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6792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86792U CN204786792U CN201520434372.5U CN201520434372U CN204786792U CN 204786792 U CN204786792 U CN 204786792U CN 201520434372 U CN201520434372 U CN 201520434372U CN 204786792 U CN204786792 U CN 2047867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spiral case
- deflector
- housing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蜗壳组件、贯流风轮和换热器。壳体的上部具有第一风口,下部具有第二风口;蜗壳组件包括底盘蜗壳、前蜗壳和导流板,底盘蜗壳和前蜗壳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导流板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在前蜗壳的蜗舌处,导流板位于展开位置时与底盘蜗壳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贯流风轮设在蜗壳组件内;换热器设在壳体内;其中导流板位于折叠位置时,第一风口为进风口,第二风口为出风口;导流板位于展开位置时,第一风口为出风口,第二风口为进风口。该空调室内机由于设有可活动的导流板的缘故,可以改变进出风的方向,实现上、下出风的切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上出风的空调室内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进风口位于顶部,出风口位于下部,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会直接吹到用户,舒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实现上、下出风切换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下进风、上出风的空调室内机。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上、下出风切换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具有第一风口,且下部具有第二风口;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包括底盘蜗壳、前蜗壳和导流板,所述底盘蜗壳和前蜗壳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导流板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蜗壳的蜗舌处,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与所述底盘蜗壳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设在所述蜗壳组件内且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贯流风轮之间;其中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风口为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为出风口;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风口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为进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导流板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在前蜗壳的蜗舌处,从而可以改变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进出风的方向,实现上下出风的切换,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舒适度。
具体地,所述导流板从所述蜗舌处沿着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方向以渐开线轨迹延伸出。
可选地,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折叠于所述前蜗壳的背面。
具体地,所述导流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上板和下板分别相对于彼此分离弯折,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拼合成一体。
可选地,所述底盘蜗壳的远离所述贯流风轮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前蜗壳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敞开以形成所述第一风口,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可活动的顶板封闭和打开所述第一风口。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具有出风口,且下部具有进风口;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包括底盘蜗壳、前蜗壳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连接在所述前蜗壳的蜗舌处,其中所述底盘蜗壳和前蜗壳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底盘蜗壳和所述导流板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贯流风轮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二风口和所述贯流风轮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壳体的上部设置出风口,并在壳体的下部设置进风口,利用底盘蜗壳和前蜗壳限定出第一风道,并利用底盘蜗壳和导流板限定出第二风道,通过将贯流风轮设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从而实现下进风、上出风,避免换热后的空气直接吹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舒适度。
具体地,所述导流板从所述蜗舌处沿着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方向以渐开线轨迹延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敞开以形成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可活动的顶板封闭和打开所述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情况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情况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下出风时的内部空气的流线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上出风时的内部空气的流线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情况示意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情况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室内机;
1:壳体;
11:第一风口;12:第二风口;10:容纳腔;
2:蜗壳组件;
21:底盘蜗壳;22:前蜗壳;221:蜗舌;
3:贯流风轮;
4:换热器;
5:导流板;
61:第一风道;62:第二风道;
7:顶板;
101:进风口;102:出风口;
O:偏心涡涡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首先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可以包括:壳体1、蜗壳组件2、贯流风轮3和换热器4,如图1所示。其中,壳体1内形成有容纳腔10,贯流风轮3、换热器4等元器件可安装在该容纳腔10内。如图1所示,壳体1的上部可具有第一风口11,且壳体1的下部具有第二风口12,从而可通过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实现进出风。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上部指的是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壳体1中央的水平面以上的部分,即可以包括壳体1的顶部、以及前面板和面框的上部部分。同样地,下部是指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壳体1中央的水平面以下的部分。
如图1所示,蜗壳组件2可以包括底盘蜗壳21、前蜗壳22和导流板5,前蜗壳22可设在壳体1内靠近前侧换热器4的位置,底盘蜗壳21设在壳体1底部的后侧,并且,底盘蜗壳21和前蜗壳22可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61。导流板5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在前蜗壳22的蜗舌221处,如图1-图3所示。当导流板5位于展开位置时,导流板5与底盘蜗壳21之间可限定出第二风道62。贯流风轮3可设在该第一风道61和第二风道62之间,从而通过贯流风轮3的转动,分别从第一风道61和第二风道62实现进出风。
