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7993U - 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7993U
CN204657993U CN201520061607.0U CN201520061607U CN204657993U CN 204657993 U CN204657993 U CN 204657993U CN 201520061607 U CN201520061607 U CN 201520061607U CN 204657993 U CN204657993 U CN 204657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holding device
expansion link
arm
spi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616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翔
高瑞举
宋学楠
董志强
赵世航
孙跃
张鹏
刘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5200616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7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7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799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持装置。保持装置用于防止桁架臂臂节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抖动的,包括支撑主体和至少一个撑脚组,支撑主体包括基本支撑部和可活动地连接于基本支撑部上并与至少一个撑脚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调节支撑部,撑脚组包括两个撑脚,两个撑脚分别连接于对应的调节支撑部上,调节支撑部能够改变撑脚相对于基本支撑部的位置,在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两个撑脚分别刚性地支撑于支撑主体上并对称地抵靠于桁架臂臂节。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两个撑脚对桁架臂臂节施加的对称的刚性支持力可使保持装置或者能有效地抵抗轴向切削分力,或者能增加桁架臂臂节的刚性,从而能有效控制桁架臂臂节在加工过程中的抖动现象。

Description

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桁架臂是使用管材焊接成的桁架式大型结构件。工程机械桁架臂是由顶节桁架臂臂节、中间节桁架臂臂节、底节桁架臂臂节组合而成,各桁架臂臂节是通过两端上铰点孔穿定位销连接成一体的。
对各个桁架臂臂节的铰点孔进行加工时,国内外通常采用在双面落地镗铣机床(对镗机床)上镗孔。但是,桁架臂臂节的截面结构形式和高度决定了对镗加工铰点孔时具有不稳定性,这是因为:
桁架臂臂节高度一般在1.6~2.8米之间,宽度在2.0~3.2米之间。在对镗加工镗孔时,机床主轴对铰点孔有一个轴向切削分力,由于拼点、焊接误差,两侧若同时加工,背吃刀量分布不均,将导致铰点孔部位承受交变载荷。又由于桁架臂臂节高度太高,装夹时没有力去抵消轴向切削分力,最终形成的镗孔状态是桁架臂臂节出现抖动。而桁架臂臂节出现抖动重者会导致刀片直接崩刃,无法完成对镗加工,轻者会导致加工质量降低。
为了解决桁架臂臂节对镗加工时出现抖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在加工桁架臂接头铰点孔时也采用单侧加工的办法。在单侧加工时,与加工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用机床主轴或镗杆顶在桁架臂臂节的接头上。但单侧加工只能减小抖动而不能完全消除抖动,同时也严重地损害了机床主轴精度以及引起加工质量降低,且加工效率不高。
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一种用钢链拉索紧固桁架臂臂节的工装,即针对每种不同的桁架臂臂节,都用钢链将桁架臂臂节缠绕紧固。但是该工装的防抖效果并不明显。
总之,工程机械桁架臂臂节在双面落地镗铣机床上对镗加工时易出现抖动的不利加工状态一直困扰着技术人员,虽然经过多年的不断尝试,至今为止国内外也没有较为成功的方案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装置,旨在控制被加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抖动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桁架臂臂节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抖动的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包括支撑主体和至少一个撑脚组,所述支撑主体包括基本支撑部和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本支撑部上并与所述至少一个撑脚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调节支撑部,所述撑脚组包括两个撑脚,所述两个撑脚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调节支撑部上,所述调节支撑部能够改变所述撑脚相对于所述基本支撑部的位置,在所述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两个撑脚分别刚性地支撑于所述支撑主体上并对称地抵靠于所述桁架臂臂节。
进一步地,所述撑脚与所述调节支撑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撑脚包括彼此之间具有夹角的主支撑面和辅助支撑面,在所述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主支撑面与所述桁架臂臂节上进行对镗加工的接头的侧面抵靠,所述辅助支撑面与所述接头的底面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撑脚相对于所述基本支撑部的位置分别独立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支撑部包括与所述两个撑脚分别连接的两组伸缩杆组,所述伸缩杆组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本支撑部连接,所述撑脚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基杆和变距杆,所述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本支撑部连接,所述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变距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撑脚连接于所述变距杆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变距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 