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2464U - 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32464U CN204532464U CN201420845707.8U CN201420845707U CN204532464U CN 204532464 U CN204532464 U CN 204532464U CN 201420845707 U CN201420845707 U CN 201420845707U CN 204532464 U CN204532464 U CN 2045324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water
- cooling
- seal head
- lower se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属于冷却器结构设计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将水冷去本体、第一油冷却本体、气冷却本体和第二油冷却本体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一起,并且位置设置合理,同时将水进口管、水出口管、气进口管、气出口管、第二油进口管、第二油出口管设置于各个封头的前板,而将第一油进口管、第一油出口管设置于封头的后板,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各自的位置等,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油冷却器、水冷却器和中冷器分散布置安装导致占用空间大且较重的问题,既简化了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结构,减少安装空间,减轻重量,又提高了冷却效能,节约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
背景技术
冷却器在工、农业的各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人民生活中冷却设备也随处可见,是不可缺少的工艺设备之一。因此冷却器的研究倍受世界各国政府及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在全世界第一次能源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在下大力量寻找新的能源及在节约能源上研究新途径,在研究投入大、人力资源配备足的情况下,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效冷却器诞生。随着研究的深入,工业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得到了大量的回报,如板翅式冷却器、大型板壳式冷却器和强化沸腾的表面多孔管、T型翅片管、强化冷凝的螺纹管、锯齿管等都得到了国际传热界专家的首肯,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大大缓解了能源的紧张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汽车上的发动机,由于其运转速度极高,润滑油等温度会急剧升高,同时,由于发动机需要较高换气率的新鲜空气,因此,通常配套有空压机,而经过空压机后的空气温度极高,高温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且会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发动机系统中,对水的冷却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单元。
然而,现有技术中,油冷却器、水冷却器和中冷器通常分散布置,需要采用较多接管等,占用空间较大且较重,不利于汽车小型化、轻便化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油冷却器、水冷却器和中冷器分散布置安装导致占用空间大且较 重的问题,既简化了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结构,减少安装空间,减轻重量,又提高了冷却效能,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包括:内置水冷芯子的水冷却本体,内置第一油冷芯子的第一油冷却本体,内置气冷芯子的气冷却本体,内置第二油冷芯子的第二油冷却本体,所述水冷却本体的右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的左板,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右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气冷却本体的左板,所述气冷却本体的右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左板;
所述水冷却本体的顶面封装有水冷上封头,所述水冷却本体的底面封装有水冷下封头,在所述水冷上封头上设有水进口管,在所述水冷下封头上设有水出口管;
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的顶面封装有第一油冷上封头,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的底面封装有第一油冷下封头,在所述第一油冷下封头上设有第一油进口管,在所述第一油冷上封头上设有第一油出口管;
所述气冷却本体的顶面封装有气冷上封头,所述气冷却本体的底面封装有气冷下封头,在所述气冷上封头上设有气进口管,在所述气冷下封头上设有气出口管;
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顶面封装有第二油冷上封头,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底面封装有第二油冷下封头,在所述第二油冷下封头上设有第二油进口管,在所述第二油冷上封头上设有第二油出口管。
上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所述水进口管设置于所述水冷上封头的前板左端,所述水出口管设置于所述水冷下封头的前板右端。
上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所述水冷上封头还设置有分流侧板、分流后斜板和分流下板,通过所述分流侧板、所述分流后斜板和所述分流下板 将水冷上封头的腔体分隔成水冷进腔体和水进腔体,所述水冷进腔体与所述水冷却本体连通,所述水进腔体与所述水冷却本体封闭隔离。
上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所述水进腔体通过一弯管与所述水冷下封头连通,且对应于所述水进腔体的所述水冷上封头的顶板设置有加水口。
上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所述水冷下封头的前板上设有放水口,以方便排出多余的水。
上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一油进口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油下封头的前板上,所述第一油出口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油上封头的前板上。
上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一油下封头的前板上设有两个第一油进口管,所述第一油上封头的前板上设有两个第一油出口管。
上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所述气进口管设置于所述气冷上封头的前板中间位置,所述气出口管设置于所述气冷下封头的前板中间位置。
上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二油进口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油冷下封头的前板左端,所述第二油出口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油冷上封头的前板右端。
