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8161U - 手臂式转移椅 - Google Patents

手臂式转移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8161U
CN204798161U CN201520582252.XU CN201520582252U CN204798161U CN 204798161 U CN204798161 U CN 204798161U CN 201520582252 U CN201520582252 U CN 201520582252U CN 204798161 U CN204798161 U CN 204798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hold
bed
frame
sideslip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22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家福
屈宇
邹永平
邹家鸿
张文彬
周良操
邹家华
邹家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NGDA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ining Ch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ining Ch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ining Ch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822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8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8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81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手臂式转移椅,主要由椅身部分、组合扶臂部分组成。椅身部分由踏杆、升降柱、脚架、推手、横块、挡栏、前边框、后边框组成。背靠和脚靠结构相同,对称铰连在座架的两端。组合扶臂部分安装在前、后边框上,由扶臂、扶臂组、扶臂升降装置、扶臂推进装置、控制系统组成。人从床转移到扶椅,把扶椅变成扶床与床靠拢。各扶臂组的一根扶臂插进人与床的缝隙,上抬扩大缝隙。另一根扶臂马上插进扩大的缝隙,两根扶臂交替抬住人体不动、下降、前进、上升抬住人体,直到扶臂全部插入人下边。扶臂组抬起人体回到扶床上。人转移到床上时,扶臂上抬人体到床上方,各扶臂组的两根扶臂交替下降、后退,直到人放在床上。可轻松把病人从床与扶椅之间自动转移。

Description

手臂式转移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手臂式转移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座椅,对于能够移动身体的人来说,都可以自行坐上椅子或离开椅子,可以坐着看书,自行或被人推着到户外活动。但对于得了疾病的人,失去移动身体能力的人,要在椅子上坐一会,就必须要一至二人搀扶才行。尤其是体重的人,由一个护士或家庭女护理员从病床上扶上座椅和从座椅上扶上床,都是非常费力的,病人也感觉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把病人从床上扶上座椅,又能从座椅上把病人扶上床面的手臂式转移椅。
本实用新型仿照人的手臂设计一种机械臂,安装在特制的椅子上,随椅行走,具有搀扶病人上床、下床、上椅、下椅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手臂式转移椅,主要由椅身部分、组合扶臂部分组成。椅身部分由踏杆、升降柱、脚架、推手、横块、挡栏、前边框、后边框组成。椅身部分分为脚靠、座架、背靠三节。背靠和脚靠结构相同,对称铰连在座架的两端。座架下边安装有升降柱和脚架。组合扶臂部分由扶臂、扶臂组、扶臂升降装置、扶臂推进装置、控制系统组成。扶臂上面覆盖有软质塑料或橡胶层。扶臂升降装置由立滑架、立滑块、升降油缸、叉柄组成。扶臂推进装置由平滑架、横滑道、边框滑块、边框滑道、链轮、链条、电机组成。二个链轮安装在横滑道两头下边。平滑架下边固定的挡齿穿过横滑道中间的槽口,插在链轮上方链条的链扣中。一个扶臂组由二个扶臂组成。横滑道有固定式和移动式安装结构。
