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1426U - 一种曝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曝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1426U
CN204661426U CN201520352082.6U CN201520352082U CN204661426U CN 204661426 U CN204661426 U CN 204661426U CN 201520352082 U CN201520352082 U CN 201520352082U CN 204661426 U CN204661426 U CN 204661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pipe
rubber coating
cavity
aerato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520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LI TEX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LI TEX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LI TEX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LI TEX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520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1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1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14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曝气器中没有加重结构,曝气器工作时,会出现上浮的现象,工作稳定性极差等技术问题。本曝气器,它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橡胶套,进气管的上端用于与气源相联,出气管内端连接在进气管下端,出气管中具有隔板且隔板将出气管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独立腔体:腔体一和腔体二,腔体一与进气管相通,腔体二与外界相通,橡胶套呈圆筒状且在橡胶套侧部具有贯穿的若干曝气孔,橡胶套套设在出气管上且橡胶套的两端分别密封固连在出气管的两端,橡胶套与出气管外侧之间形成曝气腔,出气管上还具有将曝气腔与腔体一相联通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稳定性好、曝气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曝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曝气器。
背景技术
曝气器是使空气与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换言之,它是促进气体与液体之间物质交换的一种手段。它还有其他一些重要作用,如混合和搅拌,搅拌具体的做法就是:减少气泡的大小,增加气泡的数量,提高液体的紊流程度,加大曝气管的安装深度,延长气泡与液体的接触时间。曝气器正是基于这种做法而在污水处理中被广泛采用的。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中充氧的曝气器【申请号:201310212007.5;公告号:CN103253764A】。这种用于水中充氧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一圆盘体,所述圆盘体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气管的直径,所述圆盘体和通气口部之间设有微孔膜片,所述圆盘体上设有微孔膜片上压盖,所述通气口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微孔膜片下压盖。
该专利中公开的曝气器虽然污泥不会沉积在膜片上,使得污泥不易进入到曝气器内部,但是,该曝气器中没有加重结构,曝气器工作时,会出现上浮的现象,工作稳定性极差,因此,设计出一种曝气器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曝气器,该曝气器具有工作稳定性好、曝气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曝气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橡胶套,所述进气管的上端用于与气源相联,所述出气管内端连接在进气管下端,所述出气管中具有隔板且隔板将出气管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独立腔体:腔体一和腔体二,上述腔体一与进气管相通,上述腔体二与外界相通,所述橡胶套呈圆筒状且在橡胶套侧部具有贯穿的若干曝气孔,所述橡胶套套设在出气管上且橡胶套的两端分别密封固连在出气管的两端,上述橡胶套与出气管外侧之间形成曝气腔,所述出气管上还具有将曝气腔与腔体一相联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出气管放入需要曝气的水池中,水进入到出气管的腔体二中,可增加曝气器的重量,使其可靠的处于水池底部;将气源处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输送到出气管的腔体一中,腔体一中的气体从通孔输送到曝气腔中,曝气腔的气体从橡胶套的曝气孔输送到水池中,从而实现曝气作业,曝气方便、工作稳定性高。
所述出气管外侧具有两道呈环形凸出的连接沿,上述橡胶套的两端处分别固连在对应的连接沿处。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连接沿可将橡胶套固连在出气管上,同时,可增加出气管该处的强度,整体强度高。
所述橡胶套端部通过卡箍固连在连接沿处。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卡箍可快速将橡胶套固连在连接沿处,同时,只需取下卡箍,就可将橡胶套取下,拆装快速、方便。
所述连接沿上还套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被紧压在连接沿与橡胶套之间。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密封环可使橡胶套和连接沿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防止水从两者之间进入到曝气腔中,密封效果好。
所述的通孔的数量为3—8个且通孔沿出气管周向均布设置。
采用以上结构,可确保有足够的气体进入到曝气腔中,结构合理。
所述通孔的轴心线与出气管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50度。
采用以上结构,可使气体能快速输送到曝气腔的各处,同时,可减小气体和橡胶套的冲击力,使用噪音小。
所述隔板与出气管为一体式结构。
采用以上结构,可使其加工更加方便,生产成本低。
所述隔板位于两连接沿之间的出气管内。