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基杆通过能对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长度连续调节的第一连接结构和能对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有级调节的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种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螺纹式连接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抽拉式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螺纹式连接结构,包括回转螺母,所述螺纹式连接结构连接的两个杆件中一个杆件的端部连接所述回转螺母,所述回转螺母相对于该杆件轴向位置不变、与该杆件同轴且相对于该杆件可围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回转螺母具有第一调节螺纹,两个杆件中另一个杆件的对应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调节螺纹配合的第二调节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抽拉式连接结构,包括插销,所述抽拉式连接结构连接的两个杆件中一个杆件上设置沿该杆件的轴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径向孔,另一个杆件的端部设置卡槽或杆身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径向孔,两个杆件插接配合,插销可选择地插入一个所述第一径向孔,且所述插销同时卡入卡槽或插入一个所述第二径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基杆可摆动地设置,且所述两组伸缩杆组中的基杆交叉设置并在摆动时相互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两组伸缩杆组的两个基杆中一个基杆为第一摇臂,另一个基杆为第二摇臂,所述第一摇臂包括沿轴向延伸的插槽,所述第二摇臂包括与所述插槽配合的插板,所述插板穿过所述插槽且所述插板和所述插槽在两个基杆摆动时相互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摇臂还包括位于所述插槽的槽壁上的插槽螺栓孔和顶紧螺钉,在所述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顶紧螺钉旋拧入所述插槽螺栓孔内且所述顶紧螺钉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摇臂的插板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组还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 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基本支撑部的不同位置,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螺套和分别连接于所述螺套两端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螺套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所述第二螺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的第四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基本支撑部为支撑平台,所述调节支撑部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基本支撑部包括基础平台和可换定位平台,所述可换定位平台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础平台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平台和所述可换定位平台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销,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基本支撑部包括内支撑架,所述调节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内支撑架的外周,在所述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内支撑架依靠各所述撑脚悬置于所述桁架臂臂节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本支撑部包括立式支撑架,所述调节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立式支撑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立式支撑架可上下活动地设置。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持装置,通过调节支撑部能够改变撑脚组的两个撑脚相对于基本支撑部的位置,在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下两个撑脚分别刚性地支撑于支撑主体上并对称地抵靠于桁架臂臂节。因此,在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两个撑脚对桁架臂臂节施加的对称的刚性支持力使保持装置或者能有效地抵抗轴向切削分力,或者能增加桁架臂臂节的刚性,从而能有效控制桁架臂臂节在加工过程中的抖动现象。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保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基础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可换定位平台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可换定位平台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伸缩杆组与撑脚及可换定位平台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第一摇臂与回转螺母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第二摇臂与回转螺母的连接结构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第一摇臂与第二摇臂的配合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