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05738U - 光纤切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切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05738U
CN204705738U CN201520051701.8U CN201520051701U CN204705738U CN 204705738 U CN204705738 U CN 204705738U CN 201520051701 U CN201520051701 U CN 201520051701U CN 204705738 U CN204705738 U CN 204705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leaver
mounting portion
holder
fiber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17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矢部史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05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057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延长所使用的弹性体材料的寿命的光纤切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在光纤的表面形成伤痕,从形成了该伤痕的相反侧面按压光纤的表面,由此切断该光纤,所述光纤切断装置具备:夹持构件,其由在光纤的切断位置的两侧夹持光纤的弹性体材料构成;槽部,其收容光纤;保持部,其将所述光纤保持在槽部中;以及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其构成为使夹持构件在与所述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处能够夹持相同种类的所述光纤,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构成为使槽部在该多个位置处相互平行。

Description

光纤切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切断光纤的光纤切断装置,公知有如下装置:在除去光纤裸线的被覆后的光纤的表面上形成伤痕,通过按压与形成有该伤痕的部分相反一侧的侧面,以该伤痕为开端来切断光纤。将切断后的光纤例如与其他切断后的光纤的切断面彼此对接而熔接。另外,为了与种类或直径不同的光纤裸线相对应,光纤切断装置构成为能够更换用于保持光纤裸线的光纤保持器(参照专利文献1~3)。
在光纤的切断面相对于光纤的中心轴倾斜或者切断面不平坦等情况下,若对切断后的光纤彼此熔接,有时会产生连接不良。因此,为了更稳定地形成与光纤的中心轴垂直且平坦的优质切断面,在光纤切断装置中具备夹持光纤的构件。
另外,作为在切断时夹持光纤的构件,使用橡胶等弹性体材料,使得在光纤上不产生伤痕。另外,按压光纤的与形成有伤痕的部分相反一侧的侧面的构件也使用弹性体材料,使得在光纤上不产生伤痕。并且,在具备回收切断后的光纤的切屑的机构的光纤切断装置中,切屑的搬运辊也使用弹性体材料。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489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7-0819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221531号公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即便是弹性体材料,如果长期使用也会产生不小的塑性变形,另外,也会产生磨损引起的变形,因此有时不能在期望位置高精度地夹持光纤。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即便装置的其他部件还没有到达寿命,也需要对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延长所使用的弹性体材料的寿命的光纤切断装置。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在光纤的表面形成伤痕,从与形成有该伤痕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按压光纤的表面,由此切断该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切断装置具备:夹持构件,其由在所述光纤的切断位置的两侧夹持所述光纤的弹性体材料构成;槽部,其收容所述光纤;保持部,其将所述光纤保持在所述槽部中;以及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其构成为使所述夹持构件在与所述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处能够夹持相同种类的所述光纤,所述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构成为使所述槽部在该多个位置处彼此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所述多个位置以0.2mm以上且所述夹持构件的宽度以下的范围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具备:光纤保持器,其设有所述槽部与所述保持部;以及载置部,其载置所述光纤保持器。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具备:引导部,其以使所述槽部在所述多个位置上彼此平行的方式将所述光纤保持器与所述载置部抵接;以及光纤保持器固定部,其在该抵接的状态下将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于所述载置部。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部具有将与所述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设为长径的长孔,所述光纤保持器借助该长孔而螺纹紧固于所述载置部。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所述长孔的形状是长径比短径长0.2mm以上3mm以下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所述载置部具有能够在与所述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第一磁铁,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磁铁吸附的第二磁铁,所述光纤保持器因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的吸附力而固定于所述载置部。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部与所述载置部分别具备多个磁铁,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部与所述载置部中的相互对应的磁铁彼此最接近的情况下的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部与所述载置部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最接近的磁铁的组合而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还具备:施力机构,其对所述光纤保持器在所述载置部上的可动范围内向一端施力;以及间隔件,其限制所述载置部上的可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保持器在与所述槽部平行且隔开的位置上,形成有收容相同种类的光纤的第二槽部。