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4649U - 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4649U
CN204624649U CN201520325873.XU CN201520325873U CN204624649U CN 204624649 U CN204624649 U CN 204624649U CN 201520325873 U CN201520325873 U CN 201520325873U CN 204624649 U CN204624649 U CN 204624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roller
cross roll
group
belt conveyo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58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园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ei De P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shan Hai 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shan Hai 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shan Hai 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258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4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4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4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第二斜辊组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六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斜辊组中的斜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斜辊,所述的第一主动斜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七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中的斜辊中包括第二主动斜辊,所述的第二主动斜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八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的另一端面和第四传送带的另一端面分别同第五传送带的一端面的中部相接。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单个传送通道的功能而只能在传送过程中分别计数导致了计数的人工的增加并导致了效率低下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瓶装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已经越来越要求单位时间传输量要大,这样才能够保证需求越来越大的要求,而在这样的条件下针对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往往就需要两个由传送带、网带等传送设备构成的传送通道来进行传送,这样并行传送速度会很快,但是在输送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统一计数之类的需要单个传送通道的过程,而现在两个由传送带、网带等传送设备构成的传送通道无法实现单个传送通道的功能,这样就只能在传送过程中分别计数,导致了计数的设备或者人工的增加并导致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相互平行并且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分别套绕在第一转辊组和第二转辊组上,所述的第一转辊组和第二转辊组均各自由若干横向水平方向分布的转辊构成,所述的第一转辊组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辊组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转辊和第二主动转辊,所述的第一主动转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转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第三主动辊和第四主动辊,所述的第三主动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三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四主动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四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的一端和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分别同第一网带的一端和第二网带的一端相接,所述的第一网带和第二网带相互平行并且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网带和第二网带分别套绕在第三转辊组和第四转辊组上,所述的第三转辊组和第四转辊组均各自由若干横向水平方向分布的转辊构成,所述的第三转辊组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三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四转辊组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四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三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有第五主动转辊,所述的第五主动转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五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四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第六主动辊,所述的第六主动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六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一网带的另一端和第二网带的另一端分别同第三传送带的一端面的后部和第四传送带的一端面的前部相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分别套绕在第一斜辊组和第二斜辊组上,所述的第一斜辊组和第二斜辊组均各自由若干沿着自右向左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构成,所述的第一斜辊组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五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六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斜辊组中的斜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斜辊,所述的第一主动斜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七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中的斜辊中包括第二主动斜辊,所述的第二主动斜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八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的另一端面和第四传送带的另一端面分别同第五传送带的的一端面的中部相接。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单个传送通道的功能而只能在传送过程中分别计数导致了计数的人工或者设备的增加并导致了效率低下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相互平行并且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分别套绕在第一转辊组3和第二转辊组4上,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和第二转辊组4均各自由若干横向水平方向分布的转辊构成,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一支架7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辊组4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二支架8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中的转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转辊5和第二主动转辊6,所述的第一主动转辊5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一电机9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转辊6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二电机10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第三主动辊11和第四主动辊12,所述的第三主动辊11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三电机13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四主动辊12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四电机14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的一端和第二传送带2的一端分别同第一网带15的一端和第二网带16的一端相接,所述的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6相互平行并且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6分别套绕在第三转辊组17和第四转辊组18上,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和第四转辊组18均各自由若干横向水平方向分布的转辊构成,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三支架19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四转辊组18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四支架20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中的转辊中包括有第五主动转辊21,所述的第五主动转辊21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五电机22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四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第六主动辊23,所述的第六主动辊23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六电机24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一网带15的另一端和第二网带16的另一端分别同第三传送带25的一端面的后部和第四传送带26的一端面的前部相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25和第四传送带26分别套绕在第一斜辊组27和第二斜辊组28上,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和第二斜辊组28分别由若干沿着自左向右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和若干沿着自右向左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构成,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五支架29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28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六支架30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中的斜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斜辊31,所述的第一主动斜辊31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七电机32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28中的斜辊中包括第二主动斜辊33,所述的第二主动斜辊33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八电机34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25的另一端面和第四传送带26的另一端面分别同第五传送带35的一端面的中部相接。