回转螺母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第一调节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基杆、回转螺母、挡板和第一调节杆的配合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第二调节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插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撑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第二伸缩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中第二伸缩杆在组合好后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在桁架臂臂节对镗加工中处于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以下描述中,所称的“前”指的是防抖平台使用时靠近桁架臂臂节的一侧;“后”指的是与“前”相对的一侧,“左”和“右”指 的是面对前方时形成的左右方向。
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桁架臂臂节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抖动的保持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持装置1包括支撑主体10和两个撑脚20。支撑主体10包括基本支撑部100和调节支撑部200。调节支撑部200连接于基本支撑部100上且相对于基本支撑部100可活动地设置,两个撑脚20分别连接于调节支撑部200上。两个撑脚20通过调节支撑部200能实现相对于基本支撑部100的位置可调。在保持装置1的工作状态下,可以调节两个撑脚20使两个撑脚20分别刚性地支撑于支撑主体10上并对称地抵靠于桁架臂臂节3。
以上保持装置1的结构设置可以使该保持装置1在其工作状态,两个撑脚20对桁架臂臂节3施加的对称的刚性支持力使保持装置或者能有效地抵抗轴向切削分力,或者能增加桁架臂臂节3的刚性,从而能有效控制桁架臂臂节3在加工过程中的抖动现象。
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持装置1应用于桁架臂臂节的对镗加工中,可以解决如工程机械的桁架臂臂节,尤其是大型桁架臂臂节对镗加工易出现抖动的难题。还可以提升工程机械大型桁架臂臂节的加工效率与质量。
如图1所示,基本支撑部100为支撑平台,调节支撑部200连接于支撑平台的上方。进一步地,基本支撑部100包括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可换定位平台120可拆卸地设置于基础平台110上方,调节支撑部200连接于可换定位平台120上方。
基础平台110位于可换定位平台120下面为保持装置1提供支撑。可换定位平台120是为了适用于一定加工尺寸范围的调节支撑部200的承载平台。
可换定位平台120和调节支撑部200均可根据桁架臂臂节3的规格进行更换。例如,对大型桁架臂臂节3加工时,可以更换成大型的调节支撑部200和较大的可换定位平台120;对小型桁架臂臂节3进行加工时,则可以更换成小型的调节支撑部200和较小的可换定位平 台120。基本支撑部100的设置方式增加了保持装置1的适用范围。
另外,采用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组合形成基本支撑部100而不是采用一个整体式的支撑平台,还可以在可换定位平台120上对其他零件进行装配和焊接,因此,能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高度,有利于工人操作,增加安全性。而且,当一套保持装置1不能满足所有规格的桁架臂臂节3的加工要求时,需要再制作1套以上的保持装置1时,可以仅制作1套基础平台110,对应不同的可换定位平台120和调节支撑部200,因此还可以节约成本。
如图2所示,基础平台110包括基础平台本体111、定位销112、第一连接孔113、基础平台吊耳114和脚凳115。
基础平台本体111为矩形箱体结构。
两个定位销112分别设置在基础平台本体111的上板的同一对角线的两个角部。两个定位销112用于与可换定位平台120上的两个定位孔124一一对应的配合,以确定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的前后左右位置。
基础平台本体111的上板后边缘具有向后侧突出于后侧板的第一凸出部,两个第一连接孔113设置于该第一凸出部上。两个第一连接孔113用于与可换定位平台120上的两个第二连接孔125配合,以实现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的固定连接,从而增加基本支撑部100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
在基础平台本体11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对基础平台吊耳114,每对基础平台吊耳114前后平行设置。基础平台吊耳114用于吊装基础平台110,也用于吊装基本支撑部100整体或保持装置1整体。
脚凳115设置于基础平台本体111的后侧板上,供操作人员调节撑脚20的位置时或上下基本支撑部100时使用。
如图3和图4所示,可换定位平台120包括可换定位平台本体121、可换定位平台吊耳122、铰座123、定位孔124和第二连接孔125。
可换定位平台本体121为矩形箱体结构。
两个可换定位平台吊耳122分别设置于可换定位平台本体121的上板的左右两端。可换定位平台吊耳122在转运可换定位平台120时或组合保持装置1时采用。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组装成基本支撑部100后或者保持装置1组装成整体后,可换定位平台吊耳122不再使用,来回吊装都是使用基础平台吊耳114。
两个铰座123左右对称地设置于可换定位平台本体121的上板上。每个铰座123有一个外侧铰孔和一个内侧铰孔,各外侧铰孔和各内侧铰孔的轴线彼此平行。两个铰座123用于安装调节支撑部200。
优选地,两个铰座123位于可换定位平台本体121的上板上更靠近前侧的位置。在调节撑脚20的位置和支持力时,该设置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操作平台,有利于操作人的安全操作。
两个定位孔124设置于可换定位平台本体121的下板上并与基础平台110的两个定位销112对应设置。定位销112和定位孔124在配合状态下可以确保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之间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而由于可换定位平台120及其上的调节支撑部200的重力作用,定位销112和定位孔124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保证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的竖直方向的相对固定。
