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9388U - 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59388U
CN204759388U CN201520202715.5U CN201520202715U CN204759388U CN 204759388 U CN204759388 U CN 204759388U CN 201520202715 U CN201520202715 U CN 201520202715U CN 204759388 U CN204759388 U CN 204759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sensing electrode
area
contactor control
insulation cou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027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信安
张志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star 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59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59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Abstract

一种触控装置。触控装置包括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一感测电极层、一第二绝缘层以及一第二感测电极层。第一感测电极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感测电极层上,第二感测电极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触控装置的第一感测电极层位于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之间,可降低第二感测电极层和电极层产生感应电容值,防止触控感测信号的微弱而造成触控感测失效的情形,进而提升触控的灵敏度。

Description

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良好触控灵敏度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面板是一种新兴的信息输入设备,具有携带方便与功能操作人性化的优点。触控面板可依据感应原理分成以下四类:光学式、声波式、电容式、电阻式。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结构的电极是由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薄膜所构成,通过手指接触面板后于电极间所产生的电容变化大小判断手指的移动情形。经由检测电容变化量,便可判断是否有手指或导电物体接触触控面板表面。
触控结构搭配显示面板以构成触控面板,随着现今触控面板渐趋薄型化的趋势,触控结构与显示面板的距离也逐渐减小。然而,当触控结构与显示面板的距离太接近时,显示面板的内部电极容易影响触控信号,产生触控信号微弱的现象,使得触控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实施例中,触控装置的第一感测电极层位于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之间,可降低第二感测电极层和电极层产生感应电容值,防止触控感测信号的微弱而造成触控感测失效的情形,进而提升触控的灵敏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其包括:
一第一绝缘层,其中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01~75微米;
一第一感测电极层,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为一发射电极;
一第二绝缘层,位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上;以及
一第二感测电极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为一接收电极,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厚度和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厚度分别为20~200纳米。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更包括:
一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电极层和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之间。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电极层为一像素电极层、一参考电极或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的一上电极层。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层具有一第一区域和一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重叠,该第二区域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不重叠。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区域的面积相对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的面积总和的比例为90~99.5%。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更包括:
一图案化导电层,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且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共平面,其中该图案化导电层电性绝缘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和该第二感测电极层。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图案化导电层和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以一间距相隔开来,该间距为100纳米~200微米。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图案化导电层的图案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图案互补,并覆盖该第一绝缘层的面积的80%以上。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层具有一第一区域和一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重叠,该第二区域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不重叠,且该第二区域与该图案化导电层重叠。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区域的宽度小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二区域的宽度。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绝缘层包括:
一绝缘保护层;以及
一黏着层,位于该绝缘保护层上。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其中包括:
一第一绝缘层;
一第一感测电极层,包括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
一第二绝缘层,位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部分上;以及
一第二感测电极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二部分共平面。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为一发射电极,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为一接收电极。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01~75微米,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厚度和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厚度分别为20~200纳米。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更包括:
一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电极层和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之间。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电极层为一像素电极层、一参考电极或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的一上电极层、或一下电极层。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部分位于该电极层和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之间,且该第二感测电极层完全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部分重叠。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二部分以一间距相隔开来,该间距为100纳米~200微米。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图案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二部分的图案互补,并覆盖该第二绝缘层的面积的80%以上。
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绝缘层包括:
一绝缘保护层;以及
一黏着层,位于该绝缘保护层上。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上视图;
图1B绘示图1A的触控装置沿剖面线1B-1B’的剖视图;
图2A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另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上视图;
图2B绘示图2A的触控装置沿剖面线2B-2B’的剖视图;