换热器4设在壳体1内,如图1所示,换热器4可位于第一风口11和贯流风轮3之间,从而通过换热器4对进入到壳体1内的空气进行换热,进而实现制冷或制热。当导流板5位于折叠位置时,壳体1内的偏心涡涡心O存在于靠近前蜗壳22与贯流风轮3的最小间隙处,如图4所示,此时,第一风口11可以作为进风口101,且第二风口12可以作为出风口102,空调室内机100可实现上进风、下出风,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提到的术语“偏心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室内机100正常工作时,贯流风轮3转动,由于空气进入壳体1后,两次流经贯流风轮3的叶片,气体沿径向流入后再沿径向流出,根据涡量守恒原理,会在壳体内形成漩涡团。一方面贯流风轮3旋转,气体进出叶轮,会不断产生漩涡,为漩涡团提供了稳定的涡源,维持了漩涡团的而存在;另一方面,由于气流粘性的作用,涡量在不断的耗散以及随主气流扩散,当两项平衡时漩涡团稳定存在。同时,由于蜗舌221和底盘蜗壳21的结构是不对称的,所以会将壳体内部的圆形流线挤压为一种非对称非圆形的涡流流线,故称其为偏心涡。
并且,偏心涡涡心O所处的位置与蜗舌221和底盘蜗壳21的形状密切相关,同时,由于气流在贯流风轮3中两进两出,因此,只要改变底盘蜗壳21和蜗舌221之间的风道的形状,即可改变进气和排气的方向。
而当导流板5位于展开位置时,偏心涡涡心O存在于靠近底盘蜗壳21与贯流风轮3的最小间隙处,如图5所示,此时,第一风口11可以作为出风口102,第二风口12可以作为进风口101,室内的空气从第二风口12进入壳体1,流过第一风道61,接着流经第二风道62后从第一风口11吹出,此时,空调器室内机可实现下进风、上出风,如图2和图3所示。这样,由于向上出风而不会直接吹到用户,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的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将导流板5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在前蜗壳22的蜗舌221处,可以通过控制导流板5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切换即可实现空调室内机100上、下出风的切换,而不用改变贯流风轮3的旋转方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舒适度,且控制简单精巧;另外,由于可以随意切换上下出风,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在各种环境下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导流板5可从蜗舌221处沿着贯流风轮3的旋转方向以渐开线轨迹延伸出,由此,沿渐开线轨迹延伸的导流板5可与底盘蜗壳21之间限定出弯曲的第二风道62,使室内机内的空气的流动沿从下而上方向运动,从而可以使偏心涡涡心O的位置位于底盘蜗壳21和贯流风轮3的最小间隙处,进而实现下进风、上出风,避免换热后的空气直接吹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流板5位于折叠位置时可折叠于前蜗壳22的背面,即导流板5折叠于前蜗壳22与换热器4之间,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导流板5在折叠位置时影响壳体1内空气的流动,而且能够解决上进风、下出风时导流板5对进风口101的遮挡,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导流板5可以包括上板和下板(图未示出),当导流板5位于折叠位置时,上板和下板分别相对于彼此分离弯折,从而使导流板5折叠起来,减少其占用体积;当导流板5位于展开位置时,上板和下板可拼合成一体,从而改变偏心涡O的位置,方便地实现上、下出风的切换。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导流板5可以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到第四板(图中未示出),当导流板5位于折叠位置时,第二板和第三板分别相对于彼此弯折,同时,第一板相对于第二板弯折,第四板相对于第三板弯折,以使导流板弯折成为W形,折叠收纳于前蜗壳22的背面。可以理解的是,导流板5还可以以其它方式折叠于所述折叠位置,对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底盘蜗壳21的远离贯流风轮3的一端可朝向远离前蜗壳22的方向倾斜,也就是说,在上出风时,底盘蜗壳21的朝向前蜗壳22的方向倾斜,第一风道61的入口处即第二风口12可变大,从而可以增大进风量,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换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的顶部可以敞开以形成第一风口11,且壳体1的顶部可设有可活动的顶板7以封闭和打开第一风口11,换言之,顶板7可活动地设在第一风口11处,从而在下进风、上出风时,可通过顶板7改变出风方向。例如,顶板7可枢转地设在壳体1的顶部,且顶板7的枢转轴可设在壳体1顶部的靠近底盘蜗壳21的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这样,通过控制顶板7的打开位置,可以方便地控制完成换热后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实现更好的出风效果。
下面结合图1-图5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的工作过程。
当用户想要空调室内机100实现下出风时,只需将导流板5从展开位置折叠至折叠位置,如图1所示,使壳体1内的偏心涡涡心O存在于靠近前蜗壳22与贯流风轮3的最小间隙处,参考图4。此时,第一风口11作为进风口101,第二风口12作为出风口102,空调室内机100实现上进风、下出风。
而当用户想要空调室内机100实现上出风时,将导流板5从折叠位置展开至展开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使壳体1内的偏心涡涡心O存在于靠近底盘蜗壳21与贯流风轮3的最小间隙处,参考图5。此时,第一风口11作为出风口102,第二风口12作为进风口101,空调室内机100实现下进风,上出风。
简言之,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导流板5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切换即可方便快速地实现空调室内机100上、下出风的切换,不仅可以提高舒适度,而且能够提高空调室内机100在各种环境下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将导流板5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在前蜗壳22的蜗舌221处,从而可以方便地改变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进出风的方向,实现上、下出风的切换。
下面结合图5、图6和图7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导流板5固定在前蜗壳22的蜗舌221处。下面具体描述如下:
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可以包括:壳体1、蜗壳组件2、贯流风轮3和换热器4。如图6和图7所示,壳体1内形成有容纳腔10,贯流风轮3、换热器4等元器件可安装在该容纳腔10内。壳体1的上部可具有出风口102,且壳体1的下部可具有进风口101。从而室内的空气可以从壳体1下部的进风口101进入壳体1,经后续换热器4等完成换热后从壳体1上部的出风口102吹出。
蜗壳组件2可以包括底盘蜗壳21、前蜗壳22和导流板5,如图6和图7所示,导流板5可连接在前蜗壳22的蜗舌221处,其中底盘蜗壳21和前蜗壳22之间可限定出第一风道61,底盘蜗壳21和导流板5之间可限定出第二风道62,从而室内的空气可从下部的进风口101进入到壳体1内,流过第一风道61,接着流经第二风道62后从上部的出风口102吹出,实现空气的流动。贯流风轮3可在第一风道61和第二风道62之间,通过贯流风轮3的转动,可从第一风道61和第二风道62实现进出风。
如图6和图7所示,换热器4可设在壳体1内,且换热器4可位于进风口101和贯流风轮3之间,通过换热器4,可实现对壳体1内的空气的换热,从而实现制冷或制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导流板5可从蜗舌221处沿着贯流风轮3的旋转方向以渐开线轨迹延伸出,由此,沿渐开线轨迹延伸的导流板5可与底盘蜗壳21之间限定出弯曲的第二风道62,使室内机内的空气的沿从下而上方向运动,从而可以使偏心涡涡心O的位置位于底盘蜗壳21和贯流风轮3的最小间隙处,如图5所示,进而实现下进风、上出风,由于向上出风不会直接吹到用户,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舒适度。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壳体1的顶部可以敞开以形成出风口102,且壳体1的顶部可设有可活动的顶板7封闭和打开出风口102,换言之,顶板7可活动地设在出风口102处,利用顶板7可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2,如图6和图7所示,从而可通过顶板7改变完成换热后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实现更好的出风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将出风口102设在壳体1的上部,并将进风口101设在壳体1的下部,利用导流板5使偏心涡O的位置位于底盘蜗壳21和贯流风轮3的最小间隙处,并利用顶板7改变出风方向,提高出风效果,实现下进风、上出风,从而向上吹出的风不会直接吹到用户,进而可以提高舒适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具有第一风口,且下部具有第二风口;
