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78288U - 电机内置碟刹 - Google Patents
电机内置碟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78288U CN204578288U CN201520308545.9U CN201520308545U CN204578288U CN 204578288 U CN204578288 U CN 204578288U CN 201520308545 U CN201520308545 U CN 201520308545U CN 204578288 U CN204578288 U CN 2045782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pressing plate
- main shaft
- rotor
- electric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内置碟刹,属于制动装置领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主轴、电机本体及制动装置;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及电磁装置,所述定子设于主轴上,所述转子转动连接于主轴上且位于定子的外部,所述电磁装置设于定子及转子之间;当电机本体通电后转子能够转动;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刹车片、压板、拉杆及弹性部,所述刹车片套设于主轴外部且与转子固定连接,二者能够同步转动;所述压板与刹车片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拉杆与旋转设备的刹车线相连。可应用到机动车、电动车及工业设备等旋转设备,将电机及装置制作为一体式,体积较小,刹车时更平稳,应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内置碟刹。
背景技术
制动装置用于制动旋转设备,旋转设备包括车辆及多种工业设备。
在工业设备内,存在多种旋转器件,旋转器件的制动靠的是制动装置;在机动车及非机动车里制动装置也均有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发动机技术日新月异,目前的机动车及一些电瓶车(以下统称车辆)的加速越来越快,速度也越来越快,且目前的驾驶者都喜欢追求速度,驾驶时车辆速度非常快,遇到紧急情况采集紧急刹车,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目前社会中,制动技术跟不上发动机技术的研发速度,导致车辆内的发动机比较优异而刹车装置比较落后,这种现象会导致车辆很容易加速及快速行驶,但不容易停下来,紧急制动也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这是当今社会的现状。
且现有的驱动装置及制动装置整体设计不够合理,导致体积较大,重量也较大,车辆或工业设备运行时传动效率较低,且比较浪费能源,与当今社会所宣传的节能环保主题不相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内置碟刹,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内置碟刹,应用于旋转设备,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主轴、电机本体及制动装置;
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及电磁装置,所述定子设于主轴上,所述转子转动连接于主轴上且位于定子的外部,所述电磁装置设于定子及转子之间;当电机本体通电后转子能够转动;
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刹车片、压板、拉杆及弹性部,所述刹车片套设于主轴外部且与转子固定连接,二者能够同步转动;所述压板与刹车片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拉杆与旋转设备的刹车线相连;
当转子转动时,拉动刹车线能够带动拉杆工作,进而压缩弹性部,并使压板与刹车片相抵触,使转子停止转动;松开刹车线后弹性部恢复原状,压板与刹车片分离。
这种电机内置碟刹将转动装置内置于电机本体中,使整个装置呈一体化,使其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应用到旋转设备上占据空间较小,且维修方便,维修部件体积较小,给维修商带来了便利。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刹车片接触后形成两个接触部,两个所述接触部关于刹车片的轴线对称。制动时,其接触部关于刹车片的轴线对称,使刹车片受力均匀稳定,刹车片能够平稳地停止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为空心结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主轴内的制动轴,该制动轴包括位于主轴内的第一端及位于主轴外的第二端,主轴的侧部设有关于其轴线对称的两个通孔;
所述压板为长条形,设于制动轴的第一端,压板的两端分别从两个通孔伸出,所述拉杆设于所述第二端;
拉动刹车线后制动轴与主轴产生相对运动,使压板与刹车片相抵触,压板的两端与刹车片接触形成两个所述接触部。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有两个,包括第一拉杆及第二拉杆,每一个拉杆均包括套筒,两个套筒沿制动轴的轴向相邻套设于制动轴的外部,两个套筒相邻的端面为相匹配的斜面,所述弹性部包括设于两个套筒之间的第一弹簧;拉动刹车线时可使两个套筒产生相对转动,在斜面的作用下两个拉杆在制动轴的轴线方向上相远离,使制动轴的第一端向主轴的外部运动使压板与刹车片接触,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松开刹车线后,第一弹簧复位使制动轴及两个拉杆回到初始位置,压板与刹车片分离。
