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0257U - 一种自动旋转炒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旋转炒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0257U
CN204520257U CN201520066410.6U CN201520066410U CN204520257U CN 204520257 U CN204520257 U CN 204520257U CN 201520066410 U CN201520066410 U CN 201520066410U CN 204520257 U CN204520257 U CN 204520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chuck
frying pan
automatic rotation
ga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664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bang kitchen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BANG KITCHEN UTENSI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BANG KITCHEN UTENSI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BANG KITCHEN UTENSI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664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0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0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02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旋转炒锅,包括筒状的锅体,锅体的一端敞口,锅体的封闭端及侧周罩设有夹套,锅体与夹套之间可传动连接,夹套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夹套的底端开口设置有加热机构,锅体的封闭端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穿过夹套与锅体旋转驱动机构连接,自动旋转炒锅还包括支架,支架与夹套两侧固定连接的转轴相配合,转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自动旋转炒锅结构简单,食物可在锅内不停自行翻转和混合,不会粘结锅底,而且锅体旋转驱动机构驱动锅体反转,手动控制锅体倾斜角度,便于出菜,有助于减少制作大量菜肴的人工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旋转炒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旋转炒锅。
背景技术
单位或者校园的食堂每天需要加工大量菜肴,分批小锅炒菜容易出现口味偏差,采用大锅煮则会出现温度和火候达不到预期,菜品口味差,不能满足更高的品质需求。改进的技术方案中炒锅多为敞口锅体,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炒锅相似,但搅拌桨叶一般为在锅底部分转动,无法实现锅底食物与顶层食物的翻动,而且食物容易粘在一起,不容易打散;现有技术中炒锅对于火量的控制还不完善,而且出菜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炒锅进行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旋转炒锅,该炒锅使用时锅内食物受热均匀,出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锅体,所述锅体的一端敞口,所述锅体的封闭端及侧周罩设有夹套,所述锅体与夹套之间可传动连接,所述夹套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夹套的底端开口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锅体的封闭端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夹套与锅体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自动旋转炒锅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夹套两侧固定连接的转轴相配合,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
为了便于使锅内的食物松散,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锅体内腔中设置有搅拌拨叉,所述搅拌拨叉包括主杆和若干根支杆,所述主杆的一端与锅体的封闭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若干根支杆呈列连接在所述主杆上,所述搅拌拨叉位于所述锅体中心轴和侧壁之间。
为了使加热机构简单易操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常明火喷嘴和平行设置在夹套底端开口的若干根横向燃气管,所述横向燃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燃气喷炬,若干根所述燃气喷炬顶端组合成的弧面与锅体侧壁相对应,所述横向燃气管上的出气口与所述燃气喷炬一一对应,所述常明火喷嘴和横向燃气管分别通过进气管与气源相通,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进气阀门。
为了实现锅体的旋转,而且电机反转便于出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锅体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夹套或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传动轴连接。
为了避免电机等污染菜品,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电机和蜗轮蜗杆外周设置有保护罩。
为了更有效的实现对锅内食物的拨散,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若干根支杆呈两列设置在所述主杆上,两列支杆所夹钝角大于100°。
为了对火量实现大小自动控制,以配合不同菜品的烹制,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气阀门为电磁阀。
为了便于根据锅内物料量选择小火、中火和大火的切换,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夹套底端开口设置有至少六根横向燃气管,包括与所述锅体的底端相对应的至少两根第一燃气管,所述至少两根第一燃气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二燃气管,所述第二燃气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三燃气管;所述第一燃气管通过第一进气管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燃气管通过第二进气管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燃气管通过第三进气管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三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三阀门。
