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2198U - 一种省力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省力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2198U
CN204592198U CN201520271470.1U CN201520271470U CN204592198U CN 204592198 U CN204592198 U CN 204592198U CN 201520271470 U CN201520271470 U CN 201520271470U CN 204592198 U CN204592198 U CN 204592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tary pinion
pinion circle
wheels
circle
fulc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14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宏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2714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2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2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219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省力轮,属于机械传动装置领域,包括行星齿轮圈,分力元件和支点轮;所述分力元件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点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内壁上,所述支点轮可活动地支撑在所述分力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内壁之间,本技术方案利用杠杆省力原理,只需要给所述行星齿轮圈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就能在所述支点轮处输出很大的力,达到了省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省力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省力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传动装置虽然帮助实际生产生活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能够省力的装置却很少,本技术方案将杠杆变形为齿轮,利用杠杆原理达到省力的目的,进一步优化了现有的传动装置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轮,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省力轮,包括行星齿轮圈、分力元件、连接臂和支点轮;所述分力元件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点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内壁上;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分力元件连接,用于在省力轮工作中使所述分力元件相对所述行星齿轮圈的中心保持不动,所述支点轮可活动地支撑在所述分力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内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过程是这样的:所述行星齿轮圈受驱动作滚动运动,带动所述支点轮一起运动,所述支点轮的前进方向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前进方向一致。
根据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原理,当动滑轮的中心和重物的作用点重合时,拉力大小为重物重力的一半;绳索与动滑轮两侧的接触点分别为支点和拉力作用点,我们假设重物的作用点能始终处于水平方向以及支点和拉力作用点固定不动,当重物的作用点水平移动,逐渐远离动滑轮的中心和拉力作用点时,根据杠杆原理,相当于重物重力力臂减小了,重物重力不变,力矩减小,而拉力力臂未变,则拉力将减小,因此得出当重物作用点逐渐靠近支点的过程中,拉力将逐渐减小,当重物作用点与支点重合时,拉力为零,这是理想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则是对以上原理的进一步演变,动滑轮演变为所述行星齿轮圈,拉力演变为驱动所述行星齿轮圈转动的驱动力,拉力作用点则演变为驱动力对所述行星齿轮圈的作用点,支点演变为所述行星齿轮圈作滚动运动时与所作用的对象之间的接触点,重物重力则演变为所述支点轮对所述行星齿轮圈前行所造成的阻力;根据以上的原理,所述支点轮越靠近所述接触点,所述驱动力就越小,就越省力。
所述行星齿轮圈作滚动运动时与所作用的对象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且所述行星齿轮圈不会相对所述作用对象滑动;所述分力元件则是用于限制所述支点轮的运动轨迹,使所述支点轮始终靠近所述接触点,所述连接臂则作用于所述分力元件,使所述分力元件能够作用于所述支点轮,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分力元件是旋转连接,旋转连接的时候,所述分力元件始终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内臂滑动或者滚动连接;所述支点轮是动力输出端,用于带动其他机构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心轴、太阳齿轮、主动内齿圈、伸缩杆和从动轴;所述太阳齿轮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主动内齿圈环绕所述中心轴,所述行星齿轮圈分别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主动内齿圈啮合;所述连接臂一端与所述中心轴旋转连接;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支点轮连接。
根据上述的原理,所述主动内齿圈对所述行星齿轮圈的作用力相当于所述拉力,所述主动内齿圈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啮合点相当于所述拉力作用点,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咬合点相当于所述支点,所述支点轮对所述行星齿轮圈的阻力相当于重物重力,则所述支点轮越靠近所述咬合点,所述驱动力越小,就越省力。
实际运动过程是这样的:所述主动内齿圈转动,驱动所述行星内齿圈自转和沿所述太阳齿轮公转,所述行星内齿圈转动带动所述支点轮绕所述中心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进而将动力输送出去,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分力元件配合以使所述支点轮始终靠近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行星内齿圈的咬合点。
