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7752U - 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7752U
CN204627752U CN201520069421.XU CN201520069421U CN204627752U CN 204627752 U CN204627752 U CN 204627752U CN 201520069421 U CN201520069421 U CN 201520069421U CN 204627752 U CN204627752 U CN 204627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gas turbine
oil
bearing sea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694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宁
柴磊
朱锦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tsing Gas Turbine and IGC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tsing Gas Turbine and IGC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tsing Gas Turbine and IGC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tsing Gas Turbine and IGC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694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7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7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7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该燃气轮机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体、轴承盖、第二轴承座体及轴;所述第一轴承座体与所述第二轴承座体连接,所述轴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体与所述第二轴承座体之间,所述轴承盖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体与所述轴之间,所述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座体及第二轴承座体之间形成油气环腔,所述第二轴承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油气环腔连通的回油腔,所述轴承盖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轮机中的第一节流装置通入压缩空气,一部分向大气排出,另一部分排向回油环腔;采用有一定压力的空气进行密封油气,具有方便调节负压值且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具体的是一种密封效果好且方便调节负压值的燃气轮机轴承座。
背景技术
现代燃气轮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如图1所示,一种常见的轴承座结构形式为,由第一轴承座体1、轴承盖2和第二轴承座体3组成,第一轴承座体1和轴承盖2在水平位置通过螺栓连接在一体式结构的第二轴承座体3上。轴承的进油系统同样集成在第二轴承座体3上。
为提高燃机的整体热效率,转子轴承一般采用椭圆瓦或可倾瓦轴承,由供油系统向轴供油,轴承和转子之间形成油膜,用于承受载荷同时将轴承热量带走。当滑油从轴承排出时,进入第一回油环腔6和第二油气环腔9,之后分别通过油气环腔下方设置的第一排油孔7和第二排油孔12,进入回油腔8内,输入到外部管路进入滑油箱。
由于滑油温度上升,同时由于滑油量较大,滑油流动速度高,部分滑油变成气体和雾状,同回油腔内的空气混合形成油气。因此需要在轴承腔前后设置油气密封装置,避免油气污染大气,同时减小滑油的消耗。
现有的轴承腔油气密封方式为在轴承前端面设置第一密封垫5,后端面设置第三密封垫10及第二密封垫11,依靠滑油箱内设置的油气分离装置在回油腔8内产生负压状态,因此大气中的空气将从前后的密封垫向回油腔8内流动,阻止回油环腔内的油气向外泄露。但是现有技术方案的问题在于,依赖轴承腔内的负压引导外部空气进入回油环腔,受限于滑油箱内油气分离器功率的限制,负压的压差有限,因此密封效果一般;滑油箱内的负压值无法灵活的调整,机组在偏离标况条件较大的地区,如气压较高或较低的地区运行时,需要改变腔室内和大气之间的压差,增强或者减弱油气密封的空气流量时,只能通过调整油气分离器功率实现。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且方便调节负压值的燃气轮机轴承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轴承腔油气密封方式问题在于,依赖轴承腔内的负压引导外部空气进入回油环腔,受限于滑油箱内油气分离器功率的限制,负压的压差有限,因此密封效果一般;滑油箱内的负压值无法灵活的调整,机组在偏离标况条件较大的地区,如气压较高或较低的地区运行时,需要改变腔室内和大气之间的压差,增强或者减弱油气密封的空气流量时,只能通过调整油气分离器功率实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该燃气轮机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体、轴承盖、第二轴承座体及轴;所述第一轴承座体与所述第二轴承座体连接,所述轴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体与所述第二轴承座体之间,所述轴承盖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体与所述轴之间,所述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座体及第二轴承座体之间形成油气环腔,所述第二轴承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油气环腔连通的回油腔,所述轴承盖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垫及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于所述轴承盖与所述轴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有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管一端穿设于所述轴承盖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通气道连通。
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气管与所述第一通气道之间的第一气体环腔。
其中,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垫及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密封垫设置于所述轴承盖与所述轴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垫设置有第二通气道,所述第二通气管一端穿设于所述轴承盖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通气道连通。
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所述第二通气道之间的第二气体环腔。
其中,所述第一通气管及第二通气管上均设置有节流单元。
