漏检泵井次大量增多。各油田均采用了不同结构形式的抽油泵及泵上保护装置、多功能防卡器、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金属扶正器、杆尼龙扶正器等配套工具以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并取得了一定的措施效果。
然而,有杆泵的管杆发生偏磨,主要是因为在有杆泵抽油的过程中,抽油杆下行受到的阻力,该阻力主要有柱塞与泵筒之间的半干摩擦力、液体流经游动阀时产生的液流阻力以及液体作用于杆柱下端面的浮力,这些阻力导致下部杆柱受压失稳容易发生弯曲,使管杆发生偏磨。
由于各油田所采用的方法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杆柱的受力状况,因此,杆柱下行受力弯曲造成的杆管偏磨不可避免,同时,低渗油藏油井开采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抽油泵的“胀泵”,间隙漏失量大、泵筒寿命短;泵径较小造成游动阀阀罩薄弱易断,且因游动阀的阀球直径小,游动阀的关闭不及时、不严密,易造成游动阀漏失;铁屑沉积以及油井出砂、结垢等机械杂物造成卡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杆柱下行受力弯曲造成的杆管偏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偏磨深抽泵,能够避免杆柱受压失稳,以解决杆柱失稳弯曲造成杆管偏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偏磨深抽泵,包括泵筒和滑动设置于所述泵筒内的柱塞,所述泵筒外固定套设有外管,所述泵筒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有能够使液体进入所述流体通道的游动阀,所述游动阀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使液体进入所述泵筒的固定阀,所述固定阀全部位于所述外管内。
所述柱塞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上柱塞、抽油杆短节和下柱塞,抽油杆短节与所述泵筒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上柱塞的上端能拆卸地连接有用于连接抽油杆的抽油杆接头。
所述泵筒包括上部泵筒和下部泵筒,所述外管包括上部外管和下部外管,所述上部泵筒和所述下部泵筒之间通过筒形的上部接头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外管和所述下部外管之间也通过上部接头固定连接,设于所述上部泵筒与所述上部外管之间的所述流体通道为上流体通道,设于所述下部泵筒与所述下部外管之间的所述流体通道为下流体通道;上部接头的侧壁内设置有彼此隔开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环形空间和所述防偏磨深抽泵的外侧,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上流体通道和所述下流体通道。
所述第一流道为设置在上部接头的侧壁内的斜通孔,斜通孔位于上部接头的中部;所述第二流道为设置在上部接头的侧壁内沿轴向贯通的竖直通孔。
所述上部外管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上外管和过渡接头,所述下部外管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吊卡接头、提升短节、变扣接头和下外管,上外管的上部设有泵上接箍;
所述上部泵筒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上泵筒、上扶正接头和上部加长管,所述下部泵筒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下泵筒、下扶正接头、下部加长管和下部接头,上扶正接头和下扶正接头均为外壁上设置有扶正块的管状接头,上泵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上外管相匹配的泵筒扶正块,下泵筒通过“O”形密封圈与上部接头的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有外通阀罩,所述固定阀与外通阀罩的下端连接,所述游动阀位于外通阀罩内,外通阀罩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上环形空腔,所述上环形空腔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外通阀罩的侧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游动阀的出口端和所述环形空腔的斜通孔,外通阀罩的侧壁内还设置连通所述游动阀的入口端和所述泵筒的内部的直通孔。
所述游动阀包括游动阀罩、游动阀球、游动阀座和游动接头。
所述固定阀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下环形空腔,所述下环形空腔与所述上环形空腔连通,所述固定阀的出口端与所述游动阀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固定阀包括固定阀罩、固定阀球和固定阀座。