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还具备切屑回收机构,该切屑回收机构由相互抵接的两个辊夹持所述光纤的切屑进行搬运,所述两个辊中的至少一个辊的表面由弹性体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具备:光纤保持器,其设有所述槽部与所述保持部;以及载置部,其载置所述光纤保持器,且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变更相对于所述夹持构件的相对位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具有能够延长所使用的弹性体材料的寿命这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闭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闭合图1示出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是闭合图1示出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打开图1示出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是打开图1示出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盖体和光纤保持器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是从图1示出的光纤切断装置拆卸下光纤保持器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的结构的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的结构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的结构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示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15是示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16是示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17是示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18是示出光纤与夹持构件接触的位置不同的作用效果的图。
图19是载置有光纤保持器的载置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20是示出用于使光纤保持器正确地平行移动的办法的变形例的图。
图21是示出用于使光纤保持器正确地平行移动的办法的变形例的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的仰视图。
图2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载置部的概略图。
图24是示出用于使光纤保持器正确地平行移动的办法的变形例的图。
图25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26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的仰视图。
图2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载置部的概略图。
图29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30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31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32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33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34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以及载置部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g  光纤切断装置
101  主体
102  光纤屑回收部
103、103a、103b、103c、103d、103e、103f、103g  载置部
104  操作杆
105  切断部
106  切断刃
107  盖体
108  搬运辊
108a、108b、108c、108d  夹持构件
109a、109b  按压构件
110a  搬运辊
110b  从动辊
111  螺纹孔
112  端部
113  槽
114、114a、114b  磁铁
115  长孔
116  槽
117  引导部
200、200a、200b、200c、200d、200e、200f、200g  光纤保持器
201  保持器主体
202  紧固盖
203  槽
204  长孔
205  螺钉
206、206c、206d  引导部
207  顶端部
208  引导部
209、209a、209b  磁铁
210  弹簧
211、212  间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切断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受该实施方式的限定。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要素适当地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各要素的尺寸关系等有时与实物不同。在附图相互之间,有时也包括彼此的尺寸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闭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闭合图1示出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闭合图1示出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打开图1示出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是打开图1示出的光纤切断装置的盖体和光纤保持器的盖体后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是从图1示出的光纤切断装置拆卸下光纤保持器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1~图3所示,光纤切断装置100具有主体101和安装于主体101的可装卸的光纤屑回收部102。主体101具备:载置部103,其对用于保持应切断的光纤裸线的光纤保持器200进行载置;操作杆104,其用于实行切断动作;以及切断部105,其具备用于切断光纤裸线的机构。
如图4~图6所示,切断部105具备用于切断光纤裸线的切断刃106,安装有以覆盖切断刃106的方式设为能够开闭的盖体107。另外,切断部105以及盖体107具备夹持光纤裸线的夹持构件108a~108d。设于切断部105的夹持构件108a以及夹持构件108b以切断刃106为中心配置为大致对称,在装备有光纤裸线F时,从光纤裸线F露出的光纤部分载置于夹持构件108a与夹持构件108b。
