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82757U - 一种轮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椅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82757U CN206482757U CN201621232705.7U CN201621232705U CN206482757U CN 206482757 U CN206482757 U CN 206482757U CN 201621232705 U CN201621232705 U CN 201621232705U CN 206482757 U CN206482757 U CN 2064827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travelling carriage
- wheel
- chair type
- ped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椅床,包括床板组件和安装有滚轮的床架组件,还包括滑动架,滑动架滑动安装于床架组件并能够沿床架组件的纵向滑动,床板组件安装于滑动架并随滑动架滑动;床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坐板、腿板和踏板;背板与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背板绕坐板翻转的背板翻转机构,腿板与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腿板绕坐板翻转的腿板翻转机构,踏板与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踏板绕腿板翻转的踏板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轮椅床能够在病床与轮椅之间切换,病人可一直都在轮椅床上,通过机构之间的变换便可实现多个体位,满足病人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椅床。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市面上出现了众多为病人提供便利的理疗床。
病人是不愿意每天都生活在狭小的病房内的,多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另外,部分病人经常需要往返不同的检查室;上述对于患病较为严重或者行动不便的病人来说,其离开病房只能借助轮椅的帮忙,但是在把病人从病床上往轮椅上转移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耗费较多人力,更重要的是,一不小心的话还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现有技术中有部分病床在床底部安装有滚轮,如在手术或者急救时都会用到这类活动的病床,但是这类病床占用空间大,行动笨拙,使用不便;而市面上的理疗床大多能实现升降、翻身等功能,但没解决上述方便病人走出病房的问题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病床和轮椅之间切换的轮椅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轮椅床,包括床板组件和安装有滚轮的床架组件,还包括滑动架,所述滑动架滑动安装于所述床架组件并能够沿所述床架组件的纵向滑动,所述床板组件安装于所述滑动架并随所述滑动架滑动;所述床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坐板、腿板和踏板;所述背板与所述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背板绕所述坐板翻转的背板翻转机构,所述腿板与所述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腿板绕所述坐板翻转的腿板翻转机构,所述踏板与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踏板绕所述腿板翻转的踏板翻转机构。
其中,所述坐板包括第一坐板和第二坐板,所述第一坐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背板铰接,所述第一坐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坐板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坐板的第二端与所述腿板铰接;所述第一坐板固定于所述滑动架,所述第二坐板与所述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坐板绕所述第一坐板翻转的坐板翻转机构。
其中,所述坐板翻转机构包括坐板电机推杆,所述坐板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滑动架铰接,所述坐板电机推杆的推杆与所述第二坐板的背面铰接。
其中,所述背板翻转机构包括背板电机推杆,所述背板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滑动架铰接,所述背板电机推杆的推杆与所述背板的背面铰接。
其中,所述腿板翻转机构包括腿板电机推杆,所述腿板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滑动架铰接,所述腿板电机推杆的推杆与所述腿板的背面铰接。
其中,所述腿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坐板所在的平面做-90°至60°的翻转。
其中,所述踏板翻转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架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铰接。
其中,所述床架组件为能够纵向伸缩的可伸缩结构,在床架组件的纵向两端之间设置床架伸缩机构。
其中,所述床架组件包括下床架和上床架,所述滑动架滑动安装于所述上床架;所述上床架与下床架之间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下床架,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支撑所述上床架。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上床架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活动部件、以及第二活动部件;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所述第一活动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并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和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滑动,所述第一活动部件朝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的方向向外伸出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活动部件包括两个基本相互垂直的安装面,其中一个安装面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使所述第二活动部件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另一个安装面与所述上床架连接。