所述外管的下端设置有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下部接头、沉砂短节和丝堵,所述固定阀的入口端通过筒形的固定接头与下部接头连接固定,下部接头的侧壁内设有连通下部接头的外侧和固定接头的内部的进油孔,下部接头的侧壁内还设置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的上端与所述下环形空腔连通,轴向通孔的下端与沉砂短节的内腔连通。
下部接头外设有筛网,筛网的位置与进油孔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偏磨深抽泵在所述泵筒的扶正作用下,利用柱塞反馈力推动所述柱塞下行,避免了抽油杆在下行时因受阻力失稳而造成弯曲,解决了杆柱失稳弯曲造成的杆管偏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偏磨深抽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偏磨深抽泵的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偏磨深抽泵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通阀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游动阀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阀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抽油杆接头,2.泵上接箍,3.上柱塞,4.泵筒扶正块,5.上外管,6.上泵筒,7.上扶正接头,8.上部加长管,9.抽油杆短节,10.过渡接头,11.上部接头,111.斜通孔,112.竖直通孔,12.“O”形密封圈,13.吊卡接头,14.提升短节,15.变扣接头,16.下泵筒,17.下柱塞,18.下扶正接头,19.下外管,20.下部加长管,21.下部接头,22.外通阀罩,221.斜通孔,222.直通孔,23.游动阀罩,231.定位块,232.通孔,24.游动阀球,25.游动阀座,26.游动接头,27.固定阀罩,271.定位块,272.通孔,28.固定阀球,29.固定阀座,30.固定接头,31.下部接头,311.进油孔,312.轴向通孔,32.筛网,33.沉砂短节,34.丝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偏磨深抽泵,包括泵筒和滑动设置于所述泵筒内的柱塞,所述泵筒外固定套设有外管,所述泵筒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有能够使液体进入所述流体通道的游动阀,所述游动阀的下端连接有能够使液体进入所述泵筒的固定阀,所述固定阀全部位于所述外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防偏磨深抽泵在柱塞外滑动套设泵筒,并将所述游动阀和所述固定阀均设置于所述外管内,在所述泵筒的扶正作用下,利用柱塞反馈力推动所述柱塞下行,以避免抽油杆在下行时因受阻力失稳而造成弯曲,解决杆柱失稳弯曲造成杆管偏磨的问题。同时,所述柱塞采用实心结构,也提高了所述柱塞的强度,使所述柱塞能够更加适用于深井的稀油开采工作。
所述防偏磨深抽泵的柱塞的长度较长,以便于应用于深井的采油工作。所述柱塞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上柱塞3、抽油杆短节9和下柱塞17,抽油杆短节9与所述泵筒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上柱塞3的上部能拆卸地连接有用于连接抽油杆的抽油杆接头1。由于在所述防偏磨深抽泵的工作过程中,上柱塞3的上部始终位于所述泵筒的外面,因此与抽油杆接头1连接的抽油杆也位于所述泵筒的外面,抽油杆的直径不再受所述泵筒的内径的限制,可以采用大直径的抽油杆以提升抽油杆的强度,以更加适用于深井的稀油开采工作。
所述泵筒包括上部泵筒和下部泵筒,所述外管包括上部外管和下部外管,所述上部泵筒和所述下部泵筒之间通过筒形的上部接头11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外管和所述下部外管之间也通过上部接头11固定连接,设于所述上部泵筒与所述上部外管之间的所述流体通道为上流体通道,设于所述下部泵筒与所述下部外管之间的所述流体通道为下流体通道;上部接头11的侧壁内设置有彼此隔开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环形空间和所述防偏磨深抽泵的外侧,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上流体通道和所述下流体通道。在所述外管和所述柱塞间设置的所述上部泵筒和所述下部泵筒,使所述防偏磨深抽泵形成了“双筒”结构,从而消除了抽油泵普遍存在的“胀泵”现象,减少了间隙漏失,改善的所述泵筒的承载能力,提高了所述防偏磨深抽泵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流道为设置在上部接头11的侧壁内的斜通孔111,斜通孔111位于上部接头11的中部;所述第二流道为设置在上部接头11的侧壁内沿轴向贯通的竖直通孔112。斜通孔111由上部接头11的侧壁向上部接头11的内腔倾斜向上设置,在抽油杆上行或下行的过程中,环空液体通过斜通孔111与上部加长管8连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部外管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上外管5和过渡接头10,所述下部外管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吊卡接头13、提升短节14、变扣接头15和下外管19,上外管5的上部设有泵上接箍2。下外管19以及沉砂尾管的重量和所述下部外管承受的液柱压力均作用于下外管19、吊卡接头13、变扣接头14和提升短节15上,减少了所述泵筒承受的载荷,避免了所述泵筒的变形,加强了所述泵筒的承载能力,使所述防偏磨深抽泵更加适用于深井的开采工作。
