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47283U - 离型纸剥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型纸剥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47283U
CN204547283U CN201520107866.2U CN201520107866U CN204547283U CN 204547283 U CN204547283 U CN 204547283U CN 201520107866 U CN201520107866 U CN 201520107866U CN 204547283 U CN204547283 U CN 204547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roller
drive motor
rom drive
rol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78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海丽
林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78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47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47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47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型纸剥离装置,包括座体、转动机构以及撕除结构,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辊轴和第一驱动马达,辊轴平行间隔地架设于座体上,第一驱动马达与辊轴连接而控制辊轴的转动,胶带套设并固定于一辊轴上,胶带的端部固定于另一辊轴上,胶带可随辊轴的转动而移动,撕除结构包括黏附滚轮和第二驱动马达,黏附滚轮设置于胶带的下方并与胶带的离型纸的易撕除部相接触,第二驱动马达与黏附滚轮连接而驱动黏附滚轮的转动并将易撕除部从离型纸上撕除下来。上述装置,由于包括座体、转动机构及撕除结构,使得卷装的胶带不必预先裁剪为单个的胶带本体,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自动撕除离型纸的易撕除部,便于拿取胶带本体,节约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离型纸剥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型纸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的加工制造过程中,许多零部件及零部件间需要贴附各种胶带如迈拉膜片(Mylar)、导电胶条等,以实现部件的保护或部件间的相互连接。
胶带包括离型纸和附着于离型纸上的胶带本体。目前,所用的胶带一般是根据使用需求预先裁剪成独立个体的一段胶带,多个裁切好的胶带散放于操作台面或存储盒中,使用时再一个个拿取。胶带贴附步骤:操作人员拿取一个胶带,剥离胶带一端的离型纸,并将该端露出的胶带本体对位贴附于待贴附的零部件上,然后撕除剩余的离型纸而将整个胶带本体贴附于零部件上,最后将剥离的离型纸扔进垃圾桶内。
然而,手工剥离胶带的离型纸存在诸多的不便与弊端:首先,胶带必须需预先裁剪为单个个体,而裁剪操作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其次,多个单个胶带散放于一起,会给现场管理带来难以管控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再者,手工逐个剥离胶带上的离型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操作、使用整卷的胶带而无需裁剪、同时可通用于不同类型胶带的离型纸剥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剥离作业耗费时间长、生产成本高、不好管控等问题。
一种离型纸剥离装置,包括座体、转动机构以及撕除结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辊轴和第一驱动马达,所述辊轴平行间隔地架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一驱动马达与所述辊轴连接而控制所述辊轴的转动,胶带套设并固定于一所述辊轴上,所述胶带的端部固定于另一所述辊轴上,所述胶带可随所述辊轴的转动而移动,所述撕除结构包括黏附滚轮和第二驱动马达,所述黏附滚轮设置于所述胶带的下方并与所述胶带的离型纸的易撕除部相接触,所述第二驱动马达与所述黏附滚轮连接而驱动所述黏附滚轮的转动并将所述易撕除部从所述离型纸上撕除下来。
进一步地,所述辊轴包括两从动辊和两驱动辊,所述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互相平行,两所述从动辊水平等高地位于两所述驱动辊之间且高于两所述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马达与所述驱动辊连接而控制所述驱动辊的转动,所述胶带套设并固定于一所述驱动辊上,所述胶带分别绕过两所述从动辊,所述胶带的端部固定于另一所述驱动辊上,所述胶带可随所述驱动辊的转动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撕除结构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用于剥落黏附于所述黏附滚轮上的所述易撕除部,所述刮板设置于所述黏附滚轮的下方,所述刮板平行于所述黏附滚轮的转动轴向,所述刮板与所述黏附滚轮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所述α大于等于且小于等于°。
