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1883U - 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1883U
CN204691883U CN201520359879.9U CN201520359879U CN204691883U CN 204691883 U CN204691883 U CN 204691883U CN 201520359879 U CN201520359879 U CN 201520359879U CN 204691883 U CN204691883 U CN 204691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cooling tube
cylinder head
magnetogenerator
pump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598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598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91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1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18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属于发动机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发动机制冷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包括磁电机、曲轴箱体、缸体、缸头和冷却机构,磁电机位于曲轴箱体内,曲轴箱体外部安装有缸体,该缸体上端装有缸头,磁电机外端设置有伸出曲轴箱体的能与磁电机一起旋转的安装轴,安装轴上设置有主动齿;冷却机构包括泵体、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第三冷却管,泵体安装于磁电机曲轴的一端,且该泵体通过主动齿带动;第一冷却管一端连接泵体出水口,另一端连通缸体进水口,第二冷却管一端连通缸体出水口,另一端连通缸头进水口,第三冷却管一端连通缸头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泵体进水口。该实用新型制冷效果好,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带有气缸冷却装置的油电两用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缸体以及缸头上都会产生大量热量,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来进行冷却,风冷的方案是增加缸体和缸头的外表面积,利用相对于发动机高速移动的空气来对其降温,虽然风冷成本较低,但冷却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往往导致发动机的热负荷较高,而现有的水冷方案是通过水和冷却液在缸体和缸头之间形成循环冷却系统,但是提供循环动力的泵体是单独工作,使用起来不但耗能,结构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动机制冷效果差、冷却结构复杂的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效果好、节能的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该发动机改进了冷却机构,使得泵体工作的动力由磁电机转动产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包括磁电机、曲轴箱体、缸体、缸头和冷却机构,所述磁电机位于曲轴箱体内,所述曲轴箱体外部安装有缸体,该缸体上端装有缸头,所述的磁电机外端设置有伸出曲轴箱体的能与磁电机一起旋转的安装轴,安装轴上设置有主动齿;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泵体、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第三冷却管,所述泵体安装于磁电机曲轴的一端,且该泵体通过主动齿带动,所述第一冷却管一端连接泵体出水口,另一端连通缸体进水口,所述第二冷却管一端连通缸体出水口,另一端连通缸头进水口,所述第三冷却管一端连通缸头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泵体进水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动机,由泵体、第一冷却管、缸体、第二冷却管、缸头和第三冷却管形成循环冷却通道,当磁电机工作后,从而带动主动齿转动,泵体在主动齿带动下开始工作,这时候循环冷却通道中的水和冷却液依次进入缸体、缸头进行散热冷却,从缸头输出的水和冷却液经过外部的冷却后再回到泵体,由于外部的温度远远低于发动机内部的温度,在外部设置冷却管,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本专利文件中所说的曲轴箱体可以是目前市场上常有的结构,包括有曲轴中箱(安装曲轴左、右曲轴中箱)、左曲轴箱盖、右曲轴箱盖,其中曲轴中箱内设置安装有曲轴,左曲轴箱盖内设置安装有磁电机,右曲轴箱盖内安装有离合器;也可以是不常见的一体的合成曲轴箱,或者磁电机、离合器的位置设置相反的结构。所以限定所述的磁电机外端设置有伸出曲轴箱体的能与磁电机一起旋转的安装轴并没有方向位置上的限制,通常是设置在曲轴箱体的左侧。
由于缸头内设有燃烧室,因此需要及时冷却,但冷却温度太低并不利于点火过程,而缸体则不需要考虑点火过程,降温需求更为明显,如果水和冷却液先进入缸头再进入缸体,将会导致缸头的热量被水和冷却液过分带走,影响点火过程,因此本发动机中的水和冷却液先进入缸体,对降温需求更为明显的缸体进行冷却,流出缸体的水和冷却液温度升高后再进入缸头,其冷却效果有所降低,避免缸头被带走大量热量,影响发动机的工作。
为了更好的保证散热效果,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冷却管中间段设置有散热器。这样,增加了散热器,能保证水和冷却液在发动机外部循环过程中更好的降温,从而更好的保证冷却效果。
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缸体进水口为缸体上端,缸体出水口为缸体下端,所述缸头进水口位于缸头下端,所述缸头出水口位于缸头上端。由于缸头冷却温度不能太低,而缸体要求并无此限制,因此通过缸体的水和冷却液由上向下流过能加快循环冷却过程,而缸头出水口设置在缸头下端使其靠近缸体出水口,不但方便第二冷却管的连接,还可以缩短第二冷却管的长度。
另外,限定所述曲轴箱体外部安装的缸体为卧式缸体,即缸体相对曲轴成水平布置方向。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发动机小排量的均为卧式缸体设置,很少采用水冷或液冷的冷却方式,本技术方案的水冷或液冷方式首次在小排量发动机上使用。其采用泵体的驱动主动齿直接由磁电机带动结构,而不是由另外的结构齿轮带动,更能体现出本专利技术方案相对简单实用,又保证了原本卧式发动机的结构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主动齿上没有安装泵体;
