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6645U -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6645U
CN204526645U CN201520044543.3U CN201520044543U CN204526645U CN 204526645 U CN204526645 U CN 204526645U CN 201520044543 U CN201520044543 U CN 201520044543U CN 204526645 U CN204526645 U CN 204526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ylinder
telescopic boom
bridge
telescopic
adap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45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Jin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Jin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Jin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Jin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445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6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6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664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卫设备领域内的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包括左桥与右桥,还包括伸缩控制机构,左桥与右桥的配合结构为可滑动套接结构;伸缩控制机构包括左伸缩臂、右伸缩臂,还包括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左伸缩臂、右伸缩臂的一端铰接在左车轮固定板、右车轮固定板上,左伸缩臂、右伸缩臂的另一端均通过关节球轴承连接在车架的伸缩臂固定结构上;左伸缩臂上靠近左车轮固定板的部分与左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右伸缩臂上靠近右车轮固定板的部分与右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铰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靠性、稳定性差的问题。该装置适用于工程用车辆中需要调整前桥轮距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对前桥轮距进行调整,以提高车辆行驶的方向稳定性。为达到改变前桥轮距的目的,市场上推出了前桥轮距的调整机构,前桥轮距的调整机构包括左桥与右桥,左桥与右桥的划分是以车辆的行驶方向为准的。左桥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左车轮的左车轮固定板,右桥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右车轮的右车轮固定板,左车轮固定板、右车轮固定板以左右车轮的对称中心面为准对称设置,左桥与右桥在轮距方向上相互配合并以左右车轮的对称中心面为准可进行伸缩动作,还包括可以驱动左桥与右桥产生伸缩动作的伸缩控制机构,该伸缩控制机构主要包括两个伸缩油缸,两个伸缩油缸同轴相对,两个油缸均受总控制器控制,并且各自的活塞杆铰接在各自对应的车轮内侧,可以将压力直接作用于车轮,迫使车轮的轮距受到改变。工作时,总控制器测量到车辆速度变慢,便控制两个伸缩油缸向内缩进,使得轮距减小,保证行驶的速度;总控制器测量到车辆速度变快,便控制两个伸缩油缸向外顶出,使得轮距增大,增加行驶的方向稳定性。
尽管现有技术能够根据车速及时改变前桥轮距,但由于现实中车辆行驶会产生较大的颠簸,而产生的颠簸会通过车轮直接作用在两个伸缩油缸上,使得两个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直接受到大小、方向不停变化的交变载荷,极易受损,导致伸缩油缸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使得伸缩控制机构的可靠性、稳定性大大减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靠性、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包括左桥与右桥,所述左桥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左车轮的左车轮固定板,所述右桥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右车轮的右车轮固定板,所述左车轮固定板、右车轮固定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桥与右桥在轮距方向上相互配合,装置还包括可以驱动左桥与右桥产生伸缩动作的伸缩控制机构,所述左桥与右桥的配合结构为可滑动套接结构;
所述伸缩控制机构包括均向车辆行驶方向延伸的左伸缩臂、右伸缩臂,还包括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所述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平行于轮距方向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伸缩臂、右伸缩臂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左伸缩臂、右伸缩臂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左车轮固定板、右车轮固定板上,所述左伸缩臂、右伸缩臂的另一端均通过关节球轴承连接在车架的伸缩臂固定结构上;
