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3433U - 胶枪 - Google Patents

胶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3433U
CN204523433U CN201520158857.6U CN201520158857U CN204523433U CN 204523433 U CN204523433 U CN 204523433U CN 201520158857 U CN201520158857 U CN 201520158857U CN 204523433 U CN204523433 U CN 204523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mentioned
glue
glue rifle
press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588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鸿剑
胡浩
梅金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1588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3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3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3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7/00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 B05C17/005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for discharging material from a reservoir or container located in or on the hand tool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without using surface contacting members like pads or brushes
    • B05C17/00576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for discharging material from a reservoir or container located in or on the hand tool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without using surface contacting members like pads or brus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a piston as pressure exerting means, or of the co-operating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7/00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 B05C17/005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for discharging material from a reservoir or container located in or on the hand tool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without using surface contacting members like pads or brushes
    • B05C17/01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for discharging material from a reservoir or container located in or on the hand tool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without using surface contacting members like pads or brushes with manually mechan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piston or the like
    • B05C17/0103Hand tools or apparatus using hand held tool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for spread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or for partially removing applied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surfaces for discharging material from a reservoir or container located in or on the hand tool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without using surface contacting members like pads or brushes with manually mechan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piston or the like with electrically actuated piston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枪。该胶枪不使用工具就能够容易地更换用于对包装种类不同的胶进行挤压的活塞。该胶枪包括:马达、由上述马达驱动的推杆、固定于上述推杆的前端部的第1活塞、能够装卸自由地安装于上述第1活塞的第2活塞。本实用新型中的胶枪能够起到不使用工具就能够容易地更换用于对包装种类不同的胶进行挤压的活塞的效果。

Description

胶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分别对包装种类不同的胶进行填充作业的胶枪,该胶枪可用于例如修补住宅外壁的裂缝、间隙,或者修补浴池的浴槽和壁面之间的缝隙等。
背景技术
用于粘接或密封的胶通常以将一定容量的胶填充至包装体内的形式出售。市场上常见的容纳有胶的胶包装体通常包括硬包装以及软包装这两种形式。硬包装也称为筒装,指胶的包装是硬塑料管或呈弹药筒型,规格有310ml、200ml,其中310ml的最为常见。硬包装通常包括:呈筒状且用于容纳胶的胶容纳部、位于胶容纳部的前端的胶嘴部,以及位于胶容纳部的后端、直径与胶容纳部的内径大致相同且能够相对于胶容纳部向前侧移动而自胶嘴部挤出胶的呈圆盘状的挤压板。软包装也称为腊肠装,指胶的包装是软塑料袋或呈腊肠型,规格有310ml、200ml、600ml,其中600ml的最为常见。软包装通常包括:能够被挤压变形的用于容纳胶的胶容纳部以及位于胶容纳部的前端的胶嘴部。
