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88246U - 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及履带支重轮框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及履带支重轮框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88246U CN204688246U CN201520387412.5U CN201520387412U CN204688246U CN 204688246 U CN204688246 U CN 204688246U CN 201520387412 U CN201520387412 U CN 201520387412U CN 204688246 U CN204688246 U CN 2046882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dle pulley
- path
- idler sheave
- piston rod
- sheave assembli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30—Track-tensioning means
- B62D55/305—Track-tensioning means acting on pivotably mounted id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及履带支重轮框架。该惰轮组件可包括具有沿直线致动路径可延伸的活塞杆的液压缸;沿相对于所述直线致动路径倾斜的直线张紧路径可移动的惰轮;和将所述活塞杆联接到所述惰轮的联接机构,其中所述活塞杆沿所述直线致动路径的移动致动所述惰轮沿所述直线张紧路径移动。该惰轮组件可以减小履带式机器在行进过程中的振动。本实用新型可以允许通过沿倾斜的直线张紧路径延伸所述惰轮组件来调整履齿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式机器,具体地涉及用于履带式机器的履带支重轮框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
背景技术
履带式机器通常可以应用于牵引力至关重要或者低地面压力重要的地方。当前履带驱动的机器使用环形履带和链条组件,以在履带系统内提供载荷分布和推进。履带式机器的示例可以是推土机、挖掘机和滑移转向装载机。
履带式机器可以由履带支重轮、多个支重轮、一个或多个惰轮、主动轮或链轮和履带链组成。履带链可以具有履带板,所述履带板连接至链环以形成环绕履带支重轮框架、惰轮和主动轮的无限循环。履带链可以具有从履带链的履带板突出的履齿。惰轮组件可以用于改变履带链中的张力。惰轮组件可以包括使惰轮与履带链接触移动以便改变履带链中的张力的致动器。
履带式机器可以具有支撑内燃机的机器框架,并且左右履带支重轮框架可以在一端刚性地安装到机器框架并可以自由地绕安装位置在垂直方向上枢转。左右履带支重轮框架可以由枢轴连接至机器框架。履带支重轮框架可以具有表现出高度的结构完整性以便支持履带式机器的坚固结构。
第一履带板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称为履齿高度(图6)。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履带式机器在行进的同时受到振动的履带链环、惰轮或履带板磨损等原因,使履齿高度可能减小甚至变为负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具有改善调整履齿高度的能力。
在第一方面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所述惰轮组件包括具有可沿直线致动路径延伸的活塞杆的液压缸;可沿相对于直线致动路径倾斜的直线张紧路径移动的惰轮;和将活塞杆联接到惰轮的联接机构,所述联接机构包括经配置沿所述直线张紧路径引导所述惰轮并改变所述惰轮和所述致动路径之间的相对垂直距离的导向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具有使所述惰轮沿所述张紧路径到达第一位置处的缩回机构和使所述惰轮沿所述张紧路径到达第二位置处的延伸机构,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升高。
进一步的,所述联接机构包括具有间隔开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轭元件,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可旋转地支撑惰轮。
又进一步的,所述惰轮组件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活塞杆的连接元件,所述轭元件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连接元件。
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相对于所述致动路径倾斜的接触表面,并且所述轭元件可滑动地邻接所述接触表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元件具有与所述接触表面相对的连接表面,所述连接表面垂直于所述致动路径并相对于所述接触表面倾斜。
其中,所述导向元件具有与从所述轭元件延伸的凸缘相啮合的狭槽,所述狭槽限定所述直线张紧路径。