所述左伸缩臂上靠近左车轮固定板的部分与左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右伸缩臂上靠近右车轮固定板的部分与右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的缸筒固定在油缸固定架上,所述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均受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受总控制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说明如下:左桥与右桥的配合结构为可滑动套接结构,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安装的难度,一方面可以保证左桥、右桥伸缩动作的顺畅性;左车轮固定板、左伸缩臂、左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组成连杆机构,右车轮固定板、右伸缩臂、右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也组成连杆机构,左伸缩臂、右伸缩臂分别受到左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右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的推拉作用力,这样的推拉作用力是平行于轮距方向的;由于左伸缩臂上靠近左车轮固定板的部分与左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右伸缩臂上靠近右车轮固定板的部分与右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铰接,意味着左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右伸缩油缸的活塞杆输出的作用力点分别靠近左车轮固定板、右车轮固定板,不仅能够防止震动直接损坏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还能保证有足够的作用力撑开或拉住左车轮固定板、右车轮固定板,使得左车轮、右车轮的间距扩大。
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车辆速度产生变化时,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同时产生彼此相对的伸缩动作,使得左伸缩臂、右伸缩臂能够分别带动左车轮固定板、右车轮固定板,从而推动左车轮、右车轮相对轮距的中心对称地扩大、缩小原有的轮距,从而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在恒速的情况下,则依靠左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右伸缩油缸的活塞杆输出的作用力锁住左伸缩臂、右伸缩臂,保证轮距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轮距变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也能在恒速情况下保证轮距大小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左桥与右桥的配合结构设置如下:左桥与右桥均为方管结构,其中右桥可滑动地套接在左桥的内腔中。左桥与右桥均为方管结构可以防止左桥与右桥产生径向上的相对运动,进一步增强可靠性与稳定性,并且右桥可滑动地套接在左桥的内腔中,可以极大的便于安装调试,能够很好地保证左桥、右桥的相对滑动轨迹与轮距方向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左桥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能够检测右桥运动极限位置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总控制器通过控制线连接。可以监测右桥在左桥内的运动位置,如果右桥达到极限位置,会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总控制器,由总控制器对液压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得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停止伸缩动作,从而限制了左桥、右桥的伸缩范围,防止伸缩过位、轮距过大现象的产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右桥的上下两面均固定有斜边导向板,所述斜边导向板可在左桥的内腔的导向槽内滑动。装配工艺性好,进一步提升了左桥、右桥相对滑动的顺畅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交错设置。因为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的行程较长,导致缸筒较长,采用交错设置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减少装配的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油缸固定架为对称结构,所述油缸固定架的对称中心与轮距的中心重合。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工艺性,便于左伸缩油缸、右伸缩油缸在安装时寻找对中基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伸缩臂固定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伸缩臂固定板,所述两个伸缩臂固定板的下端通过关节球轴承分别与左伸缩臂、右伸缩臂连接,所述伸缩臂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卡口,所述伸缩臂固定板通过卡口焊接在车架的前横杆上。伸缩臂固定板的上端设置卡口结构可以显著增加伸缩臂固定板与前横杆的连接强度,伸缩臂固定板可以保证左伸缩臂、右伸缩臂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图。
图2为主要结构分解图。
图3为立体组合图。
图4为斜边导向板和导向槽的配合图。
其中,1左伸缩油缸,2右伸缩油缸,3右桥,3a斜边导向板,4左桥,4a导向槽,4b接近开关,5左车轮固定板,6右车轮固定板,7右伸缩臂,8左伸缩臂,9油缸固定架,10伸缩臂固定板,10a卡口,11关节球轴承,12车架,13前横杆,14右车轮,15总控制器,16液压控制系统,17左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包括左桥4与右桥3,左桥4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左车轮17的左车轮固定板5,右桥3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右车轮14的右车轮固定板6,左车轮固定板5、右车轮固定板6左右对称设置,左桥4与右桥3在轮距方向上相互配合,装置还包括可以驱动左桥4与右桥3产生伸缩动作的伸缩控制机构,左桥4与右桥3的配合结构为可滑动套接结构;伸缩控制机构包括均向车辆行驶方向延伸的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还包括受总控制器控制的