进一步地,所述α大于等于且小于等于°。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黏附滚轮前侧的胶带本体的上方,所述感应器可感应下方是否存在有胶带本体,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向所述控制器传递感应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和所述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和所述感应器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包括前进开关和后退开关。
进一步地,还包括冲切装置,所述冲切装置用于冲切所述离型纸形成所述易撕除部,所述冲切装置包括U型结构的切刀和压头,所述切刀套设于所述黏附滚轮外,所述切刀位于所述离型纸下方,所述切刀可竖直向上冲切运动并复位,所述压头设置于所述切刀的正上方且位于所述离型纸上方,所述压头限位所述离型纸并配合所述切刀实现冲切所述离型纸。
进一步地,所述切刀为两个,两所述切刀等高且互相对称设置,两所述切刀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一体,两所述切刀的U型开口端互相远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离型纸剥离装置,由于包括座体、转动机构以及撕除结构,使得卷装的胶带不必预先裁剪为单个个体的胶带本体,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自动撕除胶带的离型纸的易撕除部,便于拿取胶带本体,节约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离型纸剥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撕除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离型纸剥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冲切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冲切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离型纸剥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撕除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图,为方便描述,图1中除了离型纸剥离装置100之外还包括卷装的胶带200,胶带200包括离型纸201和附着于离型纸201上的多个且间隔排布的胶带本体202,在本实施例中,胶带本体202下部的离型纸201两侧预先冲切有易撕除部203,易撕除部203便于撕出而后更容易从胶带本体202上取下胶带本体202。具体的,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包括座体10、转动机构、以及撕除结构30。
座体10包括底板12、支架14以及驱动辊固定架16。
底板12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水平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底板12一般采用电木材质制成。
支架14包括四根等长且竖直设置的直梁142和四根水平设置的连接梁144。直梁142竖直的固定连接于底板12上部的四角,连接梁144水平设置于相邻的两直梁142之间且连接梁14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直梁142的顶端,四根连接梁144形成水平共面的矩形结构。一对平行的连接梁144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水平方向的通孔146,且不同连接梁144上的通孔146位置一一对应。支架14一般采用电木材质制成。
驱动辊固定架16固定于底板12的上方且位于具有通孔146的连接梁144的下方,驱动辊固定架16上设置有安装孔162。驱动辊固定架16包括两对,每对驱动辊固定架16平行间隔设置且其间距小于或等于对应的两通孔146的间距,每对驱动辊固定架16的安装孔162水平同轴且平行于通孔146的轴向。
底板12下部四角还可设置有垫片18,垫片18一般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橡胶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缓冲震动以及防滑的作用。
转动机构包括辊轴22和第一驱动马达24。
辊轴22包括一对从动辊222和一对驱动辊224。从动辊222水平夹设于支架14的连接梁144之间,从动辊222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一对平行的连接梁144对应的通孔146中,从动辊222可绕通孔146的水平轴向转动,两个从动辊222互相平行。驱动辊224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于驱动辊固定架16的安装孔162中,即驱动辊224架设于底板12的上方且低于支架14,驱动辊224水平设置且平行于从动辊222,驱动辊224可绕安装孔162的水平轴向转动。
