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4908U - 空调柜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4908U
CN207334908U CN201720948537.XU CN201720948537U CN207334908U CN 207334908 U CN207334908 U CN 207334908U CN 201720948537 U CN201720948537 U CN 201720948537U CN 207334908 U CN207334908 U CN 207334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inds
air
air outlet
conditioner
louv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485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485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4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4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4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柜机,其中,所述空调柜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上百叶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上部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以引导自所述出风口上部流出的气流;下百叶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下部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以引导自所述出风口下部流出的气流,所述上百叶组件和所述下百叶组件相互独立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上百叶组件和下百叶组件相互独立设置,使得出风口上部和下部的送风相互独立,以满足用户对出方向的需求。

Description

空调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柜机的送风的多样性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现有的空调柜机,送风方式为一体送风,使得柜机出风口上部和下部的送风方向一致,不能满足用户需要同时多角度方向送风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柜机,旨在增加空调柜机的送风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上百叶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上部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以引导自所述出风口上部流出的气流;
下百叶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下部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以引导自所述出风口下部流出的气流,所述上百叶组件和所述下百叶组件相互独立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百叶组件包括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的上百叶,多个所述上百叶沿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排列;和/或,
所述下百叶组件包括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的下百叶,多个所述下百叶沿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排列。
优选地,在空调柜机的蜗舌上,对应上百叶的转轴开设有轴孔,所述上百叶的转轴插入轴孔中;
所述上百叶组件还包括上连杆,所述上连杆与每一所述上百叶连接,以使所述上百叶随所述上连杆的移动而转动;和/或,
在空调柜机的蜗舌上,对应下百叶的转轴开设有轴孔,所述下百叶的转轴插入轴孔中;
所述下百叶组件还包括下连杆,所述下连杆与每一所述下百叶连接,以使所述下百叶随所述下连杆的移动而转动。
优选地,所述上百叶组件还包括:
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空调柜机的蜗壳顶部固定连接;
上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上固定座上;
上曲柄连杆,所述上曲柄连杆的曲柄与上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曲柄连杆的连杆与所述上连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百叶组件还包括:
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与所述空调柜机的蜗壳底部固定连接;
下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下固定座下;
下曲柄连杆,所述下曲柄连杆的曲柄与下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下曲柄连杆的连杆与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上百叶和/或所述下百叶上,靠近蜗壳侧的通风孔总面积,大于蜗舌侧的通风孔的总面积。
优选地,所述上百叶和/或所述下百叶上,靠近所述蜗壳侧的通风孔密度大于靠近蜗舌侧通风孔的密度;
和/或,靠近所述蜗壳侧的通风孔的孔径大于靠近蜗舌侧通风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上百叶和/或下百叶具有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出风口竖直面成夹角的状态;
在第一角度内,相邻两个所述上百叶或下百叶搭接以使风道内的空气从所述通风孔吹出;
在第二角度内,每个所述上百叶或下百叶与所述出风口竖直面成夹角,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上百叶或者下百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风道内的至少一部分空气从所述间隙吹出所述出风口。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角度,每相邻两个所述上百叶中的其中一个上百叶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上百叶上;和/或,
每相邻两个所述下百叶中的其中一个下百叶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下百叶下。