在第二方面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履带链、壳体和惰轮组件的履带支重轮框架,所述惰轮组件包括具有可沿直线致动路径延伸的活塞杆的液压缸;可沿相对于直线致动路径倾斜的直线张紧路径移动的惰轮;和将活塞杆联接到惰轮的联接机构,所述联接机构包括经配置沿所述直线张紧路径引导所述惰轮并改变所述惰轮和所述致动路径之间的相对垂直距离的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上面提到的技术解决方案允许通过沿倾斜的直线张紧路径延伸惰轮组件来调整履齿高度。
附图说明
当连同附图阅读时,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更完全地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惰轮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惰轮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反向等距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惰轮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4是带有由液压缸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惰轮的惰轮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具有图1的惰轮组件的履带支重轮框架的侧视图;
图6是带有履齿的履带链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7是具有履带式机器中的履带支重轮框架的等距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常涉及一种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该惰轮组件可以在具有带有惰轮组件的履带支重轮框架的履带式机器中提供平稳行驶和平衡。
图1和图2示出惰轮组件10。惰轮组件10可以包括具有活塞杆14的液压缸12、惰轮16和联接机构18。
液压缸12可以包括气缸筒19和可以连接至活塞杆14的活塞(未示出)。活塞杆14可以液压地致动,以在气缸筒19内移动。活塞杆14可以以直线运动的方式在气缸筒19内移动。活塞杆14的移动可以对应于气缸筒19的中心轴线。
图4示意性地示出活塞杆14、惰轮16和联接机构18的移动。活塞杆14可以液压地致动,以沿致动路径A移动。活塞杆14可以沿致动路径A延伸并缩回。致动路径A可以是直线的。致动路径A可以轴向地从液压缸12延伸。致动路径A可以平行于气缸筒19的中心轴线。
气缸筒19可以连接至液压张紧回路(未示出)来为活塞杆14的延伸和缩回提供流体压力。液压张紧回路可以独立于履带式机器流体回路。在实施例中,液压流体回路可以连接至履带式机器流体回路。
惰轮组件10的操作可以由控制液压张紧回路的操作员通过操作员输入装置实现。在实施例中,惰轮组件10的操作可以通过具有计算装置的控制系统实现。该控制系统可经配置控制液压张紧回路。
惰轮16可以沿预定的张紧路径T移动。该张紧路径T相对于直线致动路径A倾斜。张紧路径T和致动路径A均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张紧路径T和致动路径A可以在该平面中垂直地对准。张紧路径T可以离开致动路径A直线地延伸。张紧路径T可以离开液压缸12直线地延伸。惰轮16可以与张紧路径T对准。惰轮16可以与张紧路径T和致动路径A均位于的平面对准。
在实施例中,张紧路径T可以与致动路径A相交。活塞杆14可以延伸穿过张紧路径T的一端处的点。活塞杆14可以延伸穿过其中惰轮16最接近致动路径A的张紧路径T的始端处的点。
联接机构18可以将活塞杆14联接到惰轮16,使得活塞杆14沿直线致动路径A的移动可以致动惰轮16沿张紧路径T移动。
活塞杆14的延伸和缩回可以实现惰轮16的对应移动。惰轮16可以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惰轮16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可以是相对于液压缸12的向前移动。惰轮16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移动可以是相对于液压缸12的向后移动。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相比可以具有较高的相对垂直高度。惰轮16沿张紧路径T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可以相对于致动路径A升高。
随着活塞杆14从液压缸12延伸到惰轮16,联接机构18可以传输活塞杆14的力。惰轮16可以利用从活塞杆14提供的力沿张紧路径T移动。随着活塞杆14缩回到液压缸12中,所述力可以不提供给惰轮16。在没有从活塞杆14提供的力的情况下,惰轮16可以从第二位置退回到第一位置。在实施例中,由活塞杆14提供的力可以是推力。
惰轮16沿张紧路径T的移动可以改变惰轮16和致动路径A之间的相对垂直距离。惰轮16可以具有从致动路径A到第一位置处的相对垂直距离。惰轮16可以具有从致动路径A到第二位置处的相对垂直距离。