另外,设于盖体107的夹持构件108c以及夹持构件108d以如下方式配置:在关闭盖体107时,夹持构件108a与夹持构件108c抵接,夹持构件108b与夹持构件108d抵接。因此,在闭合盖体107时,光纤裸线F的露出部分由夹持构件108a与夹持构件108c夹持,并且由夹持构件108b与夹持构件108d夹持。需要说明的是,夹持构件108a~108d的与光纤接触的部分例如使用橡胶那样的弹性体材料,使得由玻璃形成的光纤不产生伤痕。
如图4~图6所示,盖体107具有在夹持构件108c与夹持构件108d之间的位置配置的按压构件109a、109b。按压构件109a、109b是用于对在表面由切断刃106形成有伤痕的光纤从与形成有该伤痕的部分相反一侧的侧面进行按压的构件。因此,按压构件109a、109b配置在与切断刃106对置的位置,并且在按压构件109a与按压构件109b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切断时按压构件109a、109b与切断刃106不接触。另外,按压构件109a、109b的顶端部例如由橡胶那样的弹性体材料构成,从而在与由玻璃形成的光纤接触时不使其产生伤痕。
接着,对光纤切断装置100的切屑回收机构进行说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切屑回收机构通过图4~6示出的搬运辊110a以及从动辊110b、和图2以及图3示出的光纤屑回收部102来实现。如图4~6所示,搬运辊110a配置于夹持构件108b的附近且配置于切断刃106的相反侧。另一方面,从动辊110b配置于夹持构件108d的附近且配置于按压构件109b的相反侧。即,搬运辊110a与从动辊110b在关闭盖体107时成为互相抵接的位置关系。
搬运辊110a构成为通过光纤切断装置100的主体101内部的弹簧机构以及齿轮机构,与盖体107的开动作连动地旋转驱动。需要说明的是,搬运辊110a的旋转是从夹持构件108d向光纤屑回收部102的搬运方向。因而,在光纤切断装置100中,在切断光纤后,由搬运辊110a与从动辊110b夹持的光纤的切屑向光纤屑回收部102搬运。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适当地获得与光纤的摩擦力,搬运辊110a以及从动辊110b中的至少搬运辊110a的表面例如由橡胶那样的弹性体材料构成。另一方面,为了减少与光纤之间的静电,从动辊110b的表面优选由金属构成,但也可以优先与光纤的摩擦力,例如由橡胶那样的弹性体材料构成。
接着,对光纤保持器2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图1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200的结构的图。如图7~图13所示,光纤保持器200具备保持器主体201和安装于保持器主体201的紧固盖202。在保持器主体201中形成有收容光纤裸线的槽203,收容于槽203的光纤裸线通过闭合紧固盖202而保持在光纤保持器200中。即,紧固盖202作为保持光纤以及光纤裸线的保持部来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各图中记载的光纤保持器200设有两个槽203而用于不同种类的单芯光纤,但例如设有2~4芯的多芯光纤用的槽的光纤保持器也能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
如图7~图13所示,保持器主体201中设有长孔204。长孔204的长径设定为与收容光纤裸线的槽203的方向垂直。另外,在将光纤保持器200载置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载置部103时,在与设于载置部103的螺纹孔111对应的位置设有长孔204(也参照图6)。因此,光纤保持器200借助经由长孔204拧入螺纹孔111的螺钉而固定于载置部103。另外,为了避免在安装螺钉时螺钉头与光纤等发生干涉,在长孔204中施加锪孔加工。如后面详述那样,设有长孔204的光纤保持器200以及载置部103构成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的一部分,在该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中,夹持构件在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处能够夹持相同种类的光纤。
长孔204的形状例如优选为长径比短径长0.2mm以上3mm以下的形状,尤其优选为长径比短径长1mm以上3mm以下的形状。即,经由长孔204而安装的螺钉在长孔204中至少能够以0.2mm的范围移动。由此,以光纤切断装置100为基准时,光纤保持器200在载置部103的上方且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至少能够以0.2mm以上的范围移动。另外,最大值并不限于3mm,能够设定为在夹持构件108a、108b、108c、108d、按压构件109a、109b以及搬运辊110a等弹性体材料中的关于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小宽度。例如,在图4~图6示出的结构中,按压构件109a、109b的关于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因此长孔204的长径只要设定为比在按压构件109a、109b的宽度上增加短径而成的值小即可。
接着,说明对光纤保持器200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图14~图17是示出对光纤保持器200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图14以及图15均是打开了光纤切断装置100的盖体107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6以及图17分别是在图14以及图15中,仅选出光纤保持器200以及夹持构件108a的部分并示出的图。
以下,为了易于说明,将图14以及图16中的光纤保持器200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固定位置简称为P1,将图15以及图17中的光纤保持器200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固定位置简称为P2。
对图14与图15或图16与图17进行比较可知,用于将光纤保持器200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螺钉205相对于长孔204在不同的位置拧入,固定位置分别为P1和P2。伴随于此,光纤保持器200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固定位置不同,固定位置分别为P1和P2。其结果是,从保持于光纤保持器200的光纤裸线F露出的光纤Fa与在光纤切断装置100中使用的弹性体材料的接触位置不同。即,设有长孔204的光纤保持器200以及载置部103构成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的一部分,在该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中,在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处,能够夹持相同种类的光纤。另外,经由长孔204将光纤保持器200固定于载置部103的螺钉205是光纤保持器固定部的一个例子,光纤保持器固定部也构成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的一部分。
另外,在使光纤保持器200的图中下侧的侧面或上侧的侧面分别与对置的光纤保持器载置部的内侧侧面抵接的状态下,拧紧螺钉205而固定光纤保持器200,由此能够以在多个位置上使槽203相互平行的方式将光纤保持器200固定在载置部103上。即,在此种情况下,保持器载置部的内侧侧面间的宽度比光纤保持器200的宽度(图中上下的两侧面间的长度)长0.2mm以上。
