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2204U - 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2204U
CN204652204U CN201520338307.2U CN201520338307U CN204652204U CN 204652204 U CN204652204 U CN 204652204U CN 201520338307 U CN201520338307 U CN 201520338307U CN 204652204 U CN204652204 U CN 204652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ower
permanent magnet
magnet moto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83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贤
林洁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383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2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2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2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无刷马达、永磁马达、磁力发电机组以及电力转换模块;所述蓄电池电力输出端经导线连接所述无刷马达电力输入端;所述无刷马达输出轴与所述永磁马达输入轴之间经磁力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永磁马达输出轴与所述磁力发电机组输入轴之间经变速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磁力发电机组输出端同所述电力转换模块电力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无刷马达驱动调校永磁马达转动以带动磁力发电机组持续发电,整套能源产生装置发电的过程只需由两节蓄电池提供初始驱动力和调校扭力即可,发电成本低,且结构简单,适合家庭或办公楼等场合,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是一种将其它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目前常用的可移动式发电机通常为柴油或汽油发电机,在柴油机汽缸内,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与喷油嘴喷射出的高压雾化柴油充分混合,在活塞上行的挤压下,体积缩小,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柴油的燃点,柴油被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体积迅速膨胀,推动活塞下行,称为作功。各汽缸按一定顺序依次作功,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经过连杆变成了推动曲轴转动的力量,从而带动曲轴旋转;将无刷同步交流发电机与动力机曲轴同轴安装,就可以利用动力机的旋转带动发电机的转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机就会输出感应电动势,经闭合的负载回路就能产生电流。但是此类发电机体型庞大、噪音大,不适合民用场合,且发电成本较高,无法大规模普及应用。
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噪音小、发电效率高、适合民用的电力能源产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该装置通过蓄电池驱动无刷马达来调校永磁马达的转速和扭矩,并通过永磁马达传动磁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无刷马达、永磁马达、磁力发电机组以及电力转换模块;所述蓄电池电力输出端经导线连接所述无刷马达电力输入端;所述无刷马达输出轴与所述永磁马达输入轴之间经磁力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永磁马达输出轴与所述磁力发电机组输入轴之间经变速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磁力发电机组输出端同所述电力转换模块电力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电力转换模块的电力输出端连接有电源插座。
所述电力转换模块经导线同所述蓄电池相连接以充电。
所述永磁马达腔体内连接有磁力真空泵。
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由相互齿轮传动的小直径轮和大直径轮组成,所述小直径轮与所述永磁马达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大直径轮与所述磁力发电机组输入轴同轴设置。
所述磁力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台磁力发电机,所述大直径轮数量与所述磁力发电机数量相对应。
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由构成磁力传动的小磁力齿轮和大磁力齿轮组成,所述小磁力齿轮与所述永磁马达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大磁力齿轮与所述磁力发电机组中的磁力发电机输入轴同轴设置。