惰轮16沿张紧路径T的移动可以改变惰轮16和活塞杆14的纵向轴线15之间的相对垂直距离。惰轮16可以具有从纵向轴线15到第一位置处的相对垂直距离D。惰轮16可以具有从纵向轴向15到第二位置处的相对垂直距离D’。随着惰轮16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垂直距离D的大小可以相对于垂直距离D’的大小改变。随着惰轮16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垂直距离的大小可以增加。
惰轮16沿张紧路径T的移动可以使其位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变化。当沿张紧路径T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支架移动时,惰轮16可以以垂直距离X移动。参考图1和图2,联接机构18可以包括轭元件20。惰轮16可以可旋转地连接至轭元件20。轭元件20可以传输从活塞杆14到惰轮16的移动力。轭元件20可以形成为单个制造或铸造的部件。
轭元件20可以具有第一臂22和第二臂24。第一臂22可以在相对于张紧路径T的横向方向上与第二臂24间隔开。惰轮16可以可旋转地由第一臂22和第二臂24支撑。第一臂22和第二臂24可以在基本平行于张紧路径T的方向上延伸。
轭元件20可以具有基座26,所述第一臂22和第二臂24可以从所述基座26延伸。基座26可以形成为c形结构。基座26的相应终端部分可以连接至第一臂22和第二臂24。基座26可以在基本垂直于张紧路径T的方向上延伸。基座26可以在基本垂直于活塞杆14的纵向轴线15的方向上延伸。基座26可以设置有啮合部分27,啮合部分27可以设置在与基座26连接第一臂22和第二臂24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
参考图4,轭元件20可以相对于液压缸12移动。轭元件20沿平行于张紧路径T的方向的移动可以改变由活塞杆14的纵向轴线15限定的惰轮16和致动路径A之间的相对垂直距离。
参考图1,轭元件20可以具有设置在第一臂22或第二臂24上的至少一个狭槽28。狭槽28可以是直线的。狭槽28可以轴向地沿第一臂22或第二臂24的外表面延伸。狭槽28可以基本平行于张紧路径T,或者可以限定惰轮16的张紧路径T。轭元件20可以在狭槽28的方向上移动。狭槽28可以从第一臂22或第二臂24的自由端延伸到连接至基座26的端部。
参考图3,在替代实施例中,轭元件20可以具有设置在第一臂22或第二臂24上的至少一个轭凸缘30。轭凸缘30可以是直线的。轭凸缘30可以轴向地沿第一臂22或第二臂24延伸。轭凸缘30可以基本平行于张紧路径T。轭元件20可以在轭凸缘30的方向上移动。在实施例中,轭凸缘30可以具有基本正方形的横截面。轭凸缘30可以从第一臂22或第二臂24的自由端延伸并连接至基座26的端部。
活塞杆14的移动可以实现轭元件20沿平行于张紧路径T的方向或沿张紧路径T的移动。活塞杆14的延伸和缩回可以实现轭元件20的对应移动。轭元件20以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轭元件2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可以是相对于液压缸12的向前移动。轭元件20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移动可以是相对于液压缸12的向后移动。
随着活塞杆14从液压缸12朝向轭元件20延伸,力可以由活塞杆14传输。轭元件20可以利用从活塞杆14提供的力沿平行于张紧路径T的方向移动。在实施例中,轭元件20可以利用从活塞杆14提供的力沿张紧路径T移动。
随着活塞杆14缩回到液压缸12中,力可以不提供给轭元件20。在没有从活塞杆14提供的力的情况下,轭元件20可以从第二位置退回到第一位置。在实施例中,由活塞杆14提供的力可以是推力。
参考图1,联接机构18还可以包括连接元件32。连接元件32可以连接至活塞杆14。连接元件32可以在与连接至活塞(未示出)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连接至活塞杆14。连接元件32可以具有机械地连接至活塞杆的连接表面33。连接表面33可以垂直于致动路径A。
连接元件32可以联接到轭元件20。轭元件20可以可移动地联接到连接元件32。轭元件20可以与连接元件32可移动地邻接啮合。在实施例中,轭元件20的啮合部分27可以可移动地联接到连接元件32。啮合部分27可以可移动地邻接啮合到连接元件32。
参考图2,连接元件32可以具有可用于与轭元件20可移动接触的接触表面34。接触表面34可以设置成与连接至活塞杆14的连接表面33相对。接触表面34可以面对轭元件20的基座26。
在实施例中,接触表面34可以是水平的,并且轭元件20可以可滑动地邻接接触表面34。接触表面34可以是相对平滑的,用于轭元件20和接触表面34的滑动啮合。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啮合部分27可以与接触表面34滑动啮合。
接触表面34可以相对于连接表面33倾斜。接触表面34可以相对于致动路径A倾斜。接触表面34可以相对于致动路径A向上倾斜。接触表面34可以相对于活塞杆14的纵向轴向上倾斜。接触表面34可以相对于活塞杆14的纵向轴线15向上倾斜。接触表面34可以相对于包括致动路径A和张紧路径T的垂直平面倾斜。
连接元件32可以相对于连接至活塞杆14的一侧倾斜。连接元件32可以具有第一侧36和第二侧38。第一侧36可以与第二侧38相对。第一侧可以相对于第二侧38更窄。连接元件32可以定向成使得较窄的第一侧36面对张紧路径T的倾斜方向。连接元件32可以定向成使得较窄的第一侧36面对相对于致动路径A的升高方向。连接元件32可以定向成使得较窄的第一侧36面对向上的方向。连接元件32可以离开轭元件20倾斜。
