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8321U - 空调柜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柜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08321U CN208108321U CN201820647876.9U CN201820647876U CN208108321U CN 208108321 U CN208108321 U CN 208108321U CN 201820647876 U CN201820647876 U CN 201820647876U CN 208108321 U CN208108321 U CN 2081083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lector
- air
- conditioner
- spiral case
- cabinet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柜机,所述壳体柜机包括外壳、蜗壳组件及导流板,所述外壳具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自上向下延伸的出风口;所述蜗壳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之间形成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出风风道内,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蜗舌活动连接,而使所述导流板的前端与所述蜗壳前端之间的间距可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改善了现有的空调器中存在送风死区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送风偏向问题是单贯流柜机送风模式中行常见的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往往采用左右百叶导流板来实现对左右送风范围的调节。采用此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送风的均匀性,但是由于贯流蜗壳自身的结构限制,往往只能使靠近左侧的部分百叶导流板发挥左右送风调节功能。因此,由风道吹出的气流仍然偏向左侧,右侧区域存在送风死区,从而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柜机,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器中存在送风死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
外壳,具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自上向下延伸的出风口;
蜗壳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之间形成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导流板,位于所述出风风道内,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蜗舌活动连接,而使所述导流板的前端与所述蜗壳前端之间的间距可调。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的后端与所述蜗舌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蜗舌包括舌根部,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舌根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蜗舌还包括连接所述舌根部并朝向所述出风口延伸的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上凹陷形成供所述导流板收容的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蜗舌还包括与所述舌根部呈间隔设置的引流部,所述舌根部与所述引流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导流板收容的安装口。
优选地,所述引流部的后端设有第一缺口槽,所述导流板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槽适配的第二缺口槽。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导流板的中前部铰接,以带动所述导流板沿朝向或者远离所述蜗壳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蜗壳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蜗舌。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的前端开设有条形槽。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散风孔。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流板,以驱动所述导流板移动而调节所述导流板的前端与所述蜗壳前端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柜机的出风风道内设置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蜗舌活动连接,而使所述导流板的前端与所述蜗壳前端之间的间距可调。当空调处于常规出风模式时,所述导流板贴合于所述蜗舌设置,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量损失;当需要改善送风偏向时,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蜗壳的方向移动,使气流偏向蜗壳方向,从而改善送风死区问题。同时,由于导流板朝向蜗壳方向移动后,使导流板的前端与蜗壳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使得出风口处产生扩压效应,可以进一步增大送风距离,实现超远距离送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剖视图,其中,空调柜机处于第一送风状态;
图3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剖视图,其中,空调柜机处于第二送风状态;
图4为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再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外壳 | 34 | 第一缺口槽 |
11 | 前面板 | 40 | 出风风道 |
12 | 后背板 | 50 | 导流板 |
13 | 进风口 | 51 | 第二缺口槽 |
14 | 出风口 | 60 | 贯流风轮 |
20 | 蜗壳 | 70 | 百叶导风结构 |
30 | 蜗舌 | 80a | 左门板 |
31 | 舌根部 | 80b | 右门板 |
32 | 引流部 | 90 | 连杆 |
33 | 安装口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柜机。对于空调柜机而言,其具有大致呈圆柱状的外壳,该外壳上开设有自上向下延伸的长条状出风口,外壳内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位置对应的贯流风轮。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外壳10、蜗壳组件及导流板50。所述外壳10具有前面板11,所述前面板11上设有自上向下延伸的出风口14。所述蜗壳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10内,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 20和蜗舌30,所述蜗壳20和所述蜗舌30之间形成出风风道40,所述出风风道40与所述出风口14连通。所述导流板50位于所述出风风道40内,所述导流板50与所述蜗舌30活动连接,而使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与所述蜗壳20 前端之间的间距可调。
具体而言,所述外壳10具有前面板11和后背板12,所述前面板11与所述后背板12围合形成一容纳腔。其中,所述前面板11上开设有出风口14,所述后背板12上开设有进风口13,所述出风风道40连通所述进风口13与所述出风口14。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左门板70a和右门板70b,所述左门板70a 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11的左侧,所述右门板70b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11的右侧。所述左门板70a与所述右门板70b相互配合,以将所述出风口11打开或者关闭。
所述空调体柜机还包括贯流风轮60,所述贯流风轮60设于所述出风风道 40内,以驱动室内空气从所述进风口13流入所述出风风道40内,经过空调换热器换热后,再经所述出风口14流出,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同时,为了调节送风角度,在所述出风口14处设置有百叶导风结构70,所述百叶导风结构70可左右转动,以实现左右均匀送风。
