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8164U - 手臂式扶椅 - Google Patents

手臂式扶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8164U
CN204798164U CN201520582256.8U CN201520582256U CN204798164U CN 204798164 U CN204798164 U CN 204798164U CN 201520582256 U CN201520582256 U CN 201520582256U CN 204798164 U CN204798164 U CN 204798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upporting plate
foot
sideslip road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22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家福
邹永平
屈宇
邹家鸿
邹家华
胡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NGDA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ining Ch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ining Ch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ining Ch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822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8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8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81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手臂式扶椅,是一种转移椅,主要由椅身部分、扶臂部分组成。椅身部分由踏杆、推手、升降柱、脚架、横块、移动横块、挡栏、前边框、后边框组成。背靠和脚靠对称铰连在座架的两端。扶臂部分由横滑道、托板、升降装置、推进装置组成,安装在后边框上。升降装置由立滑架、立滑块、横滑道、电机、丝杆、螺母支架、支架组成。推进装置由横滑道、夹板、托板、拉布、上卷筒、下卷筒、导向筒、绞轮、导向轮、拉绳、电机、边框滑道、边框滑块组成。在转移病人中,上卷筒、下卷筒、绞轮相互配合,托板插入人体下边时,托板下边的拉布能同步绕过托板前端铺在托板上面。托板上下面拉布同步拉动时,托板收回,对人体没有摩擦。能实现扶椅与床之间人体的转移。

Description

手臂式扶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手臂式扶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座椅,对于能够移动身体的人来说,都可以自行坐上椅子或离开椅子,可以坐着看书,自行或被人推着到户外活动。但对于得了疾病的人,失去移动身体能力的人,要在椅子上坐一会,就必须要一至二人搀扶才行。尤其是体重的人,由一个护士或家庭女护理员从病床上扶上座椅和从座椅上扶上床,都是非常费力的,病人也感觉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把病人从床上扶上座椅,又能从座椅上把病人扶上床面的手臂式扶椅。
本实用新型仿照人的手臂设计一种机械臂,安装在特制的椅子上,随椅行走,具有搀扶病人上床、下床、上椅、下椅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手臂式扶椅,主要由椅身部分、扶臂部分组成。椅身部分由踏杆、推手、升降柱、脚架、横块、移动横块、挡栏、前边框、后边框组成。椅身部分分为脚靠、座架、背靠、尾架五节。尾架的前、后边框安装在背靠、脚靠的前、后边框中。扶臂部分由横滑道、托板、升降装置、推进装置组成。升降装置由立滑架、立滑块、横滑道、电机、丝杆、螺母支架、支架组成。推进装置由横滑道、夹板、托板、拉布、上卷筒、下卷筒、导向筒、绞轮、导向轮、拉绳、电机、边框滑道、边框滑块组成。立滑架下端固定在边框滑块上,互相垂直。立滑块下方两边固定在横滑道两侧边上,互相垂直。横滑道后端连接固定有夹板。上卷筒、下卷筒安装在二块夹板之间,电机安装在夹板外边板面上。拉布一个端头固定在上卷筒上,另一个端头固定在下卷筒上。托板安装在横滑道中。托板上面的拉布与上卷筒连接,托板下面的拉布与下卷筒连接。