上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所述水冷下封头的底板左端固定焊接于一左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油冷下封头的底板右端固定焊接于一右支撑板上。
上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中,所述水冷却本体的前板的左端和所述水冷却本体的后板的左端均一体成型有左竖直安装条,所述左竖直安装条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水冷却本体的前板或后板所在的平面;同时,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前板的右端和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后板的右端均一体成型有右竖直安装条,所述右竖直安装条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前板或后板所在的平面。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将水冷去本体、第一油冷却本体、气冷却本体和第二油冷却本体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一起,并且位置设置合理, 同时将水进口管、水出口管、气进口管、气出口管、第二油进口管、第二油出口管设置于各个封头的前板,而将第一油进口管、第一油出口管设置于封头的后板,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各自的位置等,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油冷却器、水冷却器和中冷器分散布置安装导致占用空间大且较重的问题,既简化了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结构,减少安装空间,减轻重量,又提高了冷却效能,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包括:内置水冷芯子的水冷却本体101,内置第一油冷芯子的第一油冷却本体201,内置气冷芯子的气冷却本体301,内置第二油冷芯子的第二油冷却本体401,水冷却本体101的右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201的左板,第一油冷却本体201右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气冷却本 体301的左板,气冷却本体301的右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第二油冷却本体401的左板;水冷却本体101的顶面封装有水冷上封头102,水冷却本体101的底面封装有水冷下封头103,在水冷上封头102的前板左端设有水进口管104,在水冷下封头103的前板右端设有水出口管105;第一油冷却本体201的顶面封装有第一油冷上封头202,第一油冷却本体201的底面封装有第一油冷下封头203,在第一油冷下封头的前板203上设有第一油进口管2041和2042,在第一油冷上封头202的前板上设有第一油出口管2052和2051;气冷却本体301的顶面封装有气冷上封头302,气冷却本体301的底面封装有气冷下封头303,在气冷上封头302的前板中间位置设有气进口管304,在气冷下封头的前板中间位置设有气出口管305;第二油冷却本体401的顶面封装有第二油冷上封头402,第二油冷却本体401的底面封装有第二油冷下封头403,在第二油冷下封头403的前板左端设有第二油进口管404,在第二油冷上封头402的前板右端设有第二油出口管40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中,水冷上封头102还设置有分流侧板、分流后斜板和分流下板,通过分流侧板、分流后斜板和分流下板将水冷上封头102的腔体分隔成水冷进腔体1021和水进腔体1022,水冷进腔体1022与水冷却本体101连通,水进腔体1022与水冷却本体101封闭隔离,水进腔体1022通过一弯管106与水冷下封头103连通,且对应于水进腔体1022的水冷上封头102的顶板设置有加水口107,设置成该结构,使得系统在不需要对水进行冷却的时候,可以通过加水口107、水进腔体1022、弯管106以及下封头103直接将水排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符合实际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中,水冷下封头103的前板上设有放水口108,通过该放水口108既能够方便的排出水冷却本体101和弯管106中的剩余水,又能够排出水冷却本体101和弯管106内的水杂质,从而保证水冷却本体101和弯管106内的干燥度和清洁度,延长了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中,第一油进口管2041和第一油出口管2051对应一起开启,第一油进口管2042和第一油出口管2052一起开启,设置两个第一油进口管和两个第一油出口管,使其中的一对作为备用,从而使得在另一对损坏的情况下,该第一油冷却本体仍然能够正常的对高温油进行冷却,提高了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中,水冷下封头103的底板左端固定焊接于一左支撑板10上,第二油冷下封头403的底板右端固定焊接于一右支撑板11上,通过左支撑板10和右支撑板11能够将水冷下封头103、第一油冷下封头203、气冷下封头303和第二油冷下封头403隔离保护起来,使得下封头不会与其他部件金属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一方面保护了系统中的其他部件,另一方面保护了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从而保证了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中,水冷却本体101的前板的左端和水冷却本体101的后板的左端均一体成型有左竖直安装条20,左竖直安装条20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水冷却本体101的前板或后板所在的平面;同时,第二油冷却本体401的前板的右端和第二油冷却本体401的后板的右端均一体成型有右竖直安装条21,右竖直安装条21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二油冷却本体401的前板或后板所在的平面;设置该左竖直安装条20和右竖直安装条21能够简单方便的将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安装于系统中,同时便于拆卸,使之便于维修和保养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将水冷去本体、第一油冷却本体、气冷却本体和第二油冷却本体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一起,并且位置设置合理,同时将水进口管、水出口管、气进口管、气出口管、第二油进口管、第二油出口管设置于各个封头的前板,而将第一油进口管、第一油出口管设置于封头的后板,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各自的位置等,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油冷却器、水冷却器和中冷器分散布置安装导致占用空间大且较重的 问题,既简化了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的结构,减少安装空间,减轻重量,又提高了冷却效能,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水冷芯子的水冷却本体,内置第一油冷芯子的第一油冷却本体,内置气冷芯子的气冷却本体,内置第二油冷芯子的第二油冷却本体,所述水冷却本体的右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的左板,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右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气冷却本体的左板,所述气冷却本体的右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左板;