可换定位平台本体121的下板后边缘具有向后侧突出于后侧板的第二凸出部,两个第二连接孔125设置于该第二凸出部上。通过穿设于基础平台110上的第一连接孔113和第二连接孔125之间的连接螺栓可以将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紧固连接在一起。
第一连接孔113和第二连接孔125可以配合定位销112和定位孔124进一步实现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的稳固连接。此外,第一连接孔113和第二连接孔125的设置还在组装基本支撑部100时或更换可换定位平台120时起到指示组合方向和位置的作用,以防止更换可换定位平台120时出现误作,造成人员伤害,能提高防抖平台1组装时的安全性能和组装效率。
以上定位销112、定位孔124及外加两个连接螺栓配合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的快速拆装,提高更 换可换定位平台120的工作效率。
调节支撑部200包括与两个撑脚20分别连接的两组伸缩杆组。采用不同的伸缩杆组可以实现对两个撑脚20相对于支撑主体10分别独立进行位置调节。由于分别独立进行位置调节,当调节一侧撑脚20的位置时,不会影响另一侧撑脚20的位置,能够避免对桁架臂臂节3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保持装置1时,由于桁架臂臂节3的虚拟中心线与保持装置1的虚拟中心线不重合,导致双侧调节的角度与长度变化量不等进而引起单侧撑脚20与桁架臂臂节3抵靠不紧密的现象,因而可以更好地实现防抖功能。
如图1和图5所示,每组伸缩杆组包括第一伸缩杆210和第二伸缩杆220。第一伸缩杆210的第一端与基本支撑部100连接,撑脚20连接于第一伸缩杆210的第二端。本实施例中,撑脚20通过第一连接销31铰接于第一伸缩杆210的第二端。第一伸缩杆210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销32与基本支撑部100的可换定位平台120上的铰座123的内侧铰孔铰接。
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伸缩杆210包括基杆和变距杆,基杆的第一端与基本支撑部100连接,基杆的第二端与变距杆的第一端连接,撑脚20连接于变距杆的第二端。
优选地,第一伸缩杆210可摆动地设置,并且两组伸缩杆组中第一伸缩杆210的基杆交叉设置且在摆动时相互导向。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至图8所示,两组伸缩杆组中,一组伸缩杆组的第一伸缩杆210的基杆为第一摇臂211A,另一组伸缩杆组的第一伸缩杆210的基杆为第二摇臂211B。其中,第一摇臂211A包括沿轴向延伸的插槽2111,第二摇臂211B包括与插槽2111配合的插板。插板穿过插槽2111从而实现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的交叉设置,且通过插板和插槽2111的相互导向实现两个基杆之间的相互导向。
本实施例中,其中第一摇臂211A具体地为具有两块平板作为插槽的槽壁而形成一个插槽的双叉摇臂,而第二摇臂211B为具有由一 块平板形成一个插板的单叉摇臂。组合调节支撑部时,需将第二摇臂211B的插板插入第一摇臂211A的插槽2111中后再将第二摇臂211B连接到基本支撑部100上。
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在调节撑脚20的位置时相互导向,能保证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中心线在一个平面上,从而提高使用时调节支撑部200的刚性,并利于实现两个撑脚20施加给桁架臂臂节3的支持力的对称性,进而更好地实现防抖功能。
另外如图8所示,第一摇臂211A还包括位于插槽2111的槽壁上的插槽螺栓孔2112和顶紧螺钉2113,顶紧螺钉2113旋拧入插槽螺栓孔2112内且顶紧螺钉2113的端部与第二摇臂211B抵靠。
由于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的交叉处没有固定的销轴连接,因此,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均可以单独回转,当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各自完成回转实现变幅后,用顶紧螺钉2113顶紧第二摇臂211B,可以消除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之间的装配间隙对保持装置1在工作状态时的有害影响,避免保持装置1的内部结构发生抖动。
如图5所示,第一伸缩杆210的变距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杆214和第二调节杆215。第一调节杆214与基杆通过能实现对第一伸缩杆210的长度连续调节的第一连接结构和能实现对第一伸缩杆210的长度有级调节的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个连接,第一调节杆214和第二调节杆215则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个连接。
在变距杆中同时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以在达到调节目的的同时增加第一伸缩杆210的灵活程度,还能加快第一伸缩杆210长度的调节速度。
本实施例中,基杆与第一调节杆214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而第一调节杆214和215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为螺纹式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为抽拉式连接结构。
螺纹式连接结构连接的基杆与第一调节杆214中,基杆的端部连 接一回转螺母212,回转螺母212相对于基杆轴向位置不变、与该基杆同轴且相对于该基杆可围绕自身轴线转动。如图9所示,回转螺母212具有第一调节螺纹2121。如图11所示,第一调节杆214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调节螺纹配合的第二调节螺纹2141。转动回转螺母212可连续地改变第一伸缩杆210的长度。第一调节螺纹2121和第二调节螺纹2141优选地为三角螺纹。
分别作为两个第一伸缩杆210的基杆的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的第二端均为具有中心孔的中空管。如图5、图6和图7所示,中空管的第二端具有直径大于中心孔的扩孔部,从而在中空管的第二端内部形成定位台阶面。中空管的第二端端部还具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设有第一固定孔。
如图9所示,回转螺母212外周具有设置于轴向两端面之间的环槽2122。环槽2122的两侧一面是光面,一面带有手柄安装孔2123。回转螺母212与基杆安装时,回转螺母212光面的一侧伸入基杆的扩孔部且相应端面与定位台阶面配合。
回转螺母212通过用螺栓固定连接于基杆上的两块挡板213实现与基杆的装配。两块半环形挡板213拼合形成环形,形成一个挡圈。设置挡板213的目的是使回转螺母212只能在第一摇臂211A或第二摇臂211B的扩孔部里自由旋转,防止回转螺母212相对于基杆的轴向位置发生移动。
