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41555U - 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41555U
CN204541555U CN201520112272.0U CN201520112272U CN204541555U CN 204541555 U CN204541555 U CN 204541555U CN 201520112272 U CN201520112272 U CN 201520112272U CN 204541555 U CN204541555 U CN 204541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getable
district
volume
size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122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玲
衣喆
马宁
王黎明
张赓
吕忠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Native Produce And Animal By-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Native Produce And Animal By-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Native Produce And Animal By-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Native Produce And Animal By-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1122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41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41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415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包括盘体,其上设有肉菜区、素菜区、副荤区和主食区四个容积区,肉菜区、素菜区、副荤区和主食区中均设有菜品标识,肉菜区的容积为125~147cm3;素菜区的容积为88~103cm3;副荤区的容积为152~179cm3;主食区的容积为127~150cm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餐具分为四个容积区,每个容积区对应一种菜品,并设定了各个容积区的容积,做到定量取餐的目的,以往取餐工具都没有考虑到如何将营养健康的需求转化为便捷的使用方法,无法为消费者在日常膳食中遵循均衡适量两大原则提供帮助。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餐盘每个格子的体积都是经过一系列计算所得,按照该体积盛取菜品,能够满足一个普通人一餐所需的营养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用以规范食堂的每日配餐及用餐者的取餐行为,建立均衡适量的用餐理念,是指导食堂营养配餐及消费者健康用餐的简便有效的工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居民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足的问题并存,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均衡与适量是营养学两大基石,但这两大原则过于笼统抽象,消费者很难直接应用这两大原则来指导日常膳食。
目前缺乏一种科学且简便的方法来帮助消费者在日常膳食中践行均衡与适量这两大营养学原则,现有的取餐盘都无法将取餐种类多样化和适量取餐等合理饮食的理念直观的展示给消费者,难以直接指导消费者正确取餐、建立取餐定量概念的功能。
中国专利文献CN 202211486公开了一种定量餐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设有第一蔬菜盘凹槽、第三蔬菜凹槽、主食凹槽和肉类凹槽,第一蔬菜盘凹槽和第三蔬菜凹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一蔬菜盘凹槽和第三蔬菜凹槽对称设置,第一蔬菜盘凹槽和第三蔬菜凹槽之间设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第二蔬菜凹槽,主食凹槽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主食凹槽设置在盘体上靠近第二蔬菜凹槽的位置上,肉类凹槽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肉类凹槽设置在盘体上靠近主食凹槽的位置上;所述肉类凹槽、主食凹槽和第三蔬菜凹槽的斜边在同一直线上,工作时,将不同种类的饭食分类盛放,并且做到定量,可以提醒使用者定量取餐。
上述专利文献中所展示的餐盘(简称为“三角餐盘”),虽然拥有固定形状与大小的餐格,但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三角餐盘只是固定了每个餐格的体积,却没有说明体积是如何得到的,也就没有营养学指导意义;三角形餐盘的餐格没有指示,格子与格子很难区分;三角形餐盘没有进行取餐测试,难以说明餐格设计体积与使用者实际盛取体积的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中国居民每日平均膳食营养均衡的问题,实现定量均衡饮食和健康膳食,预防与能量过剩、营养素失衡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包括盘体,其上设有肉菜区、素菜区、副荤区和主食区四个容积区,所述肉菜区、素菜区、副荤区和主食区中均设有菜品标识,所述肉菜区的容积为125~147cm3;所述素菜区的容积为88~103cm3;所述副荤区的容积为152~179cm3;所述主食区的容积为127~150cm3
每个所述的容积区的内壁上均设有用于标识小号餐量的浅棱,到达所述浅棱位置时各容积区的容积分别为:所述肉菜区的容积为124cm3,所述素菜区的容积为87cm3,所述副荤区的容积为152cm3,所述主食区的容积为127cm3
所述的肉菜区的菜品标识为方形,所述素菜区的菜品标识为三角形,所述副荤区的菜品标识为三角形和方形,所述主食区的菜品标识为圆形。
所述的菜品标识设置于所述容积区的底部或其内壁上。
所述的盘体呈水滴状,其上成型有托盘,所述盘体的长宽高尺寸为:(35.6~36.6)*(27.7~28.7)*(3.25~4.25)cm,厚度为:2~4mm;所述肉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0.9~14.9)*(9.2~13.2)*(2~4)cm,表面积为103~123cm2;素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9.7~11.7)*(9.2~11.2)*(2~4)cm,表面积为74~80cm2;副荤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2.8~16.8)*(11.2~15.2)*(2~4)cm,表面积为130~150cm2;主食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0.6~14.6)*(9.27~13.7)*(2~4)cm表面积为105~117cm2