第一驱动马达24与驱动辊224的转轴连接,第一驱动马达24可设置于驱动辊224的一端,两驱动辊224采用一个第一驱动马达24控制或者分别采用两个同步第一驱动马达24控制,第一驱动马达24可控制驱动辊224的转动以及转动速度。第一驱动马达24与电源(图未示)电性连接。
从动辊222的端部与通孔146间、驱动辊224的端部与安装孔162间可分别设置有轴承。
撕除结构30包括黏附滚轮32、第二驱动马达33、以及刮板34。
黏附滚轮32架设于底板12的上方,黏附滚轮32设置于两从动辊222之间且黏附滚轮32最高处的高度与从动辊222等高,黏附滚轮32的轴向垂直于从动辊222的轴向,当胶带200装配于离型纸剥离装置100上,黏附滚轮32刚好从下方与胶带200的离型纸201被预先冲压而成离型纸201的易撕除部203滚动接触,黏附滚轮32上涂覆有可黏附离型纸201的材料,在黏附滚轮32转动的过程即可将离型纸201的易撕除部203从离型纸201上撕除下来。
第二驱动马达33与黏附滚轮32的转轴连接,第二驱动马达33可设置于黏附滚轮32的一端,第二驱动马达33与电源(图未示)电性连接。
刮板34设置于黏附滚轮32的正下方,刮板34与黏附滚轮32相切,刮板34平行于黏附滚轮32的转动轴向,刮板3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0≤α≤45°,优选0≤α≤30°。刮板34的宽度等于黏附滚轮32的宽度,刮板34的长度不凸出于黏附滚轮32的最外缘。刮板34用于剥落黏附于黏附滚轮32上的易撕除部203。
控制系统包括感应器52、控制开关54、以及控制器56。
感应器52设置于撕除结构30前侧的胶带本体202的上方,感应器52可感应其下方的胶带本体202的存在与否,感应器52与控制器56连接并向控制器56传递感应信号。
控制开关54与第一驱动马达24、第二驱动马达33和感应器52电性连接,控制开关54控制第一驱动马达24、第二驱动马达33和感应器52开启与关闭,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26设置于座体10的底板12上。具体地,控制开关54包括前进开关542和后退开关544,不论是前进开关542或后退开关544的开启,第二驱动马达33的转动方向不变,感应器52的工作也不变,仅仅是第一驱动马达24的转动为正转或反转的改变。
控制器56设置于座体10的一侧,控制器56与感应器52连接接收感应器52的传感信号,控制器56用于在控制开关54开启状态下接收感应器52的传感信号以控制第一驱动马达24的开启与停止。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的操作步骤如下:
准备步骤:将卷装的胶带200套设并固定于一驱动辊224上,将胶带200的端部分别绕过两从动辊222,再将胶带200的端部固定于另一驱动辊224上,并绷紧于两驱动辊224间的胶带200。
启动步骤:开启控制开关54,第一驱动马达24、第二驱动马达33和感应器52开始工作,第二驱动马达33带动两黏附滚轮32分别向离型纸201两侧的外缘转动,同时第一驱动马达24带动两驱动辊224同向转动,胶带200随之移动并带动其下表面接触的驱动辊224转动。
操作步骤:当胶带200的一个胶带本体202移动至感应器52下方时,感应器52感应到胶带本体202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6,控制器56控制第一驱动马达24停止转动,此时黏附滚轮32保持转动并黏附撕除其上部的离型纸201的易撕除部203,胶带本体202的端部裸露出来,撕除下来的易撕除部203随黏附滚轮32转动,再经刮板34的阻挡而从黏附滚轮32上脱落;当操作人员从胶带200上取走感应器52下方的胶带本体202后,感应器52感应到其下方无胶带本体202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6,控制器56控制第一驱动马达24继续转动,原黏附滚轮32上部端部裸露的胶带本体202移动至感应器52下方,再重复上述步骤。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离型纸剥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冲切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图4中的冲切装置的放大示意图,为方便描述,图4中除了离型纸剥离装置100’之外还包括胶带200’,具体的,请参见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是针对未预先冲切有易撕除部203的胶带200’而设计的,本离型纸剥离装置100’的其它结构均与前述实施例中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离型纸剥离装置100’还包括切割装置40’。
冲切装置40’包括切刀42’和压头44’,冲切装置40’用于冲切离型纸201’形成易撕除部203’。
切刀42’呈竖直U型结构,切刀42’的刀刃为U型且竖直向上,切刀42’形成有一侧开口的腔体422’,切刀42’套设于撕除结构30’的黏附滚轮32’外,腔体422’的开口侧朝向离型纸201’的一侧外缘,切刀42’可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切刀42’与黏附滚轮32’的数量相同为两个且于两个切刀4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一体,两个切刀42’的U型开口端互相远离,两个切刀42’等高且互相对称,两个切刀42’的U型开口端之间的间距等于或略大于从动辊222’的长度(或胶带200’的宽度),切刀42’的底部与控制器56’连接,切刀42’可竖直向上冲切胶带本体202’两端的离型纸201’并复位。
压头44’为水平的板状结构,压头44’的下表面光滑,压头44’设置于切刀42’的正上方且压头44’的下表面的高度等于从动辊222’的最高处的高度,胶带200安装于压头44’的下方,压头44’固定于支架14’的连接梁144’上,压头44’为两个且分别覆盖于其对应的切刀42’,压头44’用于在竖直方向限位胶带200’并配合切刀42’实现冲切离型纸201’。