进一步地,两个拉杆上均设有内径与第一弹簧的外径相匹配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拉杆的容置腔内。这样的设计使第一弹簧安装到两个拉杆上之后不会脱落,且使得第一弹簧与拉杆可拆卸连接,方便装配,方便维修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有两个,包括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对称设于刹车片的上下两侧;拉动刹车线时两个压板分别与刹车片的上下两个端面相抵触。第二压板的套筒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板相接触,在刹车制动时,拉动刹车线会带动第二压板向上运动,第一压板向下运动,分别与刹车片的两个端面压紧,两个压板同时压住刹车片,使刹车片受摩擦力更大,受力更均匀,使刹车片更容易停止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还包括设于制动轴上且位于两个压板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主轴的内部设有两个用于限制压板的凸台;拉动刹车线时第二弹簧压缩,松开刹车线时第二弹簧回弹并使两个压板与刹车片分离。
在平常状态下,第二弹簧的弹力使每一个压板分别与一个凸台相贴合;制动时,制动轴相对主轴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压板运动,压缩第二弹簧,使两个压板与刹车片贴合,完成制成。
进一步地,第二压板与制动轴固定连接,第一压板与制动轴活动连接。图5中,下方的压板即靠近制动轴的第一端的压板,这个压板通过螺纹与制动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使其能够随着制动轴同步运动,且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装配;另一个压板直接套设在制动轴上,使其能够在制动轴上上下移动,完成制动工作,且这种连接方式方便加工及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片包括片体及连接块,所述片体为环形,所述连接块环形均匀分布于片体的侧部;所述转子上设有与连接块匹配且个数一致的连接件。这种连接方式比较牢固,且加工装配均比较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的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端盖,两个端盖与主轴之间设有轴承。端盖与转子优选通过螺栓连接,使其连接稳固且方便拆卸。维修时,拆下端盖即可对内部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电机内置碟刹,可应用到机动车、电动车及工业设备等旋转设备,将电机及装置制作为一体式,体积较小,刹车时更平稳,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其中一个端盖后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转子及端盖后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转子及端盖后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转子及端盖后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转子及端盖后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电机本体后的轴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电机本体后的仰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电机本体后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去除电机本体后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中两个拉杆连接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中两个拉杆连接的侧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中两个拉杆连接的轴测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中第二拉杆的轴测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中第二拉杆的主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中第二拉杆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主轴101;电机本体102;定子103;转子104;刹车片105;第一压板106;第一拉杆107;刹车线108;制动轴109;通孔110;套筒111;第一弹簧112;容置腔113;凸台114;第二弹簧115;连接块116;连接件117;端盖118;轴承119;第二压板120;第二拉杆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图18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应用于旋转设备(包括机动车、电瓶车及工业设备等),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主轴101、电机本体102及制动装置;
电机本体102包括定子103、转子104及电磁装置,定子103设于主轴101上,转子104转动连接于主轴101上且位于定子103的外部,电磁装置设于定子103及转子104之间;当电机本体102通电后转子104能够转动;