所述盘体的长宽高尺寸为:36.1*28.2*3.75cm,厚度为:3mm;所述肉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2.9*11.2*3.0cm,表面积为113cm2;素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0.7*10.2*3.0cm,表面积为77cm2;副荤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4.8*13.2*3.0cm,表面积为140cm2;主食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2.6*11.7*3.0cm表面积为111cm2
所述盘体为六角形,其长宽高尺寸为:29.62*26.28*3.4cm,厚度为3mm;所述肉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3.3*11.1*3.0cm,表面积为113cm2;素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1.1*11.1*3.0cm,表面积为79cm2;副荤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4.3*12.8*3.0cm,表面积为130cm2;主食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2.6*12.3*3.0cm,表面积为105cm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A.本实用新型将餐具分为四个容积区,每个容积区对应一种菜品,并设定了各个容积区 的容积,做到定量取餐的目的,以往取餐工具都没有考虑到如何将营养健康的需求转化为便捷的使用方法,无法为消费者在日常膳食中遵循均衡适量两大原则提供帮助。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餐盘每个格子的体积都是经过一系列计算(包括了营养需求分解、菜品生熟转换、菜品分类计算等)所得,按照该体积盛取菜品,能够满足一个普通人一餐所需的营养需求。
B.本实用新型依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通过与配餐盘的结合,基于大量菜品营养成分数据、菜品抽样测得的食物密度及人群取餐试验所获取的取餐行为特征数据来设计各种菜品的容积,建立取餐者均衡与定量的概念,还通过引入菜品标识来帮助消费者在使用中能够方便掌握这些营养原则,并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群取餐的营养健康需求。
C.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盘,其中每个格子都有独特的标识来进行区分,便于使用者分辨。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餐盘进行了实地取餐测试,使用者盛取菜品的体积比在92%~97%之间,表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盘能够真正做到让使用者定量取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餐盘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餐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盘体,11-肉菜区;12-素菜区;13-副荤区;14-主食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盘如图1所示,图1中的餐盘具有托盘功能,其外形整体呈水滴状,其长宽高尺寸为:(35.6~36.6)*(27.7~28.7)*(3.25~4.25)cm,其中优选的结构尺寸为36.1*28.2*3.75cm,厚度为2~4mm,优选为3mm;其中,肉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0.9~14.9)*(9.2~13.2)*(2~4)cm,其中的优选尺寸为12.9*11.2*3.0cm,表面积为103~123cm2,,优选为113平方厘米,素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9.7~11.7)*(9.2~11.2) *(2~4)cm,优选为10.7*10.2*3.0cm,表面积为(74~80)cm2,优选为77cm2;副荤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2.8~16.8)*(11.2~15.2)*(2~4)cm,优选尺寸为14.8*13.2*3.0cm,表面积为140cm2;主食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0.6~14.6)*(9.27~13.7)*(2~4)cm,其中优选尺寸为12.6*11.7*3.0cm,表面积为105~117cm2,优选为111cm2
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餐盘结构图,其呈六角形状,且不带托盘功能,长宽高尺寸为:296.2*262.8*34mm,厚度为3mm,其中,肉食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3.3*11.1*3.0cm,表面积为113cm2,素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1.1*11.1*3.0cm,表面积为79cm2;副荤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4.3*12.8*3.0cm,表面积为130cm2,主食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2.6*12.3*3.0cm,表面积为105cm2
本实用新型在盆体的各个容积区内设有不同的菜品标识,使用者依据四种不同标志、不同容积的餐盘分区进行取餐,轻松实现科学取餐、合理饮食
根据日常取餐行为、常见食物容积的测量及视觉辅助系统,本餐盘的设计通过4个具有不同标志、不同容积的菜品专属餐格设置来引导使用者轻松实现种类多样、份量适宜的合理取餐,其中,本实用新型以方块图标标识肉菜区,以三角图标标识素菜区,以方块+三角图标标识副荤区,以圆圈图标标识主食区,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标识图形来区分各个不同的容积区。本实用新型依据中国居民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参考值,计算得到最终每个餐格的容积:肉类餐格147cm3;素菜餐格103cm3;副荤餐格179cm3;主食餐格150cm3。最后,考虑到性别、身材的差异,在标准规格基础上增设小号餐盘,其体积为标准规格的85%。由餐格内壁上的浅棱来进行标示,如图1和图2所示。
餐盘不同容积区的菜品标识形状、容积及对应食物的种类、重量如下表所示:
在使用时,对于普通的女性,只需将各类食物盛入对应菜品标识的容积区的内壁浅棱处;而对于普通男性,按照正常取餐习惯将各类食物分别填满对应的餐格即可。按照上述操作,使用者一顿午餐摄入的能量略低于推荐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完全达到推荐摄入量标准,脂肪摄入量基本控制在推荐摄入量范围内、膳食纤维也基本满足推荐摄入量,轻松实现了膳食总能量控制,为身体提供种类多样、比例适宜的均衡营养素,从而预防与能量过剩、营养素 失衡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本实用新型通过科学计算得出每个容积区的体积以确保“适量取餐”,具体如下:
计算每个容积区的体积时,首先将菜品分为:肉菜、副荤、素菜、凉菜4类。依据每道菜品油、盐的含量对其进行聚类,根据其特点分入相应组别(肉菜包括低油高盐组(平均油/Na+含量:7.98g/543.34mg)、低油低盐组(平均油/Na+含量:7.22g/87.19mg)、高油中盐组(平均油/Na+含量:23.45g/183.83mg);副荤类包括低油低盐组(平均油/Na+含量:5.40g/136.47mg)、高油低盐组(平均油/Na+含量:15.29g/103.55mg)、高油高盐组(平均油/Na+含量:16.14g/1060.05mg);素菜包括中油中盐组(平均油/Na+含量:7.14g/117.32mg)、低油高盐组(平均油/Na+含量:2.44g/635.66mg)、低油低盐组(平均油/Na+含量:2.26g/49.94mg);凉菜类低油高盐组(平均油/Na+含量:2.38g/643.64mg)、高油高盐组(平均油/Na+含量:14.97g/609.92mg)、低油低盐组(平均油/Na+含量:1.93g/62.95mg))。其次考虑每餐配餐原则,即:每餐一共选择3道素菜、3道肉菜、4道凉菜、4道副荤类菜品。其中:素菜类3道菜品中低油低盐类最少选2道;肉菜类3道菜品中低油类最少选2道、高油类最多选1道;凉菜类4道菜品中低油低盐类最少选2道、高油类最多选1道;副荤类4道菜品中低油低盐类最少选3道、高油类最多选1道。之后考虑消费者取餐习惯,每次取餐时可选择素菜3份、肉菜3份、副荤类4份(凉菜类根据食材特点分列入上述3类中),其中低油类菜品每份为45g,中油/高油类菜品每份为35g。即肉菜取餐125g,素菜取餐125g,副荤取餐170g,主食取餐100g,依据试验测定各类菜品平均密度计算对应体积,分别为:肉菜类餐格103cm3,素菜类餐格147cm3,副荤类餐格179cm3,主食餐格100cm3,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最后,考虑到性别、身材的差异,在标准规格基础上增设小号餐量这一规格,其体积为标准规格的85%。由设置在餐格内壁上的浅棱来进行标示。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盘取餐营养构成验证: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2013年版中国居民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参考值来进行验证。
其中:全天能量摄入的推荐值为:轻体力活动成年男性2150kcal,轻体力活动成年女性1800kcal;蛋白质摄入的推荐值为:男性65g,女性55g;油脂摄入的推荐值为去除食材中脂肪后摄入的油脂(如植物油等),因此,此处不予以考虑;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推荐值为:男性338.1g,女性282.5g(基于每日能量摄入全部来源于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进行计算);午餐推荐量取每日推荐量的40%计算,即男性:能量860kcal,蛋白质26g,碳水化合物135.2g;女性:能量720kcal,蛋白质22g,碳水化合物113.0g;依据配餐菜品平均营养素含量水平计算得到菜谱营养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消费者在使用该配套餐具取餐时,只需要将相应类别的食物盛在对应餐格中即可,以最简单的方法来实现科学取餐,为身体提供种类多样、比例适宜的均衡营养素,从而预防与能量过剩、营养素失衡等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盘,并对其进行了取餐测试,如下表所示:可以发现,使用者盛取菜品的体积与设计体积(也就是推荐摄入量)的比在92%~97%之间,表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盘能够做到让使用者定量取餐。
菜品种类 推荐摄入量(g) 实际盛取量(g)
素菜 125 116.73±27.8
肉菜 125 115.29±34.7
副荤 170 164.24±31.7
主食 100 96.61±19.6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包括盘体,其上设有肉菜区、素菜区、副荤区和主食区四个容积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肉菜区、素菜区、副荤区和主食区中均设有菜品标识,所述肉菜区的容积为125~147cm3;所述素菜区的容积为88~103cm3;所述副荤区的容积为152~179cm3;所述主食区的容积为127~150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容积区的内壁上均设有用于标识小号餐量的浅棱,到达所述浅棱位置时各容积区的容积分别为:所述肉菜区的容积为124cm3,所述素菜区的容积为87cm3,所述副荤区的容积为152cm3,所述主食区的容积为127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肉菜区的菜品标识为方形,所述素菜区的菜品标识为三角形,所述副荤区的菜品标识为三角形和方形,所述主食区的菜品标识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菜品标识设置于所述容积区的底部或其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呈水滴状,其上成型有托盘,所述盘体的长宽高尺寸为:(35.6~36.6)*(27.7~28.7)*(3.25~4.25)cm,厚度为:2~4mm;所述肉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0.9~14.9)*(9.2~13.2)*(2~4)cm,表面积为103~123cm2;素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9.7~11.7)*(9.2~11.2)*(2~4)cm,表面积为74~80cm2;副荤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2.8~16.8)*(11.2~15.2)*(2~4)cm,表面积为130~150cm2;主食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0.6~14.6)*(9.27~13.7)*(2~4)cm表面积为105~117cm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长宽高尺寸为:36.1*28.2*3.75cm,厚度为:3mm;所述肉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2.9*11.2*3.0cm,表面积为113cm2;素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0.7*10.2*3.0cm,表面积为77cm2;副荤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4.8*13.2*3.0cm,表面积为140cm2;主食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2.6*11.7*3.0cm表面积为111c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为六角形,其长宽高尺寸为:29.62*26.28*3.4cm,厚度为3mm;所述肉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3.3*11.1*3.0cm,表面积为113cm2;素菜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1.1*11.1*3.0cm,表面积为79cm2;副荤区的长 宽高尺寸为14.3*12.8*3.0cm,表面积为130cm2;主食区的长宽高尺寸为12.6*12.3*3.0cm,表面积为105cm2
