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2982U - 变形机 - Google Patents

变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52982U
CN204752982U CN201520103429.3U CN201520103429U CN204752982U CN 204752982 U CN204752982 U CN 204752982U CN 201520103429 U CN201520103429 U CN 201520103429U CN 204752982 U CN204752982 U CN 204752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tation
electric driver
unit
devic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34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斯特罗威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to CN2015201034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52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52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52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形机,其具有用于处理多根纱线的多个加工位。每个加工位具有至少一个电机驱动的处理机组,用于引导或处理其中一根纱线,其中,相邻加工位的处理机组的多个电驱动装置被分为多个驱动组,并且其中一个所述驱动组的电驱动装置与电相关的组站相连,该电组站与该电驱动装置和处理机组一起保持在可更换的装置支座上。为了在有多个加工位和处理机组的情况下尽量以低的布线难度将驱动组整合到设备控制方案中,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组站具有用于控制该电驱动装置的控制模块和用于给电驱动装置供电的供电模块,该组站的控制模块具有可读的组地址码,该组地址码对应于该电驱动装置的驱动组。

Description

变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形机,其具有用于处理多根纱线的多个加工位。
背景技术
例如由DE10232547A1公开了根据前言的变形机。
这样的变形机具有多个加工位,这些加工位沿设备纵向侧并排形成。因此例如可以在变形机中形成216个加工位,以便能使同样多的纱线变形。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加工位有多个处理机组,每个处理机组分别执行一个处理工序,这些处理工序用于输送纱线、变形纱线、牵伸纱线和卷绕成纱管。相邻加工位的处理机组通常被分组以便在机器控制中获得较高的灵活性。因此,已知共有216个加工位的变形机例如共被分为18个加工组,其中每个加工组可以包含12个加工位。
在已知的变形机中,其中一个加工组的处理机组和电驱动装置分别在装置支座上构成一个驱动组,该装置支座以可更换的方式保持在机架内。该装置支座具有配电机构,该配电机构构成在电驱动装置和供电单元以及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电驱动装置的控制通过组变流器进行,组变流器同样可被保持在装置支座上。因此,驱动组的每个电驱动装置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控制,以驱动该驱动组的每个加工位内的处理机组。与组变流器无关的电驱动装置的独立控制此时只是有条件可行的,以便例如排除在其中一个所述加工位内的故障。另外,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的中央连接使得更换和检查设备内的若干驱动组的功能变得困难。
在现有技术中还已知,一个驱动组的处理机组的电驱动装置分别通过单个变流器来控制,就像例如从DE10026942A1中知道的那样。在这里,电驱动装置的单个变流器与区段控制单元相连,该区段控制单元控制设于加工位内的所有电驱动装置。就此而言,在此其中一个加工位的多个驱动组的驱动装置被进行中央供电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前言所述类型的变形机,其中,相对于一个组,布置在该装置支座上的处理机组可以单独更换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为根据前言的变形机配备这样的控制方案,即,该控制方案允许以低的布线难度实现所有电驱动装置的有效控制。
