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73069U - 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73069U
CN204573069U CN201520201419.3U CN201520201419U CN204573069U CN 204573069 U CN204573069 U CN 204573069U CN 201520201419 U CN201520201419 U CN 201520201419U CN 204573069 U CN204573069 U CN 204573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shift
base plate
push rod
automatic catch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014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轩
余强
鹿静
严慈磊
杨佩钊
范起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2014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73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73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730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所述发明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换挡支架,在所述换挡支架的凹槽内,安装有换挡推杆,在所述换挡推杆的末端连接有挡杆连接器;所述换挡推杆通过连杆与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曲柄摇杆连接;所述曲柄摇杆与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换挡操作转换为驱动电机可以接收的调制过的电信号,进而通过曲柄摇杆、连杆、换挡推杆的传动,最终令挡杆连接器带动变速挡杆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代替人手完成对自动挡汽车的换挡操作,简化了对自动挡汽车的换挡操作流程,提高了对自动挡汽车的驾驶感受。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尤其是自动挡汽车,以其简便的驾驶方式称为大家购车的首选类型。
在驾驶自动挡汽车时,起步时需要将挡把从驻车挡“P”拨动至行车挡“D”,来实现驾驶汽车过程中对不同挡位进行切换的操作,从而实现从驻车状态、行车状态、甚至是倒车状态之间的切换。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根据现有技术进行换挡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驾驶人员根据驾驶状态的不同针对性的进行驾驶状态的切换,这样会分散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的注意力,这样会需要驾驶者分心关注挡位情况,此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所述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预设长度的缺口,在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换挡支架,在所述换挡支架的凹槽内,安装有换挡推杆,在所述换挡推杆的末端连接有挡杆连接器; 
所述换挡推杆通过连杆与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曲柄摇杆连接;
所述曲柄摇杆与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换挡支架,具体包括: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底板所处平面平行的凹槽。
可选的,所述换挡推杆2,具体包括: 
L形推杆和滑动条块;
其中,所述L形推杆和滑动条块固定连接,所述L形推杆的末端设置有槽 口,在所述滑动条块上设置有孔洞。
可选的,所述挡杆连接器,具体包括:
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沟槽,在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柱状凸起,在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二沟槽,在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柱状凸起。
可选的,所述曲柄摇杆与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曲柄摇杆通过联轴器与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驱动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换挡操作转换为驱动电机可以接收的调制过的电信号,进而通过曲柄摇杆、连杆、换挡推杆的传动,最终令挡杆连接器带动变速挡杆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代替人手完成对自动挡汽车的换挡操作,简化了对自动挡汽车的换挡操作流程,提高了对自动挡汽车的驾驶感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中换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中换挡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中挡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中联轴器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包括的部件以及对应的序号如下:
0-底板、01-缺口、1-换挡支架、11-凹槽、12-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2-换挡推杆、21-L形推杆、22-滑动条块、211-槽口、212-孔洞、3-挡杆连接器、31-第一构件、311-第一沟槽、312-第一柱状凸起、32-第二构件、321-第二沟槽、322-第二柱状凸起、4-连杆、5-曲柄摇杆、6-驱动电机、7-联轴器。
由于当前自动挡汽车的挡位设置类型众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挡装置适用于其中的使用率最高的直排式设计的自动挡变速器,因此以下实施例以直排式自动挡变速器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包括:
底板0,所述底板设0置有预设长度的缺口01,在所述底板0上固定连接有换挡支架1,在所述换挡支架1的凹槽11内,安装有换挡推杆2,在所述换挡推杆2的末端连接有挡杆连接器3;
所述换挡推杆2通过连杆4与固定在所述底板0上的曲柄摇杆5连接;
所述曲柄摇杆5与固定在所述底板0上的驱动电机6固定连接。 