优选地,多个所述上百叶或下百叶的转动角度不同。
优选地,每个所述上百叶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分布面积占所述上百叶的前表面面积的28%—86%;
每个所述下百叶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分布面积占所述下百叶的前表面面积的28%—86%。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以及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
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空调柜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柜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温度同时开启上百叶组件和下百叶组件,以使空调柜机正常送风;
获取当前室内温度,比对室内温度和预设温度;
当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根据当前工作模式关闭上百叶组件或下百叶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上百叶组件和下百叶组件相互独立设置,使得出风口上部和下部的送风相互独立,使得空调柜机上部和下部的送风方向可以不同,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控制空调上部和下部的出风方向,以满足用户对出风方向的需求;另外,当空调柜机的上部和下部的送风方向不同时,使得整个空调柜机同时送风的区域得到大幅增加,有利于增加同时送风区域的面积,从而有利于换热气流更好的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以提高送风制冷或制热的速度;另外,当关闭上百叶组件或者下百叶组件时,可以提高未关闭的导风组件的对应位置的送风速度,具体地,关闭上百叶组件时,可以提高下出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当关闭下百叶组件时,可以提高上出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有利于用户调节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百叶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壳体 110 出风口
210 上无风感组件 220 下无风感组件
311 上导风板 321 下导风板
410 上百叶组件 420 下百叶组件
120 进风口 130 蜗舌
131 轴孔 411 上百叶
421 下百叶 610 换热组件
611 换热器 620 送风组件
621 贯流风轮 140 蜗壳
412 上曲柄连杆 413 上固定座
422 下曲柄连杆 423 下固定座
621a 上风轮 621b 下风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将主要描述空调柜机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1至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空调柜机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110,所述出风口110沿所述壳体100的高度方向设置;
上百叶组件410,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上部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以引导自所述出风口上部流出的气流;
下百叶组件420,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下部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以引导自所述出风口下部流出的气流,所述上百叶组件和所述下百叶组件相互独立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空调柜机以贯流空调柜机为例。贯流空调柜机包括壳体100,进风组件、换热组件610、送风组件620以及导风组件,其中,进风组件、换热组件610、送风组件620以及导风组件均与壳体100固定连接。下面介绍上述各组件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壳体100沿上下方向呈柱状设置,壳体100的左侧、右侧和/或后侧开设有进风口120,进风口120 可以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延伸;壳体100的前侧开设有出风口110,出风口110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延伸,在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10之间形成有风道。进风组件可以包括进风格栅、过滤网等,进风组件沿进风口12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100上对应进风口120的位置。换热组件610可以包括换热器611、换热器611支架以及电辅热等,换热组件610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对应出风口110设置于风道内。送风组件620可以包括贯流风轮621,用于驱动贯流风轮621的风轮电机等,其中,贯流风轮621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风道内。送风组件620包括导风板组件、百叶组件,以及门体组件等等,其中,导风板组件、百叶组件以及门体组件均沿出风口11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壳体100上对应出风口110的位置,以引导贯流空调柜机的出风方向。导风板组件位于百叶组件和门体组件之间,当然,在一些实施中百叶组件和导风板组件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其中,贯流风轮621可以包括上风轮621a和下风轮621b,且均沿壳体100 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风道内,上风轮621a和下风轮621b分别由不同的电机单独驱动,使得上风轮621a和下风轮621b的转速可以不同;上、下风轮621b的转动轴线可以同轴以提高气流稳定性,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不同轴。此时的风道可以为一个整体的风道,当然也可以对应上风轮621a和下风轮621b 形成上风道和下风道。通过将贯流风轮621设置为上贯流风轮621和下贯流风轮621,使得出风口110上部和出风口110下部的出风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上风轮621a和下风轮621b,通过上固定座413,中固定座150,以及下固定座423固定。空调柜机包括上无风感组件210和下无风感组件220,上无风感组件210包括上无风感导风板311,下无风感组件220包括下无风感导风板321.