所述磁力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台磁力发电机,所述大磁力齿轮数量与所述磁力发电机数量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无刷马达驱动调校永磁马达转动以带动磁力发电机组持续发电,整套能源产生装置发电的过程只需由两节蓄电池提供初始驱动力和调校扭力即可,发电成本低,且结构简单,适合家庭或办公楼等场合,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横式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立式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图中标记1-20分别为:无刷马达1、磁力齿轮2、永磁马达3、小直径轮4、磁力发电机组5、大直径轮6、磁力发电机7、电力转换模块8、电源插座9、蓄电池10、电力转换模块11、电源插座12、磁力发电机13、大磁力齿轮14、小磁力齿轮15、永磁马达16、蓄电池17、隔板18、固定装置20。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封装于箱体中的可移动式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发电机),该装置主要由依次连接的蓄电池10、无刷马达1、永磁马达3、磁力发电机组5、电力转换模块8以及电源插座9组成。
蓄电池10由两节12V的干电池所组成,其电力输出端同无刷马达1的电力输入端之间经导线相连接,用于向无刷马达1提供直流电源以驱动其转动;此外,蓄电池10还同电力转换模块8经导线连接以及时获得电力补充。
无刷马达1的输出轴与永磁马达3的输入轴之间经磁力齿轮2构成磁力传动;在本实施例中,无刷马达1在去除电刷后,具有低干扰、低噪音、运转顺畅、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的优点;而磁力齿轮2则可以像机械齿轮传动一样改变转速和转向,可省去机械变速装置,进一步减小摩擦并提高稳定性。
永磁马达3的输出轴经变速传动机构带动磁力发电机组5转动进行发电,磁力发电机组5由若干磁力发电机7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由四个磁力发电机7所组成;而变速传动机构则由作为主动轮的小直径轮4和作为从动轮的若干大直径轮6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大直径轮6的数量同磁力发电机7的数量相同均为四个,其中,小直径轮4与永磁马达3的输出轴同轴设置并经平键固定连接,而四个大直径轮6则分别同各自对应的磁力发电机7的输入轴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小直径轮4同大直径轮6之间的传动比为4:1,也就是说大直径轮6的直径应为小直径轮4直径的4倍;需要说明的是,变速传动机构中的小直径轮4和大直径轮6既可以是构成啮合传动的齿轮、也可以是构成皮带传动的皮带轮、又或是构成摩擦传动的表面具有纹路的摩擦轮,在本实施例中两者具体采用构成啮合传动的齿轮形式;此外,由于温度和空气等因素将会影响马达的寿命和性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永磁马达3采用真空形式,为了使真空性能得到保证,在永磁马达3上安装有一磁力真空泵(图中未示出)以抽除马达腔体内的空气,确保永磁马达3内为不受温度影响的真空环境。
磁力发电机组5的输出端同电力转换模块8相连接,电力转换模块8的电力输出端经导线连接有一电源插座9以供用户插电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部件均安装设置于便携式箱体内并进行封装,在保护各部件的同时,使其便于移动和节省空间;其中,电源插座9外露于箱体之外,具体可以固定于箱体上,也可以是经导线延伸固定于室内墙壁上使用,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便于使用者可以直接插电使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1)由蓄电池10向无刷马达1供应直流电使其转动,无刷马达1在磁力齿轮2的传动下带动永磁马达3转动,转速为800r/m;在这一过程中,无刷马达1实时调节永磁马达3的转速;若永磁马达3的转速大于800r/m,则无刷马达1向永磁马达3提供反向扭力以降低其转速并维持于800r/m;若永磁马达3的转速维持于800r/m,则无刷马达1保持静止不动,由于无刷马达1与永磁马达3之间采用磁力齿轮传动,因此无刷马达1的静止状态不会对永磁马达3的转速造成影响;若永磁马达3的转速小于800r/m,则无刷马达1向永磁马达3提供正向扭力以提高其转速并维持于800r/m;
(2)在无刷马达1的维持下,永磁马达3保持800r/m的旋转速度,其输出轴上的小直径轮4以相同速度进行旋转,小直径轮4作为主动轮与各大直径轮6之间进行齿轮啮合传动,由于两者之间的传动比为4:1,因此各大直径轮6的转速降低为200r/m,经变速后,各大直径轮6分别驱动与其相连接的磁力发电机7的输入轴转动,并以200r/m的转速带动磁力发电机7发电;即,永磁马达3经变速传动机构带动磁力发电机组5内的四个磁力发电机7进行发电,产生48V的直流电;
(3)由磁力发电机组5内四个磁力发电机7发电所产生的48V直流电经导线输送入电力转换模块8中,经电力转换模块8合并、整流、逆变(该电力转换过程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故不再赘述),以将48V直流电转换为220V的交流电,并经电源插座9向外输出,用户需要用电时,只需将电器插头插入电源插座9中即可正常用电;
(4)在电力转换过程中,电力转换模块8同时向蓄电池10内进行充电,以补充蓄电池10在驱动无刷马达1转动时所消耗的电量。
本实施例中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由两节12V干电池所组成的蓄电池向无刷马达提供驱动其转动的直流电,并在永磁马达、磁力发电机组、电力转换模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产生供用户日常生活所用的220V交流电,发电效率高,功率可达4KW,且蓄电池内所消耗的电能可得到发电所产生电力的及时补充,实现可完全自由产生电力能源的系统;需要说明的是,蓄电池和无刷马达主要用于第一次启动和调校所用,之后蓄电池只作为后备之用;