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中的转辊和第二转辊组4中的转辊均为不锈钢材料。
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中的转辊和第四转辊组18中的转辊均为不锈钢材料。
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中的斜辊和第二斜辊组28中的斜辊均为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相互平行并且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分别套绕在第一转辊组3和第二转辊组4上,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和第二转辊组4均各自由若干横向水平方向分布的转辊构成,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一支架7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辊组4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二支架8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中的转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转辊5和第二主动转辊6,所述的第一主动转辊5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一电机9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转辊6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二电机10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第三主动辊11和第四主动辊12,所述的第三主动辊11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三电机13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四主动辊12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四电机14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的一端和第二传送带2的一端分别同第一网带15的一端和第二网带16的一端相接,所述的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6相互平行并且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6分别套绕在第三转辊组17和第四转辊组18上,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和第四转辊组18均各自由若干横向水平方向分布的转辊构成,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三支架19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四转辊组18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四支架20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中的转辊中包括有第五主动转辊21,所述的第五主动转辊21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五电机22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四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第六主动辊23,所述的第六主动辊23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六电机24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一网带15的另一端和第二网带16的另一端分别同第三传送带25的一端面的后部和第四传送带26的一端面的前部相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25和第四传送带2分别套绕在第一斜辊组27和第二斜辊组28上,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和第二斜辊组28均各自由若干沿着自右向左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构成,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五支架29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28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六支架30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中的斜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斜辊31,所述的第一主动斜辊31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七电机32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28中的斜辊中包括第二主动斜辊33,所述的第二主动斜辊33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八电机34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25的另一端面和第四传送带26的另一端面分别同第五传送带35的一端面的中部相接。这样就能够在传输瓶子时,开启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第三电机13和四电机14就可以牵动第一转辊组3和第二转辊组4转动,同时就能分别带动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把瓶子分别传递到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6,然后开启第五电机22和第六电机24分别启动第三转辊组17和第四转辊组18转动,这样就能分别带动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6分别传输瓶子到第三传送带25的一端面的后部和第四传送带26的一端面的前部,这样启动第七电机32和第八电机34来带动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和第二斜辊组28转动,这样第一斜辊组27中的自左向右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和第二斜辊组28中的自右向左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就会让传输过来的瓶子分别沿着从后往前和从前往后的方向移动,这是由于对应的斜辊的分布在传输瓶子时会在旋转方向上产生一个切向力,这个切向力就会使得第一斜辊组27中的自左向右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和第二斜辊组28中的自右向左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对所传输的瓶子在该切向力作用方向的引导下分别沿着从后往前和从前往后的方向移动,由此就能结合这种在传递过程中所传输的瓶子向中间移动的轨迹,把所述的第三传送带25和第四传送带26所传输的瓶子传送到第五传送带35的一端面的中部,这样就从两个通道的传输瓶子统一到了一个传输通道,这样就能在第五传送带上统一计数,导致了计数的设备或者人工的降低并导致了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相互平行并且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分别套绕在第一转辊组3和第二转辊组4上,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和第二转辊组4均各自由若干横向水平方向分布的转辊构成,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一支架7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辊组4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二支架8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中的转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转辊5和第二主动转辊6,所述的第一主动转辊5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一电机9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转辊6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二电机10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第三主动辊11和第四主动辊12,所述的第三主动辊11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三电机13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四主动辊12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四电机14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的一端和第二传送带2的一端分别同第一网带15的一端和第二网带16的一端相接,所述的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6相互平行并且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6分别套绕在第三转辊组17和第四转辊组18上,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和第四转辊组18均各自由若干横向水平方向分布的转辊构成,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三支架19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四转辊组18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四支架20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中的转辊中包括有第五主动转辊21,所述的第五主动转辊21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五电机22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四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第六主动辊23,所述的第六主动辊23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六电机24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一网带15的另一端和第二网带16的另一端分别同第三传送带25的一端面的后部和第四传送带26的一端面的前部相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25和第四传送带26分别套绕在第一斜辊组27和第二斜辊组28上,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和第二斜辊组28分别由若干沿着自左向右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和若干沿着自右向左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构成,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五支架29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28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六支架30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中的斜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斜辊31,所述的第一主动斜辊31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七电机32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28中的斜辊中包括第二主动斜辊33,所述的第二主动斜辊33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八电机34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25的另一端面和第四传送带26的另一端面分别同第五传送带35的一端面的中部相接。