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0720U -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0720U
CN204530720U CN201520158607.2U CN201520158607U CN204530720U CN 204530720 U CN204530720 U CN 204530720U CN 201520158607 U CN201520158607 U CN 201520158607U CN 204530720 U CN204530720 U CN 204530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pshed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rear campshed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586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大昌
廖心北
李明
贾欣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IHA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IHA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IHA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IHA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586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30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0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0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支护桩沿基坑开挖线平行布设,包括双排布设的前排桩和后排桩、桩顶冠梁和连接梁,后排桩由不少于2根组成一组,每组之间间隔大于两根前排桩之间的距离布设;后排桩与前排桩之间的连接梁有直连梁和斜连梁,斜连梁位于每组后排桩两侧;后排桩与前排桩一一对应布设或均匀间隔对应布设。本实用新型采用单排桩结合局部双排桩支护形式,与现有支护结构相比,更加安全可靠,更利于控制基坑的变形,降低施工风险;支护结构布置灵活,受场地周边环境影响小,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降低对周边管线、地下建筑构等的危害,不占用基坑内空间,且不会产生支撑拆除后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排放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属于地面开挖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挖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迅速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基坑工程也向着超大、超深的方向发展。现有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单排桩支护结构、锚拉桩支护结构和内支撑支护结构等,锚拉桩占用相邻场地地下空间,内支撑支护结构占用基坑内空间,且存在支撑拆除后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排放等问题。最近发展的双排基坑支护新技术,与上述支护结构相比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水平位移小、受力合理,可以有效地限制支护结构变形,施工技术成熟,不需要设置支撑挡土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造价高、工期长等不足,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特殊土地区超深、超大基坑,同时经济、快速、节能、节材、安全的支护结构方法是目前市场发展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不足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充分发挥双排桩优势的,提供一种具有经济、快速、节能、节材、安全的支护结构方法。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用于基坑工程中支撑基坑的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沿基坑开挖线平行布设,包括双排布设的前排桩和后排桩,各前排桩两端由前排桩桩顶冠梁连接,各后排桩两端由后排桩桩顶冠梁连接,前排桩与后排桩上端有连接梁连接,前排桩形成的平面与相邻后排桩形成的平面平行。
所述后排桩由不少于2根组成一组,每组之间间隔大于两根前排桩之间的距离布设。
所述后排桩与前排桩之间的连接梁有直连梁和斜连梁,斜连梁位于每组后排桩两侧。
所述后排桩与前排桩一一对应布设或均匀间隔对应布设。
所述前排桩桩顶冠梁宽度与前排桩直径、后排桩桩顶冠梁宽度与后排桩直径均相同。
所述前排桩形成的平面与后排桩形成的平面平行之间的距离是支护桩直径的2-5倍。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开挖深度范围在8-12m的基坑工程,是由前排桩、前排桩桩顶冠梁、后排桩、后排桩桩顶冠梁、排间连接梁包括直连梁和斜连梁共同组成的空间刚架结构。前排桩沿基坑开挖线布设,后排桩与前排桩1对1设置或均匀间隔设置,后排桩同时以组为单位与前排桩间隔设置,后排桩以组为单位时,每组不少于2根,双排桩前后排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在使用这种支护结构时,要求基坑周边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故排拒宜取2-5倍桩径。前排桩和后排桩的桩顶冠梁分别将前排桩与后排桩连接起来,连接梁将后排桩与对应前排桩连为整体,形成空间排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有效限制了支护桩水平位移的发展;该支护结构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水平位移小、受力合理,可以有效地限制支护结构变形,施工技术成熟,不需要设置支撑挡土结构;也不需要太多的场地;施工方便,布置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排桩结合局部双排桩支护形式,与单一的悬臂桩相比,它虽属于悬臂支护型式,但受力机理与单排桩有本质区别。