所述连接臂和所述伸缩杆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所述连接臂分为第一水平端和第一垂直端,所述第一水平端旋转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第一垂直端与所述分力元件连接;这样在省力轮工作中,所述分力元件相对所述行星齿轮圈的中心保持不动,从而使得所述支点轮始终靠近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行星内齿圈的咬合点,所述伸缩杆分为第二水平端和第二垂直端,所述第二水平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二垂直端与所述支点轮旋转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伸缩杆是可伸缩的,伸缩方向为所述支点轮绕所述中心轴转动时远离所述中心轴的运动趋势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分力元件为分力杆,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分力杆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点轮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和所述分力杆之间且靠近所述太阳齿轮。
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分力杆与所述连接臂一起作用,将所述支点轮的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所述支点轮越靠近所述主动内齿圈和所述太阳齿轮的咬合点,就越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分力元件为缺口圆形盘,所述缺口圆形盘侧壁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点轮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和所述缺口圆形盘之间且靠近所述太阳齿轮。
所述缺口圆形盘的作用同上,由于所述缺口圆形盘侧壁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内壁滑动连接,所以所述缺口圆形盘与所述行星齿轮圈之间的间隙是固定的,能长期地保持所述支点轮靠近所述咬合点,达到省力的目的。
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轴、固定轴;所述分力元件为分力杆;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同轴地相固定;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外侧;所述连接臂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通孔可转动地套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连接臂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轴上,另一端与所述分力杆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点轮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和所述分力杆之间。
所述旋转轴提供所述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相当于所述拉力,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连接点相当于所述拉力作用点,所述行星齿轮圈与地面的接触点相当于支点,所述支点轮对所述行星齿轮圈的阻力相当于所述重物重力,因此所述支点轮越靠近所述行星齿轮圈与地面的接触点,就越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过程是这样的:所述旋转轴转动,带动所述行星齿轮圈也跟着转动,所述行星齿轮圈滚动前行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支点轮前进,所述支点轮将动力输出,带动外部机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点轮呈圆柱状。
所述支点轮可活动地支撑在所述分力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内壁之间,所述支点轮沿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内壁滑动或者滚动,因此所述支点轮采用圆柱状是与本身的运动轨迹以及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匹配关系决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分力杆与所述支点轮滑动接触的一侧呈曲面。
所述支点轮在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内壁和所述分力杆之间滚动,与所述分力杆之间是滚动连接,所述分力杆在两者的滚动面上采用曲面,是为了与所述支点轮的圆柱状相匹配。同时,在理想状态下,所述分力杆垂直于所述咬合点与所述行星齿轮圈中心点的连线,由于工艺精准度的偏差,导致分力杆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倾斜,从而会使所述支点轮作用在行星齿轮圈上的力发生变化,其于上述情况的需要,所述分力杆的侧面呈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均设有滑轮。
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内壁上,为了减小滑动所受的阻力,在所述分力杆的两端设置滑轮,能够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主动轴和支架,所述主动内齿圈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绕所述中心轴转动。
由于所述主动内齿圈为圆形,而所述主动轴是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内齿圈转动的,因此所述主动轴应该安装在所述主动内齿圈表面,而不是侧壁外侧,为了安装方便,在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主动内齿圈之间固定连接支架,所述主动轴转动的时候带动所述支架转动,所述支架再带动所述主动内齿圈转动。优选地,所述支架的形状呈圆盘形,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与所述主动内齿圈的侧壁刚好重合,能够有效的将所述主动轴的力传递给所述主动内齿圈。
一种省力轮,包括中心轴、太阳齿轮、主动内齿圈、行星齿轮圈、圆盘、分力杆、从动臂和从动轴;所述太阳齿轮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主动内齿圈环绕所述中心轴,所述行星齿轮圈分别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主动内齿圈啮合;所述圆盘固定于所述行星齿轮圈上,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盘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臂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轴上,一端与所述分力杆的中间部位旋转连接。