如此完成该任务,即,该组站具有用于控制该电驱动装置的控制模块和用于给电驱动装置供电的供电模块,并且该组站的控制模块具有可读的组地址码,组地址码对应于电驱动装置的驱动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有用于控制电驱动装置的信息被直接分配给驱动组,并且依据组站的组地址码始终以可调用可读取的方式提供给上级控制装置。因此,组站可有利地被用于通过控制模块存储预定的工作参数,因而向电驱动装置的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传输相应控制指令。此外,因处理机组在驱动装置上所引起的所有变化已在组站内被处理。机器内的布线难度尤其还可以如此简化,即,组站除了控制模块外还具有供电模块,该供电模块通过供电导线与中央电源相连。
另一个特殊优点在于装置支座上的驱动组的完全可操作性。因此,所有的电驱动装置和与之相连的处理机组能作为驱动组在位于机器以外时就已在装置支座上得到功能检查。为此,在初次安装机器时或在换掉若干装置支座后,相关的加工位能很迅速地投入运行。可以有利地省掉在所有处理机组的最终安装之后进行的复杂的功能检查。
为了保证带有所有装置的装置支座的可更换性,数据线和供电导线通过独立的插接连接机构与控制模块和供电模块相连。因此,可以在机器上更换整个驱动组和处理机组连同装置支座。
控制模块通过数据线与上级的机器控制装置相连,从而使得加工过程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可由操作者进行中央监测。供电模块通过供电导线与中央供电站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改进方案,驱动组的每个电驱动装置分别具有一个带有单独的地址码的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其中该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的地址码存储在组站的控制模块内。基于多个单独电驱动装置的寻址,可以执行该驱动组的各电驱动装置的单独控制。该驱动组的电驱动装置能作为组群来控制或单独地个别来控制。
为了尤其改善处理机组的监测以及还有处理步骤的监测而规定了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其中该电驱动装置的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分别与无刷同步电动机组合成每个处理机组的一个无刷直流电机(BLDC)-电驱动装置。为此,例如可通过测量电机电流在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中执行电驱动装置的敏感监测。通过分配该地址码,因此可以在组站的控制模块内快速处理电机监测结果并转换成控制指令。
信息和数据此时优选通过总线系统在电驱动装置的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和组站的控制模块之间传输。因此可以有利地避免数据冲突。
作为处理机组,优选采用带有可驱动的导纱罩的导纱单元,以便将导纱罩布置在该装置支座的正面,并将电驱动装置布置在该装置支座的背面。因此,保证了在导纱机构和电驱动装置之间的有利隔离。
此外,优选在该装置支座的正面上为导纱罩配设多个可转动安装的辊子,用于以多次缠绕的方式引导纱线,从而使得每根纱线可以多次缠绕的方式被引导以提高纱线张力。
本实用新型改进方案对于能在纱线上获得一致的变形是很有利的,在该改进方案中,该处理机组以具有可驱动的摩擦锭子的摩擦单元的形式构成,在这里,摩擦锭子安置在该装置支座的正面上,而电驱动装置安置在该装置支座的背面上。
为了能在纱线走向中多次利用到在一个加工位内的驱动组自给自足的优点,尤其优选以下的本实用新型改进方案,其中在机架上设置带有电驱动装置的多个驱动组和多个独立的组站的多个装置支座。此时,对应于该电驱动装置的处理机组能通过导纱单元或者摩擦单元来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形机的特点尤其是,配属于加工位的处理机组与对应的电驱动装置一起已经在安装之前构成一个可检查的功能单元,从而可以很省时且没有问题地实现变形机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形机,该变形机具有用于处理大量纱线的多个加工位,其中每个所述加工位均具有至少一个电机驱动的处理机组,用于引导或处理其中一根纱线,其中相邻加工位的所述处理机组的多个电驱动装置被分为多个驱动组,其中一个所述驱动组的所述电驱动装置与电相关的组站相连,并且相邻加工位的所述组站、所述驱动组的所述电驱动装置和相关的处理机组共同保持在装置支座上,该装置支座以可更换的方式安置在机架内,其特征是,所述组站具有用于控制所述电驱动装置的控制模块和用于为所述电驱动装置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组站的所述控制模块具有可读的组地址码,该组地址码对应于所述电驱动装置的驱动组。
其中,所述组站具有多个插接端子,用于连接中央机器控制装置和中央供电站。所述组站的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数据线与所述中央机器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组站的所述供电模块通过供电导线与所述中央供电站相连。