它相当于一个插入土体的空间刚架结构,通过桩顶冠梁与连接梁连接为整体,同时桩土之间作用不容忽略。这种支护结构更加安全可靠,更利于控制基坑的变形,降低施工风险;与传统双排桩相比,这种支护结构布置灵活,既达到了保证基坑安全的目的,又降低了工程造价;与拉锚结构相比,受场地周边环境影响小,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降低对周边管线、地下建筑构等的危害,有效地保护周边环境。与内支撑结构相比,不占用基坑内空间,且不会产生支撑拆除后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排放等问题;由于本支护结构仅涉及桩施工,构造简单,工艺单一,施工难度小,基坑内作业空间大,便于快速展开施工,因此缩短了工期得到保证。本实用新型在发杨传统双排桩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改良,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保护了环境,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护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基坑支护结构截面示意图,及图2AA截面示意图。
图中,1是前排桩,2是前排桩桩顶冠梁,3是后排桩,4是后排桩桩顶冠梁,5是斜连梁,6是直连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
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用于基坑工程中支撑基坑的支护桩,所述支护桩沿基坑开挖线平行布设,包括双排布设的前排桩1和后排桩3,各前排桩1两端由前排桩桩顶冠梁2连接,各后排桩3两端由后排桩桩顶冠梁4连接,前排桩1与后排桩3上端有连接梁连接,前排桩1形成的平面与相邻后排桩3形成的平面平行。
后排桩3由不少于2根组成一组,每组之间间隔大于两根前排桩1之间的距离布设。后排桩3与前排桩1之间的连接梁有直连梁6和斜连梁5,斜连梁5位于每组后排桩3两侧。后排桩3与前排桩1一一对应布设或均匀间隔对应布设。
前排桩桩顶冠梁2宽度与前排桩1直径、后排桩桩顶冠梁4宽度与后排桩3直径均相同。
前排桩1形成的平面与后排桩3形成的平面平行之间的距离是支护桩直径的2-5倍。
如图1所示,图中,前排桩1均匀间隔布设,前排桩桩顶冠梁2将数个前排桩1连接成一排,图中只表示了一侧的前排桩桩顶冠梁2;后排桩3在图中有两组,左面一组三根组成,形成与前排桩1的均匀间隔布设,右面一组由五根组成,形成与前排桩1的一一对应布设,直连梁6均有五根,斜连梁5有两根。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护应用状态示意图,图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双排桩支护结构支护一矩形基坑结构状态,基坑平面结构表示在前排桩1外侧上、下间隔设置了两组后排桩3,左、右设置了一组后排桩3。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基坑支护结构截面示意图,即图2AA截面示意图。图中表示本实用新型支护结构在基坑局部断面的支护状态。图中一侧是位于基坑支护表面的前排桩1,另一侧是位于基坑支护内侧的后排桩3,上部有前排桩1与后排桩3之间有直连梁6或斜连梁5连接。
施工安装时,首先施工护壁桩,前排桩1沿基坑开挖线布设,后排桩3针对现场局部加强处分组设置,每组2根以上,与前排桩1对1布置或间隔布置。
护壁桩施工完毕后进行浮浆清理,清理至设计标高后,施工各桩顶冠梁及连接梁。前、后排桩两端均设有桩顶冠梁,桩顶冠梁宽度与桩径同宽,保证每一排桩为一整体。前排桩1与后排桩3间采用连接梁连接,保证局部加强后排桩3与前排桩1形成整体排架结构,连接梁分直连梁6和斜连梁5,连接梁宽度同桩径。
支护桩的前排桩1与后排桩3、各桩顶冠梁与连接梁均可以采用为钢筋混土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支护结构,后排桩3的配筋率可低于前排桩1的配筋率也能保证支护工程的各项要求。

Claims (6)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用于基坑工程中的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沿基坑开挖线平行布设,包括双排布设的前排桩(1)和后排桩(3),各前排桩(1)两端由前排桩桩顶冠梁(2)连接,各后排桩(3)两端由后排桩桩顶冠梁(4)连接,前排桩(1)与后排桩(3)上端有连接梁连接,前排桩(1)形成的平面与相邻后排桩(3)形成的平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桩(3)由不少于2根组成一组,每组之间间隔大于两根前排桩(1)之间的距离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桩(3)与前排桩(1)之间的连接梁有直连梁(6)和斜连梁(5),斜连梁(5)位于每组后排桩(3)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桩(3)与前排桩(1)一一对应布设或均匀间隔对应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桩顶冠梁(2)宽度与前排桩(1)直径、后排桩桩顶冠梁(4)宽度与后排桩(3)直径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形成的平面与后排桩(3)形成的平面平行之间的距离是支护桩直径的2-5倍。
CN201520158607.2U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Active CN204530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8607.2U CN204530720U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8607.2U CN204530720U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0720U true CN204530720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4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58607.2U Active CN204530720U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30720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4376A (zh) * 2015-08-25 2015-11-18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式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CN107034897A (zh) * 2017-05-23 2017-08-11 梁美欣 支撑结构
