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2330U - 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 Google Patents

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2330U
CN204732330U CN201520504710.8U CN201520504710U CN204732330U CN 204732330 U CN204732330 U CN 204732330U CN 201520504710 U CN201520504710 U CN 201520504710U CN 204732330 U CN204732330 U CN 204732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base
knob
joint pin
induced magnet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47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振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047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32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2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23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旋钮及电器产品,该磁旋钮包括第一旋钮座和第二旋钮座,第一旋钮座与第二旋钮座相套接,且第二旋钮座可相对于第一旋钮座转动,第一旋钮座内设有磁性固定件,第二旋钮座内设有感应磁铁,感应磁铁随第二旋钮座转动,感应磁铁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与磁性固定件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旋钮及电器产品,采用分体结构,第一旋钮座不转,第二旋钮座转,第二旋钮座上安装感应磁铁,感应磁铁与固定磁铁在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相同,有利于增强感应效果,且第二旋钮座有向背离电器产品的方向运动的趋势,转动更为顺畅。

Description

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背景技术
磁旋钮被广泛运用到电器产品上,来对电器产品的功能参数进行调节,目前现有技术中具有一种磁旋钮,该磁旋钮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的原理,旋钮上和电器产品上分别具有一颗永磁铁,通过两颗永磁铁的吸力把旋钮和电器产品结合在一起,并在旋钮上设置感应用的磁铁用于在旋钮旋转时能够产生磁场的变化,电器产品里的感应元器件接收到感应变化信号后反馈给芯片,芯片判断信号的指示含义而使电器产品上产生功率、定时、定温等参数选择。
现有技术中的磁旋钮为整体结构,即旋钮整个贴附在电器产品上,在转动旋钮时是磁旋钮整体转动,用于贴附磁旋钮的永磁铁相对电器产品上的永磁铁具有相对旋转,由于磁旋钮整个贴附上电器产品表面,且整体转动,从而由于电器产品表面摩擦力以及两颗永磁铁之间的吸力的影响而易导致转动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旋钮及电器产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磁旋钮整体在电器产品上转动,由于摩擦力和磁力的影响而导致转动不畅的缺陷,并且有利于增强磁感应效果,转动起来也更为顺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旋钮,包括第一旋钮座和第二旋钮座,所述第一旋钮座与所述第二旋钮座相互套接,且所述第二旋钮座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旋钮座转动,所述第一旋钮座内设有磁性固定件,所述第二旋钮座内设有感应磁铁,所述感应磁铁随所述第二旋钮座转动,所述感应磁铁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与磁性固定件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钮座内开设有与所述感应磁铁相配合的容置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钮座套设在所述第一旋钮座的外侧,所述第一旋钮座上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二旋钮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旋钮座与所述连接柱之间采用卡环轴向固定,所述连接柱顶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卡环自上而下卡入到所述凹槽中,或者,所述卡环上开设有安装缺口,且所述卡环沿所述连接柱的径向卡入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旋钮座套设在所述第二旋钮座的外侧;所述第二旋钮座上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一旋钮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旋钮座与所述连接柱之间采用卡环轴向固定,所述连接柱顶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卡环自上而下卡入到所述凹槽中,或者,所述卡环上开设有安装缺口,且所述卡环沿所述连接柱的径向卡入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用于固定到电器产品的内部,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感应磁铁相感应的霍尔元器件,所述感应磁铁到旋钮旋转中心的距离等于所述霍尔元器件到旋钮旋转中心的距离,当所述感应磁铁转动到所述霍尔元器件的正上方时,所述霍尔元器件感应到的磁力线最强。
进一步的,至少两个所述感应磁铁与一个霍尔元器件相互感应并发出信号。