根据上述的原理,所述主动内齿圈对所述行星齿轮圈的作用力相当于所述拉力,所述主动内齿圈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啮合点相当于所述拉力作用点,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咬合点相当于所述支点,所述分力杆对所述行星齿轮圈的阻力相当于重物重力,则所述分力杆越靠近所述咬合点,所述驱动力越小,就越省力。
实际运动过程是这样的:所述主动内齿圈转动,驱动所述行星内齿圈自转和沿所述太阳齿轮公转,所述行星内齿圈转动带动所述分力杆绕所述中心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进而将动力输送出去。
采用这种方式,所述圆盘可以使所述分力杆更加靠近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行星齿轮的咬合点,比如当所述圆盘的直径大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直径时,所述分力杆可以无限趋近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行星齿轮的咬合点,省力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杠杆原理,将动滑轮演变为齿轮组,实际使用该实用新型的时候,只需要给所述行星齿轮圈施加一个很小的驱动力就能在所述支点轮处输出很大的力,从而带动外部机构运动,达到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省力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省力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省力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省力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省力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省力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省力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省力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行星齿轮圈101;支架102;支点轮103;中心轴104;太阳齿轮105;主动内齿圈106;连接臂107;伸缩杆108;从动轴109;分力杆200;缺口圆形盘201;旋转轴202;固定轴203;滑轮204;主动轴205;圆盘206;从动臂207。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机械传动装置虽然帮助实际生产生活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能够省力的装置却很少,本技术方案将杠杆变形为齿轮,只需要给所述行星齿轮圈101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就能在所述支点轮103处输出很大的力,达到了省力的效果,进一步优化了现有的传动装置系统。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4,
本省力轮,包括行星齿轮圈101、分力元件、连接臂107和支点轮103;所述分力元件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点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内壁上;所述连接臂107与所述分力元件连接,用于在省力轮工作中使所述分力元件相对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中心保持不动,所述支点轮103可活动地支撑在所述分力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内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过程是这样的: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受驱动作滚动运动,带动所述支点轮103一起运动,所述支点轮103的前进方向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前进方向一致。
根据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原理,当动滑轮的中心和重物的作用点重合时,拉力大小为重物重力的一半;绳索与动滑轮两侧的接触点分别为支点和拉力作用点,我们假设重物的作用点能始终处于水平方向以及支点和拉力作用点固定不动,当重物的作用点水平移动,逐渐远离动滑轮的中心和拉力作用点时,根据杠杆原理,相当于重物重力力臂减小了,重物重力不变,力矩减小,而拉力力臂未变,则拉力将减小,因此得出当重物作用点逐渐靠近支点的过程中,拉力将逐渐减小,当重物作用点与支点重合时,拉力为零,这是理想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则是对以上原理的进一步演变,动滑轮演变为所述行星齿轮圈101,拉力演变为驱动所述行星齿轮圈101转动的驱动力,拉力作用点则演变为驱动力对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作用点,支点演变为所述行星齿轮圈101作滚动运动时与所作用的对象之间的接触点,重物重力则演变为所述支点轮103对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前行所造成的阻力;根据以上的原理,所述支点轮103越靠近所述接触点,所述驱动力就越小,就越省力。
所述行星齿轮圈101作滚动运动时与所作用的对象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且所述行星齿轮圈101不会相对所述作用对象滑动;所述分力元件则是用于限制所述支点轮103的运动轨迹,使所述支点轮103始终靠近所述接触点,所述连接臂107则作用于所述分力元件,使所述分力元件能够作用于所述支点轮103,所述连接臂107与所述分力元件的连接是旋转连接,旋转连接的时候,所述分力元件始终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内臂滑动或者滚动连接;所述支点轮103是动力输出端,用于带动其他机构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省力轮还包括中心轴104、太阳齿轮105、主动内齿圈106、伸缩杆108和从动轴109;所述太阳齿轮105固定于所述中心轴104上,所述主动内齿圈106环绕所述中心轴104,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分别与所述太阳齿轮105和所述主动内齿圈106啮合;所述连接臂107一端与所述中心轴104旋转连接;所述伸缩杆108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轴109上,另一端与所述支点轮103连接。
根据上述的原理,所述主动内齿圈106对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作用力相当于所述拉力,所述主动内齿圈106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啮合点相当于所述拉力作用点,所述太阳齿轮105和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咬合点相当于所述支点,所述支点轮103对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阻力相当于重物重力,则所述支点轮103越靠近所述咬合点,所述驱动力越小,就越省力。