参考图4,活塞杆14的移动可以实现连接元件32的对应移动。连接元件32可以沿致动路径A移动。连接元件32可以沿致动路径A直线地移动。接触表面34可以沿致动路径A移动。接触表面34可以沿致动路径A直线平移移动。随着连接元件32沿致动路径A移动,接触表面34相对于致动路径A的倾斜角度可以保持恒定。
连接元件32沿致动路径A的移动可以实现轭元件20的对应移动。活塞杆14的延伸和缩回可以通过连接元件32传输到轭元件20。轭元件20可以由活塞杆14通过连接元件32沿平行于张紧路径T的方向移动。在实施例中,轭元件20可以由活塞杆14通过连接元件32沿张紧路径T移动。
随着活塞杆14延伸或缩回,轭元件20可以在第一侧36和第二侧38之间的连接元件32上滑动。随着活塞杆14从液压缸12延伸,轭元件20可以从第二侧38朝向第一侧36移动。随着活塞杆14从液压缸12缩回,轭元件20可以从第一侧36朝向第二侧38移动。
接触表面34的倾斜可以具有提供沿平行于张紧路径T的方向移动轭元件20的合力的作用。在实施例中,接触表面34的倾斜可以具有提供沿张紧路径T移动轭元件20的合力的作用。轭元件20可以在向后的第一位置和向前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作为倾斜的接触表面34沿致动路径A移动的作用。
参考图1和图2,惰轮组件10还可以包括导向元件40。导向元件40可以经配置沿张紧路径T引导惰轮16。导向元件40可以具有带有通孔44的平面部分42。孔44可以以两列设置在平面部分42的任一侧上。螺栓(未示出)可以穿过孔44定位,用于导向元件40的联接。轭元件20可以与导向元件40啮合。
参考图1和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导向元件40可以具有凸缘46。凸缘46可以在中心定位在面板部分42上。凸缘46可以沿面板部分42纵向地延伸。凸缘46可以是直线的。凸缘46可以基本平行于张紧路径T。凸缘46可以具有基本正方形的横截面。
凸缘46可以啮合到轭元件20中的狭槽28中。凸缘46可以可移动地在狭槽28中啮合。凸缘46可以可滑动地在狭槽28中移动。轭元件20可以在凸缘46的方向上移动。
参考图3,在第二实施例中,导向元件40可以具有狭槽48。狭槽48可以在中心定位在面板部分42上。狭槽48可以沿面板部分42纵向地延伸。狭槽48可以是直线的。狭槽48可以基本平行于张紧路径T。在实施例中,狭槽48可以由张紧路径T限定。狭槽48可以具有基本正方形的横截面。
轭元件20可以具有可以啮合到导向元件40中的狭槽48中的凸缘30。凸缘30可以可移动地在狭槽48中啮合。凸缘30可以可滑动地在狭槽48中移动。轭元件20可以在狭槽48的方向上移动。
图5示出履带支重轮框架50。履带支重轮框架50可以包括壳体52。壳体52可以形成至少部分容纳履带支重轮框架50的部件的基本中空支撑结构。壳体52可以具有纵向轴线54。壳体52可以由枢轴56联接到主框架(未示出)。壳体52可以是单个制造或铸造的部件。
履带支重轮框架50还可以包括履带链58。履带链58可以包括多个互连履带链环和多个固定到履带链环的履带板。
履带支重轮框架50还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惰轮组件10。液压缸12可以安装到壳体52。液压缸12可以用来将惰轮16移动到与履带链58啮合。
液压缸12可以具有沿直线致动路径A可延伸和可缩回的活塞杆14。在实施例中,致动路径A可以平行于壳体52的纵向轴线54。活塞杆14可以相对于壳体52移动。活塞杆14可以用来移动惰轮16,以便保持惰轮16与履带链58的啮合。
惰轮16可以可移动地定位在壳体52中。惰轮16可以沿相对于直线致动路径A倾向直线张紧路径T移动。张紧路径T可以相对于致动路径A以5度至60度的角度倾斜。张紧路径T可以相对于致动路径A以10度至45度的角度倾斜。张紧路径T可以相对于致动路径A以15度至25度的角度倾斜。
直线张紧路径T可以相对于壳体52的纵向轴线54倾斜。张紧路径T可以相对于壳体52的纵向轴线以5度至60度的角度倾斜。张紧路径T可以相对于壳体52的纵向轴线54以10度至45度的角度倾斜。张紧路径T可以相对于壳体52的纵向轴线54以10度至25度的角度倾斜。
在实施例中,惰轮16可以是定位在壳体52的前部区域60处的前惰轮。在替代实施例中,惰轮16可以是定位壳体52的后部区域62处的后惰轮。
在实施例中,致动路径A可以是相对于壳体52的前部区域60的向前轴向方向。张紧路径T可以是相对于壳体52的前部区域60的向前倾斜的轴向方向。张紧路径T可以在相对于壳体52的向上方向上倾斜。
联接机构18可以将活塞杆14联接到惰轮16,其中活塞杆14沿直线致动路径A的移动可以致动惰轮16沿直线张紧路径T移动,用于改变履带链58中的张力。惰轮16沿张紧路径T的移动可以改变惰轮16和壳体52的纵向轴线54之间的相对垂直距离。
联接机构18可以使惰轮16沿张紧路径T朝向履带链58移动,以便当活塞杆14沿致动路径A延伸时增加其中的张力。履带链58中的张力可以随着惰轮16离开液压缸12的气缸筒19移动而增加。联接机构18可以相对于壳体52移动。联接机构的连接元件32和轭元件20可以相对于壳体52移动。
联接机构18可以使惰轮16沿张紧路径T离开履带链58移动,以便当活塞杆14沿致动路径A缩回时减小其中的张力。履带链58中的张力可以随着惰轮16离开液压缸12的气缸筒19移动而减小。
轭元件20的狭槽28可以基本上相对于壳体52的纵向轴线倾斜。连接元件32可以定向成使得第一侧36面对壳体52的向上方向并且第二侧38面对壳体52的向下方向。
导向元件40可以安装到壳体52。导向元件40可以经配置沿直线张紧路径T引导惰轮16。导向元件40可以将轭元件20联接到壳体52。导向元件40可以确定轭元件20相对于壳体52的位置。导向元件40可以将轭元件20联接到壳体52,使得轭元件20相对于壳体52移动。在实施例中,导向元件40的狭槽48可以基本上相对于壳体52的纵向轴线54倾斜。
