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10833U - 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 Google Patents

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10833U
CN204510833U CN201520167231.1U CN201520167231U CN204510833U CN 204510833 U CN204510833 U CN 204510833U CN 201520167231 U CN201520167231 U CN 201520167231U CN 204510833 U CN204510833 U CN 204510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ing plant
control pumping
jack
web beam
mast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672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672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10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10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108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包括现浇混凝土及预应力张拉装置,现浇混凝土包括顶板平台、由顶板平台的下端面竖直向下延伸的多块腹板梁,每一块腹板梁相互间隔,在每一块腹板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一组锚位,张拉装置包括与每一组锚位配合的千斤顶、设于千斤顶上且用于检测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轴向运动行程的轴向行程传感器、主控泵站、副控泵站,主控泵站通过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千斤顶连接,副控泵站通过副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位于腹板梁另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副控泵站高压油管与腹板梁另一端的千斤顶连接。

Description

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结构预应力张拉技术是通过张拉千斤顶,将钢绞线的荷载传递至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锚位,从而实现被张拉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形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实施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张拉时,需单对张拉千斤顶以及电动油泵来对各锚位人工进行掌控张拉,存在工艺繁琐,张拉耗时耗力,作业效率低以及一般设计要求结构整体张拉受力均匀一致,两端对称同步双控张拉不易实现,张拉过程控制数据不易掌控,施工质量难以确保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效率高、张拉控制数据可靠、节约工期的一种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包括现浇混凝土以及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现浇混凝土包括呈水平板状的顶板平台、由所述顶板平台的下端面竖直向下延伸的多块腹板梁,每一块腹板梁相互间隔,每相邻的两块腹板梁与该两块腹板梁之间的顶板平台呈下框状;在每一块腹板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锚位,所述张拉装置包括与每一组锚位配合的千斤顶、设于每一个千斤顶上且用于检测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轴向运动行程的轴向行程传感器、主控泵站、副控泵站,所述主控泵站通过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副控泵站通过副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位于腹板梁另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副控泵站高压油管与腹板梁另一端的千斤顶连接,述主控泵站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副控泵站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副控泵站工作,进而同时驱动位于每一腹板梁两侧的千斤顶做往复运动以对所述现浇混凝土做预应力张拉。
进一步的, 所述主控泵站包括PLC控制板、主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以及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所述PLC控制板通过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所述PLC控制板通过主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与主控泵站高压油管连接,所述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千斤顶相连,所述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使所述主控泵站与所述副控泵站产生无线通讯;所述副控泵站包括副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副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所述PLC控制板还通过主控泵站通讯模块、副控泵站通讯模块与所述副控泵站相连,所述副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与副控泵站高压油管连接,所述副控泵站高压油管与腹板梁另一端的千斤顶相连,所述副控泵站与位于所述腹板梁另一端的千斤顶和轴向行程传感器相连,并将接收到的传感器感测信号通过所述副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主控泵站内的PLC控制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每一个千斤顶上且与每一个千斤顶各自对应的悬吊装置,所述悬吊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平台一端的固定部以及用于使所述千斤顶悬吊于其上的悬吊部,所述固定部为垂直固定于所述顶板平台上的支撑杆,所述悬吊部包括与所述支撑杆垂直连接的悬吊杆以及设于悬吊杆上且向下延伸的悬吊连接件,所述悬吊杆与所述千斤顶平行并高于千斤顶,所述悬吊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悬吊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悬吊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千斤顶可拆卸地连接,当千斤顶与所述锚位锚接后,所述悬吊连接件用于对所述千斤顶起到一个定位稳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混凝土平台如此设置,可以更方便锚位的设置,方便千斤顶与锚位的配合,在后续的张拉中,使得张拉更方便。