图2为发动机的使用状态图(图中没有设置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包括磁电机1、曲轴箱体2、缸体3、缸头4和冷却机构,所述磁电机1位于曲轴箱体2内,所述曲轴箱体2外部安装有卧式缸体3,该缸体3上端装有缸头4,所述的磁电机外端设置有伸出曲轴箱体的能与磁电机一起旋转的安装轴,安装轴上设置有主动齿5;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泵体6、第一冷却管7、第二冷却管8和第三冷却管9。缸体进水口31为缸体上端,缸体出水口32为缸体下端,缸头进水口41位于缸头下端,所述缸头出水口42位于缸头上端。第一冷却管7两端分别连接连通泵体出水口61和缸体3上部的缸体进水口31;第二冷却管8两端分别连接连通缸体3下部的缸体出水口32和缸头4下部的缸头进水口41;第三冷却管9两端分别连接连通缸头4下部的缸头出水口42和泵体进水口62,第三冷却管9中间设置有散热器(图中未表示出)。
上述的连接结构形成一个由泵体6、第一冷却管7、缸体3、第二冷却管8、缸头4和第三冷却管9组成的循环冷却通道。
下面简述下该发动机的工作过程,首先电瓶启动磁电机1工作(有的可能会通过启动电机来启动),磁电机1的曲轴11转动后带动主动齿5转动,泵体6在主动齿5带动下开始工作,首先循环冷却通道中的水和冷却液先沿第一冷却管7进入缸体3对其进行冷却,然后沿第二冷却管8进入缸头4进行冷却,最后通过第三冷却管9中间段的散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回到泵体6中,从而实现发动机的循环冷却过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比如说将此结构运用在立式发动上,即缸体相对曲轴成水平竖直方向布置。,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包括磁电机、曲轴箱体、缸体、缸头和冷却机构,所述磁电机位于曲轴箱体内,所述曲轴箱体外部安装有缸体,该缸体上端装有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电机外端设置有伸出曲轴箱体的能与磁电机一起旋转的安装轴,安装轴上设置有主动齿;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泵体、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第三冷却管,所述泵体安装于磁电机曲轴的一端,且该泵体通过主动齿带动;所述第一冷却管一端连接泵体出水口,另一端连通缸体进水口,所述第二冷却管一端连通缸体出水口,另一端连通缸头进水口,所述第三冷却管一端连通缸头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泵体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管中间段设置有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进水口为缸体上端,缸体出水口为缸体下端,所述缸头进水口位于缸头下端,所述缸头出水口位于缸头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体外部安装的缸体为卧式缸体。
CN201520359879.9U 2015-05-29 2015-05-29 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1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9879.9U CN204691883U (zh) 2015-05-29 2015-05-29 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9879.9U CN204691883U (zh) 2015-05-29 2015-05-29 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1883U true CN204691883U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32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987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1883U (zh) 2015-05-29 2015-05-29 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91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14075U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冷却系统
CN202628254U (zh) 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的冷却装置
CN10154963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70389B (zh) 电动风水双冷却型铝合金单缸柴油发动机
CN102297009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冷却系统
CN206948095U (zh) 一种电动汽车水冷和油冷结合的电机
CN205185844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CN102337957B (zh) 一种新型液冷摩托车冷却器
CN204451998U (zh)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CN202073626U (zh) 内燃机废气动力辅助散热装置
CN205220340U (zh) 电动车用冷却系统
CN204691883U (zh) 新型油电两用发动机
CN203532075U (zh) 电动风水双冷却型铝合金单缸柴油发动机
CN103625266A (zh) 电动汽车动力单元冷却系统
CN216342071U (zh) 一种压裂车
CN202106838U (zh) 发动机散热器顶置式城市客车
CN202163299U (zh) 混合动力汽车冷却系统
CN201215035Y (zh) 汽车发动机水箱空气冷却装置
CN202073627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11106935U (zh)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冷却装置
CN203685363U (zh) 摩托车发动机液体双循环冷却系统
CN202718751U (zh) 独立式全温控混合驱动风扇冷却系统
CN202187819U (zh) 一种新型液冷摩托车冷却器
CN202954876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节能型散热系统
CN205768619U (zh)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