所述蜗壳20与所述蜗舌30之间形成有出风风道31,其中,可以是所述蜗壳20位于出风风道31的左侧,所述蜗舌30位于出风风道31的右侧;当然,也可以是所述蜗壳20位于出风风道31的右侧,所述蜗舌30位于出风风道31的左侧。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下面将以所述蜗壳20位于出风风道31 的右侧,所述蜗舌30位于出风风道31的左侧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虽然在出风口14处设置了可左右转动的百叶导风结构70,但是由于蜗壳 20自身结构的限制,大部分的气流都被吹向了靠近蜗舌30的一侧,而靠近所述蜗壳20的一侧则存在送风死区。因此,在出风风道40内设置导流板50,所述导流板50与所述蜗舌30活动连接,而可调节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与所述蜗壳20前端之间的间距,使气流偏向蜗壳的一侧,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送风死区。其中,所述导流板50与所述蜗舌30活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方式之一,所述导流板50与所述蜗舌30转动连接;方式之二,所述导流板50与所述蜗舌30滑动连接。在此不做特殊限制。下文将对所述导流板50与所述蜗舌30的活动连接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流板50,以驱动所述导流板50移动而调节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与所述蜗壳20前端之间的间距。需要说明的是,蜗壳20的前端是指蜗壳20的靠近所述出风口14的一端,导流板50的前端是指导流板50的靠近所述出风口14 的一端(如图2所示)。在此,调节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与所述蜗壳20前端之间的间距,也即调节出风口14的大小,改变送风方向,从而改善送风死区问题。
关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形式有多种。例如,所述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导流板50朝向蜗壳20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与所述蜗壳20的前端之间的间距。所述驱动装置也可以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齿条组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齿条啮合驱动导流板50朝向蜗壳20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与所述蜗壳20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当然,所述驱动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带,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驱动导流板50朝向蜗壳20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与所述蜗壳20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出风风道40内设置导流板50,其中,所述导流板50与所述蜗舌30活动连接,而使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与所述蜗壳20 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可调。如此,当空调处于常规出风模式时,所述导流板50 贴合于所述蜗舌30设置(如图2所示),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量损失;当需要改善送风偏向时,所述导流板50朝向所述蜗壳20的方向移动(如图3 所示),使气流偏向蜗壳20方向,从而改善送风死区问题。同时,由于导流板50朝向蜗壳20方向移动后,使导流板50的前端与蜗壳20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使得出风口14处产生扩压效应,可以进一步增大送风距离,实现超远距离送风。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导流板50的后端与所述蜗舌30转动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蜗舌30包括舌根部31,所述导流板50的后端与所述舌根部31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导流板50与所述舌根部31转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所述舌根部31上设有转轴,所述导流板50的后端设有供所述转轴插入的轴孔;也可以是所述舌根部31上开设有轴孔,所述导流板 50的后端设有与所述轴孔适配的转轴。
当空调处于常规出风模式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导流板50贴合于所述蜗舌30(如图2所示),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量损失。当需要改善送风偏向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导流板50朝向所述蜗壳20的方向转动(如图3所示),使气流偏向蜗壳20方向,从而改善送风死区问题。
所述蜗舌30可以为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为分体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蜗舌30还包括连接所述舌根部31并朝向所述出风口14延伸的引流部32,所述引流部32上凹陷形成供所述导流板50收容的容置槽。这样,当空调处于常规出风模式时,所述导流板50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量损失;当需要改善送风偏向时,所述导流板50 朝向所述蜗壳20的方向移动,使气流偏向蜗壳20方向,从而改善送风死区问题。
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蜗舌30还包括与所述舌根部31呈间隔设置的引流部32,所述舌根部31与所述引流部32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导流板50收容的安装口33(如图4所示)。这样,当空调处于常规出风模式时,所述导流板 50收容于所述安装口33处,此时,所述导流板50恰好与所述舌根部31、所述引流部32拼接在一起,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量损失;当需要改善送风偏向时,所述导流板50朝向所述蜗壳20的方向移动,使气流偏向蜗壳20 方向,从而改善送风死区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使所述导流板50与所述引流部32拼接在一起,所述引流部32的后端设有第一缺口槽34,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槽34适配的第二缺口槽51。如此,当所述导流板50与所述引流部 32拼接在一起时,可恰好将所述舌根部31与所述引流部32之间形成的安装口33封堵,从而可以防止出风风道40内的气流从所述安装口33流回外壳10 内部,而影响出风风量。
可以理解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连杆90(如图5所示),所述连杆90的一端与所述导流板50的中前部铰接,以带动所述导流板50沿朝向或者远离所述蜗壳20的方向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杆90,通过驱动所述连杆90前后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导流板50沿朝向或者远离所述蜗壳20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导流板50的后端与所述舌根部31通过滑轨轨配合连接。例如,可以在所述导流板50上设置滑块,所述舌根部31上设置供所述滑块滑动的滑轨;也可以在所述舌根部31上设置滑轨,所述导流板50上设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防止导流板50发生凝露,可以在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开设条形槽。这是因为导流板50具有第一导流面及与所述第一导流面相背的第二导流面,当所述第一导流面与所述第二导流面的温度相差较大时,导流板50容易发生凝露。所以,通过在所述导流板50的前端开设条形槽,当空调处于工作模式(例如制冷模式)时,一部分冷气流会吹向导流板50的第一导流面,并沿第一导流面流至出风口14而吹出;另一部分冷气流则穿过所述条形槽而流向所述第二导流面,并沿所述第二导流面流至出风口14而吹出,这样导流板50两侧的气流温差较小,不会产生凝露。
基础上述同样的理由,为了防止导流板50发生凝露,还可以在所述导流板50上开设有多个散风孔。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导流板50的前端与所述蜗壳20的前端抵接时,即导流板50的前端与所述蜗壳20的前端之间间距为零时,可以实现无风感送风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空调柜机的舒适性。