参照图1至图6百叶组件可以包括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且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均沿出风口11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出风口110 处;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分别由不同的电机单独驱动,单独控制送风;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可以位于同一工作平面(工作平面并非绝对意义的平面,仅用于说明两组百叶的空间位置)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不同的工作平面内。此时,出风口110被分为上出风口111和下出风口112,分别由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控制送风。通过将百叶组件设置为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使得出风口110的上部和下部的送风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当百叶为无风感百叶时,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可以分别实现上出风口111和下出风口112的无风感送风。以百叶为无风感百叶为例,当在某一工况下,关闭下百叶组件420时,实现下出风口112的无风感送风,上出风口111的传统送风。在此过程中,风轮对上、下出风口112的送风速度相当,由于下出风口112出风受阻,使得风道下部的风压逐渐增加,当风道下部的风压大于上部风道的风压时,风道下部的气流将有一部分流向风道上部,使得风道上部的风压增加,从而使得上出风口111的出风风速得到增加,送风距离也得到增加。同理,当在某一工况下,关闭上百叶组件410时,实现上出风口111的无风感送风,上出风口111的传统送风。在此过程中,风轮对上、下出风口112的送风速度相当,由于上出风口111出风受阻,使得风道上部的风压逐渐增加,当风道上部的风压大于下部风道的风压时,风道上部的气流将有一部分流向风道下部,使得风道下部的风压增加,从而使得下出风口112的出风风速得到增加,送风距离也得到增加。当然,当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都关闭进行无风感送风时,整个风道内的风压都会增加。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相互独立设置,使得出风口上部和下部的送风相互独立,使得空调柜机上部和下部的送风方向可以不同,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控制空调上部和下部的出风方向,以满足用户对出风方向的需求;另外,当空调柜机的上部和下部的送风方向不同时,使得整个空调柜机同时送风的区域得到大幅增加,有利于增加同时送风区域的面积,从而有利于换热气流更好的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以提高送风制冷或制热的速度;另外,当关闭上百叶组件410或者下百叶组件420 时,可以提高未关闭的导风组件的对应位置的送风速度,具体地,关闭上百叶组件410时,可以提高下出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当关闭下百叶组件420时,可以提高上出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有利于用户调节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
为了实现无风感,并很好的调节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所述上百叶组件 410包括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的上百叶411,多个所述上百叶411沿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排列;和/或,所述下百叶组件420包括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的下百叶421,多个所述下百叶421沿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排列。通过设置多个上百叶411和下百叶421,使得空调柜机的导风效果和无风感效果更好。
下面介绍上百叶411和下百叶421的具体安装结构。
在空调柜机的蜗舌130上,对应上百叶411的转轴开设有轴孔131,所述上百叶411的转轴插入轴孔131中;所述上百叶组件410还包括上连杆,所述上连杆与每一所述上百叶411连接,以使所述上百叶411随所述上连杆的移动而转动;和/或,
在空调柜机的蜗舌130上,对应下百叶421的转轴开设有轴孔131,所述下百叶421的转轴插入轴孔131中;所述下百叶组件420还包括下连杆,所述下连杆与每一所述下百叶421连接,以使所述下百叶421随所述下连杆的移动而转动。
具体地,轴孔的形状可以有很多,如方孔、椭圆形孔等,以圆形孔为例。轴孔沿蜗壳140的高度方向排成一列,每一轴孔对应一上百叶411或者下百叶421。多个上百叶411沿出风口的高度方向排列在出风口的上部,多个下百叶421沿出风口的高度方向排列在出风口的下部。
为了更好的驱动上百叶组件410,使得多个上百叶411可以稳定的联动,所述上百叶组件410还包括:上固定座413,所述上固定座413与所述空调柜机的蜗壳140顶部固定连接;上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上固定座413上;上曲柄连杆412,所述上曲柄连杆412的曲柄与上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曲柄连杆412的连杆与所述上连杆固定连接。
上曲柄连杆412的作用在于将电机的转动,转换为连杆的往返移动,从而实现多个上百叶411的联动。通过上曲柄连杆412的设置,使得多个上百叶411在上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可以稳定的摆动。