通常,在进行填充作业时将上述容纳有胶的胶包装体装入专用的胶枪中来对需粘结密封的部位进行打胶。以往的电动式的胶枪包括:内设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的主体部、自主体部向前方突出且用于设置胶包装体的呈筒状的胶包装体容纳部、自主体部向下方延伸而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在胶包装体容纳部内设有能够接受自电动马达经由动力传递机构传递过来的力而在前后方向上自由移动的推杆,在推杆的前端借助螺钉安装有用于对位于胶包装体的后端部的被挤压面进行挤压的活塞。该活塞包括用于对位于胶包装体的后端部的被挤压面进行挤压的圆盘形挤压部以及用于借助螺钉螺母固定于推杆的活塞固定部。在该活塞固定部以及推杆的前端部具有供螺钉穿过的孔部。
通常,在将上述硬包装以及软包装这两种包装形式的胶包装体装入上述电动式的胶枪的胶包装体容纳部中进行使用的情况下,需要相对应地分别采用不同规格的活塞。具体而言,在采用硬包装的胶包装体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圆盘形挤压部的直径与硬包装的胶包装体的挤压板的直径相适的、圆盘形挤压部的直径相对较小的活塞。在采用软包装的胶包装体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圆盘形挤压部的直径与胶枪的胶包装体容纳部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圆盘形挤压部的直径相对较大的活塞。
在用直径相对较大的活塞挤压硬包装的胶包装体的情况下,将对硬包装的整个胶容纳部进行挤压,硬包装外筒会被压坏或制品过载而停机。相反,在用直径相对较小的活塞挤压软包装的胶包装体的情况下,将导致软包装体的一部分在被挤压过程中被夹在活塞与胶包装体容纳部之间的缝隙中,在活塞进一步向前方挤压时,有可能导致软包装损坏。
因此,在以往技术中,在针对包装种类不同的胶进行填充作业的情况下,需要频繁利用螺丝刀等工具装卸螺钉而更换不同规格的活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411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有可能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在将一种活塞更换为另一种活塞时,需要用螺丝刀等工具装卸螺钉,因此更换操作比较麻烦。另外,在进行多次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装卸螺钉的操作后,螺钉头部的用于与螺丝刀等工具相配合的槽部的周边部分有可能发生磨损,从而导致螺丝刀在槽部周边部分打滑而无法顺利地装卸螺钉。而且,也存在螺母的多边形部、开设于活塞固定部等发生磨损、由此导致螺母松动而脱落的风险。除此之外,由于活塞的用于供螺钉插入的螺母的周边的树脂部位受到因频繁装卸螺钉而产生的应力以及存在用力过猛的情况,因此容易在该部位产生裂纹而缩短活塞的使用受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采用工具就能够容易地更换用于对包装种类不同的胶进行挤压的活塞的胶枪。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第一技术方案为包括:马达、由上述马达驱动的推杆、固定于上述推杆的前端部的第1活塞、能够装卸自由地安装于上述第1活塞的第2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第二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胶枪中,上述第2活塞的直径大于上述第1活塞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第三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胶枪中,在上述第1活塞的中央部形成有凹部,在上述第2活塞的中央部形成有能够卡合于上述凹部的凸部。
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第四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胶枪中,上述第1活塞设有孔部,上述第2活塞设有能够卡合于上述孔部的突起部。
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第五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胶枪中,上述第1活塞具有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当将上述第2活塞在上述第一旋转位置安装于上述第1活塞时,上述第2活塞不会固定于上述第1活塞,当使上述第2活塞相对于上述第1活塞自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上述第2活塞固定于上述第1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第六技术方案为,在第五技术方案的胶枪中,上述第2活塞具有能够卡合于上述第1活塞的爪部,上述第1活塞的与该爪部相卡合的部位的厚度随着沿一方向去逐渐变厚。
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第七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胶枪中,在上述第1活塞固定有第1粘扣件,在上述第2活塞固定有能够固定于上述第1粘扣件的第2粘扣件。
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第八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胶枪中,在上述第1活塞固定有磁铁,在上述第2活塞固定有能够吸附到该磁铁上的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第九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胶枪中,上述第1活塞具有孔部,上述第2活塞具有弹性件以及能够卡合于上述孔部的突起部,该弹性件由金属构成,用于对上述突起部施力而将上述第2活塞保持于上述第1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第十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胶枪中,还包括:能够固定于上述第2活塞的第3活塞。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不使用工具就能够容易地更换用于对包装种类不同的胶进行挤压的活塞,此外,由于结构简单,因此制造过程比较容易,且由于减少了零件,还能够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使用工具就能够容易地更换用于对包装种类不同的胶进行挤压的活塞的胶枪。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内部构造的侧剖视图。
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图3A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立体图,图3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