手臂式转移椅以下简称转移椅。椅身部分分为三节,中间一节叫座架。座架一端的叫背靠,座架另一端的叫脚靠。背靠和脚靠分别用轴销铰连在座架的两端。背靠与座架之间、脚靠与座架之间安装有调角装置。座架两边的边框上安装了升降柱和脚架。脚架下端有轮子。升降柱安装在脚架竖直管套中。升降柱可以升降床面高低。转动调角装置使背靠向上转动一个角度,即成一般椅子的背靠部分。转动调角装置使脚靠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即变成了转移椅。同理,把背靠、脚靠转动到与座架平齐,转移椅即变成了转移床。在转移床的长度方向,一边的边框叫前边框,另一边的边框叫后边框。转移床的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横块。
座架、背靠、脚靠都有相同的前、后边框和横块,用以固定各自的长方形框架。背靠外端的前边框、后边框内安装有可伸长、缩短的方形管,以下称“伸缩杆”。两根伸缩杆外端头连接有推手,用以推动转移床、转移椅。脚靠和背靠能够相互变换。背靠、脚靠可以根据转移病人、病床的方位改变,背靠可以变作脚靠,只要把推手方向扭转向上,并固定,即可成踏杆。
手臂式转移椅的机械手臂叫扶臂。扶臂骨架由金属材料制成。扶臂上平面覆盖了一层较薄的稍软的塑料或橡胶层。扶臂截面呈矩形,是空心体。扶臂前端呈楔状,楔状前端是实心体,楔口是一毫米左右的钝边,用软质塑料材料制成,表面光滑,接触人体能给人一种与手臂、手指一样的亲和的感觉。
在一根平放的扶臂后端上平面垂直焊接一个“┓”形叉柄的竖直脚柱。“┓”形叉柄上方的横向框块指向与扶臂指向方向相反,其反向延长线与扶臂平行。以下所称的叉柄专指叉柄上方与扶臂指向相反的那一段框块。一个扶臂组由二个扶臂组成。
每一个扶臂有一套独立的扶臂升降装置和扶臂推进装置。扶臂的前进与后退,由扶臂推进装置完成,扶臂的上升与下降由扶臂升降装置完成。
扶臂的上升与下降是由扶臂升降装置完成的。立滑架与平滑架连成一体,互相垂直,成“┛”形。竖直的是立滑架,中间开有槽口。槽口两边有滑道,滑道上安装有立滑块。叉柄从“┛”形架右面穿过立滑架中间的槽口,与立滑块固定在一起。升降油缸下端安装在平滑架上面,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上端安装在与立滑块上端面固定在一起的支架上。升降油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叉柄和扶臂下降与上升。
横滑道有固定式和移动式安装结构。横滑道固定式安装结构中,横块安装在前、后边框之间的下方,起支撑连接转移椅框架的作用,椅垫安装在横块上。横滑道直接固定在前、后边框上。各扶臂组按中等身材高矮的人体来确定其在座架、背靠、脚靠上的位置。与中等身材高矮相差不太多的人都能适用,个别特别高、特别矮者也能用,只是病人舒适度感觉稍差一点。横滑道固定式安装结构中,在座架、脚靠、背靠上每个横滑道两边的空出位置上铺放有床垫和床布。床垫分段铺设,床垫上平面略高于扶臂落在横滑道上时扶臂的上平面。冬天可以铺保温床垫。这样,扶臂抬起病人可以直接落在固定的横滑道上,落在分段铺设的保温床垫上。
以下主要以横滑道移动式安装结构为例进行叙述。横滑道移动式安装结构中,在横滑道两边连接有移动横块。
扶臂推进装置由平滑架、横滑道、边框滑块、边框滑道、链轮、链条、电机组成。
在座架、背靠、脚靠的前边框和后边框上面设置有边框滑道。横滑道移动式安装结构中,横滑道与边框滑块连成一体,互相垂直。即一块横滑道两头分别固定在边框滑块上。横滑道移动式安装结构中,边框滑块安装在边框滑道上。横滑道与前、后边框垂直。横滑道在后边框那一头伸出边框滑块以外一段距离,以下叫横滑道后段。
平滑架安装在横滑道上。平滑架下面有与横滑道相配合的滑块安装在横滑道中,可以在后边框与前边框之间来回滑动。一个扶臂组的二个平滑架并排安装在一块横滑道的二个滑道中。横滑道在后边框以外的横滑道后段下方和横滑道在前边框以内的下方靠近前边框位置的支架上,安装有二个链轮。二个链轮上安装有一副链条,组成封闭回路。横滑道后段下边的支架外边安装有一个带减速器的电机,用来驱动链轮。横滑道下边与后边框上的边框滑道之间,留出了链轮上方链条通过的通道,即是边框滑道只与横滑道宽度方向底下的两边连接,中间空出,即可留出链条通道。链轮下方的链条从后边框下边通过。横滑道正中开设有一条长槽口。平滑架下方固定一个挡齿。挡齿向下穿过横滑道正中的槽口,插进链轮上方平直拉动的链扣中,即挡齿是直墩状,插在链条的二个滚子套筒之间。电机的正反转,即拉挡齿前后移动,带动平滑架和扶臂前进与后退。横滑道两端下边连接成一体,横滑道中部下方可以固定一个凹形的连接框,中间让过链条和挡齿,连接框两边把被槽口分开的横滑道连成一个整体,增加横滑道强度。