电机是现有技术中十分常见的装置,主要有电机轴、定子及转子构成,定子上设有永磁体,转子上设有电磁线圈,或者定子上设置电磁线圈而转子上设置永磁体,通电后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与永磁体产生磁力,使得定子不转而转子旋转。电机按定子转子设置方式主要分两种,一种电机的定子设置在转子外部,电机工作时转子和电机轴同步转动;另一种电机的定子设置在转子内部,电机工作时只有转子转动。
对于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中的电机本体102,其基本结构及原理与现有技术一致,电磁装置包括永磁体及电磁线圈,在电机本体102的定子103上设有永磁体或电磁线圈,相应地在转子104上设有电磁线圈或永磁体;主轴101起到上述电机轴的作用,由于转子104设置在定子103外部,因此电机本体102工作时只有转子104旋转,而定子103和主轴101保持静止。
制动装置还包括刹车片105、压板、拉杆及弹性部,刹车片105套设于主轴101外部且与转子104固定连接,二者能够同步转动;压板与刹车片105之间存在间隙,拉杆与旋转设备的刹车线108相连;
制动装置也叫刹车装置,也是现有技术中较常见的装置,基本结构包括刹车片105、摩擦片及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与旋转设备连接,刹车片105与旋转设备的旋转部连接;制动前刹车片105随着旋转部同步转动,制动时,拉动连接装置,使摩擦片与刹车片105贴合并压紧,通过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刹车片105停止转动,进而使旋转部停止旋转,达到制动效果。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内置碟刹中的制动装置,其基本结构及基本原理与现有技术类似。电机本体102工作时,转子104转动并带动刹车片105旋转,需要制动时拉动刹车线108带动拉杆工作,进而压缩弹性部,并使压板与刹车片105相抵触,继续用力使压板与刹车片105紧密贴合,通过压板与刹车片105之间的摩擦力使刹车片105停下,完成制动。
具体地,刹车片105及压板设置在转子104的内部,使其与电机本体102一体化;此处的压板与现有技术中摩擦片的作用类似;弹性部的目的在于:制动结束后松开刹车线108,弹性部恢复原状,压板与刹车片105分离。刹车线108是现有技术中制动装置常见的部件之一,附图中已示出刹车线108。
这种电机内置碟刹将转动装置内置于电机本体102中,使整个装置呈一体化,使其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应用到旋转设备上占据空间较小,且维修方便,维修部件体积较小,给维修商带来了便利。
例如,当该电机内置碟刹应用到电动车内时,通过主轴101将装置本体固定到电动车内,通过连接部件将转子104与电动车的主动轮连接,电机本体102工作时带动主动轮旋转,使电动车行驶;拉杆与电动车的刹车线108相连,制动时,拉动刹车线108可使电动车停下来。
或者,该电机内置碟刹应用到车床等工业设备上,通过连接部件将转子104与车床的旋转轴连接,使电机本体102工作时转子104能够带动旋转轴转动;拉杆与车床的刹车线108相连,制动时,拉动刹车线108可使旋转轴停下来。
这种电机内置碟刹应用范围广,实际效果很明显,能够给工业、农林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行业带来质的飞跃。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压板与刹车片105接触后形成两个接触部,两个接触部关于刹车片105的轴线对称。
现有技术中刹车装置的摩擦片与刹车片105接触后接触面不是关于其轴线对称,导致制动时刹车片105受力不均匀,使刹车片105产生不稳定转动;开过车或坐过车的人应该都有这种感受,在刹车时总会有前后顿挫的感觉,这种现象就是由于摩擦片与刹车片105摩擦时产生的。
采用了上述设计的压板与刹车片105在制动时,其接触部关于刹车片105的轴线对称,使刹车片105受力均匀稳定,刹车片105能够平稳地停止旋转,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101为空心结构,制动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主轴101内的制动轴109,该制动轴109包括位于主轴101内的第一端及位于主轴101外的第二端,主轴101的侧部设有关于其轴线对称的两个通孔110;压板为长条形,设于制动轴109的第一端,压板的两端分别从两个通孔110伸出,拉杆设于第二端。
制动时拉动刹车线108,带动制动轴109及主轴101产生相对运动,并使压板与刹车片105相抵触,压板的两端与刹车片105接触形成两个所述接触部,继续用力使二者紧密贴合,产生较大摩擦力完成制动。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杆有两个,包括第一拉杆107及第二拉杆121,每一个拉杆均包括套筒111,两个套筒111沿制动轴109的轴向相邻套设于制动轴109的外部,两个套筒111相邻的端面为相匹配的斜面,弹性部包括设于两个套筒111之间的第一弹簧112;拉动刹车线108时可使两个套筒111产生相对转动,在斜面的作用下两个拉杆在制动轴109的轴线方向上相远离,使制动轴109的第一端向主轴101的外部运动使压板与刹车片接触,并压缩第一弹簧112;松开刹车线108后,第一弹簧112复位使制动轴109及两个拉杆回到初始位置,压板与刹车片105分离。
如图15所示,两个拉杆相接触面为斜面,拉动拉杆时第一弹簧112压缩,两个拉杆反向转动,两个斜面产生相对运动,使二者产生错位,在轴线方向上相远离(如图5所示,两个拉杆错位后第一拉杆107向上运动,第二拉杆121向下运动)。
上述过程会压缩第一弹簧112,在松开刹车线108后第一弹簧112回弹,带动两个拉杆回归原位,各部件均回归原位,压板与刹车片105分离。