CN201520112272.0U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41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2272.0U CN204541555U (zh)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2272.0U CN204541555U (zh)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41555U true CN204541555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16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1227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41555U (zh) 2015-02-16 2015-02-16 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4155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4206A (zh) * 2016-02-24 2016-05-04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餐盘
CN105686536A (zh) * 2016-02-24 2016-06-22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一种餐盘
CN107912940A (zh) * 2017-12-29 2018-04-17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配餐定量计算方法与一种营养健康餐盘
CN108198606A (zh) * 2017-12-29 2018-06-22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配餐定量计算方法与一种营养健康餐盘
CN109452565A (zh) * 2017-09-06 2019-03-12 重庆鼎阳繁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养生火锅菜品配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4206A (zh) * 2016-02-24 2016-05-04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餐盘
CN105686536A (zh) * 2016-02-24 2016-06-22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一种餐盘
CN105534206B (zh) * 2016-02-24 2018-07-20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餐盘
CN109452565A (zh) * 2017-09-06 2019-03-12 重庆鼎阳繁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养生火锅菜品配制方法
CN107912940A (zh) * 2017-12-29 2018-04-17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配餐定量计算方法与一种营养健康餐盘
CN108198606A (zh) * 2017-12-29 2018-06-22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配餐定量计算方法与一种营养健康餐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1555U (zh) 一种均衡营养定量配餐盘
Zha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24-hour individual recall method in China
CN203709893U (zh) 多功能调味盒
CN109524084A (zh) 一种针对个人健康管理的智能营养配餐系统及方法
CN109461491A (zh) 一种针对家庭健康管理的智能营养配餐系统及方法
CN106446523A (zh) 食物推荐方法及装置
CN207009087U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城市居家养老膳食营养监测系统
CN108198606A (zh) 一种营养配餐定量计算方法与一种营养健康餐盘
Shadap et al. Nutritional intake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in the states of Himachal Pradesh and Meghalaya
Bandyopadhyay et al. Assessment of energy balance against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women carriers in the brickfields of West Bengal
CN204467244U (zh) 一种营养配餐盒
CN201085409Y (zh) 一种具有饮食管理功能的成套餐具
CN105686536A (zh) 一种餐盘
CN215533407U (zh) 定量控油餐盘
CN104765946A (zh) 一种供餐系统
CN209047515U (zh) 一种全日营养减肥餐盒组合套装
CN108242262B (zh) 一种基于饮食周期动态权的智慧餐厅营养配餐推荐方法
CN107912940A (zh) 一种营养配餐定量计算方法与一种营养健康餐盘
Jung-He The Study of Food Habits according to Obesity Index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Yangju City, Kyeong-gi Province
CN206777163U (zh) 一种儿童餐盘
CN203263171U (zh) 一种组合式家庭厨用砧板
CN113496427B (zh) 菜谱的份量判定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kegbu et al. Nutritional status and market activities of female traders in a major City South East, Nigeria
CN206603538U (zh) 一种合理膳食定量餐盘
CN201658135U (zh) 一种调味拼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