壳体52还可以包括多个导向支重轮64和主动链轮(未示出)。该壳体52还可以包括第二惰轮66。履带链58可以环绕主动链轮、惰轮16和导向支重轮64。随着履带链58由主动链轮驱动,导向支重轮64可以引导履带链环。履带链58还可以包括履齿68。履齿68可以从用于啮合地面的履带链开始向外延伸。
图6示出与地面接触的履带链58。履齿高度H可以定义为与地面接触的第一履带板的第一履齿的底部和不与地面接触的第二相邻履带板的第二履齿的底部之间的最大距离。第一履带板可以是与地面接触并最靠近壳体52的前部区域60的履带板。
正履齿高度H可以定义为与地面接触的第一履带板的第一履齿的底部相对地高于不与地面接触的第二相邻履带板的第二履齿的底部。负履齿高度H可以定义为与地面接触得第一履带板得第一履齿的底部相对地低于不与地面接触的第二相邻履带板的第二履齿的底部。
增加履带链58中的张力可以增加履齿高度H。随着惰轮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而增加履带链58中的张力可以增加履齿高度H。减小履带链58中的张力可以减小履齿高度H。随着惰轮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移动而减小履带链58中的张力可以减小履齿高度H。
图7示出包括具有壳体52和履带链58的履带支重轮框架50的部分履带式机器70。履带式机器70还可以包括安装到壳体52的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具有沿直线致动路径A可延伸的活塞杆14;可移动地定位在壳体52中的惰轮16,所述惰轮16可沿相对于直线致动路径A倾斜的直线张紧路径T移动;和将活塞杆14联接到惰轮16的联接机构18,其中活塞杆14沿直线致动路径A的移动致动惰轮16沿直线张紧路径T移动,用于改变履带链58中的张力。
履带式机器70可以是履带式拖拉机或包括围绕履带支重轮框架安装的驱动履带底架的机器。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挖掘机、装载机和填埋设备的各种履带式机器以及其他机器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惰轮组件10可以位于履带式机器70的向前或前面部分处。惰轮组件10可以从履带支重轮框架50纵向地延伸。惰轮16可以是相对于其向前行进方向的履带式机器70的前惰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前述实施例可以被修改或组合,以获得经配置将液压缸12的直线延伸转化成惰轮16沿张紧路径T的移动的设备或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前述实施例可以被修改或组合,以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惰轮组件10、履带支重轮框架50和履带式机器70。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描述一种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50的惰轮组件10。履带支重轮框架50可以包括在履带式机器70中。惰轮组件10可以使履带式机器70平滑地行进。履带式机器70可以在行进的同时受到不想要的振动,如果惰轮16朝向履带链58偏置,则所述不想要的振动可以发生。振动可以在履带链58中出现。
在本惰轮组件10中,惰轮16可以沿相对于液压缸12的致动路径A倾斜的张紧路径T行进。液压缸12可以致动惰轮16沿张紧路径T移动。惰轮16可以通过活塞杆14沿致动路径A的移动致动。活塞杆14的轴向移动可以使惰轮16在相对于活塞杆14的轴向移动的直线角度方向上移动。惰轮16可以在向上倾斜的方向上移动。随着惰轮16离开与地面的接触移动,惰轮16紧靠着履带链58的移动可以增加其张力。
此外,惰轮16的移动可以增加行进中对履带式机器70的乘坐和平衡的履齿高度H的影响。可以要求最小履齿高度H,以在行进中向履带式机器70提供相对平滑的乘坐和平衡。履齿高度H的增加可以减少振动的发生。履齿高度H从负值到正值的增加可以减少振动的发生。履齿高度H从低的正值到较高的正值的增加可以减少振动的发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具体的形式实施,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或其基本特点。
Claims (8)
1.一种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组件包括:
具有可沿直线致动路径延伸的活塞杆的液压缸;
可沿相对于所述直线致动路径倾斜的直线张紧路径移动的惰轮;和
