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01231U - 负压伤口敷料 - Google Patents

负压伤口敷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01231U
CN204501231U CN201420846117.7U CN201420846117U CN204501231U CN 204501231 U CN204501231 U CN 204501231U CN 201420846117 U CN201420846117 U CN 201420846117U CN 204501231 U CN204501231 U CN 204501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und
layer
backing
negative pressure
water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61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士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8461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01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01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01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负压伤口敷料,其结构依序包含有背材、阻水层、吸收层以及伤口接触层。其中,背材具有连接孔,用以流体地连接负压源。伤口接触层具有伤口接触的表层,伤口接触的表层包含复数个腔室,复数个腔室的每一腔室的开口位于伤口接触层的表层且复数个腔室容置有药剂。本实用新型藉由在伤口接触层内的腔室填充药剂,使药剂不易因负压而被吸引至吸收层,而能朝向伤口释放,进而帮助伤口愈合。

Description

负压伤口敷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负压伤口敷料,尤其是一种含有药剂的负压伤口敷料。
背景技术
身体的伤口自然愈合是一个自损伤时开始作用的复杂过程。首先,身体通过经由血液流向伤口递送蛋白质和其它凝血物质,以使伤害降至最低。血液凝块以防止失血,同时细胞吞噬伤口处的细菌和残骸。接下来,被称为增殖期的愈合阶段,身体开始修复自身,肉芽组织沉积于伤口创面。肉芽组织在伤口上提供基础结构,细胞可从伤口的周边向内部迁移以合围关闭伤口。最后,随着时间推移形成疤痕。
习知的伤口敷料仅采用物理吸附的方式,吸出所有伤口渗出的血液及组织液,使伤口保持干燥。然而,习知的伤口敷料并无法控制伤口周边的环境湿度,过度干燥的环境反而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一种可以在增殖期期间利用控制伤口湿度促进自然愈合过程的技术被称作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reatment,NPWT)。负压伤口治疗是利用简易的负压源,例如真空泵,结合封口贴布、软性吸盘与生物兼容性孔隙材料,在伤口内形成负压环境,抽取伤口脓液及感染物质、吸引健康组织液维持潮湿的治疗环境、并促进周遭血液微循环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负压伤口治疗利用身体的自然愈合过程,可以有效促进血液流至伤口区域,刺激伤口上方肉芽组织的形成和健康组织的迁移。负压伤口治疗通过移除从伤口渗出的液体而抑制细菌生长。
为加速伤口复原,现有用于负压治疗的伤口敷料中可视需要而添加修复因子、抗菌成份或消炎成分。前述添加剂通常以涂层或粒子形式形成于敷料纤维中或敷料的伤口接触表面。然而不论是涂层或是粒子,都很容易从敷料中脱落,除了可能会影响气体的流通而使负压源提供的负压不均匀外,脱落的涂层或粒子更可能随着组织液一起被吸附至敷料的吸收层或外接的储液罐,而无法达成加速伤口复原的预期效果。
因此,目前仍需要一种含有药剂的负压伤口敷料,其可适用于负压伤口治疗系统,且在持续抽吸或间断抽吸的模式下,药剂都仅会朝向伤口处释放,不易因被负压吸引而脱落,导致失去预期的修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颖的负压伤口敷料,其藉由在伤口接触层内的腔室填充药剂,使药剂不易因负压而被吸引至吸收层,而能朝向伤口释放,进而帮助伤口愈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伤口敷料,其包括:背材,其具有连接孔,连接孔用以与负压源流体地连接;阻水层,其位于前述背材上;吸收层,其位于前述阻水层上:以及伤口接触层,其位于前述吸收层上,伤口接触层具有伤口接触的表层,且伤口接触的表层包含复数个腔室,前述复数个腔室的每一腔室具有开口,开口位于前述伤口接触层的表层,其中,前述腔室容置有药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复数个腔室的每一腔室的开口的孔径为0.1微米(μm)至100微米(μm)。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药剂包含上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浓厚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抗氧化剂、抗微生物剂、维他命、微滋养物、抗生素、抗真菌剂及其混合物。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伤口接触层为分配歧管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伤口接触层包含:聚胺基甲酸酯伤口接触层、聚烯烃伤口接触层、乙酸乙烯酯伤口接触层、聚硅氧伤口接触层、氟聚硅氧伤口接触层、氟弹性体伤口接触层、苯乙烯伤口接触层、丁二烯伤口接触层或热塑性弹性体伤口接触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吸收层可容纳至少30毫升的液体。