手臂式扶椅以下简称扶椅。椅身部分分为五节,中间一节叫座架。座架一端的叫背靠,座架另一端的叫脚靠。背靠、脚靠外端的是尾架。尾架与背靠、脚靠以下统称背靠或脚靠。背靠和脚靠分别用轴销铰连在座架的两端。脚靠与座架之间、背靠与座架之间安装有调角装置。座架两边的边框下方安装了升降柱和脚架。脚架下端有轮子。升降柱安装在脚架竖直管套中。升降柱可以升降床面高低。转动调角装置使背靠向上转动一个角度,即成一般椅子的背靠部分。转动调角装置使脚靠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即变成了扶椅。同理,把背靠、脚靠转动到与座架平齐,扶椅即变成了扶床。在扶床的长度方向,一边的边框叫前边框,另一边的边框叫后边框。扶床的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横块。同样,扶床可以变成扶椅。
座架、背靠、脚靠都有相同的前、后边框和横块,用以固定各自的长方形框架。尾架的前、后边框呈方形,插进背靠、脚靠的前、后边框方形管内,可以拉出与推进,即伸出与缩短。尾架能伸缩的作用是:1、扶椅变成扶床时,可以根据被转移病人的身高和房间空间来调整扶床的长度,以方便与病床对接。2、当扶床变成扶椅时,背靠、脚靠都太长,特别是脚靠,抵在地上把扶椅顶起太高。为解决这一难题,特设置尾架可以伸缩。尾架前、后边框推进脚靠、背靠前、后边框中并被锁定后,脚靠、背靠长度缩短,才使扶床可以变成扶椅。以下所述尾架、背靠、脚靠、座架的前边框、后边框统称前边框、后边框,或前、后边框。
尾架二根前、后边框下边连接固定有一根横块。尾架上安装有一套扶臂部分。尾架前、后边框外端头连接有推手,用以推动扶床、扶椅。脚靠和背靠能够相互变换。背靠、脚靠可以根据转移病人、病床的方位改变,背靠可以变作脚靠,只要把推手方向扭转向上,并固定,即可成踏杆。
扶臂部分由横滑道、托板、升降装置、推进装置组成。托板和拉布组成扶臂。托板前段成楔状,楔口是半径很小的圆弧形,用塑料制成,摩擦很小。托板内部有金属骨架,外表面覆盖一层薄塑料材料。横滑道两侧内边中,设置有滑道。托板两侧边有滑块,插进横滑道中。托板插进横滑道的滑道中后,托板下面与横滑道之间仍有适当间隙。托板前方距楔口五至十公分处,两侧边没有滑块,横滑道相应位置两侧边成斜状。
每一个扶臂部分有一套独立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
扶臂部分的升降装置由立滑架、立滑块、横滑道、电机、丝杆、螺母支架、支架组成。立滑架下端固定在边框滑块上,互相垂直。立滑块下方两边固定在横滑道两侧边上,互相垂直。立滑块两边的滑块安装在立滑架两边的滑道内。立滑架中间设置有与横滑道配合的缺口。横滑道穿过立滑架,可以随立滑块上下移动。电机连同减速器,以下简称电机。电机安装在立滑块下方固定的支架上。电机输出轴与一根丝杆相连接。立滑架上方连接固定有螺母支架。丝杆拧进螺母支架相应的螺母内。电机的正反转,即带动立滑块上升与下降,电机随立滑块升降,带动横滑道和托板上升与下降。每个扶臂部分的上抬高度可以调整。
扶臂部分的推进装置由横滑道、夹板、托板、拉布、上卷筒、下卷筒、导向筒、绞轮、导向轮、拉绳、电机、边框滑道、边框滑块组成。夹板固定在横滑道后端。上卷筒、下卷筒安装在二块夹板之间。电机安装在夹板外板面上,驱动上、下卷筒正反转动。
在下卷筒下方安装有导向筒。拉布一端固定并卷缠在上卷筒上,另一端从托板上面拉到托板前端,绕过托板前端从托板下面与横滑道之间的间隙中拉回,绕过导向筒拉向下卷筒,并固定卷缠在下卷筒上。绞轮、导向轮、拉绳安装在横滑道侧边。在横滑道一个侧边后端安装一个绞轮和电机。在横滑道同一侧面前端下方安装一个小的导向轮。一根拉绳一端固定在绞轮上,并缠绕适当圈数,拉绳另一端绕过导向轮,拉回到托板后端同一侧面适当位置,固定在托板上。电机正转即拉动拉绳,拉绳通过导向轮即拉动托板向前移动。
当要把人体从床上转移到扶椅上时,先把扶椅变成扶床,与床对接。电机带动绞轮拉动通过导向轮的拉绳拉托板向外伸出,上卷筒不动,下卷筒处于可以反转的自然状态。托板下面的拉布绕过托板前端,随托板伸出而相对受托板上面拉布拉动情况下,继续铺在托板上面。托板和拉布插进人体与床面之间。座架下边的升降柱上升,即可抬起人体。