将所述活塞杆联接到所述惰轮的联接机构,所述联接机构包括经配置沿所述直线张紧路径引导所述惰轮并改变所述惰轮和所述致动路径之间的相对垂直距离的导向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具有使所述惰轮沿所述张紧路径到达第一位置处的缩回机构和使所述惰轮沿所述张紧路径到达第二位置处的延伸机构,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升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机构包括具有间隔开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轭元件,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可旋转地支撑惰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惰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活塞杆的连接元件,所述轭元件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连接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惰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相对于所述致动路径倾斜的接触表面,并且所述轭元件可滑动地邻接所述接触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惰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具有与所述接触表面相对的连接表面,所述连接表面垂直于所述致动路径并相对于所述接触表面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惰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元件具有与从所述轭元件延伸的凸缘相啮合的狭槽,所述狭槽限定所述直线张紧路径。
8.一种履带支重轮框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还包括:
履带链;和
壳体,所述导向元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4/299,339 US20140284996A1 (en) | 2014-06-09 | 2014-06-09 | Idler assembly for a track roller frame |
US14/299339 | 2014-06-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88246U true CN204688246U (zh) | 2015-10-07 |
Family
ID=51568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87412.5U Active CN204688246U (zh) | 2014-06-09 | 2015-06-08 | 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及履带支重轮框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284996A1 (zh) |
CN (1) | CN20468824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4448A (zh) * | 2020-10-21 | 2020-12-25 |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履带行走机构及具有其的履带车辆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8877B (zh) * | 2016-03-25 | 2018-03-09 | 滁州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全地形车橡胶履带张紧机构 |
DE102017116428A1 (de) * | 2017-07-20 | 2019-01-24 | Komatsu Germany Gmbh | Montageanordnung für Spanneinheiten in Kettenfahrwerken von Großmaschinen |
US11919585B2 (en) * | 2019-07-15 | 2024-03-05 | Deere & Company | Track tension control |
US11325665B2 (en) | 2019-08-09 | 2022-05-10 | Caterpillar Inc. | Idler height adjustment in undercarriage system using displacement of flowable matertal |
US20230322313A1 (en) * | 2020-09-07 | 2023-10-12 | Metal Testing Pty Ltd | A Track Guide Assembly |
CN114620156B (zh) * | 2022-02-17 | 2023-04-11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悬臂式掘进机履带张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926969A (en) * | 1957-09-20 | 1960-03-01 | Int Harvester Co | Vertical adjusting means for wheels of crawler vehicles |
US4149757A (en) * | 1977-01-27 | 1979-04-17 | Caterpillar Tractor Co. | Automatic track chain tensioner |