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图4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立体图,图4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
图6A~图6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图6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活塞的立体图,图6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活塞的除去突起部的立体图,图6C是表示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
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图7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立体图,图7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
图8A以及图8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图。图8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立体图,图8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胶枪;2、主体部;4、胶包装体容纳部;5、把持部;6、推杆;3、活塞;31A~37A、第一活塞;31B~37B、第二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整体结构。图1~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式的胶枪1。其中,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胶枪的内部构造的侧剖视图。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未设置有胶包装体的状态。
参照图1以及图2,该胶枪1包括:内设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10的主体部2、用于设置收纳有胶的胶包装体的胶包装体容纳部4、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5。
胶包装体容纳部4以自该主体部2的前部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胶包装体容纳部4呈圆筒形状,具有能够容纳与硬包装和软包装这两种规格的活塞3相匹配的直径。胶包装体容纳部4的后端部螺纹连接于设置于主体部2的前端部的螺纹式的固定套筒8a,通过相对于固定套筒8a拧动胶包装体容纳部4而能够将胶包装体容纳部4自固定套筒8a卸下即自主体部2卸下。胶包装体的胶嘴部从设于胶包装体容纳部4的前端部的套筒8b的中央孔部突出设置。
自主体部2的前部突出有推杆6。该推杆6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自由移动的方式设于胶包装体容纳部4内。在该推杆6的前端设有用于对胶包装体的被挤压面(以下,称为正面)进行挤压的活塞3。在图2中,推杆6以能够在活塞3位于胶包装体容纳部4的内部的前端时推杆6所处的位置和活塞3位于胶包装体容纳部4的内部的后端时推杆6所处的位置之间自由移动。推杆6的后端侧自主体部2向后方伸出,在该伸出部分设有供使用者捏持而进行拉动操作用的拉动部6a。在推杆6的下侧面设有沿推杆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部6b。该齿条部6b与设于主体部2内且被电动马达10驱动的驱动齿轮20啮合。在驱动齿轮20被电动马达10驱动而旋转时,推杆6被驱动齿轮20驱动沿前后方向移动。
握持部5自主体部2向下方延伸。在握持部5的与主体部2相连的基部的前侧面设有供使用者的用于把持的手的手指尖进行扣动操作的扳机5A(电源开关)。当扣动该扳机5a(接通操作)时,内装于主体部2的电动马达10被启动而向正转方向转动。当解除扣动(断电操作)时,电动马达10稍微逆转后停止。在握持部5的下端部设有电池安装部5b。在该电池安装部5b安装有蓄电池组7。电动马达10以该蓄电池组作为电源进行动作。蓄电池组7为充电式电池,能够自电池安装部5B卸下后用另外准备的充电器充电而反复使用。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塞3以及推杆6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活塞在安装状态下位于胶包装体的喷嘴一侧称为前侧,将与此相反的方向称为后侧。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3A以及图3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图3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两者的装配关系的立体图,图3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
参照图3A以及图3B,本实施方式中的胶枪中包含直径互不相同的两个活塞,即第一活塞31A和第二活塞31B,分别能够对应硬包装与软包装这两种不同规格的胶包装体。
本第二实施方式示出的是具有两个活塞的情况,但也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活塞,相邻的活塞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与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第一活塞31A和第二活塞31B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相同。
在此,简单说明硬包装与软包装的结构。
硬包装的胶包装体包括:呈筒状且用于容纳胶的胶容纳部、位于胶容纳部的前端的胶嘴部,以及位于胶容纳部的后端、直径与上述胶容纳部的内径大致相同且能够相对于胶容纳部向前侧移动而自胶嘴部挤出胶的呈圆盘状的挤压板。软包装包括:能够被挤压变形的用于容纳胶的胶容纳部以及位于胶容纳部的前端的胶嘴部。
上述第一活塞31A包括挤压部311、支座部312、肋部313。
挤压部311呈圆盘状,具有与上述硬包装的挤压板大致相同的直径,以能够在推杆6的推动作用下挤压上述挤压板而使该挤压板相对于上述胶容纳部向前侧移动,由此自胶嘴部挤出胶。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的挤压部的直径即为活塞的直径。在挤压部311上以圆心为中心点对称地形成有两个截面大致方形的通孔3111。参照图3B,在该通孔3111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该通孔3111径向外侧面形成为自前往后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从而使得通孔3111的后端在挤压部311的直径方向上的径向宽度小于通孔3111的前端在挤压部311的直径方向上的径向宽度。通孔3111也可以是其径向外侧面自前端起一直至后端形成为通孔3111是自前往后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该两个通孔3111形成在支座部312的径向外侧。
