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1022U -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1022U
CN204731022U CN201520403251.4U CN201520403251U CN204731022U CN 204731022 U CN204731022 U CN 204731022U CN 201520403251 U CN201520403251 U CN 201520403251U CN 204731022 U CN204731022 U CN 204731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nd
pulling force
traction steel
traction
forc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32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应浩
贺云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angri Elevat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032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31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1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1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其包括用于分别与待测曳引钢带两端连接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用于供待测曳引钢带绕过的从第一拉力传感器向第二拉力传感器方向依次排列的对重导向轮、曳引轮、轿厢导向轮;连接于对重导向轮下方的对重;连接于轿厢导向轮下方的轿厢;与曳引轮连接并驱动其转动的动力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测试效率提高,而且直接模拟电梯实际运行,待测曳引钢带是依靠与曳引轮产生的曳引力而带动对重及轿厢循环作上下运动,与电梯实际运行情况一致,以便得到更接近实际的待测曳引钢带的寿命情况及摩擦系数的变化,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曳引钢带作为一种电梯新技术,已经在逐步推广使用,但由于该种曳引钢带包含的钢丝绳很小,一般其直径在2.5mm以下,而电梯标准GB7588中规定电梯钢丝绳的直径不能小于8mm,为了推广使用曳引钢带新技术,需要对其进行寿命的试验,以便与电梯常用的钢丝绳寿命进行对比,确保曳引钢带的使用与普通电梯钢丝绳的使用在安全性方面是等效的。为此,需要设计一套曳引钢带寿命的试验装置,以便有效地进行试验。
目前针对板状或带状产品已有的弯曲试验装置一般是测试样品固定不动,通过上下移动的测试头或转动的偏心轮,使测试样品不断重复“向下弯曲-复位”的动作。其效率较低,每一次上下移动只能测试一次,而且只能对板状或带状产品某一个点进行一个方向的弯曲测试,这对于使用中通常正反面都需要弯曲的曳引钢带来说,单方向弯曲实验不足以模拟其真实使用环境。另一方面,现有测试装置对测试样品施加了多大的负载力往往是不能直观得知的,其负载力为测试头或转动的偏心轮施加的向下压力,测定比较困难,测量机构比较复杂。
为此,本申请人研发出“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试验方法以及装置”(中国专利申请201410710231.1),待测曳引钢带为闭环,将其正面、反面依次绕过两个以上的带轮,并通过配重机构对待测曳引钢带施加一定负载力,然后通过动力源、传动机构带动驱动轮进而带动待测曳引钢带沿上述带轮不断运动,待测曳引钢带的某个点每次经过一个带轮时,即完成一次弯曲试验测试,动力源转动一次待测曳引钢带的正面和/或反面至少完成两次以上弯曲试验测试。该装置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然而在实际实验中发现,其中间配重虽然是对曳引钢带施加了一定负载力,但中间配重的带轮为被动轮,因此配重仅是根据曳引钢带不同的张力范围设定不同的砝码数量,主要是起到张紧曳引钢带的作用,利用张紧力来进行传递动力,没有最终转化为配重物的上下运动,曳引钢带的各个点在试验过程中受到的拉力是不变的,因此无法模拟不同负载状态的轿厢对曳引钢带的影响,与实际电梯运行差别还是很大,并不能真实反映电梯实际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试验装置,其可以对曳引钢带待测定段进行多次弯折,能够大大提升曳引钢带寿命试验的效率,且能够真正模拟电梯实际使用的工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分别与待测曳引钢带两端连接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用于供待测曳引钢带绕过的从第一拉力传感器向第二拉力传感器方向依次排列的对重导向轮、曳引轮、轿厢导向轮;连接于对重导向轮下方的对重;连接于轿厢导向轮下方的轿厢;与曳引轮连接并驱动其转动的动力驱动机构。
所述的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与一数据处理器进行数据连接。
所述的第一拉力传感器连接有第一拉力显示器,第二拉力传感器连接有第二拉力显示器。
所述的对重与轿厢的重量相等或不等。
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包括:提供动力的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源连接联动的驱动轮;与曳引轮同轴安装的带轮,带轮通过驱动带或齿轮与驱动轮连接联动。