控制系统50’的控制开关54’除了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还同时控制切刀42’竖直向上冲切并复位。
控制器56’接收感应器52’的传感信号以控制第一驱动马达24’的开启与停止、以及切刀42’竖直向上冲切并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的操作步骤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准备步骤:将卷装的胶带200’套设并固定于一驱动辊224’上,将胶带200’的端部分别绕过两从动辊222’,同时使得胶带200’位于压头44’下方,再将胶带200’的端部固定于另一驱动辊224’上,并绷紧于两驱动辊224’间的胶带200’。
操作步骤:当胶带200’的一个胶带本体202’移动至感应器52’下方时,感应器52’感应到胶带本体202’并传感给控制器56’,控制器56’控制第一驱动马达24’停止转动,同时控制切刀42’竖直向上冲切切刀42’(黏附滚轮32’)上方的胶带本体202’两端的离型纸201’并形成易撕除部203’,黏附滚轮32’转动黏附而撕除离型纸201’的易撕除部20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离型纸剥离装置100、100’,由于包括座体10、转动机构20以及撕除结构30,使得卷装的胶带200、200’不必预先裁剪为单个个体的胶带本体202、202’,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自动撕除胶带200、200’的离型纸201、201’的易撕除部203、203’,便于拿取胶带本体202、202’,节约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离型纸剥离装置(100、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0)、转动机构撕以及撕除结构(30),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辊轴(22)和第一驱动马达(24),所述辊轴(22)平行间隔地架设于所述座体(10)上,所述第一驱动马达(24)与所述辊轴(22)连接而控制所述辊轴(22)的转动,胶带(200、200’)套设并固定于一所述辊轴(22)上,所述胶带(200)的端部固定于另一所述辊轴(22)上,所述胶带(200、200’)可随所述辊轴(22)的转动而移动,所述撕除结构(30)包括黏附滚轮(32)和第二驱动马达(33),所述黏附滚轮(32)设置于所述胶带(200、200’)的下方并与所述胶带(200、200’)的离型纸(201、201’)的易撕除部(203、203’)相接触,所述第二驱动马达(33)与所述黏附滚轮(32)连接而驱动所述黏附滚轮(32)的转动并将所述易撕除部(203、203’)从所述离型纸(201、201’)上撕除下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22)包括两从动辊(222)和两驱动辊(224),所述从动辊(222)和所述驱动辊(224)互相平行,两所述从动辊(222)水平等高地位于两所述驱动辊(224)之间且高于两所述驱动辊(224),所述第一驱动马达(24)与所述驱动辊(224)连接而控制所述驱动辊(224)的转动,所述胶带(200、200’)套设并固定于一所述驱动辊(224)上,所述胶带(200、200’)分别绕过两所述从动辊(222),所述胶带(200、200’)的端部固定于另一所述驱动辊(224)上,所述胶带(200、200’)可随所述驱动辊(224)的转动而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撕除结构(30)还包括刮板(34),所述刮板(34)用于剥落黏附于所述黏附滚轮(32)上的所述易撕除部(203、203’),所述刮板(34)设置于所述黏附滚轮(32)的下方,所述刮板(34)平行于所述黏附滚轮(32)的转动轴向,所述刮板(34)与所述黏附滚轮(32)相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所述α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4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α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50),所述控制系统(50)包括感应器(52)和控制器(56),所述感应器(52)设置于所述黏附滚轮(32)前侧的胶带本体(202)的上方,所述感应器(52)可感应下方是否存在 有胶带本体(202、202’),所述感应器(52)与所述控制器(56)连接并向所述控制器(56)传递感应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50)还包括控制开关(54),所述控制开关(54)与所述第一驱动马达(24)、所述第二驱动马达(33)和所述感应器(5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54)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马达(24)、所述第二驱动马达(33)和所述感应器(52)开启与关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54)包括前进开关(542)和后退开关(54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切装置(40’),所述冲切装置(40’)用于冲切所述离型纸(201