值得说明的是,出风口110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多个上百叶411分别竖直延伸且在水平方向上分布设置,每个上百叶411形成为片状,每个上百叶411 具有与出风口110所在的出风口110竖直面成夹角的状态。夹角的度数范围可以有很多,以具有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为例,在第一角度内,每相邻两个上百叶411接触以使风道内的空气从所述多个上百叶411上的通风孔吹出。在第一角度,每相邻两个上百叶411中的其中一个上百叶411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所述上百叶411上。在第二角度内,每个上百叶411与出风口110竖直面成夹角,且每相邻的两个上百叶411之间具有间隙,风道内的至少一部分空气从每个上百叶411上的多个通风孔吹向与其对应的间隙后吹出所述出风口110。当然,也可以直接从风道经过间隙吹出。当相邻上百叶411之间的间隙较大时,无风感效果较弱;当相邻上百叶411之间的间隙较小时,无风感效果较强。因此,上百叶411与出风口110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为无极调节,即其范围为 0~180度,不同的角度对应不同的工况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口110竖直面的形状与机壳的形状相关,出风口110 竖直方向上延伸方向为曲线,和出风口110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为曲线,可以相互独立存在。以出风口110竖直方向上延伸方向为曲线和出风口110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为曲线同时存在为例。当出风口110在水平方向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为曲线时,则出风口110竖直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也为曲线,此时每个上百叶411与出风口110竖直面成夹角指的是每个上百叶411与出风口 110竖直面相应位置处的竖直切线之间具有夹角。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口 110竖直面还可以形成为平面。由于多个上百叶411可以在出风口110内转动,因此出风口110具有导风状态和覆盖状态,在导风状态时,多个上百叶411打开出风口110,风道内的空气在多个上百叶411的导引下从出风口110吹出。在覆盖状态时,多个上百叶411转动至使得相邻的两个上百叶411接触或者具有间隙,在该情况下,由于多个上百叶411的阻挡情况,风道内的大部分风从每个上百叶411上的多个通风孔吹出,从而由于出风通道的减小,降低风速,同时多个通风孔将风打散,使得从出风口110吹出的风柔和,人体感受到的风感较低。
具体而言,在第一角度内,每相邻两个上百叶411接触以使风道内的空气从多个上百叶411上的通风孔吹出。也就是说,在每个上百叶411与出风口110 竖直面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每相邻两个上百叶411接触而覆盖出风口110,由于相邻的两个上百叶411之间接触而接近无间隙状态,因此风道内的风从每个上百叶411的多个通风孔吹出出风口110。其中为了进一步保证两个上百叶 411之间的无间隙状态,在第一角度,每相邻两个上百叶411中的其中一个上百叶411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上百叶411上,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上百叶411的一部分处于重叠状态。
在第二角度内,每个上百叶411与出风口110竖直面成夹角,且每相邻的两个上百叶411之间具有间隙,风道内的至少一部分空气从每个上百叶411上的多个通风孔吹向与其对应的间隙后吹出出风口110。也就是说,在每个上百叶411与出风口110竖直面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时,每相邻的两个上百叶411之间不接触而具有间隙,风道内的风在吹向出风口110时,一部分风会直接流经该间隙,另一部分风从每个上百叶411的多个通风孔流向该间隙,从而从多个通风孔流向该间隙的风会扰乱直接流向间隙的风的方向和速度,起到扰流的作用,从而使得从出风口110吹出的风柔和。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可以根据空调柜机的具体结构例如上百叶411的具体尺寸进行具体设定,这里就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角度为0度-5度,第二角度为10度-20度。可以理解的是,每个上百叶411与出风口110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度,指的是上百叶411平行于出风口110竖直面,上百叶411与出风方向呈垂直状态以阻挡风的流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柜机,通过在每个上百叶411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且多个上百叶411可转动,从而可以将多个上百叶411转动至覆盖出风口 110的状态,使得风道内的大部分空气从通风孔吹出出风口110,降低了风速且打散风的流向,使得从出风口110吹出的风柔和而提高体感舒适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出风速度的均匀性,上百叶411提供的出风面积,在出风口110靠近蜗壳140的一侧(风速较高的一侧)的出风面积,大于出风口 110靠近蜗舌130一侧(风速较低的一侧)的出风面积。
上百叶411实现靠近蜗壳140侧的出风面积,大于靠近蜗舌130侧的出风面积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两个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上百叶411和/或所述下百叶421上,靠近蜗壳140侧的通风孔总面积,大于蜗舌130侧的通风孔的总面积。所述上百叶411和/或所述下百叶421上,靠近所述蜗壳140侧的通风孔密度大于靠近蜗舌130侧通风孔的密度;和/或,靠近所述蜗壳140 侧的通风孔的孔径大于靠近蜗舌130侧通风孔的孔径。
第一种,每一上百叶411的开孔密度相当,此时,上百叶411在出风口 110内靠近蜗壳140侧的排布密度,大于上百叶411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舌 130侧的排布密度。
第二种,上百叶411的开孔密度不同,此时,将开孔密度大的上百叶411 设置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壳140的一侧,将开孔密度小的上百叶411设置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舌130的一侧。当然,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将上百叶 411的开孔密度按照线性或者非线性的规律排列,使得出风面积呈现预设的规律。配合风速的不同,以使整个出风口110下部,或者说下出风口112的出风速度相当。