US4840437A (en) * | 1988-03-15 | 1989-06-20 | Cadillac Gage Textron Inc. | Dynamic track tensioning system for tracked vehicles |
ITMI20021599A1 (it) * | 2002-07-19 | 2004-01-19 | Berco Spa | Dispositivo tendicingolo per veicoli cingolati |
EP2050664B1 (de) * | 2007-10-18 | 2010-04-14 | Joseph Voegele AG | Raupenfahrwerk |
SE532710C2 (sv) * | 2008-12-16 | 2010-03-23 | Bae Systems Haegglunds Ab | Anordning för manövrering av ett bandspännhjul hos ett bandfordon |
DE102010031834A1 (de) * | 2010-07-22 | 2012-01-26 | Liebherr-Werk Nenzing Gmbh | Kettenlaufwerk und Arbeitsmaschine |
PL2428436T3 (pl) * | 2010-09-14 | 2015-04-30 | Joseph Voegele Ag | Podwozie gąsienicowe |
US8870305B2 (en) * | 2011-12-20 | 2014-10-28 | Caterpillar Inc. | Track roller assembly having adjustable idler wheel |
-
2014
- 2014-06-09 US US14/299,339 patent/US2014028499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5
- 2015-06-08 CN CN201520387412.5U patent/CN2046882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4448A (zh) * | 2020-10-21 | 2020-12-25 |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履带行走机构及具有其的履带车辆 |
CN112124448B (zh) * | 2020-10-21 | 2021-09-17 |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履带行走机构及具有其的履带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284996A1 (en) | 2014-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88246U (zh) | 用于履带支重轮框架的惰轮组件及履带支重轮框架 | |
US10273754B2 (en) | Mobile drilling rig | |
EP2265486B1 (en) | Track vehicle having variable track width | |
CA2762380C (en) | Attachment for laterally shifting a working implement | |
CN103085900B (zh) | 一种深海稀软底质集矿机行走底盘 | |
CN104986231A (zh) | 一种可切换轮履两种行走模式的挖掘机底盘 | |
US9695572B2 (en) | Manipulating tren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RU2313650C2 (ru) | 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машина | |
CN103046461A (zh) | 一种适于安装在道路养护车上的随车沥青路面铣刨器 | |
JP5718513B1 (ja) | 作業用車両 | |
CN102733805A (zh) | 一种采煤机 | |
CN112105783A (zh) | 作业车辆 | |
CN203049436U (zh) | 适于安装在道路养护车上的随车沥青路面铣刨器 | |
IE20130053A1 (en) | Improved post drivers | |
CN204587063U (zh) | 一种轴距可调式两用式挖掘机 | |
CN203795503U (zh) | 一种挖掘机加强型底盘 | |
CN109098656B (zh) | 多功能移动式天井钻机 | |
CN115535107A (zh) | 行走机构和工程机械 | |
US10112662B2 (en) | Track roller frame assembly for track type machines | |
KR20140024765A (ko) | 굴삭기용 무게중심 가변장치 | |
US3994349A (en) | Apparatus for reclaiming strip-mined land | |
CN102717770B (zh) | 推铲装置及吊运机 | |
JP4797032B2 (ja) | クローラ式走行装置 | |
KR930013389A (ko) | 작업기계 | |
CN203306132U (zh) | 一种履带式行走底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