所述水冷却本体的顶面封装有水冷上封头,所述水冷却本体的底面封装有水冷下封头,在所述水冷上封头上设有水进口管,在所述水冷下封头上设有水出口管;
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的顶面封装有第一油冷上封头,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的底面封装有第一油冷下封头,在所述第一油冷下封头上设有第一油进口管,在所述第一油冷上封头上设有第一油出口管;
所述气冷却本体的顶面封装有气冷上封头,所述气冷却本体的底面封装有气冷下封头,在所述气冷上封头上设有气进口管,在所述气冷下封头上设有气出口管;
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顶面封装有第二油冷上封头,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底面封装有第二油冷下封头,在所述第二油冷下封头上设有第二油进口管,在所述第二油冷上封头上设有第二油出口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进口管设置于所述水冷上封头的前板左端,所述水出口管设置于所述水冷下封头的前板右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上封头还设置有分流侧板、分流后斜板和分流下板,通过所述分流侧板、所述分流后斜板和所述分流下板将水冷上封头的腔体分隔成水冷进腔体和水进腔体,所述水冷进腔体与所述水冷却本体连通,所述水进腔体与所述水冷却本体封闭隔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进腔体通过一弯管与所述水冷下封头连通,且对应于所述水进腔体的所述水冷上封头的顶板设置有加水口。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下封头的前板上设有放水口,以方便排出多余的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进口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油下封头的前板上,所述第一油出口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油上封头的前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下封头的前板上设有两个第一油进口管,所述第一油上封头的前板上设有两个第一油出口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进口管设置于所述气冷上封头的前板中间位置,所述气出口管设置于所述气冷下封头的前板中间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进口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油冷下封头的前板左端,所述第二油出口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油冷上封头的前板右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下封头的底板左端固定焊接于一左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油冷下封头的底板右端固定焊接于一右支撑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45707.8U CN204532464U (zh) | 2014-12-26 | 2014-12-26 | 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45707.8U CN204532464U (zh) | 2014-12-26 | 2014-12-26 | 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32464U true CN204532464U (zh) | 2015-08-05 |
Family
ID=5374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4570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2464U (zh) | 2014-12-26 | 2014-12-26 | 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324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0159A (zh) * | 2015-11-12 | 2016-02-03 | 无锡市豫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多芯体复合技术的紧凑型换热器 |
-
2014
- 2014-12-26 CN CN201420845707.8U patent/CN2045324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0159A (zh) * | 2015-11-12 | 2016-02-03 | 无锡市豫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多芯体复合技术的紧凑型换热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21700U (zh) | 一种内燃动车组用油水热交换器及内燃机 | |
CN202811036U (zh) | 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 |
CN103851039A (zh) | 液压油水冷却器 | |
CN203022866U (zh) | 矿用车散热水箱 | |
CN204532464U (zh) | 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 | |
CN207758778U (zh) | 一种冷却装置、列车牵引系统及列车 | |
CN104564217A (zh) | 紧凑型油气水冷却器 | |
CN202851142U (zh) | 一种风冷发电机组风道系统 | |
CN104879186A (zh) | 油气水组合型冷却器 | |
CN205124213U (zh) |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冷却结构 | |
CN203906073U (zh) | 水散热器后置式复合散热装置 | |
CN202970931U (zh) | 带有排气歧管的发动机缸盖 | |
CN202900664U (zh) | 罗茨滑阀真空机组 | |
CN201508119U (zh) | 一种带膨胀箱的油气水组合换热器 | |
CN106247832A (zh) | 一种汽车用组合式热管换热器 | |
CN204533061U (zh) | 集成旁通阀的油冷却器 | |
CN205936838U (zh) | 一种水冷柴油水泵机组 | |
CN205860830U (zh) | 基于氯气的中间冷却器 | |
CN203518679U (zh) | 基于复合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 |
CN203362295U (zh) | 组合冷却器 | |
CN209245141U (zh) | 一种气体发动机用增压器 | |
CN201635819U (zh) | 汽车发动机油水一体式冷却水箱 | |
CN202707502U (zh) | 螺杆压缩机 | |
CN203463374U (zh) | 泵 | |
CN203496894U (zh) | 铁路轨道车辆用梯形复合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