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吸收层包含:纤维吸收层、纤维海棉吸收层、泡沫材料吸收层、超级吸收聚合物吸收层、水凝胶材料吸收层或凝胶材料吸收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阻水层包含:聚乙烯醇阻水层、聚乙酸乙烯酯阻水层、聚乙烯基吡咯啶酮阻水层、聚胺基甲酸酯阻水层、聚酰胺阻水层、聚酯阻水层、聚丙烯酸酯阻水层、聚甲基丙烯酸酯阻水层或聚丙烯酰胺阻水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背材为不可渗透弹性膜背材。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背材包含:天然橡胶背材、聚异戊二烯背材、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背材、氯丁二烯橡胶背材、聚丁二烯背材、丁腈橡胶背材、丁基橡胶背材、乙丙橡胶背材、三元乙丙单体背材、氯磺化聚乙烯背材、聚硫橡胶背材、聚氨酯背材、乙烯醋酸乙烯酯背材、共聚多酯背材或硅氧烷背材。
相较习知技术所使用的负压伤口治疗,因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敷料不需额外设置储液罐组件,故在使用上较为轻便,亦不会影响患者的行动。除了以负压治疗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外,额外添加所需药剂来避免伤口发生感染,并可达成清创及促进伤口修复的效果。所额外添加的药剂不会有习知敷料中药剂脱落的问题,可持续药剂对伤口的修复效果。承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可以促使药剂停留在伤口处,不易因负压而被吸引至吸收层,可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揭示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新型内容并非本揭示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新型实施例的重要/关键组件或界定本新型的范围。在参阅下文实施方式后,本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轻易了解本新型的基本精神以及本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敷料的实施例,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在下面的叙述中,将会介绍上述的伤口敷料的例示结构。为了容易了解所述实施例之故,下面将会提供不少技术细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实施例皆需要这些技术细节。同时,一些广为人知的结构或组件,仅会以示意的方式在图式中绘出,以适当地简化图式内容。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特征以及达到的技术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所附图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实用新型或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故不应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所提供的实施例将使本揭露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仅为所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
而除非另外定义,所有使用于后文的术语(包含科技及科学术语)与专有名词,于实质上为与本实用新型所属该领域的技术人士一般所理解的意思相同,而例如于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内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显地定义于后文,将不以过度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思理解。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第1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的结构依序包括背材100、阻水层200、吸收层300以及伤口接触层400。
负压通常指压力小于正在受到治疗的组织部位处的环境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此负压将小于患者所处位置的大气压力。可选择地,负压可小于在组织部位处的液体静压。传送的负压可以是固定的或变化的并且可以被连续地或间断地传送。
背材100配置在伤口上方,在一实施方式中,背材100边缘靠近伤口一侧可具有黏合剂(未绘示),使背材100与伤口周围皮肤紧密密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背材100藉由外贴式胶带黏贴于伤口周围的皮肤,使伤口周围形成密封环境。因此,背材100可以作为微生物屏障以防止污染物进入伤口,并使吸收层300以及伤口接触层400固定于伤口上方。背材100具有连接孔110,用以流体地连接负压源,该负压源例如真空泵或另一吸力源。
在实施上,背材100的材料可以是湿气渗透膜,以促进在伤口和大气之间的氧和湿气的交换。背材100也可以是不可渗透膜或刚性部件。考虑使用便利性及针对伤口的贴合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背材100为不可渗透弹性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背材100的材料可以例如是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聚丁二烯、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三元乙丙单体、氯磺化聚乙烯、聚硫橡胶、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多酯或硅氧烷。