图3A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再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上视图;
图3B绘示图3A的触控装置沿剖面线3B-3B’的剖视图;
图4A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又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上视图;
图4B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更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上视图。
图4C绘示图4A及图4B的触控装置沿剖面线4C-4C’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200、300、400、400’:触控装置
100a、200a、400a:表面
110:第一绝缘层
110t、120t、130t、140t:厚度
120:第一感测电极层
120A:第一部分
120B:第二部分
130:第二绝缘层
140:第二感测电极层
140A:第一区域
140B:第二区域
150:图案化导电层
160:电极层
170:覆盖层
1B-1B’、2B-2B’、3B-3B’、4C-4C’:剖面线
CFR、CRC、CTC、CTR、CTR1、CTR2、CTR3、CTR4:感应电容
F:手指
S1、S2:间距
W1、W2、W3、W4、W5: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中,触控装置的第一感测电极层位于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之间,可以减少第二感测电极层和电极层产生感应电容值,而防止触控感测信号微弱而造成触控感测失效的情形,进而提升触控的灵敏度。以下参照所附的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实施例所提出的细部结构及组成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内容欲保护的范围做限缩。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依据实际实施态样的需要对该些结构及组成加以修饰或变化。
图1A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0的上视图,图1B绘示图1A的触控装置100沿剖面线1B-1B’的剖视图。如图1A~图1B所示,触控装置100包括一第一绝缘层110、一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一第二绝缘层130以及一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位于第一绝缘层110上,第二绝缘层13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上,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位于第二绝缘层130上。
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绝缘层110、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第二绝缘层130以及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可构成一触控模块,其中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例如是发射电极(transmitterelectrode),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例如是接收电极(receiverelectrode)。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可分别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TO)。
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例如分别包括多个电极条,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多个电极条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多个电极条彼此正交配置以形成一网状结构。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一个电极条具有宽度W1,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一个电极条具有宽度W2,宽度W1例如是大于宽度W2。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B,当手指F接触触控装置100的表面100a时,手指F亦为导体,因此手指F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产生感应电容CFR,且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之间亦产生感应电容CTR,则触控装置100的感测信号为CFR/CTR,触控装置100则顺利运作。
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第一绝缘层110的厚度110t例如是0.01~75微米(μm),第二绝缘层130的厚度130t例如是100纳米(nm)~10微米,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厚度120t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厚度140t例如分别是20~200纳米。
相较于传统以厚度100~150微米的光学胶贴合触控模块,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第一绝缘层110的厚度110t仅为0.01~75微米,例如可以大约是25微米,因此达到薄型化的效果,并且因为较易于形变而进一步可达到可挠式的效果。
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触控装置100更可包括一电极层160。第一绝缘层110位于电极层160和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之间。换句话说,第一绝缘层110位于电极层160上。
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例如是触控显示装置,电极层160可以是一像素电极层或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的一上电极层。换言之,触控装置100例如可包括一触控模块以及一显示模块,触控模块可包括前述的第一绝缘层110、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第二绝缘层130以及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电极层160可以是液晶显示模块中的像素电极层、参考电极、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的上电极层、下电极层或上下电极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B,当手指F接触触控装置100的表面100a时,除了手指F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的感应电容CFR、以及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的感应电容CTR之外,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电极层160之间亦产生感应电容CTC,则触控装置100的感测信号为CFR/(CTR+CTC),触控装置100亦可顺利运作。
一般常见的触控装置中,发射电极与接收电极共平面设置、并且此两者电极与显示模块的电极以绝缘层相隔的距离相同。因此,特别是当发射电极与接收电极和显示模块的电极之间的距离减小,也就是此两者电极与显示模块的电极之间的绝缘层厚度减薄时,由于接收电极与显示模块的电极之间的电场干扰,除了手指F和接收电极的感应电容CFR、发射电极与接收电极的感应电容CTR以及发射电极与显示模块的电极的感应电容CTC之外,接收电极与显示模块的电极也会产生感应电容CRC,这使得此种触控装置的感测信号为CFR/(CTR+CTC+CRC)。如此一来,不仅感测信号有可能太小而造成触控灵敏度不佳,甚至有可能发生触控感测信号微弱,使得触控装置无法运作。
相对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如图1B所示,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并非共平面,且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位于电极层160(显示模块的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之间,减少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和电极层160(显示模块的电极层)产生感应电容值,仅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电极层160(显示模块的电极层)产生感应电容CTC,因此即使在第一绝缘层110的厚度110t仅为0.01~75微米的情况下,亦防止触控感测信号微弱而造成触控感测失效的情形,进而提升触控的灵敏度。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可以在达到薄型化、可挠式触控装置的效果同时亦维持良好的触控感测效果。
实施例中,如图1A~图1B所示,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可具有一第一区域140A和一第二区域140B。第一区域140A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重叠,而第二区域140B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不重叠。也就是说,如图1B所示,一部分的第二绝缘层130位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一区域140A和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之间,而另一部分的第二绝缘层130位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二区域140B和第一绝缘层110之间。
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一区域140A的面积相对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一区域140A和第二区域140B的面积总和的比例是为90~99.5%。换言之,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二区域140B的面积相对于第一区域140A的面积的比例是为0.5~10%。