以下为了更易于通过附图进行说明,对光纤Fa与弹性体材料的接触中的、与夹持构件108a的接触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不限于夹持构件108a,也涉及到夹持构件108b、108c、108d、按压构件109a、109b以及搬运辊110a等弹性体材料。
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在固定位置为P1和P2的情况下,光纤Fa与夹持构件108a接触的位置在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6中,固定位置为P2时,光纤Fa接触的夹持构件108a上的位置由虚线Xb表示。另一方面,在图17中,固定位置为P1时,光纤Fa接触的夹持构件108a上的位置由虚线Xa表示。
图18是示出光纤Fa与夹持构件108a、108c接触的位置不同的作用效果的图。图18是在切断时夹持构件108a与夹持构件108c抵接时,从切断刃106的位置观察夹持构件108a、108c的示意图。图18示出固定位置P1以及P2各自中的光纤Fa的接触位置Xa、Xb。
如图18所示,在固定位置P2处连续使用光纤切断装置100的情况下,夹持构件108a、108c中的接触位置Xb因磨损等发生变形,产生凹陷。在这种状况下,若在固定位置P2处使用光纤切断装置100,则无法适当地夹持光纤Fa,会对光纤Fa的切断面的形状产生影响。然而,如图18所示,夹持构件108a、108c中的接触位置Xa没有由于磨损等发生变形。因此,以避开接触光纤而伴随有反复变形的接触位置Xb附近的方式,将光纤保持器200相对于夹持构件108a、108c的相对位置变更为切断的光纤Fa的直径以上,将其设为固定位置P1,由此能够继续使用光纤切断装置100。即,通过在两个安装位置P1、P2处使用光纤切断装置100,夹持构件108a、108c的寿命延长为两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说明中,设想了在两个固定位置P1、P2处使用光纤切断装置100,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此。从图16以及图17也可以明确,只要是长孔204内的螺钉205的移动范围内且为应切断的光纤Fa的直径以上的移动量,皆能够适当地享受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因而,若设定更多的光纤保持器200的固定位置,则夹持构件108a、108c的寿命得以进一步延长。
接着,对用于使光纤保持器200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100正确地平行移动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9是载置有光纤保持器200的载置部103的局部剖视图。图19综合了图6中的箭头A方向的剖视图和光纤保持器200的侧视图而记载了光纤切断装置100中的载置部103。如图19所示,在光纤保持器200的尾端下部设有引导部206。
该引导部206具有与保持光纤的槽203垂直的方向上的抵接面,使该抵接面与载置部103的端面抵接。该载置部103的端面以与切断刃106平行的方式构成,在使引导部206的抵接面与载置部103的端面抵接的状态下,构成为保持光纤裸线F的槽203与切断刃106垂直。其结果是,在使引导部206的抵接面与载置部103的端面抵接的同时移动光纤保持器200的情况下,保持光纤裸线F的槽203与切断刃106的垂直关系得到维持,从保持于槽203的光纤裸线F露出的光纤Fa与切断刃106的垂直关系也同时得到维持。因此,设有引导部206的光纤保持器200以及载置部103构成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的一部分,在该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中,在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处,能够夹持相同种类的光纤。
图20以及图21是示出用于使光纤保持器正确地平行移动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在图20示出的光纤保持器200a中,顶端部207与载置部103a的端部112抵接,由此光纤保持器200a相对于载置部103a的角度得到正确维持。在图21示出的光纤保持器200b中,设于底面的中途的引导部208与设于载置部103b的槽113嵌合,由此光纤保持器200b相对于载置部103b的角度得到正确维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0示出的例子中,槽113是设于载置部103b的结构,但槽113也可以是设于光纤适配器200b的结构。并且,利用其他结构、即光纤保持器具有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抵接面且使该抵接面与载置部的一部分抵接并移动的结构,也能够维持光纤Fa与切断刃106的垂直关系。也就是说,顶端部207以及引导部208替代引导部206而构成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的一部分。
在此,对光纤切断装置100的使用方法以及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6所示的没有在载置部103上载置光纤保持器200的状态下的光纤切断装置100固定光纤保持器200。在该安装作业时,调节设于光纤保持器200的长孔204与用于将光纤保持器200固定于载置部103的螺钉205的相对位置关系,由此调节光纤保持器200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固定位置。由此,调整夹持构件108a、108b、108c、108d夹持光纤Fa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光纤保持器200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固定位置不限于图14以及图15示出的两个位置,只要是长孔204内的螺钉205的移动范围内,可以是任意位置。若使用塞尺来设定光纤保持器200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100的固定位置,则也能够进行更细微的位置设定。
接着,在光纤保持器200的槽203中保持光纤裸线F。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将从光纤裸线F除去被覆而成的光纤Fa的顶端部以架设于夹持构件108a、108b以及搬运辊108的方式配置,利用紧固盖202来固定光纤裸线F。
之后,闭合光纤切断装置100的盖体107,利用夹持构件108a、108b、108c、108d来固定光纤Fa。
接着,进行按下操作杆104的操作。若按下操作杆104,则利用光纤切断装置100内部的机构,切断刃106在横切光纤Fa的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此时,切断刃106通过光纤Fa的下方,切断刃106在光纤Fa上形成伤痕。
另一方面,设于盖体107的按压构件109a、109b对由切断刃106在表面形成了伤痕的光纤Fa从与形成了该伤痕的部分相反一侧的侧面进行按压。由此,光纤Fa被切断。
之后,若进一步按下操作杆104,则利用光纤切断装置100内部的机构来顶起盖体107,盖体107恢复至初始位置。搬运辊110a构成为与盖体107的开动作连动进行旋转驱动,因此在切断光纤之后,将残留于夹持构件108d以及搬运辊110a的光纤Fa的切屑向光纤屑回收部102搬运。