可选的,一个所述感应磁铁与至少两个霍尔元器件相互感应发出信号。
可选的,至少两个感应磁铁与至少两个霍尔元器件相互感应发出信号。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感应磁铁以旋钮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器产品,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如上所述的磁旋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旋钮及电器产品,通过磁性固定件将第一旋钮座固定在电器产品上,而第二旋钮座可以相对于第一旋钮座旋转,在需要转动该磁旋钮时,仅需要转动第二旋钮座即可,第一旋钮座被稳固固定在了电器产品上了,第一旋钮座不会随着第二旋钮座转动而转动,操作手感较好,感应磁铁上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与磁性固定件上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相同,从而使得第一旋钮座内的磁性固定件与第二旋钮座内的感应磁铁相排斥,可使得第二旋钮座具有背离电器产品方向运动的趋势,即向上运动的趋势,使得第二旋钮座与电器产品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转动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磁旋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磁旋钮的爆炸图;
图3为第一旋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旋钮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旋钮座;  2-第二旋钮座;     3-磁性固定件;
4-感应磁铁;    5-容置凹槽;       6-连接柱;
7-通孔;        8-卡环;           9-凹槽;
10-空腔;       11-转动声响机构;  12-开口;
13-橡胶垫;     14-旋钮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磁旋钮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磁旋钮的爆炸图;请参照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磁旋钮,包括第一旋钮座1和第二旋钮座2,第一旋钮座1与第二旋钮座2相互套接,且第二旋钮座2可相对于第一旋钮座1转动,第一旋钮座1内设有磁性固定件3,第二旋钮座2内设有感应磁铁4,感应磁铁4随第二旋钮座2转动,感应磁铁4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与磁性固定件3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相同。
具体地,感应磁铁4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与磁性固定件3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相同,例如可以是,感应磁铁4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磁性固定件3的下端也为N极上端也未S极,或者感应磁铁4的下端为S极上端为N极,磁性固定件3的下端也为S极上端也为N极。优选的,感应磁铁4与磁性固定件3的相同极性段在上下高度上处于平行状态。
第一旋钮座1和第二旋钮座2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第二旋钮座2可以绕第一旋钮座1的中心轴旋转,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旋钮座1与第二旋钮座2之间可以为间隙配合,以使得第二旋钮座2与第一旋钮座1之间的相对旋转更为顺畅;第二旋钮座2可以套设在第一旋钮座1外侧,或者,第一旋钮座1也可以套设在第二旋钮座2外侧。
磁性固定件3可以为永磁体,感应磁铁4也可以为永磁体,第二旋钮座2可以为电的良导体,也可以为导电不良体,感应磁铁4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优选的,感应磁铁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感应磁铁4能够实现至少两个参数(例如高温与低温)之间的调节,特别的,当感应磁铁4的数量为两个时,各感应磁铁4以旋转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当感应磁铁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各感应磁铁4以旋转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感应磁铁4越多,则感应速度越快,各个感应磁铁4均能绕旋转中心转动。
当第二旋钮座2套设到第一旋钮座1外侧的情况下时,第二旋钮座2的外表面还可以布设若干防滑凹槽,或者若干防滑凸起,或者,将第二旋钮座2的外表面制造成多边形结构,以便于在旋动第二旋钮座2的过程中,防止操作者由于手滑而不好旋转的缺陷,或者,还可以是在第二旋钮座2的外侧面上包覆一层防滑橡胶垫,以提高操作者的手指与第二旋钮座2之间的摩擦力,并且提高操作者旋动旋钮时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磁旋钮,利用第一旋钮座1的磁性固定件3与电器产品内的磁铁相互吸引配合,将第一旋钮座1固定在电器产品上,而第二旋钮座2可相对于第一旋钮座1旋转,在需要旋动该磁旋钮时,仅旋动第二旋钮座2,而第一旋钮座1一直被固定在电器产品上,而与电器产品之间没有相对旋转,因而在旋动旋钮的过程中,不需要克服第一旋钮座1与电器产品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第一旋钮座1与电器产品之间的磁力吸引,因此,在旋钮转动的过程中更加顺畅,操作不费力,使用较为方便,从而可以使第一旋钮座1内的磁铁(磁性固定件3)与第二旋钮座2内的磁铁(感应磁铁4)相排斥,从而可使得第二旋钮座2具有背离电器产品方向运动的趋势,即向上运动的趋势,使得第二旋钮座2与电器产品之间不会紧密贴合,使得两者之间摩擦力较小,转动更为顺畅。