为了进一步提高出风量的均匀性,上百叶411提供的出风面积,在出风口110靠近蜗壳140的一侧(风速较高的一侧)的出风面积,小于出风口110 靠近蜗舌130一侧(风速较低的一侧)的出风面积。
上百叶411实现靠近蜗壳140侧的出风面积,小于靠近蜗舌130侧的出风面积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两个具体的实现方式。
第一种,每一上百叶411的开孔密度相当,此时,上百叶411在出风口 110内靠近蜗壳140侧的排布密度,小于上百叶411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舌 130侧的排布密度。
第二种,上百叶411的开孔密度不同,此时,将开孔密度小的上百叶411 设置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壳140的一侧,将开孔密度大的上百叶411设置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舌130的一侧。当然,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将上百叶 411的开孔密度按照线性或者非线性的规律排列,使得出风面积呈现预设的规律。配合风速的不同,以使整个出风口110下部,或者说下出风口112的出风量相当。
为了更好的驱动下百叶组件420,使得多个下百叶421可以稳定的联动,所述下百叶组件420还包括:下固定座423,所述下固定座423与所述空调柜机的蜗壳140底部固定连接;下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下固定座423下;下曲柄连杆422,所述下曲柄连杆422的曲柄与下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下曲柄连杆422的连杆与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
下曲柄连杆422的作用在于将电机的转动,转换为连杆的往返移动,从而实现多个下百叶421的联动。通过下曲柄连杆422的设置,使得多个下百叶421在下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可以稳定的摆动。
值得说明的是,出风口110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多个下百叶421分别竖直延伸且在水平方向上分布设置,每个下百叶421形成为片状,每个下百叶421 具有与出风口110所在的出风口110竖直面成夹角的状态。夹角的度数范围可以有很多,以具有第三角度和第四角度为例,在第三角度内,每相邻两个下百叶421接触以使风道内的空气从所述多个下百叶421上的通风孔吹出。在第三角度,每相邻两个下百叶421中的其中一个下百叶421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所述下百叶421上。在第四角度内,每个下百叶421与出风口110竖直面成夹角,且每相邻的两个下百叶421之间具有间隙,风道内的至少一部分空气从每个下百叶421上的多个通风孔吹向与其对应的间隙后吹出所述出风口110。当然,也可以直接从风道经过间隙吹出。当相邻下百叶421之间的间隙较大时,无风感效果较弱;当相邻下百叶421之间的间隙较小时,无风感效果较强。因此,下百叶421与出风口110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为无极调节,即其范围为 0~180度,不同的角度对应不同的工况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口110竖直面的形状与机壳的形状相关,出风口110 竖直方向上延伸方向为曲线,和出风口110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为曲线,可以相互独立存在。以出风口110竖直方向上延伸方向为曲线和出风口110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为曲线同时存在为例。当出风口110在水平方向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为曲线时,则出风口110竖直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方向也为曲线,此时每个下百叶421与出风口110竖直面成夹角指的是每个下百叶421与出风口 110竖直面相应位置处的竖直切线之间具有夹角。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口 110竖直面还可以形成为平面。由于多个下百叶421可以在出风口110内转动,因此出风口110具有导风状态和覆盖状态,在导风状态时,多个下百叶421打开出风口110,风道内的空气在多个下百叶421的导引下从出风口110吹出。在覆盖状态时,多个下百叶421转动至使得相邻的两个下百叶421接触或者具有间隙,在该情况下,由于多个下百叶421的阻挡情况,风道内的大部分风从每个下百叶421上的多个通风孔吹出,从而由于出风通道的减小,降低风速,同时多个通风孔将风打散,使得从出风口110吹出的风柔和,人体感受到的风感较低。
具体而言,在第三角度内,每相邻两个下百叶421接触以使风道内的空气从多个下百叶421上的通风孔吹出。也就是说,在每个下百叶421与出风口110 竖直面的夹角为第三角度时,每相邻两个下百叶421接触而覆盖出风口110,由于相邻的两个下百叶421之间接触而接近无间隙状态,因此风道内的风从每个下百叶421的多个通风孔吹出出风口110。其中为了进一步保证两个下百叶 421之间的无间隙状态,在第三角度,每相邻两个下百叶421中的其中一个下百叶421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下百叶421上,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下百叶421的一部分处于重叠状态。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只要保证相邻两下百叶421 之间没有间隙,相邻两下百叶421可以不搭接。