其中,所述上床架与下床架之间设置有三个所述升降机构,其中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位于床尾所在的一端的两侧,另一个所述升降机构位于床头所在的一端的中部。
其中,在位于床头所在的一端的中部的升降机构上,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一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床架组件的纵向方向;在位于床尾所在的一端的两侧的升降机构上,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一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床架组件的横向方向。
其中,该轮椅床还包括坐便机构,所述坐便机构包括安装座、水平运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坐便盆,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架的下方,所述水平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与床架组件之间以驱动所述安装座水平运动,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坐便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以驱动所述坐便盆垂直运动。
其中,该轮椅床还包括床尾板组件,所述床尾板组件与所述踏板滑动连接并能滑进和滑出所述踏板,所述床尾板组件与所述踏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床尾板组件滑进和滑出的床尾板伸缩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理疗床,其床板是相对于床架纵向固定的,因此,其变形的范围也只能从平躺变为侧翻、抬起腿板或抬起背板的体位,是无法转变为轮椅体位的,即无法转变为背部抬起,腿部放下的体位。而本实用新型的轮椅床,通过设置滑动架来带动整个床板组件沿轮椅床的纵向滑动,在滑动架朝轮椅床的尾部纵向滑出后,床板组件的腿板和踏板便悬空于床架组件之外,腿板和踏板悬空后便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来变成轮椅状,之后通过各个床板翻转机构来带动床板组件变成轮椅体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轮椅床能够在病床与轮椅之间切换,病人可一直都在轮椅床上,通过机构之间的变换便可实现多个体位,满足病人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轮椅床平躺体位时的示意图;
图2是床架组件、滑动架以及床板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3的图2的进一步的爆炸图,其中,省略了部分零部件
图4是轮椅床轮椅体位时的示意图,其中,为方便显示结构而去除了部分护栏;
图5是轮椅床助便体位时的示意图;
图6是轮椅床倾斜体位时的示意图;
图7是床架组件的爆炸图;
图8是调节组件的爆炸图;以及
图9是踏板与床尾板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本实用新型中,有提及“纵向、横向、高度方向”,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方向用词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具体地,“纵向”是指轮椅床的长度方向,即当病人平躺在轮椅床上时头和脚连接所指的方向;“横向”是指轮椅床的宽度方向,即当病人平躺在轮椅床上时左手和右手连接所指的方向;“高度方向”是 指轮椅床水平升降时升降的方向。
床板组件与床架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轮椅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床板组件1和底部安装有滚轮的床架组件2,还包括滑动架3,滑动架3安装于床架组件2并能够沿床架组件2的纵向滑动,床板组件1安装于滑动架3并随滑动架3滑动。如图2和图3所示,床板组件1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11、坐板、腿板13和踏板14。坐板固定于滑动架3,背板11与滑动架3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背板11绕坐板翻转的背板翻转机构,腿板13与滑动架3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腿板13绕坐板翻转的腿板翻转机构,踏板14与滑动架3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踏板14绕腿板13翻转的踏板翻转机构。
现有技术中的理疗床,其床板是相对于其床架纵向固定,因此,其变形的范围也只能从平躺变为侧翻或抬起背板的体位,是无法转变为轮椅体位的,即无法转变为背部抬起,腿部放下的体位。而本实用新型的轮椅床,通过设置滑动架3来带动整个床板组件1沿轮椅床的纵向滑动,在滑动架3朝轮椅床的尾部纵向滑出后,床板组件1的腿板13和踏板14便悬空于床架组件2之外,腿板13和踏板14悬空后便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来变成轮椅状,即如图4所示,以坐板所在的平面为基准,腿板13位于坐板的下方并基本垂直于坐板,踏板14位于坐板的下方并基本平行于坐板,背板11翻起,这时整个床板组件1便变成了与人坐着时的姿态相匹配的体位;同时床架组件2的底部安装有滚轮,实现轮椅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轮椅床能够在病床与轮椅之间切换,病人可一直都在轮椅床上,通过机构之间的变换便可改变轮椅床的体位,满足病人的不同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滑动架3与床架组件2之间设置有滑动架驱动电机31,用于驱动滑动架3纵向运动,滑动架驱动电机31的机体与床架组件2的一端铰接,滑动架驱动电机31的推杆与滑动架3上的铰接件311铰接,上述结构实现滑动架3相对于床架组件2的纵向滑动。