实际运动过程是这样的:所述主动内齿圈106转动,驱动所述行星内齿圈自转和沿所述太阳齿轮105公转,所述行星内齿圈转动带动所述支点轮103绕所述中心轴10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轴109转动,进而将动力输送出去,所述连接臂107与所述分力元件配合以使所述支点轮103始终靠近所述太阳齿轮105和所述行星内齿圈的咬合点。
所述连接臂和所述伸缩杆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所述连接臂107分为第一水平端和第一垂直端,所述第一水平端旋转连接于所述中心轴104上,所述第一垂直端与所述分力元件连接;这样在省力轮工作中,所述分力元件相对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中心保持不动,从而使得所述支点轮103始终靠近所述太阳齿轮105和所述行星内齿圈的咬合点,所述伸缩杆108分为第二水平端和第二垂直端,所述第二水平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轴109上,所述第二垂直端与所述支点轮103旋转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伸缩杆108是可伸缩的,伸缩方向为所述支点轮103绕所述中心轴104转动时远离所述中心轴104的运动趋势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轴109旋转连接于所述中心轴104上。
所述支点轮103被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带动绕所述中心轴104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支点轮103做圆周运动,所述从动轴109旋转连接于所述中心轴104上,所述支点轮103能够带动所述从动轴109绕所述中心轴104转动,从而将动力通过所述从动轴109很顺利地输出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力元件为分力杆200,所述连接臂107与所述分力杆200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分力杆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点轮103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和所述分力杆200之间且靠近所述太阳齿轮105。
所述分力杆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分力杆200与所述连接臂107一起作用,将所述支点轮103的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所述支点轮103越靠近所述主动内齿圈106和所述太阳齿轮105的咬合点,就越省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力杆200与所述支点轮103滑动接触的一侧呈曲面。
所述支点轮103在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内壁和所述分力杆200之间滚动,与所述分力杆200之间是滚动连接,所述分力杆200在两者的滚动面上采用曲面,是为了与所述支点轮103的圆柱状相匹配。同时,在理想状态下,所述分力杆200垂直于所述咬合点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中心点的连线,由于工艺精准度的偏差,导致分力杆200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倾斜,从而会使所述支点轮103作用在行星齿轮圈101上的力发生变化,其于上述情况的需要,所述分力杆200的侧面呈曲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力杆200的两端均设有滑轮204。
所述分力杆200的两端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内壁上,为了减小滑动所受的阻力,在所述分力杆200的两端设置滑轮204,能够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实施例2,参照图5至图6,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力元件为缺口圆形盘201,所述缺口圆形盘201侧壁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点轮103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和所述缺口圆形盘201之间且靠近所述太阳齿轮105。
所述缺口圆形盘201的作用同上,由于所述缺口圆形盘201侧壁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内壁滑动连接,所以所述缺口圆形盘201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之间的间隙是固定的,能长期地保持所述支点轮103靠近所述咬合点,达到省力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点轮103呈圆柱状。
所述支点轮103可活动地支撑在所述分力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内壁之间,所述支点轮103沿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内壁滑动或者滚动,因此所述支点轮103采用圆柱状是与本身的运动轨迹以及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匹配关系决定的。
本实施例中的省力轮,还包括主动轴205和支架102,所述主动内齿圈106通过所述支架102与所述主动轴205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205绕所述中心轴104转动。
由于所述主动内齿圈106为圆形,而所述主动轴205是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内齿圈106转动的,因此所述主动轴205应该安装在所述主动内齿圈106表面,而不是侧壁外侧,为了安装方便,在所述主动轴205和所述主动内齿圈106之间固定连接支架102,所述主动轴205转动的时候带动所述支架102转动,所述支架102再带动所述主动内齿圈106转动。优选地,所述支架102的形状呈圆盘形,所述支架102的外侧壁与所述主动内齿圈106的侧壁刚好重合,能够有效的将所述主动轴205的力传递给所述主动内齿圈106。
实施例3,参照图7,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轴202、固定轴203;所述分力元件为分力杆200;所述旋转轴202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同轴地相固定;所述固定轴203位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外侧;所述连接臂107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臂107通过所述通孔可转动地套在所述旋转轴202上,所述连接臂107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轴203上,另一端与所述分力杆200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分力杆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点轮103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和所述分力杆200之间。