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平行于轮距方向且左右对称设置,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左右对称设置;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左车轮固定板5、右车轮固定板6上,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的另一端均通过关节球轴承11连接在车架12的伸缩臂固定结构上;左伸缩臂8上靠近左车轮固定板5的部分与左伸缩油缸1的活塞杆铰接,右伸缩臂7上靠近右车轮固定板6的部分与右伸缩油缸2的活塞杆铰接,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的缸筒固定在油缸固定架9上,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均受液压控制系统16控制,液压控制系统16受总控制器15控制。
上述左桥4与右桥3的配合结构为可滑动套接结构,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安装的难度,一方面可以保证轮距时左桥4、右桥3的伸缩方向与轮距方向相一致;左车轮固定板5、左伸缩臂8、左伸缩油缸1的活塞杆组成连杆机构,右车轮固定板6、右伸缩臂7、右伸缩油缸2的活塞杆也组成连杆机构,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分别受到左伸缩油缸1的活塞杆、右伸缩油缸2的活塞杆的推拉作用力,这样的推拉作用力是平行于轮距方向的;由于左伸缩臂8上靠近左车轮固定板5的部分与左伸缩油缸1的活塞杆铰接,右伸缩臂7上靠近右车轮固定板6的部分与右伸缩油缸2的活塞杆铰接,意味着左伸缩油缸1的活塞杆、右伸缩油缸2的活塞杆输出的作用力点分别靠近左车轮固定板5、右车轮固定板6,不仅能够防止震动直接损坏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还能保证有足够的作用力撑开或拉住左车轮固定板5、右车轮固定板6,使得左车轮17、右车轮14能够很好地克服地面的摩擦力而扩大轮距。
上述左桥4与右桥3的配合结构设置如下:左桥4与右桥3均为方管结构,其中右桥3可滑动地套接在左桥4的内腔中。左桥4与右桥3均为方管结构可以防止左桥4与右桥3产生径向上的相对运动,进一步增强可靠性与稳定性,并且右桥3可滑动地套接在左桥4的内腔中,可以极大的便于安装调试,能够很好地保证左桥4、右桥3的相对滑动轨迹与轮距方向一致。
上述左桥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能够检测右桥3运动极限位置的接近开关4b,接近开关4b与总控制器15通过控制线连接。如果右桥3达到极限位置,会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总控制器15,由总控制器15对液压控制系统16发出指令,使得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停止伸缩动作,从而限制了左桥4、右桥3的伸缩范围,防止伸缩过位、轮距过大现象的产生。
上述右桥3的上下两面均固定有斜边导向板3a,斜边导向板3a可在左桥4的内腔的导向槽4a内滑动,进一步提升了左桥4、右桥3相对滑动的顺畅性。
上述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交错设置,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减少装配的难度。
上述油缸固定架9为对称结构,油缸固定架9的对称中心与轮距的中心重合,便于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在安装时寻找对中基准。
上述伸缩臂固定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伸缩臂固定板10,两个伸缩臂固定板10的下端通过关节球轴承11分别与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连接,伸缩臂固定板10的上端设有卡口10a,伸缩臂固定板10通过卡口10a焊接在车架12的前横杆13上。伸缩臂固定板10的上端设置卡口10a结构可以显著增加伸缩臂固定板10与前横杆13的连接强度,伸缩臂固定板10可以保证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车辆速度产生变化时,会控制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同时产生彼此相对的伸缩动作,使得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能够分别带动左车轮固定板5、右车轮固定板6,从而推动左车轮17、右车轮14相对轮距的中心对称地扩大、缩小原有的轮距,从而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在恒速的情况下,则依靠左伸缩油缸1的活塞杆、右伸缩油缸2的活塞杆输出的作用力锁住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保证轮距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包括左桥(4)与右桥(3),所述左桥(4)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左车轮(17)的左车轮固定板(5),所述右桥(3)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右车轮(14)的右车轮固定板(6),所述左车轮固定板(5)、右车轮固定板(6)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桥(4)与右桥(3)在轮距方向上相互配合,装置还包括可以驱动左桥(4)与右桥(3)产生伸缩动作的伸缩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桥(4)与右桥(3)的配合结构为可滑动套接结构;
所述伸缩控制机构包括均向车辆行驶方向延伸的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还包括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所述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平行于轮距方向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左车轮固定板(5)、右车轮固定板(6)上,所述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的另一端均通过关节球轴承(11)连接在车架(12)的伸缩臂固定结构上;