滑动架3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同时床架组件22两边的内侧设置有与滑轨匹配的导轨,滑轨与导轨配合为滑动架3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坐板固定安装在滑动架3上,当滑动架3滑动时,滑动架3通过带动坐板运动而使得整个床板组件1运动。当病人以坐姿或者助便姿势坐在轮椅床上时,病人的重量大多都落在了坐板上,因此,本方案中把坐板安装在滑动架3上,即坐板直接由滑动架3支撑,这样可使得坐板及其下方的支撑结构强度较高,相对稳健,防止轮椅床被坐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坐板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坐板121和第二坐板122,第一坐板121的第一端与背板11铰接,第一坐板121的第二端与第二坐板12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坐板122的第二端与腿板13铰接。其中,第一坐板121固定于滑动架3,而第二坐板122与滑动架3之间设置有坐板电机推杆123,坐板电机推杆123的机体与滑动架3上的铰接件1231铰接,坐板电机推杆123的推杆与第二坐板122底部的铰接件1232铰接,通过坐板电机推杆123的伸缩来实现第二坐板122相对于滑动架3的翻转,即相对于第一坐板121的翻转。当轮椅床转变为轮椅状态时,可通过控制坐板电机推杆123来使第二坐板122翘起,当第二坐板122翘起后,背板11与两块坐板121、122便形成下凹的形状,病人坐着的时候就臀部位于该下凹处,可有效防止病人从轮椅上滑落,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背板翻转机构包括背板电机推杆111,背板电机推杆111的机体与滑动架3上的铰接件1121铰接,背板电机推杆111的推杆与背板11背面的铰接件1113铰接,通过背板电机推杆111的伸缩来实现背板11相对于滑动架3的翻转,即相对于坐板的翻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腿板翻转机构包括腿板电机推杆131,腿板电机推杆131的机体与滑动架3上的铰接件1311铰接,腿板电机推杆131的推杆与腿板13的背面的铰接件1312铰接,通过腿板电机推杆131的伸缩来实现腿板13相对于坐板的翻转。与现有技术的理疗床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腿板13能够相对于坐板所在的平面做-90°至60°的翻转;如图4所示,为腿板13相对于坐板成-90°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实现了轮椅体位;如图5所示,为腿板13相对于坐板成60°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实现了助便体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踏板翻转机构包括连接杆141,连接杆141的一端与滑动架3铰接,连接杆141的另一端与踏板14底部的铰接件1411铰接。这样,连接杆141、腿板13、踏板14、滑动架3之间形成四杆机构,在变形时,腿板13翻转,基于四杆机构原理,连接杆141会拉扯踏板14使踏板14相对于腿板13翻转。当轮椅床转变为如图3所示的轮椅体位时,通过连接杆141来拉扯踏板14,使踏板14处于基本平行于水平面的状态;当轮椅床转变为如图4所示的助便体位时,通过连接杆141来支撑踏板14,也使踏板14处于基本平行于水平面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踏板14连接有床尾板组件142,床尾板组件142与踏板14滑动连接,并能够部分缩进踏板14和部分伸出踏板14。在床尾板组件142与踏板14之间设置有床尾板伸缩机构。床尾板伸缩机构包括床尾板电机推杆141,床尾板电机推杆141的机体与踏板14上的铰接件1412铰接,床尾板电机推杆141的推杆与床尾板组件142铰接,通过床尾板电机推杆141的伸缩来实现床尾板组件142的缩进或伸出,当病人需要走下轮椅床状态的轮椅床时,床尾板组件142往外伸出,为病人的腿部提供足够的转向空间,方便病人下床。此外,还在踏板14的下方设置有踏板滚轮143,当轮椅床转变为轮椅转状态时,踏板滚轮143能够为踏板14提供一定的支撑。
伸缩的床架组件
当轮椅床处于平躺体位时,床架组件2的长度是与病人平躺时所需的长度对应的,而当轮椅床转变为轮椅状态时,如果床架组件2的长度仍与病床状态时一致的话,是不方便轮椅床的移动和使用的。为此,本实施例中,床架组件2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图7中,床架组件2包括纵向设置的位于图7中示出的左边的第一部分(即床头部分)和位于图7中示出的右边的第二部分(即床尾部分),床头部分向床尾部分延伸出第一连接梁,床尾部分向床头部分延伸出第二连接梁,第二连接梁为中空,第一连接梁插进第二连接梁的中空处并能够在第二连接梁的中空内滑动,通过上述结构,便能实现床架组件2的纵向伸缩。当然,上述通过中空结构来实现床架组件的纵向伸缩仅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上述的原理,也可以采用如滑轨等方式来实现纵向伸缩,类似的替换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床架组件2包括上床架22和下床架21;如图7所示,床架组件2的床头部分包括上床架22的前半部分221和下床架21的前半部分211,床架组件2的床尾部分包括上床架22的后半部分222和下床架21的后半部分212;前半部分伸出的第一连接梁能够插进后半部分伸出的中空的第二连接梁内,实现整个床架组件2的纵向伸缩。为了实现自动伸缩,在床头部分和床尾部分之间设置有床架伸缩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床架伸缩机构具体为伸缩电机23。伸缩电机23共设置两台,其中一台纵向设置在上床架22的前后部分之间,另一台纵向设置在下床架21的前后部分之间,两台伸缩电机23同时协调运作,实现整个床架组件2的自动纵向伸缩。在床架组件2收缩后,床架组件2的纵向长度约为平躺体位时的一半,因此,其节省空间,在变为轮椅体位后移动方便。