阻水层200位于背材100上。阻水层200可防止液体传递但容许气体(例如,水蒸气)经由阻水层200离开。阻水层200可维持敷料内的减压环境。阻水层200的材料为可防止液体经由所述的材料流入或流出且可操作以容许蒸气经由所述的材料流出或传递的任一材料。阻水层200的非限制性说明性实例包括高水蒸气传递膜或其它自亲水性聚合物形成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阻水层200的材料可包括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基吡咯啶酮、聚胺基甲酸酯、聚酰胺、聚酯、聚丙烯酸酯及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烯酰胺。
吸收层300位于阻水层200上。习知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尚须包含储液罐以储存经负压吸引出的液体,例如组织液。然而储液罐的配置较占空间,也可能使病患不易移动。吸收层300的配置可取代习知的储液罐,而有效地储存被吸出的组织液,同时,组织液被储存在吸收层300中,可保持远离患者的表皮,可避免伤口浸渍。为了适用许多手术应用,使用负压治疗系统而可不配置储液罐,吸收层300必须容纳至少30毫升的液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吸收层300的材料可以包含但不限于纤维、纤维海棉、泡沫材料、超级吸收聚合物、水凝胶材料或凝胶材料。
伤口接触层400位于吸收层300上,其具有一伤口接触的表层410,伤口接触的表层410直接与伤口接触。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伤口接触层400为分配歧管层。歧管通常是指被设置成帮助向组织部位施加负压、向组织部位传送液体或从组织部位除去液体的物质或结构。歧管通常包括将被提供到组织部位并从组织部位除去的液体分布在歧管材料周围的多个流动通道或路径。流动通道或路径可以被互相连接。歧管材料可以是能够被放置为与组织部位接触并且将负压分布于组织部位的生物兼容材料。歧管材料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被布置成形成流动通道的结构元素的材料,例如蜂窝状泡沫、开放气孔泡沫、多孔组织聚集体、液体、凝胶、以及包括或固化成包括流动通道的泡沫。在一实施方式中,伤口接触层400为发泡体部件形成的歧管层,其为包括复数个互连泡孔或孔隙用作流动通道的多孔发泡体。多孔发泡体可以是聚胺基甲酸酯、开孔、网状发泡体,也可以是开孔挠性聚合物发泡体,例如聚烯烃、乙烯乙酸乙烯酯、聚硅氧、氟聚硅氧、氟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或热塑性弹性体。
伤口接触层400包含复数个腔室420,腔室420的开口421位于伤口接触的表层410,其中,腔室420容置有药剂430。于实施时,药剂430因容置于腔室420内,受到腔室420的保护,所以在持续抽吸或间断抽吸的负压模式下,都不易被负压吸引脱落而远离伤口,而仅会朝向伤口处释放,以近一步达到修复伤口的效果。在实施上,腔室420的开口421孔径可依据所需的药剂430释放速度而作出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腔室420之开口421孔径介于0.1微米(μm)至100微米(μm)之间。腔室420于伤口接触层400中的分布密度则可依需求调整,而不影响负压吸气的效果。
为了可以更有效的控制伤口处的感染、清创及促进伤口愈合,药剂430可以依需求包含上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浓厚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抗氧化剂、抗微生物剂、维他命、微滋养物、抗生素、抗真菌剂及其混合物,但不限于此。
据此,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时,在以背材100形成密封伤口的状态下,背材100上的连接孔110与负压源流体地连接,负压藉由伤口接触层400均匀地传递至伤口处,伤口上的组织液因负压而被吸收至吸收层300,藉由阻水层200的阻隔,组织液被储存在吸收层300中。药剂430因腔室420的保护,仅会朝向伤口处释放,而不易因负压的吸引而脱落,藉此增进药剂430对伤口的修复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负压治疗系统的伤口敷料可增加药剂430在伤口的停留时间,进而促进伤口愈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相较习知技术所使用的负压伤口治疗,因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敷料不需额外设置储液罐组件,故在使用上较为轻便,亦不会影响患者的行动。
2.除了以负压治疗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外,额外添加所需药剂来避免伤口发生感染,并可达成清创及促进伤口修复的效果。
3.所额外添加的药剂不会有习知敷料中药剂脱落的问题,可持续药剂对伤口的修复效果。
承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可以促使药剂停留在伤口处,不易因负压而被吸引至吸收层,可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之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9)

1.一种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负压伤口敷料包含:
背材,其具有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以与负压源流体地连接;
阻水层,其位于该背材上;
吸收层,其位于该阻水层上:以及