人体收回扶椅时,绞轮处于可以反转的自然状态。上卷筒、下卷筒同步拉动拉布,拉动托板前端而收回到初始位置。把扶床变成扶椅。
当把人体从扶椅转移到床上时,把扶椅变成扶床,与床对接。扶臂部分抬起人体到床上适当高度,上卷筒不动,下卷筒转动拉拉布并带动托板收回,人体即落放在床上。
边框滑道设置在后边框上。边框滑块安装在边框滑道中。边框滑块与边框滑道之间安装有手动锁定装置。松开锁定装置,可以手推横滑道左右移动,即扶臂部分可以左右移动,移动后手动锁紧。
托板、拉布插进人体与床面之间,及扶臂部分抬起人体放置在床上的过程是自动控制完成。其余过程由操作者手动完成。
座架、背靠、脚靠、尾架的框架上,都固定有横块,作用是:一方面固定框架的形状,使其不变形;另一方面是在人体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起支撑抬起作用,就如一种椅子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木条一样。
横滑道两边安装有移动横块。移动横块两端下方切除了一个长方体,形成一个“方形”空缺。方形“空缺”的上方块面搭靠在前、后边框上面,可以左右滑动。当横滑道前端落在前边框上时,横块和移动横块上平面与托板上平面高度平齐。相邻移动横块之间、移动横块与相邻横滑道之间、移动横块与相邻横块之间,两边靠近两端位置都有牵绳相连。移动横块的安装数量和牵绳的长度,根据各需要移动的横滑道之间和需要移动的横滑道与横块之间的距离确定。一般牵绳总长度比横块之间的距离要长。这样,当横滑道向左、向右沿前、后边框移动时,可以推动前边方向的移动横块相互靠拢,而又拉动后边方向的移动横块的牵绳逐个拉直,使因横滑道移动出现的空位区有移动横块填补,对人体同样有支撑。尾架与背靠之间只安装一根移动横块就够了,因为尾架拉出不会太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把扶床的床架分成座架、背靠、脚靠、尾架五节。尾架的前、后边框可以在背靠、脚靠的前、后边框中伸出与收回,可以改变扶床长度和缩短扶椅脚靠、背靠的长度。使扶椅可以变成扶床,扶床可以变成扶椅。2、每个扶臂部分有独立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可以根据病人躺卧的情况调节每个托板扶抬时的高度。每个托板可以同时全部插进或分次插入人体与床面之间。3、扶臂部分可以在扶床上左右移动,适应不同身高的病人的需要。4、可以方便地把人体从床上转移到扶椅上。病人可以在扶椅上,在陪护人员的推动下到户外移动活动。又可以方便地把病人从扶椅上转移到床上。5、转移体重的病人,陪护人员很轻松,病人也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手臂式扶椅整体结构图。
图2是扶椅变成扶床情况图。
图3是扶臂部分放大图及移动横块安装图。
图4是托板、拉布、卷筒组合图。
图5是绞轮、拉绳、导向轮安装图。
图6是图5中A-A放大图。
图7是扶椅变成扶床后,与病床对接情况图。
图8是扶臂抬起病人正收回扶床情况图。
附图中:踏杆1、后边框2、电机3、螺母支架4、轴销5、夹板6、上卷筒7、下卷筒8、立滑块9、丝杆10、立滑架11、横块12、横滑道13、移动横块14、托板15、牵绳16、拉布17、前边框18、挡栏19、推手20、边框滑道21、升降柱22、边框滑块23、脚架24、轮子25、导向筒26、支架27、拉绳28、导向轮29、绞轮30、拉绳扣31、病床32、病人33。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是手臂式扶椅整体结构图。椅身部分中间的是座架。座架两边是脚靠和背靠。背靠和脚靠外边是尾架。座架下边安装有升降柱22,升降柱22安装在脚架24的立管内。升降柱由脚架24的立管或自身管内安装的液压缸进行升降。脚架上有轮子25。座架、背靠、脚靠都是由前边框18、后边框2、横块12组成的框架。背靠用轴销5铰连在座架右边的前、后边框上,脚靠用轴销5铰连在座架左边的前、后边框上。背靠与脚靠的结构是相同的,以座架对称。背靠与座架之间,脚靠与座架之间都安装了调角装置。调角装置是现有技术,有多种结构,为了图面主要结构的清楚,调角装置未画出。尾架的前边框18、后边框2外端有推手20,可以扳转向下锁定,即成扶椅的推手。扭开锁定,把推手向上扳,再锁定,即成左边脚靠下边的踏杆1。根据转移过程方位的需要,背靠能够变成脚靠,脚靠能够变成背靠。调整背靠角度和脚靠角度,使背靠和脚靠都与座架平齐,扶椅就变成了扶床。把图1中右边背靠调角转动向下,左边脚靠调角转动向上,反向扳转推手并锁定,原背靠即变成了脚靠。