在实施中,该换挡装置被固定安装在印有“P”、“D”、“N”等不同挡位的换挡平台上,并且通过挡杆连接器3将变速挡杆与该换挡装置内的换挡推杆2连接。
在换挡推杆2顶部设置有安装螺栓的孔洞,用于通过螺栓将连杆4与自身进行固定,并且能通过连杆4与曲柄摇杆5的连接,这里连杆4与曲柄摇杆5同样是用过螺栓进行连接。
该曲柄摇杆5与驱动电机6固定连接,使得当驱动电机6通电转动后,曲柄摇杆5正在驱动电机6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基于上述结构,向驱动电机6发送经过调制的电信号,该经过调制的电信号中包括转动角度和转动时间,在该电信号的激励作用下,驱动电机6转动与 之相符的角度;在驱动电机6的带动下,曲柄摇杆5也会转动相应的角度,接下来由于连杆4的传动作用,令换挡推杆2在与底板0所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进行水平移动,最终令连接在换挡推杆2上的挡杆连接器3带动变速挡杆进行一定长度的移动,从而完成换挡操作。
为了便于对该换挡装置的理解,如图2所示,其中图2a为该换挡装置的侧视图,如2b为该装置的前视图,图2c为该装置的俯视图。各部件的名称以及对应关系参考前文的图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将换挡操作转换为驱动电机6可以接收的调制过的电信号,进而通过曲柄摇杆5、连杆4、换挡推杆2的传动,最终令挡杆连接器3带动变速挡杆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代替人手完成对自动挡汽车的换挡操作,简化了对自动挡汽车的换挡操作流程,提高了对自动挡汽车的驾驶感受。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换挡支架1,具体包括: 
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12和所述第二支架13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0上,所述第一支架12和所述第二支架13的顶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底板0所处平面平行的凹槽11。
在实施中,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分别垂直固定在底板0上缺口01的两侧,并且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与缺口01的距离相等,这样可以防止换挡推杆2在进行换挡操作时与换挡支架1发生卡顿,提高换挡的成功率。
进一步的,在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远离底板0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凹槽11,该凹槽11与底板0所处平面平行,以便于在实际使用中,换挡推杆2可以在凹槽11的限定下,仅能在与底板0所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进行移动,防止换挡推杆在其他方向上移动,同样提高换挡的成功率。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换挡推杆2,具体包括: 
L形推杆21和滑动条块22;
其中,所述L形推杆21和滑动条块22固定连接,所述L形推杆的末端设置有槽口211,在所述滑动条块22上设置有孔洞222。
在实施中,L形推杆21的一端设置有槽口211,该槽口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挡杆连接器3的小孔,而L形推杆21的另一端则与滑动条块22固定连接。对滑动条块22而言,其底面与L形推杆21固定连接之外,在相对的顶面则设置有孔洞222,该孔洞222用于安装螺栓,以便于通过螺栓与连杆4连接,从而起到将连杆4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在换挡支架1上凹槽11内的直线运动的效果,从而便于完成换挡操作。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挡杆连接器3,具体包括:
第一构件31和第二构件32,所述第一构件31和所述第二构件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构件31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沟槽311,在所述第一构件31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柱状凸起312,在所述第二构件32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二沟槽321,在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柱状凸起322。
在实施中,第一构件3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沟槽311和第一柱状凸起312,第二构件32与第一构件31的结构相同,在实际使用时,将第一沟槽311和第二沟槽321相对,通过螺栓将第一构件31和第二构件32固定在一起,此时第一沟槽311和第二沟槽321组合为圆柱形的孔洞,从而将自动挡汽车的变速挡杆固定在该圆柱形的孔洞中;进一步的,还可以调整固定第一构件31和第二构件32的螺栓使得二者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挡杆连接器3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变速挡杆,提高该换挡装置的通用性。
在第一构件31和第二构件32的另一个侧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柱状凸起312和第二柱状凸起322,这两个凸起与换挡推杆2上L形推杆21末端的槽口211内的小孔相匹配,以便于将该挡杆连接器3和换挡推杆2组合在一起,完成将驱动电机6的旋转转换为变速挡杆的换挡运动的转换,从而实现换挡操作。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曲柄摇杆5与固定在所述底板0上的驱动电机6固定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曲柄摇杆5通过联轴器7与固定在所述底板0上的驱动电机6连接。
在实施中,日常生活中常使用联轴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 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