所述驱动组的所述电驱动装置分别具有带有单独的地址码的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并且所述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的所述地址码存储在所述组站的所述控制模块内。
所述电驱动装置的所述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分别与无刷同步电动机组合成每个处理机组的无刷直流电机-电驱动装置。
所述电驱动装置的所述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通过总线系统与所述组站的所述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处理机组以具有可驱动的导纱罩的导纱单元的形式构成,其中所述导纱罩安置在所述装置支座的正面上,而所述电驱动装置安置在所述装置支座的背面上。
在所述装置支座的正面为所述导纱罩配设有多个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的辊子,用于以多次缠绕的方式引导所述纱线。
所述处理机组以具有可驱动的摩擦锭子的摩擦单元的形式构成,其中所述摩擦锭子安置在所述装置支座的正面上,而所述电驱动装置安置在所述装置支座的背面上。
在所述机架上设置了多个装置支座,这多个装置支座具有所述电驱动装置的多个驱动组和多个独立的组站。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来详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形机,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形机的剖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实施例的相邻加工位的多个导纱单元的俯视图的局部,
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2的实施例的导纱单元的电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实施例的相邻加工位的多个摩擦单元的俯视图的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变形机的剖视图。在剖视图中示出了多个加工位中的一个加工位的纱线走向。这样的变形机具有超过200个加工位,这些加工位并排布置在机器纵向侧上。机器纵向侧此时垂直于图1的图面延伸。
用于在一个加工位内进行引导、处理和卷绕的处理机组相对于纱线走向安置在机架1上。机架1在一个纵向侧配属有筒子架2,在筒子架上相对于每个加工位分别保持有一个喂给筒子4和一个备用筒子5。以下将结合从喂给筒子4抽出的纱线44的纱线走向来详述机架1内的处理机组。
在机架1的朝向筒子架2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纱单元6,该第一导纱单元被保持在装置支座13.1上。装置支座13.1以可拆分的方式安装在机架1上。导纱单元6具有电驱动装置14.1和与电驱动装置14.1相连的导纱罩28。在装置支座13.1的正面上,为导纱罩28配属有可自由转动的辊子29。由电驱动装置14.1驱动的导纱罩28与辊子29共同作用,以便以多次缠绕的方式引导纱线44并且从喂给筒子4抽出纱线。
在纱线走向方向上,第一导纱单元6的后面是加热机构7、冷却机构8和具有多个可驱动的摩擦锭子30的摩擦单元9。摩擦单元9安置在同样装有电驱动装置14.2的第二装置支座13.2上。
在纱线走向中,摩擦单元9之后是第二导纱单元10,第二导纱单元也被保持在装置支座13.3上。装置支座13.3同样以可更换的方式安置在机架1上。第二导纱单元10在此实施例中以与第一导纱单元6相同的方式构成,因此电驱动装置14.3与导纱罩28一起被保持在装置支座13.3上。
在进一步的走向中,纱线通过供纱夹紧机构11被供给到卷绕机组12。卷绕机组12具有卷绕工位45以卷绕筒子43。卷绕工位通常包括筒子架、筒子驱动机构和横动单元。在此情况下,卷绕工位45可具有多个辅助机构,以便例如能执行全自动筒子更换或人工筒子更换。
如图1的视图所示,在机架1内,多个卷绕机组12呈层状彼此重叠布置。因此,在此实施例中,三个相邻加工位的卷绕机组12以彼此重叠的方式保持。因为卷绕机组12在机器纵向上具有工位宽度(在前置有处理机组6、9和10的情况下包括三个加工位),因此为了维持紧凑结构而彼此重叠地保持这些卷绕机组12。
通过装置支座13.1、13.2和13.3来保持的处理机组6、9和1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于一个操作台42。因此,装置支座13.1、13.2和13.3可以相互无关地进行更换。为此,在每个装置支座13.1、13.2和13.3上分别设置有由多个电驱动装置连带对应的处理机组构成的驱动组。
另外,在该加工位中设有多个导纱器51,用于偏转纱线,在此未做详述。