升降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方便病人翻身,在上床架22和下床架21之间还设置了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运动来改变上床架22的角度,从而为病人翻身提供便利,同时升降机构还可带动上床架22在高度方向上升降,改变上床架22的高度,方便病人上下床。具体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优选采用升降电机24,升降电机24控制简单,运动精度高,为较佳的选择,当然,也可选用如液压升降台、直线电机等升降机构,只要能实现升降功能的,类似的替换也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升降电机24的个数选择方面,本实施例中选用了三个,根据三个点决定一个面的原理,选用三个升降电机24即可实现改变上床架2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目的,而且这也是最佳的选择:如果选用四个升降电机24,当控制精度不高或升降电机24的运动精度不高时,理论上就会有一个升降电机24被悬空或与上床架22产生干涉,而在实际上就会造成零部件的变形,这会对零部件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而选用三个升降电机24的话便可防止上述问题的产生。在升降电机24的分布方面,两个升降电机24位于床尾所在的一端的两侧,另一个升降电机24位于床头所在的一端的中部,在轮椅床变为轮椅体位时,病人是坐在床尾所在的一端的,重量主要落在床尾所在的一端,因此本方案中在床尾所在的一端设置两个升降电机24,能使得床尾部分能够为病人提供较为稳健的支撑。在轮椅床为平躺体位时,三个升降电机24协调运作即可实现前倾、后倾、左右侧翻的功能,方便病人翻身。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当知道选用三个、四个或多个升降电机24均是为了实现改变上床架22的角度的目的,因此,类似的替换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调节组件
首先,定义各个升降电机24与上床架22之间的连接部位为连接点,根据勾股定理,因为升降电机24只能垂直升降,当上床架22从水平状态转变为倾斜的状态时,各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是会加大的,如果升降电机24与上床架22之间为固定连接,定会造成部分零部件的变形,这是不利于轮椅床的长期使用的,为此,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升降电机24的活动端与上床架22之间设置有能够解决上述零部件变形问题的调节组件2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调节组件25包括第一转轴251、第一活动部件252、以及第二活动部件254;第一转轴251固定于升降电机24的活动端,第一活动部件252套设于第一转轴251并能绕第一转轴251转动和沿所述第一转轴251的轴向滑动,第一活动部件252朝垂直于第一转轴251的轴向的方向向外伸出第二转轴253,第二活动部件254包括两个基本相互垂直的安装面,其中一个安装面套设于第二转轴253使第二活动部件254能够绕第二转轴253转动,另一个安装面与上床架22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251的两端设置有防止第一活动部件252滑出第一转轴251的顶片255。在本实施里中,第二转轴251对称地设置两条, 同时设置两个第二活动部件254,以增加调节组件25与上床架22之间的固定连接点的数量,增加连接的强度。通过上述结构,每个调节组件25可提供:一个沿第一转轴251轴向滑动的自由度,一个沿第一转轴251轴向转动的自由度,和一个沿第二转轴253轴向转动的自由度。因此,每个调节组件25可以看作是一个能够滑动的球铰接结构,具有球铰接的功能便能使得上床架22能够相对于升降电机24的活动端做立体的旋转,具有滑动的功能便能使得上床架22能够相对于升降电机24的活动端做小范围的平移,使各个上述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可变,因此,采用该种结构的调节组件25便能解决上述零部件变形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位于床头所在的一端的中部的升降电机24上,调节组件25的第一转轴251的轴向平行于轮椅床的纵向方向;在位于床尾所在的一端的两侧的升降电机24上,调节组件25的第一转轴251的轴向平行于轮椅床的横向方向。这样,当上床架22从水平状态转变为床头高床尾低或床头低床尾高的状态时,位于床头所在的一端的中部的升降电机24上的第一转轴251能为上床架22提供纵向滑动的自由度;当上床架22从水平状态转变为左右侧翻的状态时,位于床尾所在的一端的两侧的升降电机24上的两个第一转轴251能够为上床架22提供横向滑动的自由度;上述自由度的提供使得各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能够改变,达到消除干涉的目的,防止零部件的变形。当然,上述的放置方式仅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而已,各个第一转轴251的朝向也可以是多样的,只要能提供相应方向的滑动,便能解决上述干涉的问题,因此,相关的替换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坐便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床架组件2上还设置有坐便机构4,方便病人。坐便机构4设置在床架组件2的上床架22和下床架21之间,坐便机构4包括安装座、水平运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坐便盆,安装座滑动安装于下床架21,水平运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座与下床架21之间以驱动安装座水平运动,升降机构设置于坐便盆与安装座之间以驱动坐便盆垂直运动。当病人需要助便时,水平运动机构带动安装座水平移动使坐便盆移动至病人的臀部下方,水平位置调整完后,升降机构带动坐便盆提升,把坐便盆提升至病人合适的高度。具体地该坐便机构的结构与原理可参照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104887424A,因此不再详述。对应地,在第一坐板121上设置有助便孔,该助便孔上盖有盖板,在病人不需要坐便时,盖板封堵助便孔。如图5所示为助便体位,经研究,当人体的体位为如图5所示的双腿往上翘起的体位时,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因此,该轮椅床设置腿板13能够向上翻转一定的角度,是为了能实现这样的助便体位,方便病人,这也是现有的理疗床不能提供的功能。
各体位的转变
如图1所示,该轮椅床的两侧还设置有多个护栏组件,护栏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床板组件2的两侧,并可沿床板组件2进行滑动,使得在轮椅床状态变换时能够防止护栏组件之间相互碰撞。同时,护栏组件上设置有控制台,病人或者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操控控制台来实现轮椅床的各项功能,以及实现一键变形。
如图1所示,即为轮椅床的平躺体位,当轮椅床位于平躺体位时,坐板通过滑动架3进行支撑,背板11、腿板13的翻转机构均缩到极限位,使背板11和腿板13可以通过床架组件2支撑,这样便可保证轮椅床位于平躺体位时的平稳性,保证病人的舒适度。