具体地,拉杆的套筒111的端面如图16-图18所示,当两个拉杆处于原位时两个套筒111能够紧密配合,受第一弹簧112的弹力二者不会产生相对运动;当两个拉杆相对转动时,受斜面的影响两个拉杆会相互远离。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拉杆上均设有内径与第一弹簧112的外径相匹配的容置腔113,第一弹簧112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拉杆的容置腔113内。如图13-图15所示,这样的设计使第一弹簧112安装到两个拉杆上之后不会脱落,且使得第一弹簧112与拉杆可拆卸连接,方便装配,方便维修更换。
具体地,每一个拉杆包括套筒111、连杆及容置筒,容置腔113设置在容置筒上,连杆连接套筒111及容置筒。
进一步地,压板有两个,包括第一压板106及第二压板120,第一压板106及第二压板120对称设于刹车片105的两侧;拉动刹车线108时两个压板分别与刹车片105的两个端面相抵触。第二压板120的套筒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板106相接触,在刹车制动时,拉动刹车线108会带动第二压板120向上运动,第一压板106向下运动,分别与刹车片105的两个端面压紧,两个压板同时压住刹车片105,使刹车片105受摩擦力更大,受力更均匀,使刹车片105更容易停止转动。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压板之间是这样的关系:弹性部还包括设于制动轴109上且位于两个压板之间的第二弹簧115,主轴101的内部设有两个用于限制压板的凸台114;拉动刹车线108时第二弹簧115压缩,松开刹车线108时第二弹簧115回弹并使两个压板与刹车片105分离。
如图5所示,两个压板设于两个凸台114之间,两个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15,在平常状态下,第二弹簧115的弹力使每一个压板分别与一个凸台114相贴合;制动时,制动轴109相对主轴101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压板运动,压缩第二弹簧115,使两个压板与刹车片105贴合,完成制成。
优选地,两个压板上设有容纳第二弹簧115的端部的凹槽,使第二弹簧115能够紧凑地容纳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第二压板120与制动轴109固定连接,第一压板106与制动轴109活动连接。图5中,第二压板120即靠近制动轴109的第一端的压板,第二压板120通过螺纹与制动轴109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使其能够随着制动轴109同步运动,且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装配;第一压板106直接套设在制动轴109上,使其能够在制动轴109上上下移动,完成制动工作,且这种连接方式方便加工及装配。
刹车片105与转子104固定连接,二者同步转动或停止,具体地,刹车片105包括片体及连接块116,片体为环形,连接块116环形均匀分布于片体的侧部;转子104上设有与连接块116匹配且个数一致的连接件117。
如图2所示,连接块116上开设有孔,连接件117上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可将刹车片105与转子104固定,这种连接方式比较牢固,且加工装配均比较方便。连接块116环形均匀分布于片体的侧部,使刹车片105转动时受力均匀,转动的比较平稳。优选地,连接块116及连接件117的个数均为3块。
进一步地,转子104的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端盖118,两个端盖118与主轴101之间设有轴承119。装配时,先将轴承119套在主轴101上,再将一个端盖118套到轴承119上,将转子104与端盖118固定,装上另一个端盖118,完成装配。端盖118与转子104优选通过螺栓连接,使其连接稳固且方便拆卸。维修时,拆下端盖118即可对内部进行维修。工作时,转子104及端盖118转动,带动轴承119的外圈转动,而主轴101及轴承119的内圈不转动。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两个端盖118的内侧均设有容纳轴承119的沉槽;轴承紧密地套设在主轴的外部,端盖装上后可将转子104卡紧,使其不会在主轴101的轴线方向上上下移动。
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一种电机内置碟刹,应用于旋转设备,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主轴101、电机本体102及制动装置;
电机本体102包括定子103、转子104,定子103设于主轴101上,转子104转动连接于主轴101上且位于定子103的外部,电磁装置设于定子103及转子104之间;当电机本体102通电后转子104能够转动;转子104的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端盖118,两个端盖118与主轴101之间设有轴承119;转子104的内侧部设有永磁体,定子103的外侧部设有电磁线圈,通电后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与永磁体产生作用力,带动转子104转动。
制动装置包括刹车片105、压板、拉杆及弹性部,刹车片105套设于主轴101外部且与转子104固定连接,刹车片105包括片体及连接块116,片体为环形,连接块116环形均匀分布于片体的侧部;转子104上设有与连接块116匹配且个数一致的连接件117,二者能够同步转动;压板与刹车片105之间存在间隙,拉杆与旋转设备的刹车线108相连;
主轴101为空心结构,制动装置包括制动轴109,该制动轴109包括位于主轴101内的第一端及位于主轴101外的第二端,主轴101的侧部设有关于其轴线对称的两个通孔110;