扶臂组在边框滑道上的左右移动,有手动滑动加螺纹扭把锁定方式和在前、后边框上分别设置绞轮、用拉绳拉动加锁定的方法。组合扶臂部分在前、后边框上滑动的情况很少。组合扶臂部分在转移椅上的相互位置是以中等身材高矮人体确定的,高于或低于中等身材不太多的,同样能适用。除少数特别高、特别矮的身材的情况,可以调整一至二个扶臂组在前、后边框上的位置外,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须调整的。
扶臂转移人体的工作原理:
1、把人体从床上转移到转移椅上。把转移椅上的挡栏翻转到前边框下边。转动调角装置把脚靠和背靠调整到与座架平齐位置,转移椅变成转移床。把转移床与床对接靠拢。随即扶臂移动到人体侧边,各扶臂组先用一根扶臂前端楔面适当插进人体与床面之间的间隙,扶臂上抬一点,撬开扩大缝隙。各扶臂组的另一根扶臂前端马上插进扩大了的缝隙内,上抬,再次扩大缝隙不动。前一扶臂前端再次插入缝隙中,并上抬不动。这样二根扶臂交替进行。整根扶臂前端都插进到人体下边。随后,每个扶臂组的两根扶臂交替上升抬住人体不动、下降到设定距离、推进设定距离、上升到设定高度,直到整根扶臂都插入人体下边。随后,扶臂组整体上抬人体,收回到转移椅上方落下。把转移床调整成转移椅。扶臂推进过程中,是在另一扶臂抬住人体情况下进行的。推进的扶臂低于抬住人体的扶臂,推进扶臂对人体没有摩擦。
根据人体在床上放置位置的偏斜情况,扶臂组可以逐个插入或分几批插入人体下边。
2、把人体从转移椅上转移到床上。把转移椅上的挡栏转动到前边框下边。把转移椅调整成转移床,转移床与床对接靠拢。扶臂组抬起人体,向床上移动到适当距离,距床面适当高度。随后,每个扶臂组的两根扶臂交替抬住人体不动、交替下降、后退,直到全部退出人体下方,人体即被放置在床上。
扶臂的控制系统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部分。扶臂在转移椅变成的转移床上纵向移动和扶臂伸出靠近人体,插入人体与床面之间的间隙的一至三次,用手动控制。随后扶臂插进人体下边的全过程,以及人体被抬起后,收回到转移床上,并下降放在转移床上的全过程,都是自动控制。根据具体情况,自动控制中的有些过程可以切换成手动控制。人体从转移椅转移到床上时,扶臂抬住人体,把人体放置在床上的全过程都是自动控制。
座架、背靠、脚靠的框架上,都固定有横块,作用是:一方面固定框架的形状,使其不变形;另一方面是在人体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起支撑抬起作用,就如一种椅子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木条一样。
横滑道两边连接有移动横块。移动横块两端下方开有方形“空缺”,方形“空缺”的上方块面搭靠在前、后边框上面,可以左右滑动。当扶臂落在横滑道上时,横块和移动横块上平面与扶臂上平面高度平齐。相邻移动横块之间、移动横块与相邻横滑道之间、移动横块与相邻横块之间,两边靠近两端位置都有牵绳相连。移动横块的安装数量和牵绳的长度,根据各需要移动的横滑道之间和需要移动的横滑道与横块之间的距离确定。一般牵绳总长度比横块之间的距离要长。这样,当横滑道向左、向右沿前、后边框移动时,可以推动前边方向的移动横块相互靠拢,而又拉动后边方向的移动横块的牵绳逐个拉直,使因横滑道移动出现的空位区有移动横块填补,对人体同样有支撑。
推手两边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移动横块。背靠上外端最末一根横块、推手的伸缩杆上搭放的移动横块、推手之间逐一用两根牵绳牵连成帘状。推手把伸缩杆压进相应导向管内,移动横块相互靠拢,转移床变短;推手把伸缩杆拉出,移动横块之间的牵绳被拉直,移动横块与横块、推手的间隔距离增大,转移床变长。
手臂式转移椅座架上,在人臀部位置的移动横块一边的牵绳做成可以放松,可以固定的结构。放松牵绳,把移动横块压向一边,留出一个较大空间,人体坐在转移椅上,推进厕所,转移椅对正便池坑。病人可坐着解便。坐着解便会比躺着解便顺利、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方便地把人体从床上转移到转移椅上。病人可以在转移椅上,在陪护人员的推动下到户外移动活动。又可以方便地把病人从转移椅上转移到床上。2、转移体重的病人,陪护人员很轻松,病人也舒适。3、病人要解便时,陪护人员可用转移椅转移到厕所中去解便。一方面卧室或病房内不会有臭味,特别是几个病员和多个陪护人员在病房情况下,不产生臭味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面,病人解大便时,坐着比躺着解便要顺利舒适得多,对病人也有益。4、医院可以用转移椅变成转移床,当成转移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横滑道固定式手臂式转移椅整体结构图。