从平躺体位变为轮椅体位,即从图1所示的体位转变为图4所示的体位,转变过程如下:滑动架3往后滑动并把腿板13和踏板14悬空,背板11向上翻转,腿板13向下翻转,同时连接杆141把踏板14拉扯成基本平行于水平的状态,床架组件2收缩,最终变为节省空间的轮椅体位,(图4中床架组件2未收缩)。
从平躺体位变为助便体位,即从图1所示的体位转变为图5所示的体位,转变过程如下:背板11向上翻转,腿板13向上翻转,同时连接杆141把踏板14拉扯成基本平行于水平的状态,助便机构4把坐便盆提升,打开助便孔上的盖板,最终变为助便体位。倾斜体位,即图6所示的体位,在图6中为位于床尾两侧的升降电机同时下降以实现病人头部高腿部低的体位;当然,也可控制床尾一侧的升降电机24下降,床尾另一侧的升降电机24不下降或下降一小段距离,同时床头的升降电机作适应性下降,以实现使得病人一侧高另一侧低的便于翻身的体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轮椅床,包括床板组件和安装有滚轮的床架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滑动架,所述滑动架滑动安装于所述床架组件并能够沿所述床架组件的纵向滑动,所述床板组件安装于所述滑动架并随所述滑动架滑动;
所述床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坐板、腿板和踏板;所述背板与所述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背板绕所述坐板翻转的背板翻转机构,所述腿板与所述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腿板绕所述坐板翻转的腿板翻转机构,所述踏板与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踏板绕所述腿板翻转的踏板翻转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包括第一坐板和第二坐板,所述第一坐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背板铰接,所述第一坐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坐板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坐板的第二端与所述腿板铰接;
所述第一坐板固定于所述滑动架,所述第二坐板与所述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坐板绕所述第一坐板翻转的坐板翻转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翻转机构包括坐板电机推杆,所述坐板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滑动架铰接,所述坐板电机推杆的推杆与所述第二坐板的背面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翻转机构包括背板电机推杆,所述背板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滑动架铰接,所述背板电机推杆的推杆与所述背板的背面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板翻转机构包括腿板电机推杆,所述腿板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滑动架铰接,所述腿板电机推杆的推杆与所述腿板的背面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坐板所在的平面做-90°至60°的翻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翻转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架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组件为能够纵向伸缩的可伸缩结构,在床架组件的纵向两端之间设置床架伸缩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组件包括下床架和上床架,所述滑动架滑动安装于所述上床架;所述上床架与下床架之间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下床架,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支撑所述上床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上床架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活动部件、以及第二活动部件;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所述第一活动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并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和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滑动,所述第一活动部件朝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的方向向外伸出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活动部件包括两个基本相互垂直的安装面,其中一个安装面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使所述第二活动部件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另一个安装面与所述上床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床架与下床架之间设置有三个所述升降机构,其中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位于床尾所在的一端的两侧,另一个所述升降机构位于床头所在的一端的中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床头所在的一端的中部的升降机构上,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一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床架组件的纵向方向;