一次采用多张千斤顶、主控泵站、副控泵站同时对两端进行张拉,一次性对混凝土平台的两端进行张拉,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减少了人力,在每一个千斤顶上设置悬吊装置,使得每一个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向下坠,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两个千斤顶与悬吊装置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包括现浇混凝土1以及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现浇混凝土1包括呈水平板状的顶板平台11、由所述顶板平台11的下端面竖直向下延伸的多块腹板梁,每一块腹板梁相互间隔,每相邻的两块腹板梁与该两块腹板梁之间的顶板平台11呈门框状;在每一块腹板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锚位,所述张拉装置包括与每一组锚位配合的千斤顶、设于每一个千斤顶上且用于检测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轴向运动行程的轴向行程传感器(图未示出)、主控泵站21、副控泵站22,所述主控泵站21引出的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23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主控泵站高压油管24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副控泵站22引出的副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25与位于腹板梁另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副控泵站高压油26管与腹板梁另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主控泵站21通过控制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副控泵站22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副控泵站22工作,进而同时驱动位于每一腹板梁两侧的千斤顶做往复运动以对所述现浇混凝土1做预应力张拉,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泵站21与所述副控泵站22无线通讯连接,主控泵站21起主要控制作用,副控泵站22作辅助作用。具体地:
本实施例以四个腹板梁为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更清楚的表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述现浇混凝土1包括一个顶板平台11以及第一至第四腹板梁12a至12d。第一至第四腹板梁12a至12d分别均匀间隔的设置在顶板平台11的下端面,所述第一至第四腹板梁12a至12d的轴向长度与所述顶板平台11的轴向长度相等。
在第一至第四腹板梁12a至12b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至第四组锚位13a至13d,每一组锚位包括纵向排列的两个锚点,在第一至第四腹板梁12a至12d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五至第八组锚位(图未示出),每一组锚位包括纵向排列的两个锚点。
第一至第四个千斤顶(图未示)分别与第一至第四组锚位13a至13d的第一个锚点相接,每一个千斤顶呈与每一腹板梁轴向相同的方向,趋近水平横向设置。第一至第四个千斤顶分别设有第一至第四轴向行程传感器,第一至第四轴向传感器分别通过第一至第四根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23与主控泵站21连接,第一至第四个千斤顶分别通过第一至第四根主控泵站高压油管24与主控泵站21连接。
第五至第八个千斤顶分别与第五至第八组锚位的第一个锚点相接,每一个千斤顶呈与相匹配的每一腹板梁轴向相同的方向,趋近水平横向设置。第五至第八个千斤顶分别设有第五至第八轴向行程传感器,第五至第八轴向传感器分别通过第五至第八根副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25与副控泵站连接,第五至第八个千斤顶分别通过第五至第八根第二高压油26管与副控泵站22连接。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千斤顶还可以为十六个,第一至第八个千斤顶分别与第一至第四组锚位13a至13c的每个锚点相接,第九至第十六个千斤顶分别与第五至第八组锚位的每个锚点相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泵站21包括PLC控制板、主控泵站油泵、组合液压分配阀以及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副控泵站22包括副控泵站油泵、组合液压分配阀以及副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副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所述PLC控制板通过第一至第四根传感数据信号线分别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第一至第四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与主控泵站油泵连接,所述主控泵站依次通过主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高压油管24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第一至第四个千斤顶相连,所述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及副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使所述主控泵站21与所述副控泵站22产生无线通讯。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泵站21和副控泵站22还可以通过线缆连接,以使主控泵站21内的PLC控制板可以直接控制第二油泵以及与位于腹板梁另一端的第五至第八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具体地,所述PLC控制板还通过主控泵站通讯模块、副控泵站通讯模块与所述副控泵站相连,所述副控泵站22与位于所述腹板梁另一端的第五至第八个千斤顶和第五至第八轴向行程传感器相连,并将接收到的传感器感测信号通过所述副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主控泵站21内的PLC控制板。所述PLC控制板根据接收到的传感信号得出千斤顶的活塞杆移动的行程,以此得出千斤顶的张拉力。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板还可以独立于所述主控泵站21,通过一控制平台的形式与所述主控泵站21和副控泵站22相连,同时控制两个泵站进行张拉。