所述的传动机构为曲柄摇杆传动机构。
所述带轮通过驱动带与驱动轮连接联动时,带轮上方两侧设置两个用于调节驱动带张力的张紧轮。
本实用新型测试效率提高,而且直接模拟电梯实际运行,待测曳引钢带是依靠与曳引轮产生的曳引力而带动对重及轿厢循环作上下运动,与电梯实际运行情况一致,以便得到更接近实际的待测曳引钢带的寿命情况及摩擦系数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两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的装置,包括:用于分别与待测曳引钢带5两端连接第一拉力传感器22、第二拉力传感器24;用于供待测曳引钢带绕过的从第一拉力传感器22向第二拉力传感器24方向依次排列的对重导向轮10、曳引轮9、轿厢导向轮11、12;连接于对重导向轮10下方的对重55;连接于轿厢导向轮11、12下方的轿厢66;与曳引轮9连接并驱动其转动的动力驱动机构。较好的,第一拉力传感器22、第二拉力传感器24分别连接第一拉力显示器23、第二拉力显示器25,于是两侧重物对待测曳引钢带5的拉力就显示在拉力显示器上,从而可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实时看到拉力的大小及变化情况。或者,第一拉力传感器22、第二拉力传感器24也与一数据处理器77数据连接,可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并在数据处理器77的屏幕显示。对重55与轿厢66的重量可以设置成相等或不等。动力驱动机构包括:提供动力的动力源1(例如马达);通过传动机构2与动力源1连接联动的驱动轮3;与曳引轮9同轴安装的带轮8,带轮8通过驱动带(例如三角带、多楔带)或齿轮与驱动轮3连接联动。通过动力源1、传动机构2带动驱动轮3而带动带轮8,进而带动曳引轮9。当带轮8是通过驱动带44与驱动轮3连接联动时,带轮8上方两侧设置两个张紧轮6、7,以便对驱动带44的张紧力进行调整,满足使用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2为曲柄摇杆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曲柄21、连杆22和摇杆23,曲柄21与动力源1输出轴连接并联动,将动力源1的转动转化为往复运动,通过连杆22传递到摇杆23,摇杆23与驱动轮3连接联动,带动驱动轮3往复转动。采用马达结合曲柄摇杆机构作为动力驱动传动装置,使得带轮8、曳引轮9的往复运动是连续进行的,不存在马达加减速而耗费时间的问题。传动机构4则由驱动轮3、驱动带44、带轮8、张紧轮6、7组成,其中,驱动带44为闭环,依次绕过驱动轮3、张紧轮6、带轮8、张紧轮7,带轮8与曳引轮9设置在同一条刚性的轴上。
试验方法:将待测曳引钢带5在对重55侧的一端连接第一拉力传感器22,然后另一端依次经过对重导向轮10、曳引轮9、轿厢导向轮11、12,最后与轿厢66侧的第二拉力传感器24连接固定。对重导向轮10下方连接对重55,轿厢导向轮11、12下方连接轿厢66,曳引轮9通过与动力驱动机构连接联动并带动待测曳引钢带5移动,而待测曳引钢带5带动对重55及轿厢66作上下运动,模拟电梯实际运行,当对重55、轿厢66向上或向下运动时,待测曳引钢带5两端受到的拉力会随之变化。第一拉力传感器22和第二拉力传感器24收集到的数据输送至数据处理器77进行处理。对重55及轿厢66的重量可以根据电梯实际的空载、半载、满载工况来进行调整。动力驱动机构带动曳引轮9往复转动,于是待测曳引钢带5随之往复运动,带动对重55及轿厢66不断循环作上下运动,模拟电梯实际运行,而且待测曳引钢带5作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则导向轮10、11、12、曳引轮9完成对待测曳引钢带5相应部位的两次弯曲试验。第一拉力传感器22和第二拉力传感器24收集到的数据输送至数据处理器77进行处理,例如可以依据欧拉公式T1/T2=e,则f=ln(T1/T2)/α,T1、T2由两个拉力传感器提供,本实施例中α为180°,计算得到整个试验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在整个待测曳引钢带5的弯曲寿命测试过程,均可以看到摩擦系数的变化情况,与电梯实际运行情况一致,因此具有非常实用的意义。
试验时,如图1所示,以AB段为待测曳引钢带5的试验段,如图2所示,当传动机构2到达极限位置的时候,AB段到达曳引轮9另外一边,并且对重55及轿厢66均运行了H的距离。在整个待测曳引钢带5的弯曲寿命测试过程,AB段不断地进行弯曲试验,可以根据设定的试验次数对AB段曳引钢带5进行测量厚度,观察厚度的变化情况及表面的磨损情况,从而得到该段待测曳引钢带5的弯曲寿命结论。
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及基本原理。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所列的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分别与待测曳引钢带两端连接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用于供待测曳引钢带绕过的从第一拉力传感器向第二拉力传感器方向依次排列的对重导向轮、曳引轮、轿厢导向轮;连接于对重导向轮下方的对重;连接于轿厢导向轮下方的轿厢;与曳引轮连接并驱动其转动的动力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与一数据处理器进行数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拉力传感器连接有第一拉力显示器,第二拉力传感器连接有第二拉力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与轿厢的重量相等或不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包括:提供动力的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源连接联动的驱动轮;与曳引轮同轴安装的带轮,带轮通过驱动带或齿轮与驱动轮连接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为曲柄摇杆传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通过驱动带与驱动轮连接联动时,带轮上方两侧设置两个用于调节驱动带张力的张紧轮。