请参阅图6,在又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50还可以朝向所述蜗壳 20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蜗舌30。
具体地,所述导流板50的后端设有朝向所述舌根部31延伸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舌根部31滑动连接。其中,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舌根部31 滑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所述滑动部上设有滑槽,所述舌根部 31上设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动部;也可以是所述滑动部上设有滑动部,所述舌根部31上设有与所述滑动部适配的滑槽,在此也不做具体限制。
当空调处于常规出风模式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导流板50滑动至收容于所述安装口33内(如图2所示),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量损失。当需要改善送风偏向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导流板50朝向所述蜗壳20的方向滑动 (如图6所示),使气流偏向蜗壳20方向,从而改善送风死区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自上向下延伸的出风口;
蜗壳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之间形成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导流板,位于所述出风风道内,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蜗舌活动连接,而使所述导流板的前端与所述蜗壳前端之间的间距可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后端与所述蜗舌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包括舌根部,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舌根部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还包括连接所述舌根部并朝向所述出风口延伸的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上凹陷形成供所述导流板收容的容置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还包括与所述舌根部呈间隔设置的引流部,所述舌根部与所述引流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导流板收容的安装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的后端设有第一缺口槽,所述导流板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槽适配的第二缺口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导流板的中前部铰接,以带动所述导流板沿朝向或者远离所述蜗壳的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蜗壳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蜗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前端开设有条形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散风孔。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流板,以驱动所述导流板移动而调节所述导流板的前端与所述蜗壳前端之间的间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47876.9U CN208108321U (zh) | 2018-04-28 | 2018-04-28 | 空调柜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47876.9U CN208108321U (zh) | 2018-04-28 | 2018-04-28 | 空调柜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08321U true CN208108321U (zh) | 2018-11-16 |
Family
ID=6411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47876.9U Active CN208108321U (zh) | 2018-04-28 | 2018-04-28 | 空调柜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0832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41884A (zh) * | 2018-12-27 | 2019-03-08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蜗壳组件及空调器 |
WO2023060888A1 (zh) * | 2021-10-12 | 2023-04-20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内柜机和空调器 |
-
2018
- 2018-04-28 CN CN201820647876.9U patent/CN20810832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41884A (zh) * | 2018-12-27 | 2019-03-08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蜗壳组件及空调器 |
WO2023060888A1 (zh) * | 2021-10-12 | 2023-04-20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内柜机和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87987B (zh) |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
CN111473489B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5091083A (zh) |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立式空调器 | |
CN105318434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823799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0921588U (zh) | 一种新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 |
CN107246658A (zh)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196305A (zh) |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 |
WO2020020299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0020233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3959008A (zh) |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8108321U (zh) | 空调柜机 | |
CN111023295A (zh) | 一种新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 |
CN206222455U (zh) | 导风装置和空调柜机 | |
CN106705240A (zh) | 空调柜机 | |
CN106594881A (zh) | 空调柜机 | |
CN111098875B (zh) | 低噪音轨道交通空调机组 | |
CN206222464U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 |
CN108266812A (zh) | 空调挂机及空调器 | |
CN209068625U (zh) | 风管机及空调器 | |
CN207334908U (zh) | 空调柜机 | |
WO2020020234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8108306U (zh) | 空调柜机 | |
CN207622138U (zh)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6504402U (zh) | 空调柜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