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3406U -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3406U
CN204713406U CN201520261495.3U CN201520261495U CN204713406U CN 204713406 U CN204713406 U CN 204713406U CN 201520261495 U CN201520261495 U CN 201520261495U CN 204713406 U CN204713406 U CN 204713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olling disc
buoy quoit
saving device
trigger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14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玉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5202614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3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3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34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属于船舶救生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船舶技术中救生圈的发射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问题。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所述的船舶救生装置包括转动盘,本发射机构包括U型支架和发射板,U型支架固定在转动盘上部,发射板铰接在U型支架上,发射板一端为放置端,放置端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中放置有救生圈,救生圈上固定有安全绳,安全绳另一端固定在转动盘上,发射板另一端悬空设置为工作端,工作端上方设置有工作重块,工作重块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救生圈准确的发射出去,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救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舶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
背景技术
船舶救生,就是船舶乘员使用船舶救生设备救助落水人员,或在遭遇海难时按照救生部署弃船自救。
船舶在出海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天灾人祸,因此船舶救生设备对于船舶而言是必不可缺的。一般多见的船舶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绳等,但上述设备多只是作为备用品被放置在船舶上,一旦要使用需要将其取出后方可使用,这就往往会耽误对落水人员的拯救。此外,恶劣环境下上述用具往往难以发挥作用,落水人员一侧的旁人不便下水拯救,而单靠手抛救生圈无论从准度还是从距离上都无法保证,这往往会无法及时获救生命导致无谓的牺牲。
对于现有的技术,也有研发人员研发出了各种模式的救生装置,一般而言,对于常见的救生装置都需要将救生圈发射出去,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救生圈发射器(专利号:ZL 201410771188.X;授权公告号:CN 104477353 A)。这种救生圈发射器,包括投掷筒以及安装在投掷筒内的充气泵、储气瓶、电连接的电机与电池,所述电机与充气泵、储气瓶依次连接,在储气瓶固定有空气总阀,所述空气总阀通过相互连接的 L 形导气管和喷气口与位于投掷筒端部的发射腔体连通;还包括发射开关与安装在投掷筒外壁上的多个挂钩,发射开关与电机连接,所述挂钩通过牵引绳与位于发射腔体中的救生圈连接。
但是上述的救生圈发射器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常被装配于较高档的船舶之中。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对现有技术中的救生装置进行简化改进,以使更多较低当的船舶也能够配备更加有效的救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本发射机构具有能够将船舶上的救生圈准确发射出去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包括船体、转动盘、转动轴、动力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U型支架、发射板、放置端、工作端、救生圈、安全绳、工作重块、滑轮、钢索、伺服电机、安装支架、安装板一、安装板二、绕绳转轴和手轮,所述的船舶救生装置设置在船体上,船舶救生装置包括转动盘,所述的发射机构包括U型支架和发射板,U型支架固定在转动盘上部,所述的发射板铰接在U型支架上,发射板一端为放置端,放置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中放置有救生圈,所述救生圈上固定有安全绳,安全绳另一端固定在转动盘上,所述的发射板另一端悬空设置为工作端,所述放置端与U型支架之间的距离大于工作端与U型支架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工作端上方设置有工作重块,所述的工作重块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相连,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滑轮、钢索和伺服电机,滑轮处于工作端上方,滑轮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转动盘上,伺服电机固定在转动盘上,钢索一端固定在工作重块上,钢索另一端穿过滑轮与缠绕并固定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使伺服电机通电正转,随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正转,工作重块受到钢索拉力的作用慢慢上升;待工作重块升高至一定高度,使伺服电机瞬间断电,工作重块不再受到伺服电机上钢索拉力的作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在工作重块重力的作用下快速反转,从而使工作重块迅速下降并砸在发射板的工作端上,由于发射板是铰接在转动盘的U型支架上的,发射板的工作端下降,而发射板的放置端上升,这样便可将救生圈发射出去了的,并且可使救生圈的发射方向精准。由于救生圈是具有安全绳与船体相连的,所以救生圈被发射出去后,可以由安全绳保护救生圈不会与船体失去联系。本发射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较低配置的船舶中救生装置。