在第四角度内,每个下百叶421与出风口110竖直面成夹角,且每相邻的两个下百叶421之间具有间隙,风道内的至少一部分空气从每个下百叶421上的多个通风孔吹向与其对应的间隙后吹出出风口110。也就是说,在每个下百叶421与出风口110竖直面的夹角为第四角度时,每相邻的两个下百叶421之间不接触而具有间隙,风道内的风在吹向出风口110时,一部分风会直接流经该间隙,另一部分风从每个下百叶421的多个通风孔流向该间隙,从而从多个通风孔流向该间隙的风会扰乱直接流向间隙的风的方向和速度,起到扰流的作用,从而使得从出风口110吹出的风柔和。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三角度和第四角度可以根据空调柜机的具体结构例如下百叶421的具体尺寸进行具体设定,这里就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三角度为0度-5度,第四角度为10度-20度。可以理解的是,每个下百叶421与出风口110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度,指的是下百叶421平行于出风口110竖直面,下百叶421与出风方向呈垂直状态以阻挡风的流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柜机,通过在每个下百叶421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且多个下百叶421可转动,从而可以将多个下百叶421转动至覆盖出风口 110的状态,使得风道内的大部分空气从通风孔吹出出风口110,降低了风速且打散风的流向,使得从出风口110吹出的风柔和而提高体感舒适度。
为了使得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可以自由活动,互不干涉,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具有间隙。
为了进一步提高出风速度的均匀性,下百叶421提供的出风面积,在出风口110靠近蜗壳140的一侧(风速较高的一侧)的出风面积,大于出风口 110靠近蜗舌130一侧(风速较低的一侧)的出风面积。
下百叶421实现靠近蜗壳140侧的出风面积,大于靠近蜗舌130侧的出风面积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两个具体的实现方式。
第一种,每一下百叶421的开孔密度相当,此时,下百叶421在出风口 110内靠近蜗壳140侧的排布密度,大于下百叶421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舌 130侧的排布密度。
第二种,下百叶421的开孔密度不同,此时,将开孔密度大的下百叶421 设置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壳140的一侧,将开孔密度小的下百叶421设置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舌130的一侧。当然,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将下百叶 421的开孔密度按照线性或者非线性的规律排列,使得出风面积呈现预设的规律。配合风速的不同,以使整个出风口110下部,或者说下出风口112的出风速度相当。
为了进一步提高出风量的均匀性,下百叶421提供的出风面积,在出风口110靠近蜗壳140的一侧(风速较高的一侧)的出风面积,小于出风口110 靠近蜗舌130一侧(风速较低的一侧)的出风面积。
下百叶421实现靠近蜗壳140侧的出风面积,小于靠近蜗舌130侧的出风面积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两个具体的实现方式。
第一种,每一下百叶421的开孔密度相当,此时,下百叶421在出风口 110内靠近蜗壳140侧的排布密度,小于下百叶421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舌 130侧的排布密度。
第二种,下百叶421的开孔密度不同,此时,将开孔密度小的下百叶421 设置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壳140的一侧,将开孔密度大的下百叶421设置在出风口110内靠近蜗舌130的一侧。当然,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将下百叶 421的开孔密度按照线性或者非线性的规律排列,使得出风面积呈现预设的规律。配合风速的不同,以使整个出风口110下部,或者说下出风口112的出风量相当。
整体来说,所述出风口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上百叶411和/或下百叶 421具有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出风口竖直面成夹角的状态;在第一角度内,相邻两个所述上百叶411或下百叶421搭接以使风道内的空气从所述通风孔吹出;在第二角度内,每个所述上百叶411或下百叶421与所述出风口竖直面成夹角,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上百叶411或者下百叶42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风道内的至少一部分空气从所述间隙吹出所述出风口。
在所述第一角度,每相邻两个所述上百叶411中的其中一个上百叶411 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上百叶411上;和/或,每相邻两个所述下百叶421中的其中一个下百叶421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下百叶421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上百叶411或下百叶421的转动角度不同。根据上述的实施例,上百叶411对应具有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而下百叶421则具有第三角度和第四角度。
为了使无风感效果与制冷或制热效果统一,每个所述上百叶411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分布面积占所述上百叶411的前表面面积的28%—86%;每个所述下百叶421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分布面积占所述下百叶421的前表面面积的 28%—8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百叶上的通风孔的分布面积占百叶的前表面面积的28%—56%。例如每个百叶上的通风孔的分布面积可以占百叶的前表面面积的28%、35%、50%或56%。从而在保证可降低风速且打散风的基础上,保证出风量以保证可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