一些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的第一绝缘层110可以是一黏着层,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经由黏着层(第一绝缘层110)贴合至电极层160。黏着层例如可以是感压胶(PSA)或光学透明胶(OCA)。举例而言,触控装置100例如是触控显示装置,其中的触控模块经由黏着层(第一绝缘层110)贴合至显示模块。由于第一绝缘层110的厚度110t仅为0.01~75微米,因此达到薄型化触控装置的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的第一绝缘层110更可包括一绝缘保护层以及一黏着层(未绘示于图中),黏着层位于绝缘保护层上。举例而言,触控装置100例如是触控显示装置,其显示模块与触控模块分开制作,而绝缘保护层作为显示模块的保护层,包覆在电极层160之外,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经由黏着层贴合至电极层160外部的绝缘保护层。也就是说,触控模块经由黏着层(第一绝缘层110)贴合至显示模块。由于第一绝缘层110的绝缘保护层和黏着层的总和厚度110t仅为0.01~75微米,因此达到薄型化触控装置的效果。
如图1B所示,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更可包括一覆盖层170,覆盖层170位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上。实施例中,覆盖层170例如是绝缘保护层,例如可以具有玻璃材质,用以包覆住第二感测电极层140。
图2A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另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200的上视图,图2B绘示图2A的触控装置200沿剖面线2B-2B’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是沿用同样或相似的元件标号,且相同或相似元件的相关说明请参考前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例如分别包括多个电极条,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多个电极条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多个电极条彼此正交配置以形成一网状结构。
如图2A~图2B所示,实施例中,触控装置200更可包括一图案化导电层150。图案化导电层150位于第一绝缘层110上且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共平面,图案化导电层150电性绝缘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换言之,图案化导电层150并未连接至任何电源端或信号端。实施例中,图案化导电层150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TO)。
请参照图2B,当手指F接触触控装置200的表面200a时,除了手指F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的感应电容CFR、以及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的感应电容CTR之外,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电极层160之间亦可能产生感应电容CTC,则触控装置200的感测信号为CFR/(CTR+CTC),触控装置200可顺利运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如图2B所示,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并非共平面,且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图案化导电层150位于电极层160(显示模块的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之间,降低阻挡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和电极层160(显示模块的电极层)产生感应电容值,仅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电极层160(显示模块的电极层)产生感应电容CTC,因此即使在第一绝缘层110的厚度110t仅为0.01~75微米的情况下,亦防止触控感测信号微弱而造成触控感测失效的情形,进而提升触控的灵敏度。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可以在达到薄型化、可挠式触控装置的效果同时亦维持良好的触控感测效果。
实施例中,如图2A~图2B所示,图案化导电层150和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以一间距S1相隔开来。间距S1例如是100纳米~200微米。一些实施例中,间距S1并不一定具有固定值,也就是说,图案化导电层150和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之间的间距S1可以在某些区段比其他区段更宽。
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图案化导电层150的图案例如可以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图案互补,并覆盖第一绝缘层110的面积的80%以上。举例而言,图案化导电层150具有多个方形的凹口,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图案包括多个方形区块,此些方形区块对应设置于图案化导电层150的方形的凹口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请参照图2A,图案化导电层150的图案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图案互补,也就是说,图案化导电层150基本上填补了第一绝缘层110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之间大部分未设置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区域。如此一来,图案化导电层150搭配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不仅有助于对薄型化、可挠式触控装置100维持良好的触控感测效果,尚可以提供显示效果的光学补偿;也就是说,以触控装置100是为触控显示装置为例,图案化导电层150的图案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图案互补,可以减少显示面上的视觉上的色差以及光线折射造成的光学不均匀的情形。
实施例中,如图2A~图2B所示,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可具有第一区域140A和第二区域140B。第一区域140A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重叠,而第二区域140B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不重叠,且第二区域140B与图案化导电层150重叠。
也就是说,如图2B所示,一部分的第二绝缘层130位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一区域140A和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之间,而另一部分的第二绝缘层130位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二区域140B和图案化导电层150之间。再者,图案化导电层150和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以间距S1相隔开来,因此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一部分的第二区域140B对应间距S1,因而尚有一部分对应间距S1的第二绝缘层130位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二区域140B和第一绝缘层110之间。
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第一区域140A的宽度W3例如是实质上等于第二区域140B的宽度W4。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二区域140B的面积例如是大于第一区域140A的面积。本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一区域140A的面积相对于第二区域140B的面积的比例是为1:10~1:50;一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40A的面积相对于第二区域140B的面积的比例例如是1:30。
图3A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再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上视图,图3B绘示图3A的触控装置沿剖面线3B-3B’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是沿用同样或相似的元件标号,且相同或相似元件的相关说明请参考前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A~图3B所示,实施例中,触控装置300的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可具有第一区域140A和第二区域140B。第一区域140A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重叠,而第二区域140B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不重叠,且第二区域140B与图案化导电层150重叠。
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第一区域140A的宽度W3例如是小于第二区域140B的宽度W5。换言之,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二区域140B的面积例如是大于第一区域140A的面积。本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第一区域140A的面积相对于第二区域140B的面积的比例是为1:10~1:50;一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40A的面积相对于第二区域140B的面积的比例例如是1:30。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第一区域140A的宽度W3相对较小,或者是第一区域140A的面积相对较小时,可以令CTR值相对较小;同时,第二区域140B的宽度W5相对较大,或者是第二区域140B的面积相对较大时,则手指F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感应面积相对较大,便可以令CFR值相对较大。基于CTR值相对较小而CFR值相对较大,则触控装置300的感测信号CFR/(CTR+CTC)亦可以增大,则提升触控装置300的触控感测灵敏度。