其中,所述节流单元为流量孔板、阀门或变径管。
其中,所述第一通气管及第二通气管内通有压缩空气。
其中,所述第二轴承座体与所述轴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垫及第二密封垫。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轮机轴承座中第一轴承座体与第二轴承座体连接,轴设置于轴承座体与第二轴承座体之间,轴承盖设置于第一轴承座体与轴之间,轴分别与第一轴承座体及第二轴承座体之间形成油气环腔,第二轴承座体上设置有与油气环腔连通的回油腔,轴承盖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轮机中的第一节流装置通入压缩空气,一部分向大气排出,另一部分排向回油环腔;采用有一定压力的空气进行密封油气,密封压差相对于负压密封,可以做到更高压力的密封;具有方便调节负压值且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燃气轮机轴承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气轮机轴承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气轮机轴承座的正面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气轮机轴承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轴承座体;2:轴承盖;3:第二轴承座体;4:轴;5:第一密封垫;5a:第一气体环腔;5b:第一气体通道;5d:第一节流单元;6:第一油气环腔;7:第一排油孔;8:回油腔;9:第二油气环腔;10:第三密封垫;11:第二密封垫;11a:第二气体环腔;11b:第二气体通道;11d:第二节流单元;12:第二排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轮机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体1、轴承盖2、第二轴承座体3及轴4;所述第一轴承座体1与所述第二轴承座体3连接,所述轴4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体1与所述第二轴承座体3之间,所述轴承盖2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体1与所述轴4之间,所述轴4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座体1及第二轴承座体3之间形成油气环腔,所述第二轴承座体3上设置有与所述油气环腔连通的回油腔8,所述轴承盖2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轮机中的第一节流装置通入压缩空气,一部分向大气排出,另一部分排向回油环腔;采用有一定压力的空气进行密封油气,密封压差相对于负压密封,可以做到更高压力的密封;具有方便调节负压值且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垫5及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密封垫5设置于所述轴承盖2与所述轴4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垫5设置有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管一端穿设于所述轴承盖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通气道连通。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气管与所述第一通气道之间的第一气体环腔5a。
其中,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垫11及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密封垫11设置于所述轴承盖2与所述轴4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垫11设置有第二通气道,所述第二通气管一端穿设于所述轴承盖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通气道连通。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所述第二通气道之间的第二气体环腔11a。
为了方便调节流量,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节流装置及第二节流装置上均设置有节流单元,所述第一通气管及第二通气管上均设置有节流单元。所述第一通气管上设置有第一节流单元5d,第二通气管上设置有第二节流单元11d。设置节流单元不需要通过油气分离器就能方便的调节密封的压力和流量。所述节流单元为流量孔板、阀门或变径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及第二通气管内通有压缩空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轮机轴承座中所述第二轴承座体3与所述轴4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垫5及第二密封垫11。
本实施例中油气环腔包括第一油气环腔6及第二油气环腔9,第一油气环腔6及第二油气环腔9的下方开有回油腔8,外部压缩空气经过第一节流单元5d,进入第一气体环腔5a内,经过前转静密封的径向通道,一部分气体向前排出进入大气,一部分气体向后排出进入第一油气环腔6,经由第一排油孔7进入回油腔8。同时,外部压缩空气经过第二节流单元11d,进入第二气体环腔11a内,经过后转静密封的径向通道,一部分气体向后排出进入大气,一部分气体向前排出进入第二油气环腔9,经由第二排油孔12进入回油腔8。本实施例中外部压缩空气的来源可以是独立压缩机、也可以是压气机中间级引气、或其他来源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燃气轮机轴承座在使用过程:外部压缩空气同时经过第一节流单元5d及第二节流单元11d,进入到第一气体环腔5a及第二气体环腔11a内,经过前转静密封的径向通道,一部分气体向前排出进入大气,一部分气体向后排出进入第一油气环腔6及第二油气环腔9,分别经由第一排油孔7及第二排油孔12进入回油腔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轮机轴承座中第一轴承座体与第二轴承座体连接,轴设置于轴承座体与第二轴承座体之间,轴承盖设置于第一轴承座体与轴之间,轴分别与第一轴承座体及第二轴承座体之间形成油气环腔,第二轴承座体上设置有与油气环腔连通的回油腔,轴承盖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轮机中的第一节流装置通入压缩空气,一部分向大气排出,另一部分排向回油环腔;采用有一定压力的空气进行密封油气,密封压差相对于负压密封,可以做到更高压力的密封;具有方便调节负压值且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节流量,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节流装置上设置有节流单元。