这里使用联轴器7将曲柄摇杆5的转轴与驱动电机6的转轴进行连接,完成驱动电机6向曲柄摇杆5的动力输出。这里之所以使用联轴器7进行动力传递,是因为在实际使用时,该换挡装置的驱动电机6需要根据最终换挡力矩的不同进行适应性的更换,此时不同驱动电机6的转轴直径可能不尽相同,由于曲柄摇杆5的转轴是固定的,这里使用联轴器7来匹配不同型号的驱动电机6,也就是相对于不同型号的驱动电机6的不同直径的转轴,在联轴器7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不用更换曲柄摇杆5,依然可以完成换挡操作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该换挡装置的通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通过将换挡操作转换为驱动电机6可以接收的调制过的电信号,进而通过曲柄摇杆5、连杆4、换挡推杆2的传动,最终令挡杆连接器3带动变速挡杆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代替人手完成对自动挡汽车的换挡操作,简化了对自动挡汽车的换挡操作流程,提高了对自动挡汽车的驾驶感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换挡装置进行自动挡汽车换挡的实施例,仅作为该换挡装置中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明,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换挡装置在其他应用场景中使用,其具体实现过程类似于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得先后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预设长度的缺口,在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换挡支架,在所述换挡支架的凹槽内,安装有换挡推杆,在所述换挡推杆的末端连接有挡杆连接器;
所述换挡推杆通过连杆与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曲柄摇杆连接;
所述曲柄摇杆与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支架,具体包括: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底板所处平面平行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推杆(2),具体包括:
L形推杆和滑动条块;
其中,所述L形推杆和滑动条块固定连接,所述L形推杆的末端设置有槽口,在所述滑动条块上设置有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连接器,具体包括:
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沟槽,在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柱状凸起,在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二沟槽,在所述第二构件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柱状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摇杆与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曲柄摇杆通过联轴器与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驱动电机连接。
CN201520201419.3U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73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01419.3U CN204573069U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01419.3U CN204573069U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73069U true CN204573069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5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0141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73069U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730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7752A (zh) * 2016-01-29 2016-06-22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换挡装置
CN105889496A (zh) * 2016-06-21 2016-08-24 杭州虬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可限位推拉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7752A (zh) * 2016-01-29 2016-06-22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换挡装置
CN105697752B (zh) * 2016-01-29 2019-02-12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换挡装置
CN105889496A (zh) * 2016-06-21 2016-08-24 杭州虬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可限位推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9777B (zh) 齿轨车驱动装置
CN204573069U (zh) 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装置
CN101230908A (zh) 变速箱控制装置
CN101514749A (zh) 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系统
CN104279321A (zh) 电动车后桥换挡变速装置
CN204226627U (zh) 电动车后桥换挡变速装置
CN103363032A (zh) 变速器及具有该变速器的车辆
CN201914108U (zh) 电传动推土机行走驱动装置
CN202149184U (zh) 铰接车传动装置
CN202579998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选挡换挡装置
CN104838180B (zh) 用于至少两个空转齿轮在车辆的变速器的两个配属的轴上进行切换的系统
CN205226336U (zh) 新型换挡器
CN201129447Y (zh) 组合式变速操纵机构
CN201457686U (zh) 变速器远距离换挡操纵机构
CN201412499Y (zh) 变速器连杆式换挡操纵机构
CN102829177B (zh) 四驱汽车的驱动模式转换装置
CN104896084A (zh) 紧凑型电动车amt换挡机构
CN105508802A (zh) 轮式管道检测机器人异步原点位移转弯机构
CN204755892U (zh) 紧凑型电动车amt换挡机构
CN103465782A (zh) 变速器换挡机构及具有该变速器换挡机构的汽车
CN218759083U (zh) 动力咬合装置
CN204083183U (zh) 一种变速器选换挡摇臂总成
CN205064782U (zh) 一种具有正反转功能的齿轮箱
CN202032026U (zh) 扭簧及具有该扭簧的汽车变速器用互锁板连接结构
CN203948579U (zh) 电动车用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