如图10所示,半环形的挡板213上设有与中空管连接法兰上的第一固定孔配合的第二固定孔。组装时,两块挡板213分别设置于回转螺母212的环槽2122内,形成环形的挡圈。再用螺钉将挡板213连接于中空管的连接法兰上,且保证回转螺母与挡圈和扩孔部的孔壁以及定位台阶面的配合间隙即可。
安装好挡板213后,再将具有第二调节螺纹2141的第一调节杆214的第一端旋入回转螺母212中可实现基杆、回转螺母212、挡板213和第一调节杆214之间的组合。基杆、回转螺母212、挡板213和第一调节杆214组合后的结构如图12所示。
为了便于回转螺母212的转动,在回转螺母212的手柄安装孔2123中安装了手柄。在第一调节杆214上也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调节杆214与回转螺母212之间的相对转动手柄。在调节第一伸缩杆210的长度时,采用第一调节杆214不动、回转螺母212相对转动的调节方法实现撑脚20对桁架臂臂节3的斜向压紧。
总之,采用螺纹式连接结构,转动回转螺母212或第一调节杆214可实现第一调节杆214相对于第一摇臂211A或第二摇臂211B的伸缩,从而实现撑脚20在第一伸缩杆210的自身中心线方向上伸缩变化。而且螺纹式连接结构在调节后具有较好的自锁性,利于防抖功能的实现。
其中,采用回转螺母212对第一伸缩杆210的长度进行调节的优势在于,调节第一伸缩杆210的长度时,与回转螺母212连接的两根杆件都不必转动,从而更有利于保证工作状态下撑脚20对桁架臂臂节3的抵靠。
如图11所示,第一调节杆214的第二端为套管,套管的端部上设置卡槽2142。如图13所示,第二调节杆215上设置沿该其轴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径向孔2151。抽拉式连接结构连接的第一调节杆214和第二调节杆215组合时,第二调节杆215的第一端伸入第一调节杆214的套管内实现两个杆件插接配合,插销216可选择地插入一个第一径向孔2151内且插销216同时卡入卡槽2142内。插销216插入不同的第一径向孔2151内则第一伸缩杆210具有不同的长度。
如图15所示,撑脚20包括压紧块201和安装耳202,安装耳202上设置有销孔。如图5所示,撑脚20与调节支撑部200通过穿过该销孔的第一连接销31铰接。第一连接销31与撑脚20和第一伸缩杆210之间的配合间隙应在不影响转动的同时设置得尽可能地小,以防止撑脚20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发生抖动。优选地,该间隙为0.01-0.03mm。
以上撑脚20相对于调节支撑部200定轴摆动的连接方式,可以 防止由于多种桁架臂臂节3在高度、宽度经常发生变化而导致保持装置1的撑脚20出现支撑“死点”现象。
另外优选地,撑脚20包括互为夹角的主支撑面2011和辅助支撑面2012。本实施例中,主支撑面2011和辅助支撑面2012相互垂直。主支撑面2011和辅助支撑面2012可以使撑脚20支撑于桁架臂臂节3的不同表面,增加支撑稳定性。在桁架臂臂节3对镗加工中,在工作状态下,主支撑面2011和辅助支撑面2012分别抵靠在待镗孔的接头的侧面和底面。在加工状态下,主支撑面2011垂直于轴向切削分力,对桁架臂臂节3施加抵抗轴向切削分力的支持力。辅助支撑面2012则用于防止或减少桁架臂臂节3发生朝向主支撑面2011的变形以及保证主支撑面2011与桁架臂臂节3的抵靠关系。
本实施例中,撑脚20是可以更换的。例如,在对桁架臂臂节3的接头进行加工时,可针对不同的接头形式,选用不同规格的撑脚20。
第二伸缩杆220用于调节第一伸缩杆210的角度。如图16和17所示,第二伸缩杆220包括螺套221和分别连接于螺套221的两端的第一螺杆222和第二螺杆223,螺套221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另一端设有与第一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二螺纹,第一螺杆222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第二螺杆223上设有与第二螺纹配合的第四螺纹。
本实施例中,螺套211由中间套筒和同轴设置于该中间套筒两端的具有旋向不同的螺纹的螺母焊接形成。为了便于第二伸缩杆220的长度调节,在中间套筒上还设置了便于驱动螺套221转动的手柄。第一螺杆222通过第三连接销33与铰座123上的外侧铰孔铰接,从而使第一伸缩杆210的第一端和第二伸缩杆220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基本支撑部100的不同位置。第二螺杆223的第二端通过第四连接销34与第一伸缩杆210铰接。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杆220的螺套221上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分别采用左、右T型螺纹。
该第二伸缩杆220的设置方式使得搬动其手柄旋转一圈,第一螺 纹和第二螺纹各走一圈,能够提高第二伸缩杆220的调节速度、方便工人操作。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施例的保持装置1的调节支撑部200通过交叉设置的第一伸缩杆120形成了X型支撑结构,第一伸缩杆210的自身长度可调,而第一伸缩杆210的角度可以通过第二伸缩杆220调节,不同的伸缩杆组之间又通过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相互导向,可以满足工程机械桁架臂臂节3的机加工工序所需的防抖需要,且保持装置1的调节灵活、适用范围广。
另外,该保持装置1不需要像一般的机床保持装置那样必须与机床工作台连接紧固,而是通过工作台上对中标尺定位后放置在机床工作台上即可。这是因为具有X型支撑结构的调节支撑部200,使撑脚20对工作台的反作用力分解成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两个水平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水平方向没有运动,两个垂直分力直接向下作用在机床工作台上,也不产生上下运动。因此,以上保持装置1可实现在工作台上的快速装卸。
图18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保持装置1在桁架臂臂节3对镗加工中处于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保持装置1和桁架臂臂节3分别置于工作台2上。保持装置1的两个撑脚20分别抵靠于桁架臂臂节3的待镗孔的接头301上。通过分析和试验表明,撑脚20越靠近切削位置,则保持装置1压紧后防止桁架臂臂节3抖动的效果越好。对桁架臂臂节3进行对镗加工时,在保持装置1与加工刀具不干涉的前提下,选择将撑脚20压靠在桁架臂臂节3的铰点孔所在的接头301的内侧面和下侧面上时,加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佳。
下面结合图1至图18说明本实施例的保持装置1的装配流程。该装配流程主要包括:
将可换定位平台120放置在组装平台上。
将具有第一摇臂211A和与其对应的第二伸缩杆220通过第二连接销32、第三连接销33和第四连接销34装配在可换定位平台120 上。
将第二摇臂211B和与其对应的第二伸缩杆220通过第二连接销32、第三连接销33和第四连接销34装配在可换定位平台120上。
分别在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上装配对应的回转螺母212。