在图2中以俯视图举例示意示出了第一导纱单元的驱动组。在图2中示出了机架1内的两个相邻的装置支座13.1.1和13.1.2。每个装置支座13.1.1和13.1.2分别具有相邻加工组的第一导纱单元6的一个驱动组15.1和15.2。第一驱动组15.1具有加工位3.1至3.6的六个第一导纱单元6。驱动组15.2具有加工位3.7至3.12的六个第一导纱单元6。每个所述导纱单元6分别在装置支座13.1.1和13.1.2的正面上具有一个导纱罩28,并在装置支座13.1.1和13.1.2的背面上具有一个电驱动装置14.1。在装置支座13.1.1和13.1.2的背面设有组站18.1.1和18.1.2,这些组站均具有控制模块20和供电模块21。第一驱动组15.1的导纱单元6的电驱动装置14.1通过总线系统22.1与组站18.1.1的控制模块20相连。第一驱动组15.1的电驱动装置14.1的供电通过供电导线23.1进行,该供电导线将各个电驱动装置14.1与组站18.1.1的供电模块21相连。
与此相应,具有加工位3.7至3.12的导纱单元6的第二驱动组15.2被保持在装置支座13.1.2上,在这里,第一导纱单元6的电驱动装置14.1与组站18.1.2相连。组站18.1.2同样具有控制模块20和供电模块21,这两个模块与第二驱动组15.2的对应的电驱动装置14.1相连。
组站18.1.1和18.1.2均具有用于数据线26.1和26.2的插接连接机构27.1以及用于供电导线23.1、23.2的插接连接机构27.2。通过数据线26.1和26.2,这些组站18.1.1和18.1.2与中央机器控制装置24相连。组站18.1.1、18.1.2的供电模块21通过供电导线23.1和23.2与中央供电站25相连。中央供电站25优选以保险装置的形式构成。
组站18.1.1、18.1.2的每个控制模块20均具有可读的组地址码52,该组地址码对应于各自的驱动组15.1和15.2。每个组站18.1.1和18.1.2均具有用于识别的不同的组地址码52。位于装置支座13.1.1和13.1.2上的组站18.1.1以及导纱单元6构成一个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按照所谓的即插即用原理以可更换的方式保持在机架1上。就此而言,该结构单元可以通过组地址码52而在中央机器控制装置24内被识别并且提供相应数据。
加工位3.1至3.6中的驱动装置的供电和控制直接通过组站18.1.1来完成。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作为组以恒定频率来驱动该驱动组15.1,或者另选地能够在每个所述电驱动装置14.1内控制该驱动组,每个电驱动装置14.1均具有控制用电子装置。为了说明电驱动装置14.1的结构,附加地参照图3。
图3示出了保持在装置支座13.1上的导纱单元6。导纱单元6具有罐形的导纱罩28,该导纱罩抗转动地安装在电驱动装置14.1的驱动轴46的悬伸的自由驱动端上。电驱动装置14.1包括同步电动机31和集成的控制用电子装置19,其中该同步电动机31与驱动轴46相连。驱动轴46、同步电动机31和控制用电子装置19安置在由多个部分构成的壳体中。
由多个部分构成的壳体在此实施例中由轴承壳体37、电气壳体39和电动机载体38构成。轴承壳体37和电气壳体39彼此拧紧连接并且将电动机载体38保持在其间。轴承壳体37具有轴承孔,驱动轴46通过多个滚动轴承41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该轴承孔内。驱动轴46以与导纱罩28对置形成的轴承端连接于同步电动机31的转子33。转子33通过在此未详述的永磁体构成。转子33被定子32包围,定子具有多个线圈。定子32由电动机载体38保持。
电气壳体39容纳控制用电子装置19。控制用电子装置19与无刷同步电动机31组合成所谓的BLDC-电驱动装置。控制用电子装置19在此实施例中象征性地通过电路板36以及功率模块48、逆整流器34和微处理器35来示出。微处理器35包含单独的地址码。控制用电子装置19的如图2象征性所示且用附图标记53标示的地址码也存储在组站18.1的控制模块20中,在这里,电驱动装置14.1的控制用电子装置19通过总线系统22与组站18.1相连。将控制用电子装置19连接至组站18.1的供电模块21由供电导线23来实现。附加地,控制用电子装置19配设有开关47,可以通过该开关来切换电驱动装置14.1。
另外,控制用电子装置19借助集成在壳体内的信号线49与信号显示单元50相连。信号显示单元50在轴承壳体37的一端侧以紧邻导纱罩28的方式布置。信号显示单元50具有用于将视频信号、声学信号或者由视频和声学信号构成的组合向外产生到操作者可见区域的装置。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操作中,配属于驱动组15.1的第一导纱单元6通过组站18.1被供电和被控制。此时,在每个所述导纱单元上,在导纱罩28上以多圈缠绕的方式引导纱线。操作所需要的调节参数此时可作为信息由上级机器控制装置24供给到组站18.1。通过组站18.1的可读的组地址码52,可以有针对性地继续传送信息和反馈。
对于在驱动组15.1内在其中一个导纱单元6上出现断纱的情况,控制用电子装置19可以通过地址码53来定位相应的加工站,从而使得对应于该地址码的电驱动装置14.1能以与驱动组15.1的相邻的电驱动装置无关的方式单独控制。因此,这样的BLDC-驱动装置也可以有利地被用于通过转矩监测来定位纱线行进中的故障。由于通过地址码进行识别的可能性,可以在驱动组15.1内单独读取和控制每个电驱动装置14.1。
如图1的视图所示,相邻的处理机组9和10及其电驱动装置14.2和14.3也分别安置在装置支座13.2、13.3上。此时,摩擦单元的电驱动装置14.2也被分为多个驱动组16,并且第二导纱单元10的电驱动装置14.3被分为多个驱动组17。第二导纱单元10的驱动组17基本上与第一导纱单元6的驱动组15相同,因而对此未做特别说明。