为了对火量实现大小自动控制,以配合不同菜品的烹制,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为电磁阀。
为了实现对锅体炒菜过程的自动控制,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锅体内或锅体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及电磁阀均与炒锅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自动旋转炒锅结构简单,锅体自动旋转,食物在锅内不停的自行翻转和混合,不会粘结锅底,而且锅体旋转驱动机构驱动锅体翻转,手动控制锅体倾斜角度,便于出菜,有助于减少制作大量菜肴的人工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夹套;3、传动轴;4、支架;5、转轴;6、蜗轮;7、蜗杆;8、调节手轮;9、搅拌拨叉;9-1、主杆;9-2、支杆;10、横向燃气管;10-1、第一燃气管;10-2、第二燃气管;10-3、第三燃气管;11、进气管;11-1、第一进气管;11-2、第二进气管;11-3、第三进气管;12、进气阀门;12-1、第一阀门;12-2、第二阀门;12-3、第三阀门;13、驱动电机;14、传动带;15、保护罩;16、燃气喷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自动旋转炒锅,包括筒状的锅体1,锅体1的一端敞口,锅体1的封闭端及侧周罩设有夹套2,锅体1与夹套2之间可传动连接,夹套2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夹套2的底端开口设置有加热机构,锅体1的封闭端与传动轴3连接,传动轴3穿过夹套2与锅体旋转驱动机构连接,自动旋转炒锅还包括支架4,支架4与夹套2两侧固定连接的转轴5相配合,转轴5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蜗轮6,蜗轮6与蜗杆7相啮合,蜗杆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8。
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内腔中设置有搅拌拨叉9,搅拌拨叉9包括主杆9-1和若干根支杆9-2,主杆9-1的一端与锅体1的封闭端内表面固定连接,若干根支杆9-2呈列连接在主杆9-1上,搅拌拨叉9位于锅体1中心轴和侧壁之间;加热机构包括常明火喷嘴(图中未示出)和平行设置在夹套2底端开口的若干根横向燃气管10,横向燃气管10上设置有若干个燃气喷炬16,若干根燃气喷炬16顶端组合成的弧面与锅体1侧壁相对应,横向燃气管10上的出气口与燃气喷炬16一一对应,常明火喷嘴和横向燃气管10分别通过进气管11与气源相通,进气管11上连接有进气阀门12。
在本实施例中,锅体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固定连接在夹套2或支架4上,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14与传动轴3连接;驱动电机13和蜗轮蜗杆外周设置有保护罩15。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根支杆9-2呈两列设置在主杆9-1上,两列支杆9-2所夹钝角大于100°。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阀门12为电磁阀。
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内或锅体1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及电磁阀均与炒锅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夹套2底端开口设置有至少六根横向燃气管10,包括与锅体1的底端相对应的至少两根第一燃气管10-1,第一燃气管10-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二燃气管10-2,第二燃气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三燃气管10-3;第一燃气管10-1通过第一进气管11-1与气源连接,第一进气管11-1上连接有第一阀门12-1;第二燃气管10-2通过第二进气管11-2与气源连接,第二进气管11-2上连接有第二阀门12-2;第三燃气管10-3通过第三进气管11-3与气源连接,第三进气管11-3上连接有第三阀门1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12-1、第二阀门12-2和第三阀门12-3均为电磁阀。
使用时,启动锅体旋转驱动机构,锅体顺时针旋转,打开常明火喷嘴进气管上的阀门,点燃常明火,再先后将小火阀、中火阀、大火阀打开(可以根据炒制的物料多少,决定是否打开所有阀门),根据菜肴所需的翻转频率,设置物体的旋转速度,待锅燃热后,加入食用油,油温达到烹调温度时,放入适量菜及调味品;炒熟菜肴后,关闭大火阀、中火阀、小火阀、常明火喷嘴进气管上的阀门,反向启动锅体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转动调节手轮,旋转倾斜翻锅,将菜倒入预定容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锅体,所述锅体的一端敞口,所述锅体的封闭端及侧周罩设有夹套,所述锅体与夹套之间可传动连接,所述夹套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夹套的底端开口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锅体的封闭端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夹套与锅体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自动旋转炒锅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夹套两侧固定连接的转轴相配合,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腔中设置有搅拌拨叉,所述搅拌拨叉包括主杆和若干根支杆,所述主杆的一端与锅体的封闭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若干根支杆呈列连接在所述主杆上,所述搅拌拨叉位于所述锅体中心轴和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常明火喷嘴和平行设置在夹套底端开口的若干根横向燃气管,所述横向燃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燃气喷炬,若干根所述燃气喷炬顶端组合成的弧面与锅体侧壁相对应,所述横向燃气管上的出气口与所述燃气喷炬一一对应,所述常明火喷嘴和横向燃气管分别通过进气管与气源相通,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进气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夹套或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传动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和蜗轮蜗杆外周设置有保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根支杆呈两列设置在所述主杆上,两列支杆所夹钝角大于10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门为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底端开口设置有至少六根横向燃气管,包括与所述锅体的底端相对应的至少两根第一燃气管,所述至少两根第一燃气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二燃气管,所述第二燃气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三燃气管;所述第一燃气管通过第一进气管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燃气管通过第二进气管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燃气管通过第三进气管与气源连接,所述第三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三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为电磁阀。