所述上部泵筒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上泵筒6、上扶正接头7和上部加长管8,所述下部泵筒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下泵筒16、下扶正接头18、下部加长管20和下部接头21,上扶正接头7和下扶正接头18均为外壁上设置有扶正块的管状接头,上泵筒6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上外管5相匹配的泵筒扶正块4,下泵筒16通过“O”形密封圈12与上部接头11的内壁密封连接。
下部接头21的下端通过外螺纹连接有外通阀罩22以便于在在所述泵筒的下端设置所述游动阀和所述固定阀,其中,外通阀罩22呈筒形,所述固定阀与外通阀罩22的下端连接,所述游动阀位于外通阀罩22内,外通阀罩22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上环形空腔,所述上环形空腔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如图5所示,外通阀罩22的侧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游动阀的出口端和所述环形空腔的斜通孔221,外通阀罩22的侧壁内还设置连通所述游动阀的入口端和所述泵筒的内部的直通孔222。
具体的是,所述游动阀包括游动阀罩23、游动阀球24、游动阀座25和游动接头26。如图6所示,游动阀罩23的上部一体成型有定位块231,定位块231设置有4个沿周向均匀排布的轴向贯通的通孔232,游动接头26为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倒U型通槽的管状结构,游动阀罩23固定设置于外通阀罩22的下端,游动接头26固定于游动阀罩23的下端,游动阀座25顶抵于游动阀罩23和游动接头26之间,游动阀球24位于定位块231和游动阀座25之间,且游动阀座25设有与游动阀球24匹配的流道。由于外通阀罩22对所述游动阀的保护作用,解决了游动阀罩23薄弱易断的问题;而定位块231对游动阀球24的限位作用,使游动阀球24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开启和关闭,解决了所述游动阀漏失的问题。
所述固定阀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下环形空腔,所述下环形空腔与所述上环形空腔连通,所述固定阀的出口端与所述游动阀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固定阀包括固定阀罩27、固定阀球28和固定阀座29。如图7所示,固定阀罩27的上部一体成型有定位块271,定位块271设置有4个沿周向均匀排布的轴向贯通的通孔272,固定阀罩27固定设置于外通阀罩22的下端,固定阀罩27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接头30,固定阀座29顶抵于固定阀罩27和固定接头30之间,固定阀球28位于定位块271和固定阀座29之间,且固定阀座29设有与固定阀球28匹配的通道。
所述外管的下端设置有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下部接头31、沉砂短节33和丝堵34,所述固定阀的入口端通过筒形的固定接头30与下部接头31连接固定。如图8所示,下部接头31的侧壁内设有连通下部接头31外部和固定接头30内部的进油孔311,下部接头31的侧壁内还设置有轴向通孔312,轴向通孔312的上端与所述下环形空腔连通,轴向通孔312的下端与沉砂短节33的内腔连通。进油孔311由下部接头31的外壁向下部接头31的内腔倾斜向上设置,下部接头31外设有筛网32,筛网32的位置与进油孔311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防偏磨深抽泵在所述外管的下端设置了沉砂结构,带着砂粒等机械杂物的液体经过筛网32的过滤后,自进油孔311进入下部接头31,从而避免了由于油井出砂、结垢等机械杂物进入泵筒造成的卡泵问题;液体中残留的砂粒等机械杂质部分随液体排除到地面,部分沉积下来经上部接头11的第二流道竖直通孔112和所述下部泵筒与所述下部外管之间的下流体通道落入沉砂短节33及沉砂尾管和丝堵34内,从而有效防止液体中的砂粒等机械杂质进入泵筒卡住或埋住所述柱塞。
下面以图1至图8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防偏磨深抽泵的工作过程。
下井:将泵上接箍2与油管柱连接后下入井内,将抽油杆接头1与抽油杆连接后将所述柱塞下入所述泵筒内,所述柱塞随所述抽油杆一起上下运动,所述泵筒与所述外管不动。
上冲程:所述柱塞随所述抽油杆上行过程中,游动阀球24在自重作用下关闭游动阀座25,上柱塞3在上泵筒6内、下柱塞17在下泵筒16内随所述抽油杆一起上行;在沉没压力的作用下,固定阀球28打开,液体经过筛网32进入下部接头31,并依次流经固定接头30、固定阀座29、固定阀罩27,通过外通阀罩22的直通孔222,进入下部加长管20和流入下泵筒16内,完成进液。