’)形成所述易撕除部(203’),所述冲切装置(40’)包括U型结构的切刀(42’)和压头(44’),所述切刀(42’)套设于所述黏附滚轮(32’)外,所述切刀(42’)位于所述离型纸(201’)下方,所述切刀(42’)可竖直向上冲切运动并复位,所述压头(44’)设置于所述切刀(42’)的正上方且位于所述离型纸(201’)上方,所述压头(44’)限位所述离型纸(201’)并配合所述切刀(42’)实现冲切所述离型纸(20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型纸剥离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42’)为两个,两所述切刀(42’)等高且互相对称设置,两所述切刀(4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一体,两所述切刀(42’)的U型开口端互相远离。
CN201520107866.2U 2015-02-13 2015-02-13 离型纸剥离装置 Active CN204547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7866.2U CN204547283U (zh) 2015-02-13 2015-02-13 离型纸剥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7866.2U CN204547283U (zh) 2015-02-13 2015-02-13 离型纸剥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47283U true CN204547283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22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7866.2U Active CN204547283U (zh) 2015-02-13 2015-02-13 离型纸剥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4728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7562A (zh) * 2017-02-20 2017-06-13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揭网布装置以及麦克风组装装置
CN108483114A (zh) * 2018-04-08 2018-09-04 温州永达利合成革有限公司 一种离型纸剥离装置
WO2021134819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深圳创怡兴实业有限公司 切胶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7562A (zh) * 2017-02-20 2017-06-13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揭网布装置以及麦克风组装装置
CN106827562B (zh) * 2017-02-20 2023-06-30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揭网布装置以及麦克风组装装置
CN108483114A (zh) * 2018-04-08 2018-09-04 温州永达利合成革有限公司 一种离型纸剥离装置
WO2021134819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深圳创怡兴实业有限公司 切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7283U (zh) 离型纸剥离装置
CN103560101A (zh) 一种柔性器件剥离设备
CN110370381A (zh) 用于制备手撕位无冲切刀痕产品的工艺及其模切设备
CN203127880U (zh) 一种在线打孔分切机
CA2409938A1 (en) Insulation carrying and cutting device
CN208148034U (zh) 一种易撕口冲裁模具
CN210477022U (zh) 一种商标印刷机的修边结构
CN210008958U (zh) 方便撕纸的卷纸盒
CN215282118U (zh) 一种智能不干胶划线压痕机
CN212354656U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胶框粘贴双面胶的工装
CN206678127U (zh) 一种封边机用刮边刀及封边机
CN213059545U (zh) 一种方便调节切割厚度的标签生产用分条机
CN211761965U (zh) 一种软泡沫塑料双面压敏胶带的切割设备
CN201485115U (zh) 带撕裂刀线无底材不干胶标签卷的断开装置
CN214110636U (zh) 一种保护刀口的软切胶套
CN220030374U (zh) 分条机划线装置
CN220882698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切条机
CN2535229Y (zh) 罐用板材复膜机
CN217514034U (zh) 一种高效率标签模切设备
CN215797508U (zh) 一种具有辅助裁剪功能的封箱胶带
CN217626759U (zh) 一种纸卷分条机
CN217971927U (zh) 一种柔板印刷贴版胶带
CN210361433U (zh) 一种便于旋转塑料板材的切割装置
CN218320029U (zh) 一种易撕卷状胶粘带
CN211494808U (zh) 一种贴标机上的标签切断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