CN107059886A (zh) * 2017-05-23 2017-08-18 梁美欣 支撑系统
CN107059887A (zh) * 2017-05-23 2017-08-18 梁美欣 支护系统
CN108729452A (zh) * 2018-08-14 2018-11-02 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深基坑外支撑结构
CN109723063A (zh) * 2018-12-21 2019-05-07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集束桩垛支护结构及其计算方法
CN110206038A (zh) * 2019-05-28 2019-09-06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凹型基坑阳角处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719562A (zh) * 2020-06-24 2020-09-29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112095625A (zh) * 2020-09-28 2020-12-18 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
CN113235610A (zh) * 2021-05-13 2021-08-10 南通大学 一种坑外拱形支撑体系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4376A (zh) * 2015-08-25 2015-11-18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式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CN107034897A (zh) * 2017-05-23 2017-08-11 梁美欣 支撑结构
CN107059886A (zh) * 2017-05-23 2017-08-18 梁美欣 支撑系统
CN107059887A (zh) * 2017-05-23 2017-08-18 梁美欣 支护系统
CN108729452A (zh) * 2018-08-14 2018-11-02 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深基坑外支撑结构
CN109723063A (zh) * 2018-12-21 2019-05-07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集束桩垛支护结构及其计算方法
CN109723063B (zh) * 2018-12-21 2023-10-27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集束桩垛支护结构及其计算方法
CN110206038A (zh) * 2019-05-28 2019-09-06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凹型基坑阳角处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206038B (zh) * 2019-05-28 2024-01-30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凹型基坑阳角处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719562A (zh) * 2020-06-24 2020-09-29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112095625A (zh) * 2020-09-28 2020-12-18 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高支护桩抗变形能力的方法
CN113235610A (zh) * 2021-05-13 2021-08-10 南通大学 一种坑外拱形支撑体系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0720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03768912U (zh) 一种双排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矩形桩基坑支护结构
CN202989937U (zh) 一种格栅式双排桩支护结构
CN203684230U (zh) 一种预制双排桩结构
CN204311459U (zh) 椅形前斜双排支护桩体结构
CN203307817U (zh) 一种设有钢管预应力混凝土连接前后排桩的双排桩结构
CN204738302U (zh) 一种多层框架式双排桩支护结构
CN202117068U (zh) 微型桩板式复合基础
CN203654295U (zh) 单肢斜撑加固基坑支护结构
CN204590038U (zh) 一种永久性基坑支护结构
CN203583495U (zh) 一种利用既有紧邻建筑护坡桩的双排桩结构
CN203161244U (zh) 既有地铁暗挖区间隧道保护结构
CN201339195Y (zh) 一种围堰结构
CN203684229U (zh) 一种连体式双排桩支护结构
CN204780938U (zh) 一种新型的可回收拉锚式双排桩支护结构
CN203878532U (zh) 一种用于深层陡倾断层裂隙处理结构
CN105064377A (zh)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
CN204898687U (zh)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
CN207829905U (zh) 一种风积沙地层暗挖隧道超前立体支护结构
CN204715364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203795435U (zh) 一种对撑加固结构
CN203625928U (zh) 一种整体式路堑挡土墙
CN204875811U (zh) 一种复合式多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CN102031742A (zh) 基于凸榫式水泥注浆土工膜带的路基纵向裂缝治理方法
CN204780939U (zh) 一种桅杆式双排桩支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