图4示出了相邻加工位的摩擦单元9的可能布置形式。被组合成驱动组16的摩擦单元9的数量在这里也被限制为六个加工位3.1至3.6以及3.7至3.12。
在此要明确说明的是,每个装置支座13.1、13.2或13.3所设置的相邻加工位的处理机组6、9或10的数量是示例性的。原则上,更多的导纱单元或者摩擦单元10也可以构成一个驱动组。因此,相邻加工位的10个、12个或16个处理机组也能汇总成一个驱动组。
配属于摩擦单元9的摩擦锭子30的电驱动装置14.2在其结构和功能方面与根据图2的实施例相同。因此,每个电驱动装置14.2与组站18.2的一个控制模块20和一个供电模块21相连。组站18.2通过插接连接机构27.1和27.2与上级机器控制装置24和供电站25相连。此时,由装置支座13.2.1、13.2.2构成的每个单元可更换地安置在机架1中。这些电驱动装置14.2优选也以所谓的BLDC-驱动装置形式构成,从而保证了该电驱动装置的单独控制和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变形机的特点尤其在于最低的布线难度,这是因为所有的控制和供电部件直接安置在直接保持处理机组的装置支座上。因此,可以有利地实现这样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的功能已经可以事先在机器外被检查。另外,通过组地址码,可以识别机器内的每个驱动组。在驱动组内的单独可控性能尤其可以通过该电驱动装置的控制用电子装置的地址编码来实现。
但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以下可能性,即,在其中一个驱动组内的电驱动装置的控制按照所谓的主从原则来完成。在此情况下,其中一个所述电驱动装置将作为“主”来构成并且将会控制相邻的电驱动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变形机,该变形机具有用于处理大量纱线的多个加工位(3.1,3.2),其中每个所述加工位(3.1,3.2)均具有至少一个电机驱动的处理机组(6),用于引导或处理其中一根纱线,其中相邻加工位(3.1,3.2)的所述处理机组(6)的多个电驱动装置(14.1)被分为多个驱动组(15.1,15.2),其中一个所述驱动组(15.1,15.2)的所述电驱动装置(14.1)与电相关的组站(18.1)相连,并且相邻加工位(3.1,3.2)的所述组站(18.1)、所述驱动组(15.1)的所述电驱动装置(14.1)和相关的处理机组(6)共同保持在装置支座(13.1)上,该装置支座以可更换的方式安置在机架(1)内,其特征是,所述组站(18.1)具有用于控制所述电驱动装置(14.1)的控制模块(20)和用于为所述电驱动装置(14.1)供电的供电模块(21),所述组站(18.1)的所述控制模块(20)具有可读的组地址码(52),该组地址码对应于所述电驱动装置(14.1)的驱动组(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机,其特征是,所述组站(18.1)具有多个插接端子(27.1,27.2),用于连接中央机器控制装置(24)和中央供电站(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机,其特征是,所述组站(18.1)的所述控制模块(20)通过数据线(26)与所述中央机器控制装置(24)相连,所述组站(18.1)的所述供电模块(21)通过供电导线(23)与所述中央供电站(2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形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15.1)的所述电驱动装置(14.1)分别具有带有单独的地址码(53)的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19),并且所述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19)的所述地址码(53)存储在所述组站(18.1)的所述控制模块(2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机,其特征是,所述电驱动装置(14.1)的所述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19)分别与无刷同步电动机(31)组合成每个处理机组(6)的无刷直流电机-电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机,其特征是,所述电驱动装置(14.1)的所述控制用电子装置单元(19)通过总线系统(22)与所述组站(18.1)的所述控制模块(2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机,其特征是,所述处理机组以具有可驱动的导纱罩(28)的导纱单元(6)的形式构成,其中所述导纱罩(28)安置在所述装置支座(13.1)的正面上,而所述电驱动装置(14.1)安置在所述装置支座(13.1)的背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