用螺栓将挡板213分别装配在第一摇臂211A和第二摇臂211B上。
将第一调节杆214分别装配到对应的回转螺母212上。
在第一调节杆214上装配第二调节杆215并插入插销216。
用第一连接销31将撑脚20装配在第二调节杆215上。
通过基础平台110上的定位销112和连接螺栓将可换定位平台120装配到基础平台110上。
下面结合图1至图18说明本实施例的保持装置1在工程机械桁架臂臂节3对镗加工中使用时的操作流程。该操作流程包括:
装上桁架臂臂节3。用行车把桁架臂臂节3吊运到工作台上,并留出保持装置1的工作位置。
工件定位。找正桁架臂臂节3的中心线和铰点处端面。
上保持装置1。用行车吊运保持装置1,将保持装置1吊到工作位置。保持装置1可以不需要固定在工作台上。
调节保持装置1。根据桁架臂臂节3的尺寸的不同,调节保持装置1的两个第一伸缩臂110的长度与角度,并使两个撑脚20分别抵靠桁架臂臂节3的待镗孔的两个接头301。以主支撑面2011与接头301的侧面完全贴合为宜。辅助支撑面2012与接头301的底面则不要求完全贴合,即使稍有一点间隙,保持装置1也能较为有效地实现防抖功能。
对镗加工。两侧机床安装好刀具,对桁架臂臂节3进行对镗加工。
吊下保持装置1。调节保持装置1的两个第一伸缩杆210的角度与长度,使调节支撑部200和撑脚20不干涉吊装过程,将保持装置1缓慢起升、平移吊下工作台。
从工作台上吊下桁架臂臂节3。
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模块化设计和通用化设计。通过调节第二伸缩杆220、回转螺母212、第一调节杆214、第二调节杆215,以及撑脚20角度可变的作用,能够满足多种不同规格的桁架臂臂节3的加工需求。对于尺寸差别比较大的桁架臂臂节3,还可以通过更换可换定位平台120、第一调节杆214、第二调节杆215来实现更多规格的桁架臂臂节3的加工。对于不同形式的桁架臂臂节3的抵靠处结构,例如桁架臂臂节3的接头等,还可以通过更换撑脚20的形状或大小来实现压紧。
2、人性化设计。以上保持装置1的设计结合了人体工程力学,充分考虑员工操作时实际操作状态,通过将调节支撑部200设置于基本支撑部100上方、将基本支撑部100分为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将各调节手柄设置于适当高度处等等置,使保持装置1的装拆和调节工作均采取了立式操作方式,操作方便、快捷、高效,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并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3、该保持装置1的第一伸缩杆210中同时采用螺纹式连接结构对长度进行连续调节和抽拉式调节结构对长度进行有级调节,可以实现撑脚20的位置的快速准确调节,操作既方便又安全。
4、该保持装置1采用两侧独立调节且相互支撑的形成X型支撑结构的调节支撑部200,一方面可以实现两侧撑脚20的独立调节功能,从而避免因双侧调节时第一伸缩杆210的角度与长度变化量不等而导致的单侧撑脚20与桁架臂臂节3抵靠不紧密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X型支撑结构,进一步提高各自伸缩杆组的操作刚性和稳定性。
5、通过交叉设置的第一伸缩杆210与具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第二伸缩杆220组合的形式,可以实现撑脚20的位置的快速调节,转动第二伸缩杆220的手柄,手柄旋转一圈,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各转一圈,既能快速调节又方便工人操作。
6、保持装置1主要由一个共用的基础平台110、可以更换的可换定位平台120和具有X型支撑结构的调节支撑部200集成,结构 简单实用,各调节环节均采用机械式,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持装置解决了长期以来在双面落地镗铣机床上对镗加工桁架臂臂节的铰点孔易产生抖动的难题。由于保持装置能成功防止各种型号规格下的桁架臂臂节在对镗加工时产生的抖动,提高了桁架臂臂节的铰点孔表面加工精度、形位精度、机床效率,降低了刀具使用成本和对机床主轴精度的损害。试验表明,在桁架臂臂节加工时使用以上实施例的保持装置后的对镗加工状况如下:在正常情况下能完全消除对镗加工时产生的抖动,同时不损坏机床主轴精度,降低刀具损耗数量,还能消除孔表面的抖动波纹,提高表面加工质量;另外,切削效率亦有较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以上实施例以外的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实现,例如:
以上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长度调节方式均可以用其它调节方式替代,例如,可以将以上保持装置中的第一伸缩杆或第二伸缩杆改装成液压调节方式或电动调节方式。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调节杆与基杆之间通过对第一伸缩杆长度进行有级调节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之间通过对第一伸缩杆长度进行连续调节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或者用双叉摇臂与三叉摇臂的组合代替单叉摇臂和双叉摇臂的组合。或者用设置在第一调节杆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径向孔代替卡槽等等。另外,虽然以上实施例中仅包括了由两个撑脚组成的一个撑脚组,但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防抖功能也可以设置更多个撑脚组和与更多个撑脚组一一对应的更多个调节支撑部。
以上保持装置中,支撑主体采用的是在下方的支撑平台式的基本支撑部与在上方的具有X型支撑结构的调节支撑部组合的方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本支撑部也可以是立式支撑架,调节支撑部连接于立式支撑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而形成靠山式保持装置。此时,调节支撑部为伸缩杆组的情况下,伸缩杆组可以采用与以上实施例中类似的双根伸缩杆,也可以是仅具有单根伸缩杆。优选地,靠山式工装的 调节支撑部相对于立式支撑架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从而使撑脚可以抵靠于最有利于实现防抖功能的位置。例如,在具有单根伸缩杆的情况下,单根伸缩杆垂直于立式支撑架且上下位置可调。靠山式保持装置与以上优选实施例的保持装置1均主要通过外加平衡力抵消轴向切削分力的方式实现防抖功能,也就是通过外力提高加工处的自身刚性,从而达到防抖目的。与靠山式保持装置相比,以上实施例的保持装置1防抖性能更佳,操作性能更好,成本更低。
另外,支撑主体的基本支撑部也可以是内支撑架,调节支撑部连接于内支撑架的外周,在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内支撑架依靠各撑脚悬置于桁架臂臂节上,从而形成内撑式保持装置。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以井字架作为内支撑架,并在井字架的各个分支上分别安装伸缩杆组及撑脚。此时,调节支撑部为伸缩杆组的情况下,伸缩杆组可以采用与以上实施例中类似的双根伸缩杆,也可以是仅具有单根伸缩杆,在具有单根伸缩杆的情况下优选地,单根伸缩杆固定于内支撑架的分支上。内撑式保持装置主要通过增加桁架臂臂节的自身刚性,来防止加工抖动。与内撑式保持装置相比,以上优选实施例的保持装置1的防抖性能更佳,操作性能更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21)