CN201520403251.4U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 Active CN204731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3251.4U CN204731022U (zh)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3251.4U CN204731022U (zh)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1022U true CN204731022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89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3251.4U Active CN204731022U (zh)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310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9834A (zh) * 2015-06-11 2015-09-30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15057315A (zh) * 2022-06-08 2022-09-16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悬挂绳磨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9834A (zh) * 2015-06-11 2015-09-30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15057315A (zh) * 2022-06-08 2022-09-16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悬挂绳磨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5057315B (zh) * 2022-06-08 2024-02-02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悬挂绳磨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9834A (zh)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5584944B (zh) 一种提升钢丝绳层间过渡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2410922B (zh) 一种电梯钢丝绳和曳引轮磨损和疲劳的测试装置
CN104614261A (zh) 腐蚀-交变载荷耦合作用下钢丝绳弯曲疲劳损伤监测系统
CN104122198A (zh) 一种摩擦衬垫-提升钢丝绳动态摩擦传动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4731022U (zh) 一种模拟电梯运行的曳引钢带试验装置
CN102564939A (zh) 矿井摩擦提升机衬垫滑动摩擦试验机
CN105675415A (zh) 一种弓形电梯曳引钢丝绳疲劳试验机
CN104316424B (zh) 摩擦提升机衬垫摩擦疲劳试验机
CN105352827A (zh) 钢丝绳及随行电缆弯曲疲劳试验系统
CN109900457A (zh) 一种曳引机制动器动态寿命的试验平台
CN206192652U (zh) 行星滚柱丝杠副的双向加载装置
CN1888383B (zh) 油井深度及绳缆拉力绞车计量装置
CN205192895U (zh) 钢丝绳及随行电缆弯曲疲劳试验系统
CN111735712A (zh) 一种梯级链寿命试验装置
CN104401874B (zh) 起重机起升钢丝绳全程实时寿命的评估方法
CN201607376U (zh) 线材弯曲疲劳测试装置
KR101049031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권상기 시험장치
CN106768539A (zh) 行星滚柱丝杠副的双向加载装置与加载方法
CN111056043A (zh) 一种水面飞行器耐波性试验恒力卸载装置和方法
RU14274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де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снежного покрова
RU2444718C1 (ru)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я стальных канатов на выносливость
CN204297853U (zh) 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试验装置
CN104444675A (zh) 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试验方法以及装置
CN106525406A (zh) 一种提手环的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