所述出气管的外端的内端口处固连接有加固环。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加固环可增加出气管该处的强度,使其能承载能力更好,加固效果好。
所述加固环包括呈环形的本体,所述本体端部具有凸出的挡沿,上述本体嵌于出气管内端口处,所述挡沿抵靠在出气管外端口上。
它还包括支管,所述支管与进气管垂直设置且进气管的下端固连在支管中部且两者相通,所述支管的两端均设有三通接头一且支管与三通接头一的上端口相联通,所述支管的同一端设置有两根出气管且两根出气管分别固连在三通接头一的左右两端口处,所述位于支管同一端的两根出气管同轴心设置。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支管的过渡作用,在支管的两端可分别连接两个出气管,从而可大大提高曝气的面积,曝气效率高。
所述支管与进气管之间设有三通接头二,上述进气管下端与三通接头二的上端口相联通,所述支管由管段一和管段二连接而成,所述管段一和管段二同轴心设置且管段一和管段二分别连接在三通接头二的左右两端口处。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三通接头二可将管段一、管段二和进气管快速连接在一起,可以安装更加简便,连接方便、快速。
所述出气管与三通接头一螺纹连接且在两者连接处具有密封胶布。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密封胶布可使出气管和三通接头一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防止水从两者之间进入到出气管中,密封效果好。
所述出气管内径大于支管外径。
所述出气管内径大于进气管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曝气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将气源处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输送到出气管的腔体一中,气体从通孔输送到曝气腔中,气体从橡胶套的曝气孔输送到水池中,实现曝气作业,曝气方便;腔体二与外界相通,采用该结构,水进入到出气管的腔体二中,可增加曝气器的重量,使其不会出现上浮,工作稳定性高。
2、橡胶套端部通过卡箍固连在连接沿处;采用该结构,通过卡箍可快速将橡胶套固连在连接沿处,同时,只需取下卡箍,就可将橡胶套取下,拆装快速。
3、通孔的轴心线与出气管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50度;采用该结构,可使气体能快速输送到曝气腔的各处,同时,可减小气体和橡胶套的冲击力,使用噪音小。
4、出气管的内端口处固连接有加固环,采用该结构,通过加固环可增加出气管该处的强度,使其能承载能力更好,加固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去部分零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去部分零件的全剖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橡胶套;2a、曝气孔;2b、曝气腔;3、卡箍;4、支管;4a、管段一;4b、管段二;5、三通接头二;6、加固环;6a、本体;6b、挡沿;7、三通接头一;8、密封环;9、出气管;9a、通孔;9b、连接沿;9c、腔体一;9d、腔体二;1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曝气器,它包括进气管1、出气管9和橡胶套2,进气管1的上端用于与气源相联,出气管9内端连接在进气管1下端,出气管9中具有隔板10且隔板10将出气管9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独立腔体:腔体一9c和腔体二9d,腔体一9c与进气管1相通,腔体二9d与外界相通,采用该结构,水进入到出气管9的腔体二9d中,可增加曝气器的重量;橡胶套2呈圆筒状且在橡胶套2侧部具有贯穿的若干曝气孔2a,在本实施例中,橡胶套2的侧部具有一百个曝气孔2a;橡胶套2套设在出气管9上且橡胶套2的两端分别密封固连在出气管9的两端,橡胶套2与出气管9外侧之间形成曝气腔2b,出气管9上还具有将曝气腔2b与腔体一9c相连通的通孔9a;通孔9a的数量为3—8个且通孔9a沿出气管9周向均布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孔9a的数量为6个;采用该结构,可确保有足够的气体进入到曝气腔2b中。
如图3、图4所示,出气管9外侧具有两道呈环形凸出的连接沿9b,橡胶套2的两端处分别固连在对应的连接沿9b处;采用该结构,通过连接沿9b可将橡胶套2固连在出气管9上,同时,可增加出气管9该处的强度,整体强度高。
如图3所示,橡胶套2端部通过卡箍3固连在连接沿9b处,卡箍3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采用该结构,通过卡箍3可快速将橡胶套2固连在连接沿9b处,同时,只需取下卡箍3,就可将橡胶套2取下,拆装快速、方便。
如图3、图4所示,连接沿9b上还套有密封环8,密封环8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密封环8被紧压在连接沿9b与橡胶套2之间;采用该结构,通过密封环8可使橡胶套2和连接沿9b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防止水从两者之间进入到曝气腔2b中,密封效果好。
如图3、图4所示,通孔9a的轴心线与出气管9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50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为45度;采用该结构,可使气体能快速输送到曝气腔2b的各处,同时,可减小气体和橡胶套2的冲击力,使用噪音小。
如图4所示,隔板10与出气管9为一体式结构;采用该结构,可使其加工更加方便,生产成本低;隔板10位于两连接沿9b之间的出气管9内。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出气管9的外端的内端口处固连接有加固环6;采用该结构,通过加固环6可增加出气管9该处的强度,使其能承载能力更好,加固效果好。
如图3、图4所示,加固环6包括呈环形的本体6a,本体6a端部具有凸出的挡沿6b,本体6a嵌于出气管9内端口处,挡沿6b抵靠在出气管9外端口上,采用该结构,通过挡沿6b可快速对加固环6进行限位。
如图1、图2所示,它还包括支管4,支管4与进气管1垂直设置且进气管1的下端固连在支管4中部且两者相通,支管4的两端均设有三通接头一7且支管4与三通接头一7的上端口相联通,支管4的同一端设置有两根出气管9且两根出气管9分别固连在三通接头一7的左右两端口处,位于支管4同一端的两根出气管9同轴心设置;采用该结构,通过支管4的过渡作用,在支管4的两端可分别连接两个出气管9,从而可大大提高曝气的面积,曝气效果好。
如图1、图2所示,支管4与进气管1之间设有三通接头二5,进气管1下端与三通接头二5的上端口相联通,支管4由管段一4a和管段二4b连接而成,管段一4a和管段二4b同轴心设置且管段一4a和管段二4b分别连接在三通接头二5的左右两端口处;采用该结构,通过三通接头二5可将管段一4a、管段二4b和进气管1快速连接在一起,可以安装更加简便,连接方便、快速。