在以规定次数或规定时间重叠以上的切断作业而使夹持构件108a、108b、108c、108d、按压构件109a、109b以及搬运辊110a等弹性体材料发生变形或劣化的情况下,调节设于光纤保持器200的长孔204与用于将光纤保持器200固定于载置部103的螺钉205的相对位置关系。由此,变更光纤Fa与夹持构件108a、108b、108c、108d、按压构件109a、109b以及搬运辊110a等弹性体材料的接触位置,能够利用与新品相同的弹力。
如以上说明那样,该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00构成为能够变更光纤保持器200与夹持构件108a、108b、108c、108d、按压构件109a、109b、以及搬运辊110a等弹性体材料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延长所使用的弹性体材料的寿命。因此,该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00能够使所使用的弹性体材料的寿命与例如切断刃106等其他更换部件的寿命相一致,有助于提高作为产品整体的效率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进行说明。然而,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很多方面是共用的,因此对于共用结构省略说明。即,以下仅对光纤保持器及其周边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共用的结构。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200c的仰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光纤保持器200c的俯视图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记载。图2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载置部103c的概略图。图24是示出用于使光纤保持器200c正确地平行移动的办法的变形例的图。
如图22所示,在光纤保持器200c的底面上设有磁铁209。另外,在光纤保持器200c的尾端下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设有引导部206c。
另一方面,如图23所示,在载置部103c的载置面上也设有磁铁114。磁铁114设为能够在设于载置部103c的载置面的长孔115内移动。长孔115的长径方向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是与切断的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另外,长孔115的形状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例如优选为长径比短径长0.2mm以上3mm以下的形状。另外,如图23所示,磁铁114例如优选构成为,能够通过操作钮116进行在长孔115内移动的操作。
如图24所示,在将光纤保持器200c载置于载置部103c时,以磁铁209比磁铁114靠近尾端的引导部206c的方式稍微错开配置。由此,光纤保持器200c借助磁铁209与磁铁114之间的吸附力固定于载置部103c,并且光纤保持器200c沿图中箭头方向受到作用力,引导部206c始终与载置部103c的端面抵接。其结果是,光纤保持器200c相对于载置部103c的角度稳定。即,设有磁铁209的光纤保持器200c以及设有磁铁114的载置部103c构成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的一部分,在该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中,在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处,能够夹持相同种类的光纤。另外,将光纤保持器200c固定于载置部103c的磁铁209以及磁铁114是光纤保持器固定部的一个例子。
图25以及图26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200c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200c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另外,为了易于说明,将图25中的光纤保持器200c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的固定位置简称为P1,将图26中的光纤保持器200c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的固定位置简称为P2。
对图25与图26进行比较可知,在固定位置为P1和P2的情况下,对光纤保持器200c的磁铁209进行吸附的磁铁114在长孔115内的位置不同。伴随于此,在固定位置为P1和P2的情况下,在光纤保持器200c中保持的光纤裸线F的光纤Fa与夹持构件108a的接触位置不同。在图25中,固定位置为P2时,光纤Fa接触的夹持构件108a上的位置由虚线Xb表示。另一方面,在图26中,固定位置为P1时,光纤Fa接触的夹持构件108a上的位置由虚线Xa表示。
对图25与图26进行比较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200c通过将设于载置部103c的磁铁114在长孔115内移动来变更相对于夹持构件108a的相对位置。其结果是,夹持构件108a的寿命延长,能够使夹持构件108a的寿命与例如切断刃106等其他更换部件的寿命相一致,有助于提高作为产品整体的效率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对光纤Fa与弹性体材料的接触中的、与夹持构件108a的接触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不限于夹持构件108a,也涉及到夹持构件108b、108c、108d、按压构件109a、109b以及搬运辊110a等弹性体材料。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进行说明。然而,由于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很多方面是共用的,因此对于共用结构而省略说明。即,以下仅对光纤保持器及其周边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共用的结构。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200d的仰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光纤保持器200d的俯视图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记载。图2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载置部103d的概略图。
如图27所示,在光纤保持器200d的底面上设有两个磁铁209a、209b。另外,光纤保持器200d的尾端下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设有引导部206d。另一方面,如图28所示,在载置部103d的载置面上也设有两个磁铁114a、114b。这些磁铁114a、114b、209a、209b是光纤保持器固定部的一个例子。
图29以及图30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200d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200d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另外,为了易于说明,将图29中的光纤保持器200d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的固定位置简称为P1,将图30中的光纤保持器200d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的固定位置简称为P2。