拉杆有两个,包括第一拉杆107及第二拉杆121,每一个拉杆均包括套筒111,两个套筒111沿制动轴109的轴向相邻套设于制动轴109的外部,两个套筒111相邻的端面为相匹配的斜面,弹性部包括设于两个套筒111之间的第一弹簧112,两个拉杆上均设有内径与第一弹簧112的外径相匹配的容置腔113,第一弹簧112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拉杆的容置腔113内;拉动刹车线108时可使两个套筒111产生相对转动,使两个拉杆在制动轴109的轴线方向上相远离,使制动轴109的第一端向主轴101的外部运动使压板与刹车片接触,并压缩第一弹簧112。
压板有两个,包括第一压板106及第二压板120,第一压板106及第二压板120对称设于刹车片105的上下两侧,制动轴109的第二端的端部设有突出部,第一拉杆107的套筒111与突出部相贴合,第二拉杆121的套筒111与第一压板106的上端贴合;拉动刹车线108时,受第一拉杆107的作用制动轴109向上运动,带动第二压板120向上运动,受第二拉杆121的作用第一压板106向下运动;
第一压板106及第二压板120分别与刹车片105的上下两个端面相抵触。压板为长条形,设于制动轴109的第一端,压板的两端分别从两个通孔110伸出,拉杆设于第二端;弹性部包括设于制动轴109上且位于两个压板之间的第二弹簧115,主轴101的内部设有两个用于限制压板的凸台114,第二压板120与制动轴109固定连接,第一压板106与制动轴109活动连接;拉动刹车线108时第二弹簧115压缩,松开刹车线108时第二弹簧115回弹并使两个压板与刹车片105分离。
每一个压板与刹车片105接触后形成两个接触部,两个接触部关于刹车片105的轴线对称。
拉动刹车线108后两个拉杆产生相对转动,使制动轴109与主轴101产生相对移动,压缩第一弹簧112及第二弹簧115,进而使两个压板与刹车片105相抵触,完成制动;松开刹车线108后第一弹簧112及第二弹簧115恢复原状,压板与刹车片105分离。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电机内置碟刹,可应用到机动车、电动车及工业设备等旋转设备,将电机及装置制作为一体式,体积较小,刹车时更平稳,应用范围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内置碟刹,应用于旋转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主轴、电机本体及制动装置;
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及电磁装置,所述定子设于主轴上,所述转子转动连接于主轴上且位于定子的外部,所述电磁装置设于定子及转子之间;当电机本体通电后转子能够转动;
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刹车片、压板、拉杆及弹性部,所述刹车片套设于主轴外部且与转子固定连接,二者能够同步转动;所述压板与刹车片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拉杆与旋转设备的刹车线相连;
当转子转动时,拉动刹车线能够带动拉杆工作,进而压缩弹性部,并使压板与刹车片相抵触,使转子停止转动;松开刹车线后弹性部恢复原状,压板与刹车片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内置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刹车片接触后形成两个接触部,两个所述接触部关于刹车片的轴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内置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为空心结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主轴内的制动轴,该制动轴包括位于主轴内的第一端及位于主轴外的第二端,主轴的侧部设有关于其轴线对称的两个通孔;
所述压板为长条形,设于制动轴的第一端,压板的两端分别从两个通孔伸出,所述拉杆设于所述第二端;
拉动刹车线后制动轴与主轴产生相对运动,使压板与刹车片相抵触,压板的两端与刹车片接触形成两个所述接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内置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有两个,包括第一拉杆及第二拉杆,每一个拉杆均包括套筒,两个套筒沿制动轴的轴向相邻套设于制动轴的外部,两个套筒相邻的端面为相匹配的斜面,所述弹性部包括设于两个套筒之间的第一弹簧;拉动刹车线时可使两个套筒产生相对转动,在斜面的作用下两个拉杆在制动轴的轴线方向上相远离,使制动轴的第一端向主轴的外部运动使压板与刹车片接触,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松开刹车线后,第一弹簧复位使制动轴及两个拉杆回到初始位置,压板与刹车片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内置碟刹,其特征在于,两个拉杆上均设有内径与第一弹簧的外径相匹配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拉杆的容置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内置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有两个,包括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对称设于刹车片的上下两侧;拉动刹车线时两个压板分别与刹车片的上下两个端面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内置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还包括设于制动轴上且位于两个压板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主轴的内部设有两个用于限制压板的凸台;拉动刹车线时第二弹簧压缩,松开刹车线时第二弹簧回弹并使两个压板与刹车片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内置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与制动轴固定连接,第一压板与制动轴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内置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包括片体及连接块,所述片体为环形,所述连接块环形均匀分布于片体的侧部;所述转子上设有与连接块匹配且个数一致的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内置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端盖,两个端盖与主轴之间设有轴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08545.9U