座架的前、后边框上安装了挡栏19,挡栏19可以扳转到前、后边框下边。前、后边框之间安装固定有横块12。座架、背靠、脚靠、尾架上都安装了一套扶臂部分。参看扶臂部分放大图3。尾架的前边框18、后边框2是方形管,插进背靠、脚靠的前、后边框中,可以拉出与推进。图1中,尾架的前、后边框是推进背靠、脚靠的前、后边框的状态。
图2中,是扶椅变成扶床情况图。调整图1中扶椅背靠和脚靠角度,使其与中间的座架平齐,就变成了扶床。尾架的前、后边框可以拉出或推进原背靠或脚靠的前、后边框,可以改变扶床的长度,以适应病人身高情况和适应病床周围空间情况,方便扶抬病人。图2中尾架是拉出使扶床变长的情况。扶臂部分及移动横块14参见图3。
图3中,是扶臂部分放大图和移动横块安装图。在座架、背靠、脚靠的后边框2上面,设置有边框滑道21。边框滑块23安装在边框滑道21中,可以左右移动。扶臂部分安装在边框滑块23上,可以手动滑动在扶床上左右移动,并有手动锁定装置。当扶臂部分向一个方向移动时,就会造成后面有一个空缺区。为了控制空缺区在正常范围内,就在横滑道13的两边的前、后边框上安装移动横块14。移动横块14形状就像公园里的一种椅子上,间隔适当距离固定一根木块条一样。移动横块两端头下方切除一个方形体,只剩半边木块,把半边木块的空缺处搭放在前、后边框上。相邻移动横块之间、移动横块与相邻横滑道之间、移动横块与相邻横块之间,两边靠近两端位置都有牵绳16相连。牵绳16的长度,决定两移动横块的距离。牵绳共二根,在前、后边框内侧各连一根。把多根移动横块连成一个木条帘。当扶臂部分向一个方向移动,如图3中的右方,就把左边的与移动横块连接的牵绳16拉直,并随扶臂部分右行,以填补扶臂部分右移出现的空缺。同时,横滑道13推挤图3中右边的移动横块相互靠拢,牵绳向下弯落。
每个扶臂部分有独立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升降装置由立滑架11、立滑块9、横滑道13、电机3、丝杆10、螺母支架4、支架27组成。立滑架11下端固定在边框滑块23上,相互垂直。立滑架11两边的框架内侧设有滑道。立滑块9两边下端与横滑道13两边连接固定成一体,相互垂直。立滑架中间设置有与横滑道配合的缺口。横滑道穿过立滑架,可以随立滑块上下移动。电机3带减速器,安装在立滑块下方的支架27上。电机3输出轴与丝杆10连接。丝杆10上方拧进螺母支架4的螺母内。螺母支架4与立滑架的上端后方固定在一起。电机3的正反转即使丝杆在螺母支架中正反转动。由于螺母是固定不动的,就使丝杆带动立滑块上下移动。即带动横滑道上升与下降。
推进装置由横滑道13、夹板6、托板15、拉布17、上卷筒7、下卷筒8、导向筒26、绞轮30、导向轮29、拉绳28、电机3、边框滑道21、边框滑块23组成。为了观察方便,图1、图3中取掉了夹板6内的拉布17,可以看到被拉布挡住的卷筒。
夹板6连接固定在横滑道13后端。上卷筒7、下卷筒8、导向筒26安装在二块夹板6之间。电机3安装在夹板外面板上,驱动上、下卷筒转动。参看图4。
当横滑道前端落在前边框上时,横块和移动横块上平面与托板上平面高度平齐。
图4中,是托板、拉布、卷筒组合图。为了观察方便,取掉了横滑道、夹板、电机。托板15和拉布17组成扶臂。托板15安装在横滑道内。托板前部成楔状,楔口是一个半径很小的光滑圆弧面,半径可在一毫米左右。托板后段侧边设置有一段滑块。托板下方两边有凸棱,凸棱突起一毫米至二毫米。横滑道结构参见图5和图6。
图6中,是图5中A-A放大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横滑道的横截面。横滑道两侧内边设置有与图4中的托板两边相配合的滑道。托板插进横滑道后,托板下面与横滑道之间仍有适当间隙。图4中,上卷筒7固定拉布17一个端头,并卷缠适当圈数。拉布17另一端头从托板上面拉到托板前端楔口,绕过楔口,从托板下平面两根凸棱之间拉回来绕过导向筒26,拉布端头固定在下卷筒8上,并卷缠适当圈数。拉布覆盖托板整个上平面。拉绳扣31固定在托板后段滑块上边,可以让过横滑道两边滑道槽口边块上平面,托板在横滑道中滑动时,互不干涉。拉绳28一个端头挂在拉绳扣31上。
图5中,是绞轮、拉绳、导向轮安装图。立滑架11下端固定在边框滑块23上,边框滑块安装在后边框2的边框滑道21中。横滑道13固定在立滑块9下端两边,横滑道后端连接固定有夹板6。横滑道前端处于高于前边框18状态。在扶抬人体收回后,横滑道就落下放在前边框上。绞轮30安装在横滑道后端侧边上,导向轮29安装在横滑道同一侧边的前段。绞轮30与安装在横滑道后端下面的支架上的电机3连接,并由电机驱动绞轮转动。拉绳28一个端头固定并缠绕在绞轮30上,拉绳另一个端头拉向横滑道前端,绕过导向轮29,拉回到横滑道后段上方的托板的拉绳扣31上。横滑道前端两侧边逐渐下降,没有滑道,以适应托板前端的楔状块形状。当电机3驱动绞轮拉拉绳时,拉绳绕过导向轮29拉托板的拉绳扣向图5右边移动,就可以使托板向外伸出。当托板后端前进到横滑道前端一定位置,即自动被挡住停止伸出,限定托板的行程。