支座部312与挤压部311一体地形成在挤压部311的中央部,支座部312自挤压部311的与挤压面(以下也称为正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以下也称为背面)向后方延伸,在支座部312的顶端部形成有供推杆6插入的凹槽3121。在将推杆6插入凹槽3121中后,开设于凹槽3121的两壁部的孔部3122以及开设于推杆6的前端部的孔部对齐,通过将螺钉穿入这些孔中而通过螺钉螺母的配合将活塞31A固定于推杆6的前端部。
肋部313自支座部312的外周面呈放射状设于挤压部311的背面,用于对挤压部311以及支座部312的强度进行加强。
上述第二活塞31B包括挤压部314、凸部315以及突起部316。
挤压部314呈圆盘状,具有与胶包装体容纳部4的内径相匹配的直径,挤压部314的直径相对大于上述活塞31A的挤压部311的直径。该挤压部314用于对软包装的容纳胶的胶容纳部的后端部进行挤压以使胶容纳部被挤压变形,由此自位于胶容纳部的前端的胶嘴部挤出胶。
凸部315呈圆柱状,自上述挤压部314的背面的中心朝向后侧延伸,通过与形成于第一活塞的挤压部311的中心的截面圆形的凹部相配合而对第二活塞31B进行定位。
突起部316以凸部315为中心点对称地设在挤压部314的背面,用于与设于第一活塞31A的通孔3111相嵌合。突起部316包括自挤压部314的背面向后侧延伸的板状部以及自该板状部的靠近顶端侧的位置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径向突起。该径向突起距挤压部314的背面的距离与上述第一活塞31A的通孔3111的周边处的厚度相同。
在使用上述第二活塞31B时,将上述第二活塞31B安装于上述第一活塞31A的正面。在对第一活塞31A以及第二活塞31B进行装配时,首先通过将第二活塞31B的凸部315与形成于第一活塞的挤压部311的中心的凹部相对准且将第二活塞31B的突起部316与第一活塞31A上的通孔3111的相对准,然后将第二活塞31B的凸部315插入第一活塞的挤压部311的中心的凹部中,将第二活塞31B的突起部316插入第一活塞31A上的通孔3111中,在将第二活塞31B的两个突起部316插入第1活塞3A的通孔3111内的过程中,因通孔3111的径向宽度随着向后侧去而变窄,因此突起部316与此相应在会向径向内侧变形。在突起部316的径向突起从通孔3111出来之后,利用突起部316的弹性恢复力使突起部316的径向突起卡合于第1活塞31A的背面,从而将第二活塞31B卡定安装于第一活塞31A上。
由此,在将硬包装的胶包装体设置于胶包装体容纳部4中的情况下,不用往第一活塞31A上安装第二活塞31B,仅利用固定于上述推杆6的前端部的第一活塞31A对硬包装的胶包装体的挤压板进行挤压即可。而在将软包装的胶包装体设置于胶包装体容纳部4中的情况下,利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31A和第二活塞31B之间的装配结构方式将上述第2活塞31B安装于上述第一活塞31A的正面,由此利用该第2活塞31B对软包装的胶包装体的后端部进行挤压。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无需另外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就能够与胶包装体的包装形式相适应地选用不同规格的活塞,此外,能够避免通过螺钉固定活塞与推杆所引起的不良现象。除此之外,由于结构简单,因此制造过程比较容易,且由于减少了零件,还能够降低成本。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4A以及图4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图4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立体图,图4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对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相似的结构,省略说明。
本第二实施方式示出的是具有两个活塞的情况,但也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活塞,相邻的活塞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与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第一活塞32A和第二活塞32B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相同。
参照图4A以及图4B,本实施方式中的胶枪中包含直径互不相同的两个活塞,即第一活塞32A和第二活塞32B,分别能够对应硬包装与软包装这两种不同规格的胶包装体。
上述第一活塞32A包括挤压部321、支座部322、肋部323。
挤压部321呈圆盘状,具有与上述硬包装的挤压板大致相同的直径,以能够在推杆6的推动作用下挤压上述挤压板而使该挤压板相对于上述胶容纳部向前侧移动,由此自胶嘴部挤出胶。在挤压部321的中心形成有呈圆形的凹部,且在挤压部321的外周面上以圆心为中心点对称地形成有贯穿该挤压部321的两个缺口3211。在面向挤压部321的背面观察挤压部321时,在挤压部321的背面,自缺口3211向逆时针方向形成有延伸规定长度的周向缺口部3212。该周向缺口部3212未贯穿该挤压部321,且该周向缺口部3212的沿挤压部321的厚度方向的深度自缺口3211朝向逆时针方向逐渐变浅。
支座部322与肋部32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座部312与肋部313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上述第二活塞32B包括挤压部324、凸部325以及突起部326。
挤压部324呈圆盘状,具有与胶包装体容纳部4的内径相适的直径,挤压部324直径大于上述活塞32A的挤压部321的直径。该挤压部324对软包装的用于容纳胶的胶容纳部的后端部进行挤压以使胶容纳部被挤压变形,由此自位于胶容纳部的前端的胶嘴部挤出胶。
凸部325呈圆柱形,自上述挤压部324的背面的中心朝向后侧延伸,通过与形成于第一活塞的挤压部321的中心的截面形的凹部相配合而对第二活塞32B进行定位。
突起部326以凸部325为中心点对称地设在挤压部324的背面,用于与设于第一活塞32A的缺口3211以及周向缺口部3212相配合。突起部326包括自挤压部324的背面向后侧立起的立起部以及自该立起部的顶端朝向径向内侧弯曲并延伸的径向延伸部。该径向延伸部距挤压部324的背面的距离与上述第一活塞32A的位于在顺时针方向上紧临上述缺口3211的位置的部分的厚度相对应。此处,该径向延伸部距挤压部324的表面的距离不限于上述距离,只要能够满足后述卡合动作的距离即可。