所述的第一转辊组3中的转辊和第二转辊组4中的转辊均为不锈钢材料。所述的第三转辊组17中的转辊和第四转辊组18中的转辊均为不锈钢材料。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中的斜辊和第二斜辊组28中的斜辊均为不锈钢材料。不锈钢材料抗腐蚀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的工作原理为在传输瓶子时,开启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第三电机13和四电机14就可以牵动第一转辊组3和第二转辊组4转动,同时就能分别带动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把瓶子分别传递到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6,然后开启第五电机22和第六电机24分别启动第三转辊组17和第四转辊组18转动,这样就能分别带动第一网带15和第二网带16分别传输瓶子到第三传送带25的一端面的后部和第四传送带26的一端面的前部,这样启动第七电机32和第八电机34来带动所述的第一斜辊组27和第二斜辊组28转动,这样第一斜辊组27中的自左向右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和第二斜辊组28中的自右向左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就会让传输过来的瓶子分别沿着从后往前和从前往后的方向移动,这是由于对应的斜辊的分布在传输瓶子时会在旋转方向上产生一个切向力,这个切向力就会使得第一斜辊组27中的自左向右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和第二斜辊组28中的自右向左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对所传输的瓶子在该切向力作用方向的引导下分别沿着从后往前和从前往后的方向移动,由此就能结合这种在传递过程中所传输的瓶子向中间移动的轨迹,把所述的第三传送带25和第四传送带26所传输的瓶子传送到第五传送带35的一端面的中部,这样就从两个通道的传输瓶子统一到了一个传输通道,这样就能在第五传送带上统一计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相互平行并且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分别套绕在第一转辊组和第二转辊组上,所述的第一转辊组和第二转辊组均各自由若干横向水平方向分布的转辊构成,所述的第一转辊组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辊组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转辊和第二主动转辊,所述的第一主动转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转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第三主动辊和第四主动辊,所述的第三主动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三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四主动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四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的一端和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分别同第一网带的一端和第二网带的一端相接,所述的第一网带和第二网带相互平行并且长度一致,所述的第一网带和第二网带分别套绕在第三转辊组和第四转辊组上,所述的第三转辊组和第四转辊组均各自由若干横向水平方向分布的转辊构成,所述的第三转辊组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三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四转辊组中的转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四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三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有第五主动转辊,所述的第五主动转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五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四转辊组中的转辊中包括第六主动辊,所述的第六主动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六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一网带的另一端和第二网带的另一端分别同第三传送带的一端面的后部和第四传送带的一端面的前部相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分别套绕在第一斜辊组和第二斜辊组上,所述的第一斜辊组和第二斜辊组均各自由若干沿着自右向左方向倾斜分布的斜辊构成,所述的第一斜辊组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五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中的斜辊各自分别同安装在第六支架上的轴承相连接,另外所述的第一斜辊组中的斜辊中包括有第一主动斜辊,所述的第一主动斜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七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二斜辊组中的斜辊中包括第二主动斜辊,所述的第二主动斜辊的一端穿过与之相连接的一个轴承来通过联轴器同第八电机的电机轴相轴连接,所述的第三传送带的另一端面和第四传送带的另一端面分别同第五传送带的的一端面的中部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辊组中的转辊和第二转辊组中的转辊均为不锈钢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转辊组中的转辊和第四转辊组中的转辊均为不锈钢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斜辊组中的斜辊和第二斜辊组中的斜辊均为不锈钢材料。
CN201520325873.XU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Active CN204624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5873.XU CN204624649U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5873.XU CN204624649U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4649U true CN204624649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3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5873.XU Active CN204624649U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246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1467A (zh) * 2018-07-18 2018-11-23 江苏思派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联瓶输送转向机构
CN112584969A (zh) * 2018-03-29 2021-03-30 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作业系统以及作业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4969A (zh) * 2018-03-29 2021-03-30 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作业系统以及作业方法
CN112584969B (zh) * 2018-03-29 2022-11-29 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作业系统以及作业方法
CN108861467A (zh) * 2018-07-18 2018-11-23 江苏思派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联瓶输送转向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24649U (zh) 一种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CN201144109Y (zh) 一种锥棒辊动式转弯机
CN206288640U (zh) 一种大流量成箱物料输送装置
CN204264967U (zh) 一种用于物流自动化系统中的分流装置
CN204643110U (zh) 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一转二通道输送装置
CN203393022U (zh) 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线冷端的转弯辊道
CN109319415B (zh) 一种防磨损的hdpe给水管输送装置
CN204056981U (zh) 钢管提升装置
CN204695091U (zh) 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自动调整输送系统
CN204713957U (zh) 一种双驱动皮带输送机
CN202486871U (zh) 硬币翻面输送装置
CN206288652U (zh) 一种用于烟箱输送的加速合流装置
CN207482784U (zh) 一种物料输送机
CN205294178U (zh) 一种光面球形分流机
CN203392324U (zh) 一种物料传送装置
CN202985371U (zh) 一种抛丸清理机用新型匀速传送轨道
CN204624650U (zh) 传输量为八万瓶每小时的瓶装生产线通道转换输送装置
CN204549141U (zh) 一种悬臂式输送辊
CN203439581U (zh) 一种传送带间的连接组件
CN204625145U (zh) 一种传输量为12万罐每小时的灌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CN216836224U (zh) 一种用于物流物品使用的可升降物流装置
CN207450928U (zh) 一种用于皮带传输机的传动机构
CN207450879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
CN202743884U (zh) 一种带有斜角的传送装置
CN203982407U (zh) 发卡机及发卡机同步传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12

Address after: 315700 No. 16, Ying Yu Road, Chengdong Industrial Park, Xiangshan County,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Ningbo Wei De P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700 No. 93 Tianan Road, Dancheng, Xiangshan,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XIANGSHAN HAI 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