图2是横滑道移动式手臂式转移椅整体结构图。
图3是扶臂结构及二个扶臂组成一个扶臂组的结构图。
图4是横滑道移动式手臂式转移椅一个扶臂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结构图。
图5是横滑道移动式手臂式转移椅一个扶臂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转移椅变成转移床结构图。
图7是扶臂插进人体下边工作原理说明图。
图8是扶臂插进人体下边工作原理说明图。
图9是扶臂插进人体下边工作原理说明图。
图10是转移床与病床对接靠拢情况图。
图11是扶臂从病床上抬起人体后正收回转移床过程图。
附图中:踏杆1、立滑架2、后边框3、轴销4、支架5、电机6、平滑架7、升降油缸8、立滑块9、挡栏10、横块11、椅垫12、横滑道13、扶臂14、前边框15、推手16、升降柱17、脚架18、轮子19、链轮20、链条21、移动横块22、牵绳23、边框滑块24、边框滑道25、叉柄26、活塞杆27、挡齿28、病床29、人体3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是横滑道固定式手臂式转移椅整体结构图。座架下边安装有升降柱17,升降柱17安装在脚架18的立管内。升降柱17由脚架18的立管或自身管内安装的液压缸进行升降。脚架18上有轮子19。座架、背靠、脚靠都是由前边框15、后边框3、横块11组成的框架。背靠用轴销铰连在座架右边的前、后边框上,脚架用轴销4铰连在座架左边的前、后边框上。背靠与脚靠的结构是相同的,以座架对称。背靠与座架之间,脚靠与座架之间都安装了调角装置。调角装置是现有技术,有多种结构,为了图面主要结构的清楚,调角装置未画出。背靠外端有推手16,可以扳转向下锁定,即成转移椅的推手。扭开锁定,把推手向上扳,再锁定,即成左边脚靠下边的踏杆。根据转移过程方位的需要,背靠能够变成脚靠,脚靠能够变成背靠。调整背靠角度和脚靠角度,使背靠和脚靠都与座架平齐,转移椅就变成了转移床。把图1中右边背靠调角转动向下,左边脚靠调角转动向上,反向扳转推手并锁定,原背靠即变成了脚靠。
座架的前、后边框上安装了挡栏10,挡栏10可以扳转到前、后边框下边。横块11安装在前、后边框之间的下方,椅垫12安装在横块11上。横滑道13直接固定在前、后边框上。各扶臂组按中等身材高矮的人体来确定其在座架、背靠、脚靠上的位置。与中等身材高矮相差不太多的人都能适用。转移椅可变换成转移床,椅垫即床垫。转移椅变成转移床时,床垫分段铺设在横滑道两边的空出位置上,床垫上平面略高于扶臂落在横滑道上时扶臂的上平面。冬天可以铺保温床垫。这样,扶臂抬起病人可以直接落在固定的横滑道上,落在分段铺设的保温床垫上。
图2、图4、图5、图6、图10、图11中都是以横滑道移动式手臂式转移椅结构具体叙述。在转移病人过程中,横滑道固定式和移动式的转移椅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横滑道固定式结构中,横滑道是固定在前、后边框上的,而横滑道移动式结构中的横滑道可以在前、后边框上滑动来调整横滑道的位置。
图2中,是横滑道移动式手臂式转移椅整体结构图。横滑道移动式转移椅和固定式转移椅的脚架18、升降柱17、推手16、踏杆1、前、后边框的安装连接位置一样,如图1所述。横滑道移动式转移椅的座架、背靠、脚靠都是由前边框15、后边框3、横块11、移动横块22组成的框架。座架、背靠、脚靠的前边框15、后边框3上面都开设有边框滑道25,边框滑道25上安装有边框滑块24。横滑道13安装固定在前、后边框上的边框滑块24上,与前、后边框垂直。横滑道13上安装了组合扶臂部分的立滑架2、平滑架7、升降油缸8、电机6、链轮20、链条21,参看图4、图5,对照看相关放大图。
图3中,是扶臂结构及二个扶臂组成一个扶臂组的结构图。扶臂14截面呈矩形,是实心体。扶臂14前端呈楔状。扶臂14棱边倒了角,很光滑,上面覆盖了一层较薄较软的塑料或橡胶。“┓”形叉柄26脚柱垂直焊接在扶臂14左端上平面。上方叉柄指向左边,与扶臂平行。以后叙述叉柄与立滑块的连接关系时,叉柄是专指“┓”形叉柄上面横向那一段。
图4中,是横滑道移动式手臂式转移椅一个扶臂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结构图,即扶臂部分侧面图,是图2中扶臂部分从右向左看的情况。为了方便观察链条21、链轮20传动结构,图4中连接链轮20的支架未画出。