在使用上述第二活塞32B时,上述第二活塞32B安装于上述第一活塞32A的正面。在将第一活塞32A以及第二活塞32B相卡合时,通过将第二活塞32B的凸部325插入形成于第一活塞的挤压部321的中心的凹部,而对第二活塞32B进行定位,将第二活塞32B的两个突起部326插入第1活塞32A的缺口3211内,然后,在相对于第一活塞32A沿面对第二活塞32B的正面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活塞32B,此时第二活塞32B的突起部326的径向延伸部沿第一活塞32A的背面的周向缺口部3212的上表面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周向缺口部3212的沿挤压部321的厚度方向的深度自缺口3211朝向顺时针方向逐渐变浅,因此第二活塞32B的突起部326最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与第一活塞32A的背面的周向缺口部3212相卡紧,由此,将第二活塞32B卡定安装于上述第一活塞32A。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无需另外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就能够与胶包装体的包装形式相适应地选用不同规格的活塞,此外,能够避免通过螺钉固定活塞与推杆所引起的不良现象。除此之外,由于结构简单,因此制造过程比较容易,且由于减少了零件,还能够降低成本。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对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相似的结构,省略说明。
本第三实施方式示出的是具有两个活塞的情况,但也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活塞,相邻的活塞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与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第一活塞33A和第二活塞33B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相同。
参照图5,本实施方式中的胶枪中包含直径互不相同的两个活塞,即第一活塞33A和第二活塞33B,分别能够对应硬包装与软包装这两种不同规格的胶包装体。
上述第一活塞33A包括挤压部331、支座部332、肋部333。
挤压部331呈圆盘状,具有与上述硬包装的挤压板大致相同的直径,以能够在推杆6的推动作用下挤压上述挤压板而使该挤压板相对于上述胶容纳部向前侧移动,由此自胶嘴部挤出胶。在挤压部331的中心形成有呈圆形的凹部,在挤压部331的正面的除凹槽以外的部分粘接固定有第一粘扣件3311。
支座部332与肋部33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座部312与肋部313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上述第二活塞33B包括挤压部334、凸部335以及突起部336。
挤压部334呈圆盘状,具有与胶包装体容纳部4的内径相适的直径,挤压部334直径大于上述活塞A的挤压部331的直径。该挤压部334对软包装的用于容纳胶的胶容纳部的后端部进行挤压以使胶容纳部被挤压变形,由此自位于胶容纳部的前端的胶嘴部挤出胶。在挤压部334的背面固定设置有第2粘扣件3312。
凸部335呈圆柱状,自上述挤压部334的背面的中心朝向后侧延伸,通过与形成于第一活塞的挤压部331的中心的凹部相配合而对第二活塞33B进行定位。
突起部336以凸部335为中心点对称地设在挤压部334的背面的圆周部,呈自挤压部334的背面的圆周部向后侧延伸的立起状,用于与第一活塞33A的外周面相配合。该突起部336距第二活塞33B的圆心的距离与第一活塞33A的半径相对应。
在使用上述第二活塞33B时,将上述第二活塞33B粘接于上述第一活塞33A的正面。在将第一活塞33A以及第二活塞33B相粘接时,通过将第二活塞33B的凸部335插入形成于第一活塞的挤压部331的中心的凹部而对第二活塞33B进行定位,同时将第二活塞33B的突起部336与第1活塞33A外周面相配合。之后,将一活塞33A的第一粘扣件和第二活塞33B的第二粘扣件相粘接起来。由此,将第二活塞33B粘接于上述第一活塞33A。
另外,上述第一粘扣件既可以分别安装于第一活塞33A的正面的整个面,也可以安装在局部,同样地上述第二粘扣件也既可以分别安装于第二活塞33B的背面的整个面,也可以安装在局部。
而且,只要能够可靠地将第一活塞33A和第二活塞33B粘接起来,且对第一活塞33A和第二活塞33B进行定位,则也可以省略上述第2活塞的突起部336或凸部335。
另外,上述第一粘扣件3311和上述第二粘扣件3312中的一者为钩状粘扣件,另一者为圈状粘扣件。此外,为了避免安装于第一活塞33A上的第一粘扣件对硬包装的胶包装体的挤压板造成损坏,优选的是第一粘扣件为圈状粘扣件,第二粘扣件为钩状粘扣件。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无需另外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就能够与胶包装体的包装形式相适应地选用不同规格的活塞,此外,能够避免通过螺钉固定活塞与推杆所引起的不良现象。除此之外,由于结构简单,因此制造过程比较容易,且由于减少了零件,还能够降低成本。另外,本实施方式还能够用单手实现第二活塞相对于第一活塞的装卸。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6A~图6C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图6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活塞的立体图,图6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活塞的除去突起部的立体图,图6C是表示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对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相似的结构,省略说明。
参照图6B,本实施方式中的胶枪中包含直径互不相同的两个活塞,即第一活塞34A和第二活塞34B,分别能够对应硬包装与软包装这两种不同规格的胶包装体。
本第四实施方式示出的是具有两个活塞的情况,但也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活塞,相邻的活塞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与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第一活塞34A和第二活塞34B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相同。
上述第一活塞34A包括挤压部341、支座部342、肋部343。
挤压部341呈圆盘状,具有与上述硬包装的挤压板大致相同的直径,以能够在推杆6的推动作用下挤压上述挤压板而使该挤压板相对于上述胶容纳部向前侧移动,由此自胶嘴部挤出胶。在挤压部341的中心形成有呈圆形的凹槽,且在挤压部341上以圆心为中心点对称地形成有两个大致方形的通孔3411。
支座部342与肋部34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座部312与肋部313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参照图6A,上述第二活塞34B包括挤压部344、凸部345以及突起部346。