所述左伸缩臂(8)上靠近左车轮固定板(5)的部分与左伸缩油缸(1)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右伸缩臂(7)上靠近右车轮固定板(6)的部分与右伸缩油缸(2)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的缸筒固定在油缸固定架(9)上,所述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均受液压控制系统(16)控制,所述液压控制系统(16)受总控制器(15)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桥(4)与右桥(3)的配合结构设置如下:左桥(4)与右桥(3)均为方管结构,其中右桥(3)可滑动地套接在左桥(4)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桥(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能够检测右桥(3)运动极限位置的接近开关(4b),所述接近开关(4b)与总控制器(15)通过控制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桥(3)的上下两面均固定有斜边导向板(3a),所述斜边导向板(3a)可在左桥(4)的内腔的导向槽(4a)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伸缩油缸(1)、右伸缩油缸(2)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固定架(9)为对称结构,所述油缸固定架(9)的对称中心与轮距的中心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固定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伸缩臂固定板(10),所述两个伸缩臂固定板(10)的下端通过关节球轴承(11)分别与左伸缩臂(8)、右伸缩臂(7)连接,所述伸缩臂固定板(10)的上端设有卡口(10a),所述伸缩臂固定板(10)通过卡口(10a)焊接在车架(12)的前横杆(13)上。
CN201520044543.3U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26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4543.3U CN204526645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4543.3U CN204526645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6645U true CN204526645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0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4543.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26645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66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9917A (zh) * 2015-01-22 2015-05-06 扬州金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CN109895557A (zh) * 2019-03-15 2019-06-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轮距伸缩调整机构的行走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9917A (zh) * 2015-01-22 2015-05-06 扬州金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CN104589917B (zh) * 2015-01-22 2015-11-18 扬州金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CN109895557A (zh) * 2019-03-15 2019-06-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轮距伸缩调整机构的行走装置
CN109895557B (zh) * 2019-03-15 2024-02-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轮距伸缩调整机构的行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9917B (zh)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CN102953299B (zh) 一种矿用滑动式单轨吊道岔系统
CN202245751U (zh) 桥式吊车液压缓冲装置
CN103600750A (zh) 一种轨道施工车的行走装置
CN204526645U (zh) 一种前桥轮距调整装置
CN103009953A (zh) 工程车辆补偿式单纵臂液压主动悬挂系统
CN204775556U (zh) 一种工程车辆的动态滑移平衡重装置
CN202787343U (zh) 轮式挖掘机折叠式动臂
CN203528230U (zh) 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悬架机构
CN101818768B (zh) 汽车浮动蹄轴式平衡增力制动器
CN206374969U (zh) 一种小型飞机支柱式起落架
CN203544000U (zh) 一种轨道施工车的行走装置
CN202071918U (zh) 一种新型无轨车主动轮调整机构
CN210395492U (zh) 一种装载机分体式移动配重装置
CN104002660A (zh) 独立驱动-制动和主动悬挂的液压驱动主动轮
CN203903801U (zh) 一种葫芦式双梁起重机悬挂小车装置
CN104724619B (zh) 一种铁路救援起重机可走行支腿系统
CN203745612U (zh) 电动汽车用轮毂电机实验台的机械传动装置
CN203888609U (zh) 独立驱动-制动和主动悬挂的液压驱动主动轮
CN107829630B (zh) 手动推拉门超速制动承重走轮
CN112477908A (zh) 一种具有可升降导向轮的转向架及轨道梁及轨道交通系统
CN203391792U (zh) 铁路起重机转向架及铁路起重机
CN105292247A (zh) 一种串联油缸断开式叉车转向桥
CN205836932U (zh) 一种掘进钻车底盘
CN205275157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短距离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