其中,当采用较小的分布比例例如每个百叶上的通风孔的分布面积占百叶的前表面面积的28%时,可以具有较好的导风效果和较远的送风距离。当采用较大的分布比例例如每个百叶上的通风孔的分布面积占百叶的前表面面积的56%时,空气会进一步柔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空调柜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柜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温度同时开启上百叶组件410和下百叶组件420,以使空调柜机正常送风;
获取当前室内温度,比对室内温度和预设温度;
当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根据当前工作模式关闭上百叶组件410或下百叶组件420。
具体地,本实施中,相对温差为正值,即为当前温差与第一预设温差之间的差额。或者为二者做差,取绝对值。上百叶和下百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百叶沿出风口110的高度方向排布,每一上百叶沿出风口1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上百叶上下摆动实现出风口110上部的上下导风。同理,多个下百叶沿出风口110的高度方向排布,每一下百叶沿出风口1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下百叶上下摆动实现出风口110下部的上下导风。每一上百叶或下百叶偏转的角度不同,通过通风孔的风量不同,无风感的效果也不同,即上百叶和下百叶的偏转角度,影响着空调柜机的无风感程度。偏转角度越小,覆盖出风口110的面积越大,经过通风孔的气流越多,无风感效果越好,当上百叶和下百叶将出风口110全部覆盖时,所有的气流都经通风孔流出,此时,上百叶和下百叶与出风口110平面之间的夹角非常小,无风感程度最高,效果最好;反之,偏转角度越大,覆盖出风口110的面积越小,经过通风孔的气流越少,无风感效果越差,当上百叶和下百叶与出风口110平面之间的夹角较大时,以上百叶和下百叶与出风口110平面垂直为例,此时,很少的气流经通风孔流出,甚至所有的气流都不经通风孔,此时,无风感程度低,效果差。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上百叶和下百叶与出风口110平面之间的夹角,来调节无风感的程度,从而适应不同的相对温差,使得快速调节温度和提高舒适感高度的统一在一起,有利于用户更加舒适的使用空调柜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上百叶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上部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以引导自所述出风口上部流出的气流;
下百叶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下部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以引导自所述出风口下部流出的气流,所述上百叶组件和所述下百叶组件相互独立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百叶组件包括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的上百叶,多个所述上百叶沿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排列;和/或,
所述下百叶组件包括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的下百叶,多个所述下百叶沿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排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
在空调柜机的蜗舌上,对应上百叶的转轴开设有轴孔,所述上百叶的转轴插入轴孔中;
所述上百叶组件还包括上连杆,所述上连杆与每一所述上百叶连接,以使所述上百叶随所述上连杆的移动而转动;和/或,
在空调柜机的蜗舌上,对应下百叶的转轴开设有轴孔,所述下百叶的转轴插入轴孔中;
所述下百叶组件还包括下连杆,所述下连杆与每一所述下百叶连接,以使所述下百叶随所述下连杆的移动而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百叶组件还包括:
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空调柜机的蜗壳顶部固定连接;
上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上固定座上;
上曲柄连杆,所述上曲柄连杆的曲柄与上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曲柄连杆的连杆与所述上连杆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百叶组件还包括:
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与所述空调柜机的蜗壳底部固定连接;
下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下固定座下;
下曲柄连杆,所述下曲柄连杆的曲柄与下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下曲柄连杆的连杆与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具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百叶和/或所述下百叶上,靠近蜗壳侧的通风孔总面积,大于蜗舌侧的通风孔的总面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百叶和/或所述下百叶上,靠近所述蜗壳侧的通风孔密度大于靠近蜗舌侧通风孔的密度;
和/或,靠近所述蜗壳侧的通风孔的孔径大于靠近蜗舌侧通风孔的孔径。
9.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上百叶和/或下百叶具有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出风口竖直面成夹角的状态;
在第一角度内,相邻两个所述上百叶或下百叶搭接以使风道内的空气从所述通风孔吹出;