2)整套装置结构简单,发电成本极低,噪音小,且该装置封装于箱体中,便于用户携带,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场所、野外露营等场合。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横式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永磁马达16、变速传动机构、磁力发电机13、电力转换模块11以及电源插座12组成,其中永磁马达16、变速传动机构以及磁力发电机13横向设置于一箱体中。
如图2所示,蓄电池17同两台相互串联的永磁马达16连接并由其提供驱动马达旋转的电力,两台相互串联的永磁马达16以相同速度转动,转速可以在400r/m-1200r/m之中选择,本实施例中永磁马达16转速为800r/m;各永磁马达16的输出轴经变速传动机构带动两个磁力发电机13转动发电;在本实施例中,变速传动机构由构成磁力传动的单个小磁力齿轮15和两个大磁力齿轮14组成,小磁力齿轮15与永磁马达16的输出轴同轴设置,大磁力齿轮14与磁力发电机13的输入轴同轴设置,两者间距5-6mm,大磁力齿轮14与小磁力齿轮15的传动比为4:1;磁力发电机13的输出端同电力转换模块11相连接,电力转换模块11上具有一电源插座12以供用户插电使用,电源插座12可以是固定于箱体上的,也可以是可拆卸式固定于室内墙壁上使用的;蓄电池17是由两节12V的干电池所组成的,用于向两组永磁马达16提供直流电源以驱动两者转动,此外,蓄电池17还同电力转换模块11连接以及时获得电力补充。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横式自由电力能源生产装置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1)由蓄电池17向永磁马达16供应直流电并控制其转动,两组永磁马达16在电力驱动下以800r/m的速度旋转;
(2)各永磁马达16输出轴上的小磁力齿轮15以相同速度进行旋转,小磁力齿轮15作为主动轮对其周向外侧的大磁力齿轮14进行磁力传动,由于两者之间的传动比为4:1,因此各大磁力齿轮14的转速降低为200r/m,经变速后,各大磁力齿轮14分别驱动与其相连接的磁力发电机13的输入轴转动,并以200r/m的转速带动磁力发电机13发电;即,两组永磁马达16经变速传动机构分别带动两组磁力发电机13进行发电,产生48V的直流电;
(3)由箱体内的四个磁力发电机13发电所产生的48V直流电经导线输送入电力转换模块11中,经电力转换模块11合并、整流、逆变(该电力转换过程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故不再赘述),以将48V直流电转换为220V的交流电,并经电源插座12向外输出,用户需要用电时,只需将电器插头插入电源插座12中即可正常用电;
(4)在电力转换过程中,电力转换模块11同时向蓄电池17内进行充电,以补充蓄电池17在驱动永磁马达16转动时所消耗的电量。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永磁马达16、变速传动机构、磁力发电机13、电力转换模块11以及电源插座12组成。
如图2所示,蓄电池17同两台相互串联的永磁马达16连接并由其提供驱动马达旋转的电力,两台相互串联的永磁马达16以相同速度转动,转速可以在400r/m-1200r/m之中选择,本实施例中永磁马达16转速为800r/m;各永磁马达16的输出轴经变速传动机构带动两个磁力发电机13转动发电;在本实施例中,变速传动机构由构成磁力传动的单个小磁力齿轮15和两个大磁力齿轮14组成,小磁力齿轮15与永磁马达16的输出轴同轴设置,大磁力齿轮14与磁力发电机13的输入轴同轴设置,两者间距5-6mm,大磁力齿轮14与小磁力齿轮15的传动比为4:1;磁力发电机13的输出端同电力转换模块11相连接,电力转换模块11上具有一电源插座12以供用户插电使用,电源插座12可以是固定于箱体上的,也可以是可拆卸式固定于室内墙壁上使用的;蓄电池17是由两节12V的干电池所组成的,用于向两组永磁马达16提供直流电源以驱动两者转动,此外,蓄电池17还同电力转换模块11连接以及时获得电力补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永磁马达16、小磁力齿轮15、大磁力齿轮14以及磁力发电机13竖向设置于一立式箱体中,该箱体中部具有一水平隔板18,位于下部的两组大磁力齿轮14经固定装置19悬挂于隔板18的下方,而位于上部的两组大磁力齿轮14则经固定装置19悬挂于立式箱体的顶板下方;大磁力齿轮14的重量较大,通过悬挂于顶板或隔板18上之后,可使其启动性得以减轻,此外,通过采用磁力齿轮传动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旋转时的高温,且无机械磨损产生,产品寿命较长。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立式自由电力能源生产装置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1)由蓄电池17向永磁马达16供应直流电并控制其转动,两组永磁马达16在电力驱动下以800r/m的速度旋转;
(2)各永磁马达16输出轴上的小磁力齿轮15以相同速度进行旋转,小磁力齿轮15作为主动轮对其周向外侧的大磁力齿轮14进行磁力传动,由于两者之间的传动比为4:1,因此各大磁力齿轮14的转速降低为200r/m,经变速后,各大磁力齿轮14分别驱动与其相连接的磁力发电机13的输入轴转动,并以200r/m的转速带动磁力发电机13发电;即,两组永磁马达16经变速传动机构分别带动两组磁力发电机13进行发电,产生48V的直流电;