下冲程:所述柱塞随所述抽油杆下行过程中,固定阀球28在自重作用下关闭固定阀座29,上柱塞3在上泵筒6的上方、下柱塞17在下泵筒16的上方随所述抽油杆一起下行;在液压作用下,游动阀球24上行打开,所述游动阀下方的液体依次流经游动接头26、游动阀座25、游动阀罩23,然后通过外通阀罩22的斜通孔221,进入所述上环形空腔、所述下环形空腔和所述下部泵筒与所述下部外管之间的下流体通道,完成排液,所述上环形空腔、所述下环形空腔和所述下流体通道内的液体中残留的砂粒会通过轴向通孔312沉积落入沉砂短节33及沉砂尾管和丝堵34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应当地涵盖了与本案创新点有关的其他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10)

1.一种防偏磨深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磨深抽泵包括泵筒和滑动设置于所述泵筒内的柱塞,所述泵筒外固定套设有外管,所述泵筒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有能够使液体进入所述流体通道的游动阀,所述游动阀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使液体进入所述泵筒的固定阀,所述固定阀全部位于所述外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磨深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上柱塞(3)、抽油杆短节(9)和下柱塞(17),抽油杆短节(9)与所述泵筒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上柱塞(3)的上端能拆卸地连接有用于连接抽油杆的抽油杆接头(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偏磨深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包括上部泵筒和下部泵筒,所述外管包括上部外管和下部外管,所述上部泵筒和所述下部泵筒之间通过筒形的上部接头(11)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外管和所述下部外管之间也通过上部接头(11)固定连接,设于所述上部泵筒与所述上部外管之间的所述流体通道为上流体通道,设于所述下部泵筒与所述下部外管之间的所述流体通道为下流体通道;上部接头(11)的侧壁内设置有彼此隔开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环形空间和所述防偏磨深抽泵的外侧,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上流体通道和所述下流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偏磨深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为设置在上部接头(11)的侧壁内的斜通孔(111),斜通孔(111)位于上部接头(11)的中部;所述第二流道为设置在上部接头(11)的侧壁内沿轴向贯通的竖直通孔(1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偏磨深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外管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上外管(5)和过渡接头(10),所述下部外管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吊卡接头(13)、提升短节(14)、变扣接头(15)和下外管(19),上外管(5)的上部设有泵上接箍(2);
所述上部泵筒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上泵筒(6)、上扶正接头(7)和上部加长管(8),所述下部泵筒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下泵筒(16)、下扶正接头(18)、下部加长管(20)和下部接头(21),上扶正接头(7)和下扶正接头(18)均为外壁上设置有扶正块的管状接头,上泵筒(6)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上外管(5)相匹配的泵筒扶正块(4),下泵筒(16)通过“O”形密封圈(12)与上部接头(11)的内壁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磨深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的下端连接有外通阀罩(22),所述固定阀与外通阀罩(22)的下端连接,所述游动阀位于外通阀罩(22)内,外通阀罩(22)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上环形空腔,所述上环形空腔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外通阀罩(22)的侧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游动阀的出口端和所述环形空腔的斜通孔(221),外通阀罩(22)的侧壁内还设置连通所述游动阀的入口端和所述泵筒的内部的直通孔(2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偏磨深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游动阀包括游动阀罩(23)、游动阀球(24)、游动阀座(25)和游动接头(2