在位于床尾所在的一端的两侧的升降机构上,所述调节组件的第一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床架组件的横向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该轮椅床还包括坐便机构,所述坐便机构包括安装座、水平运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坐便盆,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架的下方,所述水平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与床架组件之间以驱动所述安装座水平运动,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坐便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以驱动所述坐便盆垂直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床,其特征在于:该轮椅床还包括床尾板组件,所述床尾板组件与所述踏板滑动连接并能滑进和滑出所述踏板,所述床尾板组件与所述踏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床尾板组件滑进和滑出的床尾板伸缩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32705.7U CN206482757U (zh) | 2016-11-17 | 2016-11-17 | 一种轮椅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32705.7U CN206482757U (zh) | 2016-11-17 | 2016-11-17 | 一种轮椅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82757U true CN206482757U (zh) | 2017-09-12 |
Family
ID=59768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3270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482757U (zh) | 2016-11-17 | 2016-11-17 | 一种轮椅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82757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64926A (zh) * | 2016-11-17 | 2017-01-04 | 黄劲涛 | 一种轮椅床 |
CN108836674A (zh) * | 2018-07-17 | 2018-11-20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
CN109718023A (zh) * | 2019-02-21 | 2019-05-07 | 天津科技大学 | 多功能护理床 |
CN111297583A (zh) * | 2020-03-23 | 2020-06-19 | 江苏理工学院 | 一种背板装置及轮椅 |
CN112891089A (zh) * | 2021-02-22 | 2021-06-04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多功能病床 |
-
2016
- 2016-11-17 CN CN201621232705.7U patent/CN20648275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64926A (zh) * | 2016-11-17 | 2017-01-04 | 黄劲涛 | 一种轮椅床 |
CN106264926B (zh) * | 2016-11-17 | 2019-01-08 | 黄劲涛 | 一种轮椅床 |
CN108836674A (zh) * | 2018-07-17 | 2018-11-20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
CN109718023A (zh) * | 2019-02-21 | 2019-05-07 | 天津科技大学 | 多功能护理床 |
CN111297583A (zh) * | 2020-03-23 | 2020-06-19 | 江苏理工学院 | 一种背板装置及轮椅 |
CN112891089A (zh) * | 2021-02-22 | 2021-06-04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多功能病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64926B (zh) | 一种轮椅床 | |
CN206482757U (zh) | 一种轮椅床 | |
US6912746B2 (en) | Bed | |
US3305876A (en) | Adjustable height bed | |
CN102440878B (zh) | 多方位理疗床 | |
US7306251B2 (en) | Reclining wheelchair | |
CN108471885A (zh) | 多用途、多效用且可重组的躺椅床 | |
CN206621491U (zh) | 一种轮椅床的床架组件 | |
TW200417363A (en) | Fold-up wheelchair and elevating apparatus of the same | |
DE2852323A1 (de) | Koerpertragende struktur mit ausruestung fuer komfort, fuer stuetzende koerperhaltung in verschiedenen positionen, und zur erledigung von beduerfnissen | |
US20130212807A1 (en) | Bed chair | |
CN102068352B (zh) | 智能电动护理床 | |
US9089464B2 (en) | Patient lifting device | |
CN110812036A (zh) | 一种可升降旋转医疗床 | |
CN111096862A (zh) | 一种轮椅坐靠背系统及设有该轮椅座靠背的站立轮椅车 | |
CN216876947U (zh) | 一种移位装置 | |
US20190070054A1 (en) | Subject transfer apparatus | |
KR101588698B1 (ko) | 전동식 샤워 트롤리 | |
JP3162335U (ja) | ストレッチャー | |
US20140068854A1 (en) | Nursing Care Support Device | |
JP2018064680A (ja) | 昇降式座椅子 | |
JP2019507611A (ja) | 可動フレーム付きベッド | |
CN215385450U (zh) | 一种移位机 | |
US20100125947A1 (en) | Leg lifting apparatus | |
CN210728040U (zh) | 电动升降担架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0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