图4A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又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上视图,图4B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更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上视图,图4C绘示图4A及图4B的触控装置沿剖面线4C-4C’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是沿用同样或相似的元件标号,且相同或相似元件的相关说明请参考前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A~图4C所示,实施例中,触控装置400/400’包括第一绝缘层110、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第二绝缘层130以及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包括一第一部分120A和一第二部分120B,其中第一部分120A位于第一绝缘层110上。第二绝缘层130位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上。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位于第二绝缘层130上,且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二部分120B共平面。
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和第二部分120B为共电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例如是连接至并直接接触第二部分120B;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并未直接接触第二部分120B,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和第二部分120B经由第二绝缘层130而分隔开。
实施例中,如图4C所示,触控装置400/400’更可包括电极层160,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位于电极层160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之间,且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完全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重叠。
请参照图4C,当手指F接触触控装置400/400’的表面400a时,除了手指F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的感应电容CFR、以及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和第二部分120B(发射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的感应电容CTR(CTR1、CTR2、CTR3、CTR4)之外,第一感测电极层120(发射电极)和电极层160之间亦可能产生感应电容CTC,则触控装置400/400’的感测信号为CFR/(CTR+CTC),触控装置400/400’可顺利运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如图4C所示,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发射电极)位于电极层160(显示模块的电极层)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之间,减少阻挡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接收电极)和电极层160(显示模块的电极层)产生感应电容值,仅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发射电极)和电极层160(显示模块的电极层)产生感应电容CTC,因此即使在第一绝缘层110的厚度110t仅为0.01~75微米的情况下,亦防止触控感测信号微弱而造成触控感测失效的情形,并且可以无须客制化额外的触控积体电路元件(IC)便能够提高感测信号的强度,进而提升触控的灵敏度。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例,可以在达到薄型化、可挠式触控装置的效果同时亦维持良好的触控感测效果。
实施例中,如图4A~图4C所示,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二部分120B以一间距S2相隔开来。间距S2例如是100纳米~200微米。一些实施例中,间距S2并不一定具有固定值,也就是说,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和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二部分120B之间的间距S2可以在某些区段比其他区段更宽。
实施例中,如图4A~图4B所示,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图案例如可以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二部分120B的图案互补,并覆盖第二绝缘层130的面积的80%以上。举例而言,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二部分120B具有多个方形的凹口,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图案包括多个方形区块,此些方形区块对应设置于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二部分120B的方形的凹口中。如此一来,除了可以维持良好的触控感测效果,尚可以提供显示效果的光学补偿,减少显示面上的视觉上的色差以及光线折射造成的光学不均匀的情形。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例如是平面性的单一膜层,也就是说,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一个第一部分120A对应多个第二部分120B。如此一来,具有工艺方便的优点。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第一部分120A例如包括多个电极条,第一部分120A的电极条的数目与第二部分120B的数目相同,也就是说,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一个第一部分120A对应一个第二部分120B。如此一来,当触控装置400运作时,第一感测电极层120的每一组对应的一个第一部分120A和一个第二部分120B会以一个预定的频率逐条发射信号,而其他组的对应的第一部分120A和第二部分120B不会发射信号而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绝缘层,其中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01~75微米;
一第一感测电极层,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为一发射电极;
一第二绝缘层,位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上;以及
一第二感测电极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为一接收电极,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厚度和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厚度分别为20~200纳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电极层和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层为一像素电极层、一参考电极或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的一上电极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具有一第一区域和一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重叠,该第二区域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区域的面积相对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的面积总和的比例为90~9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图案化导电层,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且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共平面,其中该图案化导电层电性绝缘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和该第二感测电极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导电层和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以一间距相隔开来,该间距为100纳米~20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导电层的图案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图案互补,并覆盖该第一绝缘层的面积的8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具有一第一区域和一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重叠,该第二区域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不重叠,且该第二区域与该图案化导电层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区域的宽度小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二区域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层包括:
一绝缘保护层;以及
一黏着层,位于该绝缘保护层上。
12.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绝缘层;
一第一感测电极层,包括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