在第二角度内,每个所述上百叶或下百叶与所述出风口竖直面成夹角,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上百叶或者下百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风道内的至少一部分空气从所述间隙吹出所述出风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角度,每相邻两个所述上百叶中的其中一个上百叶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上百叶上;和/ 或,
每相邻两个所述下百叶中的其中一个下百叶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下百叶下。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百叶或下百叶的转动角度不同。
12.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上百叶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分布面积占所述上百叶的前表面面积的28%—86%;
每个所述下百叶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分布面积占所述下百叶的前表面面积的28%—86%。
13.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以及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
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CN201720948537.XU 2017-07-31 2017-07-31 空调柜机 Active CN207334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8537.XU CN207334908U (zh) 2017-07-31 2017-07-31 空调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8537.XU CN207334908U (zh) 2017-07-31 2017-07-31 空调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4908U true CN207334908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77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48537.XU Active CN207334908U (zh) 2017-07-31 2017-07-31 空调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49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1850A (zh) * 2019-07-18 2020-06-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门及出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介质
CN111456490A (zh) * 2020-04-27 2020-07-28 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1850A (zh) * 2019-07-18 2020-06-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门及出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介质
CN111271850B (zh) * 2019-07-18 2021-08-2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门及出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介质
CN111456490A (zh) * 2020-04-27 2020-07-28 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6658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92385B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07449040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25143A (zh) 空调器
CN107461810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334908U (zh) 空调柜机
CN107504570A (zh) 空调器
CN20841896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146615U (zh) 空调器
CN106705240A (zh) 空调柜机
CN20818654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108315U (zh) 空调柜机
CN20334938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0793622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609129U (zh) 空调室内挂机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挂机
CN211400027U (zh) 空调器
CN208108321U (zh) 空调柜机
CN209541016U (zh) 一种可防回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839374A (zh) 空调室内挂机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挂机
CN207936317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818654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504402U (zh) 空调柜机
CN212252878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108266812A (zh) 空调挂机及空调器
CN208108306U (zh) 空调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