挤压部344呈圆盘状,具有与胶包装体容纳部4的内径相适的直径,挤压部344直径大于上述活塞A的挤压部341的直径。该挤压部344对软包装的用于容纳胶的胶容纳部的后端部进行挤压以使胶容纳部被挤压变形,由此自位于胶容纳部的前端的胶嘴部挤出胶。参照图6B,在该挤压部344的背面的大致与第1活塞的通孔3411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为T型的凹槽部3441,该凹槽部3441的与A-A截面正交的面上的截面呈倒T字型,且在该凹槽部3441的底部设有贯穿第二活塞34B的通孔3442。另外,在该凹槽部3441的径向内侧的壁面上装设有例如金属弹簧等金属弹性件。
凸部345呈圆柱状,自上述挤压部344的背面的中心朝向后侧延伸,通过与形成于第一活塞的挤压部341的中心的截面圆形的凹部相配合而对第二活塞34B进行定位。
突起部346为相对于挤压部344独立可拆卸的零件,通常状态下呈通过组装于挤压部344而与该挤压部344成为整体的状态。突起部346大致呈日文文字コ字型,由正面侧的径向延伸部、背面侧的径向延伸部和将该两者连接起来的中间竖部构成,其中,正面侧的径向延伸部长于背面侧的径向延伸部,且在正面侧的径向延伸部的底部设有限位突起。此外,上述正面侧的径向延伸部的截面形状呈能够与该凹槽部3441的形状相匹配的倒T字型。
参照图6C,在突起部346与挤压部344呈一体的状态下,突起部346的正面侧的径向延伸部与挤压部344的凹槽部3441相配合,位于正面侧的径向延伸部的底部的限位突起位于上述凹槽部3411的上述通孔3442内,由此防止突起部346在径向上脱落。突起部346的中间竖部向第二活塞341的背面侧伸出。突起部346的正面侧的径向延伸部的径向内侧面接受来自上述金属弹性件的弹性力。
在使用上述第二活塞34B时,将上述第二活塞34B卡定安装于上述第一活塞34A的正面。将第二活塞34B的凸部345插入于形成在第一活塞的挤压部341的中心的凹部,而对第二活塞34B进行定位,同时,在通过克服弹性力将上述两个突起部346向径向内侧推压后的状态下将上述突起部346插入上述第一活塞341的通孔3411内,随后释放上述突起部346,此时,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突起部346的背面侧径向延伸部与第一活塞341的背面相抵接。
由此,完成第二活塞34B向第一活塞34A的正面的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无需另外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就能够与胶包装体的包装形式相适应地选用不同规格的活塞,此外,能够避免通过螺钉固定活塞与推杆所引起的不良现象。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金属弹性件,因此其耐久性较好。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7A以及图7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图7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立体图,图7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对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相似的结构,省略说明。
参照图7A以及图7B,本实施方式中的胶枪包含活塞35A以及活塞垫板35B,该活塞35A用于对软包装胶包装体的进行挤压。
上述活塞35A包括挤压部351、支座部352、肋部353。
挤压部351呈圆盘状,具有与上述胶包装体收纳部4的内径大致相同的直径,以能够对软包装的用于容纳胶的胶容纳部的后端部进行挤压以使胶容纳部被挤压变形,由此自位于胶容纳部的前端的胶嘴部挤出胶。在挤压部351上以圆心为中心点对称地形成有两个大致方形的通孔3511。参照图7B,该通孔3511的径向内侧面的至少前半部自挤压部351的正面侧向后方去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因此,通孔3511的径向内侧面的至少前半部的沿挤压部351的直径方向上的径向宽度自挤压部351的正面侧向后方去逐渐变小。
支座部342与肋部34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座部312与肋部313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上述活塞垫板35B包括可变形部354和突起部356。
可变形部354呈圆盘的中心部为空心的圆环状,由塑性树脂构成。在该可变形部354上,自该可变形部354的外周面至接近可变形部354的内周面的位置,沿径向呈放射状形成有贯穿该可变形部354的细长的缺口部3541。另外,在变形部的正面的靠近内周面的位置,在细长的缺口部3541的中途形成有圆形的凹槽3542。
突起部356以可变形部354的圆心为中心点对称地设在可变形部354的背面的与活塞35A的通孔3511对应的位置,用于与设于活塞35A的通孔3511相嵌合。突起部356包括自可变形部354的背面向后侧延伸的板状部以及自该板状部的靠近顶端侧的位置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径向突起。
在使用上述活塞垫板35B时,将上述活塞垫板35B能够卡定安装于上述活塞35A的正面。在将活塞垫板35B向活塞35A安装时,将活塞垫板35B的两个突起部356插入第1活塞35A的通孔3511内,因通孔3511的径向宽度随着向后侧去逐渐变窄,因此突起部356与此相应在逐渐向径向外侧变形。之后,在突起部356的径向突起自通孔3511出来后,利用突起部356的弹性恢复力使突起部356的径向突起卡合于第1活塞35A的背面。
通常活塞与胶包装体容纳部因工艺原因,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确保活塞与胶包装体容纳部的尺寸互相不干涉,因此在活塞与胶包装体容纳部之间会存在有一定的间隙。当采用这种活塞对软包装的胶包装体进行挤压时,胶包装体会卡在活塞与胶包装体容纳部之间的间隙内,由此可能导致胶包装体的损坏以及无法正常取出胶的情况。
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当将活塞垫板35B卡合安装于活塞35A中时,在利用活塞35A对软包装的胶包装体进行挤压的情况下,活塞垫板35B会因细长的缺口部3541的存在而发生变形并张开,由此能够与胶包装体容纳部的内周面紧密贴合,消除活塞与胶包装体容纳部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可靠地对软包装的胶包装体进行挤压。
另外,通过在细长的缺口部3541的中途形成有圆形的凹槽3542,能够适当地控制活塞垫板35B的变形量。
第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8A以及图8B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图8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活塞以及第二活塞及其两者的装配关系的立体图,图8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活塞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对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相似的结构,省略说明。