尾架的后边框上不设置边框滑道。扶臂的升降装置中的立滑架下端两边直接连接固定在后边框上。利用尾架的前、后边框在背靠、脚靠的前、后边框中的拉出与推进调节在扶椅变成扶床时的左右距离。
扶椅转移病人的工作原理:1、把病人从床上转移到扶椅上时,先把扶椅变成扶床,与床对接。对接内容包括:先放下挡栏19,扶床整体高度通过座架下边的升降柱统一调整到托板伸出时,托板下平面与对接的床上平面平齐,再调整扶床上几个扶臂的左右位置。然后调整各扶臂扶抬病人的初始高度。如病人全身都平躺床上,则可不调扶臂高度。若病人肩背、头斜靠在有一定高度的棉被上,则要分段调整个别扶臂起始状态的高度。然后,按动按键,如图5中,电机即驱动绞轮转动,拉拉绳通过横滑道前端的导向轮拉托板向横滑道外端伸出。这时,上卷筒不动,下卷筒松开成可以反转的自然状态。下卷筒上的拉布被托板向外顶。下卷筒反转,托板下边的拉布绕过托板前端光滑的楔口连续转到托板上面,随托板前进而同步铺在托板上面。托板插进人体与床面之间,并适当抬高一点插进,托板上面隔着一层拉布,对人体没有摩擦。于是扶臂轻松插进人体下方,即可启动座架下边的升降柱,整体上抬人体。人体在抬起后,绞轮处于可以反转的自然状态。上卷筒、下卷筒同步转动,拉动拉布,即带动托板向横滑道后端移动,收回到扶床初始位置。各扶臂落放到其前端放在前边框上的初始位置,即可把扶床变成扶椅。
2、把病人从扶椅上转移到床上。把扶椅变成扶床。各扶臂抬起病人,扶臂向外伸出。这时,上卷筒、下卷筒都处于可以反转的自然状态。绞轮转动拉动拉绳绕过导向轮拉托板向横滑道外端移动。把人体抬到床上方,再调整高度,使人体与床面之间略有间隙。随后,绞轮处于可以反转的自然状态。上卷筒不动,下卷筒转动拉动拉布,即带动托板向后移动。托板上面的拉布连续绕过托板前端楔口从托板下面被卷在下卷筒上,于是人体即被落放在床上。
图7中,是扶椅变成扶床后,与病床32对接情况图。即将要扶抬病人33前的情况。
图8中,是扶臂抬起病人正收回扶床情况图。即扶椅变成扶床后,从病床32上扶抬起病人33后正在收回到扶床过程中的情况。

Claims (8)

1.手臂式扶椅,主要由椅身部分、扶臂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1)、椅身部分由踏杆、推手、升降柱、脚架、横块、移动横块、挡栏、前边框、后边框组成;
(2)、椅身部分分为脚靠、座架、背靠、尾架五节;
(3)、尾架的前、后边框安装在背靠、脚靠的前、后边框中;
(4)、扶臂部分由横滑道、托板、升降装置、推进装置组成;
(5)、升降装置由立滑架、立滑块、横滑道、电机、丝杆、螺母支架、支架组成;
(6)、推进装置由横滑道、夹板、托板、拉布、上卷筒、下卷筒、导向筒、绞轮、导向轮、拉绳、电机、边框滑道、边框滑块组成;
(7)、立滑架下端固定在边框滑块上,互相垂直;
(8)、立滑块下方两边固定在横滑道两侧边上,互相垂直;
(9)、横滑道后端连接固定有夹板;
(10)、上卷筒、下卷筒安装在二块夹板之间,电机安装在夹板外边板面上;
(11)、拉布一个端头固定在上卷筒上,另一个端头固定在下卷筒上;
(12)、托板安装在横滑道中;
(13)、托板上面的拉布与上卷筒连接,托板下面的拉布与下卷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扶椅,其特征在于:座架两边的边框下方安装了升降柱和脚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扶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扶臂部分有一套独立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扶椅,其特征在于:绞轮、导向轮、拉绳安装在横滑道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扶椅,其特征在于:边框滑道设置在后边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扶椅,其特征在于:边框滑块安装在边框滑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扶椅,其特征在于:脚靠与座架之间、背靠与座架之间安装有调角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扶椅,其特征在于:横滑道两边安装有移动横块。