一第二绝缘层,位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部分上;以及
一第二感测电极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二部分共平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为一发射电极,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为一接收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01~75微米,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厚度和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厚度分别为20~200纳米。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电极层和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层为一像素电极层、一参考电极或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的一上电极层、或一下电极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部分位于该电极层和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之间,且该第二感测电极层完全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一部分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二部分以一间距相隔开来,该间距为100纳米~200微米。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图案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的该第二部分的图案互补,并覆盖该第二绝缘层的面积的80%以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层包括:
一绝缘保护层;以及
一黏着层,位于该绝缘保护层上。
CN201520202715.5U 2015-03-12 2015-04-07 触控装置 Active CN20475938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3689 2015-03-12
TW104203689U TWM508718U (zh) 2015-03-12 2015-03-12 觸控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59388U true CN204759388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74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02715.5U Active CN204759388U (zh) 2015-03-12 2015-04-07 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21695B2 (zh)
CN (1) CN204759388U (zh)
TW (1) TWM5087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3754A1 (zh) * 2017-12-11 2019-06-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压力触控传感结构和触控压力判断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7086B (zh) * 2015-12-31 2018-11-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互电容式的内嵌型触摸屏
KR102489262B1 (ko) * 2016-01-13 2023-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310977A (zh) * 2019-07-16 2019-10-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
KR20210056468A (ko) * 2019-11-08 2021-05-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센싱 유닛과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9078B2 (en) 2006-06-09 2012-09-04 Apple Inc.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945483B2 (ja) 2008-02-27 2012-06-06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パネル
US8508495B2 (en) 2008-07-03 2013-08-13 Apple Inc. Display with dual-function capacitive elements
JP5138529B2 (ja) 2008-10-03 2013-02-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タッチパネル
TWI528249B (zh) * 2009-04-15 2016-04-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觸控裝置之結構
CN101894856B (zh) 2009-05-22 2013-11-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和触控检测单元
TWI403946B (zh) 2009-06-15 2013-08-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US8576161B2 (en) 2009-06-18 2013-11-05 Apple Inc. Driving an OLED display structure integrated with a touch sensor configuration
KR101905793B1 (ko) 2012-06-04 2018-10-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유기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CN103513837B (zh) 2012-06-29 2016-12-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互电容式触摸结构、触摸面板以及触摸显示面板
JP6027633B2 (ja) * 2015-01-13 2016-11-16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入力センサの製造方法及び感光性導電フィル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3754A1 (zh) * 2017-12-11 2019-06-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压力触控传感结构和触控压力判断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8718U (zh) 2015-09-11
US9921695B2 (en) 2018-03-20
US20160266670A1 (en) 2016-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59388U (zh) 触控装置
CN107422931B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6774549U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JP7232579B2 (ja) Oled一体型タッチセンサーおよびそれを含むoledディスプレイ
CN103513842B (zh) 触摸屏面板
KR101031120B1 (ko) 정전 용량형 입력 장치, 입력 기능을 갖는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CN108110028B (zh) Oled一体型触摸传感器及包括其的oled影像显示装置
CN103246414B (zh) 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110242057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CN102622122A (zh) 触摸屏
CN101320309A (zh) 单层触控感测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3596005U (zh) 触摸板以及触控显示板
CN106201094A (zh)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器
CN104978091B (zh) 触控感应结构
CN107512050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4571742A (zh) 电容式触摸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30850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708322A (zh) 触摸面板、触摸显示装置及触摸面板的制备方法
KR102263623B1 (ko) 터치 감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346015A (zh) 触摸窗口和包括其的触摸装置
US9459735B2 (en) Electrode pattern structure of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10102363A1 (en) Touch panel
CN206322138U (zh) 触摸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KR101695287B1 (ko) 터치 패널
US9323094B2 (en) Touch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2

Address after: 26, 1 song Chi Road, Xinyi District, Taipei,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HANNSTAR DISPLAY Corp.

Address before: China Taiwan Hsinchu County town of bamboo East Zhongxing Road four paragraph 195

Patentee befor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