本第六实施方式示出的是具有两个活塞的情况,但也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活塞,相邻的活塞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与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第一活塞33A和第二活塞33B之间的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相同。
参照图8A以及图8B,本实施方式中的胶枪中包含直径互不相同的两个活塞,即第一活塞36A和第二活塞36B,分别能够对应硬包装与软包装这两种不同规格的胶包装体。
上述第一活塞36A包括挤压部361、支座部362、肋部363。
挤压部361呈表面圆盘状,具有与上述硬包装的挤压板大致相同的直径,以能够在推杆6的推动作用下挤压上述挤压板而使该挤压板相对于上述胶容纳部向前侧移动,由此自胶嘴部挤出胶。
支座部362自挤压部361的与挤压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向后方延伸,在支承部362的顶端部形成有供推杆6插入的凹槽3621。在该凹槽3621的两壁部分别形成有通孔。另外,在凹槽3621的底部设有磁性体3622。
此外,肋部363自支座部362的周面呈放射状设于挤压部361的背面,用于对挤压部361以及支座部362的强度进行加强。
本实施方式中的推杆6的前端部的两侧部形成有小突起61,且在推杆6的前端部设有金属构件。将推杆6插入凹槽3621中后,开设于凹槽3621的两壁部的通孔部3622通过弹性变形卡合于推杆6的小突起61。另外,设于推杆6的前端部的金属构件与设于U形凹部3621的磁性体3622吸附。由此,将第一活塞安装于推杆6。
上述第二活塞36B包括挤压部364、支座部365、肋部366,它们的结构与第一活塞36A的挤压部361、支座部362、肋部363的结构分别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此外,也可以考虑采用利用磁铁将第二活塞36B吸附于第一活塞36A的方式。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无需另外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就能够与胶包装体的包装形式相适应地选用不同规格的活塞,此外,能够避免通过螺钉固定活塞与推杆所引起的不良现象。
第七实施方式
参照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
参照图9,本实施方式中的胶枪中包含直径互不相同的至少两个活塞,即第一活塞37A和第二活塞37B,分别能够对应硬包装与软包装这两种不同规格的胶包装体。
上述第一活塞37A包括挤压部371、支座部372、肋部373。
挤压部371呈表面平坦的圆盘状,具有与上述硬包装的挤压板大致相同的直径,以能够在推杆6的推动作用下挤压上述挤压板而使该挤压板相对于上述胶容纳部向前侧移动,由此自胶嘴部挤出胶。
支座部372自挤压部371的与挤压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向后方延伸,在支承部372的顶端部形成有供推杆6插入的凹槽3721。在将推杆6插入凹槽3721中后,开设于凹槽3721的两壁部的孔部3722以及开设于推杆6的前端部的孔部对齐,将销3K穿入这些孔中,之后利用橡胶卡圈3L卡合于销3K的从支座部371伸出的端部上卡槽中,而将销3K固定于支座部372,由此将第一活塞37A固定于推杆6。
第二活塞37B的结构基本与第一活塞37A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此外,还可以在活塞与推杆之间的连接部设置固定配件,利用销以及橡胶卡圈将活塞和推杆分别固定于固定配件上。如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拧紧应力对活塞和推杆带来的损坏。
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无需另外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就能够与胶包装体的包装形式相适应地选用不同规格的活塞,此外,能够避免通过螺钉固定活塞与推杆所引起的不良现象。
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由上述记述和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内容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
(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胶枪并不仅限于修补住宅外壁的裂缝、间隙,或者修补浴池的浴槽和壁面之间的缝隙等,只要需要施胶的地方就都可以用到,例如还可广泛用于建筑装饰,电子电器,汽车及汽车部件,船舶及集装箱等行业等。
(2)本实用新型以电动式的胶枪作为例子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电动胶枪,还可用于手动胶枪、气动胶枪等各种胶枪。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对第二活塞安装于第一活塞的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不言而喻,上述第二活塞也能够以相反的方式容易地自上述第一活塞卸下。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能够在能够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形和改良。即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记载,但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根据该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明确各个代替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应用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仅根据确定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的实用新型特定事项来确定。

Claims (10)

1.一种胶枪,其特征在于,
包括:马达、由上述马达驱动的推杆、固定于上述推杆的前端部的第1活塞、能够装卸自由地安装于上述第1活塞的第2活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枪,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活塞的直径大于上述第1活塞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枪,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活塞的中央部形成有凹部,
在上述第2活塞的中央部形成有能够卡合于上述凹部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枪,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活塞设有孔部,