CN201520582256.8U 2015-08-06 2015-08-06 手臂式扶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8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2256.8U CN204798164U (zh) 2015-08-06 2015-08-06 手臂式扶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2256.8U CN204798164U (zh) 2015-08-06 2015-08-06 手臂式扶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8164U true CN204798164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225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8164U (zh) 2015-08-06 2015-08-06 手臂式扶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8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3523A (zh) 手臂式扶椅
CN104958149A (zh) 手臂式扶椅
CN105193569A (zh) 手臂式自动转移椅
CN201977660U (zh) 浴缸升降椅
DE102013018919B4 (de) Wärmetherapiegerät für Neu- und Frühgeborene
CN205094872U (zh) 手臂式自动转移椅
CN105012099A (zh) 手臂式转移床
CN206482757U (zh) 一种轮椅床
CN104983522B (zh) 手臂式扶椅
CN204798160U (zh) 手臂式扶椅
CN206621491U (zh) 一种轮椅床的床架组件
CN204798164U (zh) 手臂式扶椅
CN204798163U (zh) 手臂式扶椅
CN201147428Y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12631090U (zh) 智能护理床
CN205094820U (zh) 组合扶臂转移椅
CN204798161U (zh) 手臂式转移椅
CN105232248A (zh) 组合扶臂转移椅
CN109223357B (zh) 一种用于医疗消化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
CN206214304U (zh) 分置式自动转移椅
CN206138325U (zh) 一种适于双层病床且具有储物功能的床梯装置
CN112841979B (zh) 一种电控液压折叠伸缩的沙发框架
CN204798159U (zh) 方便转移椅
CN206214327U (zh) 护理过渡架
CN204636787U (zh) 多功能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2

Address after: Suining City, Taihe Town, 629200 Sichuan County of Shehong Provi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venue LONCIN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after: SICHUAN XINGDA ROBOT CO., LTD.

Address before: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on 629000 Street District No. 139 Water Villa 4-26-6 Shu Xiu

Patentee before: Changfeng, Suining City machin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