1.一种用于防止桁架臂臂节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抖动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包括支撑主体(10)和至少一个撑脚组,所述支撑主体(10)包括基本支撑部(100)和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基本支撑部(100)上并与所述至少一个撑脚组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调节支撑部(200),所述撑脚组包括两个撑脚(20),所述两个撑脚(20)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调节支撑部(200)上,所述调节支撑部(200)能够改变所述撑脚(20)相对于所述基本支撑部(100)的位置,在所述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两个撑脚(20)分别刚性地支撑于所述支撑主体(10)上并对称地抵靠于所述桁架臂臂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20)与所述调节支撑部(20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20)包括彼此之间具有夹角的主支撑面(2011)和辅助支撑面(2012),在所述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主支撑面(2011)与所述桁架臂臂节(3)上进行对镗加工的接头(301)的侧面抵靠,所述辅助支撑面(2012)与所述接头(301)的底面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撑脚(20)相对于所述基本支撑部(100)的位置分别独立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部(200)包括与所述两个撑脚(20)分别连接的两组伸缩杆组,所述伸缩杆组包括第一伸缩杆(210),所述第一伸缩杆(210)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本支撑部(100)连接,所述撑脚(20)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10)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10)包括基杆和变距杆,所述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本支撑部(100)连接,所述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变距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撑脚(20)连接于所述变距杆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杆(214)和第二调节杆(215),所述第一调节杆(214)与所述基杆通过能对所述第一伸缩杆(210)的长度连续调节的第一连接结构和能对所述第一伸缩杆(210)的长度有级调节的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种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214)和所述第二调节杆(215)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螺纹式连接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抽拉式连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螺纹式连接结构,包括回转螺母(212),所述螺纹式连接结构连接的两个杆件中一个杆件的端部连接所述回转螺母(212),所述回转螺母(212)相对于该杆件轴向位置不变、与该杆件同轴且相对于该杆件可围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回转螺母(212)具有第一调节螺纹(2121),两个杆件中另一个杆件的对应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调节螺纹配合的第二调节螺纹(214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抽拉式连接结构,包括插销(216),所述抽拉式连接结构连接的两个杆件中一个杆件上设置沿该杆件的轴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径向孔(2151),另一个杆件的端部设置卡槽(2142)或杆身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径向孔,两个杆件插接配合,插销(216)可选择地插入一个所述第一径向孔(2151),且所述插销(216)同时卡入卡槽(2142)或插入一个所述第二径向孔。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10)的基杆可摆动地设置,且所述两组伸缩杆组中的基杆交叉设置并在摆动时相互导向。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伸缩杆组的两个基杆中一个基杆为第一摇臂(211A),另一个基杆为第二摇臂(211B),所述第一摇臂(211A)包括沿轴向延伸的插槽(2111), 所述第二摇臂(211B)包括与所述插槽(2111)配合的插板,所述插板穿过所述插槽(2111)且所述插板和所述插槽(2111)在两个基杆摆动时相互导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摇臂(211A)还包括位于所述插槽(2111)的槽壁上的插槽螺栓孔(2112)和顶紧螺钉(2113),在所述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顶紧螺钉(2113)旋拧入所述插槽螺栓孔(2112)内且所述顶紧螺钉(2113)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摇臂(211B)的插板抵靠。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组还包括第二伸缩杆(220),所述第一伸缩杆(21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伸缩杆(220)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基本支撑部(100)的不同位置,所述第二伸缩杆(2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210)铰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220)包括螺套(221)和分别连接于所述螺套(221)两端的第一螺杆(222)和第二螺杆(223),所述螺套(221)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杆(2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所述第二螺杆(22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的第四螺纹。