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体(1)、轴承盖(2)、第二轴承座体(3)及轴(4);所述第一轴承座体(1)与所述第二轴承座体(3)连接,所述轴(4)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体(1)与所述第二轴承座体(3)之间,所述轴承盖(2)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体(1)与所述轴(4)之间,所述轴(4)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座体(1)及第二轴承座体(3)之间形成油气环腔,所述第二轴承座体(3)上设置有与所述油气环腔连通的回油腔(8),所述轴承盖(2)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垫(5)及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密封垫(5)设置于所述轴承盖(2)与所述轴(4)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垫(5)设置有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管一端穿设于所述轴承盖(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通气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轮机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气管与所述第一通气道之间的第一气体环腔(5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轮机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垫(11)及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密封垫(11)设置于所述轴承盖(2)与所述轴(4)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垫(11)设置有第二通气道,所述第二通气管一端穿设于所述轴承盖(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通气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所述第二通气道之间的第二气体环腔(11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及第二通气管上均设置有节流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轮机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单元为流量孔板、阀门或变径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轮机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及第二通气管内通有压缩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所述的燃气轮机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体(3)与所述轴(4)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垫(5)及第二密封垫(11)。
CN201520069421.XU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 Active CN204627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9421.XU CN204627752U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9421.XU CN204627752U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7752U true CN204627752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6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69421.XU Active CN204627752U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277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5077A (zh) * 2018-11-16 2019-04-09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轴承滑油回油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5077A (zh) * 2018-11-16 2019-04-09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轴承滑油回油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7232B (zh) 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漏气流量控制系统
CN112576377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轴承封严引气结构
CN209800100U (zh) 减少滑油泄漏的密封系统
CN209129693U (zh) 一种新型润滑油站系统
CN204627752U (zh) 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
CN104989531B (zh) 一种轴承腔通风系统
CN210829503U (zh) 减少燃气轮机滑油泄漏的空气增压系统
CN102797695B (zh) 一种机械密封循环保护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01016405Y (zh) 间接作用式调压器
CN201568738U (zh) 一种膨胀机密封气回收利用装置
CN102305105B (zh) 一种螺杆膨胀机的密封结构
CN102620020B (zh) 组合流量调节阀
CN204114167U (zh) 减压阀
CN201177045Y (zh) 一种轴承内盖气封结构
CN204386882U (zh) 一种螺杆压缩机
CN204627751U (zh) 一种燃气轮机轴承座
CN203962403U (zh) 氮气回收增压螺杆压缩机
CN205858976U (zh) 水泥生产线上带有降温防漏油系统的轴承座
CN201057272Y (zh) 轴承内盖气封机构
CN105003689B (zh) 新型高压二位二通直通式机械气控阀
CN103807051A (zh)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机内工质系统
CN202301974U (zh) 一种带过滤装置的水力控制阀
CN210531151U (zh) 一种螺杆压缩机密封气平衡装置
CN219366170U (zh) 燃气轮机滑油系统
CN219299523U (zh) 罗茨风机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Electron beam welding method for bearing block of gas turb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1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Pledgee: Tsinghua Holdings Co., Ltd.

Pledgor: Beijing Huatsing Gas Turbine & IGCC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6990000853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912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Pledgee: Tsinghua Holdings Co., Ltd.

Pledgor: Beijing Huatsing Gas Turbine & IGCC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699000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