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自动旋转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或锅体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及电磁阀均与炒锅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CN201520066410.6U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自动旋转炒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0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6410.6U CN204520257U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自动旋转炒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6410.6U CN204520257U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自动旋转炒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0257U true CN204520257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34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664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0257U (zh) 2015-01-30 2015-01-30 一种自动旋转炒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025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8175A (zh) * 2016-12-22 2017-05-10 无锡利邦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烹饪设备
CN109171436A (zh) * 2018-10-17 2019-01-11 浙江翔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可倾式烹饪设备
CN109864601A (zh) * 2017-12-04 2019-06-11 崔恩圣 带自动旋转锅的燃气烤箱式炊具
CN110584452A (zh) * 2019-09-20 2019-12-20 青岛优利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炒锅
CN111759189A (zh) * 2020-06-12 2020-10-13 北京瀚林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焖牛肉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8175A (zh) * 2016-12-22 2017-05-10 无锡利邦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烹饪设备
CN106618175B (zh) * 2016-12-22 2018-12-18 无锡利邦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烹饪设备
CN109864601A (zh) * 2017-12-04 2019-06-11 崔恩圣 带自动旋转锅的燃气烤箱式炊具
CN109171436A (zh) * 2018-10-17 2019-01-11 浙江翔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可倾式烹饪设备
CN109171436B (zh) * 2018-10-17 2024-05-14 浙江翔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可倾式烹饪设备
CN110584452A (zh) * 2019-09-20 2019-12-20 青岛优利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炒锅
CN111759189A (zh) * 2020-06-12 2020-10-13 北京瀚林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焖牛肉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0257U (zh) 一种自动旋转炒锅
CN104957960A (zh) 一种米水可分开存放的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94264U (zh) 智能化全自动电磁炒锅
CN202801172U (zh) 一种多用途炒菜机
CN206341837U (zh) 一种防破损的茶叶翻炒机
CN102835890A (zh) 一种多用途炒菜机
CN105747895A (zh) 一种电烧烤装置
CN201830807U (zh) 块状食品专用红外线节能自动烧烤炉
CN103493859A (zh) 数控高效节能烙饼机
CN210541155U (zh) 一种使用净菜盒的烹饪系统
CN205018831U (zh) 一种全自动的卤蛋烹饪装置
CN110810603A (zh) 熬糖装置
KR20140053120A (ko) 통 옥수수를 굽기 위한 장치
CN205041256U (zh) 一种立式旋转多功能健康烧烤炉
CN201005565Y (zh) 带泡咖啡功能的食物搅拌机
CN204743732U (zh) 可移动旋转式蒸煎锅装置
CN210382478U (zh) 一种排把炒茶机
CN210103965U (zh) 一种牛油果酱生产用发酵装置
CN107095589A (zh) 环保万能型多层自动无烟烧烤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15004U (zh) 酒类燃料烧烤炉
CN110960110A (zh) 一种家用蒸烤式甘薯烤制机
CN110393428A (zh) 一种方便面烹煮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4394164U (zh) 一种米水可分开存放的电饭煲
CN204765181U (zh) 旋转烤盘
CN211608176U (zh) 一种自动化炒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2

Address after: 214000 Tin Road, Gushan Town, Wuxi, Jiangsu, Jiangyin 190

Co-patentee after: Libang kitchenware Co., Ltd

Patentee after: Wuxi Libang Kitchen Utensi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400 Tin Road, Gushan Town, Wuxi, Jiangsu, Jiangyin 190

Patentee before: Wuxi Libang Kitchen Utensil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