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支撑部(100)为支撑平台,所述调节支撑部(200)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支撑部(100)包括基础平台(110)和可换定位平台(120),所述可换定位平台(12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础平台(110)上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平台(110)和所述可换定位平台(120)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销(112),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112)配合的定位孔(124)。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本支撑部(100)包括内支撑架,所述调节支撑部(200)连接于所述内支撑架的外周,在所述保持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内支撑架依靠各所述撑脚(20)悬置于所述桁架臂臂节(3)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支撑部(100)包括立式支撑架,所述调节支撑部(200)连接于所述立式支撑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部(200)相对于所述立式支撑架可上下活动地设置。
CN201520061607.0U 2015-01-28 2015-01-28 保持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57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1607.0U CN204657993U (zh) 2015-01-28 2015-01-28 保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1607.0U CN204657993U (zh) 2015-01-28 2015-01-28 保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7993U true CN204657993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28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61607.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57993U (zh) 2015-01-28 2015-01-28 保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79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6413A (zh) * 2015-01-28 2015-04-2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装置
CN106908629A (zh) * 2017-03-06 2017-06-30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筒体支撑工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6413A (zh) * 2015-01-28 2015-04-2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装置
CN106908629A (zh) * 2017-03-06 2017-06-30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筒体支撑工装
CN106908629B (zh) * 2017-03-06 2019-08-23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筒体支撑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2535A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重工件固定翻转设备
CN112719774B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塔筒筒节焊接辅助装置
CN108015418A (zh) 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及加工系统
CN204657993U (zh) 保持装置
CN21128898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
CN105312798A (zh) 一种钢结构数控组对中心
CN109702722A (zh) 一种桁架机器人的多机械手集成系统
CN104148868A (zh) 适用于单面焊双面成型的内撑外箍非点定式环缝焊接机
CN203512057U (zh) 用于大部件工位转移的工装结构
CN205496778U (zh) 一种焊钳
CN201735976U (zh) 手工焊接工装标准框架
CN104526413A (zh) 保持装置
CN205904632U (zh) 一种可变换平面夹具
CN103921026B (zh) 双向可调倾斜度的焊接滚轮架
CN204524601U (zh) 用于机械手焊接旋转工作台的平衡装置
CN2734402Y (zh) 可调式中心架
CN211516754U (zh) 一种适合多形状汽车零件加工用夹持工装
CN204148792U (zh) 适用于单面焊双面成型的内撑外箍非点定式环缝焊接机
CN211805836U (zh) 一种飞机航电支架组件装配辅助工装
CN204506288U (zh) 八头五轴立体四轴摆头雕刻机
CN208696373U (zh) 一种火车用零部件的钻孔装置
CN111659820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钢筋弯曲装置
CN110566133B (zh) 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头自拆卸装置
CN207942122U (zh) 装焊工装及使用该工装的汽冷分离器筒体安装结构
CN206854931U (zh) 薄壁钢管焊接夹具及薄壁钢管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