出气管9与三通接头一7螺纹连接且在两者连接处具有密封胶布;采用该结构,通过密封胶布可使出气管9和三通接头一7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防止水从两者之间进入到出气管9中,密封效果好;出气管9内径大于支管4外径;出气管9内径大于进气管1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出气管9放入需要曝气的水池中,水进入到出气管9的腔体二9d中,可增加曝气器的重量,使其可靠的处于水池底部;将气源处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输送到支气管中,支气管中的气体输送到出气管9的腔体一9c中,腔体一9c中的气体从通孔9a输送到曝气腔2b中,曝气腔2b的气体从橡胶套2的曝气孔2a输送到水池中,从而实现曝气作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进气管1、橡胶套2、曝气孔2a、曝气腔2b、卡箍3、支管4、管段一4a、管段二4b、三通接头二5、加固环6、本体6a、挡沿6b、三通接头一7、密封环8、出气管9、通孔9a、连接沿9b、腔体一9c、腔体二9d、隔板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曝气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橡胶套,所述进气管的上端用于与气源相联,所述出气管内端连接在进气管下端,所述出气管中具有隔板且隔板将出气管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独立腔体:腔体一和腔体二,上述腔体一与进气管相通,上述腔体二与外界相通,所述橡胶套呈圆筒状且在橡胶套侧部具有贯穿的若干曝气孔,所述橡胶套套设在出气管上且橡胶套的两端分别密封固连在出气管的两端,上述橡胶套与出气管外侧之间形成曝气腔,所述出气管上还具有将曝气腔与腔体一相联通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外侧具有两道呈环形凸出的连接沿,上述橡胶套的两端处分别固连在对应的连接沿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端部通过卡箍固连在连接沿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沿上还套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被紧压在连接沿与橡胶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数量为3—8个且通孔沿出气管周向均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轴心线与出气管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5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出气管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位于两连接沿之间的出气管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外端的内端口处固连接有加固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环包括呈环形的本体,所述本体端部具有凸出的挡沿,上述本体嵌于出气管内端口处,所述挡沿抵靠在出气管外端口上。
CN201520352082.6U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曝气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1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2082.6U CN204661426U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曝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2082.6U CN204661426U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曝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1426U true CN204661426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1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20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1426U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曝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14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9281A (zh) * 2015-12-11 2016-03-30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9281A (zh) * 2015-12-11 2016-03-30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装置
CN105439281B (zh) * 2015-12-11 2018-08-21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6430B (zh) 三水路滤芯及净水机
CN201818937U (zh) 管道用双密封承插口结构
CN204661426U (zh) 一种曝气器
CN204918081U (zh) 接头组件、同端三接口滤芯及净水机
CN203269740U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玻璃钢化粪池
CN204661425U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曝气装置
CN201817328U (zh) 一种中空多孔纤维填料折流曝气生物滤池
CN204918080U (zh) 中心管的固定结构及滤芯
CN105016407A (zh) 水路转换内接头及滤芯
CN204910941U (zh) 滤芯水路结构及净水机
CN204918027U (zh) 水路转换内接头及滤芯
CN202741116U (zh) 一种光催化反应器
CN205061738U (zh) 一种高效混凝吸附净化器
CN216106461U (zh) 一种用于光催化膜循环光催化过滤的反应装置
CN210291003U (zh) 一种人工湿地用防渗漏管道
CN105036247A (zh) 接头组件、同端三接口滤芯及净水机
CN204918083U (zh) 三水路滤芯及净水机
CN204079581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喷射环流反应器
CN205938254U (zh) 新型橡胶排水连接件
CN110759449A (zh) 一种高效节能絮凝装置
CN201686511U (zh) 卫生级不锈钢膜壳
CN205101268U (zh) 新型泵用法兰结构
CN209242774U (zh) 一种高度集成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5855087U (zh) 一种储水罐用自动上水装置
CN209383498U (zh) 一种一体化生活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