(3)由箱体内的四个磁力发电机13发电所产生的48V直流电经导线输送入电力转换模块11中,经电力转换模块11合并、整流、逆变(该电力转换过程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故不再赘述),以将48V直流电转换为220V的交流电,并经电源插座12向外输出,用户需要用电时,只需将电器插头插入电源插座12中即可正常用电;
(4)在电力转换过程中,电力转换模块11同时向蓄电池17内进行充电,以补充蓄电池17在驱动永磁马达16转动时所消耗的电量。

Claims (8)

1.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无刷马达、永磁马达、磁力发电机组以及电力转换模块;所述蓄电池电力输出端经导线连接所述无刷马达电力输入端;所述无刷马达输出轴与所述永磁马达输入轴之间经磁力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永磁马达输出轴与所述磁力发电机组输入轴之间经变速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磁力发电机组输出端同所述电力转换模块电力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转换模块的电力输出端连接有电源插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转换模块经导线同所述蓄电池相连接以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马达腔体内连接有磁力真空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由相互齿轮传动的小直径轮和大直径轮组成,所述小直径轮与所述永磁马达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大直径轮与所述磁力发电机组输入轴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台磁力发电机,所述大直径轮数量与所述磁力发电机数量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由构成磁力传动的小磁力齿轮和大磁力齿轮组成,所述小磁力齿轮与所述永磁马达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大磁力齿轮与所述磁力发电机组中的磁力发电机输入轴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台磁力发电机,所述大磁力齿轮数量与所述磁力发电机数量相对应。
CN201520338307.2U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 Active CN204652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8307.2U CN204652204U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8307.2U CN204652204U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2204U true CN204652204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10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8307.2U Active CN204652204U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22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4318B (zh) * 2018-10-22 2020-02-01 威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電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4318B (zh) * 2018-10-22 2020-02-01 威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電系統
US10848040B2 (en) 2018-10-22 2020-11-24 Grand Powe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2204U (zh) 一种自由电力能源产生装置
CN104980001A (zh) 一种发电机
CN207131541U (zh) 一种踩踏式发电储能器
CN105736134B (zh) 混合动力燃气螺管转子发动机
CN204652203U (zh) 自由电力能源系统
CN203104206U (zh) 利用车间动力能发电装置
CN104868700A (zh) 一种自由电力能源的生产控制方法
CN104868699A (zh) 自由电力能源系统
CN102857148B (zh) 一种磁电混合直轴驱动方法及动力装置
CN204349695U (zh) 多功能发电机组
CN205039654U (zh) 一种由旋转转化为定向力的装置
CN202749997U (zh) 电能循环发动机
CN102720541A (zh) 空气动力发电机
CN203278597U (zh) 气压式循环发电系统
TW202121800A (zh) 便攜式發電機之驅動裝置
CN101093954A (zh) 一种发电装置
CN203257523U (zh) 一种利用涡轮增压器的汽车尾气发电装置
CN201887601U (zh) 自发电装置
CN211508833U (zh) 便携式发电机的驱动装置
CN201490924U (zh) 光能动力发电机
CN202260969U (zh) 微机电发电机
CN110323890A (zh) 一种节能发电机机组
TWM639612U (zh) 電熱綠能發電機
CN202524238U (zh) 一种低转速永磁直驱发电机循环发电装置
CN102122905A (zh) 电磁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