采用一个PLC控制板控制两边的千斤顶,它们的动作时间一致,张拉的力度一致,实现了混凝土1两端的锚位同步,仅需要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多个锚点的同步、对称张拉,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还包括位于每一个千斤顶上且与每一个千斤顶一一对应的悬吊装置。具体地,本例中具有八个悬吊装置,第一至第八悬吊装置分别与第一至第八个千斤顶各自对应。每一悬吊装置均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平台11一端的固定部以及用于使所述千斤顶悬吊于工装上的悬吊部,所述固定部为垂直固定于所述顶板平台11上的支撑杆31,该支撑杆31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顶板平台11上,所述悬吊部包括与所述支撑杆31垂直连接的悬吊杆32以及设置于悬吊杆32的下端且向下延伸的悬吊连接件33,所述悬吊杆32与所述千斤顶平行并高于千斤顶,所述悬吊连接件33的上端与所述悬吊杆32的下端连接,所述悬吊连接件33的下端与所述千斤顶可拆卸地连接,当千斤顶与所述锚位配合并且在张拉过程中所述悬吊连接件33用于对所述千斤顶起到一个定位稳力的作用。
所述悬吊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悬吊杆32的下端面的滑槽以及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至少一组滑轮,所述悬吊连接件33为与所述滑轮配合的至少一个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上端与所述滑轮的下端固接,所述连接套的下端套设于位于下方的千斤顶的外周面,如此,使得千斤顶穿设于所述连接套内。采用该悬挂,使得千斤顶在横向作张拉时,千斤顶不会因为自身的重力向下坠,对每一个千斤顶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的操作方法如下:
1)确定需要进行张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现浇大型砼平台腹板梁预应力张拉使用,在需要进行张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大型砼平台腹板梁的锚位端上,布设多个专用张拉千斤顶。
 2)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工装组成形式和步骤:首先按张拉两端对称同步的技术要求,将确定的多个专用张拉千斤顶工装到现浇大型砼平台腹板梁两端的锚位,将轴向行程传感器安装到千斤顶上;并分别连接张拉千斤顶高压油管和数据传感线至主控泵站21、副控制泵站22,
3)张拉过程:在主控泵站上输入确定的张拉力控制标定MPa读数值,输入张拉时需控制的延伸计算值,开启主副控泵站22与主控泵站21之间的无线连接,进行张拉直至达到符合设计技术要求的规定值为止;张拉过程中千斤顶行程不够,控制系统可自动倒顶,不需中途停止二次人工再工装倒顶。
  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的工艺流程:<前期混凝土结构的构件(锚位)形成作业>→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的采用→同步张拉系统的设备配套→张拉斤顶安装→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的形成→张拉千斤顶安装后的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的运行作业→<后期混凝土结构箱梁的张拉后注浆作业>。
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其目的是改善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结构的力学性能,同时形成预应力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预应力张拉施工作业的重点环节是张拉力和张拉延伸值的控制,采用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现浇大型砼平台腹板梁应掌握控制以下环节:
 1)智能化张拉作业前的准备:压力表有校验合格证,标顶应具有合格资质单位出具的标定值检测证书。所有张拉机具设备应按常规检查后投入使用。
2)智能化预应力张拉作业时应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确认达到张拉作业工序条件。正确安装张拉千斤顶,张拉架及支架应稳固可靠。确认标顶报告证书检定对应张拉控制值和控制伸长量。按照设计张拉锚位顺序进入程序张拉作业。同时对应锚位编号填好张拉原始记录。
3)智能化预应力张拉作业不得擅自更改相关工艺程序。在进行张拉作业之前,从事上述作业的操作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作业交底。张拉装置后方应设置安全保护,张拉过程中,在千斤顶端头方向严禁有人停留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检查其它应配备的辅助相关安全措施是否齐全到位。
4)质量控制应严格遵守智能化张拉系统运行要求进行作业,作业过程控制数据要随机抽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技术部门,不得隐瞒进行作业。张拉过程中应及时观察锚位状况。注意张拉锚位保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结构形成的主要工序之一,采用智能化预应力张拉技术可以实现现浇大型砼平台腹板梁整体各个锚位同步、对称以及双控张拉的技术效果。采用该技术可以提供完整的智能化预应力张拉方案。
该实用新型智能化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应用在现浇砼结构的预应力张拉使用,能够实现砼结构整体各个锚位同步、对称以及双控张拉的技术效果。该技术的经济性、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安全可靠性,以及整体多个锚位同步张拉的效果,在行业上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该实用新型技术与传统的预应力张拉方法相比,是一种创新的智能化预应力张拉方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包括现浇混凝土以及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现浇混凝土包括呈水平板状的顶板平台、由所述顶板平台的下端面竖直向下延伸的多块腹板梁,每一块腹板梁相互间隔,每相邻的两块腹板梁与该两块腹板梁之间的顶板平台呈下框状;在每一块腹板梁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至少一组锚位,所述张拉装置包括与每一组锚位配合的千斤顶、设于每一个千斤顶上且用于检测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轴向运动行程的轴向行程传感器、主控泵站、副控泵站,所述主控泵站通过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副控泵站通过副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位于腹板梁另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副控泵站高压油管与腹板梁另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主