图5中,是横滑道移动式手臂式转移椅一个扶臂组升降装置和推进装置的立体图,是扶臂部分组合图。对照图5的立体图观察图4。立滑架2下边是平滑架7。立滑架2与平滑架7连成一体,并互相垂直。横滑道13在前边框15、后边框3的边框滑块24上面。横滑道13与边框滑块24连成一体,并互相垂直。前边框15、后边框3上面都开设有边框滑道25。边框滑块安装在边框滑道上。平滑架安装在横滑道上。立滑架中间开有槽口,槽口两边有滑道。立滑块9安装在槽口内。扶臂14的叉柄26从图4中右边穿过立滑架2中间的槽口,与立滑块9连接固定在一起。立滑块上端固定有支架5。升降油缸8下端固定在平滑架7上,活塞杆27上端连接在支架5上。升降油缸8活塞杆27的上升、下降,即带动叉柄26、带动扶臂14上升、下降。图4中是扶臂上升离开横滑道的情况。
横滑道在后边框这一头,即图4中的左边方向,伸出后边框适当长度,这个长度大致与平滑架和横滑道的导向长度相同。
横滑道13在后边框3以外的横滑道后段下方和横滑道在前边框15以内的下方靠近前边框位置的支架5上,安装有二个链轮20。二个链轮20上安装有一副链条21,组成封闭回路。横滑道后段下边的支架外边安装有一个带减速器的电机6,用来驱动链轮。横滑道下边与后边框上的边框滑道之间,留出了链轮上方链条通过的通道,即是边框滑道只与横滑道宽度方向底下的两边连接,中间空出,即可留出链条通道。链轮下方的链条从后边框下边通过。横滑道正中开设有一条长槽口。平滑架7下方固定一个挡齿28。挡齿28向下穿过横滑道正中的槽口,插进链轮上方平直拉动的链扣中,即挡齿28是直墩状,插在链条21的二个滚子套筒之间。电机6的正反转,即拉挡齿28前后移动,带动平滑架7和扶臂14前进与后退。横滑道两端下边连接成一体,横滑道中部下方可以固定一个凹形的连接框,中间让过链条和挡齿,连接框两边把被槽口分开的横滑道连成一个整体,增加横滑道强度。
在每个扶臂组下边的横滑道13两边或一边安装有移动横块22,移动横块22两头下方各有一个方形空缺,空缺上方的块面平放在前边框15和后边框3上,可以左右滑动。移动横块22的上平面与扶臂14放在横滑道13上时的上平面平齐。每根移动横块之间、移动横块与横滑道之间都用二根牵绳23相连接。牵绳23在移动横块两头各两根。移动横块在图5中的左边、右边,与相邻的横块11用牵绳23相连,或与相邻的横滑道用牵绳相连,同时参看图6。扶臂组要调整在转移床长度方向的所在位置,由横滑道下边的边框滑块24在边框滑道25上滑动来实现。横滑道向一个方向移动,如图5中的右边,就推右边的移动横块22相互靠近、靠拢。牵绳23弯吊向下。横滑道把图5中左边的牵绳拉直,被牵拉的移动横块会跟着一起向右移动,以填补横滑道右行出现的空缺。
图6中,是转移椅变成转移床结构图。背靠在图2中的位置向下转动到与座架平齐,脚靠在图2中的位置上转到与座架平齐,转移椅就变成了转移床。每个扶臂组下边的横滑道、横块、移动横块之间都有两根牵绳相互牵连。根据要转移的病床病人身高情况,扶臂组有时要对自身在转移床长度方向位置进行左右移动。移动时,推一方的移动横块靠拢、靠近,拉动另一方的移动横块随后移动填补因移动造成的过大空缺。多数情况下,各扶臂是可以不左右移动的。因扶臂组个数的确定、每个扶臂组在转移床上的位置是根据中等高矮身材人员确定的,高于或低于中等身材不太多的人员都适合这种安装位置。除少数特别高、特别矮人员外,其余的不移动扶臂组。图2中脚靠上的踏杆1,在图6中也变成推手16。推手16两边的伸缩杆安装在前边框、后边框相应的导向管中,可以拉出与推进。推手16两边的伸缩杆上搭放有移动横块22,移动横块22与相近的横块11之间、移动横块之间,移动横块与推手之间,都有二根牵绳牵连在一起。当推手16拉出时,拉动牵绳牵动移动横块向外移动,可以使转移床变长。变成转移椅时,推手内推,推动移动横块靠拢,使背靠、脚靠变短。
图7、图8、图9是扶臂插进人体下边工作原理说明图。这里以二个扶臂组成的一个扶臂组进行叙述,其他相关连接件未画出。
1、扶臂整个前部插入人体下边与床面之间以前过程是:人体躺着时,人体侧边不管与床面接触的哪个部位,都有向上收缩状斜面。K-K线是二个扶臂的开始线,即初始位置。为叙述方便,从下向上把扶臂按1号、2号编号。图7中,1号扶臂14不动。2号扶臂14前进,扶臂前边楔口插入人体与床面之间的缝隙内,扶臂上抬,扩大人体与床面之间缝隙。图8中,1号扶臂马上前进,前边楔口插入扩大了的缝隙中,扶臂上抬。图9中,2号扶臂前进,上抬。整个扶臂前部都插入人体下边。以上过程可用手动控制操作。2、扶臂整个前部插入人体下边后的过程是:操作人员可按下自动控制键,以下扶臂插入人体下边的全过程都是自动控制操作。重新从图7、图8、图9叙述。图7中,是2号扶臂前部已经插入人体下方。2号扶臂适当上抬一点,给扶臂下边与床面之间留出适当一点空间,即设定空间。抬住人体不动。图8中,1号扶臂前进设定距离,随后,1号扶臂整体上抬到与2号扶臂等高位置,抬住人体不动。图9中,2号扶臂下降设定距离,前进到设定距离,扶臂上升。以后是1号、2号扶臂交替上升抬住人体不动、下降、前进、上升,直到整个扶臂都插在人体下边。
扶臂的前进是在下降后进行的,与人体不接触,与人体没有滑动摩擦。