所述旋转轴202提供所述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相当于所述拉力,所述旋转轴202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连接点相当于所述拉力作用点,所述行星齿轮圈101与地面的接触点相当于支点,所述支点轮103对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阻力相当于所述重物重力,因此所述支点轮103越靠近所述行星齿轮圈101与地面的接触点,就越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过程是这样的:所述旋转轴202转动,带动所述行星齿轮圈101也跟着转动,所述行星齿轮圈101滚动前行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支点轮103前进,所述支点轮103将动力输出,带动外部机构运动。
实施例4,参照图8,
在本实施例中,省力轮包括中心轴104、太阳齿轮105、主动内齿圈106、行星齿轮圈101、圆盘206、分力杆200、从动臂207和从动轴109;所述太阳齿轮105固定于所述中心轴104上,所述主动内齿圈106环绕所述中心轴104,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分别与所述太阳齿轮105和所述主动内齿圈106啮合;所述圆盘206固定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上,所述分力杆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盘20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臂207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轴109上,一端与所述分力杆200的中间部位旋转连接。
根据上述的原理,所述主动内齿圈106对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作用力相当于所述拉力,所述主动内齿圈106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啮合点相当于所述拉力作用点,所述太阳齿轮105和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咬合点相当于所述支点,所述分力杆200对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阻力相当于重物重力,则所述分力杆200越靠近所述咬合点,所述驱动力越小,就越省力。
实际运动过程是这样的:所述主动内齿圈106转动,驱动所述行星内齿圈自转和沿所述太阳齿轮105公转,所述行星内齿圈转动带动所述分力杆200绕所述中心轴10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从动轴109转动,进而将动力输送出去。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从动轴109旋转连接于所述中心轴104上。所述分力杆200被所述行星齿轮圈101带动绕所述中心轴104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分力杆200做圆周运动,所述从动轴109旋转连接于所述中心轴104上,所述分力杆200能够带动所述从动轴109绕所述中心轴104转动,从而将动力通过所述从动轴109很顺利地输出去。
优选地,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均设有滑轮204。
所述分力杆200的两端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圆盘206的内壁上,为了减小滑动所受的阻力,在所述分力杆200的两端设置滑轮204,能够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为了驱动所述主动内齿圈106,本实施例中,本省力轮还包括主动轴205和支架102,所述主动内齿圈106通过所述支架102与所述主动轴205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205绕所述中心轴104转动。
由于所述主动内齿圈106为圆形,而所述主动轴205是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内齿圈106转动的,因此所述主动轴205应该安装在所述主动内齿圈106表面,而不是侧壁外侧,为了安装方便,在所述主动轴205和所述主动内齿圈106之间固定连接支架102,所述主动轴205转动的时候带动所述支架102转动,所述支架102再带动所述主动内齿圈106转动。优选地,所述支架102的形状呈圆盘206形,所述支架102的外侧壁与所述主动内齿圈106的侧壁刚好重合,能够有效的将所述主动轴205的力传递给所述主动内齿圈106。
采用这种方式,所述圆盘206可以使所述分力杆200更加靠近所述太阳齿轮105和所述行星齿轮的咬合点,比如当所述圆盘206的直径大于所述行星齿轮圈101的直径时,所述分力杆200可以无限趋近所述太阳齿轮105和所述行星齿轮的咬合点,省力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杠杆原理,将动滑轮演变为齿轮组,实际使用该实用新型的时候,只需要给所述行星齿轮圈101施加一个很小的驱动力就能在所述支点轮103处输出很大的力,从而带动外部机构运动,达到省力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省力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星齿轮圈、分力元件、连接臂和支点轮;所述分力元件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点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内壁上;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分力元件连接,用于在省力轮工作中使所述分力元件相对所述行星齿轮圈的中心保持不动,所述支点轮可活动地支撑在所述分力元件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力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轴、太阳齿轮、主动内齿圈、伸缩杆和从动轴;所述太阳齿轮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主动内齿圈环绕所述中心轴,所述行星齿轮圈分别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主动内齿圈啮合;所述连接臂一端与所述中心轴旋转连接;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轴上,另一端与所述支点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省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力元件为分力杆,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分力杆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点轮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和所述分力杆之间