所述的转动盘上垂直固定有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上分别固定有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内分别设置有轴承一和轴承二,轴承一和轴承二之间设置有绕绳转轴,绕绳转轴两端分别穿出轴承一和轴承二,绕绳转轴其中一端固定有能带动其转动的手轮,上述的安全绳缠绕并固定在绕绳转轴中部处。当在对救生圈进行恢复到船体中时,可利用转动手轮,将救生圈上的安全绳重新缠绕在绕绳转轴上。
所述的救生圈为木质救生圈。木质救生圈的生产成本较低,且具备较大的浮力,有利于落水人员的救生。
所述的工作重块上包裹有橡胶层,所述工作端上固定有橡胶层。分别在工作重块和工作端上包裹橡胶层,可以避免两者之间的损伤,提高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滑轮、钢索和伺服电机便可实现救生圈的发射,方便实用;
2、本实用新型的救生圈为木质救生圈,不仅生产成本较低,且具备较大的浮力,有利于落水人员的救生;
3、本发射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较低配置的船舶救生装置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   2、转动盘   3、转动轴   4、动力电机   5、主动齿轮   6、从动齿轮   7、U型支架   8、发射板   8a、放置端   8b、工作端   9、救生圈   10、安全绳   11、工作重块   12、滑轮   13、钢索   14、伺服电机   15、安装支架   16、安装板一   17、安装板二   18、绕绳转轴   19、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包括船体1、转动盘2、转动轴3、动力电机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U型支架7、发射板8、放置端8a、工作端8b、救生圈9、安全绳10、工作重块11、滑轮12、钢索13、伺服电机14、安装支架15、安装板一16、安装板二17、绕绳转轴18和手轮19,所述的船舶包括船体1,船舶救生装置包括转动盘,本救生装置设置在船体1上,转动盘2设置在船体1上,转动盘2下部与船体1
之间设置有能带动转动盘2转动的动力机构。
如图2和4所示,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轴3、动力电机4、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转动轴3穿设并固定在转动盘2中部处,转动轴3上下两端均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船体1上,动力电机4固定在船体1上,主动齿轮5固定在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6固定在转动轴3上,且从动齿轮6处于转动盘2和船体1之间,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相啮合。当动力电机4转动时,可以同时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由于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相啮合,便可以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最终实现转动轴3与转动盘2一起转动。
如图1所示,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包括固定在转动盘2上部的U型支架7和发射板8,发射板8铰接在U型支架7上,发射板8一端为放置端8a,放置端8a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中放置有救生圈9,救生圈9上固定有安全绳10,安全绳10另一端固定在转动盘2上,发射板8另一端悬空设置为工作端8b,放置端8a与U型支架7之间的距离大于工作端8b与U型支架7之间的距离,工作端8b上方设置有工作重块11,工作重块11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相连。
如图2、3和4所示,升降机构包括滑轮12、钢索13和伺服电机14,滑轮12处于工作端8b上方,滑轮12通过安装支架15固定在转动盘2上,伺服电机14固定在转动盘2上,钢索13一端固定在工作重块11上,钢索13另一端穿过滑轮12与缠绕并固定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上。当需要将救生圈9发射出去时,可使伺服电机14瞬间断电,工作重块11便不受伺服电机14拉力的控制,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可瞬间砸向发射板8的工作端8b,发射板8的工作端8b下降,发射板8的放置端8a上升,这样便可将放置在放置槽中的救生圈9按指定方向发射出去了的;当需要将工作重块11恢复原位时,只需将伺服电机14通上电即可。
如图3所示,转动盘2上垂直固定有安装板一16和安装板二17,安装板一16和安装板二17上分别固定有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内分别设置有轴承一和轴承二,轴承一和轴承二之间设置有绕绳转轴18,绕绳转轴18两端分别穿出轴承一和轴承二,绕绳转轴18其中一端固定有能带动其转动的手轮19,安全绳10缠绕并固定在绕绳转轴18中部处。当在对救生圈9进行恢复到船体1中时,可利用转动手轮19,将救生圈9上的安全绳10重新缠绕在绕绳转轴18上。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重块11上包裹有橡胶层,工作端8b上固定有橡胶层。分别在工作重块11和工作端8b上包裹橡胶层,可以避免两者之间的损伤,提高使用寿命。救生圈9为木质救生圈9,木质救生圈9的生产成本较低,且具备较大的浮力,有利于落水人员的救生。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首先动力电机4启动,并且通过转动轴3、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使转动盘2转动,将安装在发射板8上的救生圈9调整到需要发射出去的方向上;然后使伺服电机14通电正转,随着伺服电机14输出轴的正转,工作重块11受到钢索13拉力的作用慢慢上升;最后待工作重块11升高至一定高度,使伺服电机14瞬间断电,工作重块11不再受到伺服电机14上钢索13拉力的作用,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在工作重块11重力的作用下快速反转,并且通过滑轮12和钢索13使工作重块11迅速下降并砸在发射板8的工作端8b上,由于发射板8是铰接在转动盘2的U型支架7上的,发射板8的工作端8b下降,而发射板8的放置端8a上升,这样便可将救生圈9发射出去了的,并且可使救生圈9的发射方向精准。由于救生圈9是具有安全绳10与船体1相连的,所以救生圈9被发射出去后,可以由安全绳10保护救生圈9不会与船体1失去联系。本救生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较低配置的船舶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船体1、转动盘2、转动轴3、动力电机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U型支架7、发射板8、放置端8a、工作端8b、救生圈9、安全绳10、工作重块11、滑轮12、钢索13、伺服电机14、安装支架15、安装板一16、安装板二17、绕绳转轴18和手轮1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4)