扶臂的控制系统有手动控制部分和自动控制部分,根据实际情况,自动控制部分的有些过程可以切换成手动控制。扶臂插入人体的开始过程一至三次间隔性插入,可用手动控制。扶臂组的单组一个一个插入,或几个组一起插入,也用手动控制。当从床上向转移椅转移病人过程中,当扶臂前部进入人体下边后,扶臂全部进入人体下边过程用自动控制操作。当从转移椅向病床转移病人过程中,各扶臂组抬起病人放在床上方适当高度位置后,扶臂退出人体的全过程,用自动控制操作。
图10中,是转移床与病床对接靠拢情况图。挡栏10已经扳转到前边框下边。为了图面显示清晰,后边框上的挡栏也已经扳转到下面。转移椅已经变成了转移床。各扶臂组根据病床29上人体30高矮情况确定扶臂组在转移床长度方向的位置。
图11中,是扶臂从病床上抬起人体后正收回转移床过程图。根据前边所述的扶臂插进人体下边的过程,操作人员手动控制操作,人体颈肩部分可单独操作,其余几个部位可以同时操作插进人体30下方。扶臂平着床面,但不压床面,平着移动到人体与床面之间的自然缝隙处,适当插进一些。然后扶臂上抬扩大缝隙,另一扶臂马上插进已经扩大了的缝隙中,插得更深一些。这样,二个扶臂交替插进,整个扶臂前端都插入人体下边,按下自动控制键,二个扶臂交替上抬人体不动、下降、前进、上升,整个扶臂插入到人体下方。各组扶臂自动同步上升,抬起人体,自动收回到转移床上方后,扶臂下降落在横滑道上。人体即放在由横块、扶臂、移动横块组成的床面上。把背靠与脚靠部分调整角度到如图2位置,即成转移椅。
把人体从转移椅上转移到病床上,先把转移椅调整成转移床,人体躺在转移床上。把转移床与病床对接靠拢。各扶臂组同步抬起人体移动到病床上方适当高度。各扶臂组扶臂交替抬住人体不动、下降、后退,直到全部退出人体下方,人体被放置在病床上。

Claims (8)

1.手臂式转移椅,主要由椅身部分、组合扶臂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1)、椅身部分由踏杆、升降柱、脚架、推手、横块、挡栏、前边框、后边框组成;
(2)、椅身部分分为脚靠、座架、背靠三节;
(3)、背靠和脚靠结构相同,对称铰连在座架的两端;
(4)、座架下边安装有升降柱和脚架;
(5)、组合扶臂部分由扶臂、扶臂组、扶臂升降装置、扶臂推进装置、控制系统组成;
(6)、扶臂上面覆盖有软质塑料或橡胶层;
(7)、扶臂升降装置由立滑架、立滑块、升降油缸、叉柄组成;
(8)、扶臂推进装置由平滑架、横滑道、边框滑块、边框滑道、链轮、链条、电机组成;
(9)、二个链轮安装在横滑道两头下边;
(10)、平滑架下边固定的挡齿穿过横滑道中间的槽口,插在链轮上方链条的链扣中;
(11)、一个扶臂组由二个扶臂组成;
(12)、横滑道有固定式和移动式安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转移椅,其特征在于:立滑架与平滑架连成一体,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扶臂有一套独立的扶臂升降装置和扶臂推进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转移椅,其特征在于:平滑架安装在横滑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横滑道移动式安装结构中,横滑道与边框滑块连成一体,互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横滑道移动式安装结构中,边框滑块安装在边框滑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横滑道移动式安装结构中,在横滑道两边连接有移动横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式转移椅,其特征在于:横滑道固定式安装结构中,在座架、脚靠、背靠上每个横滑道两边的空出位置上铺放有床垫和床布。
CN201520582252.XU 2015-08-06 2015-08-06 手臂式转移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8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2252.XU CN204798161U (zh) 2015-08-06 2015-08-06 手臂式转移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2252.XU CN204798161U (zh) 2015-08-06 2015-08-06 手臂式转移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8161U true