另外,为方便安装感应磁铁4,还可以在第二旋钮座2内开设与感应磁铁4相配合的容置凹槽5。感应磁铁4的数量优选为多个,容置凹槽5供感应磁铁4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容置凹槽5内,并且,可以在第二旋钮座2旋转的时候对各感应磁铁4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防止各感应磁铁4的位置偏移,同时,相较于直接采用连接件将感应磁铁4固定到第二旋钮座2上的方式,直接采用容置凹槽5放置感应磁铁4还能够起到方便拆卸和更换感应磁铁4的作用。
图3为第一旋钮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旋钮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请参照附图1~附图4,当第二旋钮座2套设在第一旋钮座1外侧时,第一旋钮座1的上可以设有一连接柱6,相应的,在第二旋钮座2上可开设通孔7,连接柱6穿过第二旋钮座2的通孔7,且第二旋钮座2在连接柱6的轴向上可与连接柱6固定,第二旋钮座2可绕连接柱6旋转,第二旋钮座2与连接柱6之间可以采用卡环8轴向固定,连接柱6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可开设有凹槽9;卡环8自上而下卡入到所述凹槽9中,或者,卡环8上开设有安装缺口,且卡环8沿连接柱6的径向卡入凹槽9内。
优选的,第一旋钮座1的上表面可与第一旋钮座1的下表面平行,该连接柱6可以垂直于第一旋钮座1的上表面设置;第二旋钮座2上的通孔7可以是在第二旋钮座2上凸起的圆柱形孔,即,该圆柱形孔的高度大于用于开设该处第二旋钮座2的厚度;也可以是直接在第二旋钮座2上开设的圆形通孔,即,该圆形通孔的高度等于用于开设该处第二旋钮座2的厚度;但是凸起的圆柱形孔可以保证通孔7的长度较长,更有利于连接柱6的限位;需要说明的是,通孔7的横截面也可以不为圆形,例如,通孔7的横截面还可以为正六边形或者正方形,相应的,其内部的连接柱6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保证连接柱6可与通孔7之间能够沿连接柱6的中心轴线相对旋转即可。
第二旋钮座2与连接柱6在轴向方向上固定,从而可以保证连接柱6不会由于磁铁吸引力或者重力的影响而从通孔7内脱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通过卡环8固定的方式,在旋转第二旋钮座的过程中,第二旋钮座可能与卡环8产生摩擦,而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感应磁铁4与磁性固定件3上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相同,从而可使得第二旋钮座2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卡环8与第二旋钮座2上用于支撑卡环8的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从而也可以减小此处的接触摩擦,进而使得转动更为顺畅,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而当第一旋钮座1套设到第二旋钮座2外侧时,第二旋钮座2上设有连接柱6,第一旋钮座1上开设有通孔7,连接柱6穿过通孔,第一旋钮座1与连接柱6之间采用卡环8轴向固定,连接柱6顶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凹槽9;卡环8自上而下卡入到凹槽9中,或者,卡环8上开设有安装缺口,且卡环8沿连接柱的径向卡入凹槽9内。其原理和效果与上述第二旋钮座2套设到第一旋钮座1时的情况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磁旋钮还可以包括控制板(图中未示出),控制板用于固定到电器产品的内部,控制板上设有用于与感应磁铁4相感应的霍尔元器件,感应磁铁4到旋钮旋转中心的距离等于霍尔元器件到旋钮旋转中心的距离,当感应磁铁4转动到霍尔元器件的正上方时,霍尔元器件感应到的磁力线最强。感应磁铁4到旋钮旋转中心的距离等于霍尔元器件到旋钮旋转中心的距离,能够使得感应磁铁4在随第二旋钮座2旋转的过程中能够旋转到霍尔元器件的正上方,当感应磁铁4运动到霍尔元器件的正上方的时候,此时霍尔元器件所受到的磁力线的强度最强,霍尔元器件即可动作,当感应磁铁4离开霍尔元器件正上方,磁力线变弱,直至霍尔元器件回到初始状态,即霍尔元器件能够感应到各感应磁铁4的位置变化,以便电器产品内的霍尔元器件检测到第二旋钮座2的旋转,从而对电器产品的功能进行选择与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电器产品内的霍尔元器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当电器产品内的霍尔元器件为多个时,多个霍尔元器件可以紧密排列在一起,具体可以是,第二旋钮座2内的至少两个感应磁铁4与电器产品内的一个霍尔元器件感应,或者,第二旋钮座2内的一个感应磁铁4与电器产品内的至少两个霍尔元器件感应,或者,第二旋钮座2内的至少两个感应磁铁4与电器产品内的至少两个霍尔元器件感应,或者,第二旋钮座2内的一个感应磁铁4与电器产品内的一个霍尔元器件感应;霍尔元器件可以感应到磁力线变化并且发出反馈信号给控制芯片,芯片判断信号的指示意义而使电器产品产生功率、温度、定时灯等变化。当感应磁铁4转到霍尔元器件上方时候,霍尔元器件能够感应到磁力线(具体是磁力线方向和强度)的变化,即产生对功率或者时间等参数调节的信号。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可在第二旋钮座2与第一旋钮座1的上表面之间还设置防摩擦元件,防摩擦元件与第二旋钮座2和/或第一旋钮座1的上表面点接触。防磨擦元件与第一旋钮座1和/或第二旋钮座2的点接触处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仅对该点接触处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操作工艺较为简单,不需要耗费过多人力和成本便能使得该点接触的表面粗糙度较小,这样一来,从而使得第二旋钮座2与第一旋钮座1之间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其相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可以较小,进而使得转动过程更为顺畅。
具体地,图4为图2中的第二旋钮座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附图2和附图4;防摩擦元件可为在第二旋钮座2上面向第一旋钮座1的球形凸起11,或者,防摩擦元件也可为在第一旋钮座1上面向第二旋钮座2的球形凸起11。