伤口接触层,其位于该吸收层上,该伤口接触层具有伤口接触的表层,该伤口接触的表层包含复数个腔室,该复数个腔室的每一腔室具有开口,该开口位于该伤口接触层的表层,其中,该复数个腔室容置有药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腔室的每一腔室的该开口孔径为0.1微米(μm)至100微米(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伤口接触层为分配歧管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伤口接触层为:聚胺基甲酸酯伤口接触层、聚烯烃伤口接触层、乙酸乙烯酯伤口接触层、聚硅氧伤口接触层、氟聚硅氧伤口接触层、氟弹性体伤口接触层、苯乙烯伤口接触层、丁二烯伤口接触层或热塑性弹性体伤口接触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吸收层容纳至少30毫升的液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吸收层为:纤维吸收层、纤维海棉吸收层、泡沫材料吸收层、超级吸收聚合物吸收层、水凝胶材料吸收层或凝胶材料吸收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阻水层为:聚乙烯醇阻水层、聚乙酸乙烯酯阻水层、聚乙烯基吡咯啶酮阻水层、聚胺基甲酸酯阻水层、聚酰胺阻水层、聚酯阻水层、聚丙烯酸酯阻水层、聚甲基丙烯酸酯阻水层或聚丙烯酰胺阻水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背材为不可渗透弹性膜背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背材为:天然橡胶背材、聚异戊二烯背材、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背材、氯丁二烯橡胶背材、聚丁二烯背材、丁腈橡胶背材、丁基橡胶背材、乙丙橡胶背材、三元乙丙单体背材、氯磺化聚乙烯背材、聚硫橡胶背材、聚氨酯背材、乙烯醋酸乙烯酯背材、共聚多酯背材或硅氧烷背材。
CN201420846117.7U 2014-12-26 2014-12-26 负压伤口敷料 Active CN204501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6117.7U CN204501231U (zh) 2014-12-26 2014-12-26 负压伤口敷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6117.7U CN204501231U (zh) 2014-12-26 2014-12-26 负压伤口敷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01231U true CN204501231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69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6117.7U Active CN204501231U (zh) 2014-12-26 2014-12-26 负压伤口敷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012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4510A (zh) * 2018-02-05 2020-11-17 凯希特许有限公司 用于破坏组织部位处的碎片的敷料
CN112545756A (zh) * 2020-11-25 2021-03-26 周建大 一种医用臭氧油-硅酮泡沫敷贴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4510A (zh) * 2018-02-05 2020-11-17 凯希特许有限公司 用于破坏组织部位处的碎片的敷料
CN112545756A (zh) * 2020-11-25 2021-03-26 周建大 一种医用臭氧油-硅酮泡沫敷贴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4556B2 (en) Hydrogel wound dressing for use with suction
US20210128802A1 (en) Leak-resistant bandage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hydrophilic foam wound insert for fluid-instillation and/or 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ies
JP6838812B2 (ja) 吸収性接着剤シーラント層を有する負圧創傷ドレッシング
JP7000419B2 (ja) 加圧下で使用する医療システムおよびドレッシング
TWM553191U (zh) 負壓傷口敷料
US20210145648A1 (en) Granulating Chronic Wound Dressing
JP2018020147A (ja) 切り替え可能ドレープを用いるシーリ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240148560A1 (en) Medical dressing full indicator
TWM506601U (zh) 負壓傷口敷料
CN204501231U (zh) 负压伤口敷料
US20160158066A1 (en)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dressing
CN204501234U (zh) 负压伤口敷料
CN105662714A (zh) 引流孔医用贴
CN204364238U (zh) 伤口敷料
CN208301796U (zh) 负压伤口敷料
WO2022228979A1 (en) A medical dressing comprising a bacteriostatic composition
TWM501839U (zh) 傷口敷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