1.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所述的船舶救生装置设置在船体上,船舶救生装置包括转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机构包括U型支架和发射板,U型支架固定在转动盘上部,所述的发射板铰接在U型支架上,发射板一端为放置端,放置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的放置槽中放置有救生圈,所述救生圈上固定有安全绳,安全绳另一端固定在转动盘上,所述的发射板另一端悬空设置为工作端,所述放置端与U型支架之间的距离大于工作端与U型支架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工作端上方设置有工作重块,所述的工作重块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相连,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滑轮、钢索和伺服电机,滑轮处于工作端上方,滑轮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转动盘上,伺服电机固定在转动盘上,钢索一端固定在工作重块上,钢索另一端穿过滑轮与缠绕并固定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盘上垂直固定有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上分别固定有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轴承座一和轴承座二内分别设置有轴承一和轴承二,轴承一和轴承二之间设置有绕绳转轴,绕绳转轴两端分别穿出轴承一和轴承二,绕绳转轴其中一端固定有能带动其转动的手轮,上述的安全绳缠绕并固定在绕绳转轴中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圈为木质救生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重块上包裹有橡胶层,所述工作端上固定有橡胶层。
CN201520261495.3U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3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1495.3U CN204713406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1495.3U CN204713406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3406U true CN204713406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2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149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3406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340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4603A (zh) * 2018-06-04 2018-10-1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智能湖面救生船及救生方法
CN110498016A (zh) * 2019-08-14 2019-11-26 青岛科技大学 智能船舶回收装置
CN112896459A (zh) * 2021-02-02 2021-06-04 于丽萍 带逃生装置的海洋平台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4603A (zh) * 2018-06-04 2018-10-1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智能湖面救生船及救生方法
CN108674603B (zh) * 2018-06-04 2020-03-3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智能湖面救生船及救生方法
CN110498016A (zh) * 2019-08-14 2019-11-26 青岛科技大学 智能船舶回收装置
CN112896459A (zh) * 2021-02-02 2021-06-04 于丽萍 带逃生装置的海洋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3405U (zh) 一种船舶的救生装置
CN204056259U (zh) 一种直升机用海上打捞器
CN204713406U (zh) 一种船舶救生装置中发射机构
CN107364554A (zh) 一种动力型救生圈
CN110001890B (zh) 海上救援救生舱
CN203142996U (zh) 水上救生器材自动投送系统
CN207595219U (zh) 一种可遥控救生圈
CN202439834U (zh) 自航式救生器
CN207374617U (zh) 一种动力型救生圈
CN101920774B (zh) 水上救生装置
WO2022037041A1 (zh) 一种水上急救机器人及工作方法
CN207417092U (zh) 一种微型智能遥控应急救生圈
CN208616175U (zh) 游艇用救生圈弹射机构
CN209795782U (zh) 一种救援落水人员的带圆环救援设备
CN110228574A (zh) 一种用于水面救援的装置
CN109823495A (zh) 一种可遥控型动力马蹄形救生圈
CN201721610U (zh) 远程操控水上救援艇
CN203318668U (zh) 一种船舶抛投救生圈
CN202864793U (zh) 电动救生艇绞车
CN204623807U (zh) 一种船舶的动物救援装置
CN113184141A (zh) 一种远程遥控自充放救生圈
CN208007247U (zh) 多用途救援无人船
CN207683743U (zh) 一种可翻转推进的喷水推进电动遥控救生圈
CN105818943A (zh) 应用于舰载直升机的海上落水伤员无人化救捞装置
CN207173919U (zh) 水体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