第二旋钮座2与第一旋钮座1之间可以形成有空腔10,空腔10内可形成有转动声响机构11,转动声响机构11可在第二旋钮座2相对于第一旋钮座1转动的过程中产生声响。进而使得操作者在旋动该旋钮的过程中可以旋钮内能发出声音,从而能够提高操作者旋转旋钮时的操作手感,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照附图1和附图4,进一步的,第二旋钮座2套设在第一旋钮座1外侧时,可将第一旋钮座1的下表面封闭,第一旋钮座1的侧表面可开设有开口12,磁性固定件3可穿过开口12容纳在第一旋钮座1内;由于第二旋钮座2套设在第一旋钮座1的外侧,而在第一旋钮座1的侧表面开设开口12,磁性固定件3通过开口12容置在第一旋钮座1内,磁性固定件3仅在开口15处可以被露出,但是由于该开口12又被第二旋钮座2所遮盖,因此,整个磁旋钮在整体上看不见磁性固定件3,并且,当需要磁性固定件3时,可将第二旋钮座2从第一旋钮座1上分离开而从开口12处拿出磁性固定件3,并进行更换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旋钮座1套设到第二旋钮座2外侧时,磁性固定件3可以呈环形并围绕中间的第二旋钮座2的外侧设置在第一旋钮座1内,在第二旋钮座2外将第一旋钮座1固定到电器产品上。
而为进一步加强第一旋钮座1的固定效果,还可以在第一旋钮座1的下表面设置橡胶垫13,以增大与电器产品表面的摩擦,使得第一旋钮座1固定得更加稳固。
另外,为保证整个旋钮的美观,并且为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旋钮中,还可以在位于外侧的第一旋钮座1或第二旋钮座2上盖设旋钮盖14。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器产品,该电器产品可包括操作面板,在操作面板上可设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磁旋钮。安装有上述磁旋钮的电器产品,如电磁炉等,在需要转动旋钮进行温度、时间等参数调节时,能够十分轻松地旋动旋钮,旋钮的成本低廉,并且,即使长期使用后,操作面板上也不会因为旋钮与操作面板摩擦而产生的较深的刮痕,具有操作方便,美观实用等优点,且各分体之间的摩擦力也较小,转动顺畅,感应效果较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钮座和第二旋钮座,所述第一旋钮座与所述第二旋钮座相互套接,且所述第二旋钮座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旋钮座转动,所述第一旋钮座内设有磁性固定件,所述第二旋钮座内设有感应磁铁,所述感应磁铁随所述第二旋钮座转动,所述感应磁铁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与磁性固定件面向电器产品的一侧的极性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钮座内开设有与所述感应磁铁相配合的容置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钮座套设在所述第一旋钮座的外侧,所述第一旋钮座上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二旋钮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旋钮座与所述连接柱之间采用卡环轴向固定,所述连接柱顶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卡环自上而下卡入到所述凹槽中,或者,所述卡环上开设有安装缺口,且所述卡环沿所述连接柱的径向卡入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钮座套设在所述第二旋钮座的外侧;所述第二旋钮座上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一旋钮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旋钮座与所述连接柱之间采用卡环轴向固定,所述连接柱顶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卡环自上而下卡入到所述凹槽中,或者,所述卡环上开设有安装缺口,且所述卡环沿所述连接柱的径向卡入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旋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用于固定到电器产品的内部,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感应磁铁相感应的霍尔元器件,所述感应磁铁到旋钮旋转中心的距离等于所述霍尔元器件到旋钮旋转中心的距离,当所述感应磁铁转动到所述霍尔元器件的正上方时,所述霍尔元器件感应到的磁力线最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旋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感应磁铁与一个霍尔元器件相互感应并发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旋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感应磁铁与至少两个霍尔元器件相互感应发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旋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感应磁铁与至 少两个霍尔元器件相互感应发出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磁旋钮,其特征在在于,若干个所述感应磁铁以旋钮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
10.一种电器产品,包括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磁旋钮。