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偏磨深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阀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下环形空腔,所述下环形空腔与所述上环形空腔连通,所述固定阀的出口端与所述游动阀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固定阀包括固定阀罩(27)、固定阀球(28)和固定阀座(2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偏磨深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下端设置有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下部接头(31)、沉砂短节(33)和丝堵(34),所述固定阀的入口端通过筒形的固定接头(30)与下部接头(31)连接固定,下部接头(31)的侧壁内设有连通下部接头(31)的外侧和固定接头(30)的内部的进油孔(311),下部接头(31)的侧壁内还设置有轴向通孔(312),轴向通孔(312)的上端与所述下环形空腔连通,轴向通孔(312)的下端与沉砂短节(33)的内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偏磨深抽泵,其特征在于,下部接头(31)外设有筛网(32),筛网(32)的位置与进油孔(311)的位置相对应。
CN201520465461.6U 2015-07-01 2015-07-01 防偏磨深抽泵 Active CN204805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5461.6U CN204805079U (zh) 2015-07-01 2015-07-01 防偏磨深抽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5461.6U CN204805079U (zh) 2015-07-01 2015-07-01 防偏磨深抽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5079U true CN204805079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9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5461.6U Active CN204805079U (zh) 2015-07-01 2015-07-01 防偏磨深抽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50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205A (zh) * 2018-02-06 2019-08-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力喷射泵泵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205A (zh) * 2018-02-06 2019-08-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力喷射泵泵筒
CN110118205B (zh) * 2018-02-06 202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力喷射泵泵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3861B (zh) 一种膨胀管膨胀工艺方法及工具系统
CN204532262U (zh) 井下多级流量控制阀
CN206071845U (zh) 一种防偏磨抽油泵
CN201705249U (zh) 水平井连续射流解堵管柱
CN204805079U (zh) 防偏磨深抽泵
CN105756909B (zh) 井下抽油泵
CN205532511U (zh) 油井抽油装置
CN104948147A (zh) 分流装置、稠油降粘开采系统及其采出方法
CN105587286B (zh) 防漏失洗井封隔器
CN109555500B (zh) 一种用于尾管井分段洗井的循环通路转换工具
CN201078328Y (zh) 差动式井下液力抽油泵
CN103437984B (zh) 多功能实心柱塞管式抽油泵
CN206346723U (zh) 一种电动潜油往复泵在油气井上的排采装置
CN202732297U (zh) 无杆液力反馈抽油泵
CN102235346A (zh) 杆式深采抽油泵
CN205315240U (zh) 一种用于防砂工艺的合金沉砂抽油泵
CN205349677U (zh) 环形柱塞小排量管式抽油泵
CN203161503U (zh) 新型防卡抽油泵
CN103334919B (zh) 三通道防砂固定阀
CN104832128B (zh) 无污染洗井装置
CN109577888B (zh) 油管连续注入装置、注入方法及一种不停泵换油管方法
CN201679699U (zh) 一种四防深井抽油泵
CN103388464A (zh) 同心双管柱反循环连续冲煤粉系统井口装置
CN203420678U (zh) 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
CN203394445U (zh) 一种新型深抽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