CN204798161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3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225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8161U (zh) 2015-08-06 2015-08-06 手臂式转移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81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5202A (zh) * 2017-05-05 2017-07-18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床、护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98622A (zh) * 2017-07-19 2017-09-26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手臂式转移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5202A (zh) * 2017-05-05 2017-07-18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床、护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98622A (zh) * 2017-07-19 2017-09-26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手臂式转移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2099A (zh) 手臂式转移床
US7441291B2 (en) Profiling bed
US8505134B2 (en) Nursing bed with a lateral movement of translation
CN105193569B (zh) 手臂式自动转移椅
CN104970938A (zh) 手臂式扶床
CN106344309B (zh) 一种护理床及其坐便器
CN106420224A (zh) 护理过渡架
CN204798161U (zh) 手臂式转移椅
CN104983523A (zh) 手臂式扶椅
CN205094872U (zh) 手臂式自动转移椅
CN102228345B (zh) 一种便于健颈的多功能健身椅
CN204798159U (zh) 方便转移椅
CN104983526A (zh) 方便扶椅
CN204798213U (zh) 方便扶椅
CN104274284A (zh) 一种带有如厕辅助装置的轮椅
CN105055091A (zh) 手臂式转移椅
CN204798215U (zh) 手臂式转移床
CN106691716A (zh) 方便转移椅
CN203954029U (zh) 多功能全电动护理床
CN105232248A (zh) 组合扶臂转移椅
CN205094820U (zh) 组合扶臂转移椅
CN202060333U (zh) 一种便于健颈的多功能健身椅
CN108433628A (zh) 一种马桶架
CN204798214U (zh) 手臂式扶床
CN204840125U (zh) 一种分娩床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29

Address after: Suining City, Taihe Town, 629200 Sichuan County of Shehong Provi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venue LONCIN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after: SICHUAN XINGDA ROBOT CO., LTD.

Address before: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on 629000 Street District No. 139 Water Villa 4-26-6 Shu Xiu

Patentee before: Changfeng, Suining City machin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