如图29所示,在以P1为固定位置而将光纤保持器200d载置于载置部103d的情况下,磁铁114b与磁铁209b最接近,但是磁铁114a与磁铁209a分离。另外,以磁铁209b比磁铁114b靠近尾端的引导部206d的方式将它们稍微错开配置。
另一方面,如图30所示,在以P2为固定位置而将光纤保持器200d载置于载置部103d的情况下,磁铁114a与磁铁209a最接近,但是磁铁114b与磁铁209b分离。另外,以磁铁209a比磁铁114a靠近尾端的引导部206d的方式将它们稍微错开配置。
通过如上所述地配置磁铁114a、114b以及磁铁209a、209b,相互对应的磁铁彼此最接近的情况下的光纤保持器200d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的固定位置成为固定位置P1和固定位置P2这两个位置,并且在这两个位置处磁势成为极小。其结果是,光纤保持器200d在固定位置P1和固定位置P2这两个位置上稳定地固定。另外,光纤保持器200d因磁铁114a、114b与磁铁209a、209b之间的吸附力而受到作用力,引导部206d始终与载置部103d的端面抵接。即,设有磁铁209a、209b的光纤保持器200d以及设有磁铁114a、114b的载置部103d构成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的一部分,在该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中,在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处,能够夹持相同种类的光纤。
需要说明的是,磁铁的配置不限于上述例子,只要设为光纤保持器200d与载置部103d分别具备多个磁铁、且在根据最接近的磁铁的组合而不同的多个位置处将光纤保持器200d稳定地固定于载置部103d那样的配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纤保持器200d的多个固定位置只要隔开切断的光纤Fa的直径以上即可,具体来说,多个固定位置优选以0.2mm以上且夹持构件108的宽度以下的范围分开。
对图29与图30进行比较可知,在固定位置为P1和P2的情况下,在光纤保持器200d中保持的光纤Fa与夹持构件108a的接触位置不同。在图29中,固定位置为P2时,光纤Fa接触的夹持构件108a上的位置由虚线Xb表示。另一方面,在图30中,固定位置为P1时,光纤Fa接触的夹持构件108a上的位置由虚线Xa表示。
对图29与图30进行比较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200d通过在磁铁114a、114b以及磁铁209a、209b的磁势成为极小的两个位置间进行移动,变更相对于夹持构件108a的相对位置。其结果是,夹持构件108a的寿命延长,能够使夹持构件108a的寿命与例如切断刃106等其他更换部件的寿命相一致,有助于提高作为产品整体的效率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对光纤Fa与弹性体材料的接触中的、与夹持构件108a的接触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不限于夹持构件108a,也涉及到夹持构件108b、108c、108d、按压构件109a、109b以及搬运辊110a等弹性体材料。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进行说明。然而,由于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很多方面是共用的,因此对于共用结构而省略说明。即,以下仅对光纤保持器及其周边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共用的结构。
图31以及图32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200e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200e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另外,为了易于说明,将图31中的光纤保持器200e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的固定位置简称为P1,将图32中的光纤保持器200e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的固定位置简称为P2。
如图31以及图32所示,在光纤保持器200e的侧面与载置部103e的内侧侧面S2之间插入间隔件211并使其彼此抵接,在该状态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使用长孔进行螺纹紧固等从而固定光纤保持器200e,由此能够在与图31示出的固定位置P1不同的固定位置P2上固定光纤保持器200e。需要说明的是,准备多个宽度不同的间隔件211,就能够设定多个光纤保持器200e的固定位置。另外,如图所示,也可以通过从与间隔件相反一侧由弹簧210等施力,进行光纤保持器200e的定位。即,光纤保持器200e、载置部103e以及间隔件211构成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的一部分,在该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中,在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处,能够夹持相同种类的光纤。
对图31与图32进行比较可知,在固定位置为P1和P2的情况下,在光纤保持器200e中保持的光纤Fa与夹持构件108a的接触位置不同。在图31中,固定位置为P2时,光纤Fa接触的夹持构件108a上的位置由虚线Xb表示。另一方面,在图32中,固定位置为P1时,光纤Fa接触的夹持构件108a上的位置由虚线Xa表示。
对图31与图32进行比较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200e因间隔件211的插入而变更相对于夹持构件108a的相对位置。其结果是,夹持构件108a的寿命延长,能够使夹持构件108a的寿命与例如切断刃106等其他更换部件的寿命相一致,有助于提高作为产品整体的效率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对光纤Fa与弹性体材料的接触中的、与夹持构件108a的接触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不限于夹持构件108a,也涉及到夹持构件108b、108c、108d、按压构件109a、109b以及搬运辊110a等弹性体材料。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进行说明。然而,由于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很多方面是共用的,因此对于共用结构而省略说明。即,以下仅对光纤保持器及其周边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共用的结构。
图33以及图34是仅选出光纤保持器200f的周边部分来表示对光纤保持器200f固定于光纤切断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的样态的图。另外,为了易于说明,将图33中的光纤保持器200f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的固定位置简称为P1,将图34中的光纤保持器200f相对于光纤切断装置的固定位置简称为P2。
