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7626U - 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7626U
CN204777626U CN201520402136.5U CN201520402136U CN204777626U CN 204777626 U CN204777626 U CN 204777626U CN 201520402136 U CN201520402136 U CN 201520402136U CN 204777626 U CN204777626 U CN 204777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graphite electrode
vacsorb
negative pressur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21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孟彤
顾爱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fe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f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fe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f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021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7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7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7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包括:真空吸取框体,所述真空吸取框体的顶部设置有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接口,所述真空吸取框体的底部具有开口;可拆卸地配置在所述开口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真空吸取框体内腔连通的负压孔;以及一用于控制所述负压接口的打开或关闭的控制阀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开口套在加工模板上,在负压源的作用下,加工模板内的石墨电极工件被吸附在底板的下表面上,当需要放下石墨电极工件时,只需将控制阀门关闭即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石墨电极工件取出时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当石墨电极工件在加工模板内被加工成对应形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取出,但是目前是通过手工取出或通过带有粘性的粘纸将其从加工模板内粘出,这样的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可以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该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能够将加工模板内的石墨电极工件快速吸取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吸取框体,所述真空吸取框体的顶部设置有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接口,所述真空吸取框体的底部具有开口;
可拆卸地配置在所述开口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真空吸取框体内腔连通的负压孔;以及
一用于控制所述负压接口的打开或关闭的控制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吸取框体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真空吸取框体内腔连通的槽部,所述控制阀门为一滑动配置在所述槽部上的隔板,当所述隔板伸入所述真空吸取框体内腔时,截断所述负压接口与所述负压孔之间的气流连通性,使所述负压接口关闭。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开口套在加工模板上,在负压源的作用下,加工模板内的石墨电极工件被吸附在底板的下表面上,当需要放下石墨电极工件时,只需将控制阀门关闭即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石墨电极工件取出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真空吸取框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E-E向剖视图。
图4是图2的D-D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隔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包括真空吸取框体100,本实施例中的真空吸取框体100为一梯台状结构,四周面封闭,真空吸取框体100的顶部设置有负压源(图中未示出)连接的负压接口110,真空吸取框体100的底部具有开口120。
在开口120上可拆卸地配置有底板200,底板200上设置有若干与真空吸取框体内腔101连通的负压孔210。底板200为可拆卸配置结构,是为了适应不同石墨电极工件的尺寸,方便更换不同负压孔孔径的底板。本实施例中的开口120的内壁设置有滑槽121,底板200的外侧设置有与滑槽121配合的滑轨220。
在真空吸取框体1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负压接口110的打开或关闭的控制阀门300。本实施例中的真空吸取框体100的侧部开设有与真空吸取框体内腔101连通的槽部130,控制阀门300为一滑动配置在槽部130上的隔板310。隔板310的宽度与槽部130的宽度相适应,隔板310的长度应保证能够起到完全关闭作用。当隔板310伸入真空吸取框体内腔101时,截断负压接口110与负压孔210之间的气流连通性,使负压接口110关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开口120套在加工模板上,在负压源的作用下,加工模板内的石墨电极工件被吸附在底板200的下表面上,当需要放下石墨电极工件时,只需将控制阀门300关闭即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石墨电极工件取出时的工作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吸取框体,所述真空吸取框体的顶部设置有与负压源连接的负压接口,所述真空吸取框体的底部具有开口;
可拆卸地配置在所述开口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真空吸取框体内腔连通的负压孔;以及
一用于控制所述负压接口的打开或关闭的控制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取框体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真空吸取框体内腔连通的槽部,所述控制阀门为一滑动配置在所述槽部上的隔板,当所述隔板伸入所述真空吸取框体内腔时,截断所述负压接口与所述负压孔之间的气流连通性,使所述负压接口关闭。
CN201520402136.5U 2015-06-11 2015-06-11 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 Active CN204777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2136.5U CN204777626U (zh) 2015-06-11 2015-06-11 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2136.5U CN204777626U (zh) 2015-06-11 2015-06-11 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7626U true CN204777626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2136.5U Active CN204777626U (zh) 2015-06-11 2015-06-11 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76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0242A (zh) * 2019-02-25 2019-04-19 辰星(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末端执行器
CN113387264A (zh) * 2021-07-06 2021-09-14 符文韬 一种真空吸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0242A (zh) * 2019-02-25 2019-04-19 辰星(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末端执行器
CN113387264A (zh) * 2021-07-06 2021-09-14 符文韬 一种真空吸附装置
CN113387264B (zh) * 2021-07-06 2024-05-14 符文韬 一种真空吸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12593U (zh) 一种定量有序上料机
CN204777626U (zh) 石墨电极真空吸取装置
CN204606841U (zh) 一种手持多头取片吸笔
CN209105551U (zh) 一种带有疏通堵塞杂质的贴片机吸嘴
CN107745963A (zh) 取放料机构及取放料装置
CN204917238U (zh) 一种油菜籽上料机
CN104541705B (zh) 劣质钵苗气力式剔除装置
CN204380427U (zh) 一种厂房负压吸尘设备
CN203692521U (zh) 一种水松纸恒压供胶装置
CN205367098U (zh) 一种纸盘成型机的取料送料装置
CN205660561U (zh) 一种具有高适应性的真空吸附装置
CN204914687U (zh) 一种油菜籽吸料机
CN204294478U (zh) 非接触式引振器
CN204660135U (zh) 一种新型包装机透明纸风压辅助输送平台
CN203286703U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CN207796166U (zh) 一种真空双负压转换阀
CN207294598U (zh) 一种玻璃切割装置
CN205023482U (zh) 一种木片抓取装置
CN110732528A (zh) 一种中药材快速除尘装置
CN204054480U (zh) 一种改良的吸料杯
CN204207673U (zh) 一种集尘器外置的吸尘装置
CN203974054U (zh) 一种新型储料箱
JP2019532790A5 (zh)
CN209420945U (zh) 一种闸板清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卷接机
CN203507695U (zh) 一种滤袋除尘设备的吹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