变形机,其特征是,在所述装置支座(13.1)的正面为所述导纱罩(28)配设有多个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的辊子(29),用于以多次缠绕的方式引导所述纱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机,其特征是,所述处理机组以具有可驱动的摩擦锭子(30)的摩擦单元(9)的形式构成,其中所述摩擦锭子(30)安置在所述装置支座(13.2)的正面上,而所述电驱动装置(14.2)安置在所述装置支座(13.2)的背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1)上设置了多个装置支座(13.1,13.2),这多个装置支座具有所述电驱动装置(14.1,14.2)的多个驱动组和多个独立的组站(18.1,18.2)。
CN201520103429.3U 2015-02-12 2015-02-12 变形机 Active CN204752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3429.3U CN204752982U (zh) 2015-02-12 2015-02-12 变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3429.3U CN204752982U (zh) 2015-02-12 2015-02-12 变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52982U true CN204752982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6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3429.3U Active CN204752982U (zh) 2015-02-12 2015-02-12 变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529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6343A (zh) * 2015-02-12 2016-10-0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变形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6343A (zh) * 2015-02-12 2016-10-0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变形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71984A2 (en) Yarn detecting system of spinning machine
CN204752982U (zh) 变形机
TW472025B (en) Spooling frame
CN101087910B (zh) 圆形编织机
CN109065356A (zh) 一种储线盘磁环绕线机
EP0985753A1 (en) Motor driving system
CN201442777U (zh) 用于调节纱线张力的装置
BRPI1002624A2 (pt) posto de trabalho de uma máquina de fiação com rotor de extremidade aberta e processo para a operação do posto de trabalho
CN104944215A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JP2008518572A (ja) 電気モーター及び少なくとも一つの電気モーターを備えた繊維機械
CN105683074A (zh) 导丝盘和导丝盘控制方法
CN112410953B (zh) 用于确定纺纱机或络纱机的电功率或电能耗的方法以及纺纱机或络纱机
CN107976957B (zh) 复合式伺服张力器及自动绕线机的同步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JPS61124480A (ja) チ−ズ巻取り装置
KR20110130548A (ko) 전선 가공장치
CN105986343A (zh) 变形机
CN109245343B (zh) 一种电动车用电机驱动系统以及电动车
EP1053967A1 (de) Aufspulmaschine
JP2020531702A (ja) リング紡績機の動作方法およびリング紡績機
CN206331090U (zh) 一种十轴电机空载测试系统
CN104627730B (zh) 用于引导纱线的递送装置
CN111953103A (zh) 一种用于物流分拣设备的伺服外转子电动滚筒装置
CN100429341C (zh) 变形机
CN214727599U (zh) 一种画册自动检测锁线机
DE102014014729A1 (de) Texturiermas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