如图33以及图34所示,在光纤保持器200f的侧面与载置部103f的内侧侧面S4之间插入楔型的间隔件212并使其相互抵接,在该状态下使用长孔进行螺纹紧固等从而固定光纤保持器200f,由此能够在与图33示出的固定位置P1不同的固定位置P2上固定光纤保持器200f。另外,如图所示,也可以通过在光纤保持器200f与载置部103f的内侧侧面S3之间设置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210,在载置部103f上的可动范围内对光纤保持器200f的一端施力,进行光纤保持器200f的定位。
楔型的间隔件212的楔角与载置部103f的内侧侧面S4的倾斜角匹配,通过使楔型的间隔件212的插入位置在光纤保持器200f的长度方向(即光纤的轴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变更光纤保持器200e的可动范围的限制量,将光纤保持器200f的固定位置变更为P1或P2。需要说明的是,从图33以及图34可以明确,楔型的间隔件212的插入位置能够连续地变更,光纤保持器200f的固定位置也能够连续地变更。因此,若与切断的光纤的直径相对应地调节光纤保持器200f的固定位置,则能够在分离光纤的直径以上的不同的多个位置对光纤保持器200f进行固定。另外,为了使楔型的间隔件212的插入位置变得容易调节,优选在楔型的间隔件212上设置调节钮213,更加优选调节钮213兼用作固定插入位置的螺钉。即,光纤保持器200f、载置部103f以及楔型的间隔件212构成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的一部分,在该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中,在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处,能够夹持相同种类的光纤。
对图33与图34进行比较可知,在固定位置为P1和P2的情况下,在光纤保持器200f中保持的光纤Fa与夹持构件108a的接触位置不同。在图33中,固定位置为P2时,光纤Fa接触的夹持构件108a上的位置由虚线Xb表示。另一方面,在图34中,固定位置为P1时,光纤Fa接触的夹持构件108a上的位置由虚线Xa表示。
对图33与图34进行比较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器200f通过使楔型的间隔件212的插入位置向光纤的轴向移动来变更相对于夹持构件108a的相对位置。其结果是,夹持构件108a的寿命延长,能够使夹持构件108a的寿命与例如切断刃106等其他更换部件的寿命相一致,有助于提高作为产品整体的效率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对光纤Fa与弹性体材料的接触中的、与夹持构件108a的接触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不限于夹持构件108a,也涉及到夹持构件108b、108c、108d、按压构件109a、109b以及搬运辊110a等弹性体材料。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进行说明。然而,由于第六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很多方面是共用的,因此对于共用结构而省略说明。即,以下仅对光纤保持器及其周边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共用的结构。
图35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00g以及载置部103g的局部剖视图。图35一并记载了相当于图6中的箭头A方向的载置部103g的剖视图和光纤保持器200g的侧视图。
如图35所示,光纤切断装置100g与载置部103g构成为彼此分离,设于光纤切断装置100g的引导部117与设于载置部103g的槽116嵌合。槽116以在纸面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载置部103g构成为,在引导部117与槽116嵌合的状态下,能够沿纸面垂直方向移动。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中,载置部103g相对于夹持构件108a的相对位置发生变更,由此,同时载置于载置部103的光纤保持器200g相对于夹持构件108a的相对位置也发生变更。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光纤切断装置100g中,也能产生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进行适当地组合而构成的装置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导出进一步的效果和变形例。例如,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光纤保持器设有两个槽203作为不同种类的単芯光纤用的槽,但是在相互平行地设置构成为能够收容相同种类的单芯光纤的多个槽且该多个槽构成为在与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以0.2mm以上且夹持构件的宽度以下的范围分隔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更广泛的样态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2)

1.一种光纤切断装置,其在光纤的表面形成伤痕,从与形成有该伤痕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按压光纤的表面,由此切断该光纤,该光纤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切断装置具备:
夹持构件,其由在所述光纤的切断位置的两侧夹持所述光纤的弹性体材料构成;
槽部,其收容所述光纤;
保持部,其将所述光纤保持在所述槽部中;以及
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其构成为使所述夹持构件在与所述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不同的多个位置处能够夹持相同种类的所述光纤,
所述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构成为使所述槽部在该多个位置处彼此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位置以0.2mm以上且所述夹持构件的宽度以下的范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具备:
光纤保持器,其设有所述槽部与所述保持部;以及
载置部,其载置所述光纤保持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具备:
引导部,其以使所述槽部在所述多个位置处彼此平行的方式将所述光纤保持器与所述载置部抵接;以及
光纤保持器固定部,其在该抵接的状态下将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于所述载置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部具有将与所述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设为长径的长孔,所述光纤保持器借助该长孔而螺纹紧固于所述载置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孔的形状是长径比短径长0.2mm以上3mm以下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具有能够在与所述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第一磁铁,