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包括底盘蜗壳、前蜗壳和导流板,所述底盘蜗壳和前蜗壳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导流板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蜗壳的蜗舌处,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与所述底盘蜗壳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
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设在所述蜗壳组件内且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贯流风轮之间;
其中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风口为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为出风口;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风口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为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从所述蜗舌处沿着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方向以渐开线轨迹延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折叠于所述前蜗壳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上板和下板分别相对于彼此分离弯折,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拼合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蜗壳的远离所述贯流风轮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前蜗壳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敞开以形成所述第一风口,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可活动的顶板封闭和打开所述第一风口。
7.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具有出风口,且下部具有进风口;
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包括底盘蜗壳、前蜗壳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连接在所述前蜗壳的蜗舌处,其中所述底盘蜗壳和前蜗壳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底盘蜗壳和所述导流板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
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贯流风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从所述蜗舌处沿着所述贯流风轮的旋转方向以渐开线轨迹延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敞开以形成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可活动的顶板封闭和打开所述出风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34372.5U CN204786792U (zh) | 2015-06-23 | 2015-06-23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34372.5U CN204786792U (zh) | 2015-06-23 | 2015-06-23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86792U true CN204786792U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526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34372.5U Active CN204786792U (zh) | 2015-06-23 | 2015-06-23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8679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9205A (zh) * | 2015-06-23 | 2015-09-30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7300210A (zh) * | 2016-04-01 | 2017-10-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WO2021036405A1 (zh) * | 2019-08-26 | 2021-03-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
-
2015
- 2015-06-23 CN CN201520434372.5U patent/CN20478679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9205A (zh) * | 2015-06-23 | 2015-09-30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4949205B (zh) * | 2015-06-23 | 2018-05-01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7300210A (zh) * | 2016-04-01 | 2017-10-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7300210B (zh) * | 2016-04-01 | 2020-10-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WO2021036405A1 (zh) * | 2019-08-26 | 2021-03-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49205A (zh) | 空调室内机 | |
US10254005B2 (en)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
CN103629744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5928070A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0165537U (zh) |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 |
US9494329B2 (en) |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 |
CN216143849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478679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143847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513769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WO2020020366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EP3225932B1 (en) |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er | |
CN208059069U (zh) | 空调器 | |
KR20090116522A (ko) | 스탠드형 공기조화기 | |
WO2020020367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0020299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0020302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0155356A1 (zh) |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 |
CN105318434A (zh) | 空调室内机 | |
WO2020020300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4685302A (zh) | 空调机 | |
CN110779088A (zh) |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 |
CN104964341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CN107328068B (zh) | 导流装置和空调器 | |
CN208108321U (zh) | 空调柜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