上述第2活塞设有能够卡合于上述孔部的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枪,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活塞具有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当将上述第2活塞在上述第一旋转位置安装于上述第1活塞时,上述第2活塞不会固定于上述第1活塞,当使上述第2活塞相对于上述第1活塞自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时,上述第2活塞固定于上述第1活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枪,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活塞具有能够卡合于上述第1活塞的爪部,上述第1活塞的与该爪部相卡合的部位的厚度随着沿一方向去逐渐变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枪,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活塞固定有第1粘扣件,在上述第2活塞固定有能够固定于上述第1粘扣件的第2粘扣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枪,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活塞固定有磁铁,在上述第2活塞固定有能够吸附到该磁铁上的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枪,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活塞具有孔部,上述第2活塞具有弹性件以及能够卡合于上述孔部的突起部,该弹性件由金属构成,用于对上述突起部施力而将上述第2活塞保持于上述第1活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枪,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能够固定于上述第2活塞的第3活塞。
CN201520158857.6U 2015-03-19 2015-03-19 胶枪 Active CN204523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8857.6U CN204523433U (zh) 2015-03-19 2015-03-19 胶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8857.6U CN204523433U (zh) 2015-03-19 2015-03-19 胶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3433U true CN204523433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37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58857.6U Active CN204523433U (zh) 2015-03-19 2015-03-19 胶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34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1207A1 (de) * 2017-12-19 2019-06-27 Wolfcraft Gmbh Kolbenanordnung für eine kartuschen-ausdrückvorrichtung
CN110665766A (zh) * 2019-11-20 2020-01-10 帕尼多(徐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填缝剂用速干胶枪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1207A1 (de) * 2017-12-19 2019-06-27 Wolfcraft Gmbh Kolbenanordnung für eine kartuschen-ausdrückvorrichtung
CN111491745A (zh) * 2017-12-19 2020-08-04 沃尔夫克拉夫特公司 用于弹筒式挤出设备的活塞装置
US11148168B2 (en) 2017-12-19 2021-10-19 Wolfcraft Gmbh Piston assembly for a cartridge discharging device
CN111491745B (zh) * 2017-12-19 2022-07-19 沃尔夫克拉夫特公司 用于弹筒式挤出设备的活塞装置
CN110665766A (zh) * 2019-11-20 2020-01-10 帕尼多(徐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填缝剂用速干胶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3433U (zh) 胶枪
CN104339317B (zh) 传动轴保持工具
US20090272767A1 (en) Material dispensing assembly
US20180104807A1 (en) Tool assembly
US20060288824A1 (en) Clamping device for providing high twisting forces and low damage to screw device
US20190126447A1 (en) Rotary torque boosting device
CN204221689U (zh) 多功能扳手套筒
US10695994B2 (en) Quick tire repairing nail and using method thereof
CN209324850U (zh) 一种具有防松防盗功能的螺栓
CN107891393A (zh) 一种用于拆装圆柱头螺母的螺母扳手
US20050134043A1 (en) Fluid coupling assembly
CN111891522A (zh) 将待运输的物品固定到载重架上的装置
WO2007014499A1 (fr)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e chargement
CN102951227B (zh) 夹持装置
US20080110305A1 (en) Hexagonal spanner
TWI699262B (zh) 可延長之扳手
CN204917826U (zh) 一种手扳葫芦的离合装置
CN208841297U (zh) 安装枪
CN211029786U (zh) 油管扳手
EP4017678A1 (en) Gripper for handling twistlock
CN203336133U (zh) 快速封堵装置
CN209491706U (zh) 一种压力表外壳拆装工具
US20050274232A1 (en) Opener providing large arm of force
CN110665766A (zh) 一种填缝剂用速干胶枪
CN108097548A (zh) 一种气动式玻璃胶压胶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