CN201520504710.8U 2015-07-13 2015-07-13 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2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4710.8U CN204732330U (zh) 2015-07-13 2015-07-13 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4710.8U CN204732330U (zh) 2015-07-13 2015-07-13 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2330U true CN204732330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90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471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2330U (zh) 2015-07-13 2015-07-13 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3233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1306A (zh) * 2016-10-13 2017-02-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磁感应旋钮开关
CN108320972A (zh) * 2018-01-30 2018-07-24 中山市雅乐思商住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式旋钮以及具有该旋钮的电器装置
CN108831787A (zh) * 2018-07-30 2018-11-16 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旋钮开关
CN109300730A (zh) * 2018-11-26 2019-02-01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器设备、磁旋钮组件及磁旋钮
CN110098079A (zh) * 2019-05-29 2019-08-06 科世达(上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旋钮
CN116820183A (zh) * 2023-08-31 2023-09-29 泉州昆泰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馈感的旋钮及电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1306A (zh) * 2016-10-13 2017-02-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磁感应旋钮开关
CN108320972A (zh) * 2018-01-30 2018-07-24 中山市雅乐思商住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式旋钮以及具有该旋钮的电器装置
CN108831787A (zh) * 2018-07-30 2018-11-16 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旋钮开关
CN109300730A (zh) * 2018-11-26 2019-02-01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器设备、磁旋钮组件及磁旋钮
CN110098079A (zh) * 2019-05-29 2019-08-06 科世达(上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旋钮
CN116820183A (zh) * 2023-08-31 2023-09-29 泉州昆泰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馈感的旋钮及电器
CN116820183B (zh) * 2023-08-31 2023-12-08 泉州昆泰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馈感的旋钮及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32330U (zh) 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JP4050276B2 (ja) 家庭用電気機器に用いられる操作ユニット
US11022285B2 (en) Light assembly
US2019031238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US20180059710A1 (en) Remote control and rocker device thereof
US10493351B2 (en) Illuminated rotating dance pole
KR20160141500A (ko) 입력 장치, 스티어링 휠 및 이를 구비한 자동차
CN204462932U (zh) 磁旋控制旋钮及电磁炉
JP2021026881A (ja)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CN110098079B (zh) 一种可移动旋钮
CN204233754U (zh) 一种可被电动加速的陀螺玩具
CN101685720A (zh) 旋钮开关
CN204441187U (zh) 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CN204834448U (zh) 旋钮开关及电器产品
CN204732332U (zh) 旋钮开关及电器产品
CN107390774B (zh) 一种磁力提供手感的旋钮
CN109480636B (zh) 容器、容器的固定方法及具有容器的烹饪设备
CN204761182U (zh) 用于吊扇的直流电机及吊扇
CN104587661B (zh) 自行车健身器无级调节磁控装置
CN204740526U (zh) 磁旋钮及电器产品
CN205855487U (zh) 喷绘布放卷装置中的齿轮制动装置
CN209086781U (zh) 磁旋钮和电器设备
CN210155571U (zh) 一种旋钮装置及电器设备
CN210643861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磁力支座
CN203671511U (zh) 一种带轮位置锁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