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4256U - 一种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4256U
CN204664256U CN201520368589.0U CN201520368589U CN204664256U CN 204664256 U CN204664256 U CN 204664256U CN 201520368589 U CN201520368589 U CN 201520368589U CN 204664256 U CN204664256 U CN 204664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vibration damping
damping main
ring vibration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685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小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685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4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4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42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均为圆环体,所述外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相等;在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为圆环体并填充满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的空间;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均由生橡胶制成,所述连接部由熟橡胶制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结构简单,通过在生橡胶材质的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设有熟橡胶材质的连接部,减振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振器。
背景技术
橡胶减震垫一般采用天然橡胶和氯丁橡胶,要求耐油的采用丁腈橡胶,要求耐高低温的采用硅橡胶,要求高阻尼的采用丁基橡胶。橡胶减震垫制品的制造工艺,除橡胶空气弹簧类似于轮胎外,多数与模型制品相似。通常做成支承或连接件,广泛用于各种车辆、船舶、机械、仪器仪表、桥梁、建筑中,用以消除或减缓震动的不良后果。
橡胶的特点是既有高弹态又有高黏态,橡胶的弹性是由其卷曲分子构象的变化产生的,橡胶分子间相互作用会妨碍分子链的运动,又表现出黏性特点,以致应力与应变往往处于不平衡状态。橡胶的这种卷曲的长链分子结构及分子间存在的较弱的次级力;使得橡胶材料呈现出独特的黏弹性能,因而具有良好的减震、隔音和缓冲性能。橡胶部件广泛用于隔离震动和吸收冲击,就是因为其具有滞后、阻尼及能进行可逆大变形的特点。
汽车领域也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减振器,用于防止或减少汽车在行进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器,其减振性能良好,适用于汽车减振领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均为圆环体,所述外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相等;在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为圆环体并填充满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的空间;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均由生橡胶制成,所述连接部由熟橡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在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连接处,设有两片减振片,所述减振片连接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
优选地,所述内圈减振主体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在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连接处,设有两片减振片,所述减振片连接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
优选地,所述减振片分别设于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朝向圆心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减振片分别对称设于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朝向圆心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减振片的形状为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减振片的在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4-6mm。
优选地,所述减振片的在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5mm。
优选地,所述外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所述连接部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的五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外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6-10mm。
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结构简单,通过在生橡胶材质的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设有熟橡胶材质的连接部,减振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减振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减振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减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减振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减振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均为圆环体,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相等;在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之间设有连接部4,连接部4为圆环体并填充满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之间的空间;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均由生橡胶制成,所述连接部4由熟橡胶制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片的在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的径向上的尺寸为4-6mm,本实施例中为5m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所述连接部4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的五分之一,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6-10mm,本实施例中为8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结构简单,通过在生橡胶材质的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设有熟橡胶材质的连接部,减振效果好。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均为圆环体,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相等;在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之间设有连接部4,连接部4为圆环体并填充满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之间的空间;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均由生橡胶制成,所述连接部4由熟橡胶制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片的在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的径向上的尺寸为4-6mm,本实施例中为5m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所述连接部4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的五分之一,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6-10mm,本实施例中为8mm。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在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连接处,设有两片减振片2,所述减振片2连接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所述减振片2对称设于外圈减振主体1朝向圆心的内侧,减振片2的形状为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结构简单,通过在生橡胶材质的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设有熟橡胶材质的连接部,减振效果好。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均为圆环体,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相等;在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之间设有连接部4,连接部4为圆环体并填充满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之间的空间;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均由生橡胶制成,所述连接部4由熟橡胶制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片的在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的径向上的尺寸为4-6mm,本实施例中为5m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所述连接部4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的五分之一,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6-10mm,本实施例中为8mm。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在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连接处,设有两片减振片2,所述减振片2连接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所述减振片2对称设于内圈减振主体3朝向圆心的内侧,减振片2的形状为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结构简单,通过在生橡胶材质的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设有熟橡胶材质的连接部,减振效果好。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均为圆环体,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相等;在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之间设有连接部4,连接部4为圆环体并填充满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之间的空间;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均由生橡胶制成,所述连接部4由熟橡胶制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片的在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的径向上的尺寸为4-6mm,本实施例中为5m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所述连接部4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的五分之一,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6-10mm,本实施例中为8mm。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圈减振主体1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在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连接处,设有两片减振片2,所述减振片2连接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所述内圈减振主体3也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在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连接处,设有两片减振片2,所述减振片2连接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所述减振片2分别对称设于外圈减振主体1和内圈减振主体3朝向圆心的内侧,减振片2的形状为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结构简单,通过在生橡胶材质的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设有熟橡胶材质的连接部,减振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均为圆环体,所述外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相等;在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为圆环体并填充满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之间的空间;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均由生橡胶制成,所述连接部由熟橡胶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减振主体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在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连接处,设有两片减振片,所述减振片连接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在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连接处,设有两片减振片,所述减振片连接所述两个相互对称的半圆环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片分别设于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朝向圆心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片分别对称设于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朝向圆心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片的形状为圆弧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片的在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4-6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片的在外圈减振主体和内圈减振主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所述连接部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的五分之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与所述内圈减振主体的外圆和内圆之间的半径差为6-10mm。
CN201520368589.0U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减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4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8589.0U CN204664256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8589.0U CN204664256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4256U true CN204664256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4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6858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4256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42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1935A (zh) * 2019-11-27 2020-03-2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用于大型航空光学吊舱的减振器及航空光学吊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1935A (zh) * 2019-11-27 2020-03-2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用于大型航空光学吊舱的减振器及航空光学吊舱
CN110901935B (zh) * 2019-11-27 2021-03-19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用于大型航空光学吊舱的减振器及航空光学吊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73228Y1 (ko) 방진형 파이프 클램프
EP2042771A3 (de) Schwingungsdämpfer mit einem Zuganschlag
CN204664248U (zh) 橡胶减振垫
CN104075033A (zh) 一种集成式管路隔振元件及其加工方法
CN204664256U (zh) 一种减振器
CN201538432U (zh) 应用于无人机自动驾驶仪的硅胶减振装置
CN202628935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器
CN104019182A (zh)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
CN207145522U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减震安装结构
CN203743279U (zh) 汽车散热器减震垫
CN103939672A (zh) 汽车油管支撑结构
CN204664261U (zh) 汽车减震装置
CN205490993U (zh) 喇叭和喇叭减震结构
CN202278950U (zh) 汽车横向稳定杆衬套装置
CN202326898U (zh) 发动机液阻悬置结构
CN212131705U (zh) 一种二向管路吸振器
CN104675920A (zh) 液体封入减振装置
RU140119U1 (ru) Сайлентблок
CN209325189U (zh) 自限位可调式低刚度管路弹性支撑
CN107304543A (zh) 铁路桥梁减震伸缩缝装置
CN206968469U (zh) 一种弹簧软垫压装装置及汽车
CN204344789U (zh) 一种减震器用防尘罩
CN204284277U (zh) 橡胶减震垫
RU130020U1 (ru) Сайлентблок
CN203793064U (zh) 一种后悬架减振器下端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