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磁铁吸附的第二磁铁,所述光纤保持器因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的吸附力而固定于所述载置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部与所述载置部分别具备多个磁铁,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部与所述载置部中的相互对应的磁铁彼此最接近的情况下的所述光纤保持器固定部与所述载置部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最接近的磁铁的组合而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光纤切断装置还具备:
施力机构,其对所述光纤保持器在所述载置部上的可动范围内向一端施力;以及
间隔件,其限制所述载置部上的可动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保持器在与所述槽部平行且隔开的位置上,形成有收容相同种类的光纤的第二槽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光纤切断装置还具备切屑回收机构,该切屑回收机构由相互抵接的两个辊夹持所述光纤的切屑进行搬运,
所述两个辊中的至少一个辊的表面由弹性体材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夹持位置移动结构具备:
光纤保持器,其设有所述槽部与所述保持部;以及
载置部,其载置所述光纤保持器,且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光纤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变更相对于所述夹持构件的相对位置。
CN201520051701.8U 2014-01-28 2015-01-23 光纤切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0573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3814 2014-01-28
JP2014013814A JP5901666B2 (ja) 2014-01-28 2014-01-28 光ファイバ切断装置および光ファイバ切断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05738U true CN204705738U (zh) 2015-10-14

Family

ID=53771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170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05738U (zh) 2014-01-28 2015-01-23 光纤切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01666B2 (zh)
CN (1) CN2047057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2849A (zh) * 2016-08-23 2019-04-16 泛达公司 光纤连接器端接测试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8376B2 (ja) * 2019-09-25 2023-06-0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の位置決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4387B1 (en) * 2004-03-15 2011-11-16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cutting apparatu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2849A (zh) * 2016-08-23 2019-04-16 泛达公司 光纤连接器端接测试工具
CN109642849B (zh) * 2016-08-23 2020-09-11 泛达公司 光纤连接器端接测试工具
CN111812780A (zh) * 2016-08-23 2020-10-23 泛达公司 光纤连接器端接测试工具
CN111812780B (zh) * 2016-08-23 2022-04-01 泛达公司 光纤连接器端接测试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01666B2 (ja) 2016-04-13
JP2015141304A (ja) 2015-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5738U (zh) 光纤切断装置
DE102013000925B4 (de) Spann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Kniehebelspannvorrichtung oder Unterbodenspanner mit federndem Lenkerelement
CN103124915B (zh) 光纤切断装置的屑回收装置
US9809950B2 (en) Two stage moldboard rail cleaner
CN1838686A (zh) 便携式设备的滑动机构及便携式电话机
KR101750602B1 (ko) 전극 절단장치
CN101657287B (zh) 用于焊接设备的接触装配
CN203193104U (zh) 一种送料装置和具有该送料装置的旗形模具
CN108834822A (zh) 一种链锯
CN107971255B (zh) 清灰装置以及色选机
CN201613402U (zh) 微敏感钼丝松紧调节器
KR20080082792A (ko) 차량용 푸시스위치 장치
CN207825065U (zh) 一种薄膜切刀装置
CN208359734U (zh) 一种方便更换印章面的财务会计用印章
CN105495674A (zh) 一种清扫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烘丝机
KR101290396B1 (ko) 시료수집장치
US4706348A (en) Tensioning chain provided with grippers
CN103185218A (zh) 灯具
CN104703765A (zh) 电动修边机
CN208576762U (zh) 一种烟草装箱带打包设备光电开关固定装置
CN202490771U (zh) 一种易更换的振动筛筛下横梁防磨装置
CN205455996U (zh) 清扫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烘丝机
ATE262393T1 (de) Vorrichtung zum zerlegen oder wiederzusammenbau von feder/stossdämpfer-einheiten für fahrzeugaufhängungen
DE560230C (de) Buerstenanordnung fuer elektrische Maschinen
EP2803445A1 (de) Vorrichtung zur bandfinishen Bearbeitung eines Werkstüc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