CN204578288U (zh) | 2015-05-14 | 2015-05-14 | 电机内置碟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08545.9U CN204578288U (zh) | 2015-05-14 | 2015-05-14 | 电机内置碟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78288U true CN204578288U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3870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08545.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78288U (zh) | 2015-05-14 | 2015-05-14 | 电机内置碟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7828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10971B (zh) * | 2015-05-14 | 2017-05-24 | 苏州豪豪迈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电机内置碟刹 |
CN108015800A (zh) * | 2017-12-29 | 2018-05-11 | 苏州大学 | 一种关节锁紧机构 |
CN109217558A (zh) * | 2018-09-17 | 2019-01-15 | 深圳市双栖科技有限公司 | 电机模组、云台、无人机及一种云台的控制方法 |
-
2015
- 2015-05-14 CN CN201520308545.9U patent/CN20457828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10971B (zh) * | 2015-05-14 | 2017-05-24 | 苏州豪豪迈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电机内置碟刹 |
CN108015800A (zh) * | 2017-12-29 | 2018-05-11 | 苏州大学 | 一种关节锁紧机构 |
CN108015800B (zh) * | 2017-12-29 | 2023-09-29 | 苏州大学 | 一种关节锁紧机构 |
CN109217558A (zh) * | 2018-09-17 | 2019-01-15 | 深圳市双栖科技有限公司 | 电机模组、云台、无人机及一种云台的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78288U (zh) | 电机内置碟刹 | |
CN205168071U (zh) | 采用旋转发电装置的胎压计 | |
CN204383714U (zh) | 脚踏马达动力机构及其电动自行车 | |
CN104810971A (zh) | 电机内置碟刹 | |
CN202464960U (zh) | 移动电源车电缆卷线盘 | |
CN104386200B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及使用方法 | |
CN202043009U (zh) | 一种双定子平面电机 | |
CN207145154U (zh) | 压踏发电装置 | |
CN203193467U (zh) | 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用开关磁阻电机 | |
CN206742177U (zh) | 一种断路器手柄结构 | |
CN102167126A (zh) | 发电型电动机助力式两用自行车 | |
CN201699561U (zh) | 一种轮毂发电机 | |
CN104179922A (zh) | 机械传动装置 | |
CN206619990U (zh) | 一种汽车电机端盖 | |
CN203500326U (zh) | 延迟式超越离合器 | |
CN203214258U (zh) | 一种机动车自发电装置 | |
CN205150086U (zh) | 一种基于电机发电的智能自行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 |
CN207542914U (zh) | 一种利用履带式传动励磁直定子发电机 | |
CN205986371U (zh) | 自动门电机 | |
CN204264374U (zh) | 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 | |
CN2664269Y (zh) | 轮子磁力发电加强结构 | |
CN205059276U (zh) | 纯电动车用油门踏板结构 | |
CN203896113U (zh) | 一种分体式自行车花鼓发电机 | |
DE19858000C1 (de) | Fahrraddynamo | |
CN108075556B (zh) | 一种供电装置的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