控泵站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副控泵站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副控泵站工作,进而同时驱动位于每一腹板梁两侧的千斤顶做往复运动以对所述现浇混凝土做预应力张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泵站包括PLC控制板、主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以及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所述PLC控制板通过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所述PLC控制板通过主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与主控泵站高压油管连接,所述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位于腹板梁一端的千斤顶相连,所述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使所述主控泵站与所述副控泵站产生无线通讯;所述副控泵站包括副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副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所述PLC控制板还通过主控泵站通讯模块、副控泵站通讯模块与所述副控泵站相连,所述副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与副控泵站高压油管连接,所述副控泵站高压油管与腹板梁另一端的千斤顶相连,所述副控泵站与位于所述腹板梁另一端的千斤顶和轴向行程传感器相连,并将接收到的传感器感测信号通过所述副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主控泵站内的PLC控制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每一个千斤顶上且与每一个千斤顶各自对应的悬吊装置,所述悬吊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平台一端的固定部以及用于使所述千斤顶悬吊于其上的悬吊部,所述固定部为垂直固定于所述顶板平台上的支撑杆,所述悬吊部包括与所述支撑杆垂直连接的悬吊杆以及设于悬吊杆上且向下延伸的悬吊连接件,所述悬吊杆与所述千斤顶平行并高于千斤顶,所述悬吊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悬吊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悬吊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千斤顶可拆卸地连接,当千斤顶与所述锚位锚接后,所述悬吊连接件用于对所述千斤顶起到一个定位稳力的作用。
CN201520167231.1U 2015-03-24 2015-03-24 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10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67231.1U CN204510833U (zh) 2015-03-24 2015-03-24 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67231.1U CN204510833U (zh) 2015-03-24 2015-03-24 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10833U true CN204510833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08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6723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10833U (zh) 2015-03-24 2015-03-24 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10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168C (zh) 一种大跨度钢桁架高空安装方法
CN109137744B (zh) 一种大跨度柔性悬索桥主桁架非对称施工方法及控制方法
CN103174097A (zh) 大跨径桥梁上部钢结构支撑预应力反张拉加载预压的方法
CN202023150U (zh) 用于桥梁挂篮施工中的反力架预压系统
CN103711323A (zh) 利用移动式管桁架平台安装屋面反吊顶板施工方法
CN201438152U (zh) 一种大型风轮叶片新型分配梁式结构静力加载试验装置
CN106758820A (zh) 一种小半径连续现浇梁预应力束张拉施工方法
CN205223871U (zh) 一种悬索桥桥塔横梁支架预压装置
CN111101445A (zh) 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用液压系统及其同步张拉方法
CN107687254A (zh) 一种混凝土连体群仓滑模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1949778B (zh)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CN204510833U (zh) 现浇大型混凝土平台腹板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CN102778395B (zh) 一种在役管道沉降模拟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3572703A (zh) 外包混凝土斜拉扣挂和分环分段组合法施工方法
CN204510012U (zh) 桥面负弯矩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CN204510010U (zh) 预制砼箱梁空心板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CN101231208A (zh) 悬灌梁挂篮与托架等效加载试验方法
CN204608770U (zh) 抗滑桩砼护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CN104742251B (zh) 钢筋混凝土构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方法
CN204510013U (zh) 桥梁上部结构墩柱位置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CN204487807U (zh) 预制混凝土t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CN204510011U (zh) 现浇砼多跨连续箱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CN204505534U (zh) 预制砼屋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CN205421988U (zh) 混凝土独立柱加固用plc智能同步顶升卸荷施工装置
CN201738246U (zh) 连续梁挂篮地面预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