且靠近所述太阳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省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力元件为缺口圆形盘,所述缺口圆形盘侧壁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点轮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和所述缺口圆形盘之间且靠近所述太阳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力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轴、固定轴;所述分力元件为分力杆;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同轴地相固定;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行星齿轮圈的外侧;所述连接臂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通孔可转动地套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连接臂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轴上,另一端与所述分力杆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圈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点轮支撑于所述行星齿轮圈和所述分力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轮呈圆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5所述的一种省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力杆与所述支点轮滑动接触的一侧呈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5所述的一种省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均设有滑轮。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省力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轴和支架,所述主动内齿圈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绕所述中心轴转动。
10.一种省力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太阳齿轮、主动内齿圈、行星齿轮圈、圆盘、分力杆、从动臂和从动轴;所述太阳齿轮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主动内齿圈环绕所述中心轴,所述行星齿轮圈分别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主动内齿圈啮合;所述圆盘固定于所述行星齿轮圈上,所述分力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盘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臂一端固定于所述从动轴上,一端与所述分力杆的中间部位旋转连接。
CN201520271470.1U 2015-04-29 2015-04-29 一种省力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92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1470.1U CN204592198U (zh) 2015-04-29 2015-04-29 一种省力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1470.1U CN204592198U (zh) 2015-04-29 2015-04-29 一种省力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2198U true CN204592198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8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1470.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92198U (zh) 2015-04-29 2015-04-29 一种省力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21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3792A (zh) * 2015-04-29 2015-07-08 陈宏才 一种省力轮
CN105538091A (zh) * 2015-12-03 2016-05-04 安徽普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盘磨削用驱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3792A (zh) * 2015-04-29 2015-07-08 陈宏才 一种省力轮
CN105538091A (zh) * 2015-12-03 2016-05-04 安徽普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盘磨削用驱动装置
CN105538091B (zh) * 2015-12-03 2018-03-30 安徽普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盘磨削用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2198U (zh) 一种省力轮
CN104763792A (zh) 一种省力轮
CN105799737B (zh) 单轨道岔梁驱动装置
CN104958908B (zh) 一种自动绕障小车
CN204265262U (zh) 一种行走地梁及使用该行走地梁的行走机构、起重机
CN206353750U (zh) 一种链条式直线电机磁轨及直线电机
CN204432820U (zh) 用于原地快速转弯的全向运动机
CN103658270A (zh) 分层辊轮
CN206492798U (zh) 一种铜线拉伸机用的放线装置
CN202918752U (zh) 半自动烟苗剪叶消毒机转向机构
CN204900729U (zh) 一种省力轮
CN204416987U (zh) 一种起重机用可转动滑轮
CN203939344U (zh) 智能电动门的转动开启装置
CN206738502U (zh) 一种传动机构
CN204312642U (zh) 一种摩擦式无级变速装置
CN203459744U (zh) 大直径钢管转动切割机
CN208964247U (zh) 一种电动铲运机卷缆间隙控制装置
CN202245571U (zh) 卷纸放卷的传动装置
CN205013201U (zh) 双向旋转轴风动机功率增强装置
CN206111970U (zh) 一种驱动机构
CN203754153U (zh) 落地式电缆收放线装置
CN204114051U (zh) 一种齿轮变速装置
CN212074195U (zh) 一种放大传输功率的离合装置
CN204431240U (zh) 具有原地快速转弯功能的全向运动机器人
CN216889527U (zh) 一种自调整的线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